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心理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和諧。
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過多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它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沖突的嚴峻性和不可迴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
它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並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於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們不會去鑽牛角尖,而是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❷ 身高和體重什麼比例是標準的身材
身高和體重比例是標准身材的判斷方法:如果得出來的BMI值低於了18.5,那就說明你偏瘦了;如果在18.5~23.9之間,那麼恭喜你,你的體重就是標准體重;如果超過24了,那麼你該減減肥了。
女生測量: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8,符合「黃金分割」定律。胸圍: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豐滿處測量胸圍,應為身高的一半腰圍:在正常情況下,量腰的最細部位。腰圍較胸圍小20厘米。髖圍:在體前恥骨平行於臀部最大部位。髖圍較胸圍大4厘米。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大腿圍較腰圍小10厘米。
❸ 168身高標准體重是多少
女生的骨架較小,所以應該50~55比較好。(骨架大可以稍微加一點點)
體重指數 = 體重(公斤)除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40
1.68米的正常體重:
18*1.68*1.68=50.8kg
25*1.68*1.68=70.5kg
即50.8kg-70.5kg為正常
(3)衡量個人健康的標志有哪些擴展閱讀:
標准體重的判斷依據:
1、標准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
2、太胖太瘦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健美的感覺。
3、大量不同體型的統計資料表明,反映正常體重的理想和簡單指標可以通過身高和體重之間的關系來表示。
這個東西就是BMI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
BMI指數又稱身體質量指數,是通過將千克的重量除以儀表的高度的平方而獲得的數字。
它是測量人體肥胖和健康的常用標准,需要比較和分析一個人體重對不同身高的人的健康影響時,BMI是一個中立且可靠的指標。
❹ 個體心理健康標准
個體心理健康標准
論及心理健康,自然要涉及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劃分標准,這是無法迴避的一個基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好的個體心理健康的標准,歡迎大家參考學習哦!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一詞,按照傳統的觀念和習慣的看法多限於生理健康,主要指軀體發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較少考慮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現代漢語小詞典》(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對健康的解釋為:「(人體)生理機能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這樣的理解顯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生物性個體,也是社會性個體。人的健康不僅受生物因素的制約,也受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時,在其中對健康的含義作了科學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這也就是說,健康這一概念的基本內涵應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三個方面。
心理健康是相對生理健康而言的,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心理健康狀態,即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二是指維護心理的健康狀態,亦即有目的、有意識、積極自覺地按照個體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並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訓練,以求預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質,維護和促進健康心理活動的良好狀態。
二、心理健康的各類標准
論及心理健康,自然要涉及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劃分標准,這是無法迴避的一個基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一方面,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之間的差異是相對的,很難確定一個嚴格的界限;另一方面,心理正常或異常的現象總是客觀存在的,它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且各種形態的心理症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此認識的角度不同確定的標准也就不同。
(一)經驗性標准
經驗性標准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個體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主觀體驗對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作出判斷,如個體基於自身現有的知識經驗,對自己某方面心理的變化感到煩惱、不適應,難以自我調節,因而認為自己心理不正常,尋求他人幫助;二是指觀察者依據自己所積累的生活經驗或臨床經驗對被觀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作出的判斷,如一個人面對父母傷亡無動於衷,盡管本人沒有任何不舒適的感覺,也不認為自己有什麼不正常,然而根據觀察者的經驗,這可能恰好是判斷其心理異常的標准。
