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有哪些不健康的app

有哪些不健康的app

發布時間:2022-12-19 14:49:36

❶ 17款移動App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被通報,你都用過哪些軟體

這些app我還是用過很多的,沒想到這些APP竟然存在隱私不合規的行為,這些軟體侵害了我們的權益,也有泄露我們隱私的風險,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願意用這樣有風險的軟體。這些軟體不僅侵犯隱私,還可能帶來病毒,能不用的話,我們盡量不用。這些軟體大部分都是炒股跟證券軟體,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不用擔心。

最後,我還用過《西部證券》,《新時代證券》,都不建議使用,既然已經曝光了,大家下載軟體炒股的時候就長點心。具體的涉及名單已經公布了,大家可以對照一下看自己有沒有用過,一不小心信息就泄露了。在我們注冊的時候也要認真讀一下協議跟說明,不要隨便亂開許可權,特別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朋友,一定及時清理手機。不然一不小心就掉進了陷阱。

❷ 10款侵害用戶權益APP被下架,都有哪些APP使用率如何

工信部向社會通報了26家存在違規調用麥克風、通訊錄、相冊等許可權APP企業的名單。截至目前,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復檢,尚有10款APP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依據《網路安全法》和《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和規范性文件要求,工信部組織對上述10款APP進行下架。 這次軟體下架引發用戶的廣泛關注,下面來具體介紹一下:三、由於許多APP開發者和運營者的目的不純,導致了許多用戶在使用這些APP的過程,許多的個人信息被非法獲取和擅自泄露,嚴重侵犯了用戶的個人隱私。這種行為是非常惡劣的,網路的和諧需要所有人共同維護,這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絲毫不顧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如此不擇手段的行為不但會讓他們徹底失去用戶的信任,而且也必將為此接受應有的懲罰。

❸ 38款App違規被通報具體名單

38款App違規被通報具體名單

38款App違規被通報具體名單,近年來,我國在規范個人信息收集使用上做了一系列積極探索,現實中,保護個人信息可能比想像中復雜。38款App違規被通報具體名單。

38款App違規被通報具體名單1

信部通報38款違規APP 騰訊新聞、QQ音樂、小紅書等在列

新京報快訊 據工信部微信公眾號消息,工信部發布了關於APP超范圍索取許可權、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等問題「回頭看」的通報。38款違規APP被通報,涉及超范圍索取許可權、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等問題。通報全文如下:

用戶信息被收集有哪些風險?

曲子龍說,隱私泄露之後被精準推送廣告並不是最大的風險,不良企業會通過大數據殺熟,甚至不法軟體裝入手機後獲取通訊錄及相冊許可權,經過分析提取用於實現「個人身份信息盜用」、「定向網路詐騙」等用途。建議用戶不要輕易讓第三方軟體獲取通訊錄及相冊許可權,相冊中也盡量不要存放身份證、銀行卡等包含敏感信息的照片內容。

曲子龍認為,必要許可權按照行業區分,法律上國家已經規定得很明確了,大部分產生爭議的是一些個性化的內容,比如支付寶是一個支付軟體,但是裡面加了小程序後就變成了「公眾應用平台」,屬性發生變化獲取的許可權也自然跟著發生變化,最好的方式是應用內的第三方服務如果僅是偶爾使用的應用,都採用二次授權,並且即用即授權原則,如果長期使用的應用則制定許可權開關,用戶隨時可以手動關閉停止授權,可能會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

38款App違規被通報具體名單2

收集個人信息,應當限於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

「為了提高體驗,完善產品,一些APP必然要求獲得許可權,用數據來服務消費者。」安全專家、綠盟科技集團副總裁曹嘉說,由於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往往比較復雜,數據收集、使用范圍的邊界並不清晰。

圍繞規范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保障個人信息權益,個人信息保護法構建了「告知—同意」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

專家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並應當與處理目的直接相關,採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收集個人信息,應當限於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

同時,對於人們反映強烈的一攬子授權、強制同意等問題,個人信息保護法特別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在處理敏感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或公開個人信息、跨境轉移個人信息等環節應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明確個人信息處理者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不得以個人不同意為由拒絕提供產品或者服務,並賦予個人撤回同意的權利,在個人撤回同意後,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停止處理或及時刪除其個人信息。

