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心臟的保健和預防
#長城心血管 健康 周#
1 保持營養均衡
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營養,不可一直吃白米白面,如果可以時不時吃些雜糧(如小米,豆粥,白薯,玉米),要少油少鹽,大魚大肉是不可取的,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體重,如果體重超標了就可能引起三高,三高可是跟心血管疾病有關,吃點含鉀多的水果,如香蕉,蘋果,西紅柿,葡萄,草莓,橘子等,蔬菜可以吃山葯,菠菜,胡蘿卜,木耳等,平常還可以吃點酸奶。
2 適量運動
心血管患者每天最少運動半個小時,保持運動習慣可以讓患者的身體素質得到長期保持,也能增加身體的抵抗力。
3保暖
心臟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隨著氣溫降低,室內室外溫差比較大,會引起血管的收縮,引起心絞痛,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且心血管患者冬季著涼感冒容易引發肺炎。
4睡眠
患者的睡眠一定要保持晚上7到8個小時,也得在十點之前睡,不可以熬夜,熬夜對心臟也是不好的,中午午休最好的時間點是12點到1點,因為午睡30分鍾可使心臟猝死率降低37%,從而減少心臟病的患病幾率,午睡也可以增強記憶力和免疫力,避免換抑鬱的風險
5戒煙戒酒
患者必須戒煙戒酒,煙草里有焦油和尼古丁和十幾種有害物質,他們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或冠脈血管的痙攣,都會加速心血管患病風險,酒里有酒精可以導致心臟病情加重,對患者腎臟也不好。
6 心態
患者心態不可大喜大悲,盡量不要生氣,心態要保持平衡,生氣會導致血壓升高導致心臟病突然發病,所以我們應注意心臟病反復發作。
Ⅱ 如何保持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管住嘴,少吃高糖、高油、高脂、高鹽食品;少熬夜,拒絕吸煙,避免吸食二手煙;多做有氧運動,如游泳、跳舞、騎自行車、瑜伽、打太極等,也可以堅持每天30分鍾的快走、慢跑,增強肌肉耐力以及血管彈性。
此外,保持好心情,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都與情緒波動過大有關,想要血管健康,需保持平和的心態。
Ⅲ 心臟協會公布:預防心血管疾病的10大飲食!對照自己能不能做到
病從口入,這句話並不僅僅是說吃東西不衛生會導致消化道疾病或者一些傳染病。
病從口入,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是指,吃得不 健康 ,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當然,既然吃的不 健康 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那麼自然吃的 健康 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而預防心臟病。
近日,心臟協會發表了預防心臟病的飲食指南,這份預防心臟病的飲食指南指出:不要去強調某種食物或某種營養素,而是要注重整體飲食模式,並給出10條飲食建議。
肥胖已經成為三高和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甚至可以說肥胖本身就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肥胖和三高合在一起就叫代謝綜合征。超重者或肥胖者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吃動不平衡,攝入熱量過多,又懶得活動,那麼您想想吃下去都會轉換成脂肪存在內。
所以,一方面強調吃的 健康 ,一方面規律大家運動,只有吃的 健康 ,堅持運動,把過多的脂肪和熱量消耗掉。吃的東西才不至於轉換成脂肪,堆積在您的身體上,才不至於讓您變成大肚腩。
食物要多樣化,並沒有某一種或某幾種食物能降三高或通血管。盡可能的什麼食物都要吃,適當多一點蔬菜水果等食物,從多樣化的食物中攝取全面的營養,不建議吃膳食補充劑(也就是咱們說的保健品)。
每天建議吃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吃25種以上的食物。
我們吃的糧食越來越精細,精細糧的好處就是口感好,但精細糧破壞了全穀物的膳食纖維、礦物質、微量元素等。2017年全球因粗糧不夠,精細糧過多,導致的心血管死亡人數高達300萬,所以,我們在主食中,盡量要增加一點全穀物食物,逐漸減少精細糧的比例,適當加一點燕麥、小米、玉米、糙米等等,粗糧雜糧佔到主食的1/3為宜。
我們的主要蛋白來源是肉類豆類,肉類主要是指瘦肉,以及白肉(魚肉、蝦、雞肉等),同時要限制豬牛羊等紅肉的比例,以魚蝦雞肉等為主,嚴格限制肥肉和內臟等肉類。
同時建議通過植物蛋白補充蛋白,研究發現植物蛋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風險,所以飲食中適當增加一些豆類或豆製品補充優質的蛋白質。
首先油類盡量選擇植物類油,比如亞麻籽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橄欖油等等,盡量不要選擇動物油或棕櫚油。
動物油和棕櫚油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會升高血脂,增加心血管斑塊的風險;而植物油,像亞麻籽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橄欖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利於血脂代謝,在一定程度上利於血管 健康 。
當然這都是相對的,就算是植物油,也不宜過多,過多的植物油,也會對身體不利。所以吃油還得控制總量,每人每天不宜超過25g,可是我國平均吃油已經平均每人每天超過了45g,我們吃油太多了,要減油,而不是加油!
