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
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2.
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2. 健康指標有哪些
健康指標有哪些
健康指標有哪些,如今大家逐漸重視健康,有不少人還參加健身運動,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的健康程度。以下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健康指標有哪些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指標一、血壓。
高血壓本身是一種疾病,也是諸多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建議日常生活中要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比如限鹽、減重、戒煙、運動等,以預防高血壓;35歲以上的人要定期測量血壓,一旦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要去正規醫院就醫,尤其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更應注意;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堅持治療和監測血壓,將其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切忌盲目自行停葯或減量。
指標二、體溫。
體溫反映新陳代謝的強弱。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37℃,一天中略有波動,早晨略低,下午略高,一般相差不超過1℃。體溫還與年齡有關,一般兒童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較低。運動、進食後,女性月經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等對體溫也有影響。建議,每個家庭都要有一個體溫表,及時監測體溫,一旦出現發熱要及時就醫。老年人對體溫變化的敏感性大不如前,很多時候感覺不到自己發燒了。因此,當精神不濟、沒有食慾、反應能力變差時,最好先量量體溫。
指標三、呼吸速率。
相對來說,呼吸越快、越短促,說明心肺功能越差;呼吸越慢、越深長,則心肺功能越好。一個人每天大約呼吸1、7萬次,每分鍾進入肺部的空氣約為0、946升,但真正進入肺部的空氣遠低於這個數字。人的壽命與心肺功能關系密切。深呼吸時吸入氧氣更多,器官利用率更高,甚至能讓人多活幾年。要想減緩呼吸速率,一方面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肺活量;另一方面可以練習深呼吸。可採取「吸-停(屏氣10~20秒鍾)-呼」的方式,吸氣時盡量用鼻子均勻緩慢地深吸,呼氣時要用力往外吐,最大限度排出廢氣。每次深呼吸練習3~10分鍾,每天2~3次。
指標四、心率。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心率在每分鍾60~100次。多項研究發現,心率越快預期壽命越短,心率每分鍾小於90次的人不易得心臟病。冠心病患者心率越快,出現心血管事件的幾率越大,死亡風險也越高,把心率控制在每分鍾60~74次,生命最安全。生活中應加強運動,改掉抽煙、酗酒、熬夜等壞習慣,同時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好心態、避免發怒,有助於穩定心率。運動對心臟的益處是長期且效果最好的,堅持運動能讓心率慢慢降下來。冠心病患者更要將心率減慢,除了適當運動,還可藉助葯物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老年人,心率容易因活動量的增加而變快,最好選擇中等強度的緩和運動。
指標五、疼痛感。
疼痛是身體不適時發出的最直接信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能。在醫學界,疼痛被認為是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很多人對疼痛見怪不怪,主要應對手段以「忍」為主,殊不知疼痛不僅是一些疾病表現出的症狀,本身也是一種病。嚴重慢性疼痛會導致各系統功能失調,甚至危及生命。建議一旦出現疼痛要立即去醫院診治,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葯物,不要亂吃止痛葯,以免掩蓋原有疾病症狀。
指標六、走路速度。
走路速度是提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算得上檢測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情況的一盞「指示燈」,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於0、6米/秒的人死亡風險增加,超過1米/秒的人壽命較長。生活中應注意觀察家中老人的走路速度,如果突然減緩,應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如果老人的常規步速小於0、8米/秒,也就是5秒內走不到4米,說明肌肉力量萎縮較嚴重,有可能發生了肌肉減少症。要想保證走路速度,增加日常鍛煉必不可少,快步走就是不錯的選擇。建議快步走每次持續40~60分鍾,剛開始鍛煉的.人可以從快走半小時起,然後逐漸延長時間。快走時,一般應使心率維持在每分鍾120~140次,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1、飲食指標
一般來說成人每天應該吃500克左右的食物,而老人的話,因為腸胃功能減弱,則不應該超過350克。如果出現多食多飲,而且體重下降的情況,就要考慮是否得了糖尿病或者甲亢;如果食量減少 ,每天攝取的食物不到250克,持續時間比較長,就要考慮是否患有炎症或者惡性腫瘤了,要及時檢查。
2、體重指標
體重並不是越輕越好。這里教給大家一個公式,你可以算下你的正常體重應該是多少。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計算方法: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如果短時間內,體重下降過快,人明顯消瘦,這種情況多見於糖尿病、甲亢、惡性腫瘤、胃腸系統等疾病;如果短時間內,體重急劇增長,一方面和你的不健康飲食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和高血脂、甲減、糖尿病有關。國內外大量研究顯示,約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前體重超標。
3、體溫指標
正常人的體溫應該為36℃~37℃,超過37℃就可以確診為發燒。除了發燒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體溫低於正常體溫,稱為「低體溫」。「低體溫」常出現在高齡老人,長期營養不足的患者身上,甲減或者時常休克的病人,也會有這種情況。
4、脈搏指標(心跳指標)
成人標准脈搏應該為每分鍾60~100次(註:運動員的脈搏可能低於這個標准)。如果出現脈搏過速、過緩、有間歇、脈搏較弱、時快時慢,這均表示,可能心臟有問題,需要及時就醫。老人心跳一般會略低於標准數,不過,只要能保持不低於55次/分鍾,就算是正常的。如果平時心跳較慢,突然增至80~90次每分鍾,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潛在疾病,需要馬上就醫檢查。
5、呼吸指標
健康人的呼吸應該是平穩,有規律的。每分鍾16~18次左右。如果呼吸急促、大喘氣、或者氣不夠用,時快時慢,胸悶,憋氣等現象都是不正常的表現。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多見於哮喘疾病;胸悶、憋氣多見於心臟疾病。對於老人來說,心肺功能減弱,運動後也可能會有心悸氣短的症狀,不過,如果休息後,症狀緩解,就是正常的,並不是疾病的表現。
6、排便指標
健康人的排便次數每天或者隔天一次。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黃色軟狀。高齡老人,飲食少、運動少的,2~3天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只要排便暢通,大便不幹,就不是便秘。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超過3天未排便,而且排便困難、排不盡、大便發干,這就是得了便秘了;如果每天排便超過三次,並且大便不成形,便稀,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得了腹瀉了。結腸炎也可以通過大便檢查出來。一般來說,患有結腸炎的病人,會有便血、便秘或者腹瀉等症狀。
