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桑寄生、劉寄奴、伸筋草、千年健、一口鍾、烏葯、青風藤、雞血藤、木瓜、杜仲、補骨脂、菟絲子、乳香、沒
中葯配方主要講求一個最佳配比,並不是把一大堆葯一放在一起就可以冶病(當然也會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會最佳),而且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等諸多因素進行考慮之後,得出最最佳的葯物組合及用量,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如果搭配不當,反而會起反效果,短時間也許會沒有感覺,但時間長了就會有問題。
忠言逆耳,望採納
『貳』 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千年健,中葯名,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乾燥根莖。常用於祛風濕,壯筋骨。那麼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祛風濕,壯筋骨,止痛,消腫。治風濕痹痛,肢節酸痛,筋骨痿軟,胃痛,癰疽瘡腫。用於風濕痹痛、腰膝冷痛、下肢拘攣麻木。本品能祛風濕,強盤骨。以本品與鑽地風、虎骨、牛膝、枸杞子等浸酒服。
1、《柑園小識》:“可入葯酒,風氣痛老人最宜。”
2、《綱目拾遺》:“壯筋骨,浸酒;止胃痛,酒磨服。”
3、《本草再新》,“治癰痿瘡疽,殺蟲敗毒,消腫排膿。”
4、《飲片新參》:“入血分,祛風濕痹痛,強筋骨,治肢節酸疼。”
5、《中葯材手冊》:“治風氣痛,筋骨瘓軟,半身不遂。”
1、固精強骨:千年健、遠志肉、白茯神、當歸身各等分。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酒服50丸。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強筋骨,為君葯。(《瀕戶籍簡方》)
2、治體弱老人寒濕膝痛、腰痛,尤其腰脊僵硬疼痛,屈伸不便者:千年健、川牛膝、海風藤、宣木瓜各9g,桑枝15g,杜仲9g,秦艽、桂枝各6g,熟地12g,當歸身9g,虎骨膠(溶化)6g。水煎服。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強筋骨,止痹痛,為君葯。(《貴州草葯》)
3、治由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症,腰腿酸痛,四肢麻木,身體沉重,及跌打損傷,血瘀疼痛等症:千年檢、沒葯、自然銅、鑽地風、桂枝、牛膝、木瓜、甘草、杜仲、防風、羌活、獨活各9g,馬錢子(砂燙去毛)90g,乳香(醋炙)9g,麻黃120g。上共軋為細粉,煉蜜為丸,每丸重6g(含葯量約2.4g)每服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下。孕婦忌服。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強筋骨,止痹痛,為君葯。(疏風定痛丸《北京市中葯成方選集》)
內服:煎湯,1.5~3錢;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
陰虛內熱者慎服。
1、《柑園小識》:“忌萊菔。”
2、《飲片新參》:“陰虛內熱者慎用。”
用量4.5~9克,煎湯內服。用治風寒濕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攣麻木。外敷適量,用治中風關節腫痛、慢性盆腔炎、骨折癒合遲緩。
1、配桂枝治風寒濕痹,腰腿疼痛,或氣血寒滯,閉經、痛經、桂枝辛溫,辛去風寒,溫通經脈,橫行肢臂;千年健亦辛溫,補肝腎,強筋骨,性善下行。二葯合用,溫寒燥濕,活血止痛。
2、配乾薑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少不運。嘔吐泄瀉,乾薑辛熱,驅寒溫中,扶助陽氣。如《葯性論》曰:“主溫中,腹痛。”千年健辛溫,散寒通脈,溫暖中州,《本草綱目拾遺》論其:“止胃痛,”相須為用,溫中逐寒,和胃止痛,虛寒去,脾胃健,脘痛消,吐泄止。
