Ⅰ 盛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
汝南郡:漢置郡。治所平輿,故城在今河南平輿北。所轄相當於今河南潁河、淮河之間。
梁國:即梁郡。漢改碭郡為梁國。治所睢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所轄相當於今河南商丘、安徽碭山等地。
堂號
盛姓以無怨、躬養為其堂號。「無怨」堂號源出東漢的盛吉。盛吉官廷尉,相當於今天的最高大法官,每天夜裡問案,讓妻子拿蠟燭,自己拿著案卷辦理。每判一個都要反復考慮,量刑上從寬。每判一個重刑,夫妻均流著淚反復考慮,最後決斷,做了二十年的法官,人說他「有恩無怨」。
廣陵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梁國堂:以望立堂。
蔡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蔡州堂。 上海南匯縣一團盛氏支譜,(民國)盛家勛等序,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十賢分祠鉛印本。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南匯縣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勾吳盛氏宗譜,(清)盛德裕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南京秣陵盛氏族譜一卷,(明)盛時泰撰,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鎮江京江盛氏宗譜四卷,(清)盛慶孚等續修,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敬春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鎮江京江盛氏宗譜六卷,(清)盛景曾重修,蔣茂柚纂輯,清宣統元年(公元1911年)敬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常州毗陵盛氏族譜十六卷,(清)盛清學四修,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常州毗陵盛氏族譜二十卷,(民國)盛虎德主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思成堂鉛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有二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蘇州大學圖書館。
江蘇常州龍溪盛氏宗譜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盛文頤總修,盛勃頤主稿,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馬庄盛氏宗譜六卷,(清)盛奕熊主編,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萃漁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吳縣平江盛氏家乘初稿三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盛鍾歧、盛兆麟等重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賢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遼寧聲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上海市南匯縣圖書館。
浙江金華葛湖盛氏上世世系補考,附金華葛湖盛氏上世譜傳,(民國)盛俊撰,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蘭溪廣陵盛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柏社鄉下橋頭村。
浙江蘭溪盛氏宗譜十卷,(民國)餘雲行重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水閣鄉。
浙江蘭溪石塘盛氏宗譜三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下陳鄉。
浙江富陽富春上館盛氏宗譜十六卷,(清)盛世恩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序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宮陽富春上館盛氏宗譜十八卷,(民國)賂載續等纂修,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序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安徽南陵漳溪盛氏宗譜三十六卷,(清)盛廷禎盛銘勛纂 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第存一~二卷、第三十五~三十六卷。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
山東臨沂盛氏族譜,(民國)盛玉功等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人民大學圖書館。
