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乳房要如何自我檢查
乳腺癌是嚴重危害婦女健康的惡性腫瘤。因其處於體表,如果平時留心勤於檢查 ,乳腺癌易於被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早期治癒率可達80%-90%。80%乳腺癌可由觸膜發現。60%的乳房腫瘤是由病人自己,或病患先生所發現。經乳房自我檢查發現乳癌的患者,腫瘤通常較小,治癒率較高。其實,只要掌握檢查方法,自己在家裡就可以進行簡便的乳腺癌自查方法。 自我檢查的內容步驟: 脫去上衣,充分暴露上半身,站立於鏡前,兩手自然下垂,觀察兩側乳房外形有無異常,包括形狀、大小、表皮凹陷或隆起、脫屑、紅腫、起皺紋等,再注意乳頭有無分泌物、變形或糜爛、凹陷等。 雙手握住置於腦後,手稍往前壓,注意觀察鏡中乳房外形、輪廓是否有前述異常之情形。 雙手放在腰部,上身往前傾,肩膀及手肘稍往前壓,觀察鏡中乳房有無前述之異常。 抬高手臂,右手指頭並攏,用手指掌面仔細輕柔地按捫左側乳房。檢查時可將乳房想像成一面鍾,由十二點順時針方向仔細繞圈按壓,再回到十二點,由外往內至乳頭,仔細檢查乳房每個部分,並特別注意乳房外上四分之一及腋窩處。 輕輕擠壓乳頭,注意有無分泌物。檢查完左側乳房,檢查右側乳房。 平躺在床上,於左肩後墊個小枕頭或浴巾,因肩部墊高,乳房的重心會往內側移,使得乳房變得平扁易於檢查,重復4、5步驟。 檢查時須輕柔按捫,以防腫瘤擴散,也不可用手指抓捏乳房,以防把正常的乳腺小葉錯誤地認為是乳房腫塊。
⑵ 如何做乳腺的自我檢查
乳腺的自我檢查是乳腺癌二級預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檢查方法,一般婦女在短期內即可學會。檢查時間以每月一次為宜,每次應在月經來潮的第10天左右,因為此時乳腺組織受各種內分泌激素的影響最小,乳腺腺體相對來講比較松軟,所檢查到的情況不會受生理性因素帶來的乳腺組織周期性充血、腫脹等干擾,能夠比較真實、確切地反映乳腺組織的病變。由於在一個月經周期中不同時相的腺體組織可以有較大不同,故應切記在每個月的相同時間進行乳腺自我檢查,否則,可能會將正常情況當作病變或將真正的病變遺漏,造成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對於那些已經手術切除卵巢而沒有月經的女性或已絕經的老年婦女來講,由於沒有月經周期中各種激素的作用的影響,所以,可隨意選擇每月中固定的一天進行自我檢查。
檢查時,首先是視診。有條件的話,要求上半身完全裸露,直立或端坐於較大的鏡子前,面對鏡子首先進行觀察。需觀察乳房各部分的外形輪廓是否自然如常,有無膨出或凹陷;乳房的大小有否改變;乳房皮膚色澤如何,有無紅腫、皮疹、潰破、淺靜脈怒張、皮膚皺褶、橘皮樣改變等;乳頭有否抬高、回縮、凹陷,有無異常分泌物自乳頭溢出;乳暈顏色有否改變,有無濕疹樣改變等。觀察中應注意對比兩側乳房的情況,觀察其對稱性是否存在,特別是兩側乳頭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等。一般來講,如果新出現了兩側乳房外觀的明顯不對稱現象,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別忘了看看換下來的內衣上面有無乳頭分泌物留下來的污漬。
接下來,要進行觸診,也就是說要用手進行檢查。應取端坐位或平卧位,如取坐位,兩臂應放鬆,不要夾緊;如取平卧位,應用枕頭或衣物墊於肩部下面,使肩部略抬高。將左手手指並攏平坦地放在右側乳房上面,用除拇指外的四個手指指端掌面輕柔地觸摸乳房各部位。注意不要用手指去抓捏乳房,避免將正常的乳腺組織誤認為是腫塊。將乳房以乳頭為中心劃水平和垂直兩線,分為內上、內下、外上、外下4個象限,觸摸時手指應從4個象限中的任何1個象限開始,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運動,檢查1圈,避免遺漏。
如1圈檢查完後,仍感覺不確切,可再檢查一圈。然後,將右手置於左乳之上,用同樣的方法再檢查左側乳房。如果檢查中發現乳房的某一部位有腺體增厚、結節甚至腫塊等變化,應引起重視。也許您會想,即使我觸摸到了一個或幾個結塊,我也不知道它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怎樣判斷呢?一般來講,當於兩側乳房觸摸到多個小顆粒狀結節,並伴有輕度觸痛時,則以乳腺增生病可能性大;當觸摸到一側乳房單發或多發的圓形結節,質韌實,邊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動度大,則以乳腺纖維腺瘤可能性大;當觸摸到單側乳房單發的不規則形腫塊,質地硬,活動差等,要警惕乳腺癌的可能。然後還要檢查乳頭、乳暈。可用手指輕輕擠壓乳頭,觀察有無液體自乳頭溢出,如有漿液性或血性液體溢出,則應到醫生處就診,以及早明確診斷並進行相應的治療。最後,莫忘記檢查兩側腋下。有時,乳房部腫塊很小甚至不能觸摸到時,即已發生了腋窩淋巴結轉移,因此,腋窩的檢查非常重要。
