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 臉色黑可能肝臟不好
如果日常生活中健康人遇到無誘因的出現臉色發黑,而且自己尚無其它明顯異常表現,建議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肝功和B超,排除病理狀態可能出現的原因。
長期攜帶乙肝病毒的乙肝患者,特別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
除了以上原因,下面幾種情況也會導致人的臉色發黑。
1、睡眠不足
2、營養不良
3、腎氣虧損
4、肝臟異常
5、常年曬太陽
B. 臉變黑,不是正常的黑是什麼病
你好,臉色發黑的原因很多,
如肝損害臉色多呈現灰暗的,有時慢性中毒也會使臉色發黑。
再有心臟病,肺部以及腎臟疾病都有可能造成面部缺血,缺氧,造成皮膚發黑。
當然更年期,內分泌失調導致的臉色灰暗也是很有可能的。您應該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在治療
C. 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臉色發黑發暗怎麼調理
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臉色即可看出健康狀況。那你的臉色如何,你知道自己健康嗎?中醫提醒,如果臉色發黑或是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這時應該及早治療,將疾病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臉色發黑發暗的鑒別診斷1.臉上黑斑 :黑斑又稱色斑,多發生在面部,常見於女性,是一種嚴重影響人們美觀並使人心煩的病症。
2.臉頰發灰 :臉頰發灰是身體疾病問題的體現。
3.臉上長斑 :臉上長斑點要當心。中醫認為,皮膚與臟腑、經絡、氣血等有密切關系,只有臟腑功能正常,氣血充盈、經脈通暢,機體、容顏才不易衰老,肌膚光潔細膩,不會產生斑點。
臉色發黑發暗的原因是什麼
1.睡眠及精神狀況
經常熬夜會使皮膚鬆弛,出黑眼圈、色斑,長期精神緊張、心情壓抑等不良情緒也可使得皮膚灰暗,色斑形成。
2.內分泌因素
妊娠、月經不調等可使表皮內黑素的合成增加,導致色素沉著。
3.慢性疾病
慢性感染、腫瘤、肝腎疾患等慢性病均可引起皮膚色素改變。肝臟是機體的代謝器官,代謝產物則要通過腎臟排出,一旦肝臟或腎臟發生功能不全,就會影響全身的代謝,毒素不能及時排出,皮膚就會晦暗無澤。
4.葯物因素
長期服用某些抗生素、止痛葯、含砷制劑或接觸焦油類物質,會引起皮膚色素改變。
5.飲食不良
不良飲食習慣可引起皮膚色素沉著。如有的人不愛吃蔬菜,長此以往,體內的維生素缺乏,皮膚易出現色素沉著。有的人一天內吃1公斤橘子,皮膚就會變黃。
臉色發黑發暗怎麼調理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C,E的蔬果,保證充分的營養與睡眠,多吃穀物和新鮮水果蔬菜等高蛋白與維生素食物,多吃西瓜,蘋果,檸檬榨原汁。多吃煮熟胡蘿卜,可少量塗抹外用VE乳液在斑處會有改善。中醫認為,皮膚與臟腑、經絡、氣血等有密切關系,只有臟腑功能正常,氣血充盈、經脈通暢,機體、容顏才不易衰老,肌膚光潔細膩,不會產生斑點。
D. 臉黑是什麼原因
一、飲食因素:如果在飲食中進食了一些含有銅、鐵、鋅等金屬元素類食物,可直接或是間接增加黑色素生成的酪氨酸、酪氨酸酶等物質的數量與活性,從而引起皮膚發黑。
二、葯物因素:有一些葯物親和黑色素,從而可引起面部發黑,如氯奎對黑色素的親和力就很強,可加重膚色黑變;還有鎮靜葯對膚色影響也大。另外有一些外用葯物也可引起皮膚發黑,如反復使用含汞軟膏,會導致在患處留下棕色色素。抗癌葯也有不少會導致膚色變黑。
三、疾病因素:有不少疾病可導致皮膚變黑,如內分泌系統疾病,還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營養不良性疾病等,這些疾病可導致皮膚變成褐色或暗褐色,還有慢性肝病可導致眼眶周圍變黑。有一些皮膚病也可引起膚色變化,尤其是因為食物過敏而引起的一些皮膚病,很易導致色素沉著而使皮膚變黑。
四、生理性因素:如身體各方面都正常,有可能是自身免疫調節,或是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異常等引起面色發黑,另外睡眠不好也可導致面色晦暗發黑。按中醫來看,臉色發黑也有可能是腎虧的表現。