湖南長沙糾田盛氏五修族譜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盛小峰、盛鳳笙纂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肅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雲湖盛氏五修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第卷首之二、卷末之四。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漢壽盛氏族譜,首一卷,(清)盛母音纂,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廣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盛氏族譜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篤慶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缺第四本一冊。卷首品相較差。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都維揚盛氏續修族譜六卷,(民國)劉嵩泉纂,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吳江平江盛氏家乘初稿三十八卷,首一卷,(清)盛鍾岐纂,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吳中十賢祠刊印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金華碑塘盛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南匯縣一圃盛氏支譜四卷,(民國)盛世蕃纂,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十賢分祠鉛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毗陵盛氏族譜二十卷,盛虎德主修,盛巽乾等纂,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盛氏宗譜六卷,(清)盛雪棠等纂,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盛氏宗譜八卷,(清)盛甫淮等纂,清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盛氏宗譜六卷,(清)盛國琛等纂,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三卷、第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盛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盛氏宗譜六卷,(清)吳廣心等纂,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盛氏宗譜六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盛氏忠孝兩房家乘,著者待考,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有斐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浦陽盛氏孝悌慈三房家乘二卷,(民國)盛純榮纂,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崇明盛氏世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無錫勾吳盛宗譜九卷,(清)盛德裕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義烏華溪中心盛氏續修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二卷,(清)盛奇福等纂,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卷首、卷末。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慈溪、鎮海慈鎮盛氏七修宗譜十六卷,(民國)盛鍾襄等纂,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源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嘉興聞湖盛氏家乘,(清)盛沅纂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餘杭閑林盛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敬春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蘭溪東湖盛氏宗譜六卷,(民國)夏增榮等纂,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一卷、第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蘭溪石塘盛氏宗譜,(清)盛端耕纂修,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今僅存第三卷、第六~十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廣東盛氏:洪基隆永,守業維勤。
山東泰安盛氏的字輩為「登繼富兆憲慶繁祥令德維純佑」。
山東臨清康盛庄村盛姓字輩:「吉富保連章齊金。」
山東嘉祥盛氏字輩:「孝在(吉)允玉(太)寶(傳)春振兆洪(紅)光」。
山東微山盛氏字輩:「計預雲太保作振兆洪光」。
山東臨沂盛氏字輩:「清秀開維中」。
山東樂陵盛氏字輩:「茂自福學……」
山東聊城盛氏字輩:「金世澤延長同承基業」。
山東泰安盛氏字輩:「連祥傳宗聖」。
山東汶上盛氏字輩:「保邦存正新志安」。
山東平度盛氏字輩:「雲樹吉永……」
山東青島盛氏字輩:「起方顯瑞祥維復」。
山東臨清盛氏字輩:「宗子臣希善玉亭傳昭瑞廣澄振吉延」。
山東掖縣盛氏字輩:「學業繼深世乃榮昌綱德佩振可顯永光」。
山東菏澤盛氏字輩:「紹效嚴遵守,餘思念乃先。淳修庸自淑,衍毓繼家傳。義聚振四濱,德呈慶吉祥。」(16世至45世)
山東盛氏一支字輩:「春振兆紅光」。
安徽阜陽盛氏字輩:「文廣金朝玉克」。
安徽金寨盛氏一支字輩:「一宗啟大元,俊秀士承先,學可崇任(人)品,文齊(其)紹祖傳,希光宜正(振)裕,秉式兆(肇)登(敦)全,遠(衍)慶宏家國,為儒永(允)法前」。
安徽阜南盛氏字輩:「寶之春文道義傳家本」。
安徽舒城盛氏字輩:「德正行方世書為澤」。
安徽渦陽、利辛、蒙城盛氏字輩:「振立成家化克紹慶永常(金廣修大道德裕體平康)」。
安徽合肥盛氏一支字輩:「克己復禮志正型方詩書維澤邦家來光(來吉家祥)」。
安徽銅陵盛氏字輩:「一宗啟景運,發秀慶兵新。英雄長其美,萬代煥文明。」
安徽桐城盛氏一支字輩:受福永子 大宗世思 應自有孔 孟毓恆同 華茂健隆 汝世可期 其宗必久 昌興正學 企多英敏 謹守倫常 敬敦孝友 立志忠良
安徽合肥盛氏一支字輩:「文章華國太恩滋化業長家道和為貴萬代有賢良」。
安徽太湖盛氏一支字輩:「富如松柏茂長青照月明」。
