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
動機是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
動機的含義:
是指激發和維持個體的行動,並使該行動朝向一定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動力。動機是由兩個條件產生,一是個體的內在需要,即內驅力,當個體缺乏某種需要時就會激發個體去為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引發動機,在動機的推動下產生某些行為。二是行為指向的目標,即誘因。
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系:
耶克斯·道德森定律表示了動機與工作效率的關系。動機是促使人解決問題的動力因素,動機與工作效率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的關繫上。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線性關系,而是倒U型曲線。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動機的功能:
1、激發功能。動機具有激發個體產生某種活動或行為的功能;人類的各種活動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沒有動機就沒有活動與行為,動機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動機的性質和強度決定的,中等強度的動機有於任務的完成
2、指向功能。動機的指向功能使個體的行為指向一定的方向,並使個體朝著預定的目標前進。
3、維持與調節功能。當動機激發並指引個體從事某種活動後,活動能否堅持下去同樣要受到動機的調節和支配。
2. 需要是推動人去從事某種活動和行為的原因和內在動力
動機指激發和維持有機體的行動,並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需要指人體組織系統中的一種缺乏、不平衡的狀態。需要一般具有對象性、階段性、社會制約性和獨特性特徵。
動機具有三方面功能:激發功能,激發個體產生某種行為;指向功能,使個體的行為指向一定目標。維持和調節功能,使個體的行為維持一定的時間,並調行為的強度和方向。
(2)個體採取健康行為的動機是什麼擴展閱讀
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當人的某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它會推動人去尋找滿足需要的對象,從而產生活動的動機。例如,正常人體需要一個穩定的內在環境,保持正常的體溫,維持細胞內水與鹽分的適當平衡等。
當這些平衡發生變異或者破壞時,人體內的一些調節機制會自動地進行校正。但這樣的行為還不算是動機,只有當需要推動人們去活動,並把活動引向某一目標時,需要就成為人的動機。
需要為有機體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它反映了有機體對內部環境或外部生活條件的穩定要求。
只有滿足了這些需求,有機體才可能得以健康成長,如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有愛的需求,如果父母的親子之愛沒有使兒童得到滿足,就會對兒童的個性的健康成長產生影響,特別是在人際交往上受到阻礙,變得孤僻、不善交際等;生理上的需要如陽光、空氣和水等得不到滿足時,兒童必然發育不良。
3. 《普通心理學》第九章 需要與動機
寫在前面:心理學研究生課程正式啟動,內心無比激動,同時也倍感壓力之大。激動源於自己的喜好,壓力來自於跨領域而對陌生事物的畏懼。於是決定每次課程結束之後,整理分析所學內容,並將自己的理解加以總結,寫在這里。當作對自己的學習的跟蹤與監督,在激勵自己的同時,如果有感興趣的簡友,可以一起學習、探討,共同進步。
授課老師:田宏傑
筆記摘抄與總結:巨山
第九章 需要和動機
第一節 需要與動機概述
一、動機的涵義和功能
定義: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並維持這種活動的一種內在的心理過程或內部的動力。
動機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維持和調整功能
動機的激發:需要、內驅力、誘因、情緒
內驅力:由生理需要引起來的,推動個體為恢復機體內部平衡的喚醒狀態。
誘因:能引起有機體的定向活動,並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
二、動機和需要
1、定義: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表現為有機體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欲求。需要是推動有機體活動的動力和源泉。
2、需要的種類:
(1)從需要產生的角度
自然需要: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
社會需要:反映社會要求而產生的需要。
(2)從滿足需要的對象來看: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
(3)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層次理論。他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生理需要:人對食物、空氣、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人對生命財產的安全、秩序、穩定,免除恐懼和焦慮的需要;
• 愛和歸屬的需要:人要求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系,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的需要,隸屬於某一群體並在群體中享有地位的需求;
• 尊重的需要:希望有穩定地位,尊重他人並受到別人尊重,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會使人體驗到自己的力量和價值,增強他的信心。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會使人產生自卑和失去信心;
• 自我實現的需要:人希望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斷完善自己,實現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但各人達到自我實現的途徑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
需要層次之間的關系:
1、層次越低的需要出現得越早,層次越高的需要出現得越晚。
2、層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強。
3、只有當較低需要滿足之後,才能出現較高層次的需要。
缺失性需要:直接關繫到個體生存的較低層次需要。
生長需要:有益於健康、長壽和精力的旺盛的較高層次需要。
思考:
練習1: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想做?
