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學生性健康修養是屬於人文類嗎
你所說的大學生健康修養應該是衛生健康課程,不屬於人文類的,這個應該算是科學類的,人文的話,應該是偏,歷史政治文學
②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是怎樣的教育
讓孩子早熟?性成熟對一個人的成長意義在哪裡?僅僅是生育的需要嗎?除了生育對人生的影響還會涉及到哪些方面呢?那是否就該不要避諱孩子對性行為的認知呢?是否就該讓孩子及早了解性生活的真實性呢?甚至是否該順應孩子的性成熟而不讓孩子的性需求受到抑制呢?顯然這些結論還沒有正式定論過。那麼如果不是這個目的,又何必要強調性教育呢?索性隔絕孩子對性的了解,讓他晚熟好了?顯然這種做法已經被完全否決,由此不免困惑。 這是一位孩子的父親給我的來信,他談到了自己對性教育的困惑。在來信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父親對性的理解是生殖活動,由此,性健康教育也就被曲解為性生活教育了。 性是身心的合一,我對於性的理解有幾個方面,性是性別,人們從個體的性別來將個體歸類於男性或女性,從而決定與該個體交流的方式;性是性是延續生命的根本,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有機體,除了很低等的單細胞生物是單性繁殖外,其它的有機體都是要有雌雄的結合才能繁衍後代,如果沒有性,人類就沒有生命的延續,人這個物種將不復存在;性是愛情的第一元素,兩性相吸,正是由於性別差異所產生。即使同性相戀也有性的吸引;性是性是個人的隱私,性的隱私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可以侵犯個人的性隱私。 結合對性的理解,我認為兒童的性健康教育應該包含:性別的教育、愛與生命的教育、情感與責任的教育和道德與法制的教育。性別教育包括生理的性別(兩性生理差異)、心理性別(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的教育;愛與生命的教育包括愛護自己的性器官,懂得生命來之不易,熱愛父母;情感和責任的教育包括青春期如何對待異性的情感,對自己的性行為負責任;道德與法制的教育包括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性,使自己的性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范和遵守法律的教育。 由此,小學階段的性健康教育內涵包括:性德育、性智育、性體育、性美育和性法制教育。性德育即性道德和性倫理的教育,讓孩子懂得用道德和責任管理好自己的性;性智育即性科學知識的教育,包括性生理和衛生常識、青春期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知識、生育知識、預防性病艾滋病等知識的教育;性體育即形體健美的教育;性美育包括自然美(健康美)、語言美(不說下流話)、行為美、服飾美(符合身份與環境的服飾)等;性法制的教育包括尊重自己和他人身體隱私,預防性侵害、與性相關的法律知識教育。包含了這樣內涵的性健康教育最終會讓孩子學會愛、學會尊重、學會保護自己,這就是小學階段性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學會愛,即讓孩子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生殖器官),懂得生命來自父母,熱愛父母,珍惜生命,只有懂得愛自己、愛父母的孩子,才會懂得愛人類、愛世界;學會尊重,即讓孩子懂得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性隱私;學會保護自己,即讓孩子從小樹立保護自己身體隱私,防範性傷害,對性傳播疾病有一定的認識。 6歲以前的孩子性教育教育者以父母為主體,針對孩子自然而天性的性活動進行引導,對孩子的性教育原則是孩子有問,父母才答。父母回答孩子性問題的原則是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簡潔明了的回答,這個時期的性教育知識不是系統的。7歲以後的孩子性健康教育教育者應該以教師為主體,在學校開展系統的性健康教育,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性價值觀、傳遞科學的性知識,培養孩子自我保護能力。性潛伏期剛好經歷個體學習的小學階段,在小學中低段要對學生進行性別教育、愛和生命的教育、防範性侵害教育,小學高段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前期或青春期,在進行性別、愛和生命教育的基礎上,要進行情感、責任、道德和法制的教育,使孩子在整個小學階段接受系統的性健康教育。性是一個人人格的核心,性健康教育就是孩子人格的教育。 以上內容為《善解童貞》節選。
③ 性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是什麼
1、性教育的本質是關於性問題的系統教育,不僅僅是性生理教育,還包括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等等。
2、性教育的目的是引導未成年人探索性的奧秘,幫助青壯年人獲得性的幸福,協助病老之人善待性的消退;總之是促進人在性的方面正常地健康地發展和演變。
④ 性教育和性健康教育有什麼區別
兩者是大概念和小概念之間的關系。性教育包含性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只是性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中國很多人認為是等同的。
性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六個方面教育:人類、人際關系、個人技巧、性行為、性健康、性與社會。
(1)人類發展:青春期、性生理學、生育、身心健康、性取向與性認同
(2)人際關系:家庭、友誼、愛情、約會、婚姻與終身承諾以及教育子女
(3)個人技巧:價值觀、決策能力、溝通、決斷力、交涉磋商和抵制誘惑
(4)性行為:自慰、禁慾、性行為的分享、性反應、性幻想和性功能障礙
(5)性健康:避孕、墮胎、性與優生、性病與艾滋病和性虐待
(6)性與社會:性道德、性法律、性別角色、性藝術