安徽太湖盛氏一支字輩:「青小愛正時再士詠世宜家聲振梁國文治立綱維」。
遼寧寬甸盛氏字輩:「國作吉祥萬世永昌」。
遼寧遼陽盛氏字輩:「學業繼深世乃榮昌綱德佩振可顯永光」。
遼寧大連盛氏字輩:「宗子臣希善玉亭傳昭瑞廣澄振吉延」。
湖北應山盛氏字輩:「世作宏文培景運心儲原善兆家祥」。
湖北荊州盛氏字輩:「正大光明日月偉先祖定方可振倫常克勤興家業永遠保賢良」。
湖北沔陽盛氏字輩:「正大光明日月興神祖定方可振倫常克勤興家業永遠保賢良」。
江蘇泗陽盛氏字輩:「良才思章其傳乃慶」。
江蘇洪澤盛氏字輩:「德後仁文啟」。
江蘇鹽城盛氏字輩:「洪如成傑慶」。
江蘇寶應盛氏字輩:「成大學□桂秀端芳」。
江蘇贛榆盛氏字輩:「有容德乃大,積善美名揚。忠厚傳家園,一代忠久長。」
雲南鹽津盛氏字輩:「世文登金榜富貴德久長朝廷錫洪武名成慶遠揚」。
雲南水富盛氏字輩:「顯柄甲埕朝有齡文元光金啟興發萬明照時伯遠登維洪騰科思希效天玉國廷」。
河南濮陽盛氏字輩:「儒士從澤運」。
河南睢陽盛氏字輩:「太平公敬明良傳家寶」。
河南虞城盛氏字輩:「福祿傳家祥自治洪德廣」。
河南永城盛氏字輩:「懷世德恆記振立成家化客邵慶永長」。
湖南衡陽盛氏字輩:「英勇華恩旺祐翰應則相世玉名時璧國永啟祚長鎮湘材煥均錫業烈培鉅漢植動垂銘洋」。
湖南石門盛氏字輩:「文武連芳忠孝克紹先」。
四川儀隴盛氏字輩:「太平登倫純祖武」。
黑龍江尚志盛氏字輩:「福德春(存)綿」。
福建沙縣盛氏字輩:「朝占文昌增顯榮宗」。
青海樂都盛氏字輩:「年永增國兆加祥其」。
貴州赫章盛氏字輩:「吉黔應思基 臣忠君義之 天朝國文德 永維綱 銘廷作典常 安邦定大鼎 正厚慶元良 潤澤金時茂 宏恩濟世昌 奇英如寶重 萬代沐榮光」。
北京回龍觀盛氏字輩:「文廷西海明」。
河北盛氏一支字輩:「世國廣仲來」。
盛氏一支字輩:「逢錫在道泰永宏開忠正世守萬代福。 一時名士;六帖廣傳。
[注]上聯指三國吳人盛憲。器量雄偉,宮吳郡太守,後為孫權所害。
下聯指宋朝大中祥符進士盛均。終官昭州刺史。
閣藏萬卷;恩溥廿年。
[注]①上聯指宋朝盛子充。家有萬卷閣,藏書甚 富。終官朝奉郎。
②下聯指東漢盛吉。
睢陽勛烈;束鹿撫循。
[注]①上聯指唐朝盛彥師。功封葛國公,授武衛將軍。
②下聯指明朝景泰進士盛頤。授御史,出知束鹿有政績。
時泰得三昧;子潮善六法。
[注]①上聯指明朝嘉靖貢生、著名書畫家盛時泰。善畫水墨山水竹石。
②下聯指清朝著名畫家盛匯黃,字子潮。
秋林高士流芳久; 空山冒雨題贊多。
[注]①上聯指元朝著名畫家盛懋。有《秋林高士》等作品傳世。
②下聯指明朝著名畫家盛琳。善畫山水。其作品《空山冒雨圖》,一時名流題跋者甚多。
明府有名偕第盛④; 太傅無憂閭屬安②。
[注]①上聯指三國吳人盛憲。
②下聯指宋朝盛豫。
四言通用聯:
兄弟名士;
父子畫家。
——李文鄭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時吳國會稽人盛憲,字孝章,為人有器量。舉孝廉,歷官尚書郎、吳郡太守,與弟弟盛宏、盛仲都是一時名士。下聯典指元代畫家盛洪、盛懋父子,嘉興武塘人。盛洪,字文裕,善畫人物、禽鳥、山水。盛懋,字子昭,繼承父業,工畫山水,也畫人物、花鳥,布置邃密,運筆精勁。至正末年,尤其享有盛名。
閣藏萬卷;
恩溥廿年。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興國人盛子充,官至朝奉郎。家中藏書極多,有閣名叫「萬卷閣」。下聯典指東漢會稽人盛吉,字君達,任廷尉。每到冬至日該執行死囚犯時,妻子掌著蠟燭,他攜著冊、提著筆,夫妻相對哭一陣子再勾決。任職二十年,被天下人稱有恩無怨。
一時名士;
六帖廣傳。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時盛憲,器量雅偉,與弟盛宏、盛仲俱為一時名士。下聯典指宋·盛均,字之才,大中十一年(857年)進士,官昭州刺史。博聞強記,曾因《白氏六貼》疏略,廣為增補,成《盛氏十二帖》,頗為時人所稱贊。
睢陽勛烈;
束鹿撫循。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盛彥師,隋末為澄城長,歸唐授行軍總管,擊斬李密,以功封葛國公,授武衛將軍,鎮熊州,討王世充,世充平,為宋州總管。下聯典指明·盛顒,字時望,江蘇省無錫人。景泰進,授御史,以劾曹吉祥違法事出知束鹿,有「水鏡」之稱。
五言通用聯
時泰得三味;
子潮善六法。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畫家盛時泰,字仲交,上元人。才思敏捷,為詩古文辭,下筆數千言。工書,善山水,兼精竹石。文徵明為題其小軒曰:「蒼潤」。蓋棌其詩有「墨蹤要是存蒼潤、畫法還應入有無」之句,可謂得畫家三味矣。下聯典指清代畫家盛匯黃,字子潮,嘉定人。號鶴汀。善畫,說者謂其父兄皆善六法。匯黃屢試不售。乃亦究心繪事雲。
七言通用聯:
秋林高士流芳久;
空山冒雨題贊多。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畫家盛懋,字子昭,嘉興武塘人,工山水,也畫人物花鳥。至正末享有盛名。有《秋林高士》等佳作傳世。下聯典指明代畫家盛琳,號五林,江寧人。善山水,與兄昌胤齊名。為楊龍友諸人所重,其《空山冒雨圖》一時名流題者甚多。
各有勛名垂兩浙;
豈徒文章並三蘇。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盛公祠聯語節錄,聯為鍾元棣撰書。
上德獨高耆舊傳;
奇文爭讀述行辭。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無名氏撰書挽盛旭人聯語節錄。原聯語全文是:「勛壽本當代偉人,羨九十齡再宴鹿鳴,上德獨高耆舊傳;哲嗣負全球重望,合五大洲齊臨鶴吊,奇文爭讀述行辭」。
明府有名偕弟盛;
太傅無憂閭屬安。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漢代盛姓名人盛憲、盛豫事典。
十一言及以上通用聯:
紹祖宗一點真傳,克勤克儉;
教子孫兩條正路,曰讀曰耕。
——佚名撰盛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李綠園撰書盛宅客廳聯語。原載《岐路燈》第十九回。
上書薦大猷,只怨才人多薄命;
賜牡成佳話,由來恩寵錫功臣。
——佚名撰盛氏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南陵縣盛村盛氏宗祠聯。
Ⅱ 盛氏家譜
盛氏宗譜
8569【上海】南匯縣一團盛氏支譜不分卷
(民國)盛家勛等序
民國十四年(1925)十賢分祠鉛印本
上海南匯縣圖 美國
8570【江蘇】勾吳盛氏宗譜
(清)盛德裕纂修
清同治十年(1871)敦本堂活字本 十冊
北圖
8571【江蘇南京】秣陵盛氏族譜一卷
(明)盛時泰撰