練習2:你不得不做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要做?
田老師讓大家玩一個游戲,叫:我的五樣
這游戲玩得相當痛苦,但當你認真誠實地去玩,會對自己加深了解。
三、動機與目標
(一)目標是個體努力達到目的的具體成績標准或結果。
(二)目標的類型
明確的目標和模糊的目標
短期的目標和長期的目標
不同難度的目標
(三)目標與動機的關系
高目標好嗎?如何才能「好」?在個人能力允許的范圍內,目標的難度水平越高,個體對任務的堅持性越強。
目標影響個體在活動過程中的注意力分配、努力程度、堅持性水平和任務策略的運用。目標的設置情況直接影響著個體在活動中的努力程度。
四、動機和工作效率
(一)動機與行為的關系
動機與行為統一的關系:一般來說,良好的動機應產生良好的行為效果;反之,不良的動機則會產生不良的行為效果。
(二)動機與工作效率
耶基斯-多得森法則:倒「U」形曲線:揭示了動機的最佳水平與任務性質的關系
五、動機與價值觀
價值觀是主體按照客觀事物對其自身及社會的意義或重要性進行評價和選擇的原則。
價值觀是一個人思想意識的核心,對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具有一定的導向或調節作用。一旦形成就相當穩定,並自動發揮作用。
羅克奇根據工具目標維度將價值觀分為工具性價值觀和終極性價值觀。工具性價值觀是終極性價值觀的手段。
第二節 動機的種類
一、生理性動機:(驅力)由有機體的生理需要而產生(飢餓、渴、性、睡眠)
二、社會性動機:以人類的社會文化需要為基礎而產生(興趣、成就動機、權力動機、交往動機、學習動機)
三、 內在動機:由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動機
外在動機:在外部環境影響下產生的動機。
第三節 動機理論
一、本能理論
人的大部分行為本能控制,本能是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由遺傳固定下來的行為模式,是人類行為的原動力。
詹姆士:人有生物本能和社會本能,如愛、社交、同情、誠實
麥獨孤:逃避、拒絕、好奇心、好鬥、獲取
精神分析:生、死、性
馬斯洛:自我實現的潛能
洛倫茨: 印刻效應
習性學理論的三個核心觀點 :
物種的先天行為:某一物種的所有成員基本都具有的行為,受基因所控制,在特定的環境中表現出來。
進化論的觀點:習性學家強調某種行為如何促進物種對環境的適應 ,也就是哪些行為有利於物種的生存 ,會遺傳下去。
學習的預先安排傾向:敏感期和一般或特殊的學習能力兩方面。
二、驅力理論
個體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種緊張狀態,激發個體行為以滿足需要,消除緊張,從而恢復機體的平衡。
赫爾:P=D ᵡ H(P是有效行為潛能,D是驅力,H是習慣強度)
• 「塞加尼克效應」:只要任務沒有完成,它就沒有閉合,因而會引起張力,保持記憶,可一旦閉合完成,張力即消除,記憶也消失了。
三、喚醒理論
對喚醒水平的偏好是決定個體行為的因素( 「感覺剝奪」實驗 )。
喚醒理論的三個原理:
1、人們偏好最佳喚醒水平,個體都有自己的最佳喚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水平之間的關系呈到「U」形曲線。
2、簡化原理(適應),即重復進行刺激使喚醒水平降低。
3、個人經驗影響偏好(經驗豐富偏好復雜刺激)
四、誘因理論
誘因指能滿足個體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發或誘使個體朝向目標的作用。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P=D ᵡ H ᵡ K
P是有效行為潛能,D是驅力,H是習慣強度,K是誘因動機
誘因理論強調從外在目標到內在需要。
五、動機的認知理論
(一)期待價值理論(托爾曼):將達到目標的期待作為行為的決定因素
(二)動機的歸因理論
20世紀60年代提出歸因,歸因是指從行為的結果尋求行為的內在動力因素
• 海德:控制點理論,內控型和外控型
• 韋納指出:歸因有兩個維度:內/外、穩定/不穩定。後來又加入了一個維度:可控/不不可控。
(三)自我決定理論
1953美國德西提出,強調自我在動機產生中的能動作用。
–「自我決定不僅是個體的一種能力,它還是個體的一種需要。人們擁有一種基本的內在的自我決定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引導人們從事感興趣的,有益於能力發展的行為,以便於形成與社會環境的靈活適應」
• 自我決定行為:基於對人的需要的認識,其特點是設計和選擇行為,以滿足人的需要。
• 非自我決定行為:外在刺激的作用
(四)自我功效理論
• 1977年由班杜拉提出,人對行為的決策是主動的,人的認知變數,如期待、注意和評價等在行為決策中作用