7、排尿指標
成人的排尿量每天應該在1~2升左右,2~4小時就要排尿一次(夜間除外)。健康人的尿液應該是淡黃色,透明、少許泡沫。如果小便黃中帶紅,就要考慮尿路感染的情況;小便呈藍綠色,多見於綠膿桿菌感染;血尿常見於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腫瘤或者結石等;尿頻、尿急,這種情況就不用說了,是前列腺疾病的典型症狀。
8、血壓指標
這個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成人的血壓應該是不超過140/80毫米汞柱。對於老人來說,血管壁彈性降低,體內垃圾積累過多,需要心臟加大壓力,才能保證正常的血氧供應,所以血壓會上升。不過要注意,老人的收縮壓不應超過160毫米汞柱,如果超過這個標准,就可以判定為高血壓,不管有沒有不舒服的症狀都應吃葯。如果單純的是舒張壓過高,需要去醫院檢查,切忌私自用葯。
9、睡眠指標
一般來說,成人的睡眠時間應該在6~8小時,睡足8小時不是標准,而是應該以起床時精神狀態是否飽滿作為標准。而且每個年齡段的人群,睡眠時間是不一樣的。10~18歲的人群,要保證每天8小時睡眠時間;18~50歲的人群,保證每天7小時睡眠即可;50~70歲,每天只需要5~6小時睡覺就夠了。對於老人來說,睡眠質量會有所下降,所以不能硬性規定每天要睡多久。只要睡醒後,白天有精神,無疲勞感就可以。另外,建議老人要養成午休的習慣,有利於身體健康。
10、精神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把人體精神健康的標准概括為「三良好」:
良好的個性人格——情緒穩定,性格溫和,一直堅強,感情豐富,豁達樂觀。
良好的處世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能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
良好的人際關系——待人接物大度和善,助人為樂,與人為善。
1、怎麼才算是標准體重
了解自身體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目前根據世衛組的計算方式:男性的標准體重為身高減去80得出的數值再乘以百分之七十;女性的標准體重為身高減去70得出的數值後乘以百分之六十。如果范圍值在正負百分之十以內為正常,注意身高是以厘米為單位。
2、脂肪有哪些類型
可以分為體脂肪和內臟的脂肪,體脂肪是身體的脂肪與體重的比值,當比值越高時,說明也就越肥胖。通常而言,男性正常的體脂率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而女性則為百分之十二五到百分之三十。而內臟脂肪對人體內臟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內臟脂肪超標,則容易發生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並且還可能出現脂肪肝。男性和女性的正常內臟脂肪值分別為4~6和2~4。
3、BMI指什麼
它放映個人身體的質量,計算公式為等於體重除以身高平方數,體重以kg為單位。當一個人的體重指數在18、5到24之間時,這是正常的。數值范圍為27-30和30-35,分別為輕度和中度肥胖。當BMI數值超過35被認為是嚴重肥胖。然而,18歲以下的運動員、重量訓練員、孕婦或哺乳期婦女、體弱或久坐不動的老年人不適合用體重指數來衡量健康標准。例如,一個健身者的體重中肌肉比例很高,他的體重指數可能超過30。
4、肌肉的含量對肥胖有什麼影響
肌肉的含量也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健康,因為肌肉消耗熱量,基礎代謝率越高,發胖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此外,肌肉的數量也與衰老有關,所以肌肉少的人更容易衰老。
5、人體的基礎代謝說明什麼
許多健身人士對基礎代謝率這個名詞並不陌生,當它較高時說明身體機能較為年輕,能力消耗大。而它對減肥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運動能幫助人體提高基礎代謝率,從而消耗更多能量,達到減肥的效果。
3. 人體的健康標準是什麼
一個人 健康 不 健康 ,恆量標准有多種說法,但總的來說, 健康 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心理也要適應 社會 。即身體沒有疾病,心理也沒有疾病。我把世界衛生組織確定 健康 的10項標準是提供給大家供參考:
1、 有充沛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繁忙的工作。
2、 處世樂觀態度積極事物巨細不挑剔。
3、 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 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 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傳染病。
6、 體重適中身體均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 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和眼瞼不發炎。
8、 牙齒清潔,無齟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 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 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這個問題要分兩2個層次來回答;
非專業的吃瓜群眾的>答案
專業的答案
1>群眾答案,人體的 健康 標準是:
"吃得飽/睡得好/走得了"
A〉吃得飽的,是指人的胃口好,吃得下,不挑食不厭食,能吃能喝,有句古話:"能吃是福"!
當然,在吃得下和吃得飽的前提下,就要注意吃的方法:
"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
鍾南山院士謂之"土豪的早餐/皇上的午餐/叫化子的晚餐"!
一個人如果吃不下飯菜,那就要去吃葯了!!
所以"吃得下/吃得飽"是人體 健康 首要 標!
B>睡得好
睡得好是指:
睡得時間夠,成年人一般7一8小時
睡得深,沒有惡夢虛漢等,睡得質量好!一一如果睡得好,6小時也足夠恢復精力,否則睡眠質量不好,越睡得多對身體反而有害|!
睡得過多不是一件好事,睡眠過長也可能與「嗜睡症」有關。中國睡眠研究會指出,長期睡眠時間過長(超過10小時)的個體,其總體的死亡風險也要比一般人增加1.5至2倍。
因此,"睡得好"是身體 健康 的第二個標志!!
C〉走得了
是指行走正常,這證明四肢功能還正常,否則行走困難或不便,那就是身上零件不好使了,就不 健康 了!
國際衛生組織將行走定義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研究表明,人體的各種解剖結構、生理機能、心肺的形成、人體骨骼、肌肉位置等方面最適合步行。
溫和的健步行走,有神奇的抗衰老功效,成年人只要堅持有規律地行走超過12周,就會達到體態端正、腰圍變細的效果,而且身體結實,不宜疲勞。
此外,還可以治療頭痛、腰痛、肩痛等,並可以促進睡眠。專家建議 健康 成年人每天步行鍛煉,並作為一種規律性的終生運動方式!
是故:路,走得好,身體差不了!
2>專業的答案:
A〉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 健康 標准
1、有足夠充沛的經歷,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於緊張。
2、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材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發澀。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疼痛,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感覺輕松。
B>有專家根據美國 健康 網給出了中年人身 健康 的9大標准
心臟 健康
視力好
愉悅的笑聲
穩定的血糖
聽力好
有親密的朋友
堅硬的骨頭
靈活平衡
常接種疫苗〈這條是美國人吧?>
總之,祝各位朋友身體好,愛護身上的零件,損壞了不好換,又老貴,還缺貨!
