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比較倡導的健康的擇偶觀有什麼

比較倡導的健康的擇偶觀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9 21:32:38

❶ 樹立正確的擇偶觀

正確的擇偶觀或者說戀愛觀的基礎應該是互相愛慕,志同道合;擇偶的標准應是全面衡量,品德為重;擇偶的態度應是嚴肅認真,履行義務。

志同道合:就是有共同的志向,抱負和事業心,具有共同的人生態度、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這是愛情鞏固可靠的基礎,有了這樣一個基礎,其它方面的不足可慢慢彌補。

品德為重:品德高尚的心靈美和外表美相比,前者更為重要,在戀愛問題上,應當樹立這樣一種觀念: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

嚴肅認真:愛情並不是俯首拾來,隨手拋去的花朵。絕不能朝三暮四,見異思遷。真正的愛情應當是忠誠的,持久的。青年男女一旦進入戀愛階段,就不允許任何一方同時和兩個以上的異性處於戀愛狀態,這就是愛情的專一性和嚴肅性。青年男女一旦結婚,雙方就要互相體貼,互相幫助,互相諒解,同舟共濟,共同度過美好的一生。

【婚前性行為會導致哪些嚴重後果】

熱戀中的男女情慾沖動,往往會產生性的要求,甚至沖破理智的閘門,發生性行為。這種婚前性行為,不僅為法律、道德所不容,而且對男女雙方的身心健康也十分有害。

人類的性行為絕不僅僅是生理本能的反映,還包括思維、語言、情感等社會心理因素,是行為、感情、態度和品質的綜合反映。純潔的愛情是以志同道合,彼此尊重,相互負責的互愛為基礎的。慾火燃燒而失卻控制,一時沖動而魯莽從事,會使雙方都陷入局促不安,後悔自責的心境,甚至會給今後的婚姻埋下危機的種子。有調查表明,婚前性行為是造成婚姻破裂的因素之一。

婚前性行為同樣可以受孕。一旦這種情況出現,男女雙方都會陷入顏面難當的困境。特別是女方,將承擔更多的不幸。各種終止妊娠的手術,如人工流產、引產等會給女方身體帶來一定損傷,並且可導致各種並發症的出現。

因此,熱戀中的男女青年,當戀愛與性意識的發展達到一定熱烈的程度時,雙方都要冷靜地控制性意識的激發。追求高尚純潔的精神活動,克服卑下的意念,尋求文明有益的志趣,從而控制性慾本能的沖動,正確駕馭自己的行為。

❷ 你認為,健康的愛情觀是怎樣的

你好,我認為健康的愛情觀應該是表現如下的:
1、不痴情過分,不咄咄逼人,不顯示自己的愛情佔有欲,能夠充分尊重對方;
2、將愛情給予對方比向對方索取愛情更使自己感到歡欣,並以對方的幸福為自己的滿足;
3、是彼此獨立的個性的結合。
4、戀愛要嚴肅認真、感情專一。愛情它只能存在於戀愛者兩人之間,不容許第三者介入。
5、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事業之間的關系。愛情是美好的,它是人生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
6、要懂得愛情是一種責任和奉獻。愛不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和奉獻。
人在社會中始終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的人際關系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對大學生而言,曾經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伴群關系,正讓位於兩性間的戀愛關系。戀愛關系對大學生的意義,事實上已超出了這種關系本身,而是作為其自我認定和自我價值感的基礎。
(2)比較倡導的健康的擇偶觀有什麼擴展閱讀:
愛情是兩個人之間的愛慕關系。這種關系包括自己特有的感情和義務,它只能存在於戀愛者兩人之間,不容許第三者介入。而且,戀愛不是兒戲,雙方要真誠相待、實事求是地對待自己,也實事求是地對待對方。無數事實證明,用欺騙手段騙取愛情,是不會幸福的。另外,雙方一旦建立了戀愛關系,就要忠貞專一,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見異思遷。任何一個人搞三角戀愛、多角戀愛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
愛情中的注意事項如下:
1、不合適的人,就不要將就。
明明知道兩人不合適,偏偏還要在一起,那樣只會惡心了自己,還耽誤了別人。尤其是對於相親中的男女來說,千萬不要將就,不合適的兩人,真的是過不下去的。
2、合適的人,不要放手。
不管遇見什麼坎坷,都要堅定地走下去。你花了那麼多的時間來等待這個人,就不能放棄。只要堅持住了,那就會成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