–強化之所以起效果在於期待是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期待強化
• 期待的類型
–結果期待:對自己行為結果的估計
–效果期待: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行為的推測和判斷,即自我效能感。
•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決定個體進入某種活動時的動機水平
(五)成就目標理論
– 1980年由尼科爾斯和德韋克等提出。成就目標是一種有組織的信念系統,反映了個體對成就任務的一種普遍取向,與目的、勝任、成功、能力、努力、錯誤和成就標准等有關。
成就目標類型:
– 掌握目標:掌握知識和能力的提高
– 成績目標:取得好名次和好成績
成就目標類型與動機行為模式:具有掌握目標的個體往往會採取主動、積極的行為;而具有成績目標的個體往往有較高的焦慮水平,有時不敢接受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遇到困難容易退縮。
–練習:如何根據掌控的目標定義「學習好」
推薦電影:《狼伴歸途》
<上一章 查看專題 下一章>
4. 論述社會問題中的個人動機
以人的社會文化需要為基礎,在社會生活環境中通過學習和經驗而獲得的。它是直接推動個體活動達到一定目的的內部動力、內部刺激,是個人行為的直接原因。社會動機推動人們努力學習和工作,積極與他人交往,獲得社會和他人的贊許性評價等。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由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動機。由於個體對活動本身感到有興趣,從活動中個體能得到滿足,得到獎勵和報酬,因此活動本身成為個體從事該活動的推動力。如學生由於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或對學習有興趣,因而積極主動地學習。
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是相對手內在動機而言的。它是個體在外界的要求與外力的作用下產生的行為動機。個體參加某種活動的動力不是基於對此活動本身的興趣,而是由活動以外的刺激(如外在的獎勵或壓力)誘發的。
成就動機與親和動機
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人們希望從事有重要意義、有一定困難、具有挑戰性的活動,在活動中能取得優異成績,並能超過他人。
親和動機(affiliation motivation),又稱為結群動機、交往動機,是指個人害怕孤獨而願意和他人在一起,或者希望加入某個群體的需要。親和動機是需要與人親近的內在動力,主要表現為每個人都願意歸屬於某個群體,喜歡與人交往,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友誼、支持、合作與贊賞。親和動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動機,它是一個情感連續體,包含著個體從低級到高級的各種集群需要,它通過學習而形成。
侵犯動機
除S.弗洛伊德等少數心理學家外,絕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侵犯是一種習得的、達到個人目的的方式,是憤怒和挫折的表現。但挫折不一定導致侵犯。侵犯行為可因懲罰而受抑制,因放縱而增加。
利他動機
推動個體從事毫無利己考慮的行為的內在推動力量。一般認為有三個特徵:一是完全自願,二是純粹以有利於他人為目標,三是不帶有任何酬償的期望。有人認為,利他動機還應包括利他者個人有所損失的因素。
社會贊譽動機
人類有許多行為的動機是為了取悅與人、讓別人稱贊,被稱為社會贊譽動機
5. 什麼是動機
動機是激發和維持有機體的行動,並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動機在心理現象中屬於心理狀態。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1918年最早應用於心理學,被認為是決定行為的內在動力。動機具有三方面功能:
(1)激發功能,激發個體產生某種行為;
(2)指向功能,使個體的行為指向一定目標。
(3)維持和調節功能,使個體的行為維持一定的時間,並調節行為的強度和方向。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依據動機的起源,可分為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
(5)個體採取健康行為的動機是什麼擴展閱讀
