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小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簡短

小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簡短

發布時間:2023-01-20 14:49:45

A.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律,採用各種方法與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近年來,中小學生由於病態心理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失誤,甚至犯罪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會。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成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現代醫學證明,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工作。
我曾教過的一位男學生,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但是喜歡上課打鬧,甚至故意破壞課堂的紀律。私下了解原來這學生只是為了引起老師同學的關注,於是,我經常鼓勵他要自信自強,告訴他老師同學都很喜歡他,希望他能爭氣。這位學生發覺到自己在群體里的重要性,從此他變得非常的乖巧,並主動幫助老師管理班中的事務,成績更是有明顯的進步。說明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進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覺得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證學生正常健康發展的需要。
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看,注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個體發展有三個方面意義。
一是可以促進學生學業事業成功。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使他們學業成功、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二是可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學生處於正常健康的心理狀態時,才最容易接受社會的各種要求、道德規范,適應社會,逐步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良好品德。心理處於不平衡狀態的青少年,往往易於接納不良的品德或做出不道德的行為,從而逐步形成不良的品德。
二、注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社會變動時期的需要。
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入發展,隨著社會變革而產生的一些變化或暫時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對青少年心理狀態產生消極的影響作用。
從家庭方面來看,離婚率的不斷升高,家庭氣氛壓抑,家長的品德修養,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環境條件等對學生品德和心理成長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響,更別說「單親家庭」,「問題家庭」了。所以,家庭教育不當,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學校方面來看,激烈的升學競爭、片面追求升學率,頻繁的測驗,學生的分數排位和教師不適當的教育行為等,都可能導致學生陷入緊張、焦慮、擔憂、挫折等不平衡狀態中。
從社會方面來看,社會上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色情、暴力以及非法電子游戲廳、不法網吧等,都對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認識社會,自我調控,尤為重要。
三、注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證社會穩定、家庭幸福的需要。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人們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為三種情況:正常狀態、不平衡狀態、不健康狀態。個體在一般沒有較大困擾的情況下,心理處於正常狀態之中,個體一旦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如挫折、慾望不能滿足、受到威脅等,會使人心理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會通過自我調節來消除這種不平衡狀態,如果單靠自我無法調節,就得通過他人疏導,使之消除心中的不平衡,恢復正常狀態。如果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通過自我調節或者他人疏導恢復正常狀態,則會出現心裡不健康狀態。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時疏導,使陷於不平衡狀態或不健康狀態的人恢復到正常狀態,這樣就可以大大地減少學生違法犯罪與異常行為,使學校、社會 的正常治安和秩序得到維護,也保證了學生家庭的幸福。
加強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決心理問題,使其健康成長,已經成為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必嚴要求,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一個人是否有健康快樂人生的關鍵,而這正也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無論是對學生自身身心發展來說,還是對社會,對學校,對家庭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未來的教師,我們必須掌握好心理輔導的方法,才能夠引導學生的心理特點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正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小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為21世紀培養合格的人才。

B.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努力克服困難。
2、教師要在課堂上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讓他們了解並加以運用。
3、教師課外可以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並與此同時教育所有同學。
4、教師在思想政治課上著重講解什麼是心理健康?又哪些方法保持心理健康?等問題。
5、可以請教心理咨詢師,讓他們參與其中。並教育他們。
6、也可以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大會,表彰優秀同學,讓他們借鑒學習。
7、還可以通過其他形式來教育。比如學生寫信投放到校內收信箱等。或者讓學生參加一些活動,都有助於心理健康。

C. 小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1、給小學生良好的環境和健康的心理引導。他生長環境起到很大因素的是父母、朋友、老師,父母給他的影響非常大,影響著他的人生觀價值觀。這個階段的孩子處在智力發展、個性發展、情感和意志發展、青春期發育及心理生理發展期。
2、由於小學生在學校所花的時間很多,實際上學校已經成了一種社會場合,學校中發生的各種事件、體育活動等都成了影響因素。並且,學校為少年結交朋友、建立親密的友誼提供了機會,而同伴又對少年的社會化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學校的教師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做出了成人的榜樣,初中學生跟著教師不僅僅是在學習知識和技能,同時還從他們那裡學習行為的方式。