五、病理性因素:最常見的為乙肝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多數會有面色黝黑晦暗現象。因為乙肝患者的肝臟功能減退,代謝也長期異常,所以會導致皮膚色素暗沉,面部出現暗灰色,皮膚會變得乾燥粗糙,甚至會出現古銅色面容,醫學上叫這種為肝病面容,即肝臟疾病引起的臉色發黑的病理原因。
E. 臉的正常膚色是什麼樣的
中國人是屬於黃色人種,所以中國人的基本正常面色都是為紅黃隱隱,明潤而有光澤,這就是有神氣、胃氣的正常色澤表現。
所謂有神氣就是明光而有光澤,所謂有胃氣就是隱約微黃、含蓄而未露,除了人類、種族對膚色有影響以外,人的膚色也會根據四季的變化以及環境變化而出現相應的改變,比如說夏天略黑,冬天略白等,但是因為四時的不同、個體體質和稟賦的差異,以及受地理環境、氣候、職業等不同因素的影響,面色也可有略黑稍白等差異。
但是無論怎樣,只要面色是明潤光澤、隱然有生氣就是正常的面色,此外由於居住環境和工作的不同、情緒的變化、飲食習慣,以及運動過後的原因都會使人的面色有所不同。
F. 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
面色發黑,是有多種可能原因導致的。面色的發黑,需要具體分析,下面簡要分析一下,並給出緩解建議。
中醫認為,面色發黑是腎虧虛的表現,常用補腎葯物給予治療。
首先,有一些疾病,比如肝硬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癌、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也會導致患者出現面色發黑的現象。
其次,長期服用某些葯物,如抗癌葯,也會導致患者出現面色發黑的情況。
最後,有可能是生理現象,比如老年的色素斑、婦女的妊娠斑,屬於正常的情況,不需要治療。
如果是因為其它的疾病,比如肝硬化、腎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慢性腎功能不全時,要進行對症的治療。但是,首先還是要明確病因,看是一種正常的表現,還是身體有疾病的情況。
如果想要緩解臉黑的話,可以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C,E的蔬果,保證充分的營養與睡眠,多吃穀物和新鮮水果蔬菜等高蛋白與維生素食物,多吃西瓜,蘋果,檸檬榨原汁。
並且多吃煮熟胡蘿卜,可少量塗抹外用VE乳液在斑處會有改善。中醫認為,皮膚與臟腑、經絡、氣血等有密切關系,只有臟腑功能正常,氣血充盈、經脈通暢,機體、容顏才不易衰老,肌膚光潔細膩,不會產生斑點。
G. 臉黑會不會表示健康有問題
一個人的臉色與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醫師們也經常通過觀看患者的臉色作為判別疾病的參照,這是由於人的全身氣血的盛衰,常常從臉部顯示出來。
身體健康的人,臉色紅潤,表示血氣充盈;而身體不適的人臉色蒼白,表示血氣虛衰。
一般來講,健康人的臉色通常是微黃,顯紅潤而有光澤;不健康的人常常表現出多種異常的臉色,如蒼白、潮紅、青紫、發黃、黑色等。
·蒼白臉色
一般是由於臉部毛細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醫認為這大多是屬虛病或寒症,是體質差的表現。此外,如大出血、休克引起毛細血管強烈收縮,甲狀腺機能減退、慢性腎炎、鉛中毒等,也會引起臉色蒼白的現象。
·潮紅臉色
有生理與病理性兩種。前者出現與飲酒、日曬、劇烈運動或情緒活動如憤怒、害羞等有關;後者主要是發生在感染引起的高熱性疾病,如傷寒、虐疾、肺結核、肺炎等。如服用阿托品等擴張血管的葯物,以及大量服用激素後,也會引起臉部暫時潮紅的現象。
·青紫臉色
大多由於缺氧而引起,劇烈的疼痛常常使臉色蒼白而帶青紫,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等,也都會使臉色變為青紫。
·發黃臉色
大多由於細胞損害,或膽道阻塞使血液中膽紅素濃度超過正常范圍,滲入組織與粘膜而造成的,醫學上稱之為「黃疸」。主要是見於急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肝硬化、肝癌、胰頭癌等患者。
·黑色臉色