盡量選擇新鮮的食物,一方面新鮮食物的各種營養物質更充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等。第二個原因,如果食物不新鮮,除了營養價值會大打折扣,還會增加病菌滋生,危及 健康 。
第三個意思,主要是說,一些加工食物,比如熏肉、香腸、腌菜等等都是經過處理,油大、鹽多防腐劑、煙熏物質等等都不利於身體 健康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多的鹽,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血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我國平均吃鹽每天每人大概在10g以上, 健康 吃鹽是少於6g。
2017年,全球因吃鹽過多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高達200萬,所以我們炒菜呀少放一點鹽,控制含鹽量高的一些食物:醬油、熏肉、臘腸、泡菜、榨菜、鹹菜、外賣等等食物含鹽量均較高。
酥皮典型,各種夾心蛋糕或餅干,甜甜圈,各種碳酸飲料,奶油蛋糕,咖啡伴侶等等都含有較高的反式脂肪酸,同時含糖量也高,這些食物會增加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我們日常飲食中要控制甜品的總量,不宜多吃。
如果您不喝酒,就不要學著喝酒;要教導孩子,喝酒不 健康 ;如果您平時喝酒,建議您戒酒或限酒。
過多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所以盡可能不喝酒,如果要和一定要限制,不宜過多。
吃飯盡可能的規律,不宜飽一頓飢一頓,不宜今天4點吃,明天8點吃;同時學會回家做法,回家吃飯。回家吃飯不但會更衛生,更能控制油鹽,更 健康 。同時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飯,能增進感情,增加幸福感,也是利於心臟 健康 的。
新指南指出,無論是孩子還是青壯年還是老人,無論是否已經發生三高或心血管疾病。我們都能從上述10點 健康 飲食中獲益。
這10點建議,並不會過度花時間,過多花金錢,這10點建議就是平平淡淡、倖幸福福的一日三餐!
新指南指出,終身保持 健康 飲食有益於心臟 健康 ,和全身 健康 ,而低質量不 健康 的飲食會增加心血管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是有最新循證醫學證據的。
#長城心血管 健康 周##謠零零計劃#
Ⅳ 每天吃雞蛋對心血管影響大不大哈佛涉及172萬人的研究揭曉答案
相信不少人的早餐里都會有一個雞蛋,認為早餐吃雞蛋對於 健康 可帶來不少好處。但是也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有些人認為早餐吃雞蛋會增加膽固醇含量,會給心血管 健康 帶來一些不利影響,到底哪個說法才是正確的呢?
1、補充營養
雞蛋內的 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並且組成部分和人體能吸收得十分接近 。在進入體內後可快速被身體所吸收利用,相較於牛奶、大豆等,雞蛋的吸收率最高。
除了蛋白質以外,雞蛋內含有多種脂溶性維生素,這些維生素也可對 健康 帶來積極意義。
2、清熱補血
《本草綱目》內指出,雞蛋 蛋清性微寒、蛋黃性微溫 ,二者可起到互補作用。蛋清進入體內後清熱、蛋黃可補血。
3、保護視力
蛋黃內含有豐富的葉黃素、玉米黃素 ,這兩個物質均可對視力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傷害,並且可 一定程度降低罹患白內障的風險 。
4、保護肝臟
雞蛋內所含有的 蛋白質、卵磷脂都對肝臟 健康 有好處 ,前者可修復肝臟組織損傷,後者可促進肝臟細胞再生,對於身體代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都有一定提高作用。
5、預防老年痴呆
雞蛋內含有 卵磷脂、卵黃素等物質,這些物質對於神經系統以及大腦發育都有很大的好處, 可一定程度地促進大腦發育,改善記憶力,對於老年人而言特別適合。
食用雞蛋的好處竟然有這么多?那些說雞蛋會影響心血管 健康 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呢?