一般來說,經驗性標准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局限性和差異性。不同的觀察者所積累的知識經驗不同,參照的標准不同,所作出的判斷也不同。但專業的觀察者對多數心理異常現象還是能夠取得一致看法的,因而經驗性標准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推廣意義。
(二)社會規范標准
社會規范標準是在社會規范的基礎上來衡量、判斷行為是否異常。一般來說,個體的行為總是與環境協調一致的。個體依據社會生活的需要來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因此,他們的行為是根據社會需求和道德規范行事,是符合社會准則的。所以社會規范標準是從個體行為的社會意義及個體的適應程度為出發點的。研究者主要考察當事人對自身與他人的態度、在群體中的表現、與他人交往和處理人際關系是否恰當以及對社會事件的看法和反應是否符合社會的要求。
社會規范標准為較多的臨床心理學家採用。但由於個體的社會適應行為和能力受時間、地區、習俗、文化等條件的影響,因此,這一標准也並非一成不變。張伯源、陳仲庚編著:《變態心理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頁。在具體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充分考慮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及其影響,如同性戀,在有些國家和地區被看作是純粹個人的正常生活方式而受到法律保護,而在有些國家和地區則被看作是一種變態心理和行為;(2)必須注意分析其心理和行為的性質及對社會的影響,如推動社會前進的開拓者,盡管他們的心理和行為與社會規范不相容,也不能把他們看作心理異常者;(3)要注意細心觀察,一個人心理和行為的變化有時是很緩慢的、不明顯的和漸進性的,要細心觀察並作出確切的判斷。
(三)臨床診斷標准
這種判斷標準是將心理異常或心理障礙與軀體疾病同樣看待,以生理病理性變化為根據的心理診斷標准。臨床診斷標准認為,個體的心理出現異常,其大腦、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或其他系統必定存在著生理病理變化的過程,即使目前未能發現任何生理病理性變化,也不等於這種變化過程不存在。隨著現代科學和診斷技術的發展,這種變化過程一定能被測定。人體這種生理病理性變化的存在,是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可靠標准。
一般來說,臨床診斷標准對於大腦及其他軀體病變導致的伴發性心理障礙及癲癇、葯物中毒性精神障礙的診查非常有效,而對神經症和人格障礙的診斷則無能為力。
(四)統計學標准
統計學標準是指依據心理特徵偏離統計常模的程度作為判斷心理正常或異常的標准。統計學標准來源於對正常心理特徵的心理測量,它是以大樣本統計中的常態分布為依據,居中間的大多數人為正常,居兩端者為異常。必須指出,依據統計學標准認定的所謂正常或異常也是相對的,在心理疾病的診斷中僅有參考意義。因為一個人的心理由正常到異常是一個連續的變化過程,某些心理症狀在正常人身上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但不一定都達到異常。一般偏離的程度超過一個半或兩個標准差以上才判斷為異常。
統計學標准提供了心理特徵的量化資料,比較客觀,而且操作簡便易行,統計結果一目瞭然,便於分析比較。但該標準是以心理測量的統計結果為依據的,心理正常與異常的界限是人為劃定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性。
(五)心理學標准
心理學標准實際上就是社會規范標準的具體化,是從個體心理的發展水平及其功能的角度提出若干為大多數人所共同具有、所認可的條目作為評定心理健康與否的標准。由於不同的心理學家有不同的觀點和理解,因而提出的標准也不盡相同。
1. 馬斯洛等人提出的標准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和密特爾曼(Mittelman)認為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十條標准:(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對自己有較充分的了解,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標能否切合實際;(4)能否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是否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否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系;(8)能否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9)能否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10)能否在社會規范的范圍內,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2. 亞霍達提出的標准
亞霍達(M。Jahoda)綜合了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的觀點,歸納了六項心理健康的標准。(1)對自我的態度。這種態度包括:能客觀地了解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與意見的程度(自我認識);能整體接納自己優缺點的程度(自我悅納);能統整自己的各種屬性,並明確地加以認識,能區別自己和別人承擔的角色責任(角色認同)等要素。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在這些要素方面表現出較優秀的水準。(2)成長、發展與自我實現。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堅定不移地朝向自我的目標邁進,盡全力採取積極的行動以達到自我實現。在生活中對工作、對別人關心,願意為工作與他人獻身,並能與他人產生共鳴。(3)整合的人格。人格是由三個層面整合而成的:第一,「心力的平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處於平衡狀態的人格結構;第二,「對人生的統一性態度」,即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一致性;第三,「對壓迫的抗衡」,即對挫折的忍受程度或自我強度。(4)自律性。自律乃是個人能否獨立於其所處的環境,以及能否自己作出決定。如果缺乏自律性,個人只能對環境的刺激作出被動的反應。反之,個人如果能自己作出決定,以及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狀態下展開行動,那麼便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5)對外界環境知覺的精確程度。它是指個體對於周圍環境了解的程度,或能否使自己認知的誤差縮小到最低的限度。一個人如果對其處在的環境沒有精確的認知,便無法採取適當的對應行動,容易陷入不適應的狀態。因為潛存於個人內心的慾望、願望、焦慮、不安等情緒因素,會扭曲人所知覺到的事實。因此,一個人假如能了解到這一點,並能將自己所認知的內容與現實環境作一番對比,以修正自己的認知,或能採納別人的意見,即使他面對壓力,也能依據較正確的認知而採取更適當的反應行為。(6)支配環境。這是指人不僅要適應環境,還要能主動地向其所處的環境挑戰,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