顯然從綱要可以看出,性健康教育只是性教育一部分,性教育除了性健康教育外,還包括生活技能教育(就是個人技巧),人際關系教育(如婚戀教育)、性與社會教育(如性道德教育,性別教育等)等。
⑤ 性健康教育的概念 目的與意義是什麼
【摘 要】 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目前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但在實踐中又存在著一些爭論。我們必須深刻把握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內涵,消除錯誤觀念,認真推行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增強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性健康教育; 概念和內涵; 實施建議
20世紀初,科學的性教育在中國興起,但發展緩慢。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性教育才在個別高校以選修課、講座等形式走進課堂;到了90年代以後,高校(部分)才開設性教育選修課程。筆者認為,性教育是一門內涵豐富外延深廣的科學,是一項始於兒童終於老年的教育,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完成,在大學校園里所進行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安全等的教育是科學性教育的一部分,即性健康教育。
當前,必須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但在實踐中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爭論,而爭論的焦點又集中在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上,不少研究者把性健康教育單純地理解為性生理健康教育,即理解為性病的防治和身體的健康,甚至有的乾脆把性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對立起來。筆者認為這實際上是對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內涵存在模糊認識所造成的。
1 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內涵
要搞清楚性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內涵,我們必須對相關概念做一個區別與梳理,如性科學、性教育、性健康等。
性科學是以性、性慾、性行為和性文化為研究對象的綜合學科,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幾個科學范疇,是以性生物學、性醫學、性心理學、性社會學為四大支柱所構建起來的一個復雜的、全面的和綜合的理論體系
「從學術上講,了解異性的性心理,跟學習物理化學知識沒有什麼兩樣,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一是要提前,提到很早很早以前,沒有一個工程師是被任命才開始學的;二是要灌輸,沒有一個學生可以因為將來不當工程師就能夠免學數學;……這就是一切教育的規律,性教育當然也不能例外,了解異性的性心理又怎麼能例外呢?」[5]
筆者認為持這種錯誤觀點的人太小看大學生的自學能力了,大學生是求知慾很強的群體,隨著自身身體發育的成熟,思維也積極活躍,本能的性需求加上大量魚龍混雜信息的湧入,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尋找性信息,因此難免受到不良信息的誘導而做出一些在我們看來出格的行為。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大學生接受了科學的全面的性教育後,並沒有刻意地去嘗試性交行為,那種認為了解、掌握性知識會導致大學生抵擋不住性沖動而去實踐以獲得性經驗的觀點,是沒有客觀依據的,是一種主觀害怕論[6]。筆者在本學院的性健康教育課前課後的調查也說明了這個觀點,例如在回答「當你和戀人之間的性沖動被喚起時,是否能控制自己時」,回答能控制的課前為78.9%,課後為84.8%,上升了5個百分點;在回答「當你在戀人面前控制自己的性沖動的主要原因時」,選擇「與自己的道德規范不符的」課前為40.7%,課後為52%,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
正是由於錯誤觀念的困擾,部分高校特別是許多地方高校大學生性健康教育還是一片空白,這必然影響到已經開展起來的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推廣,即使推廣起來了也會由於性教育的某些實效性的欠缺而備受冷落。所以要順利開展並推廣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就必須消除這種觀念。
2.2 進行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必然減少婚前性行為
這種觀念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市場,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性健康教育的腳步是極其艱難的,要麼反對,要麼支持了就給予不切實際的希望。這種觀點就是這種態度的真實寫照。
當前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是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頭疼的問題,好像只有聽之任之,他們幻想有一種教育能減少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率,似乎進行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就是萬全之策。但是這又要讓一些人失望,因為「開設大學生性教育也並未降低大學生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率 ......