中醫認為臉色發黑是腎虧損的表現,故常用補腎葯物予以治療。此外,肝硬變、腎上腺素功能減退症、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癌等患者,也會出現臉色變黑。
當發現有臉色不佳時,就應該找出毛病,加以改善,這樣才可以擁有好臉色。
H. 請問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
臉色發黑,一般來說,已患有慢性疾病。首先表明你經常熬夜導致的肝血虧虛,影響到腎動力。其次久坐吸煙傷脾損腫,也就是出現了脾陽不振,上廁所有大便不盡或者不成形的感覺,肺主皮毛,肺氣虛,皮膚自然就粗糙,因為氣血則缺乏導致臉部有刺痛感。一般來說,我們這時候建議對這種情況的治療手段,我們建議可以選擇八珍丸配合補充益氣丸來治療,如果確定是因為腎虛導致的顏面部位的發黑發暗的話,建議最好選擇使用金匱腎氣丸來治療,當然,這種葯物肯定要連續口服一個月左右才達到明顯的效果。
I. 臉色偏黑是那裡出了問題
臉色發黑是腎虛的表現,應適當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枸杞等
中醫認為,五官與身體的五臟健康息息相關,五官氣色之好壞透露出人體健康的蛛絲馬跡。因此,只要善於每天早晨在照鏡子時好好觀察臉上一些變化,再綜合自覺症狀等,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就能大致掌握,可以讓你及時就醫。
臉色:氣血是否順暢
面部的色澤是氣血通過經絡上注於面而表現出來的,氣血的盛衰及運行情況,必定會從面色上反映出來。
臉色潮紅:心臟可能有問題
臉色常常像嬰兒一樣經常紅撲撲的人,並非是好事,尤其需要注意心臟方面的健康狀況,比如患有狹心症、心肌梗塞的人,或是有這些疾病潛在病因的人,多半擁有一個紅紅的臉蛋。當身體的血液循環不良時,就會使得體內熱氣不平衡,而造成上半身熱下半身冷的狀況,同時腿部容易累積過多的水分而呈現浮腫的症狀。心臟若無法正常運作,就會造成體內的熱分布不均而使得臉色容易潮紅。
臉上長斑:警惕婦科疾病
臉上長了斑,除了妊娠期和口服避孕葯外,更多時候,反映出一些女性內分泌失調性疾病,諸如月經不調、痛經、子宮附件炎、不孕症等。中醫將成年女性面部色斑稱為「肝斑」,並認為肝鬱氣滯的人易出現面部色斑,也就是說,情緒異常與面部色斑的形成和加重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調暢情志才是預防和治療面部色斑的關鍵。
醫生提醒:
臉色發黃是脾虛的表現,如果突然出現臉色變黃,則很可能是肝膽功能不佳的跡象,急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會發出上述「黃色警報」;
臉色發黑是腎虛的表現,應適當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枸杞等。
當肝臟發生毛病時,臉色和眼睛通常會有變化。
眼睛:反映肝臟問題
當肝臟發生毛病時,通常臉色和眼睛會有變化,如臉色發青,眼睛容易疲勞、視力減退、眼白部分變黃、容易流眼淚等。
眼白泛黃:預示肝膽出毛病了
若血液中分泌出過多的膽汁,則會出現眼白泛黃的症狀。這是因為膽汁本身為黃綠色的液體,由肝臟細胞分泌出來並貯藏在膽囊之中,具有幫助分解體內多餘脂肪的作用。當膽囊或肝臟的功能運作不良時會造成膽汁堵塞滯留,使得原本應從肝臟經膽管送到膽囊的膽汁從中漏出而流入到血液中,就會產生眼白泛黃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患上肝炎的人眼睛和皮膚會發黃的緣故。
眼瞼泛白:小心貧血
若眼睛黏膜上的血管顏色過淺,到了幾乎要看不見的情形,則可能意味著貧血。女性因為特殊的生理期,更容易發生貧血的症狀。所以,你最好經常對著鏡子翻開自己的眼瞼好好檢查一番。另外,也可能藉助站立時暈眩,稍微運動就心悸、氣喘不停、皮膚干澀無光澤、落發、指甲變得脆弱等症狀來判定是否為貧血。
眼皮浮腫:水分代謝不暢
即使睡前並沒有喝很多水,可有些人早晨起來總是發現自己眼皮浮腫。這個情形就是體內的水分調節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的結果。造成水分代謝失調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腎臟機能或腸胃功能降低、心臟疾病等。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則需要綜合全身的症狀來進行判斷。若是眼皮浮腫,且容易疲勞、口乾舌燥、排尿不暢,則有可能是腎功能衰退。