3. 舒爾茲提出的標准
舒爾茲(Schulth,1977)歸納出以下五項心理健康的標准。(1)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人無法永遠保持理性,但起碼應該能夠有意地引導自我的行動,並能接納自己的命運。這與亞霍達綜合的第一、第四項類似。(2)能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強與弱、長處與短處,要悅納屬於自己的一切,讓自己保持本來面貌,而不加以偽裝。這與亞霍達綜合的第一項相近。(3)能正視現實。人雖然或多或少要受到幼兒時期經驗的影響,但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並非像弗洛伊德(S。Freud)所說的,「對於過去,人是一個無力的附庸者」。其次,人固然應放眼未來的目標,或懷抱遠大的志向,但是目光的焦點也應該關注現在正在進行的事務。(4)能向新目標或新經驗挑戰。(5)獨特性的人格特質。
4. 王效道提出的標准
北京大學醫學部王效道教授提出判斷心理正常與否的三項原則。(1)心理與環境的同一性原則。心理是腦的機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任何正常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無論其內容和形式總能和周圍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保持一致,即同一性。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與周圍環境不相適應,失去了同一性,就難以為人們所理解,就是不正常的表現。(2)心理和行為的統一性原則。一個正常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及其所引起的內在的情感體驗和意志行動總是完整的、協調一致的。心理和行為的這種統一性是確保個體具有良好社會功能和有效活動的心理學基礎。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不一致、不統一,就屬於不健康的異常狀態。(3)人格的穩定性原則。人格是指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經歷中形成的獨特的區別於他人心理特徵的總和,如能力、氣質和性格等。人格特徵形成以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一般來說沒有重大變故或特定環境的長期影響是不容易改變的,如果一反常態,就要考慮其人格是否出現了異常。
王效道教授認為,上述三項原則單從外顯行為表現來評估個體的心理是否健康是不夠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此,他根據區分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實際需要提出了七條標准:(1)適應能力;(2)耐受力,即對精神刺激或心理壓力的承受力、抗禦能力的統稱;(3)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4)意識水平;(5)社會交往能力;(6)康復力,指蒙受精神打擊和刺激後心理創傷的復原能力;(7)愉快勝於痛苦的道德感。
5. 林崇德提出的標准
林崇德教授認為,心理健康標準的核心是:凡對一切有益於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動作出積極反應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對於學生心理健康在每個方面的具體標准,很難逐條列出。但是,大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概括。第一,敬業。學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進行正常的學習,在學習中獲得智力和能力,並將智力和能力用於進一步的學習中。由於在學習中能充分發揮智力和能力的作用,就會產生成就感,成就感不斷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樂學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環。具體表現為:(1)成為學習的主體;(2)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3)從學習中增進體腦發展;(4)從學習中保持與現實環境的接觸;(5)從學習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懼;(6)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樂群。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涉及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等。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直接體現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具體表現在:(1)能了解彼此的權利與義務;(2)能客觀地了解他人;(3)關心他人的需要;(4)誠心地贊美和善意地批評;(5)積極地溝通;(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第三,自我修養。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我,並悅納自我。主要表現在:(1)善於正確評價自我;(2)通過他人來認識自己;(3)及時正確地歸因;(4)擴展自己的生活經驗;(5)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立抱負水平;(6)具有自製力。
6. 陳永勝提出的標准
我國學者陳永勝把心理健康標准歸納為以下十點:(1)認知健康適應;(2)情感飽滿適度;(3)意志堅強可控;(4)個性和諧統一;(5)人際關系和諧;(6)杜絕心理異常;(7)自我意識客觀;(8)社會適應良好;(9)人生態度積極;(10)行為表現規范。
