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如何更健康
人口過多如何管理?理想的城市應該什麼樣?2017「第五屆清華同衡學術周」5日開幕,諸多中國城市規劃領域專家齊聚一堂。與會者指出,城市中的人口聚集是無法抗拒的。城市要有個性,也要包容。城市的發展不是為了滿足少數人、而是要讓多數人有更好的生活。
清華同衡學術周自2013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以「健康·城市」為主題,探討城市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如何實現更多、更高的發展目標,建設全面「健康」的中國城市。本屆學術周將舉行巔峰講壇、分論壇、高端對話等活動。
怎麼建設可持續的理想城市?倪鵬飛建議,要建設理想、健康的城市,必須要堅守、凸顯這種價值觀,堅持並創造世界的標准,汲取全世界建設方面創新的經驗,把握並順應全球發展的重要趨勢。
2. 材料二 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但忽視了環境問題,致使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爆發了危及公共健康的嚴重
⑶政府轉變經濟發展思路;重視技術教育,進行產業調整;個人和企業特別注意輿論的監督;地方政府根據實際建立環境污染的控制方案。(8分)
⑷可持續發展的觀念(2分) 全球生態平衡的破壞,人類面臨著大氣污染、氣候的變化等共同問題;(3分)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3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動力的變化(4分) 3. 日本人很少健身,那麼他們是如何保持健康的呢
在美國,人們經常會受到健身廣告的狂轟濫炸式沖擊。狂熱的運動休閑風之下,就好像絕大多數人們都是隨時健身房,24小時健身房或洛杉磯健身房的會員一樣。任意一家像樣的旅館或大學都會提供免費的健身房會員卡,有時甚至提供健身服租賃服務。Alo Yoga 公司便起源於此。最成功的網路大佬都寫關於健身的文章,而且經常看到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鍛煉,就像他們分享食物一樣。 4. 健康城市的發展史 產生及發展 5. 大阪:港城一體化發展,重塑城市競爭力 城市更新 | 港口改造 | 國際觀光 會議會展 | 人工島 01 「水都」大阪,國際門戶 MEASURE THE WORLD 大阪,這座在中國知名度頗高的日本第二大經濟中心,素來以 旅遊 觀光、國際貿易聞名於世。其城市地位的塑造,是基於作為樞紐大港的悠久城市發展史。 大阪 旅遊 地標——環球影城 大阪因港而興。 大阪之於古代的京都,類似天津之於北京,仁川之於首爾,或奇維塔韋基亞之於羅馬。在服務「都城」的基礎上,進而發展至服務全國,走向世界。也正由於作為樞紐港的地利,以及水系縱橫的「天生麗質」,大阪素來有 「水都」 之稱。可以說,水,就是大阪最核心的發展要素。 歷史 悠久的大阪城環城水系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水都」大阪如何利用港區轉型,來帶動新時代的城市創新發展。 大阪區位示意 早在平安時期,「浪速津」(也稱:難波津,現在的大阪)就是日本與中國、朝鮮交流貿易的重要據點,小野妹子作為遣隋使偕同隋朝使者裴世清回國就是自此登岸。 到江戶時期,隨著堀川的眾多支線河道開發和安治川連通大海,大阪成為了四通八達的 「水貿中心城市」 。在當時有 「天下之貨品,七分在浪速,浪速的貨品,七分在舟中」 的記載。 大阪港區是其國際門戶的核心承載區 1. 戰略前沿,發展引擎 ①. 開港——百年大計規劃 大阪始終將港口發展視為城市的戰略前沿。在籌備開港階段就經歷了極為縝密的前期工作。 其規劃是政府 委託荷蘭工程師約翰內斯·德·雷克基於20年 精密考察和思考 、以宏大的視角和長遠的目光所作出的「百年大計」。