動機具有三方面功能:
(1)激發功能,激發個體產生某種行為;
(2)指向功能,使個體的行為指向一定目標。
(3)維持和調節功能,使個體的行為維持一定的時間,並調節行為的強度和方向。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依據動機的起源,可分為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前者與有機體的生理需要相聯系;後者與有機體的社會需要相聯系。
依據引起動機的原因,可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前者由有機體自身的內部動因(如激素、中樞神經的喚起狀態、理想、願望等)所致;後者則由有機體的外部誘因(如異性、食物、金錢、獎懲等)所致。
6. 自我效能理論認為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通常跟周圍對他的預期有關
自我效能 是美國心理學家 班杜拉 在 1977 年提出來的。(自我效能(self-etficacy)指個體對自己組織、執行某特定行為並達到預期結果的能力的主觀判斷。即個體對自己有能力控制內、外因素而成功採納健康行為並取得期望結果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效能是人類行為動機健康和個體成就的基礎,是決定人們能否產生行為動機和產生行為的個重要因素。因為只有人們相信他們的行動能夠導致預期結果,才願意付出行動,否則人們在面對困難時就不會有太強的動機也不願長期堅持。
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採納所建議的有益於健康的行為。
自我效能可以通過以下 4種途徑產生和提高。
①自己成功完成過某行為: 一次成功能幫助人們增加其對熟練掌握某一行為的期望值,是表明自己有能力執行該行為的最有力的證據;
②他人間接的經驗: 看到別人成功完成了某行為並且結果良好,而增強了自己通過努力和堅持也可以完成該行為的自信心;
③口頭勸說: 通過別人的勸說和成功經歷的介紹,對自己執行某行為的自信增加;
④情感激發 :焦慮、緊張、情緒低落等不良情緒會影響人們對自己能力的判斷,因此,可通過一些手段消除不良情緒,激發積極的情感,從而提高人們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
7. 人的行為是由什麼什麼動機所支配的
1什麼是動機
動機是激發和維持有機體的行動,並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動機在心理現象中屬於心理狀態。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1918年最早應用於心理學,被認為是決定行為的內在動力。動機具有三方面功能:(1)激發功能,激發個體產生某種行為;(2)指向功能,使個體的行為指向一定目標。(3)維持和調節功能,使個體的行為維持一定的時間,並調行為的強度和方向。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不受大腦支配,那麼是由什麼支配的呢?實際上是由環境信息所支配的。任何生命都不能去創造信息,而只能從環境中攝取信息,並與環境進行著信息交換,從而影響著生命的行為方向!不難發現,作為一個有思維能力,有理智判斷力的人,他的行為並不一定都受到理智的控制。相反,那些行為卻是受到了多方的影響,譬如環境,生理,情緒,意識,思想狀態等等。他們相互綜合,最後形成人的各種實際行為。
而這種復雜的來自非理智控制的行為,常常會給人帶來困惑。因為,作為一個智慧生物,如果自己的行為尚且不能完全自主掌握,那麼,這件事就太令人感到無法忍受了。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越來越感覺的必須將它移開。然而,事實是,有些事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
動物世界裡,有些魚類會逆流游幾千公里到合適的水域產卵,有些細菌侵入動物的大腦,會主宰到他們的生活方式。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大自然的控制。相對於低級動物來講,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本能,而相對於人類來講,意識和行為脫離自主控制,而嚴重受到身體影響的時候,自然是不會像動物那般逆來順受的把其當成是一種本能,對於人類來講,那些無法控制的東西反而會激起更大的控制欲,而不能征服的東西,永遠是無法忍受的。
譬如衰老,譬如性慾,大自然將一套程序寫入人體,人們似乎必須要嚴格遵守著那些自然界賦予的屬性,而不得有絲毫的違背。然而,人性卻又是無止境的在追逐著自由,那些自然的法則會遭到理智的反抗,盡管這種反抗會每每以失敗而告終,盡管我們有時反抗的是所謂的自身屬性 ,但我們又的確是希望進行如此的嘗試。