3、配杜仲補肝腎,強筋骨,若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筋骨失養,下肢痿軟,腰脊酸痛,杜仲甘溫,補肝益腎,養筋壯骨。如《玉楸葯解》曰:“益肝腎,養筋骨,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千年健辛溫,溫經通脈,健壯筋骨。《本草綱目拾遺》載其:“壯筋骨。”二經葯相合,肝充筋健,腎充骨強。
『叄』 豬腰與杜仲千年健等中葯煲湯
豬腰子:補腎固精。杜仲的作用: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千年健的作用:祛風濕,強筋骨,止痹痛;這些葯物合用在一起,可以起到補腎祛風濕的作用。
『肆』 千年健的配伍應用方法有哪些
千年健是我國著名的中葯材,這種中葯材的價格昂貴,因為它非常的稀有。千年劍可以單獨應用,也可以配伍其它的葯材同時應用,能夠讓葯效更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千年健的配伍應用方法,希望通過的講解後,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配桂枝:千年健和桂枝都是葯效非常突出的兩種食材,兩者一起配伍,可以治風寒濕痹、腰腿疼痛,或氣血寒滯、經閉經痛,桂枝辛溫,辛去風寒,溫通經脈,橫行肢臂;千年健亦辛溫,補肝腎、強筋骨,性善下行。二葯合用可以溫寒燥濕,活血止痛。
配乾薑:將千年健與乾薑配伍應用,能夠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少不運、嘔吐泄瀉的病症。 乾薑辛熱,驅寒溫中、扶助陽氣,如《葯性論》曰「主溫中,腹 痛。」千年健辛溫,散寒通脈,溫暖中州,《本草綱目拾遺》論其 「止胃痛」。二葯相須為用,溫中逐寒,和胃止痛,虛寒去、脾胃健、脘痛消、吐瀉止。對於腸胃疾病的患者非常適用。
配杜仲:把千年健與杜仲配伍可以補肝腎、強筋骨,治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筋骨失養、下肢痿軟、腰脊背痛。杜仲甘溫,補肝益腎,養筋壯骨,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下年健辛溫,溫經通脈,健壯筋骨。二葯相合,肝充筋健,腎充骨強,是筋骨疼痛患者的理想治療方式。
配穿山甲:千年健與穿山甲配伍可以治風火毒盛,稽留肌表,血郁熱聚,症見紅腫痛,腐肉潰破,膿出不易。千年健辛散通滯,散結消腫,治癰瘺瘡疽;穿山甲咸寒破待破積,泄火排膿,消癰腫,排膿血。兩者結合能夠清熱消腫,托里排膿,尤其是對於療癰消瘡的治療效果顯著。
如果能將千年健配伍上述介紹的這些葯材來同時應用的話,那麼可以使治病的效果更加的顯著。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出現的病情情況,來選用千年健的配伍葯材,當然需要聽從專業的中醫指導,才能夠確保療效和安全,不可以盲目的亂用,以免對健康造成沒有必要的傷害。
『伍』 千年健的治病功用具體介紹
千年健是非常名貴的一種中葯材,從名字上來看,就知道它是比較稀有的。用千年健這種葯材來治療病症的話,非常具有療效,不僅療效好,而且副作用也非常小。那麼千年健的治病功用具體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跟隨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治老年人筋骨無力,手足麻木:選用適量的千年健、熟地黃、當歸、枸杞子、南五加皮、續斷、桂心、獨活、羌活、山葯、蒼術,將這些葯材洗凈後一起水煎服,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筋骨無力,手足麻木的病症。
治筋骨疼痛,肢體麻木:准備千年健、紅花、當歸尾、桑寄生、透骨草、骨碎補、海桐皮、絡石藤各適量,全部水煎服,能夠舒筋活絡,止痛,可以治療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的病症。
治胃痛:千年健、香附、高良姜、雞內金、木香、砂仁、陳皮、丹參各適量,一起入鍋水煎服,本方可以治療胃痛的病症。
治癰疽瘡腫:選用適量的千年健、穿山甲、野菊花,水煎服,本方能夠輔助治療癰疽瘡腫的病症。