也因此,他在日期間被兩次授勛,授予了相當於內務省事務次官的敕任官待遇。 古代大阪河流肌理(拍攝於大阪 歷史 博物館) ②. 騰飛——引領城市輝煌 在大正與昭和時代,重化工業、戰爭和關東大地震重創東京,這令大阪港擔負起更多重任,從而帶領城市飛速發展。 大阪在1925年人口增加至211萬,超過東京成為日本第一大、世界第六大城市,真正成為了 「大大阪」 。到1935年,大阪港仍然是吞吐量僅次於橫濱港的全國第二大港。 19世紀末大阪的川口外國人聚居地模型 ③. 重振——打響復興前哨 戰後,大阪市馬上提出了 「大阪復興從港口開始」 的口號,專門設立了「港灣專門部會」推進振興事業。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策定了完善的 《大阪港復興計劃》 ,這使得大阪再次站在了全國的前沿。 港區更新帶動了整座城市的再出發 2. 大阪港地區開發順序 19世紀開港至戰後20世紀50年代:今天的港區(築港天保山片區所在地)、此花區、大正區等,是大阪港最繁榮的工業地帶。 大阪港重點區域示意 20世紀50至60年代:南港地區,隨著航運技術走向「集裝箱化」,大阪港開始謀求 從工業港向商港的轉變 。同時也為了解決過快發展帶來的城市病,在該階段開始規劃南港地區的新開發。 南港地區城市建設 20世紀70年代後:為解決都市垃圾問題開始著手規劃舞洲、夢洲地區。 舞洲地區城市建設 3. 拓土——解圍都市困境 20世紀60年代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使得經濟高速增長,但公害污染、城市過密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港口區域的城市新空間開發,成為了大阪解決城市問題的關鍵。 ①. 新居住方式試驗 1965年前後,大阪市人口達到了315萬的峰值。打造 不同於城市中心的高品質住宅 成為了南港港城(港城,英文:Port town,南港地區的一座新城)的重要命題。 1973年,港灣局在南港港口城規劃了面積100公頃,人口約4萬人的新城。採取不同於城市中心的高密和郊區住宅過疏的 「中間形態」 ,打造了 適當密度 的高層住宅社區。 疏密有致的南港港城住宅 吸取了當時城市建設住宅類型單一的教訓,提供了 從單身到大家庭的多種住宅類型供給 。同時,以更完整的綠地網路和專門劃定的 「無車區域」(No Car Zone) ,提升居住的舒適度。 受到市民好評的無車區 舞洲工場是位於舞洲人工島上, 日本處理能力最強、投資總額最大的垃圾處理廠之一。 是處理大阪生活垃圾的主要焚燒場。它的垃圾處理技術先進、精準,能夠最大程度減少污染。 舞洲工廠 作為當時 「申奧工程」 的一部分,工廠不僅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 百水先生 進行設計,呈現出童話般的外形,並且還別具一格地植入了見學、觀光的功能,成為了舞洲的 「 旅遊 門面」 。 舞洲工廠內部見學場景 ②. 泡沫破滅,衰頹危機 泡沫經濟崩潰與金融危機的到來,亞洲國家中、韓崛起帶來嚴峻的國際貿易競爭和產業空心化,「東京一極化」的趨勢不斷強化……多重「圍剿」下,大阪陷入了巨大的下沉漩渦。 夢洲原本被規劃為奧運村,但由於 申奧失敗 、經濟危機,項目建設也被擱置 由此引發的 企業倒閉潮、遷出潮和債務危機 ,讓大阪港區曾規劃的許多重量級項目建設陷入停滯。 展示大阪海洋文化的「海的時空館」,已經關閉 02 海陸協同,塑造超級樞紐 MEASURE THE WORLD 20世紀80年代,受美國舊金山灣區開發風潮的影響,大阪灣也開始以 「灣區視角」 重新審視區域發展,在確定建設關西國際機場之後,又提出了「臨空都市圈」等構想, 目標成為國際化、引領性的灣區城市。 大阪灣港口及機場分布 1. 海·「國際集裝箱戰略港口」阪神港 90年代,日本港口的全球排名一跌再跌,為了挽回地位,日本採取了一系列的振興措施,其中就包括 「培育超級中樞港灣」 戰略。大阪與神戶組成的「阪神港」與東京橫濱組成的「京濱港」一並入選,成為了 「國際集裝箱戰略港口」 。 