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清楚雞蛋內營養成分的組成。 一個雞蛋的重量約在50g左右,其中蛋白質含量在6~7g、脂肪5~6g、膽固醇200mg左右 。
不少人看到如此高的膽固醇含量,認為雞蛋極其不 健康 ,事實並不是如此。 雞蛋內含有的膽固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DHA,這類膽固醇為「好」膽固醇,進入體內後可促進腸道排出甘油三酯的速度 ,並不會引起血脂升高或一些其他的心血管疾病發生。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囊括了172萬餘人,重點分析了攝入雞蛋和心血管疾病發生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 亞洲人群每日攝入一個雞蛋,和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降低8%相關,並且可降低18%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建議日常更多的食用煮雞蛋, 水煮雞蛋可最大程度的保留雞蛋的營養 ,還沒有額外的調味料等影響風味,是最為原汁原味的。當然,一些吃不慣煮雞蛋的人也可以選擇炒雞蛋食用。
在生活中,還有部分人不愛吃雞蛋是覺得有很多雞蛋是「激素蛋」,怕吃多了影響 健康 。
在生活中的確會存在一些激素蛋,這些蛋是來自於一些 長期喂養激素飼料 的母雞,相較於普通雞蛋, 激素蛋的個頭會更大一些 ,並且營養成分也相對較低。
但是也不必過於擔心, 現在生活中能夠買到的雞蛋都是合格產品 ,大可以放心食用。另外,還有些人在日常敲開雞蛋的時候會發現,雞蛋內的蛋黃是完全散開的,這種雞蛋還能不能吃呢?
雞蛋散黃一般是運輸過程中震盪太過激烈,導致蛋黃膜破裂引起的,也有部分雞蛋是因為存放太久,導致黴菌入侵雞蛋內部。
日常鑒別散黃蛋能否食用可通過氣味、形態來辨別, 黴菌入侵的雞蛋外殼上會有明顯的霉斑,並且有明顯的異味。
在日常購買雞蛋時,要注意挑選 沒有裂紋、摸起來手感有點粗糙,且放在手中有點壓手的雞蛋,並且雞蛋搖起來沒有明顯的震感 。
建議購買雞蛋不要一次性買太多,建議每次最多購買一周的量即可。買回家後的雞蛋要 及時放入冰箱內,不建議對雞蛋進行清洗 。
擺放雞蛋時最好 大頭朝上 ,這樣不容易引起雞蛋變質、散黃,從冰箱里拿出的雞蛋要及時食用,不要再放回去。
食用雞蛋時一定要注意鑒別雞蛋是否變質,發現外觀有異常或是有異味的情況及時丟棄。有些雞蛋外觀上是正常的,但是敲開之後會是黑蛋或者是臭味蛋,一定要及時丟棄。
雞蛋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食用雞蛋可以給 健康 帶來不少的好處,它適合絕大部分的人群。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Ⅳ 長城利腦心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療效怎麼樣
長城利腦心的七大作用功效
(1)強力透栓溶栓排栓
作用:本品中多種成份合成「離子透栓酶」能夠在3分鍾迅速穿透已經堵塞的血栓、搶在血栓完全溶解之前把葯物送到缺血的組織器官,同時它還具有超強的脂溶性,能徹底溶解新舊血栓,並排除體外,延長血栓形成時間,有效抑制血栓形成。
結論:對腦血栓、腦梗塞、心栓塞及中風後遺症患者療效顯著。
(2)疏通修復血管
作用:軟化疏通血管,消除動脈硬化斑塊,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蛋白水平,修復血管壁損傷,恢復血管彈性。
結論:治療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病。
(3)激活凋亡細胞,恢復神經功能
作用:可迅速減輕大腦局部缺血所致的腦組織損傷,縮小梗塞體積,激活已瀕臨死亡的細胞,再造微循環,改善神經損傷症狀,全面徹底恢復運動、語言等神經障礙。
結論:對腦血栓、腦梗塞、腦溢血後遺症、老年痴呆症引起的偏癱、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語言障礙、痴獃等症狀效果顯著。
(4)強心養心,增強心臟動力
作用:明顯改善心臟做功,增強心臟泵血功能,在心臟功能衰竭時,可以使心臟收縮力和頻率明顯增強,並逐漸使心臟恢復正常,強心效果極其顯著。
結論:特別適用於心衰,心臟功能底下,心臟供血不足的患者。
(5)調節心率,鎮定安神
作用:迅速調整心率,減少陣發性心房纖顫、頻發性早博的發作,對竇性心動過緩可以有效提高心率。同時增強大腦供血供氧量,營養腦神經,調節腦神經功能紊亂,從而達到鎮定安神的功效,徹底康復失眠、神經衰弱等症
結論:適用於缺血性心率失常及引發的發慌、氣短、失眠、神經衰弱等患者。
(6)降脂抗凝,降粘降糖
作用:促進血液中脂質移動,降低血清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和凝聚,降低血糖,從而全面降低血液粘稠度。