人類是被自然法則奴役的種群,然而,我相信理智的力量,終將會更加清楚的認識到這些並且加以改造。時間會給自己帶來一次次嘗試的機會,而相對於征服的成功,我更在意並且欣賞那嘗試並且反抗的過程,那些看似無盡的黑暗和艱難,只會讓自己有更加興奮的挑戰欲。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嘗試次數的增加,一個人會更加全面的多角度的看待那個問題,那個東西在眼前展開更加全面的姿態,漸漸的我們得以進入事物的核心本質,或許,這就是認識與思考的樂趣。一個人對於自身行為方式的認識,會使他更好的開拓自己,發展自己。
8. 怎麼理解影響個人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中個體的動機與健康價值取向
生活方式是一個內容相當豐富的概念。
它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娛樂、社會交往等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狹義的說,生活方式就是日常生活領域的活動方式與行為特徵,個人的愛好、情趣、價值取向決定的獨特的生活行為。
生活方式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在人類的不同時代,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以及生產力水平,生活方式都有不同。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極大提高都推動了生活方式的轉變。同樣,不同的地理環境、文化習俗也從不同方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的勞動條件,經濟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家庭結構的差別,使不同階層、職業的個人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了差異。
9. 動機是什麼
什麼是動機
動機是為實現一定目的而行動的原因。動機是個體的內在過程,行為是這種內在過程的表現。引起動機的內在條件是需要,引起動機的外在條件是誘因。驅使有機體產生一定行為的外部因素稱為誘因。凡是個體趨向誘因而得到滿足時,這種誘因稱為正誘因;凡是個體因逃離或躲避誘因而得到滿足時,這種誘因稱為負誘因。動機功能1、動機是在目標或對象的引導下,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動機是一種內部心理過程,不能直接觀察,但是可以通過任務選擇、努力程度、活動的堅持性和言語表示等行為進行推斷。動機必須有目標,目標引導個體行為的方向,並且提供原動力。動機要求活動,活動促使個體達到他們的目標。2、動機具有激活、指向、維持和調整功能。動機是個體能動性的一個主要方面,它具有發動行為的作用,能推動個體產生某種活動,使個體從靜止狀態轉向活動狀態。同時它還能將行為指向一定的對象或目標。當個體活動由於動機激發而產生後,能否堅持活動同樣受到動機的調節和支配。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個等級構成: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歸屬和愛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認為這五種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它們構成不同的等級或水平,並成為激勵和指引個體行為的力量。並且需要的層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強,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在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動機與工作效率的關系。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線性關系,而是倒U形曲線。中等強度的動機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1、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2、動機的最佳水平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3、在難度較大的任務中,較低的動機水平有利於任務的完成。