健康 的標准,一般指生理 健康 和精神 健康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身心 健康 。具體是指軀體 健康 、心理 健康 、 社會 適應性良好、道德 健康 四個方面。
一,機體 健康 :具體表現是"五快"。
(1)吃得快。良好的食慾,不挑食,能快速吃完一頓飯。
(2)便得快。一有便意,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便後感覺良好。
(3)睡得快。上床即能入睡,睡得結實,醒後精神。
(4)說得快。說話快,思維敏捷,語言表達正確。
(5)走得快。活動靈敏,行走自如。
二,精神方面。
(1)良好的個性人格。情緒穩定,胸懷坦盪,感情豐富,性格開朗。
(2)良好的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現實,自控能力強,能適應復雜的 社會 環境。
(3)良好的人際關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熱情待人。
總之, 健康 就是身體和心理都處於最佳狀態,無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並能精力充沛地履行各種職能,還能從中發現和享受樂趣,感受自身價值,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人 健康 的標准在於身體本身的 健康 和心理上的 健康 ,二者都滿足的情況下,才是真正的 健康 。
身體上的 健康 :
1.吃得香
吃飯胃口好,不挑食。如果老是沒胃口,吃什麼都不香,很可能是腸胃功能甚至是整個消化系統的問題。此外,胰腺、膽囊,肝臟的疾病也會引起食慾不振。
2.睡得好
人在睡覺時,清除大腦中廢物的系統最為活躍,這個系統被稱為「類淋巴系統」,可以清除大腦毒素。睡眠除了恢復與補充能量,還能有效清除有害物質。如果長期失眠,有害物質不能有效被清除,久而久之,就容易帶來老年痴呆、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要熬夜,不要在床上看書、玩手機。
3.拉得快
有便意時能痛快排便,感覺輕松自如。正常情況下,排便大概需要5~10分鍾,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有便意時及時去廁所,不要憋著。在排便過程中要集中精神,不要做影響注意力的事。定時排便,晨起或者餐後兩小時是直腸最活躍的時期,建議早晨或者吃完飯兩個小時排便。
心理上的 健康 :
1.心情愉悅
2.不驕不躁
3.不想不 健康 的事情
4.不無緣發脾氣或者抱怨
人體的 健康 標準是:1,體質為弱鹼性,酸性體質容易引發腫瘤。2,無亞 健康 狀況,即無晚上想工作,白天打瞌睡的情況。3,體重,1米8的體重為70公斤,增減上下2公斤。4,睡眠好。5,不挑食,飯量好。5,不跟醫院打交道。6,心態好,不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7,有良好的人際關。8,知已三五個。9,與家人的關系融洽。10,不斤斤計較,無紅眼病。
說一個人身體 健康 要用什麼來判斷?世界衛生組織為身體 健康 含義提出了五大標准。
世界衛生組織給 健康 下過這樣的定義: 健康 不但意味著不生病,不虛弱,而且意味著身心及 社會 生活處於完全 健康 的狀態,要達到 健康 的標准,一般來說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是心肺功能好
心臟和肺臟是主要的內臟器官。 健康 的心臟,心肌發達,心容量大,每跳動一次能排出血液80-100毫升,比一般人多20-30毫升。由於身體在一定的時間內,需要的血液是一定的,心跳一次的排血量增多了,心臟跳動的次數就要減少,一般來說,心跳減慢是一種好現象,能使心臟在跳動後有較長的時間進行休息,不容易發生疲勞,可以為參加體力勞動儲備力量,即使擔負重體力勞動,也不致心跳過速而發生心慌頭暈等不舒服的感覺。 健康 的肺臟,肺活量比一般人大,肺內氣體交換良好,胸廓發達,呼吸肌強壯、呼吸緩慢而深沉,每分鍾呼吸10次左右就能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要,這種功效高,用力省的呼吸方法,能夠防止呼吸器官過度勞累,發生呼吸道疾病。當心臟功能、肝臟、胃腸等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旺盛,營養供應充足,也處於 健康 狀態。
第二是生長發育良好
健康 的人,身體發育比較好,表現為個子高大,身材勻稱,肌肉豐滿,四肢有力。同樣年歲的兩個人,如果這人比那人身高、體重、胸圍、呼吸差、肺活量、握力、彈跳力的指標高,說明這個人比那個人身體 健康 。當然,身體發育的好壞,還和地區、遺傳、種族、營養等有關系,不能單從這一方面來判斷。
第三是身體素質好
人們的勞動、運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都是由神經系統支配的不同形式的肌肉運動。肌肉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的差別,能夠反應出人的神經系統和內臟的功能。因此它也是 健康 的重要標志。 健康 的人,肌肉的體積大,力量大,可占體重40-50%。
第四是神經系統的功能好
大腦是身體的主宰,指揮著身體的一切活動。不管是工作、學習、思考、判斷,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的行動都受大腦的支配。平時吃得香,睡得甜,不頭痛,不失眠,工作效率高,無疑是一種 健康 的表現。
第五是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和抗病能力強
外界是不斷變化的,人體必須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當外界氣溫升高時,身體通過皮膚毛細血管的擴張向外散熱;當外界溫度降低時,身體通過肌肉產熱,皮膚血管收縮,減少向外散熱,以便保持體溫的平衡。 健康 的人,天熱了不易中暑,天冷了不易感冒就是這個道理。人體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也是一樣,身體 健康 的人,血液中的抗體多,在同樣的環境中,不容易得傳染病。
科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身體 健康 與否,雖然和先天遺傳有關系,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後天鍛煉。有些人年輕時身體很好,由於不參加鍛煉,身體也會慢慢垮下來;有些人本來很弱,但通過鍛煉也會慢慢 健康 起來。這就提醒我們,不管現在身體如何,只要參加鍛煉,身體就會更加 健康 。
人體 健康 標准
健康 是一種綜合狀態,並不是說不生病就等於很 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剛剛成立的時候即已指出, 健康 是「身體、心理和 社會 功能三方面的完滿狀態」。與此相對應,WHO制定了著名的人體 健康 10大標准:
1. 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疲勞。
2. 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 善於休息,睡眠好。
4. 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各種變化。
5. 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 體質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的位置協調。
7. 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
8. 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 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 肌肉豐滿,有彈性。
1990年,WHO對這一概念作了更進一步的闡釋:在軀體 健康 、心理 健康 、 社會 適應良好和道德 健康 四個方面都健全。之所以增加道德內容,是因為違背 社會 道德往往使人心情緊張、恐懼不安,很容易導致神經中樞和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從而降低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這一時期WHO制定了軀體「五快」和心理「三良好」的 健康 標准:
軀體 健康 「五快」1.吃得快:進食時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快速吃完一餐飯。說明內臟功能正常。
2.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動靈敏。說明精力充沛,身體狀態良好。
3.說得快:語言表達正確,說話流利。表明頭腦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4.睡得快:上床後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後精神飽滿,頭腦清醒。說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抑制功能協調。
5.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覺輕松。說明胃腸、腎功能良好。
心理 健康 「三良好」良好的個性:情緒穩定,性格溫和,意志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盪,豁達樂觀。
良好的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適應復雜的環境變化。
良好的人際關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有好人緣,保持心情愉快。