「阪神港」—神戶港 該戰略下,阪神港從三方面著手,提升國際競爭力:通過利用內外航線優勢實現 「集貨」 ,統一向外運輸,降本增效;依託廣大腹地 「創貨」 帶動生產;組織類似 「私營化」 的一體化港口運營公司,實現更高效盈利。 「阪神港」—大阪港 2. 陸·密織的交通路網 密集的路網 將大阪與神戶、京都等關西大城市緊密串聯起來,形成了港灣廣闊而 堅實的發展腹地 。尤其是 阪神高速公路 ,大大縮短了大阪、神戶與關西機場之間的交通距離。 夢舞大橋:世界上首個「迴旋式懸浮橋」,主航道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讓橋轉動避讓,同時橋體沒有固定在海床上的橋頭,而是採用了「浮力支撐」的方式 此外,大阪港還格外重視內部交通的串聯,尤其是各 人工島之間、人工島與沿岸地區的串聯。 這種交通通達性還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各地塊的開發難度。 夢咲海底隧道 3. 空·關西國際機場 1994年,關西國際機場開通,航線通往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洛杉磯、北京、中國台北、胡志明市、悉尼等全球各大城市,每年航空旅客約有 3,000萬人次 。這成為了大阪 謀求「關西復權」、 謀劃打造「亞洲門戶城市」的新起點。 關西國際機場 在阪神高速公路連接下,大阪港與關西國際機場之間 只有半小時車程距離 。神戶機場與關西機場之間也有機場巴士,甚至水上巴士直通,形成了十分緊密的交通網路。 與關西國際機場連接的奧特萊斯,成為國際旅客的「打卡地」 03 打造「國際 觀光 」之都 MEASURE THE WORLD 1. 天保山港口村, 旅遊 綜合體 天保山區域位於港區,在天保年間就已經是大阪市民賞櫻品茶的休閑場所,明治時期就被稱為 「大阪的玄關」 。 天保山港口村是大阪 旅遊 中心之一 上世紀80年代,為提升濱水區域魅力,大阪制定了 「天保山港口村計劃」 ,目標是 打造國際級的、集中展示大阪城市風情魅力的景點。 天保山區域休閑場所分布示意 ①. 重量級景點 全球最大規模水族館「大阪海游館」 於1990年7月20日開業,總蓄水量達11,000噸,是 世界最大級別的城市型屋內水族館之一, 並以擁有巨大的鯨鯊而聞名於世。 大阪海游館 海游館由27個水槽、16個展廳組成,展示著環太平洋火山帶棲息的許多海洋生物。 海游館內部見學場景 ②. 沉浸式風情 給予遊客豐富的海洋元素的體驗感 在二期開發事業中,在濱水區域打造了 階梯式堤壩,提升了親水性, 並引入了極具年代感特色的遊船觀光體驗——聖瑪利亞號 「帆船巡航」 ,作為 旅遊 磁極。 聖瑪利亞號「帆船巡航」 ③. 國際化攬客 大力吸引豪華郵輪航線 日本近年來的 「觀光立國」 政策格外重視國際郵輪這一 旅遊 方式。而大阪港 「飛機+郵輪」的便捷交通方式 ,與京都、奈良、神戶等 旅遊 城市 一日往返 等條件加持,非常適合接待郵輪遊客。 郵輪港 2012年,天保山區域被大阪劃為 向國際展示城市文化魅力的重點區域 。2014年起,港口免除了豪華郵輪入港的各種雜費,並系統性改良硬體設施,以求吸引更多郵輪航線。2019年,郵輪入港數量達到63艘次,16萬噸級的有7艘次。 2. 日本環球影城·IP牽引力 天保山港口村的成功讓大阪在「國際集客」這一目標上充滿了信心,對吸引大國際IP主題樂園進場躍躍欲試。 彼時又恰逢美國環球影城正計劃擴張、進軍日本。雙方一拍即合,1996年,選定了此花西部臨海地區作為日本環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 Japan,簡稱USJ)的選址。 日本環球影城 與迪士尼始終使用自有IP不同,環球影城除了自家IP,還會 通過合作授權的方式使用外部IP ,這就極大的拓展了潛在客群。大白鯊、蜘蛛俠,變形金剛、小黃人、哈利波特…… 環球影城的IP對男女老少幾乎所有人群都有著精準打擊力。 大白鯊主題區 日本運營方也深諳其中之道,在開園伊始就打出了 「只有日本才能看到的史努比攝影棚」 這一「區域限定」牌,開園流量超過1,000萬, 比預估高出300萬人。 史努比限定區 並且,大阪環球影城還充分利用了 日本在ACG領域的IP大寶庫。 