影響動機的價值觀價值觀是個體在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當穩定。根據社會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價值觀區分為:經濟價值觀、理論價值觀、審美價值觀、社會價值觀、政治價值觀和宗教價值觀。羅克奇根據工具-目標緯度把價值觀分為工具性價值觀和終極性價值觀。價值觀的主要表現形式有:興趣、信念、理想。動機的理論動機的理論主要有:本能論、驅力論、喚醒論、誘因論、認知論。1、【動機的本能理論】一度在動機心理學領域占據統治地位,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由遺傳固定下來,不學而會的。固定的行為模式。2、【動機的驅力理論】認為:個體由於生理需要而產生一種緊張狀態,激發或驅動個體的行為以滿足需要,消除緊張,從而恢復機體平衡狀態。3、【動機的喚醒理論】認為:人們總是被喚醒,並維持著生理激活的一種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個原理:1,人們偏好最佳的喚醒水平;2,簡化原理;3,個人經驗對於偏好的影響。4、【動機的誘因理論】認為:針對驅力理論的缺陷(驅力理論僅僅強調個體的活動來自內在的動力,它忽略了外在環境在引發行為上的作用),提出了誘因理論。誘因是個體行為的一種能源,他促使個體去追求目標。誘因與驅力是不可分開的,誘因是由外在目標所激發,只有當它變成個體內在的需要時,才能推動個體的行為,並有持久的推動力。5、動機的認知理論。現代認知理論認為:認知具有動機功能。動機的認知理論主要有:期待價值理論、動機的歸因理論、自我功效論、成就目標論。(1)【期待價值理論】把達到目標的期待作為行為的決定因素。期待幫助個體獲得目標。(2)【動機歸因理論】動機是思維的功能,採取因果關系推論的方法從人們行為中尋求行為內在的動力因素。(3)【自我......
動機是什麼意思??
動機,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動機為名詞,在作為動詞時則多稱作「激勵」。在組織行為學中,激勵主要是指激發人的動機的心裡過程。通過激發和鼓勵,是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
動機是什麼,猜一字
動機。(猜一字)
動機到底是什麼?
想要的結果
請問動機與目的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動機:促使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念頭 。動機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滿足各種需要的特殊心理狀態和意願。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動機為名詞,在作為動詞時則多稱作「激勵」。
目的通常是指行為主體根據自身的需要,藉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為目標和結果。作為觀念形態,目的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實踐關系。人的實踐活動以目的為依據,目的貫穿實踐過程的始終。
動機是因,目的是果,因為什麼,要什麼結果。動機是驅使人們去活動的內部原因,而目的則是人們通過活動所要達到的結果,可以說二者是因果關系。有動機一定就有目的。
什麼是動機?它具備哪些功能,簡述
動機——動機,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動機為名詞,在作為動詞時則多稱作「激勵」。在組織行為學中,激勵主要是指激發人的動機的心裡過程。通過激發和鼓勵,是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 動機的功能:1、動機是在目標或對象的引導下,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動機是一種內部心理過程,不能直接觀察,但是可以通過任務選擇、努力程度、活動的堅持性和言語表示等行為進行推斷。動機必須有目標,目標引導個體行為的方向,並且提供原動力。動機要求活動,活動促使個體達到他們的目標。 2、動機具有激活、指向、維持和調整功能。動機是個體能動性的一個主要方面,它具有發動行為的作用,能推動個體產生某種活動,使個體從靜止狀態轉向活動狀態。同時它還能將行為指向一定的對象或目標。當個體活動由於動機激發而產生後,能否堅持活動同樣受到動機的調節和支配。
文學接受的主要動機是什麼?