三、對心理健康標準的認識
我們在討論學生心理健康標准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心理健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要求。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的變遷,不同的社會對人有不同的要求,如安貧樂道在封建社會可能是一種理想的保持心理平衡的觀念,但在現代社會,則會使人不思進取,容易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遭到淘汰。制訂心理健康的標准要立足於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的要求,要體現時代性,當然也要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
(二)心理健康是一種積極的`社會適應
許多學者在論述心理健康的標准時都將社會適應作為重要的指標。適應有兩種:一種是消極的適應,指個體被動地適應環境;一種是積極的適應,指個體一邊調整自我的需求,一邊試圖改變環境的條件,改造環境。心理健康不只是個體的問題,也是群體與社會的問題,我們不能認為適應於病態、不健康社會中的人的心理是健康的。
人不是一個被動的客體,而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具有自主發展的主體,人不但要積極適應環境,還要勇於改造環境。有人強調心理健康的標准應該是生存標准和發展標准兼顧。生存標準是個人生命存在,更強調適應環境,順應社會主流文化;而發展標准則著眼於個人與社會的發展,追求最有價值地創造生活,強調能動地適應和改造環境,通過開掘個人最大身心潛力,求得身心滿足,成為崇高、尊嚴、自尊的人。
(三)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發展過程
心理健康是人的知、情、行統整的過程。目前,心理輔導比較注重人的情緒層面和行為層面的問題,更重視人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認識觀等的形成和發展。心理健康標准若不把道德標准納入進去,實際上是一個有缺陷的、不健全的心理健康標准。
(四)心理健康具有相對性
人的一生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徵是不盡相同的,社會化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來說,心理健康標准可能不會完全劃一,而是各有側重。其次,由於文化差異,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心理健康標准,需要結合我國實際。
據此,我們認為,學生心理健康標准大致可作如下描述:(1)具有良好的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的心態和意識;(2)能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愉悅和平靜;(3)能承受挫折,具有較強的耐挫能力;(4)能較正確地認識周圍環境、適應環境並能改造環境;(5)人際關系協調,具有合群、同情、愛心、助人的品質;(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7)思維發展正常,並能激發創造力;(8)有積極的人生態度、道德觀、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規范。
心理健康的表徵
心理健康的表徵是心理健康本質的具體表現。從心理所指出發,心理健康可表現為個體內部心理系統的和諧和個體外部心理系統的和諧兩部分。其中個體內部心理系統的和諧包含意識層次的和諧、心理過程的和諧和個性心理的和諧;個體外部心理系統的和諧包含個體與他人的和諧、個體與社會的和諧以及個體與自然的和諧。
意識層次的和諧。
精神分析學派明確地將人的意識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兩個層次,其中意識代表人的可覺察的、可理性判斷的心理層,而潛意識則代表難以覺察的、情感的、陰影積聚的心理層。由於意識和潛意識代表不同的心理內容,兩者可能發生矛盾和沖突,即意識壓制潛意識,潛意識逆反意識。精神分析的臨床研究表明,個體的許多心理疾患來自意識對潛意識的壓制和潛意識對意識的反抗,而要治療心理疾患需要將隱藏在潛意識中的「病灶」引導到意識層面來解決。可見意識層次的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精神分析學家榮格就曾指出心理健康是「意識和潛意識的統一」。在這里,意識層次的和諧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指意識和潛意識處於溝通狀態,即將潛意識引導到意識層面予以分析和了解;二是指意識和潛意識在現實層面的協調一致,即意識和潛意識都必須遵從現實,以現實來裁衡和化解兩者的沖突並趨於協調統一。
心理過程的和諧。
心理過程指認知、情感、意志和行動。按現代心理學的理解,心理過程的這四個要素相互影響、彼此制約。這意味著它們之間「和則俱興,離則雙敗」。艾利斯的合理情緒理論表明,認知與情感的矛盾將引發心理疾病;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表明,認知與行動的沖突將導致認知的失調或紊亂。可見心理過程的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在心理過程的和諧中,特別要強調認知與行動及情感的和諧。認知與行動的和諧指兩者具有一致性,即有什麼樣的認知就應伴隨什麼樣的行動。中國古人非常強調「知行合一」,並將其當作君子的德性,相反把「知行不一」當作小人行徑。認知與情感的和諧指兩者存在相互促進關系,即認知能引導或引發積極的情感,情感能支持或激勵產生合理的認知。
個性心理的和諧。 個性心理包括個體心理特徵、個性傾向和自我意識三部分,其中個體心理特徵指個體的能力、氣質和性格;個性傾向指個體的需要、動機、興趣和價值觀,自我意識指個體對自己的認知和看法。個體心理特徵的和諧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個體能力結構的全面性,及構成氣質、性格的各個成分之間的相容性;二是個體的能力、氣質及性格與他人的差異處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圍內。個性傾向的和諧也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多種傾向之間的協調,具體指不同需要、不同興趣、不同價值觀之間的協調。二是個性傾向與現實的協調。即個體的需要、興趣、價值理想要立足於現實,有現實的發生根源和現實滿足的可能性。自我意識的和諧指自我的同一性,所謂自我同一性,指不同自我之間的連貫性和一致性。根據自我研究,自我有過去我、現實我和未來我之分,也有潛意識我、意識我與道德我之別。自我意識的和諧主要表現為過去我、現實我和未來我之間的連貫性,潛意識我、意識我和道德我之間的一致性。