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
北圖
寫本 一冊
美國
8572【江蘇鎮江】京江盛氏宗譜四卷
(清)盛慶孚等續修
清光緒五年(1879)敬春堂木活字本 四冊
歷博 日本 美國
8573【江蘇鎮江】京江盛氏宗譜六卷
(清)盛景曾重修 蔣茂柚纂輯
清宣統元年(1911)敬善堂活字本 六冊
科圖 吉林大學 日本 美國
8574【江蘇常州】毗陵盛氏族譜十六卷
(清)盛清學四修
清光緒九年(1883)思成堂刻本 十五冊
歷史所
8575【江蘇常州】毗陵盛氏族譜二十卷
(民國)盛虎德主修
民國四年(1915)思成堂鉛印本 二十冊
北圖(二部) 歷史所 蘇州大學
8576【江蘇常州】龍溪盛氏宗譜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盛文頤總修 盛勃頤主稿
民國三十二年(1943)敦睦堂木活字本 十六冊
上海圖 江蘇常州市圖
8577【江蘇武進】馬庄盛氏宗譜六卷
(清)盛奕熊主編
清光緒十年(1884)萃漁堂活字本 六冊
美國
8578【江蘇吳縣】平江盛氏家乘初稿三十八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盛鍾歧 盛兆麟等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盛氏十賢同木活字本
北圖 歷博 中央民院 遼寧圖 吉林
大學 上海圖 上海南匯縣圖(殘)
江蘇蘇州市博 日本 美國
8579【浙江】餘杭閑林盛氏宗譜六卷首一卷
(清)盛起重修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敬愛堂木活字本
六冊
北圖 遼寧圖
註:盛時士創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此為二修。
8580【浙江】餘杭閑林盛氏宗譜六卷首一卷
(民國)盛鳳翔 盛濟源等四修
民國四年(1915)敬愛堂木活字本 六冊
日本 美國
8581【浙江臨安】盛氏宗譜六卷
(清)邵載陽續修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浙江餘杭縣文管
8582【浙江】蕭山盛氏宗譜十三卷首一卷
(清)盛丹墀等四修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聚斯堂活字本 十冊
北圖 日本 美國
8583【浙江嘉興】聞湖盛氏家乘不分卷
(清)盛沅重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輯刻 宣統三年
(1911)印本 四冊
吉林大學 哈爾濱師大 浙江嘉興市圖
日本 美國
8584【浙江】金華葛湖盛氏上世世系補考附金華葛
湖盛氏上世譜傳
(民國)盛俊撰
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 一冊
日本 美國
8585【浙江蘭溪】廣陵盛氏宗譜
清光緒二十年(1895)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柏社鄉下橋頭村
8586【浙江】蘭溪盛氏宗譜十卷
(民國)餘雲行重修
民國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浙兒蘭溪縣水閣鄉
8587【浙江蘭溪】石塘盛氏宗譜三卷
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下陳鄉
8588【浙江富陽】富春上館盛氏宗譜十六卷
(清)盛世恩纂修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序倫堂活字本 十八冊
北圖
8589【浙江宮陽】富春上館盛氏宗譜十八卷
(民國)賂載續等纂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序倫堂活字本 十八冊
北圖
8590【安徽南陵】漳溪盛氏宗譜三十六卷
(清)盛廷禎 盛銘勛纂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安徽博(存卷1、2、35、36)
8591【山東臨沂】盛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盛玉功等修
民國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一冊
人民大學
8592【湖南長沙】糾田盛氏五修族譜十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盛小峰 盛鳳笙纂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肅 堂活字本 十九冊
湖南圖
8593【湖南湘潭】中湘雲湖盛氏五修族譜□□卷
清光緒十七年(1891)活字本
湖南圖(存卷首之2、末之4)
8594【湖南漢壽】盛氏族譜□□卷首一卷
(清)盛母音纂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廣陵堂活字本 一冊
湖南圖(存卷首)
8595【湖南】雲湖盛氏五修族譜九十二卷首四卷末四卷
(清)盛先鎰 盛先鏞纂修
清光緒十七年(1891)篤慶堂木刻本 四十冊
河北大學
註:該族散居湘潭、善化、長沙、寧鄉等地。
8596【湖南】雲湖盛氏六修族譜
(民國)盛光乾修
民國二十年(1931)篤慶堂刻本 二十五冊
北京大學
8597【廣東中山】香山盛氏族譜一卷
(清)盛俊廷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 一冊
科圖 遼寧圖
註:盛紹勛首修於明嘉靖間。
8598【廣東中山】南溪盛氏家譜
(民國)盛鴻燾等修
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 一冊
北圖 科圖 日本 美國
Ⅲ 盛氏族譜,盛氏輩分排名,請註明省、縣!
安徽池州青陽一支 輩分位:受福永子 大宗世思 應自有孔 孟毓恆同 華茂健隆 汝世可期 其宗必久 昌興正學 企多英敏 謹守倫常 敬敦孝友 立志忠良 堂號:廣陵郡 道近公支下。