結論:對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和糖尿病並發心腦血管病患者有顯著療效。
(7)降壓,調壓
作用:對心腦血管調節作用極為明顯,對於高血壓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液,對於腦供血不足的患者,血壓可升至正常值。
結論:對血壓不穩定,尤其高血壓,或合並有心腦血管病患者療效更好。
Ⅵ 高血壓防治有妙法,掌握好這7招,讓你越來越健康
每年的10月8日被定為全國高血壓日,隨著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高血壓影響,不管是治療率還是控制達標率簡直讓人們擔憂,同時也越來越趨於年輕化,那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控制血壓呢。
1、快步走
經過研究表明,高血壓人群快步走,能使得舒張壓降低6mmhg,收縮壓能降低8mmhg,因此每天可快步走30分鍾,每周至少持續4~5天。不過一定要掌握好快步走的時間,盡可能避開晚間和早晨,因為晚上8點到凌晨6點是血液粘稠度持續升高的階段,尤其是0點到6點血黏稠升高最為明顯。
2、聽一聽古典音樂
每天抽出30分鍾時間聽舒緩的音樂,如大自然的聲音古典音樂或鋼琴曲,能使得收縮壓降低3.2mmhg。音樂能緩解身體對外界不良反應所帶來的刺激,幫助調節內部機能,有效改善大腦皮層功能,維持陰陽平衡,特別適合肝陽上亢所引起的高血壓。
3、減慢生活節奏
面對繁忙的工作,人們的精神會高度緊綳且增加壓力,血壓也會隨之升高。不妨先暫停休息幾分鍾,分類整理好,然後再開始著手於工作。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方面,若節奏過快都會影響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加快心跳速度,增加周圍血管阻力,從而升高血壓。
4、閉上眼睛休息
現在是信息化時代,人們可以從電腦、手機以及報紙上獲取信息,但每天接觸的信息量過多,勢必會增加心臟和大腦負擔。不妨閉上眼睛休息10~15分鍾,然後配合深呼吸,能有效減輕應激反應,維持血壓和心率平穩。閉眼深呼吸能調節胸腔負壓,增加回心臟血流量,從而降低心臟負荷,幫助放鬆心情,減輕壓力。另外也能抑制興奮的交感神經,進而達到降血壓功效。
5、積極治療打呼嚕問題
打呼嚕在醫學上被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症,尤其是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症會升高醛固酮水平,從而引起血壓升高。只是單純的用降壓葯物,根本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需積極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症問題,這樣才能讓血壓恢復正常。
6、多吃含鉀食物
平時可以多吃含鉀食物,如西紅柿土豆,葡萄乾香蕉和各種豆類等,因為鉀元素能對抗鈉離子,從而達到降低血壓功效。
7、每天吃1~2塊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中含有黃烷醇,此類物質能增強血管彈性,幫助穩定血壓。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茄子,其中含有維生素P,屬於黃酮類化合物,可軟化血管,增強血管彈性。
溫馨提示
高血壓患者也可以多吃豆製品,如豆腐、豆芽或豆漿等,能維護心血管系統正常功能。另外要定期測量血壓,按時按量用降壓葯物,不能自行隨意停止用葯或減量,也不能輕信所謂的偏方和秘方。老年高血壓人群降血壓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引起出血性疾病。
#家庭醫生超能團##長城心血管 健康 周##高血壓治療#
Ⅶ 怎樣保護好你的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中年人預防心血管疾病萬不可大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不良生活方式關系密切。因此,醫學家們提出了保護心血管健康的若干要素,只要人們認真去做,就可避免或減少患心血管疾病。這些要素是:
(1)每日堅持有一定量的體育活動,方法得當的鍛煉是健康長壽的首要因素。
(2)鍛煉時絕對不能使自己口乾舌燥,要及時飲水,千萬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飲水。因為那時身體已經部分脫水了。
(3)要保證食物的多樣化,每日都要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
(4)少吃各種動物脂肪。
(5)久坐不動者每日三餐只需一頓吃得豐盛些。