❸ 大學生如何培養健康的擇偶觀

當今大學生擇偶觀淺析摘要:當今的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或多或少都面臨著擇偶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多樣化, 大學生的擇偶觀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他們的觀念已不再局限於傳統擇偶觀的層面。 其中也不乏由於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的一些擇偶觀的誤區,本文將就大學生擇偶觀這一問題進行分析。關鍵詞 :大學生 ; 擇偶觀;誤區一、 當代男女大學生的擇偶觀共同點1、 有感情基礎是擇偶的第一要素;當代大學生以 90 後為主,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觀念的不斷變化,對擇偶一事大部分大學生不再聽從父母的要求, 反而更加傾向於自己去尋找真愛。 在擇偶觀上,家庭,地位,金錢,經濟收入不再佔主導因素,他們希望雙方確實存在情感上的互動與共鳴。 他們渴望高品質的婚姻, 結婚的目的不再僅僅局限於傳宗接代,更注重的是雙方的情感生活是否和諧。 當雙方之間不再有感情時, 便會理智的分手並且不再勉強的將關系繼續維持下去,放棄這段感情雙方尋求新的情感。2、 物質是影響擇偶觀的重要因素;雖然當今大學生擇偶時把情感放在首位, 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 尤其是經濟體制翻天覆地的的轉變,使得大學生婚戀的「含金量」急劇增加。其原因有:市場經濟抬升了金錢在人們心目中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 大學生在現實婚戀中感受到了它的 「魔力」。父母在對子女的擇偶提出要求時, 會注意對方的家庭條件,具體收入等。 男方希望女方對自己的事業能夠提供幫助, 女方則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著「學得好不如嫁得好」3、 品德修養也影響著擇偶觀撇開外在基礎, 內在的美好品質在擇偶觀上常常會起更決定性的作用。 大部分大學生對戀人的品質更看重。 男女大學生在對戀人的品德修養要求上都重視明事理、尊老愛幼、誠懇待人、有涵養。有做人的基本道理。4、 其他因素;當今大學生擇偶時仍然受其他許多因素制約, 例如地理因素, 外貌因素等等。大部分家長都會要求自己的子女不要外嫁太遠, 所以大學生擇偶時會考慮地理因素,如果兩人相距 太遠而不得已選擇了異地戀,則會更多地接受時間和空間的考驗。 尤其是當畢業時, 雙方由於工作的不同往往會各奔東西, 地理因素最終會造成戀情的無疾而終。 部分外貌協會的女生在擇偶時更看重眼緣, 更加在意對方的身高以及長相是否符合自己的審美。二、 男女大學生的擇偶觀不同點1、雖然在有感情基礎這一點上和女大學生相同,女大學生希望找比自己優秀的戀人,而男大學生則希望找到與自己相似或略低於自己的戀人。 同時多數女 大學生希望能找到比自己年齡大的戀人並且認為比自己年長的人有更多的社會經驗並且可以給自己更多的庇護和指引。 相反男學生則更傾向於...

❹ 正確的擇偶標准應該是什麼

其實也沒什麼絕對正確的擇偶標准,鞋穿在腳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但是作為男女朋友,有三點是最基本的,如果這三個都沒有,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首先應該要孝順,其次要對自己好,最後就是有上進心

1、孝順的人

百善孝為先,對於孝順擇偶標准這條我永遠放在第一,一個對自己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會對你有多好?又會對這個家有多好?

如果一個男生的孝順是對他的父母言聽計從,百依百順那也不是單純的孝順了,孝順不是指的單方面,它取決於一個人對於家事處理得不偏不倚,對於家人的呵護關心,永遠會把他們放在心上,從這方面可以看出他的家教以及人品如何。

2、對你好的人

對你好的定義就是:任何時候男生都應該肩負家庭責任,願意為自己的女人花錢,一個捨得為女生花錢的男人錯不了,對你好的人事事都會為你考慮人,會在乎你的感受。

過日子就是相互包容,相互謙讓,不過女生多少在這方面有些小任性,男生在合理的范圍內應該任何時候都應該多多包容謙讓女生一點,一個人對你好不好是可以感受到的!