Ⅳ 一棟樓有食堂,辦公,宿舍這棟樓的建築用途寫什麼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今天在徐匯校區正式揭牌。33年前(1986年)的今天,上海市入選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而今年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其中,上海市共有12處文物入選,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成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年前(1986年)的今天,上海市入選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而今年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其中,上海市共有12處文物入選,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成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褚曉波,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歐曉川副處長,上海市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陳澄泉局長出席儀式。上海交通大學相關職能部處、使用單位、市民代表和師生代表等參加大會。
在本次申報中,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的名單中包含:老圖書館、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館、科學館、北四樓、執信西齋、文治堂、總辦公廳、體育館、新建樓、盛宅、華山路校門、史穆烈士墓、五卅紀念柱,共計16處文物本體。
上海交大早期建築具有如下價值與獨特性:
*歷史悠久,是近代最早由中國人創辦的兩所大學之一;
*校址從未改變,是目前國內惟一一所跨越三個世紀、保留發源地與辦學地不變的高校;
*具有獨特的、中西結合的校園布局與建築;*集中展示了鄔達克等近現代建築大師的作品,代表了當時先進的建築思想;
*很多建築都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建造材料和技術手段,表現了在技術上的勇於嘗試;
*交大早期建築的一大獨特性來自交大校友對母校的熱情和幫助,有一些建築是由校友捐助建成的,如圖書館、校門、工程館等,也有些是由交大校友主持修建的,如體育館和文治堂;
*承載國家記憶,傳承紅色基因,這里已成為上海市革命先烈緬懷基地,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前來瞻仰,這是其他高校所少見的。
上海交通大學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2014年4月4日,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建築群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為本次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每幢歷史建築門口都有學校製作的二維碼,掃描即可看到詳細介紹內容。
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的價值與獨特性
上海交通大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896 年由清政府創立的南洋公學,是近代最早由中國人創辦的兩所大學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位於徐匯校區內,是近現代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所跨越三個世紀、保留發源地與辦學地不變的早期高等學府所在地。不同建築風格各異的建築並存,一定程度展現了上海地區近現代建築的發展變化歷程,見證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變革,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校園發展歷程的印證。
在本次申報中,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的名單中包含:老圖書館、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館、科學館、北四樓、執信西齋、文治堂、總辦公廳、體育館、新建樓、盛宅、華山路校門、史穆烈士墓、五卅紀念柱,共計16處文物本體。
1、老圖書館
位於草坪東側的老圖書館建成於1919年,由1916級畢業班同學為紀念建校20周年發起社會各界及師生共同捐資建造而成(圖書館館名由李梅庵先生題寫)。老圖書館採用維多利亞風格,清水紅磚配上白色浮雕,因其獨有的建築藝術與魅力,多次出現在不同的影視、攝影作品之中。
上世紀三十年代,圖書館內的藏書規模在當時國內的高校中名列前茅,交大的一代代學子如錢學森、吳文俊、王安、王之卓等都曾在這里飽覽先進的科學與文化。老圖書館既是藏書看書之地,也曾是上海乃至全國各種工業展覽會的重要展館,見證了重要的人文歷史事件。
1926年,為紀念建校30周年,學校舉辦了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工業展覽會,老圖書館就是展會的第一展室。
通過展覽,國內外許多廠家向學校贈送大量展品,大大充實了學校的實驗裝置和設備。
1947年10月,中國技術協會又借老圖書館舉辦「工業模型和技術人員生活展覽會」,該展覽會不僅傳播科學知識,還揭露當時的政治腐敗,包括技術人員被逼得貧困交迫無法生活的場景。展覽會與當時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群眾運動遙相呼應。
建國後因師生人數倍增,老圖書館不敷使用,1985年包玉剛先生捐資另建包兆龍圖書館。該館落成後,老圖書館被改作檔案館使用。1995年老圖書館照原狀大修後,樓內新設校史博物館、林同炎展室、檔案館、校友接待室及校友活動室。其中校史館於1996年4月8日百年校慶之際開館。1996年江澤民總書記回母校參觀了校史館,並為其題寫館名。
老圖書館門口附近建造了「百年樹人」雕塑,是校友們為了紀念1996年交大百年校慶所捐贈。
2、中院
位於草坪東北角的建設是中國大學中歷史最悠久且沿用至今的建築之一。該建築名為中院,是校園里內唯一一座建於19世紀的最古老的建築,由南洋公學監院福開森監造。