不僅持續推出與 柯南、美少女戰士、鬼滅之刃 等人氣動漫的聯動活動和周邊,還「強強聯合」了享譽全球的 游戲 公司 任天堂 ,打造了讓全世界玩家心嚮往之的 「超級任天堂」區 ,讓主題樂園持續保持著活力和新鮮感。 參與各類活動的HelloKitty 「聯動開發」激活曾經凋落的「城」 此花西部臨海地區曾經是大阪的 重要臨港工業地帶 ,但在經濟高度增長時期之後,因產業結構的變遷而逐漸褪去光環走向沒落。環球影城落戶,成為此花臨海區域再開發的新動力。 為此,大阪還成立了 「USJ此花開發協議會」 ,對相關事業進行規劃。2001年環球影城開業後,大阪著手對周邊閑置工廠舊址進行了改造, 導入了酒店、商業設施、婚禮堂、住宅等新功能。 環球影城周邊的綜合開發 大阪市規劃以環球影城為核心,在周邊片區聚集影像、信息等都市型產業, 並激活碼頭、綠地等濱水空間,盤活空置的產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形成 「職、住、游」一體化 的城市空間。 為了推動USJ周邊區域的開發,採取了放寬建設區容積率,確保開放空間和行人空間,吸引開發商進場,引導建築物設計,形成協調、魅力的城市風貌。 環球影城「職、住、游」一體化的城市空間 3. 重現「水都」大阪·風情表現力 從因水運而被稱為 「世界廚房」 的江戶時代,到被稱為 「東方威尼斯」 的近代,河流為大阪帶來了數不勝數的城市魅力。 日本曾有 「江戶八百町」「京都八百寺」「浪速八百橋」 之說,可見河於大阪之重。但20世紀中葉後,隨著城市快速膨脹,因地下水量減少而修建的防洪措施和水污染讓大阪的水魅力不再。 大阪城市水網 2001年,為了讓停滯的大阪 重新煥發活力、重塑城市品牌, 「水都大阪振興」 成為了城市更新的主題,該計劃被內閣官房都市更新本部指定為都市振興事業。 「線性串聯」——內河通航 大阪還開通了多條 水上遊船航線 ,不僅讓遊客能以「另一個角度」進一步感受大阪之繁華熱鬧,更將城市中心與港區兩大磁極——環球影城和天保山有機串聯起來。 繁華商圈航線——道頓堀遊船 「點狀激活」—— 試點性放寬濱水區公共區域利用 打造魅力河岸名片 「水都大阪」主要圍繞城市核心片區內,罕見的 方形水廊區域 展開,通過改造濱水空間、改善碼頭、點亮橋梁與河岸的方式,形成 「花與綠交融·水與光交織」 的城市名片。 「水都大阪」主要項目分布,允許佔用河床的區域 在具體操作上,大阪先 選取部分區域進行試點 ,待措施見效後再應用於其他區域。在試點區域建設時,會成立委員會來 協調當地利益相關者 的意見,並審查開展項目的內容和是否符合相關法規。 大阪站前廣場更新中貫穿了「水都大阪」的設計理念 為了煥活水岸的熱鬧風情,推出了 「河道佔用許可特別規定」 ,向道頓堀、中之島等區域的 餐廳、咖啡館、商店開放濱水區的使用權。 道頓堀是水都大阪項目中第一個試點私營部門開發濱水空間的區域。如今,這里已是 旅遊 人氣中心 04 高端要素匯聚 打造關西「國際創新區」 MEASURE THE WORLD 1. 關西創新國際戰略綜合特區 關西地區科研實力卓越,擁有 京都大學、大阪大學等世界一流的大學和研究機構; 武田制葯、田邊三菱制葯、松下、夏普等世界領先的生命科學和新能源企業。 在2017年世界知識產權創新集群地區排名中, 大阪·神戶·京都為核心組成的關西地區以23,512項位列世界第五。 創新國際戰略綜合特區在大阪灣的重點片區 大阪灣片區正是聯動關西、全球發聲的大舞台。神戶醫療產業都市、阪神港、關西國際機場、夢洲·咲洲片區被指定為 「關西國際創新特區」 , 致力於通過生命科學和能源兩大重點領域,帶動日本發展成長,以取得亞洲市場的主動權。 關西創新國際戰略綜合特區,對於在重點6項領域力圖開展新事業的企業,國家、自治體和經濟團體將一致予以支持。 除了 管制的特例措施外,還將綜合實施財政、稅制、金融上的支援措施。 臨空城承載著轉機經濟中的醫療與購物休閑功能 ①. 關西國際機場 最開放的國際醫療樞紐 關西國際機場致力於打造 高管理品質的醫葯品物流樞紐 ,構建完備的醫葯品運輸和保存體系,並進行先驅性的 氫基礎設施試驗 。 與此同時,大阪泉佐野也利用機場的國際門戶效應,發揮大阪在癌症醫學、獸醫等領域的先進優勢,打造 國際醫療交流樞紐 。 