3、有上進心的人

日子裡一部分是生活一部分是工作,一個有上進心的人,總是會更熱愛生活更努力工作,現在社會競爭激烈,擁有一顆上進的心人,他的心中永遠朝著更遠大的目標與理想前進著,一個沒有上進心的到最後總會被淘汰,有上進心的人任何時候都不會迷茫。

這個年齡大小無關,現在幼兒園的小孩都有目標有夢想,一個有上進心的人就像一個學者,探索著前方的無止境,包囊中總是裝著一顆熱血愛拼的心。

(4)比較倡導的健康的擇偶觀有什麼擴展閱讀:

擇偶觀一定要正確

對於婚戀對象,不同層次的人,需求也不同。有的人不會關心別人,關心起來不會被關心者感到幸福。關心一個人,也是需要能力,否則不會讓人家幸福。有的人雖然幫你說話,但是說出的話卻不能產生正能量,甚至給你降分。舉例說,她覺得自己丈夫很厲害,就和別人說她丈夫如何厲害,往往會帶來負面影響。

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所以應該根據自己實際去做出選擇。只是有一些人喜歡跟風,尤其是虛榮心理作用下,從而在婚戀問題上影響了自己的幸福。

❺ 健康的愛情觀應包括哪幾個方面

1、戀愛要嚴肅認真、感情專一。愛情它只能存在於戀愛者兩人之間,不容許第三者介入。

2、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事業之間的關系。愛情是美好的,它是人生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

3、要懂得愛情是一種責任和奉獻。愛不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和奉獻。

(5)比較倡導的健康的擇偶觀有什麼擴展閱讀

愛情中的注意事項:

1、不合適的人,就不要將就。

明明知道兩人不合適,偏偏還要在一起,那樣只會惡心了自己,還耽誤了別人。尤其是對於相親中的男女來說,千萬不要將就,不合適的兩人,真的是過不下去的。

2、合適的人,不要放手。

不管遇見什麼坎坷,都要堅定地走下去。你花了那麼多的時間來等待這個人,就不能放棄。只要堅持住了,那就會成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

❻ 三條擇偶觀,讓你做最清醒的女孩,你知道是哪三條嗎

今天刷到一篇微博,是我從小就很喜歡的作家慶山寫的關於左右的三點建議,這是我聽過最成熟且值得參考的來自女性視角的建議,想跟你們分享一下。

第三,以你為重,敬重與善待你。

這條是更適合對女孩而言的。現在這個社會到處都在講尊重女性,但這也意味著很大的責任,他會不會在你做出選擇的時候支持你,會不會認真回應你的情緒,會不會肯定你,鼓勵你,在你人生的特殊階段盡她所能的照顧你,成為你人生中寬厚而有力量的最佳合夥人。至於相貌、經濟、身份或者其它都只是在人的根本上錦上添花,沒有上面三條,對方再怎麼成功和耀眼,都與你的幸福無關。如果暫時沒有遇到這樣的人,那就成為這樣的人。

❼ 盤點現代男女7大擇偶心理

婚姻的幸福,第一步就是檢測兩個人的婚戀匹配指數,這個檢測系統就是慧愛擇偶系統。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盤點現代男女7大擇偶心理,歡迎大家分享。

男女7大擇偶觀分別是,以事業為重的擇偶心理,追求精神滿足的擇偶心理,金錢至上的擇偶心理,尋找政治靠山的擇偶心理,追求外表美的擇偶心理,要求十全十美的擇偶心理,游戲擇偶心理。這些擇偶心理都會導致不必要的情感損失。

一、以事業為重的擇偶心理

其實,每個人都願意重視這一點,都希望自己的對象能成為棟梁之材,在工作、事業上出人頭地,但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目前,具有這種擇偶心理的人為數不多,可在知識分子群里,還是大有人在的。他們把工作成績、事業進展看成人生最大的快樂。把對方有無事業心和拼搏精神,作為擇偶天平上一個重要砝碼,把愛情的幸福寄託於事業的奮斗之中。這種愛情由於事業的永恆性而得到永恆。