中院建成初期主要供南洋公學辦公和中學、師范院、小學部教學使用,集教學、辦公、食宿等功能於一體。一樓設有食堂、化學實驗室,二樓用作教室,三樓用作宿舍。(師范班、政治班、特班和公學的一些辦事機構也曾使用過這幢樓)。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於1901年開始受聘擔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時,就住在中院的三樓60號房間。(當時,他常常約兩三位同學到宿舍談話,討論學業問題。)在他任教期間,培養了李叔同、黃炎培等40餘名傑出人才。
1927年國民政府交通部下令停辦中小學,原附屬中學脫離交大獨立建設(更名為南洋模範中學),中院就成為大學教學及辦公用房。
交大歷史上最早的一起學生運動「墨水瓶」事件便發生在中院。1902年,五班文課教習郭鎮瀛因其座椅上放置的一隻墨水瓶而故意發難,校方開除無辜學生伍正鈞引起全校師生公憤,當即罷課集會。蔡元培先生出面與學校溝通無果後,200多名學生集體退學。這次南洋公學學生反專制抗爭活動得到了社會進步輿論的極高評價和大力支持。
1911年辛亥革命,當武昌起義勝利的消息傳至上海,要求進步的交大學生馬上積極組成學生軍,准備參加起義,並攻打清廷在上海的兵工廠「江南製造局」。後來清廷軍警放下武器,全校愛國師生欣喜若狂,在中院的樓頂插上旗幟以示擁護上海光復。然後學生們荷槍實彈沖出校門,奔赴「李公祠」推倒李鴻章銅像,又組織義勇軍,護衛學校,並開展為上海革命軍募集軍餉活動,全力支持革命軍。
3、新中院(董浩雲航運博物館)
在中院北側是建於1910年的新中院,最初建造是用於附屬中學學生住宿,故名新中院。中學脫離交大後,新中院成為大學低年級學生宿舍,每室住4-6人,樓內約可容納百人。這是徐匯校區第一棟獨立的學生宿舍,採用互相連通的圍廊結構,加上玻璃天棚與寬敞的公共活動空間,既滿足採光通風,又能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辦的同文書院進駐交大,新中院未能倖免,留下滿地瘡痍。抗戰勝利後,交大渝校師生復員回滬,渝校數學教授鄭太朴也抵達上海,臨時入住進新中院二樓一間小屋內。在宿舍里,他經常與其他教師探討學術,與學生交流學業。在交大任教期間,鄭太朴成為上海民主建國會的領導人之一,大膽抨擊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宣傳民主自由,新中院成為他與學生運動的秘密聯絡基地和為建立新民主主義中國而奔走的休憩點。他的革命活動引起反動當局的不滿,交大迫於當局的壓力,將鄭太朴解聘。
4、新上院
1896年,盛宣懷在上海創建南洋公學,將大學部命名為「上院」。1900年,上院建成,樓內設有物理教室、物理實驗室、宿舍等設施。底樓中央是一個可以容納500人的大禮堂,1927年為了紀念老校長唐文治改名為文治堂。
在火紅的革命歲月里,上院是孕育愛國主義傳統的搖籃和鍛煉青年的革命熔爐。
「五卅」運動中,交大學生作為遊行隊伍的第一總隊,站在反帝示威遊行的最前列。年僅17歲的陳虞欽同學遭到英國巡捕的槍殺,全體師生在大禮堂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九一八」事變後,學生們組織了義勇軍,義勇軍學生全部搬入上院三樓住宿。那段時間天還沒亮,便見他們一身戎裝,在上院前的操場上進行軍事訓練。上院大禮堂有間極小的房間,同學們在那裡用鋼板刻寫毛澤東的重要論著《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並在進步同學中傳閱。上院330室是朝東的一間男生宿舍,住著幾位志同道合的戰友,他們都是知行社、山茶社的主要骨幹,有很多次進步社團骨幹議事和學生運動醞釀討論活動在此秘密進行。
5、工程館
1931年底落成的工程館是由著名建築大師鄔達克設計的經典建築,集中包含了工程教學的各種需求,是當時上海乃至全國最現代化的實驗室和工程教學樓,成為專家教授、學術團體舉辦學術報告、講座的重要場所。
瑞典親王訪問中國時,從北京到上海,慕交大之名,曾特地致函黎校長約期來校參觀工程館等處。此外,工程館曾先後迎接過無線電發明家威廉·馬可尼和物理學家玻爾等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948年6月,著名原子物理學家錢三強教授蒞臨交大,也在工程館的教室發表題為《漫談原子能》的學術演講。
解放戰爭時期,工程館的許多教室變成學生開展革命活動的基地。一部分學生自治會的幹部被迫離開交大撤向解放區時,是在工程館開的歡送會。1949年初,交大的紡織系教授陳維稷(解放後曾任紡織工業部部長)遭敵人逮捕後被營救出來,同學們也是在工程館的教室召開了歡迎他的座談會。
1948年為紀念老校長葉恭綽對學校建設的功績,工程館一度更名為為恭綽館,1950年後恢復。1960年,交大將原本兩層的工程館加蓋為三層。工程館二樓有葉恭綽半身銅像,館內草坪上有馬可尼天線銅柱,激勵交大學子奮發向上。
6、科學館
工程館西側的三層小樓為科學館。為紀念前校長孫科(孫中山之子,民國首任鐵道部長)對學校建設做出的功績,曾命名為哲生館(孫科號哲生,並函請近代著名書法家、國民黨元老於右任題寫了館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科學館。哲生館的建成一波三折。早在1936年黎照寰校長治校時期,學校就開始動工興建此樓,但不久,抗日戰爭爆發,只得停工。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6月,才重新開工並於當年10月竣工,為三層樓實驗用房。1947年4月8日,在學校校慶之際舉行了授鑰典禮。
隨著學校的發展,科學館的實驗室陸續搬遷至閔行校區。如今,科學館由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華東分析測試中心、上海交大分析測試中心共同使用,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和「DNA分子實驗室」。
7、北四樓
北四樓建於1919年,作為交大的無線電實驗室和無線電台,見證了交大當年在信息科技方面的領先水平。當時,一層為教室和電話實驗室,二層為無線電收發室、儀器儲存室和無線電實驗室。小樓正南面曾豎有無線電發射柱,長數丈余。這座無線電台在我國當時的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中是獨一無二的實驗設備。
1920年8月,小樓內無線電台開始收發電報。所發電波能與福州、廣東、武昌、北京、秦皇島及日本長崎相通。同年,學校又組裝了最新式的收報機,能夠接收法國德國及美國沿太平洋各大電台的訊息。
交大無線電台的出現,引起了外國人的關注。美國駐北京公使為此曾向外交部抗議,認為該電台收發的電信有透露商業秘密、妨礙商貿之嫌,要求外交部轉咨交通部讓學校迅速予以拆除。