如果您近期出現了乳房部的不適感或已知乳房有良性乳腺病而正在治療中,應在每一次的自我檢查時,注意重點檢查病變部位,並注意與上個月的情況進行比較,以觀察其有否變化,是逐漸好轉還是繼續加重了。如果自我檢查出病變,並經醫生確認確實是惡性病變時,也不要驚慌,應面對現實,積極治療。要知道,也許正是由於您堅持自我檢查,才能較早地發現病變,使腫瘤得以治癒成為可能。因此,應持之以恆地進行自我檢查,不要怕麻煩,也不要粗心大意。
當然,自我檢查代替不了專科醫生的檢查,在有明顯不適感、自我檢查發現有乳房部或腋窩部變化而不能確定為何病變時,或患有各種各樣的乳房疾病時,應在醫生處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自我檢查及有關的專科檢查。
⑶ 怎樣自我檢查乳房
從近幾年臨床統計中,乳房疾病中乳腺增生病與乳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使人惋惜的是個別婦女缺乏普通的醫學科普知識,使本來可以早期發現和治癒的疾病,錯過時機,而造成個人和家庭的不幸。
乳房自我檢查法,簡單易行,廣大婦女都可以掌握、應引起重視和推廣。
其具體的自檢方法可分為兩項:第一項是望診:解開上衣,將兩側乳房完全顯露,先觀察兩側乳房的大小,有無增大或縮小,以作比較;次審乳頭的位置有無內縮或抬高;再查乳房皮膚有無結節、凹陷或濕疹樣改變等。第二項是觸診:左手叉腰,用自己的右手觸診左側乳房,然後再用右手叉腰,左手觸診右側乳房。亦可以採取坐位,觸診左側乳房時用右手,檢查右側乳房時用左手,四指並攏,用指腹平放乳房上輕柔按摸,切忌用手指去抓捏,因為正常的乳腺管呈放射狀排列,如果用手指去捏,會將捏起的正常腺體組織錯誤地認為是乳腺腫塊。觸診要有先後順序,先觸摸整個乳房,然後按照乳房的上內、上外、下內、下外依次進行。在觸摸過程中,若發現乳房內腫塊時,要特別注意腫塊的位置、大小、形狀、堅硬度及活動度,因為掌握這些體征是鑒別良性和惡性病變的關鍵所在。
乳房部的良性腫瘤。多發生在20—25歲的青年婦女,好發於乳房的外上方,其形狀呈卵圓形,小的如櫻桃,大的如雞卵,表面光滑,推之活動,邊界清楚,皮色正常,多無痛感。
乳腺增生病。好發於30—40歲婦女,其腫塊的特點是:雙側乳房內發生大小不一的腫塊,常同時或相繼出現,其形成不規則,可呈片狀型、結節型等,腫塊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不與皮膚粘連,推之移動,在月經前3—4天疼痛加重,腫塊增大,月經後症狀減輕。
乳癌。乳癌的發病率僅次於子宮癌,在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後的婦女發病率較高,腫塊質地堅硬,表面高低不平,易推動,境界不清,乳頭常有血性分泌物溢出。
以上的檢查方法,若有條件亦可用於二人對查。檢查乳房的時間,應選擇在月經後7—10天,此期間是乳房生理最平穩時期,有病變容易發現。乳房疾病的診斷,觸診甚為重要,關鍵取決於經驗、手感、正確的檢查和綜合分析。對於乳癌的確診,還需依靠穿刺或切除活檢,確診後要盡早手術,不要拖延;對於乳腺增生病或其他乳房部疾病,採取中、西醫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多能取得良效。
⑷ 如何自己檢查乳房是否健康
可按以下步驟進行(可對著鏡子進行)。 1、觀察乳房大小是否一致。 2、觀察雙側乳房位置是否對稱,高低是否一樣。 3、觀察雙側乳房的形態是否對稱,有無隆起或凹陷。 4、觀察乳頭是否正常,有無凹陷或溢液。 以上諸步驟中如發現異常,均需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5、仰卧床上,右手舉過頭頂,左手指平伸並攏後,以手指的掌面輕輕觸摸右側乳房,自內側開始,自上而下後摸向外側以至腋下,逐次觸摸有無疙瘩。再以同樣方法檢查左側乳房。注意不要用指尖捻乳房或將乳房握於手中檢查,這樣會把正常的乳腺組織誤認為是腫塊。如果自己摸到可疑的疙瘩,應請醫生進一步檢查。 用手觸摸檢查乳房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發現有腫塊時,應注意腫塊的位置、大小、堅硬度、疼痛、表面情況及活動度。2、腫塊是否與皮膚粘連。3、檢查時間最好是月經後7—10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