二、追求精神滿足的擇偶心理

隨著社會文明進步,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具有這腫擇偶心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著重對方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質、性格愛好等,追求彼此心靈上的溝通和感情融洽。只要能在精神上得到愉快和滿足,哪怕對方的經濟條件,身體狀況等方面欠佳,都無所謂。這種建立在精神上的愛情是高尚的,許多傳為美談的愛情故事,都屬於這秤愛情心理的追求。

三、金錢至上的擇偶心理

這一類擇偶心理比較普遍,尤其在經濟落後地區。他們把對方的經濟狀況放在首位,他們的婚姻是為了得到一個能滿足他們吃、穿、住、玩的安樂窩,或者藉以生存的依靠。這種建立在物質、金錢基礎上的婚姻,是不牢靠的,因為經濟條件是可以改變的,它常常因對方喪失了優厚的物質條件,而失去凝聚兩人心靈的吸引力,從而不得不分道揚鑣。

四、尋找政治靠山的擇偶心理

這種擇偶心理在封建社會是相當普遍的,他們通過婚姻打通自己的仕途之路,或者鞏固官場上的裙帶關系,即所謂的政治聯姻。現在雖然這種擇偶心理並不普遍,但是,藉此另有所圖的人還大有人在,他們並不注重兩人的情感和心理相容,更談不上什麼知音,而把隱藏在婚姻背後的不可告人的動機,放在愛情的首位。這種愛情同樣是不可靠的。

五、追求外表美的擇偶心理

這種心理在青年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對象更漂亮點,更英俊些,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味地追求這種外表美,因此常走上歧途。靠對方漂亮的外表產生的愛情,是短暫的。隨著歲月流逝,愛情也會隨著外貌的衰老而消失。正如歌德所說:「外貌美麗只能取悅一時,內心美方能經久不衰。」

六、要求十全十美的擇偶心理

有的人選擇對象時,事先制訂一系列標准,條條框框很多,凡不符合其中一二點的,哪怕其它方面都中意,都不在考慮范圍。具有這種擇偶心理的人,雖然以年輕的初戀者為多,但常常會使他們成為大齡青年。

七、游戲擇偶心理

抱有這種心理的人,只是少數。他們以戀愛為名,玩弄他人感情,朝三暮四,尋花問柳,他們的人生觀、戀愛觀是腐朽的,結果,渾噩一生也無法亨受真正的愛情。

總之,男女的擇偶心理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他人的擇偶心理。上述不過是幾種基本的擇偶心理。有道是:以利交者,利盡則散,以色交者,色衰則疏,以心交者,方能永恆。

社會心理學和進化心理學取向擇偶理論述評

擇偶是一個多屬性決策問題,包含了復雜的信息加工過程。社會心理學家通過擇偶行為取證研究,提出了如社會交換論、婚姻市場理論、擇偶梯度理論。進化心理學從擇偶心理機制出發,提出了性策略理論、親代投資模型等系列具有代表性擇偶理論模型。

1、關於擇偶的定義

擇偶,簡單來講是指選擇配偶,而配偶又稱「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雙方的關系,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個程序。從本質上說,擇偶是基於兩性親密關系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諾性法律關系。最先對擇偶進行解釋的,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他強調擇偶行為是個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滿足性選擇,而非社會決定。社會學家愛德華進一步明確了擇偶需要的內容,擇偶雙方資源交換,實現利益最大化。溫奇的需要互補理論也明確表示,擇偶與兩性心理需要相輔相成。進化心理學在擇偶行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認為擇偶時雙方生理、心理、認知層面共同建立的情感回應。我們可以將擇偶定義: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尋找滿意的、相愛的婚姻伴侶的過程。

2、研究方法

2.1問卷調查法

為方便取樣,近年來的擇偶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大學生群體,研究取向集中於擇偶標准方面。研究發現,大學生擇偶呈現輕物質、重精神的傾向,重視相愛雙方,看重人格品質、興趣匹配等,貞操觀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經濟等社會背景因素。但大學生群體比較特殊,他們文化層次相對較高,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社會人身份,年齡偏小,還未進入擇偶階段,更多地選擇戀愛對象而非婚配對象,思想偏理想化,信效度有待考證。