近年來,我國在規范個人信息收集使用上做了一系列積極探索。針對公眾反映突出的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2019年開始,中央網信辦聯合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持續開展了專項治理行動。統籌制定APP個人信息保護系列規范,先後發布了《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明確個人信息收集、存儲、使用、共享、轉讓、公開披露等行為規范,界定了6類31種個人信息收集使用違法違規情形,明確了39類常見類型APP的必要個人信息范圍。比如,地圖導航類應用,必要個人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出發地、到達地。超出部分則屬於違法違規范圍。

針對「大數據殺熟」,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規定:個人信息處理者利用個人信息進行自動化決策,應當保證決策的透明度和結果公平、公正,不得對個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

個人信息保護法將生物識別、特定身份、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信息列為敏感個人信息。該法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並採取嚴格保護措施的情形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同時應事前進行影響評估,並向個人告知處理的必要性以及對個人權益的影響。

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權益和身心健康,個人信息保護法特別將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確定為敏感個人信息予以嚴格保護。獲取這類信息應當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並應當對此制定專門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

現實中,保護個人信息可能比想像中復雜。「個人信息與非個人信息的界限並非如想像的那樣清晰。收集行為是否合法等,也就不那麼容易判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丁曉東說。

比如,個性化推薦、用戶畫像等收集的數據屬於個人信息嗎?通常,企業在收集了用戶瀏覽網頁、搜索記錄等信息後,會將此類信息做匿名化處理。丁曉東表示,這些匿名化處理後的信息,是否屬於個人信息,是否納入個人信息的范疇來管理,學界尚無定論。此外,個人信息的范圍因時代而改變,針對不同的個人信息的類型,應該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❹ 公安成功摧毀6款淫穢漫畫APP!這些APP會如何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公安成功摧毀6款淫穢漫畫APP!這些APP上提供了大量違規非法的內容,會給青少年帶來許多不良影響,導致身心健康受損。

看這些漫畫會使得孩子逐漸上癮而浪費了大量時間,使得沒有時間投入正常的學習生活。在觀看這些漫畫的時候,人類的大腦邊緣皮層的中樞系統會分泌出令人感到愉快的多巴胺,刺激人們對於這些漫畫有更加喜愛的情緒,驅使人們沉浸其中獲得腦中的快樂因子,經過調查研究,在觀看這些漫畫的時候,腦內所分泌的物質和海洛因有相似之處,那麼我們可以認為,這些漫畫會讓孩子被動上癮,從而對於現實世界的學習活動不感興趣。

❺ 警惕!川渝兩地這17款APP侵害用戶權益,還有哪些流氓APP該被整頓

警惕!川渝兩地這17款APP侵害用戶權益,還有流氓APP是該被整頓,比如優健康,學習通,汽車頭條,壁紙多多,曹操出行,返利,愛剪輯,找靚機,美麗修行等等。

最後如果發現個人的信息在網路上被泄露的時候,要警惕起來,及時去報警,維護好自己的合法利益。

閱讀全文

與有哪些不健康的ap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宜興市為什麼每年都招事業編 瀏覽:260
德陽經濟最好是哪個縣市 瀏覽:780
愛情是不會死的是出自哪裡 瀏覽:33
品牌故事多少錢 瀏覽:558
生活要怎麼過才能開心幸福 瀏覽:980
傑瑞鼠與鼠女婚姻如何 瀏覽:240
哪些是衛生健康的事 瀏覽:227
美女忘帶鑰匙是什麼電視劇 瀏覽:943
愛情運怎麼算 瀏覽:399
2008年還有哪些故事 瀏覽:383
美女韓語版怎麼說 瀏覽:525
什麼是上升式婚姻 瀏覽:167
不主動的人怎麼可能有故事 瀏覽:748
如何自救婚姻的星座女 瀏覽:521
質量問題是社會經濟的什麼 瀏覽:931
廈門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596
婚姻生育證在哪裡辦理 瀏覽:164
事業單位言語一般多少分 瀏覽:24
福建寧德和湖北襄陽哪個經濟強 瀏覽:462
有聲故事會怎麼製作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