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教育: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兒園的素質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禮儀,促使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幼兒時期的禮儀教育至關重要。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1、幼兒教育中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助於中華民族美德的傳承
從古至今,我國都非常注重培養人的美德,且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盛名。在我國古代典故中,「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卧冰求鯉」、「孔融讓梨」等故事中,涉及到的每個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美德,或知恩圖報,或孝順謙讓。因此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將這些典故向幼兒們進行講述,讓他們能夠從故事中認識到中華民族美德,並逐漸理解禮儀的含義,這樣就有助於將中華民族的美德不斷的傳承下去。
1.2提升幼兒的交際能力
在幼兒時期,作為交往與交流的橋梁和紐帶,禮儀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內容。只有當幼兒在懂得禮儀的基礎上,其才能與長輩以及同齡人進行更好的交流和溝通。如果一個人不懂禮儀,其給別人的印象分就會大打折扣,同時這也不利於其與他人之間進行友好的相處。古人孔子有言:「不知禮,無以立。」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為:如果一個人不學習禮貌禮儀,則沒有能夠立身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出對於人來說,禮儀學習意義非凡。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引導幼兒掌握一定的行為舉止,並明白正確的禮儀表達是怎樣的。只有學會尊重他人,自身才能受到他人的歡迎和尊重,因此教師需要在幼兒教育中,積極的促使幼兒與他人之間形成良好的交際關系。
1.3促使幼兒身心獲得健康發展
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加強禮儀教育,還能避免現實生活中出現較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現象。通過禮儀教育,幼兒就能明白如何感恩,同時促使自己的身心均能獲得健康的發展。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一些青少面誤入歧途,均與其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聯系。並且由於年齡的增長,其自身的惡習沒有獲得良好的改正,從而對身心健康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加強禮儀教育,這樣才能促使幼兒的身心獲得更加健康的發展。
2、幼兒教育中禮儀教育的實施方法和策略
2.1在幼兒日常生活中融入禮儀教育
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一般涉及到很多的日常活動,且每天幼兒們都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其性格的養成也會受到的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在幼兒教育中有效的實施禮儀教育,就必須在日常活動中融入一定的禮儀教育。幼兒園的老師首先需要培養幼兒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衛生習慣。例如飯前便後洗手;吃飯時不能到處張望;睡覺時間不能大聲吵鬧;玩具用完了需要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個人的物品用完之後需要整齊歸放等。早上或者傍晚在幼兒園看到老師,需要向老師問好,如「早上好」、「晚上好」等。日常出行不讓父母抱著等。通過這些小習慣的逐漸培養,幼兒就能慢慢的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2.2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組織多樣化教學活動
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為了促使禮儀教育獲得有效的實施,幼兒教師還需要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加以轉變,並對禮儀教育加強宣傳,同時積極的開展和組織一些內容豐富的特色教學活動,並為幼兒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禮儀的環境,這樣就能在整個幼兒教育中始終貫穿禮儀教育。例如,在禮儀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學校的廣播,增設一些專題內容,來達到宣傳禮儀教育的目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一些禮儀教育的專項活動,並利用自己的親身行為將文明禮儀傳授給幼兒們,這樣一來,幼兒就能耳濡目染,逐漸形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從而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2.3在幼兒的整個教育中貫穿禮儀教育
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在開展禮儀教育時,還應注意在幼兒的.整個教育活動中都貫穿禮儀教育,並且要在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將禮儀教育的內容加以融入和滲透,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自覺的進行約束,同時還能將不良的行為習慣加以改正,從而學會做一個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人。幼兒在參加自己喜歡的教學活動,或者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也需要將其中包含的禮儀教育內容充分挖掘出來,並將禮儀教育的價值充分的體現出來,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們掌握更多的、更正確的禮儀。
2.4通過實踐幫助幼兒鞏固禮儀知識
在禮儀教育實施的過程中,禮儀教育除了進行禮儀知識方面的教育之外,還涉及到加強的實踐性以及操作性內容。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禮儀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向幼兒們講解禮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幼兒們加強實踐和操作,這樣幼兒們才能掌握真正的禮儀知識和行為。
3、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類文明的程度也逐漸提升。而由於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於禮儀教育的也有了更高重視。因此各個學校都需要加強學生們的禮儀教育。而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實施禮儀教育,這樣才能促使幼兒們掌握一定的禮儀知識,從而實現自身身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