2.2社會媒體信息採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擇偶方式也呈現多元化,90年代研究主要從報紙、雜志等紙質媒體的徵婚廣告或婚姻介紹所登記信息中收集數據。近年來電視相親節目如《我們約會吧》、《非常勿擾》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隨著網路媒體的高速發展,網路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時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數據統計發現,隨著信息媒介的更新換代,擇偶從追求物質滿足轉變為個人情感需要的滿足。但是,跟蹤調查發現媒體徵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說明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與實際擇偶決策有很大的偏差。

2.3實地考察研究

實地考察主要針對特定地區或特殊民族擇偶行為,研究者深入實地與當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當地人擇偶形態。此類研究可信度較高,但必須破費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時間漫長,不是目前擇偶研究的主流。還有少數研究者採取實驗室實驗研究,嚴格設定變數,從更加微觀的角度考察擇偶線索。

3、擇偶理論

擇偶包含了個體復雜的信息加工過程,社會心理學擇偶代表理論經過了社會交換理論、需要互補理論、婚姻市場理論的發展。近年來迅速發展的進化心理學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理論依據,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擇偶理論。

3.1社會心理學取向擇偶理論

①社會交換理論。社會交換理論由愛德華提出,認為擇偶是一種交換行為,受經濟學影響,前提假設理性人,擇偶雙方通過交換自身資源獲得共贏,用經濟學角度表述,擇偶是一場能使雙方共同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男性提供社會經濟地位和物質保障換取女性的性和家庭服務,獲得家庭權力;女性利用年輕、美貌、身體換取經濟地位,獲得撫育後代的物質保障。社會交換理論發展延伸出結構性權力優勢假說,進一步解釋兩性擇偶標准差異原因——經濟權力不平等,男權社會背景下,女性社會經濟地位明顯處於劣勢。

②婚姻市場理論。男女雙方交換供需資源,同時扮演買方和賣方,形成市場,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類似經濟學中市場交易的擇偶環境稱為「婚姻市場」。男女雙方在婚姻市場中為了尋找到最優質配偶,會產生爭奪配偶現象。婚姻市場受供求關系平衡影響,主要涉及男女性別比例,根據中國最新人口性別比例統計,男性比女性多三千多萬人,「婚姻市場擠壓」形象顯示了性別比失衡,數千萬男性將被迫單身。而上世紀80年代,越南因戰爭死傷大量男性,女性就處於劣勢地位,造成一夫多妻制。未婚男女的優勢資源是無形的交易物品,當然,不同於實際買賣市場中「討價還價」,擇偶有時更多的是一種帶有個人主觀情感色彩的選擇行為。婚姻市場根據個人擇偶價值觀的不同,資源價值評估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

③擇偶梯度理論。擇偶梯度理論指男性要求配偶在年齡、社會地位等方面都比自己稍差或相當,而女性則傾向於選擇在年齡、文化程度、社會地位、薪資收入等方面高於自己的男性為婚配對象,也就是「男高女低」婚配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社會交換理論的另一種表述方式。該理論與中國傳統社會男尊女卑文化不謀而合,事實上,我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低娶高嫁」、「郎才女貌」婚姻制度暗合擇偶梯度理論,即便社會發展至今,大量調查報告仍然顯示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依然是擇偶主流導向。

④社會心理學擇偶理論的共性。社會心理學理論強有力的立足點是,擇偶偏好一定會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總結以上理論的共同特性,不難看出擇偶共同遵循「同類婚原則」和「鄰近性原則」。同類婚原則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徵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程度、價值觀、民族、社會地位、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方面,這可以有效解釋我國傳統「門當戶對」擇偶制度的合理性。「鄰近性」原則是指有地緣(住得近)關系或者業緣(共同的工作、學習和社交空間)關系的人更容易成為婚配對象。即便是社會開放,網路發達的現代,婚戀雙方是同學或同事關系的依然是占最大比例的,通過共同的親戚朋友介紹認識的其次。

3.2進化心理學取向擇偶理論

進化心理學所有理論模型都是基於達爾文生物進化論衍生而來,強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適應性,和「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作用。進化心理學理論認為,人類心理機制是隨著適應性問題的解決不斷進化發展而成的,自然選擇那些能夠適應社會生存和繁衍的優勢基因。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假設是:為了成功遺傳自身基因,男女在擇偶偏好方面會自然發展出不同的模塊化心理機制,男性偏好有較高生育潛力的伴侶,女性則更加偏愛能夠提供資源並且願意照顧後代的男性。