D. 談談如何做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正處於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出現心理失衡或人格上的偏差,將對他們的一生的成長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全面發展包括身心兩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健康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身體健康,還包括良好的精神狀態、健全的社會適應能力,即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成為社會有用人才的關鍵,因此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目前,小學生存在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等,種種情況都表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必須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管理自己;認識、掌握周圍環境,同環境相適應;幫助學生解決面臨的問題,應付危機,擺脫困難,增強面對環境與壓力的能力和勇氣;使學生去除特殊症狀、改善行為、化解負面的思想與情感;指導學生選擇、決策和制定行動計劃;鼓勵學生通過探索,尋求生活意義,認清自己內在的潛能,使其能過健康的有意義的、自我滿足的生活。
其次,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根據小學生特點,其教育內容一般包括五個方面: 1 、健康與身體發展問題; 2 、學校教育與生活問題(學習缺乏計劃性、學習習慣欠佳、讀書不專心、厭惡學習、逃學曠課等); 3 、人格問題(多愁善感、害羞、自卑、過分自信、粗心大意、缺乏同情心、與人不能相處、情緒不穩定等); 4 、家庭與家屬關系問題(父母獨裁,對子女不能控制,破碎家庭,與學校不合作的家庭等); 5 、社會與道德問題(說謊、不禮貌、小偷小摸、常提綽號、打架、欺負女生等)。
其三,要掌握幾項原則。
1 、面向全體學生原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對學生的引導、指導、協助和服務,來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當對全體學生的教育工作做得有成效時,學生的問題便少發生,或容易解決。因此在制訂教育計劃時要著眼於全體學生,確定健康教育內容時要考慮大多數學生共同需要與普遍存在的問題,組織活動時要創造條件,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其中,特別是要給那些內向、沉靜、靦腆、害羞、表達能力差、不太引人注目的學生提供參與和表現的機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有效的教育。
2 、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
尊重,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尊嚴,尊重每個學生平等的權利。理解,則要求教師以平等的態度,按學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所感受的本來面目去了解學生。做到了尊重和理解,師生之間達到心靈溝通,從而產生一種 「 遇到自己人 」 的感覺。只有教師尊重學生時,學生才會尊重自己,珍惜自己的成績和進步,體驗到做人的尊嚴感。而自尊、自重、自信正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徵,是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如果被教師尊重和理解,他就會信任教師,願意向 老師傾吐內心的思慮、惶恐、苦悶。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獲得成效的基本條件。
貫徹這一原則注意以下三點:
c 、運用同感的態度和技術加深對受輔學生的理解。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 「 透過受教學生的眼睛看世界 」 ,要把對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反饋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納,從而拋開心理上的防範,把自己內心世界的東西都說出來。
3 、學生主體性原則。
在教育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需要為出發點,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 「 唱主角 」 。要鼓勵學生發表看法、宣洩情感、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應避免說 「 你聽我說 」 、 「 我告訴你 」 之類的命令式的口吻,應用鼓勵性、商量式的語氣說話。如 「 我能體會 」 、 「 原來如此 」 、 「 請繼續講 」 、 「 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 」 、 「 請聽聽我的意見 」 、 「 我想作一點補充 」 、 「 我同情你的處境 」 等。
4 、差異性原則。
承認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異,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生要進行分類指導,以滿足其不同心理需要。尤其是對有心理問題或行為問題的學生要進行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個別指導。重視學生個別差異,強調對學生的個別化對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個別差異的了解,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學生的個別性、差異性;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接觸來真正了解一個學生,恰當處理學生的害羞、自卑、防衛心理帶來的溝通障礙。認真做好個案研究。積累個案資料,提高個別教育的實效。根據不同個體制訂個別化教育目標。
其四,利用好幾條途徑。
一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種心理因素,優化學生心理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增進文化的同時,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滲透性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其心理素質的全面提高。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教育過