做到六項全能,即 健康 :
能吃,能喝,能睡,能幹;能拉,能尿。
最通俗,最簡單,最直觀,最好自我判斷的 健康 標是:上世記60年代日本專家提出的五快,吃的快,說的快,拉的快、走的快,睡的快。吃的快:發映了從口腔到食道和胃是正常的。說的快:發映了大腦思維正常。拉的快:反映了胃和腸道功能是正常的。走的快:反映了大腿小腿和腳部是正常的。睡的快:反映了全身各個部位和臟器都是正常的, 健康 的。
我認為身體的 健康 標准,沒有一個具體的數據,但是有一個具體的表現,就是體型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眼睛有神,唇色紅潤,精力充沛,不容易疲勞,睡眠,食慾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隨和開朗,對自然環境和 社會 環境適應能力較強。
現在很多人認為 健康 是醫院里指標的正常,血壓血糖血脂肌酐尿酸這一類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么一個現象,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想要輕松的去解決,從整體去看待是解決事情的最輕松的方式。就像我們開車,有一次呢,因為加的油質量不好,導致堵塞了油管,堵塞了發動機,如果修理師傅不從整體去看,就去換油管修理發動機,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嗎?當時修好了,如果不解決油這個最根本的原因,用不了多長時間還會出現堵塞的現象。
到底做到哪些才會身體 健康 呢?其實很簡單,我們要知道哪些是對身體有傷害的事情,我們盡量少做或者不去做就行了。傷害身體的壞習慣:暴飲暴食,胡吃海喝,偏食挑食,飲食呢過於精細。口味重。過食高鹽,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食品。還有各種飲料,奶製品,吸煙,喝酒,熬夜,不吃早餐,晚餐過於豐盛,不運動或者運動不當,飲水量過少,生氣,郁悶等等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適合自己身體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只要記住, 健康 是我們的方向,是我們的目的。 健康 是身心靈的 健康 。
4. 衡量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衡量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衡量健康的標准有哪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處於完好狀態。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衡量健康的標准有哪些相關內容。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抑鬱、焦慮等心理,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的失調。
2、充分了解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
超負荷的工作,會力不從心,給健康帶來麻煩。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如果個人目標定得太高,必然會產生挫折感,不利於身心健康。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層次的,與外界接觸,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
5、保持個性的完整和和諧
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種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很快,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就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東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應手,少走彎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中,有正向積極的關系,也有負向消極的關系,而人際關系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8、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有喜怒哀樂不同的情緒體驗。不愉快的情緒必須釋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發泄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於身心健康無益。
9、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人的才能和興趣愛好應該充分發揮出來,但不能妨礙他人利益,不能損害團體利益。
10、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范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以上標准,你可對照執行,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常言道:知足常樂,忌諱不切實際的追求。
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標准
1、感覺、知覺良好。判斷事物不發生錯覺。
2、記憶良好。能夠輕松地記住一讀而過的ƍ位數字電話號碼。
3、邏輯思維健全。考慮問題和回答問題時,條理清晰明確。
4、想像力豐富。善於聯想和類比,但不是胡思亂想。
5、情感反應適度。遇到突發事件時處理恰當,情緒穩定。
6、意志堅強。辦事有始有終,不輕舉妄動,不壓抑悲傷,並能經得起悲痛和歡樂。
7、態度和藹,情緒樂觀,能自得其樂,能自我消除怒氣,注重自我修養。
8、人際關系良好。樂意助人,也受他人歡迎。
9、學習興趣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關心各方面的信息,善於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10、保持某種業余愛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嚮往的生活方式。
11、與大多數人的心理基本一致。遵守公德和倫理觀念。
12、保持正常的行為。生活自理能力強,能有效地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禦一般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走路輕快有力。
中醫學認為,健康是人與自然環境及社會之間的一種動態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雙方對立制約,互根互用,相互轉化,消長平衡,處在永恆的運動之中。整個人體只有處於這種運動的平衡之中才是健康的,一旦平衡被打破,哪怕是小小的打破,也會打亂陰陽的平衡,人體將處於陰陽失衡的紊亂之中,出現疾病或亞健康狀態。
那麼為推動亞健康產業和中醫工程建設,實現中醫現代化發展,解決大健康產業背景下功能狀態檢測技術與設備的研究、生產和推廣的難題,提升健康機構具體建設與運營能力,推出完善盈利模式。現特邀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領導就創新醫療器械的申評與管理做系統講解;邀請行業大咖解析當下產業動態和未來發展趨勢,分享連鎖葯店、養老、地產、美業、服裝、中醫治未病等健康+商業跨界創新模式成功實戰經驗。
健康的含義是什麼
很多人對健康的認識還停留在書本上,在生活中卻忘了。有的將健康定義為高消費、高保健、高享受等,這些都是謬誤的體會。健康應當是一個人的良好生活狀態,需要自己去經營、保持與正能量地輸入!對於一個人來說,健康不等於看病吃葯,也不等於吃保健品和滋補品。至於健康的含義是什麼,其實,健康更多的人生含義是需要樂觀、愉悅、學習、運動等。
健康的含義是什麼
健康的含義,並不是指身體沒病而已,根據專家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無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這就是關於健康的概念。
健康的含義是廣泛的,其中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社會適應性取決於生理和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是精神支柱,身體健康是物質基礎。良好的情緒狀態使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引起疾病。身體狀況的改變可能帶來心理問題,生理上的缺陷,特別是痼疾,往往會使人產生煩惱、抑鬱等不良情緒,導致不正常的心理狀態。作為人,身體和心理是緊密依存的兩個方面。
維護健康四大基石:平衡飲食、 適量運動、 戒煙限酒、 心理健康。
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項標准:
1、精力充沛,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適應各種環境變化;
5、對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體重適當,體態均勻,身體比例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潔白,無疼痛感,無蛀牙;
9、頭發光潔,無頭屑;
10、肌膚有光澤,有彈性,走路輕松,有活力。
影響我們健康的有哪些方面呢?