(6)每周至少吃2~3次海產品,因為海產品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保護心臟及血管。
(7)每周吃紅色肉類(如牛肉、羊肉、馬肉等)不得超過2~3次。盡管紅色肉類是鐵的極好來源,但它們也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多吃則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8)盡可能少喝酒,如果不能徹底戒酒,也應竭力節制。
(9)增加鈣的攝入,每日至少要喝1杯牛奶,可增加體內鈣含量。
(10)盡量少吃含鈉食物,多吃含鉀食物,使血壓保持在安全范圍之內。
(11)多吃含胡蘿卜素豐富的食物,如胡蘿卜、菠菜、花菜、甜瓜等。
(12)體重保持在與自己的性別、體形、身高相稱的最佳狀態。這樣可以延緩老化過程,並減輕對骨骼的壓力,有利於心血管的健康。
(13)盡可能喝硬水,而不要喝軟水。因為硬水中所含的鎂、鈣、鉀等無機鹽種類多,量較大,鈣、鎂、鉀有助於降血壓,保護心血管健康。
Ⅷ 水是生命之源,科學喝水保健康
水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功能。
推薦飲用白開水或茶水,成年人每天飲用量1600-1800ml。
體內水的平衡,包括攝入和排出兩大部分。
常用來反映水合狀態的指標包括血漿滲透壓、尿液指標和體重變化。
日常大家判斷自己缺水與否,最簡單的辦法是口渴和少尿。
感覺渴了才喝水,出現口渴其實已經是身體明顯缺水的信號。
隨著機體失水量的增加,除了口渴外,尿少、尿液呈深黃色並隨缺水程度而增加。
正常尿的顏色是略帶黃色透明或白色,機體缺水時候,尿液也將逐漸加深,尿顏色也可自我判斷缺水程度。
人體補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飲用白開水。
白開水廉價易得,安全衛生不增加能量,不會擔心體重的變化(多喝水對減重有利)。
飲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時刻,老年人、兒童喝水應該少量多次。
早晨起床後可空腹喝一杯水,因為睡眠時的隱性出汗和尿液分泌,損失了很多水分,起床後雖無口渴感,但體內仍會因缺水而血液黏稠,飲用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環血容量。
睡覺前也可喝一杯水,有利於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
茶水對於成年人是一個較好選擇。
飲茶是中國的良好傳統,來自不同地域和品種的茶,賦予水更加豐富的內涵和風味,使得「茶水」更具有文化、 健康 的寓意。
白開水沏茶,溶出了茶葉中的有益物質,無論是綠茶、紅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含糖飲料不是生命必需食品 ,多飲容易厭棄白水,改變口味和食物選擇習慣,並產生「依賴」高甜度。因此不推薦含糖飲料。
飲水方式應是少量多次,分配在一天的任何時間,每次200ml(1杯)左右。
對於部分容易消化不良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進餐前大量飲水,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飲水時間可早、晚各飲1杯,其他在日常時間里均勻分布;成人可飲用茶水替代一部分白開水。
運動時由於體內水的丟失加快,如果不及時補充可引起水不足。
在運動強度較大時,要注意運動中水和電解質的同時補充,運動後,應根據需要及時補充足量的飲水。
# 健康 大V創造營##長城心血管 健康 周##知識創作人#
Ⅸ 心血管健康研究院面試怎麼樣
很不錯。
在國家衛生計生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指導下和蘇州工業園管委會的支持下;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葯創新促進會、蘇州工業園區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共同發起下;葛均波院士和霍勇教授等一大批心血管專家的聯合倡議下,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簡稱「聯盟」)於2015年12月28日在蘇州市工業園區姑蘇會正式成立。
聯盟下設兩個非營利性法人機構:蘇州工業園區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和蘇州工業園區心馨心血管健康基金會,研究院承擔聯盟日常管理和執行工作,基金會作為受公益監督的社會機構,籌集資金用於資助心血管公益事業的人才培養、科研項目,推動心血管領域學術、科研、臨床等全方位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