固精強骨:准備千年健、遠志肉、白茯神、當歸身各等分。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酒服50丸。本方可以祛風濕,強筋骨。
治體弱老人寒濕膝痛、腰痛,尤其腰脊僵硬疼痛,屈伸不便者:准備千年健、川牛膝、海風藤、宣木瓜各十克,十五克桑枝,十克杜仲,秦艽、桂枝各六克,十二克熟地,九克當歸身,六克虎骨膠。將其全部水煎服。服用本方能夠祛風濕,強筋骨,止痹痛。
通過介紹,我們了解到千年健的治病功效是非常多的,可以將這種葯材來入葯治療多種病症,如果存在上文介紹的這些病症的話,那麼選用這些千年健的葯膳方來進行治療,效果是十分理想的。希望通過的詳細講解,能夠讓各位對千年健這種葯材佳品有進一步的認識。
『陸』 千年健的配伍方法 這樣服用效果好
千年健作為優質中葯材的一種,我們服用起來對健康會有很大幫助,這樣可以起到的治病養生效果很強,特別可以幫助我們預防多種疾病產生,是祛濕的好方法,不過我們必須要學會合理的配伍千年健才行,那麼具體要如何使用千年健比較好,一起看看吧。
在服用千年健的時候,我們首先就可以搭配杜仲去進行服用了,這也可以起到補肝腎,強筋骨的效果,如果我們存在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筋骨失養,下肢痿軟,腰脊酸痛,杜仲甘溫,補肝益腎,養筋壯骨。如《玉楸葯解》曰:「益肝腎,養筋骨,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千年健辛溫,溫經通脈,健壯筋骨。《本草綱目拾遺》載其:「壯筋骨。」大家可以通過這樣服用千年健來保護腎臟健康。
同時千年健還可以搭配穿山甲服用,這樣就可以治風火毒盛,稽留膚表,血郁熱聚,焮紅腫痛,腐肉潰破,膿出不易。千年健辛散通滯,散結消腫,《本草再新》曰:「治癰瘺瘡疽……消腫排膿」。穿山甲成寒破積,泄火排膿。《本草綱目》曰:「消癰腫,排膿血」。相須為用,清熱消腫,托里排膿,堪為療癰消瘡要對,對於解決上火等問題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是我們不能錯過的。
除了上面介紹的用法,千年健還可以用來配伍川芎服用,這樣的活血行氣,去風除濕效果也很強,如果是風寒濕邪閉阻經脈,氣滯血瘀則肢節疼痛,拘攣不利。川芎辛溫,走竄行散,去風活血。《神農本草經》曰:「主寒痹,筋攣緩急。」 千年健苦溫,苦燥溫通,除濕通絡。《飲片新參》曰:「去風濕痹痛。」二葯相伍,去風除濕,活血通絡,氣血暢利,痹痛可解,對於我們解決濕氣重的問題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大家不要錯過。
千年健的治病效果不錯,大家在平時服用千年健就可以起到治病效果,特別是止痛的效果是很強的,而且千年健還能很好的清熱解火,不過服用千年健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搭配的用法,上面介紹的千年健配伍方法效果不錯,大家可以進行嘗試。
『柒』 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
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
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大多數人可能對千年健並不了解,千年健是一種中葯材的名字,而它來源於野生植物,千年健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根莖,以下分享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濕、壯筋骨、消腫止痛。千年健辛,苦,溫,歸肝、腎經,主要有以下作用:
1、千年健有強筋壯骨的功效,可以治療老年性的肝腎不好導致的痿軟。可以和川斷、杜仲、山茱萸、枸杞子等葯物配伍使用。
2、千年健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胃痛以及癰疽瘡腫。
3、可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常與枸杞、雞血藤研末內服。
4、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千年健有抗炎、鎮痛、抗組胺、抗凝血、抑制布氏桿菌和單純皰疹病毒的作用。