交大申明交大電台專為學生實驗所用,不接收商業電信,頂住了外國的干涉。不久,學校又添置了無線電話機、弧式發報機等設備,以後陸續向國外公司訂購無線電器材,並得到中國電氣公司、天津電報局捐贈的機件,逐年擴充,在國內堪稱先進。
學生中首先使用無線電台的是1921屆電機科的學生。他們在這樓里做了很多實驗。這一班學生到畢業時有19人。
由於當年沒有設置門額之類的標志,這座小樓一直寂寂無名,殊不知,它是中國走向信息社會的先鋒之一。小樓的功能和名稱數度更改,由無線電實驗室、話務樓、老電器樓、機床車間,到現在的北四樓,目前用作法學院的日本研究中心。
8、執信西齋
執信西齋整幢樓呈馬蹄形展開,中間為三層,兩翼為二層,共187間。始建於1929年,1930年竣工後,備受各界贊譽,是全國高校中條件最好的宿舍,宿舍內有閱報室、理發室、交誼室、儲藏室等,洗手間有冷熱水供應,廁所內有西式馬桶,並備有手紙。
為了紀念1920年在反對桂系軍閥戰爭中英勇就義的民主革命戰士、孫中山先生忠實的追隨者朱執信先生的革命精神,被命名為執信西齋。執信西齋落成典禮舉辦後,即將畢業的1930屆學生首先搬入執信西齋,優先選擇了最好的房間,每套住兩人,享受到了如賓館一樣的待遇。拔了頭籌的1930屆學生在畢業離校前夕,念及母校培育之恩,決定在執信西齋正門前籌建一座以校徽為中心的噴水池,贈送給母校留念。錢學森曾在執信西齋居住,宿舍門口也曾留下錢學森與同學的合影。作為學校管樂隊成員,錢學森還經常在室內或過道練習次中音號。此外張煦、吳文俊、穆漢祥、史霄雯也曾在此居住。
9、文治堂
在交大體育場的西側是1949年初建成的大禮堂「文治堂」。抗爭勝利後,交大在校學生激增,上院的文治堂已不能滿足需要。熱心校友王之卓、茅以升等發起籌款,興建新的大禮堂。1946年6月,勸募開始,各地校友踴躍捐款。設計大禮堂的建築師和建造承包商都是交大校友,在建築過程中盡心盡力,遇到經費緊張時,還墊資墊料。建成後的為「新文治堂」,觀眾席分上下兩層,最多可容納近2000人,這樣的規模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上海高校中居於首位。
10、總辦公廳
總辦公廳由上海著名建築設計師庄俊設計,具文藝復興風格,1932年破土動工,建成於1933年。學校就命名問題曾經進行了討論,議決為紀念學界先進容閎博士,定名為容閎堂。交大雖然與容閎沒有直接關系,但學校的辦學主張和他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以先賢名人的名字給學校建築定名,是交大逐漸形成的人文傳統,前有執信西齋,後有哲生館。最終,辦公樓的兩個大門上分別刻上「容閎堂」和「總辦公廳」兩個樓名,後者系胡漢民的手筆。
11、體育館
毗鄰總辦公廳的建築是體育館,該建築建成於1925年。體育課在交大建校初期就作為一門課程得到了重視。據老校友回憶,新生入學時,學校給每人發兩把鑰匙,一把是宿舍鑰匙,另一把是體育館更衣櫃的鑰匙。交大學生除了軍訓以外,體育課不受天氣的影響,這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高校里是很少見的。
當時,體育館也是經濟、文化交流活動的場所。1926年,學校慶祝建校30周年,舉辦工業展覽會之時,在體育館前架設輕便軌道行駛小火車,成為了轟動上海的重大新聞。
當時,體育館還是是交大愛國民主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1947年,學生會曾在體育館組織舉辦「五四」文藝晚會,演出《竊國大盜袁世凱》。1949年初,國民黨政府陰謀將交大遷往台灣,交大師生開展了護校斗爭,「護校指揮部」就設在體育館。雖然形勢緊張,學生不畏險難,在此演出《阿Q正傳》。解放後,交大的多次黨員大會、黨代會也在體育館舉行。
12、新建樓
新建樓北鄰體育館,南鄰浩然科技大廈,東邊是大草坪,與圖書館和老校門遙相呼應,於1953年建成,當時交大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學校決定新建一幢三層的教學樓。如今,新建樓作為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學辦公使用。
13、盛宅
建於1923年,為西式洋房。最初它是學校創始人盛宣懷家的私宅,當時,盛宣懷已逝世,盛宣懷的兩個孫子准備到交大附屬小學讀書,其中一個孫子就是後來在閔行捐贈建造留園的盛毓度。盛宣懷夫人擔心兩個孫子住宿受苦,向校方接洽,借用學校地皮,出資建造一幢小樓專門給孫子住,學校欣然允諾。大概過了一兩年光景,盛氏兄弟因為上海不太安全,就向學校請了長假,離開學校回家,盛宅於是空閑了一段日子。
1927年,交大開始招收女生,第一期只有4名,住在老圖書館北側教職員住宅的空閑房間里。隨著女同學逐漸增多,這座閑置的盛宅便作為女生宿舍使用。由於地處學校的東南角,便借用復旦女生宿舍的別稱,亦名「東宮」。
1930年,學校舉行34周年紀念會暨執信西齋落成典禮。禮畢,全校宿舍開放,任人參觀。那天早上,聽聞女生宿舍開禁的消息,很多男生奔走相告,導致平時清凈的女生宿舍一時訪者如織。由於女生宿舍容量有限,每年錄取新生時,女生的平均錄取成績往往比男生高。1931年,全校女生加起來只有18位。女生們曾發起募捐建造新的女生宿舍,但因時局關系未曾實現。這幢小樓在樹木掩映下,不引人注目,外人罕至。解放前在國民黨軍警的一次大逮捕中,被通緝的一位女同學曾在其中一間小屋藏身,化險為夷。
14、華山路校門
始建於1898年,建校初期的校門採用了中國牌坊式的木質建築結構。1934年,1915級校友不忘母校培育之情,捐資重建校門,學校也撥公款,1935年新校門落成。
15、五卅紀念柱
建於1925年,柱高5米,紀念柱鐫刻:「五卅紀念中彈穿腸而死者陳虞欽,憤激病狂而死者吳恆慈」。陳虞欽(1909~1925),廣東增城人,印尼歸僑。陳虞欽參加「五卅運動」遊行時,被英籍巡捕開槍致死。南洋公學附中學生吳恆慈(1908~1925)聞訊後為之激憤而亡。南洋公學師生員工及各界代表為陳虞欽和吳恆慈舉行追悼會。學校為他們立永久紀念柱。
16、烈士墓
墓地佔地面積80平方米,墓前立水磨石質碑,四角楔形柱,方形基座邊長2.1米。為紀念解放戰爭時期在上海犧牲的學生運動領袖史霄雯、穆漢祥兩位烈士而建立,陳毅題寫碑文:「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就義的是值得永遠紀念的」。
作者:王辰軒,姜澎
編輯:姜澎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Ⅳ 百年盛氏堂採用的是什麼發展模式
據我了解,百年盛氏堂是基於大健康產業,做的會員模式
裡面有O2O、新零售、社交電商等影子。
涉及的內容比較多,需要詳細的去了解。
對。另外還有會銷! 看樣子是比較不錯。不過還是要看操作的人,任何好行業好公司,都有做不好的人。關鍵看怎麼做!希望可以幫得到你!