E.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短的)

挑戰競爭 超越自我
在這個發展迅速的年代,激烈的競爭已經無處不在。校園里也充滿競爭,我們時刻面臨競爭的挑戰。競爭既可以促進學習和生活的進步,也可能使我們身心疲憊。學會認識和應對競爭對於我們就尤為重要。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認識競爭呢?
首先,面對現實,承認競爭。在今天,我們視競爭為常態,不競爭為非常態。因而,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應該知道有競爭就會有成功者和失敗者,任何試圖迴避或逃避競爭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其次,競爭是雙刃劍。競爭能激發人的積極性,培養人的進取心、錘煉人的堅韌力,克服不求上進、萎靡不振的現象;競爭能增強人的智力,促進注意力集中,使想像力變豐富、思維更敏捷靈活。但競爭也容易使人在長期的緊張中產生焦慮,出現心理失衡,情緒紊亂等問題。
第三,競爭是激烈的。學習生活與球賽並無兩樣,只要入局,就應該是一場志在必得的斗爭。在這個一切都基於競爭和角逐的世界上,是沒有童話般的幻想和多愁善感存在的餘地。尤其對於我們高中生來說,在現行高考制度下,我們是沒有退路的。
第四,競爭是雙贏的。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競爭更多的是激發我們相互的鬥志,其結果往往導致你追我趕、比翼雙飛的局面。特別是有分量的競爭對手,與其說是對手,更不如說是我們的榜樣和領跑者。
如何來應對競爭呢?
首先,要熱愛生活。熱愛生活會使我們始終保持著一份開朗樂觀的心情。不要苛求永遠成功的輝煌,也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我們要感謝生活,理解生活,讓自己擁有一個好心境,能夠活出一份輕松,一份從容,一份灑脫,人生就能更精彩。
其次,要揚長避短。一個人的興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要注意發揮自已的長處,挖掘自己的潛能,這樣就能增加成功的機會,減少挫折。同時,有競爭就會有勝負,即使處於劣勢時,也要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而不要採取貶低或破壞對方來獲得自己的優勢,也不要心生嫉妒或採取不正當的手段,更不要就此一蹶不振。
第三,要有競爭意識。在與同學交往中應樹立拼搏精神和競爭意識,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中要不甘落後,敢於脫穎而出;在人生道路上,要敢於冒尖,爭當「出頭鳥」。不難想像,一個缺乏競爭意識,學習成績平平,工作不積極的人是很難贏得同學的尊重和好感的。
第四,要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競爭與合作是統一的,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沒有合作的競爭,是孤單的競爭,孤單的競爭是無力量的。合作是為了更好地競爭,合作愈好,力量愈強,自然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有人說過,優秀的競爭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總之,同學之間要互相競爭,在競爭中要消除嫉妒心理,講求協作友誼精神,認識競爭,挑戰競爭,百舸爭流。祝願我們同學間在競爭中,超越自我,永葆青春活力。

F. 小學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心態

1)智能訓練:

積極的幫助學生建立對智力本質的認知,以及不同成分的智力,如注意力、觀察、記憶的訓練活動等;

2)學習心理指導:

積極的幫助學生了解學習活動的本質,並且建立科學的認識,多花些時間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適合自己的科學學習的方法。

3)情感教育:

一定要教會學生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對於自己的消極的情緒一定要找到合理的宣洩的方式,並且要學會觀察與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要學會與他人相處的技巧和原則,在競爭和沖突方面一定要學會拒絕,要有自己的做事原則。

4)健全人格的培養:

現在的生活競爭的壓力是相當的大的,因此無論生活在那個階層上面的人們的原理都是相當的大的,面對社會極大的壓力小學生應該具備健康的人格品質,教導小學生要學會獨立,受到挫折之後不能心灰意冷,因此要教導小學生的耐挫能力,也要掌握與異性交往的技巧。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

