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的健康分為哪幾個方面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健康,不僅在於沒有疾病,而且在於肉體、精神、社會各方面的正常狀況。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維持健康、愉快的生活,一要軀體健康,二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支柱。大量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把握自己,適應環境,面向未來,積極進取,自強不息,顯示出生命的價值。
Ⅱ 身體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身體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身體健康包括哪些方面,運動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在我們日常的運動中,不同的人應該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來安排運動時間,在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呼吸頻率,明白身體健康包括哪些方面,就快快動起來吧!
1、現代健康的含義並不僅是傳統所指的身體沒有病而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這就是現代關於健康的較為完整的科學概念。
2、身體健康:指個體處於體能良好、機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狀態。《標准》要求學生了解與運動有關的營養、衛生保健等知識,發展體能,提高身體健康水平。
3、心理健康: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心理健康狀態,個體處於這種狀態時,不僅自我感覺良好,而且與社會處於契合和諧的狀態;二是指維持心理健康、減少行為問題和精神疾病的能力。體育活動對於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影響。《標准》要求學生學會通過體育活動調節情緒狀態,增強自尊和自信,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與道德健康四方面內容,具體表述如下:
一、軀身體健康:一般指人體生理的健康。
二、心理健康:一般有三個方面的標志:
第一,具備健康的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覺是良好的。情緒是穩定的,積極情緒多於消級情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愛、自信心以及有自知之明。
第二,一個人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能受到別人的歡迎和信息。
第三,健康的人對未來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能切合實際地、不斷地進取,有理想和事業的追求。
三、社會適應良好: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適應當時復雜的環境變化,為他人所理解,為大家所接受。
四、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以損害他人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有辯別真偽、善惡、榮辱、美醜等是非觀念,能按社會認為規范的准則約束、支配自己的行為,能為人的幸福作貢獻。
Ⅲ 體育課理論考試!關於健康的定義、分類、為什麼、怎麼辦等等,要全!
健康是人類生存發展的要素,它屬於個人和社會。以往人們普遍認為"健康就是沒有病的,有病就不是健康"。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現代健康觀告訴我們,健康已不再僅僅是指四肢健全,無病或虛弱,除身體本身健康外,還需要精神上有一個完好的狀態。 人的精神、心理狀態和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甚至對社會都有影響,更深層次的健康觀還應包括人的心理、行為的正常和社會道德規范,以及環境因素的完美。可以說,健康的含義是 多元的、相當廣泛的。健康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一、 健康的定義
(一)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這就是人們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說,一個人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有人對這幾方面的健康作了如下解釋。
軀體健康:一般指人體生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一般有三個方面的標志:
第一,具備健康的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覺是良好的。情緒是穩定的,積極情緒多於消級情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愛、自信心以及有自知之明。
第二,一個人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能受到別的歡迎和信息。
第三,健康的人對未來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能切合實際地、不斷地進取,有理想和事業的追求。
社會適應良好: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適應當時復雜的環境變化,為他人所理解,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以損害他人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有辯別真偽、善惡、榮辱、美醜等是非觀念,能按社會認為規范的准則約束、支配自己的行為,能為人的幸福作貢獻。
(二)我國學者穆俊武提出的健康定義
我國學者穆俊武提出的健康定義:"在時間、空間、身體、精神、行為方面都盡可能達到良好狀態。"他對此的解釋如下:
時間概念:是指個人或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對健康不能用同一標准來衡量。不能把健康看作是靜止不變的東西,應理解為不斷變化著的概念。他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定義對個人或社會來說,過去是否有過或將來是否有'身體、精神、社會都處於完好的'短暫狀態是值得懷疑的。那恰恰不是也不可能是生活方式。"新的健康概念強調時間的重要性,即健康概念的相對性。