(一)激烈的競爭+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僅引起睡眠不良,甚至影響人體的神經、內分泌調節,進而影響各系統的生理功能,使身體器官處於超負荷狀態。
(二)飲食熱量過高+營養攝入不全,食品中人工添加劑過多、營養成分偏缺等,造成人體缺乏營養素,引起肥胖、代謝功能紊亂等病症。
(三)環境污染+房間封閉,一年四季用空調。長期處於此環境,負氧離子濃度低,影響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住高層的人們要常到地面上走走,使用空調時,要及時開窗換氣。
(四)生命在於運動,每個人在不同時期,身體的客觀情況在變化中,如鍛煉不當,也會損害人體的健康。
(五)用葯不當,對機體產生不良反應,且破壞人體腸道的正常菌群,稍感疲勞,大量服用補品,本想補充營養,但實際是在抱薪救火。
(六)不良精神,也是造成心理亞健康的重要因素。
5. 健康身體的標准
健康身體的標准
健康身體的標准,想要判斷身體是否健康,可以結合健康的標准來得知。如果這些健康標准都達標,那你就是一個健康的人,我和大家一起看看健康身體的標準的相關資料。
一、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的十條標准: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不出血。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有力。
二、健康方式標准
萊斯特博士研究出一套簡明的,有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
(1)每日保持7-8小時睡眠。
(2)有規律的早餐。
(3)少吃多餐(每日可吃4-6餐)。
(4)不吸煙。
(5)不飲或飲少量低度酒。
(6)控制體重(不低於標准體重10%,不高於20%)。
(7)規律的鍛煉(運動量適合本人的身體情況)。此外,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身體。布萊斯諾博士指出,它適用於各種年齡的人,特別適用於身體功能處於下降階段的人。若能遵循上述7種習慣去生活,那麼將會使你終身受益。
三、中醫判斷是否健康的6大標准
中醫對於健康有非常明確且詳細的判斷准則,這里列出6大生活原則,可供大家自己判斷健康狀態。以便防微杜漸,及早治療。
第一個是:一覺到天亮。這是心氣平衡的表現。心主神,白天要工作,神當精神則精神,夜裡要睡覺,神當潛藏則潛藏。
但神的表現正常還要求五臟六腑都協調才行。那些睡覺有問題的人,都是神病了。
或是心腎不交,或是胃中不和,或是肝火上炎,或是病痛折磨,或者邪氣內擾,都關乎神。
一般不管什麼病,到了重症階段都有失眠,這其實是說明心神傷了。
不管什麼病,如果越治越睡得香,不用說,這個治病方法是對症的。如果越治越睡不著覺了,那就不妨停止這種治療。
第二個是:胃口正常。所謂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飲暴食,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不是吃了很多,自覺不飽,還要再吃。
這表現為脾胃的中焦後天之本的功能正常。也與肝膽大小腸相關。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為什麼有些病人不想吃飯呢?因為脾胃傷了。脾胃是什麼?
是後天之本,是我們賴以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求生根本。不能吃飯了,生命的過程也就出現麻煩了。
不管任何治療措施,應該讓病人胃口越來越好才對。否則,就是錯誤的。
第三個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廁所,上完廁所才吃早餐。睡了一覺,人休息了,但身體可沒有休息。干什麼呢?
排毒。因此,早晨起床後上廁所可以把一夜儲積的有毒廢料排出體外,自然身體健康。注意,這里說的時間是早晨起床,不是半夜。
有些人每天半夜要起床上廁所小便,而且還不止一次。這是什麼?
是腎氣不足,不能氣化水液了,也就是俗稱的腎虛,是先天之本虧虛了。
不管任何病,如果你原來半夜不用起床小便,在生病治療過程中出現了夜裡要起床小便,那就表示你的腎氣傷了。
反之亦然,如果越治夜裡起床小便的次數越少,那就說明使用了正確的治療方法。
第四個是:一天三到七次小便,小便的量大,顏色要淡黃。這里的前提是正常飲水,每天要保證至少1升的飲水量。
小便正常排出了,表示腎的功能正常。如果你不停地小便,那就可能有問題。
最常見的是腎陽不足,氣化不利,水液不能得到氣化,當然就只好排出了。導致的結果是喝水不少,但全排出去,沒有得到應有的利用。
第五個是: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你在哪裡,永遠都是頭面身體冷,手腳溫熱。
這表現為陽氣的充足。但現在社會上不少人永遠都是手腳冰涼的,夏天涼,冬天更涼,習慣了,反而不以為病,照樣拚命喝涼茶、喝冰飲料。
不知這是機體內部陽氣不足的一個信號,告訴你應該需要顧護陽氣,不能再傷害它。
另一方面,體會四肢溫涼變化,可以幫助認識身體的狀態。
比如,你生病了,不管是什麼病,肯定要去接受治療,任何治療方法,如果越治手腳越冷,可能代表你選擇了錯誤的治療方案。
如果吃了葯以後,本來腳是冷的,後來變成溫暖的,代表治療方法是正確的。
第六個是:男人女人都有,叫做早上的陽反應。女人早上起來的時候,胸部很敏感,男人生殖器會勃起,也叫晨-勃反應。
一般男人到了十幾二十歲都會有正常反應,到了五六十歲就沒有了。因為它表示著你體內的陽氣充足。
如果你在吃降血壓、降血糖的葯,或是降膽固醇、降甘油三脂的葯,容易會導致早晨的陽事不舉。
所以,不管什麼病找醫生治療、吃葯,如果越來越不舉了,晨-勃反應也沒有了,要注意治療方案的問題了。
1、排便規律
如果每天都有規律的排便,說明身體比較健康。人體攝入食物之後,經過消化轉變成廢物排泄出來,如果長時間便秘或者經常拉肚子,都有可能是腸道功能受損的表現。因此每天有規律的排便說明身體比較健康。
2、睡眠質量高
想要判斷身體是否處於健康的狀態,可以通過睡眠質量高低得知。如果夜間睡眠質量高,不容易半夜醒來或者入睡困難都是健康的標志,說明植物神經功能保持良好。因此睡眠質量較高,不容易出現睡眠不足的情況。
3、走路速度快
在走路過程中如果速度比較快,說明身體會更加健康。走路速度快可以反映心肺功能的良好,在心肺功能較強時,走路速度快才不會感覺到勞累。部分人年齡增長之後,關節和骨骼退行性變速度快,會產生局部疼痛感,因此走路速度比較容易緩慢。
4、胃口良好
平時胃口良好,食慾強,可以攝入較多的營養物質,說明身體比較健康,這樣的人通常會更加長壽。因為有足夠的營養物質提供,身體運轉保持正常,因此才會保持身體健康。
5、臉色紅潤
臉色紅潤是健康的一種標志。很多人在疾病的影響下,出現了臉色變差這種情況,可能給人的感覺就是臉色蒼白明顯。如果可以一直保持臉部皮膚紅潤的狀態,說明身體比較健康,有足夠的氣血提供,這樣的人一般也會更加的健康。
6、消化速度快
想要判斷身體是否健康,可以通過消化速度的`快慢來得知。現在很多人因為疾病的影響導致消化功能下降,很容易攝入食物之後,就感覺到腹脹明顯,甚至有明顯的消化不良表現。如果消化速度快,消化功能好,說明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
7、抵抗力強
免疫功能較強是身體健康的標志,很多人在身體健康受損後,就容易出現抵抗力薄弱的情況,總是動不動就容易感冒發燒。如果沒有這種情況,抵抗力保持良好,說明身體健康。
8、頭腦清晰
如果頭腦清晰,思維能力較強,說明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現在很多人上了年紀就容易出現老年痴呆症,甚至在某些嚴重的腦部病變,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語言含糊不清、思維能力下降的情況。如果頭腦依然清晰,思維能力良好,說明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
1、雙目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之感,說明精充、氣足、神旺,臟腑功能良好。《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意思是眼睛為臟腑精氣的匯聚之所。《黃帝內經》還有「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一說。古人將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屬五臟,整個眼窩是精氣的表現,其中腎表現在瞳孔,肝表現在黑眼球,心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在白眼球,脾約束整個眼瞼。由此可見,眼睛的狀況跟五臟六腑的精氣息息相關。