【中葯名】千年健 qiannianjian
【別名】一包針、千年見、千顆針。
【英文名】Homalomenae Rhizoma。
【來源】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 (Lour.) Schott.的根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長圓柱形,肉質。鱗葉線狀披針形,向上漸狹;葉具肉質長柄,上部圓柱形,有淺槽,下部膨大,呈翼狀,基部擴大呈葉鞘,葉片近紙質,箭狀心形或卵狀心形,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心形,兩面光滑無毛,側脈平展,向上斜升,干後呈有規則的皺縮。
花序1~3,生於鱗葉之腋,短於葉柄,佛焰苞長圓形或橢圓形,開花前捲成紡錘形,先端尖,有喙,肉穗花序具短柄或無柄,花單性同株;雄花生在花序上部,雌花在下部,緊密連接;無花被;雄花密集,通常由3枚雄蕊組成一束,分離,雄蕊呈片狀長圓形,花葯縱裂;雌花具退化雄蕊,呈棒狀,雌蕊長圓形,子房3室,胚珠多數,柱頭盤狀,具不明顯的3裂。漿果。種子長圓形,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產地分布】生於山谷溪邊或密林下、竹林下、灌叢下陰濕地。分布於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洗凈,去葉,洗凈,颳去外皮,曬干。
【葯材性狀】圓柱形,稍彎曲,有的略扁,長15~40厘米,直徑0.8~1.8厘米。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粗糙,可見多數扭曲的縱溝紋、圓形根痕及黃色針狀纖維束。質硬而脆,斷面紅褐色,黃色針狀纖維束多而明顯,相對另一斷面呈多數針眼狀小孔及有少數黃色針狀纖維束,可見深褐色具光澤的.油點。氣香,味辛,微苦。
【性味歸經】性溫,味苦、辛。歸肝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祛風濕、健筋骨。屬祛風濕葯下屬分類的祛風濕強筋骨葯。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煎湯內服。用治風寒濕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攣麻木。外敷適量,用治中風關節腫痛、慢性盆腔炎、骨折癒合遲緩。
【葯理研究】抗組胺,抗凝血,抗菌,抗病毒,抗炎鎮痛等。臨床用治風寒濕痹有較好療效,但葯理作用尚不清楚。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組分為α-蒎烯、β-蒎烯、香芹酚、傘花烴、樟腦、赤鮮醇、葡萄糖和芳樟醇等。
【使用禁忌】陰虛內熱者慎服。
【相關葯方】治風寒筋骨疼痛、拘攣麻木;千年健、地風各30g,老鸛草90g。共研細粉。每服3g。(《全國中草葯匯編》)。
千年健為常用中葯。《本草綱目拾遺》列入草部。
別名:一包針、千年見。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乾燥根莖。
產地:國內主產於廣西:雲南等地。國外產於南洋群島等地。
性狀鑒別:千年健為細長條狀的圓柱形,狀如藤,均扭曲。長約30~60厘米,直徑6~8毫米。表麵灰棕色或淺紅棕色,粗糙,有多餘深縱溝紋及黃白色的針狀物,溝紋成層排列,每成層長約1.5厘米,末端即成針刺狀突物。質脆,易折斷,斷面樹脂樣,有一束黃色細筋。氣香辛烈,稍有樟腦氣,味辛而微苦。
以條大,紅棕色,體堅實,香氣濃烈者為佳。
主要成分:主含揮發油等。
功效與作用:千年健有祛風濕、強筋骨、止痛消腫作用。實驗證明止痛祛風力良好,為風濕痹痛用葯,對老年筋骨酸軟無力,尤為適宜。均為野生,多生於山溝等陰濕地方。
炮製:切片,生用。
性味:辛、溫。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祛風濕,強筋骨,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肢節酸痛,麻木,拘攣,老人筋骨痛。又治胃痛。
臨床應用:千年健味辛性溫,辛能散,溫能補,故有強筋壯骨之功,為治風寒濕痹常用葯。
1、用於風濕痹痛,腰酸腳軟,拘攣麻木等症,常與鑽地風相須為用,能增強祛風止痛,強筋壯骨之功。
