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意義
答:心理健康對大學生抵抗心理疾病、提高學習效率、完成學習任務、提高人際交往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積極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1、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意義
1.有利於豐富大學生的心理知識,增強心理保健意識,端正心理咨詢觀念,有效引導他們積極尋求幫助,緩解消極情緒,從而防止因心理問題惡化而引發的心理危機的發生。
2.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心理調節能力,運用有效途徑鍛煉意志,培養心理素質,保持心理健康。
3.有助於大學生獨立生活和適應社會環境,在處理學習與社會工作的關系、適應人際交往和處理戀愛問題方面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意義
4.有利於通過語言、文字等媒體幫助、啟發和教育咨詢對象,幫助解決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康復等各種心理問題。
5.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有利於滿足大學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它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釋放內心激情、增強競爭意識、獲得自信的平台。
6.幫助大學生減輕心理負擔和壓力,加強學習和考研指導,幫助他們規劃職業生涯;它可以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搭建良好的就業平台,進行一定的就業指導;它還可以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難關。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意義
2、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時刻保持樂觀的心態,熱愛生活,善於在生活中尋找樂趣,能夠消除不良情緒,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要沮喪。
2.學會表達,學會說出心中的煩惱或困惑,及時與人親近,你就能更多地幫助他人,因為幫助他人是一種高尚的美德,你會感到幸福。
3.善待他人,慷慨大方。與寬容、理解、信任、友誼等積極態度的人溝通,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3.有自己的愛好,如運動、旅遊、音樂等。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享受它們帶給你的樂趣。
② 談談大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有什麼重要意義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高低與社會發展的聯系程度越來越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會影響其自身現如今和以後的發展,這也與社會的發展相關,與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增強相關,而這,也關繫到社會、國家人才的培養。
1、心理健康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大學生實現人生理想的前提。
2、心理健康是深化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大學生培養健康人格的基礎。
3、心理健康是個體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
4、心理健康是適應大學生活的需要,是大學生快樂生活的基本條件。
5、心理健康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
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弱者變強,讓強者變更強;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適應、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合作、學會創造、學會成功、學會審美、學會做人。
使學生能夠以自尊為本,以自愛為榮、以自強為律,以自信為勇,以自主為舵,以良好的心理品質走向社會。
③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意義
回答心理健康對大學生有抗禦心理疾病、提高學習效率、完成學習任務、提高人際交往水平、生活質量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可積極的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意義
1、有利於豐富大學生的心理學知識,可以增強他們心理保健意識及端正對心理咨詢的看法,有效的引導他們主動尋求幫助和緩解負性的情緒,以防因心理問題加重而導致心理危機的發生。
2、有利於提升大學生心理調適的能力,利用有效途徑鍛煉他們的意志、訓練他們的心理素質,讓他們保持心理健康。
3、有利於對大學生可以獨立生活和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在學習與社會工作關系的處理、人際交往的適應和戀愛問題的處理等多方面,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意義
4、有利於通過語言、文字等媒介,給予咨詢對象幫助、啟發和教育,幫助解決其在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康復等方面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
5、有利於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來滿足大學生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可以給他們展現天賦和才華、發泄內心的激情、增強競爭意識、獲取自信心提供一個平台。
6、有利於大學生心理減負減壓,可以加強學習與考研的輔導,有助於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給予畢業生就業的信息,搭建一個好的就業平台,開展一些就業指導等;還可以為處於困境中的學生,給予及時有效的支持,還可以幫助其順利渡過難關。
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意義
二、怎樣保持心理健康
1、時刻保持樂觀的情緒,要熱愛自己的生活,善於在生活中發現樂趣,能夠排除自己不良的情緒,遇到不順心的事也不要悶在心裡。
2、學會表達,學會把心中的煩惱或困惑及時跟親近的人講,可以多幫助別人,因為助人為樂是一種高尚美德,自己也會感覺快樂。
3、多善待別人,心懷大度。用寬容、諒解、信任、友愛等積極的態度與人交往,這樣可以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
3、有自己的愛好,如運動、旅遊、音樂等,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享受其帶給你的樂趣。
④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鍵詞:心理健康 成才 心理調節 學習 大學生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1、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像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3、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驚嘆「皇帝女兒亦愁嫁」。