2、臉色紅潤
面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古人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因此面色是氣血盛衰的「晴雨表」。臟腑功能良好,氣血充足則臉色紅潤,氣血虧虛則面容沒有光澤。
3、聲音洪亮
肺主氣,肺氣足,則聲音洪亮;肺氣虛,則聲音低弱無力,故聲音的高低取決於肺氣充足與否。
4、呼吸勻暢
《難經》指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可見呼吸與人的心、肺、肝、腎關系極為密切。只有呼吸不急不緩、從容不迫,才能證明臟腑功能的良好。
5、牙齒堅固
口腔衛生,基本上沒有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牙齒是骨的一部分,與骨同源,所以牙齒也依賴腎中精氣來充養。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齊全;精髓不足,則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6、頭發潤澤
中醫認為,「腎者,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不僅依賴於腎中精氣之充養,還有賴於血液的濡養。健康的人,精血充盈,頭發潤澤;反之,精血虧虛時,頭發易變白而脫落。
7、腰腿靈便
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乏力。膝為筋之府,肝主筋,肝血不足,筋脈失於濡養,則四肢屈伸不利。靈活的腰腿和從容的步伐是腎精充足,肝血旺盛的表現。建議大家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半小時,使肌肉、骨骼和四肢靈活自如。
8、體形適宜
即保持體形勻稱,不胖不瘦。標准體重=身高(厘米)-100(女性減105)(公斤)。中醫認為,胖人多氣虛,多痰濕;瘦人多陰虛,多火旺。過瘦或過胖都是病態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風等病。
9、記憶力好
「腦為元神之府」,「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腦是精髓和神明高度匯聚之處,人的記憶全部依賴於大腦的功能,腎中精氣充盈,則髓海得養,表現為記憶力強、理解力好。
10、情緒穩定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反映著機體的精神狀態。七情能正常表達則身體健康,七情過度表達則直接傷及五臟:過怒傷肝,過喜傷心,思慮過度傷脾,過度悲憂傷肺,驚恐過度傷腎。因此,對於日常產生的各種情緒,能正確對待,善於調節,才是健康的表現。
6. 身體健康的標准10條
身體健康的標准10條
身體健康的標准10條,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我收集整理了10大衡量身體健康的標准,看看你符合幾條?
一、雙目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之感,說明精足、氣足、神旺,臟腑功能良好。《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意思是說,眼睛為臟腑之氣的匯聚之所。《黃帝內經》還有: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華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
二、臉色紅潤
面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古人說:十二經脈,365絡,其氣血皆於上面,因此面色是氣血盛衰的晴雨表。臟腑功能良好,氣血充足則臉色紅潤,氣血虧虛則面容沒有光澤。
三、聲音洪亮
肺主氣,肺氣足則聲音洪亮;肺氣虛則聲音低沉無力,故聲音的高低,取決於肺氣充足與否。
四、呼吸勻暢
《難經》指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可見呼吸與人的心、肺、肝、腎關系極為密切。只有呼吸不急不緩,從容不迫,才能證明,臟腑功能良好。
五、牙齒堅固
口腔衛生,基本上沒有齲齒和其它口腔疾病。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牙齒是骨的一部分,與骨同源。所以,牙齒也依賴腎中精氣來充養。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齊全,精髓不足,則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六、頭發潤澤
中醫認為,腎者,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不僅依賴於腎中精氣之充養,還有賴於血液的濡養。健康的人,精血充盈,頭發潤澤;反之,精血虧虛時,頭發易變白而脫落。
七、腰腿靈便
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乏力。膝為筋之府,肝主筋,肝血不足,筋脈失於濡養,則四肢屈伸不利。靈活的腰腿和從容的步伐,是腎精充足,肝血旺盛的表現。
八、形體適宜
即保持體形勻稱,不胖不瘦。標准體重=身高(厘米)-100(女性減105)公斤。中醫認為,胖人多氣虛,多痰濕;瘦人多陰虛,多火旺。過瘦過胖都是病態,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風等。
九、記憶力好
腦為元神之府,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腦是精髓和神明高度匯聚之處。人的記憶全部依賴於精髓與大腦的功能,腎中精氣充盈,則髓海得養,表現為記憶力強,理解力好。
十、情緒穩定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態變化,反映機體精神狀態。七情能正常表達,則身體健康,七情過度表達,則直接傷及五臟。過怒傷肝,過喜傷心,思慮過度傷脾,過度悲憂傷肺,驚恐過度傷腎。因此,對日常產生的各種情緒,能正確對待,善於調劑,才是健康表現。
一、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的`十條標准: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不出血。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有力。
二、健康方式標准
萊斯特博士研究出一套簡明的,有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
(1)每日保持7-8小時睡眠。
(2)有規律的早餐。
(3)少吃多餐(每日可吃4-6餐)。
(4)不吸煙。
(5)不飲或飲少量低度酒。
(6)控制體重(不低於標准體重10%,不高於20%)。
(7)規律的鍛煉(運動量適合本人的身體情況)。此外,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身體。布萊斯諾博士指出,它適用於各種年齡的人,特別適用於身體功能處於下降階段的人。若能遵循上述7種習慣去生活,那麼將會使你終身受益。
中醫判斷是否健康的6大標准
中醫對於健康有非常明確且詳細的判斷准則,這里列出6大生活原則,可供大家自己判斷健康狀態。以便防微杜漸,及早治療。
第一個是:一覺到天亮。這是心氣平衡的表現。心主神,白天要工作,神當精神則精神,夜裡要睡覺,神當潛藏則潛藏。
但神的表現正常還要求五臟六腑都協調才行。那些睡覺有問題的人,都是神病了。
或是心腎不交,或是胃中不和,或是肝火上炎,或是病痛折磨,或者邪氣內擾,都關乎神。
一般不管什麼病,到了重症階段都有失眠,這其實是說明心神傷了。
不管什麼病,如果越治越睡得香,不用說,這個治病方法是對症的。如果越治越睡不著覺了,那就不妨停止這種治療。
第二個是:胃口正常。所謂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飲暴食,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不是吃了很多,自覺不飽,還要再吃。
這表現為脾胃的中焦後天之本的功能正常。也與肝膽大小腸相關。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為什麼有些病人不想吃飯呢?因為脾胃傷了。脾胃是什麼?