空間概念: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人,有著各不相同的健康概念和健康標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一個可供人們遵循的健康概念。應分為區、國家的不同,盡可能達到各自的良好狀態。人們對保健的需要在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不同。作為健康教育者,應根據空間來制定保健行為。 健康不是由主觀或客觀的東西來決定。有些結核病人,沒有自覺症狀,而胸部X線片發現有結核病變;一些精神病患者,本人沒有意識到患病,而是周圍人發現他有病;有許多就診患者認為自己不健康,而多方面檢查並未發現異常。對這些目前沒有一個標准來區分。我們不妨從身體、精神、行為等角度,把主觀表現,客觀徵象結合起來去探求健康概念。 身體、精神概念較易理解。 行為,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對賦予的責任和義務所採取的動態和動機。行為表現為社會性,每個人的行為必然受到他人的影響。 健康是個體概念。
我們在考慮健康時必須區分是群體的健康還是個人的健康。群體的健康是採用統計學上的平均值,即在一定范圍內某一個時期的健康應為正常值,偏離了就不正常;但是,偏離了正常值對於個人來說就不一定不健康,作為個人,健康的標準是一個人特有的。個體健康是現實的,群體的健康是理想的。 此外,我們必須結合世界衛生組織憲章和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要求,從國際社會的高度來認識,享受最高標準的健康被認為是一種基本人權;健康是社會發展的組成部分:健康是對人類的義務,人人都享有健康平等的權利。
(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的十條標准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不出血。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有力。
然而,健康標准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則有不同的要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年齡分期是:44歲以前的人被列為青年;45~59歲的人被列為中年;60~74歲的人為較老年(漸近老年);75~89歲的人為老年;90歲以上為長壽者。
1.青年人健康要點
(1)吃得正確:在青春期保持飲食平衡和有規律,有助於使你現在健美將來健康。
(2)喝得正確:干凈的水和果汁是有利於健康的,不要飲酒,喝醉是不明智的。
(3)吸煙嗎?如果你想健美有吸引力,請別吸煙。
(4)適當放鬆:運動、音樂、藝術、閱讀與其他人交談,可幫助你成為興趣廣泛的人。
(5)積極自信:要積極自信和富有創造性,要珍惜青春。
(6)知道節制;遇事能三思而後行,大多數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7)負責的性行為:了解自己的性行為並對此負責。
(8)運動有好處:運動可以使你健美和感覺良好;參加運動的每一個人都可贏得健康。
(9)散步:散步是一種輕緩的運動,而且散步能使你感到舒適。
(10)吸毒:吸毒是一條死胡同,要堅決自信地說"不"。
2.老年人健康要點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營養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適當:多喝水,少喝啤酒、果酒和白酒。
(3)吸煙:戒煙不分遲早。吸煙可增加你患心臟病或癌症的機會,並縮短你的壽命。
(4)散步:散步中保持機敏靈活和健康最好的辦法。新鮮空氣比補葯更好。
(5)多尋求樂趣:與家庭、朋友的鄰居保持聯系。記住要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
(6)積極自信:爽朗樂觀使人容易接近你。
(7)時時當心:你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有賴於你頭腦清醒,視力清晰。
(8)性生活:性生活沒有年齡限制。
(9)運動對你有好處:不很劇烈的運動對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還可使你接觸其他人,游泳和適應性鍛煉特別值得推薦。
3.男性健康的要點
(1)吃得正確:知道吃什麼和什麼時候不吃。
(2)喝得正確:每天至少喝兩升液體--大部分為水。酒精和駕駛不能相容。
(3)吸煙:吸煙和嚼煙草是不衛生的和令人討厭的。這對你本人和周圍的人都能造成嚴重的危害。
(4)散步:盡可能多散步和經常散步。
(5)找時間娛樂:找時間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培養興趣,學習新技能。
(6)自信:頭腦開放和舉止大方比相反行為更有作用。微笑可以溝通感情。
(7)事事小心:無論你是在開車、工作還是在家裡都要做到安全第一,避免疲勞和保持警覺。
(8)性生活:每人只能有一個性伴侶。
(9)運動:運動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好處。
(10)葯物:不要非法使用或濫用葯物,記住你對青年人可能有榜樣作用。
4.女性健康的要點
(1)吃得正確:懷孕和哺乳期間,營養特別重要。要保證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2)喝得正確:一天至少喝兩升液體--主要是水。如果你已懷孕,酒對你和胎兒特別有害。
(3)吸煙:為了你自己(特別是如果你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葯)、你的家庭和未出世的孩子的健康--不要吸煙。
(4)散步:要盡可能經常散步,尤其在絕經期以後,散步可以增強你的骨骼。
(5)安排閑暇時間:在每天的經常性活動以外,培養多種興趣。
(6)富有建設性:在為親友等分擔憂患意外時,富有建設性,意味著愛和關懷照顧,微笑易溝通感情。
總之,健康是人類寶貴的社會財富,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要素。健康水平反映生命運動水平,生命運動的協調、旺盛和長壽就表現健康的良好狀態。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料表明,人們的壽命在延長,而全球死亡率降低到15‰以下時,與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都出現了。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已成為影響世界人民健康的大敵。還強調指出,飲食和運動是促進人們健康的主要因素。 "生活方式疾病"的發生與人類文明進步密切相關,故也稱"文明病",其中關鍵是社會因素,特別是不科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態環境。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不平衡的膳食、不懂營養衛生,酗酒、吸煙、好逸惡勞、缺乏運動等。
二、健康程度
(一)健康程度的分類
從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角度出發,有各種健康程度的分類。如表:
表 幾種健康程度的分類
1度 2度 3度 4度
特別健康者 普遍健康者 需注意者(限制運動) 需保護者(禁止運動) 病者(治療)
健康者 虛弱者
從理論上講,盡管分類中有第一度特別健康者和第二度普通健康者,但實際上在體育運動中二者不易明確區分。在日常生活中健康者、病者及虛弱者彼此之間是有區別的,通過體育鍛煉和運動療法健康程度可以提高和恢復。