溫馨提示:做好小學生的心理教育不僅是老師的責任,做父母的在生活當中應該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幫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在情感教育方面也要重視,現在的孩子比較早熟,所以一定要重視教育自己的孩子。

G. 小學生心理健康小知識

日常生活中,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其心理健康往往被人群所忽視。其實,小學生心理健康對於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知識如下:
(1).智力發展水平
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松;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3).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
心理健康的小學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系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4).行為習慣
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了解到小學生心理健康對小學生日常成長的重要性後。家長和老師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孩子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中健康成長

H.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幾點建議

(一)學校內部心理環境建設是實施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1、校園主環境建設。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環境建設,主環境建設是學校心理建設的首要任務。學校主環境,應以嶄新面貌出現,盡可能地體現「新穎、整潔、明亮、美麗」的風貌。要把各種建築物構建在綠化環境中,使學校成為花園式的大教室,讓池塘、名花異草、茂林修竹、綠色草坪也成為學生修身養性的環境。
2、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要通過開展各種藝術、文化、體育、科技和學習名人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活躍學生身心,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系的目的,改善學生心理環境。
3、學校校風、班風、教風、學風「四風」建設。學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綜合素質,在良好的校風校貌這個心理環境中能得到良好的發展。良好的校風校貌也能為學校綜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4、學校還應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學校可以聯合居委會等社區基層組織,定期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向家長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能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占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為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教師要尊重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不可有私心。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為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3、教師要講誠信。「誠信」這詞不只是適用於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匯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誇大或縮小;應承了學生某些事情,過後又不認帳;有時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扯……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撒謊,我們怎麼不可以呢?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於各學科教學中,是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1、每一位教師在上課時都應該時刻記得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對學生要和藹可親,以誘發其良好情緒;善於觀察學生情緒變化,及時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創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學生樂於學習;發現並表揚學生的優點,尤其是 弱視群體 ,更應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給予不同方式的贊許,鼓勵他們進取。
2、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培養健康情緒,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四)建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證。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保持心理相容。一個學生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
隨著社會的重視,目前學校教育已慢慢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場。這不僅僅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員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兩者有機結合,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展,為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備。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I. 淺談如何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氣氛和諧,方法靈活。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感知、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識經驗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深淺適度,精講巧練,符合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經驗。語文教學,關鍵在於一個活字,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容忍、寬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偏執,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要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適時地選擇一個既合本意,又易於為學生接受的實事求是的表達,打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得課堂成為平等、和諧、圍爐夜話般的溫馨境地,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讓學生想說就說,敢於表述不同意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上來看,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還不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於對物體進行綜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確,無意性和情緒性明顯;在注意上,小學生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異刺激所吸引,此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也在發展,但還達不到完善的程度。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精心設置,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交替出現,教學中可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學具,也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多媒體電腦等,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還可以推出課本劇,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創造、加工並演出,合適的篇目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從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語文實踐中。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了知識。
二、樹立榜樣,陶冶性情。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優秀篇章。同時也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科學家;有為保衛祖國,忠貞不屈,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鋼鐵戰士;有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勤勤懇懇的農民;有熱愛學習,人小志大的紅領巾;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民總理等等,古今中外,無所不包。這是一條極其精美、豐富的人物畫廊,老師應該讓學生在認識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引導學生把這些人物形象作為榜樣,樹立在心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或是具體、明確,或是間接、潛移默化地教育了學生,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心靈得到了凈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觀看電影《周恩來》,讓學生通過影片初步感知周總理的偉大人格。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蘊含的人民對總理的真摯情誼,並啟發學生理解人民為什麼如此尊敬和愛戴周總理。課後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總理生前事跡的資料,並舉行一個匯報會,再讓學生討論自己應該怎樣學習周總理。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周總理一心為公,為祖國、為人民甘願奉獻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讓學生把這一形象作為榜樣牢固樹立於心中。
三、盡情渲泄,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種消極的心理體驗,此時,人總有表述的慾望,所以說一吐為快。小學生的情感易外露,自製力較差,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爆發。遇到高興的事就喜形於色,連蹦帶跳,碰到困難和挫折就垂頭喪氣,甚至哭泣。為了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把自己的心事傾訴出來。老師、家長、同學都可以是傾訴的對象。然而這些人不一定就會那麼及時地,時地隨時隨地地傾聽你的訴說。從而,作文本便成了學生最忠實的聽眾。在作文教學中,老師要設計一些便於學生表達內心情感活動的作文題目,例如《老師,我想對您說》《媽媽,您聽我說》《今天我真高興》等等。鼓勵學生要在作文中講真話,表真情。還可以鼓勵學生多寫日記,隨時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緒影響和干擾時,及時地在日記中渲泄出來,從而擺脫消極的心理體驗,使自己的心境始終保持活潑、開朗、穩定、充滿朝氣。同時,也有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適時進行疏導、教育。 筆者的班級曾經有一位女同學。很長時間以來,我發現她的膽量很小,上課從不敢主動發言,特別對考試很緊張,答題時顯得謹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閱她的日記時,發現這位同學對自己的父親積怨很深,認為父親對自己極為兇狠,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父親親生的,其措辭令我很是震驚。課後我立刻找到這位同學,同她談話,對她進行心理疏導。此後,我又趕緊與她的父親取得了聯系,向這位父親通報了孩子近期的表現,以及孩子的心理負擔,並同他探討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問題。交談中,孩子的父親主動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過於簡單粗暴,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過於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表示要和老師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動找到了我,告訴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談了很久。她也認識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成才,只是方法不夠好,並表示今後要多理解爸爸、媽媽。在此後一段時間的觀察中,我發現孩子開朗、活潑了許多。
最後,我引用美國·斯塔頓所著的《小學生健康教育》一書中的一段話來說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學會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贊揚中,他便學會自賞。
如果孩子生活在贊同中,他便學會自愛。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