是後天之本,是我們賴以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求生根本。不能吃飯了,生命的過程也就出現麻煩了。
不管任何治療措施,應該讓病人胃口越來越好才對。否則,就是錯誤的。
第三個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廁所,上完廁所才吃早餐。睡了一覺,人休息了,但身體可沒有休息。干什麼呢?
排毒。因此,早晨起床後上廁所可以把一夜儲積的有毒廢料排出體外,自然身體健康。注意,這里說的時間是早晨起床,不是半夜。
有些人每天半夜要起床上廁所小便,而且還不止一次。這是什麼?
是腎氣不足,不能氣化水液了,也就是俗稱的腎虛,是先天之本虧虛了。
不管任何病,如果你原來半夜不用起床小便,在生病治療過程中出現了夜裡要起床小便,那就表示你的腎氣傷了。
反之亦然,如果越治夜裡起床小便的次數越少,那就說明使用了正確的治療方法。
第四個是:一天三到七次小便,小便的量大,顏色要淡黃。這里的前提是正常飲水,每天要保證至少1升的飲水量。
小便正常排出了,表示腎的功能正常。如果你不停地小便,那就可能有問題。
最常見的是腎陽不足,氣化不利,水液不能得到氣化,當然就只好排出了。導致的結果是喝水不少,但全排出去,沒有得到應有的利用。
第五個是: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你在哪裡,永遠都是頭面身體冷,手腳溫熱。
這表現為陽氣的充足。但現在社會上不少人永遠都是手腳冰涼的,夏天涼,冬天更涼,習慣了,反而不以為病,照樣拚命喝涼茶、喝冰飲料。
不知這是機體內部陽氣不足的一個信號,告訴你應該需要顧護陽氣,不能再傷害它。
另一方面,體會四肢溫涼變化,可以幫助認識身體的狀態。
比如,你生病了,不管是什麼病,肯定要去接受治療,任何治療方法,如果越治手腳越冷,可能代表你選擇了錯誤的治療方案。
如果吃了葯以後,本來腳是冷的,後來變成溫暖的,代表治療方法是正確的。
第六個是:男人女人都有,叫做早上的陽反應。女人早上起來的時候,胸部很敏感,男人生殖器會勃起。
一般男人到了十幾二十歲都會有正常反應,到了五六十歲就沒有了。因為它表示著你體內的陽氣充足。
如果你在吃降血壓、降血糖的葯,或是降膽固醇、降甘油三脂的葯,容易會導致早晨的陽事不舉。
所以,不管什麼病找醫生治療、吃葯,如果越來越不舉了,勃起反應也沒有了,要注意治療方案的問題了。
7. 身體健康的標准
身體健康的標准
身體健康的標准,其實健康是非常籠統的,它有很多的表現特徵,我們可以認為體質好不生病是健康,也可以認為心態好、生活積極是健康,以下將為大家分享身體健康的標准。
一,頭發烏黑亮麗,指甲粉潤堅硬
皮膚系統常常能最先提示你是否缺維生素,缺維生素通常表現為指甲脆弱、易變形,頭發大量脫落等。健康個體的指甲通常呈粉色、而且堅硬圓潤。而皮膚要有彈性,用手按一下,能很快恢復正常。
二,睡眠質量好
偶爾睡眠不足或者失眠都是正常的,只要你的睡眠大體有規律而且沒有盜汗或多次起夜如廁的情況,那麼就基本符合良好睡眠的要求了,如果醒來時感覺精神不錯,也是很好的健康信號。
三,腳部保持溫暖
生活中,有些人屬於體寒的體質,即使是夏天,腳部的溫度還是那麼的低,更不用說是寒冷的冬天,腳部更是冷的像冰塊一樣。腳部沒有溫度,過於寒冷,也是腎虛的表現,腎氣不足的時候,身體中陽氣是會不斷的消散,對於身體調節是有非常大的影響。但是,當我們身體不再腎虛,腎氣非常的充沛是能夠有效的讓腳部保持一定的溫度。對於身體免疫力都是能夠有效的增強。
四,有傷口出現時癒合很快
小傷口如割傷、擦傷或燒傷,如果能很快癒合,那麼祝賀你,你的血液處於健康狀態。如果輕輕按壓皮膚就有莫名的淤青出現,就該及時就醫。
上述四個特徵,你都有嗎,如果都有,那恭喜你!你的身體非常的健康。如果沒有,也不用急,平時注意養生保健,慢慢調理以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
一、傷口修復迅速
傷口很容易癒合,說明血液凝固的能力、白細胞殺菌能力以及血管的健康狀況都很好。
如果小傷口、輕度燙傷和燒傷需要長時間才能痊癒,或者輕微的碰撞、按壓就導致難以解釋的皮膚淤青,那就要去看醫生了。
二、穩定的體重
中醫認為,胖人多氣虛,多痰濕;瘦人多陰虛,多火旺。只要不是太胖或者太瘦,就不必刻意的減肥或增肥。
長年保持穩定的體重,說明身體很健康。無原因的忽胖忽瘦都說明身體有不健康的因素了,該去醫院檢查了。
三、睡眠充實
健康的睡眠狀態是,做夢少,起夜少,一覺睡到天亮。
每晚起夜幾次,經常做夢有時還是噩夢,雖然睡夠了8小時或更長,起床後長時間暈暈乎乎,大腦和器官真正得到休息的時間,卻非常短。這是睡眠質量差,也是身體不健康的表現。
四、指甲紅潤無棱
指甲與人體的臟腑經絡有直接聯系,通過指甲就能充分反映人體的健康變化。指甲的健康關乎身體的營養狀態。指甲紅潤無棱說明氣血足,不缺鈣,身體代謝正常.