其他地方看到的
⑥ 性知識有什麼
性知識包括的很多內容,包含了性技巧、性健康、道德、性教育、性心理等等許多方面的內容,總的概括來說,只要和性和性器官方面有關的知識都是屬於性知識的范圍。向人們提供准確、科學、實際的性信息和性保健服務也是捍衛性道德所必需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一般而論,性教育是鼓勵和幫助人們在性關系中具有自信心。性教育不僅僅是為了降低意外妊娠率和性傳播疾病的發生率,而更重要的是愛的教育,要使人們懂得,「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性關系可以增進健康和幸福」,增強每個人的自尊心和提高對社會生活、社會風尚的責任心。
性教育應從娃娃抓起,而且將貫穿於人的整個一生。性教育是人類進步的體現,是與舊思想、舊觀念決裂和斗爭的過程,只有不斷沖擊和破除舊有的落後的東西,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前進。性道德教育強調尊重他人,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不同,追求也不同,人人享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但前提是不能損害他人的自由和幸福。性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享有負責任的性、安全的性、愉快的性、幸福的性。
⑦ 人類性的三種屬性是什麼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指導意義
月經周期:女性從青春期開始,子宮內膜發生周期性脫落,伴有陰道流血稱月經,月經的周期性變化成為月經周期。 2、受精:卵子和精子融合為一個合子的過程稱為受精。 3、性反應周期:性生活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因此,人們根據性生活中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點,把性生活的整個過程分為4個時期,即興奮期、高原期、高潮期和消退期。每次性生活都是如此,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因此,性生活的整個過程也稱作性反應周期。 4、性心理障礙:性心理障礙又稱為性變態、性倒錯或性慾異常。是指一個人對性的觀念、情感反應、態度和行為違反了他身處的社會環境所能容納的標准,導致性心理和性行為的反常。 5、強奸罪:強奸罪是指違背婦女意志,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其性交的行為,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6、青春期:青春期又稱青春發育期,是指個體發育過程中,從第二性徵顯現到個體器官發育成熟的一段時間。 7、性健康:性健康是指具有性慾的人在軀體上、感情上、知識上、信念上、行為上和社會交往上健康的總和,它表達為積極健全的人格,豐富和成熟的人際交往,坦誠與堅貞的愛情和夫妻關系。 8、計劃生育:計劃生育就是有計劃地生育子女,繁衍後代,改變人們生育問題上的無政府狀態。 9、同性戀:是指性成熟期個體的性愛、心理、情感及社交興趣上,主要對象均為同性別的人,也即對性伴選擇時存在明顯的或強烈的指向同一性別的人或同時存有同性性行為。 10、性犯罪:性犯罪是指人在性本能的去試下或在反社會意識的支配下,為滿足性慾而對異性或同性故意採取的性侵犯他人性的權利,妨害、破壞社會秩序和社會人際關系的性交或非性交性行為。 11、AIDS:AIDS是艾滋病的英文縮寫,全程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是一種由逆轉錄病毒引起的人體免疫缺陷傳染病。
⑧ 什麼是性心理健康及標准
世界衛生組織對性心理健康所下的定義是:通過豐富和完善的人格、人際交往和愛情方式,達到性行為在肉體、感情、理智和社會諸方面的圓滿和協調。
性心理健康評定標准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一是個人的身心應有所屬,有較明顯的反差。如果陰陽莫辨,就難以實施健全的性行為與獲得美滿的愛情。
二是個人有良好的性適應,包括自我性適應與異性適應,即對自己的性徵、性慾能夠悅納,與異性能很好相處。
三是對待兩性一視同仁,不應人為地製造分裂、歧視或偏見。對曾因種種歷史原因形成的一切與科學相悖的性愚昧、性偏見及種種謬誤有清醒的認識,理解並追求性文明。
四是能夠自然地高質量地享受性生活
⑨ 大學生性健康與性文明屬於哪類
屬於人文類課程,這門課程主要從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切入,講述文化與性生理,性心理的特點,讓大學生先從了解自我身體開始,培養性健康的意識,了解與異性交往的原則,了解健康的性標准,樹立正確的戀愛價值觀,所以,大學生戀愛與健康不屬於美育類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