(二)健康水平的評價標准 1.群體健康的評價標准。對於一個國家或某一地區的群體健康水平的評價標准,主要是看四項指標:即平均壽命、患病率、就診率及死亡率等綜合情況。 2.個體健康的評價標准。主要是看個人各主要系統、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有無疾病、體質狀況和體力水平等。
(三)健康生活方式 美國加洲大學公共健康系萊斯特·布萊斯諾博士對約7000名11~75歲的不同階層、不同生活方式的男女居民進行了9年的研究,結果證實,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遠遠超過所有葯物的影響。
據此,萊斯特博士和他的合作者研究出一套簡明的、有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下:
(1)每日保持7~8小時睡眠。
(2)有規律的早餐。
(3)少吃多餐(每日可吃4~6餐)。
(4)不吸煙。
(5)不飲或飲少量低度酒。
(6)控制體重(不低於標准體重10%,不高於20%)。
(7)規律的鍛煉(運動量適合本人的身體情況)。
此外,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身體。布萊斯諾博士指出,它適用於各種年齡的人,特別適用於身體功能處於下降階段的人。若能遵循上述7種習慣去生活,那麼將會使你終身受益。一般來說,年齡超過55歲的人如果能按上述的6種至7種習慣去生活,將比僅僅遵循三種或更少的習慣生活的人長壽7~10年。
Ⅳ 大學生體質測試項目主要有幾項
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要求,大學生需要完成六項測試,分別是身高、體重、肺活量、台階試驗、50米跑或立定跳遠(選測一項)、握力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體前屈(選測一項)。
在進行評價時,對五項指標進行評價:身高標准體重、肺活量體重指數、台階指數、50米跑或立定跳遠(選評一項)、握力體重指數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體前屈(選評一項)。
在評價後,以100分進行記分,各項評價分數的加權分值是:身高標准體重15分;台階指數20分;肺活量體重指數15分;50米跑或立定跳遠30分;握力體重指數或仰卧起坐(女生)或坐位體前屈20分。
(4)人的健康包括哪些體育考試擴展閱讀
大學生體質測試的意義:
1. 對於貫徹落實《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和《學生體育工作條例》,促進和保證體育課教學,以及早操、課間操和課外活動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2. 有利於學生按照要求參加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和自覺參加體育活動行為習慣的養成;
3. 通過這些標準的測試和評價,有效地促進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展開,對於學校體育評價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體育總體評價的重要內容。
Ⅳ 每年一次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測試包含哪些項目,這些項目反應哪些指標
每年一次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測試包含哪些項目項目有:男生:1000米、立定跳遠、引體向上、肺活量。
女生:800米、仰卧起坐、立定跳遠、肺活量。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中從小學到大學都分別規定了相應的評價指標(表3),這些指標是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中項目的測試值進行評價的。除BMI是根據所測得的身高和體重需要進行計算外,其他項目是直接利用測試值進行查表評分。
(5)人的健康包括哪些體育考試擴展閱讀:
反饋調整: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准,並規定了各校應將每年測試的數據按時上報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數據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按各種要求進行統計、分析、檢索的功能,並定期向社會公告。
該系統為學生及其家長提供了在線查詢和在線評估服務,向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身體健康診斷,使學生能夠在准確地了解自己體質健康狀況的基礎上進行鍛煉。
該系統還可為各級政府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提供翔實的統計和分析數據,使之了解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及時採取科學的干預措施。
Ⅵ 學生體育健康標准測試項目有哪些
小學1-6年級體質健康測試項目有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一分鍾跳繩、一分鍾仰卧起坐和50米X8往返跑。
本標准將適用對象劃分為以下組別:小學、初中、高中按每個年級為一組,其中小學為6組、初中為3組、高中為3組。大學一、二年級為一組,三、四年級為一組。
(6)人的健康包括哪些體育考試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測試學生需穿著運動鞋服(穿拖鞋、高跟鞋等不適合運動者不予參加測試),測試前由班幹部統一帶領做好准備活動。
體測人員要按時按質完成測試工作,在測試過程中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因公、因私無法參加測試的同學,需填寫請假單,經系輔導員和體育教師簽字後,由該班測試教師通知持請假單在其他測試時間參加測試。
Ⅶ 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熱身的時候我們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這項運動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鍛煉身體,有氧運動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保持身體健康是運動的第一要義,下面我帶你了解人的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一、健康的分類
1、軀體健康(生理健康)
軀體健康是指身體結構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使心理處於良好狀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心理健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無心理障礙等心理問題的狀態;廣義的心理健康還包括心理調節能力,發展心理效能能力。
3、社會適應良好