J. 小學生心理健康內容簡短怎麼寫

小學生心理健康內容:心理健康是衡量一個人是否真正健康的重要內容。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

1、正常的智力。智力發育正常與否是衡量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准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小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2、穩定的情緒。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

造成小學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1、社會環境的影響。

如惡劣的氣候,各種事故等人難以預測和左右的外界條件,是產生不健康的自然環境因素。但是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負面影響對小學生沖擊甚大。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視內容流入,對孩子造成不良刺激,由於缺少辨別能力,一味模仿,也是造成小學生非正常心理的一大因素。

2、學校教育的忽略。

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上,學校教育存在相當大的弊端。比如:片面追求升學率;重課內的教學,輕課外教育;重尖子生,輕後進生。另外,很多學校口頭上說是實行素質教育,實際是應試教育,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使許多學生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等等。

3、家庭教育的失誤。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道德修養、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對學生品德和心理成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用孩子的學習成績去評價學生的好壞,給他們施加壓力,使他們產生緊張感、壓迫感、甚至恐懼感。更有些家長本身品德低劣,作風不正,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簡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短故事怎麼寫讀後感 瀏覽:925
數字1302代表什麼愛情意思 瀏覽:875
什麼什麼的故事作文600字 瀏覽:159
事業單位老人今年退休金漲多少錢 瀏覽:684
上虞辦健康證多少錢 瀏覽:760
男人的愛情生活是什麼 瀏覽:531
如何保持愛和婚姻的新鮮感 瀏覽:343
邢台任縣經濟開發區包括哪些村 瀏覽:993
哪個國家美女最愁嫁 瀏覽:796
愛情的說法是什麼 瀏覽:603
保險經濟專業適合哪些人群 瀏覽:662
口岸經濟發展什麼 瀏覽:404
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上一句是什麼 瀏覽:386
高管的身體健康如何 瀏覽:86
如何在雲健康上實名認證 瀏覽:48
婚姻線上好多分叉代表什麼 瀏覽:48
愛情葯水怎麼收集 瀏覽:665
有名無實婚姻該怎麼辦 瀏覽:23
佛怎麼祝福生病的人身體健康 瀏覽:159
中醫怎麼看待事業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