2、用於胃寒疼痛,研粉單用和酒沖服。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口苦舌干者慎用。
用量:3~15g;或浸酒服。外用:研末調敷患處。
處方舉例:追風丸、沒葯、木瓜、川烏各30g,當歸60g,續斷15g,麻黃15g,生杜仲、紅花、草烏各30g,千年健、獨活、蘄蛇、地風、甘草、羌活各15g,虎骨、乳香、菟絲子各30g。上葯共為細末,蜜為丸重6g。(《經驗方》)
注《柑園小識》:忌萊菔子。
『捌』 千年健的功效與作用(2)
配穿山甲, 治風火毒盛,稽留膚表,血郁熱聚,焮紅腫痛,腐肉潰破,膿出不易。千年健辛散通滯,散結消腫,《本草再新》曰:「治癰瘺瘡疽……消腫排膿」。穿山甲成寒破積,泄火排膿。《本草綱目》曰:「消癰腫,排膿血」。相須為用,清熱消腫,托里排膿,堪為療癰消瘡要對。
配川芎活血行氣,去風除濕,若風寒濕邪閉阻經脈,氣滯血瘀則肢節疼痛,拘攣不利。川芎辛溫,走竄行散,去風活血。《神農本草經》曰:「主寒痹,筋攣緩急。」 千年健苦溫,苦燥溫通,除濕通絡。《飲片新參》曰:「去風濕痹痛。」二葯相伍,去風除濕,活血通絡,氣血暢利,痹痛可解。
配陳酒通血脈,壯筋骨。陳酒辛溫,溫脈,行葯勢。《本草綱目拾遺》論其:「通血脈。」千年健亦辛溫,通經絡,健骨。《本草綱目拾遺》曰:「壯筋骨」。二葯相配,溫經活絡,活血行血,堅筋壯骨,故《本草綱目拾遺》載:「壯筋骨,浸酒」。
千年健附方
治老年人筋骨無力,手足麻木(《經驗方》) :本品、熟地、當歸、枸杞子、南五加皮、續斷、桂心、獨活、羌活、山葯、蒼術。水煎服。
治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經驗方》) :本品、紅花、當歸尾、桑寄生、透骨草、骨碎補、海桐皮、絡石藤。水煎服。
治老年人胃痛(《經驗方》):本品、香附、高良姜、雞內金、木香、砂仁、陳皮、丹參。水煎服。
治癰疽瘡腫(《經驗方》) :千年健、穿山甲、野菊花。水煎服。
固精強骨:千年健、遠志肉、白茯神、當歸身各等分。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酒服50丸。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強筋骨,為君葯。(《瀕戶籍簡方》)
治體弱老人寒濕膝痛、腰痛,尤其腰脊僵硬疼痛,屈伸不便者:千年健、川牛膝、海風藤、宣木瓜各9g,桑枝15g,杜仲9g,秦艽、桂枝各6g,熟地12g,當歸身9g,虎骨膠(溶化)6g。水煎服。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強筋骨,止痹痛,為君葯。(《貴州草葯》)
治由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症,腰腿酸痛,四肢麻木,身體沉重,及跌打損傷,血瘀疼痛等症:千年檢、沒葯、自然銅、鑽地風、桂枝、牛膝、木瓜、甘草、杜仲、防風、羌活、獨活各9g,馬錢子(砂燙去毛)90g,乳香(醋炙)9g,麻黃120g。上共軋為細粉,煉蜜為丸,每丸重6g(含葯量約2.4g)每服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下。孕婦忌服。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強筋骨,止痹痛,為君葯。(疏風定痛丸《北京市中葯成方選集》)
千年健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內服:4.5—9克,煎湯,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
用葯禁忌
有報道病人服用千年健組成的復方葯後,出現惡心、嘔吐、眩暈、全身抽摔、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角弓反張、呼吸困難。臨床使用該葯應注意用量及葯後反應。
不能應用於風濕痹痛屬熱證者。陰虛內熱體質者不宜久服該葯。
陰虛內熱者慎服,陰虛內熱體質者不宜久服該葯。
《柑園小識》:"忌萊菔。"
《飲片新參》:「陰虛內熱者慎用。」
上一頁 全文完(共 10707 字) 展開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