Ⅵ 百年盛氏堂是一個什麼樣的品牌
百年盛氏堂品牌是北京百年盛氏堂中醫葯研究院獨立運營的大健康醫療康復養生品牌。前端通過萬店聯盟和第三方機構為會員提供大健康全領域的精細化服務,後端為傳統美容養生行業提供拓客、鎖客、店務管理、營銷支持的全套解決方案。
Ⅶ 知否:兩個老太太一生的真諦是什麼呢
重溫《知否》原著,想要寫更多精彩的小人物。《知否》里的盛老太太,
盛二老爺因為一場風寒英年早逝,盛老太太的父母本想讓盛老太太改嫁,卻沒想到,盛老太太不僅沒有改嫁,還一力支撐起了整個盛家。盛老太太本來握了一手好牌,最後卻打成了這樣的牌面。若不是,後來教出了盛明蘭,她這一生該多凄苦
第二個老太太,是美好婚姻的一個範本,就是余嫣然的祖母,余家的老太太。余家的老太太早年出生於山東大儒之家,這命是很好的。她後來有嫁給了父親的學生,一個外能安定朝堂,內能肅清內宅的完美男人。她不懂內宅爭斗,更沒有盛老太太的氣勢,她就是一個一有事就哭哭啼啼的老太太。
可誰讓她運氣好呢碰到了一個萬里挑一的好男人。余老太太的丈夫余閣老,困頓時期,受到了余老太太父親的資助,後來又娶了恩師的女兒,對恩師的女兒倍加珍惜。
Ⅷ 常州盛姓中,尤以龍溪盛氏中「長房三分支派」最為著名。
常州盛姓中,尤以龍溪盛氏中「長房三分支派」最為著名。所謂「長三房」,是指遷常第三世盛芳有三子:用章為長房,元章為次房,順章為三房。
長房用章有三孫:長孫可仁為「長一房」、次孫可義為「長盛宣懷曾祖盛宣懷曾祖二房」、三孫可禮為「長三房」。晚清名臣盛宣懷一支即出自「長三房」。該房第十一世曾祖盛洪仁(1748—1815),號士翁,乾隆時捐賑議敘九品,授登仕郎,因子孫官誥贈資政、榮祿、光祿大夫。
平生「尤留心經史,論古具卓識有至性,常以敬宗收族自任,孝績載邑志並載桑梓潛德錄」。《常州府志》有傳。洪仁嗣子(十二世)盛隆(1786—1867),字樹堂,號惺予,別號龍溪居士,嘉慶十五年(1810)以宛平籍中舉人,以知縣發浙江,歷任安吉、太平、長興、德清、孝豐、歸安、山陰諸縣和縣及海寧州知州。
道光年間三次任浙江鄉試同考官,在任尤重潔己愛民,善聽斷獄案由,所至有政聲。他曾在縣府大堂懸聯曰:「不循情、不愛錢、一副冷麵皮,但知執法;勿矜才、勿使氣、滿腔熱心血,總期無刑。」晚歲歸居故里,關懷同族及地方公益,猶好學不倦,嘉惠後學,著《人范須知》六卷行世,卒於同治六年,享年82歲,葬於江陰馬鎮岐新塋。
《常州龍溪盛氏宗譜》32卷1943年敦睦堂藏版(該譜為盛宣懷宗譜)生四子:應、康、廉、賡,女二,次適武進費庚吉(嘉慶會元,官福建儲糧使)之子費勛藩(直隸清河道學正),外甥即清著名學者、書法家費念慈。
長子盛應(1808—1860),字硯存,道光癸卯順天舉人,歷任同知、歸安知縣;三子盛廉(1818—1846),字鏡存,號謹人,嗜學工詩,著《蓮初吟草集》,惜賚志未遂,卒年僅29歲;四子盛賡(1823—1900),字璞人,號朴人,少承家學,官於湘31年,歷任長沙、瀏陽、沅江、安鄉、道州等知縣、知府,升桂陽直隸州知州,為官以清廉著稱。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蓀(杏生、荇生)、幼勖,號補樓愚齋、次沂、止叟等,出生於江蘇常州府武進縣龍溪,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
北洋西學學堂(今天津大學)和南洋公學(今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新竹交通大學)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實業家和福利事業家。盛家直到現代仍聲勢顯赫,如香港亞洲電視前執行董事盛品儒為盛宣懷直系後人,盛品儒堂兄、亞視電視主要投資者王征為其堂弟的曾孫。
Ⅸ 盛姓 排輩家譜
盛氏家譜字輩排行匯編 山東嘉祥盛氏字輩:"孝在(吉)允玉(太)寶(傳)春振兆洪(紅)光"。 山東微山盛氏字輩:"計預雲太保作振兆洪光"。 山東臨沂盛氏字輩:"清秀開維中"。 山東樂陵盛氏字輩:"茂自福學 " 山東聊城盛氏字輩:"金世澤延長同承基業"。 山東泰安盛氏字輩:"登繼富兆憲慶繁祥令德維純佑"。 山東汶上盛氏字輩:"保邦存正新志安"。 山東平度盛氏字輩:"雲樹吉永 " 山東青島盛氏字輩:"起方顯瑞祥維復"。 山東臨清盛氏字輩:"宗子臣希善玉亭傳昭瑞廣澄振吉延"。 山東掖縣盛氏字輩:"學業繼深世乃榮昌綱德佩振可顯永光"。 山東盛氏一支字輩:"春振兆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