個體與他人的和諧。 人是「群居動物」,總要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個體與他人會結成各種關系,簡稱人際關系。個體與他人的和諧就表現為人際關系的和諧,它指人與人之間的協調融洽狀態。已有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的不和諧,譬如人際關系敏感、社交焦慮等都是重要的心理症狀,這也從反面說明,人際關系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現。人際關系和諧,即人與人之間的協調融洽狀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際信任,即個體對他人有信任感,沒有任何敵意,也沒有惡意的偏見,同時也能感受來自他人的信任。二是人際容納,即個體從情感上能夠接納他人,歡迎他人做自己的朋友,而且自己也被他人所接納。三是人際接觸,即個體欣然與他人交往,在社交場合自信自在,表現得體。
個體與社會的和諧。 個體生活於社會中,總會與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個體與社會的聯系既代表其生存狀態,也是其心理狀態的反映。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主張個體應與社會保持和諧關系,但這種和諧常常是個體對社會的單方面適應,具有明顯的消極性。在現代文化中,個體與社會的和諧有三方面的重要表現:一是與社會規則的和諧。社會規則是對個體行為的規范和約束,兩者容易產生對立。但如果社會規則考慮到了個人利益,個人接受和遵從社會規則,那麼兩者就處於和諧狀態。二是與社會角色的和諧。個體在社會中的身份、地位和職業等構成了其社會角色。如果社會賦予個體的社會角色適合個體的個性傾向與能力水平,而個體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符合社會期望,那麼個體就會產生社會角色適應感。三是與社會團體的和諧。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總要分屬不同的團體,如果團體對個體抱持開放和接納的宗旨,個體也樂意成為團體中的一員並體驗到團體歸屬感,那麼兩者的關系就是良性的。
個體與自然的和諧。 人來自於自然,受恩於自然,最終又要回歸自然。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主張。但傳統人與自然的和諧多停留在「不相往」或「不相害」層面。在現代社會,人與自然的接觸廣泛而深入,「不相往」已不切實際,「不相害」已顯被動。因此個體與自然的和諧就表現出新的特色:一是與自然的親近。即對自然現象有正確的認知,喜歡和自然接觸,對自然的奧秘有好奇心,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親切,同時身處自然中感到舒適自在。二是對自然的關懷。這種關懷不但表現為自己不破壞自然,積極建設自然,也表現為阻止他人對自然的侵犯,積極參與自然保護。總之,個體與自然的和諧既不是遠離自然,亦不是順從自然,而是親近自然;既不是征服自然,更不是破壞自然,而是關懷自然。
;❺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心裡是否健康呢
一、智力正常
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因此衡量時,關鍵在於是否正常地、充分地發揮了效能:即有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學習,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二、情緒健康
情緒健康的主要標志是,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樂觀開朗,充滿熱情,富有朝氣,滿懷自信,對生活充滿希望,善於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剋制約束,又能適度宣洩,不過分壓抑,情緒反應正常)
三、意志健全
意志是推動人們採取各種行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者為實現預定目標在行動中能表現出較多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自製力,機智靈活地克服困難、堅忍不拔,持之以恆,不受外界誘惑,不良習慣多而難以改正,缺乏主動性,優柔寡斷、輕率魯莽、害怕困難、頑固執拗、易受暗示,容易更換目標,甚至一曝十寒。
四、人格完整
人格指一個人所具有的穩定的心理特質的獨特綜合。人格完整指具有健全統一的人格,即心理和行為和諧統一的人格。包括:①人格要素無明顯的缺陷和偏差;②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③人生觀正確,並以此支配自己的心理與行為;④人格相對穩定。如果一個爽朗、樂觀、外向的大學生無緣無故的突然變得沉悶、悲觀、內向,那就有可能是他的心理不健康了。
五、自我評價正確
自我評價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身心狀況、能力和特點,以及自己所處的地位、與他人及社會關系的認識和評價。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當的自我評價,他們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優缺點能客觀評價;同時,能接受自己,對自己抱有正確的態度,不驕傲也不自卑。心理不健康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優缺點缺乏正確的評價,自高自大,自我欣賞,還有的是自暴自棄。
六、人際關系和諧
良好而深厚的人際關系,是事業成功與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現為:樂於與人交往,既有廣泛而深厚的人際關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觀評價別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樂於助人,積極的交往態度多於消極態度,交往動機端正。
七、社會適應良好
社會適應指對社會環境中的一切刺激能作出恰當正常反應。心理健康的大學生能適應生活環境的變化,與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不迴避現實,主動面對各種挑戰,妥善處理環境與自身的關系,創造條件使自己始終處於有利環境中。心理不健康的大學生則相反。
八、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徵
大學生是處於特定年齡階段的特殊群體,大學生應具有與年齡與角色相應的心理行為特徵。
❻ 健康人有哪幾個標志