①親代投資模型。Triver認為的親代投資理論認為,女性的可生育期較男性要短很多,而女性又要承擔生育任務,較男性代價更大。女性對後代有著更多的親代投資,因女性懷孕期和哺乳期的資源匱乏,因此,她們更強調男性願意提供資源和照顧的潛能。

②性策略理論。Buss在親代投資理論基礎上提出性策略理論,男女兩性為獲得基因遺傳成功,分別面臨不同的「適應性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化出不同的選擇策略,分為長期性策略和短期性策略。長期性策略強調身體健康、品性相和、價值觀相同、有責任感等穩定性特徵,雙方能夠長久相伴共同撫育後代。短期策略僅僅強調性吸引力,目的是獲得更多的選擇性,兩性關系通常是無責任的、短暫的。男性因生育成本低,通常更願意選擇短期性策略以獲得更多的基因繁衍成功;相反,女性由於生育成本較大,一般會更願意採用長期策略以繁衍成功,並獲得撫養後代的可持續性資源。

③好基因模型。該理論模型認為,擇偶偏好那些具有身體吸引力的個體。身體吸引力代表了更強的適應能力、更高的生育繁衍潛力。我們可以據此理解中國這句古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美女永遠是擇偶優勢方,我們潛意識里希望能夠孕育出具有更優秀基因的後代。

4、總結

社會心理學從社會文化、時代變遷等宏觀層面總結出人類擇偶行為規律,強調社會價值觀和文化傳承。進化心理學從個體擇偶偏好的微觀層面探討擇偶的心理機制,尤其強有力的解釋了兩性擇偶偏好差異的心理原因,進行心理學認為可以有效整合生物心理性和社會心理性,並最終找到擇偶的普適性心理機制,但是,目前的進化心理學理論對由社會文化和歷史等因素造成的擇偶偏好差異的解釋仍然缺乏有效說服力。無論是社會心理學還是進化心理學雖然還不能完全解釋人類所有擇偶行為,但無疑給我們研究擇偶問題提供了大量的理論依據。

❽ 年輕人的智性戀擇偶觀是什麼意思,是一種健康的擇偶觀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對於戀愛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人生里,我們要嘗遍人生百態,愛情就是其中一種。那麼現在我們來看見一個問題,年輕人的智性戀擇偶觀是什麼意思,是一種健康的擇偶觀嗎?我認為這是一種健康的擇偶觀,在外表面前,智慧更重要,智慧是吸引對方的一個重要的點,精神上的契合,會讓兩個人生活的更幸福。

那麼你覺得智性戀是怎樣一種戀愛觀呢?你覺得這樣的擇偶觀是健康的嗎?

❾ 什麼才是健康的愛情觀

健康的愛情觀就是能夠促使人們獲得身心愉悅,結果完美的愛情的觀念。 不以金錢和權力為前提去談戀愛;戀愛中不限制對方自由空間,保持尊重; 保持各自人格獨立,拒絕依附關系;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和平;理性的看待分手;

與比較倡導的健康的擇偶觀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里經紀人版怎麼樣 瀏覽:596
宜興市為什麼每年都招事業編 瀏覽:264
德陽經濟最好是哪個縣市 瀏覽:782
愛情是不會死的是出自哪裡 瀏覽:35
品牌故事多少錢 瀏覽:560
生活要怎麼過才能開心幸福 瀏覽:982
傑瑞鼠與鼠女婚姻如何 瀏覽:242
哪些是衛生健康的事 瀏覽:229
美女忘帶鑰匙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943
愛情運怎麼算 瀏覽:399
2008年還有哪些故事 瀏覽:387
美女韓語版怎麼說 瀏覽:525
什麼是上升式婚姻 瀏覽:168
不主動的人怎麼可能有故事 瀏覽:752
如何自救婚姻的星座女 瀏覽:521
質量問題是社會經濟的什麼 瀏覽:933
廈門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597
婚姻生育證在哪裡辦理 瀏覽:164
事業單位言語一般多少分 瀏覽:26
福建寧德和湖北襄陽哪個經濟強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