因而,面對新形勢大學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養自立、自強、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鍛煉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使自己在變幻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作出選擇適宜自己角色的正確抉擇,敢於面對困難、挫折與挑戰,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為事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4、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充分認識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見》明確了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依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學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分析和研究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不斷地加強心理品質修養和鍛煉,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那麼,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差距,使其順利成才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拚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3、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於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范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系,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4、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成長環境、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等。
第四,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指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從心理咨詢具有治療功能的角度來說,心理咨詢屬於心理治療,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和治療手段,心理治療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輕度心理障礙的人。通過咨詢者與求詢者的交談、指導,針對求詢音的各種心理適應和提出的問題,幫助求詢者正確地認識到自身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引導求詢者更為有效地而對現實,為求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機會;增加求詢者的心理自由度,幫助求詢者改變過去的心理異常,最終恢復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詢兼有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功能,通過心理咨詢,為咨詢對象創設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和條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質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實現降低和減少心理障礙,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積極進取、服務於社會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以天下為己任」,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推動大學生努力完成學業,自覺攀登科學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證和基礎。
總之,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是關繫到成才與否的頭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一顆顆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⑤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什麼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沒有健康那麼一切都是虛無。健康分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心理健康是指是指心裡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它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認知正常、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在當今全面發展的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心理健康也越來越成為生活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心理健康成為在工作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為基礎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在大學這個平台更好地掌握和吸收知識,使之完善自己、鍛煉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⑥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調節心理健康的方法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調節心理健康的方法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調節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呢?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1.智力標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條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會人學業成功、事業有成的心理基礎。用IQ值來表示。智商≥90為正常,上不封頂,<70為智力落後。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說明一個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證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災樂禍。
2.情緒標准。情緒是指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產生的一種主觀體驗。情緒穩定,而且還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緒健康的標志,且情緒的變化應由適當的原因引起,還要與情緒反應的程度相適宜。
3.意志標准:是指人自覺地確定活動目標,支配自己行動,克服重重困難,以實現預定的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階梯,如果做事過於優柔寡斷、徘徊不前、思前想後,或不計後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現。
4.社會適應標准:較好的社會適應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較好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積極而和諧的人際關系,能適應周圍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諧的人際關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須;③處理和應付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的能力。如作出決定、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情緒控制、心理換位、人際溝通等能力。
5.“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證明,不能有效地面對現實、處理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是導致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對現實、把握現實,主動適應現實。