文學接受的主要動機有審美動機、求知動機、受教動機、批評動機、模仿動機等。審美動機,即人們尋常所說的怡情悅性的娛樂動機;求知動機,即人們力圖通過文學丁品,發現歷史的規律、社會的本質,熟悉人類的某種生活狀態,了解有關知識的動機;受教動機,即人們力圖通過作品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啟迪、道德化育、精神鼓舞的動機;批評動機,即為了從事文學研究、文學批評而接受的動機;模仿動機,即為了學習借鑒他人,提高自己創作水平而接受的動機。
10. 2021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行為與健康
【導讀】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上對心理咨詢師的市場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不過想要取得心理咨詢師證書並不容易,心理咨詢師考試復習要講求方法,不僅是勞逸結合,也要結合知識體系,這樣知識掌握的更加牢靠。下面小編為您整理了「2021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行為與健康」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相關概念
1、健康行為:是人們為了增強或保持健康狀態所採取的行為。主要包括:減少或消除有健康危險的行為;積極的行為;以及遵醫行為。
2、健康習慣:是與健康行為有關的一系列行為,這些行為已經根深蒂固,並且常常下意識地自動表現出來。一般童年時形成,約十一二歲穩定下來。
3、生活方式:是個體所作的影響健康的各種決定的總合。造成疾病的最重要的原因及一般的死亡原因都與個體的生活方式有關,是健康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生活方式自己可以控制,對於疾病預防和改善頗具意義。
4、危險行為:是與健康行為相對的,有損於當前或未來健康的。青春期是危險行為的一個易感期。
二、健康行為的意義
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與絕大多數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密切相關,感情性疾病、意外傷害、職業傷害等的預防和控制也與生活方式關系緊密。而且行為是可改變的,因此健康心理學特別關注與健康相關聯的行為。
意義:健康行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生活方式相關疾病的死亡率;能延緩死亡時間,提高個人壽命和人口的平均壽命;可以推遲慢性疾病所致的並發症的出現;成功的行為矯治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發行,從而縮減大量用於健康和行為方面的費用。
三、健康行為的相關理論
(一)教育呼籲理論
觀點:如果人們獲得了正確的信息,將會改變健康習慣。因此,健康教育是讓眾從事健康行為的有效途徑。
局限:不過慾望和偏愛影響著人們對新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作的判斷,對負面信息可能進行自我防禦性的加工。
(二)健康信念模式
觀點:人們是否進行預防疾病的行為,直接取決於他們所作的兩個判斷:一個是評估自己對特定健康問題所感受到的威脅,另一個則是對採取預防行為的好處和障礙進行衡量。是最廣泛被研究和最被接受的理論。相關的幾種信念:疾病嚴重性的信念;疾病易感性;健康行為好處;健康行為障礙。
(三)Ajzen計劃行為理論
觀點:試圖把態度和行為聯系起來,認為行為是個體行為意圖的直接結果。關於某種特定行為的態度(對行為結果的信念)、關於行為的主觀標准以及行為控制感三種因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行為意圖,並且最終促成了行為改變。
局限:意圖和行為只有中等程度的相關,人們並不總是做他們計劃要做的事,本理論局限之處。
(四)原型/意願理論
觀點:對許多人--特別是青少年來說,健康行為往往是對社會情境所做的反應。該理論引入了兩個新的結構來解釋個體的健康行為:行為意願(會受重要他人影響以及曾經參與經歷的強化,特點:反應性而非熟慮、不自主)和社會原型(個體的自我概念與原型的匹配會對個體產生引導)。
(五)社會整合理論
觀點:突出了家庭在鼓勵健康行為和反對高危險行為中的重要作用。婚姻和做父母通過社會控制機制對健康行為具有正性影響,婚姻和做父母是目的在於將個體綜合進社會並且提供意義感、目標以及社會義務的社會關系。社會系統提供一些方式來影人們使之從事社會希望的行為並減少非常規的和偏離正常的行為,個體把社會准則同化之後,社會機制也可能成為個體的內在要求。
(六)行為改變的階段理論模型
觀點:有目的的行為改變要歷經5個階段:無意圖期、意圖期、准備期、行動期、維持期(消除行為6個月以上進入維持期)。每階段個體的心理社會特徵各不相同,有效的干預策略要與每階段的重要特徵相匹配,以幫助他們進展到下一階段。
(七)預防採納的過程模型
觀點:是對階段理論的改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在健康增進的階段間取得進展。認為人們採納預防性的健康行為的過程中會經歷七個不連續的階段:忽視、樂觀偏向、捲入、無改變、想要改變、踐行、維持。其中1(無意識)、3(意識但未考慮個人意義)、4(已決定不改變)是階段理論中的無意圖期的情況分解。
以上就是關於「2021心理咨詢師健康心理學考點:行為與健康」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內容,比如心理咨詢師就業方向以及心理咨詢師前景如何,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