醫生提醒:
有時候眼皮上冒出一些不會產生疼痛的黃白色小疙瘩,這是因為體內堆積了多餘的脂肪,這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膽固醇過高的信號。
如果眼瞼上長出了麥粒腫,則提醒您近期壓力太大、睡眠不足或脂肪、蛋白質攝入過多,蔬菜、水果嚴重缺乏,需要對症治療了。
嘴巴:體內是否積熱
當腸胃功能減緩時,容易出現口臭、口腔會比較乾燥的情況,同時臉色偏黃。而胃功能異常亢進而引發胃部發炎時,則會在嘴角冒出痘痘、舌頭發紅等。
唇色過紅:防止「上火」
嘴唇紅潤是健康的證明,不過若是像塗了口紅般深紅,反而是不健康的表示。紅色在中醫里代表著熱症,體內囤積過多的熱,小心上火。
唇色蒼白:貧血的可能性很大
由於嘴唇的表皮很薄,所以能完全反映出血液的顏色。若是唇色變淺,表示血紅素不足。若是嘴唇過白,則表示有貧血的可能。如果同時伴有指甲蒼白的症狀,則貧血可能性極大。
醫生提醒:
如果你早晨起床時發現枕邊流了一灘口水,則有可能代表著你的腸胃虛弱。而且,通常伴有胃鳴、腹瀉、體溫較低等其他相關症狀。
當你被口臭所困擾時,你應當考慮自己是否胃火旺盛引起,或者警惕是否患有鼻炎或牙齦疾病。此外,暴飲暴食造成的消化不良也會引起口臭,它通常伴有胃脹、打嗝等症狀。
舌頭:反映五臟虛實
去看中醫就會體驗到,望舌診病主要觀察舌質和舌苔,舌質可以反映五臟的虛實,表現外邪侵入人體的深淺。
舌質赤紅:積熱過多
若是舌頭整個看起來非常的紅,則表示體內積熱過多,而處於水分不足的狀態,往往伴隨著頭部或全身發熱的症狀。能量過剩而使得心臟亢奮或是肺部感染所引發的實熱,都會使得舌尖變紅。
舌質蒼白:身體虛弱
舌頭過白則表示血液不足,也就是有貧血的傾向,並且同時伴有容易疲勞、站立時出現暈眩、心慌等症狀。另外,當體溫過低時,比如寒冷,也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而使舌頭泛白,要注意區分。
舌頭發紫:血液過於濃稠
當人體血液中含有大量陳舊廢物、體內水分不足,或是患高血脂症時,會使血液的黏稠度上升而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舌頭出現紫紺色的反應。舌頭偏紫的人,通常會有肩膀僵硬、腰痛、痛經等症狀。舌頭如果出現紫色斑點,表示身體某處的血管遭到阻塞,使得血液循環不順暢。
醫生提醒:
舌苔肥厚,幾乎看不到舌頭表面,有可能是飲食過量等因素引起的腸胃功能不良而造成的。此外,在發生重大疾病的時候,舌苔也會增厚。那種舌苔薄到幾乎看不見的情況,也預示著身體虛弱或是過敏體質。
舌面光滑如鏡,沒有舌苔,是消化性潰瘍的前兆;舌頭粗糙,表示營養缺乏,以及因鐵的吸收不良所引起的貧血。
牙齒:反映腎臟骨骼
在中醫里,有「腎生髓,主骨,齒乃骨之餘」的說法。牙齒的狀況,不僅表示著全身的骨骼健康,而且和腎臟的關系密切。如果牙齒或骨骼發育不好,通常腎臟功能也不盡如人意。
牙齦紅腫:胃炎或疲勞
中醫將牙齦視為胃的一部分,因此若是牙齦呈現紅腫的症狀,首先就應該懷疑是否有胃部發炎的情況發生。若同時牙齒變得松動,並伴隨強烈的口臭等症狀,則表示是牙周病。引起牙周病的原因,除了鈣質攝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幹凈外,同時也與過度疲勞造成免疫力降低有關。
牙齦出血:腸胃不好
牙齦容易出血的情形不僅會發生在牙齦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腸胃不好的人也很容易在刷牙時出現出血的傾向。腸胃不好時,由於消化、吸收能力不足,使得血管變得脆弱,只要稍微遇到刺激會造成微血管破裂。強健的牙齒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腸胃吸收功能上,因此要想擁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首先從加強腸胃開始做起。
醫生提醒:
無論你怎麼愛護牙齒,還是出現了蛀牙。這時,你要小心,這預示著全身的骨骼衰弱。尤其是對於更年期女性而言,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