6.心理活動特點應符合年齡、性別特點。人的一生要經歷各個不同年齡階段,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該年齡階段的特點。
7.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動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證。如果一個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穩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動,如兒童多動症,成人的焦慮抑鬱症等都會存在注意力問題。一般5~7歲可連續注意時間約為15分鍾;7~10歲為20分鍾;10~12歲為25分鍾;12歲以上為30分鍾,甚至更多。
8.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寬容、悅納、善待他人,不斤斤計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確評價自我。即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9.在不違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獨特的個性特徵。
10.在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規范和法規的情況下,對個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當的滿足。
二、心理健康的調節方法
1.笑是營養素
研究證實,笑能降血壓;笑1分鍾可以起到劃船10分鍾的效果;笑還能釋放壓力,減輕沮喪感;笑可以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使人產生欣快感。中老年人應多與有幽默感的人接觸,多看喜劇、漫畫,多聽相聲。
2.“話療”是特效葯
美國白宮的保健醫生曾給布希開過一個健康秘方:話療,每星期至少與家人交流15個小時以上;夫妻之間每天至少交流兩個小時,包括共進晚餐或是午餐。
3.朋友是“不老丹”
老人長期獨處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心理壓力,甚至有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朋友圈廣的人平均延壽7年。所以,即使是離退休的老年人,也不要總憋在家裡,要努力擴大生活圈子,多和老朋友聚聚,並試著主動向素未謀面的鄰居問好。
4.寬容是調節閥
人在社會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不可避免。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寬容。一個不會寬容,只知苛求別人的人,很容易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而學會寬容就等於給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調節閥。
在生活中,當你出現有失眠、情緒低沉、煩躁、自責、疲乏等等情況的時候,往往是不能忽視的,這樣的.情況考慮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存在的,是需要及時的進行心理調節的,而上述講的主要就是有關心理健康調節方法有哪些的知識,需要大家多去學習的,更需要我們能用健康的心理從容面對。
三、促進心理健康的六個要素
1.經常參加社交活動
經常與親朋好友聯絡的人更長壽。在交往過程中給予他人幫助,有益長壽。如果你朋友不多,建議多參加社會組織或者志願工作。
2.愛操心不是壞事
如果你是個愛操心的人,那或許是件好事。很多實例證明適當憂慮有益健康,尤其是對於男性而言。當你為某件事擔憂的時候,自然會考慮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並且制訂相應的預案。這時候,操心就是有益無害的。
3.別把寵物當成最好的朋友
養寵物的確有益健康,但是寵物畢竟無法代替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研究發現,養寵物的人並不比其他人群更長壽。相反以寵物取代人際交往的人,壽命更短。
4.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盡管健身有益,但研究發現,一些長壽者在二十多歲的時候並不怎麼鍛煉,反而是通過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讓自己活動起來更能長壽,比如種花、種菜、做木匠活等。
5.防止過度樂觀
過度樂觀的人往往沒有那些小心謹慎的人細心。為了保持健康,小心謹慎的人更懂得自我防護,更少從事高風險活動,比如,抽煙、酗酒、吸毒或者飆車等。這些人也會遠離有不良嗜好的人群。6.“好壓力”有益健康
如果你討厭所從事的工作,那麼工作壓力就是有害健康的“壞壓力”;如果你熱愛自己的事業,因力爭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而產生的壓力,就是有益健康長壽的“好壓力”。關鍵一點是,工作必須是你的最愛,而且能讓你產生成就感。
四、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消除身體疲勞疲勞是一種綜合性症狀,既有生理性的,也有心理性的個人的情緒低落,或任務超出個人能力時,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會產生疲勞。大學生持續緊張的學習壓力容易造成身心疲勞和神經衰弱,通過參加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提高身體抵抗疲勞的能力,也可以使身心得到放鬆.
2、改善情緒狀態情緒狀態是衡量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最重要的指標。不良情緒是導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體育鍛煉能直接給人帶來愉快和喜悅,並能降低緊張和不安,從而調控人的情緒,改善心理健康狀況,長期有規律的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有助於情緒的改善。學生常因學習的壓力、同學間的競爭、人際關系的復雜以及對未來前程的擔憂而持續產生緊張、焦慮和不安,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這些不良情緒得到改善,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3、幫助提高智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提高腦細胞的功能及工作效率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為智力發展提供了生理基礎。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大腦耗氧量是人體耗氧量的25%,運動時可達到3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利於頭腦清醒、精力充沛,有益於血液循環和神經細胞興奮與抑制的交替,更有助於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穩定、知覺敏銳精確、記憶狀態良好、想像力豐富、思維靈活等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同時體育鍛煉使非智力因素,如興趣、動機、情緒等得到發展,有助於興趣廣泛、動機良好、情緒穩定,對提高智力具有促進作用。
;⑦ 結合你的經驗,談談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下: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一個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能。
1、首先,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來走向社會,適應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
2、 其次,心理健康可以使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自主獨立性,適應新環境,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學生生活。
3、最後,心理健康利於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的簡介: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