臨空城聚集了大量的醫療領域產學研機構 為此,該地區放寬了進口寵物檢疫政策、鼓勵國外醫生前來進修、並大力培育醫療翻譯人才,強勢構建國際醫療 旅遊 目的地。 ②. 神戶醫療產業都市 最前沿的醫療研發和創新轉化 神戶醫療產業都市位於港區人工島,是於1995年為地震後重振經濟、保護公民生命建立的,是 國家級城市復興項目 。如今,已經聚集了大約 370家醫療機構、研究機構、企業,重點發力醫葯品、醫療器械、再生醫療領域。 臨空綜合醫療中心,大阪府內位列前茅的大型醫療中心,不僅服務於整個區域,還對外開放國際診療 京都大學創辦的風險投資公司TAO 健康 生活制葯有限公司致力於開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葯物。大日本住友制葯株式會社正在研究利用iPS細胞的視網膜再生等治療葯物。 sysmex株式會社正在推進侵襲性低的抗癌葯物的協助診斷葯物的開發,還在財政支持下開設了「醫療器械等商業化促進平台」,以加速醫療器械的開發和實用化。 ③. 咲洲宇宙廣場片區 開展國際創新的核心載體 夢洲·咲洲地區主攻 能源領域創新 , 旨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構建電力基礎設施系統、打造蓄電池推進戰略的中心,維護在能源領域的國際地位。 咲洲宇宙廣場薈萃了大量的國際創新要素,是該片區最具代表性的綜合性創新核心。 位於夢洲·咲洲的蓄電池評價中心,是發力新能源的重點項目 2. 功能復合,形成緊湊聚集 宇宙廣場地區匯集了 尖端研發、國際會展、生活休閑、政府辦公 等多種功能。 咲洲宇宙廣場片區功能分布示意 尤其擁有亞太國際貿易中心、intex大阪、酒店等齊全配套,是大阪 國際交流的重要節點 。2025年的 大阪世博會 也將在此舉辦。 亞太國際貿易中心(ATC)周邊,也打造成了具有海洋風情的休閑場所 3. 政策支持,助力片區激活 泡沫經濟的蕭條一度讓宇宙廣場地區開發遇冷。2002年,為了促進區域發展,大阪將此地區指定為 「都市再生緊急片區」 ,放開了容積率、建築面積、建築高度、牆壁位置等限制,以期將片區打造成為 復合性的、具有濱水特色的魅力城市。 同時,地區還導入了降低租賃成本的 「定期租地」制度 、初創企業落戶獎勵制度等優惠政策,成功推動了地塊的招商和出讓。森之宮醫療大學、大阪婚禮村就是因政策開放而成功招引入駐的。 森之宮大學是關西最大的醫科大學,在護理相關專業上十分卓越 總結:從外交要地到工業化先鋒,從軍事重鎮到國際 旅遊 名城,大阪港在大阪的城市發展當中,始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這其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大阪始終以 前瞻性、戰略性的眼光 看待港的地位,這使得城市對港有充分的自主性、能動性,能夠讓「港的建設」充分融入「城的戰略」,讓二者形成良性互動關系,充分發揮其橋頭堡的作用。 1/6圖片工作室出品 與日本健康城市如何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叫事業改為企業
瀏覽:106
什麼是實體經濟推廣
瀏覽:388
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怎麼發展
瀏覽:306
如何看事業編制改革
瀏覽:981
怎麼考各地的事業編制
瀏覽:895
初中健康測評在哪裡做
瀏覽:314
67年婚姻怎麼樣
瀏覽:817
講了兩個問題人為什麼不幸福
瀏覽:773
健康玫瑰是什麼
瀏覽:499
健康碼是如何知道去過哪裡
瀏覽:16
為世界人民謀幸福的使命怎麼理解
瀏覽:336
錦州經濟總量是多少
瀏覽:595
俄羅斯美女很多怎麼回事啊
瀏覽:971
紅色故事微視頻如何製作
瀏覽:779
利川和石柱縣哪個經濟強
瀏覽:575
幸福指數偏低是什麼意思
瀏覽:187
當幸福來敲門人為什麼能活下來
瀏覽:416
鳥籠婚姻te怎麼打
瀏覽:504
中國第一公認美女校花叫什麼名字
瀏覽:490
保佑父親身體健康念什麼經
瀏覽: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