中醫講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指甲健康也會側面反映出肝臟的健康,肝臟有著「人體將軍」之稱,對人體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肝好一切都好!
五、頭發潤澤
中醫認為,「腎者,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
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不僅依賴於腎中精氣之充養,還有賴於血液的濡養。越是健康的人,精血越是充盈,頭發自然就潤澤。反之,當精血虧虛時,頭發易變白而脫落。
六、肚子上肉少
甩不掉的小腹贅肉是令很多人非常頭疼的事情。腹部肥胖可不是小事,不僅影響體型的美觀,還是一種病前狀態的信號——有患高血壓、心絞痛、心梗、糖尿病等病的可能。
平時多關注腰圍,男性不超過90cm,女姓不超過85cm;腹部肥胖的女性死亡風險系數較一般人高出20%;晚飯別吃的太晚,否則容易肚子長肉;多運動、控制好體重。
七、每1~2天大便
大便通不通是檢驗消化、排泄系統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
經常解不出大便,排泄物堆積,會不斷產生毒素,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精神緊張等問題。晨起一杯白開水可以促進排泄,防治便秘。還能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
八、性格開朗
性格開朗會讓身體經常處於一種愉悅的狀態,身體的機能和狀態都處於最優的運轉之中。
身體的酶活性處於好的狀態,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之一。
1、雙目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之感,說明精充、氣足、神旺,臟腑功能良好。《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意思是眼睛為臟腑精氣的匯聚之所。《黃帝內經》還有「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一說。古人將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屬五臟,整個眼窩是精氣的表現,其中腎表現在瞳孔,肝表現在黑眼球,心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在白眼球,脾約束整個眼瞼。由此可見,眼睛的狀況跟五臟六腑的精氣息息相關。
2、臉色紅潤
面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古人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因此面色是氣血盛衰的「晴雨表」。臟腑功能良好,氣血充足則臉色紅潤,氣血虧虛則面容沒有光澤。
3、聲音洪亮
肺主氣,肺氣足,則聲音洪亮;肺氣虛,則聲音低弱無力,故聲音的高低取決於肺氣充足與否。
4、呼吸勻暢
《難經》指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可見呼吸與人的心、肺、肝、腎關系極為密切。只有呼吸不急不緩、從容不迫,才能證明臟腑功能的良好。
5、牙齒堅固
口腔衛生,基本上沒有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牙齒是骨的一部分,與骨同源,所以牙齒也依賴腎中精氣來充養。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齊全;精髓不足,則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6、頭發潤澤
中醫認為,「腎者,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不僅依賴於腎中精氣之充養,還有賴於血液的濡養。健康的人,精血充盈,頭發潤澤;反之,精血虧虛時,頭發易變白而脫落。
7、腰腿靈便
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乏力。膝為筋之府,肝主筋,肝血不足,筋脈失於濡養,則四肢屈伸不利。靈活的腰腿和從容的步伐是腎精充足,肝血旺盛的表現。建議大家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半小時,使肌肉、骨骼和四肢靈活自如。
8、體形適宜
即保持體形勻稱,不胖不瘦。標准體重=身高(厘米)-100(女性減105)(公斤)。中醫認為,胖人多氣虛,多痰濕;瘦人多陰虛,多火旺。過瘦或過胖都是病態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風等病。
9、記憶力好
「腦為元神之府」,「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腦是精髓和神明高度匯聚之處,人的記憶全部依賴於大腦的功能,腎中精氣充盈,則髓海得養,表現為記憶力強、理解力好。
10、情緒穩定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反映著機體的精神狀態。七情能正常表達則身體健康,七情過度表達則直接傷及五臟:過怒傷肝,過喜傷心,思慮過度傷脾,過度悲憂傷肺,驚恐過度傷腎。因此,對於日常產生的各種情緒,能正確對待,善於調節,才是健康的表現。
8. 身體健康的標准有哪些
1、雙目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之感,說明精充、氣足、神旺,臟腑功能良好。《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意思是眼睛為臟腑精氣的匯聚之所。《黃帝內經》還有「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一說。古人將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屬五臟,整個眼窩是精氣的表現,其中腎表現在瞳孔,肝表現在黑眼球,心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在白眼球,脾約束整個眼瞼。由此可見,眼睛的狀況跟五臟六腑的精氣息息相關。
2、臉色紅潤
面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古人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因此面色是氣血盛衰的「晴雨表」。臟腑功能良好,氣血充足則臉色紅潤,氣血虧虛則面容沒有光澤。
3、聲音洪亮
肺主氣,肺氣足,則聲音洪亮;肺氣虛,則聲音低弱無力,故聲音的高低取決於肺氣充足與否。
4、呼吸勻暢
《難經》指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可見呼吸與人的心、肺、肝、腎關系極為密切。只有呼吸不急不緩、從容不迫,才能證明臟腑功能的良好。
5、牙齒堅固
口腔衛生,基本上沒有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牙齒是骨的一部分,與骨同源,所以牙齒也依賴腎中精氣來充養。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齊全;精髓不足,則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6、頭發潤澤
中醫認為,「腎者,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不僅依賴於腎中精氣之充養,還有賴於血液的濡養。健康的人,精血充盈,頭發潤澤;反之,精血虧虛時,頭發易變白而脫落。
7、腰腿靈便
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乏力。膝為筋之府,肝主筋,肝血不足,筋脈失於濡養,則四肢屈伸不利。靈活的腰腿和從容的步伐是腎精充足,肝血旺盛的表現。建議大家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半小時,使肌肉、骨骼和四肢靈活自如。
8、體形適宜
即保持體形勻稱,不胖不瘦。標准體重=身高(厘米)-100(女性減105)(公斤)。中醫認為,胖人多氣虛,多痰濕;瘦人多陰虛,多火旺。過瘦或過胖都是病態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風等病。
9、記憶力好
「腦為元神之府」,「腦為髓之海」,「腎主骨生髓」。腦是精髓和神明高度匯聚之處,人的記憶全部依賴於大腦的功能,腎中精氣充盈,則髓海得養,表現為記憶力強、理解力好。
10、情緒穩定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反映著機體的精神狀態。七情能正常表達則身體健康,七情過度表達則直接傷及五臟:過怒傷肝,過喜傷心,思慮過度傷脾,過度悲憂傷肺,驚恐過度傷腎。因此,對於日常產生的各種情緒,能正確對待,善於調節,才是健康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