較強的適應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徵。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能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對於社會現狀有清晰、正確的認識。既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又不會沉湎於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奢望,注重現實與理想的`統一。對於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怨天尤人,用切實有效的辦法去解決。當發覺自己的理想與願望與社會發展背道而馳時,能夠迅速地進行自我調節,以求與社會發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現實,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4、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夠按照社會規范的細則和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能為人們的幸福做貢獻,表現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
二、健康的標准包括:
①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而不挑剔;③善於休息,睡眠良好;④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各種變化;⑤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體重適當,身材勻稱,頭、臂、臀比例協調;⑦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⑧牙齒清潔、無缺損、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⑨頭發有光澤、無頭屑;⑩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
健康是指有益於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主要表現為生活有規律,沒有不良嗜好,講求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飲食衛生,講科學、不迷信,平時注意保健、生病及時就醫,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等等。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營養的膳食。食物多樣,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合理膳食提供了權威的指導。
適宜運動指運動方式和運動量適合個人的身體狀況,動則有益,貴在堅持。運動應適度量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強度和運動量。健康人可以根據運動時的心率來控制運動強度,最大心率=220-年齡,每周至少運動3次。
戒煙的人,不論吸煙多久,都應該戒煙。戒煙越早越好,任何時候戒煙對身體都有好處,都能夠改善生活質量。
過量飲酒,會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風險,並可導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心理平衡,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即能夠恰當地評價自己,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學習,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的良好狀態。樂觀、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將目標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等均有助於個體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狀態。
Ⅷ 人類的健康分類有哪些
提到健康,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身體健康。……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工作上,都能充滿活力,開心舒暢。……如此狀態,正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
關於人的健康分類,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的具體表現如下:
沒有疾病。
身體發育正常。
日常活動狀態正常。
精神飽滿,疲勞感消除快。
擁有良好的食慾、睡眠、體態、面色和精神狀態。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具體表現是:
智力水平正常。
情緒穩定。
能夠良好地適應環境。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狀態。
做事情有效率。
對生活充滿希望,有幸福感。
3,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的具體表現是:
與身邊接觸的人(家人、親屬、同事、朋友)正常交往、關系和諧,能夠彼此協作。
擁有準確的判斷能力。
對生活充滿希望,對自己充滿自信。
4,社會健康。
社會健康的具體表現是:
在社會上擁有適合自己的身份。
擁有良好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條件。
一個人如果在上述各方面都擁有良好狀態,就可以稱之為一個健康的人。
從人的健康狀態進行分類,包括如下三種狀態:
1,健康。
所謂健康狀態,就是指符合上述關於健康分類的其中全部健康內容(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社會健康)的相關標準的狀態。
這種狀態下,是人的身體,心理,精神,以及社會性都處於最佳狀態,這就是所謂的健康狀態。
2,亞健康。
亞健康狀態,是指身體處於疾病與健康狀態之間的一種狀態。
具體來說,亞健康狀態的表現如下:
1,記憶力下降。
2,注意力不集中。
3,思維緩慢。
4,反應遲鈍。
5,情緒低落。
6,缺乏自信。
7,缺乏安全感。
亞健康狀態並不符合醫學上關於疾病的診斷標准,因此這種狀態並不是病態。……但是這種狀態又不是健康狀態,因此才被稱為亞健康狀態。
3,疾病。
這種狀態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人生病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人的健康程度是最低的。
Ⅸ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內容包括六大項是什麼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跳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