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健康人,其標志不僅僅是身體、生理上的健康,還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社會適應能力。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肌體健康的概念並不陌生,而心理健康就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了。關於心理健康的標准國內外學者有過許多論述,從綜合的角度來看,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正常的心理狀態;協調的人際關系;完善的社會適應能力。
❼ 女生的體重和身高是多少最完美
只要自己喜歡,現在的身高體重就是最完美的。
❽ 簡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簡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
一是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創造力及實踐活動能力等的綜合,包括在經驗中學習或理解的能力,獲得和保持知識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對新情境做出反應的能力、運用推理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因此,衡量大學生的智力是否正常,關鍵在於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發揮了自我效能:即有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學習,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二是情緒健康。其標志是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內容有:愉快情緒多於負性情緒、樂觀開朗、富有朝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較穩定,善於控制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剋制又能合理宣洩自己的情緒,情緒的表達既符合社會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緒表達;情緒反應與環境相適應。反應的強度與引起這種情境相符合。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時進行的選擇、決定與執行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製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較高的水平。
意志健全的大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都有自覺的目的性,能適時地做出決定並運用切實有準備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採取合理的反應方式,能在行動中控制情緒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動盲目、畏懼困難,頑固執拗。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是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統一的人格,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結構的各要素完整統一;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標和行動統一起來。
五是自我評價正確。正確的自我評價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大學生在進行自我觀察、自我認定、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時,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認識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於別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於別人而自卑,面對挫折與困境,能夠自我悅納,喜歡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強、自製、自愛適度,正視現實,積極進取。
六是人際關系和諧。良好而深厚的人際關系,是事業成功與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現為:樂於與人交往,既有廣泛而深厚的人際關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觀評價別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樂於助人,積極的交往態度多於消極態度,交往動機端正。
六是社會適應正常。個體應與客觀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進行客觀觀察以取得正確認識,以有效的辦法應付環境中的各種困難,不退縮;又要根據環境的特點和自我意識的情況努力進行協調,或改變環境適應個體需要,改造自我適應環境。
七是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徵。大學生是處於特定年齡階段的特殊群體,大學生應具有與年齡與角色相適應的心理行為特徵。
❾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現及標準是什麼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現及標准如下: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主要是指個體具有在經驗中學習和理解的能力,獲得和保持知識的能力,迅速而准確地對新情境作出反應的能力,以及運用推理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探索興趣,能夠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保持一定的學習效率,並能夠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和滿足。
8.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徵
大學生正處於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其心理行為應與年齡和角色相適應,認識、情感、言行、舉止均應符合所處年齡階段的特徵。心理健康的大學生通常表現為精力充沛、勤學好問、反應敏捷和喜歡探索等。過於老成、過於幼稚或過於依賴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