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代青少年健康標准應該包含哪幾個方面呢
要有正確的自我觀念,要樂於學習,保持樂觀的心態,和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情緒穩定,要有健全的人格,生活要自律,然後一定要面對挫折,承受能力一定要高,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適應能力要強。
⑵ 關於青少年健康成長
青少年成長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長兩個方面。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及虛弱現象。"從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中可以看出,與我們傳統的理解有明顯區別的是:它包涵了三個基本要素:⑴軀體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社會適應能力是國際上公認的心理健康首要 標准,全面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大部分,兩者密切相關,缺一不可,無法分割。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因此,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應該注意合理飲食和身體鍛煉,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開闊自己的心胸,避免長時間處在緊張的情緒狀態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續不快時,要及時進行心理自我調試,必要時到心理門診或心理咨詢中心接受幫助,以確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⑶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什麼
從生理學角度看,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各方面快速發育,即將具有生育能力的時期;心理學角度看青少年心智達到一定的成熟狀態,具有抽象與邏輯思考的能力,且情緒較穩定者;社會學角度即表明青少年開始於性成熟,結束於獨立應付社會問題;青少年是個體從童年向成年發展的過渡時期,由兒童「心理牆」向成年「心理牆」的過渡,是一種質的過渡,包括身體、生理、社會心活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過渡。
這段時期的青少年心理基本特徵充滿了矛盾動盪性。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暴躁、易發脾氣、易於為沖動所驅使而失去控制。」又如霍爾所形容的:「人生中『疾風怒濤』的時期,身體蘊藏極大能量、情緒不穩定、易激動、煩躁不安,對外界及自身易產生懷疑、不信任感。」
青少年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特點一:自我意識迅猛發展.自我意識—青少年時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獨立感、自由感、自信心、自尊心;特點二:認知旺盛。有直觀的形象思維,觀察力概括力、想像力、記憶力不斷增強,具有記憶好、求知慾強,思維敏銳,接受新事物快,富於想像;特點三:情感豐富且不穩定。青春期的發育不成熟,高級神經活動興奮和抑鬱過程的強弱與不平衡。往往表現為青年人易動感情、情感比較強烈,遇事容易激動,同時存在多種情緒狀態;特點四:性機能開始成熟;青春期生理、心理迅速發育,開始出現朦朧的性慾望及與此相聯系的一系列內心體驗。出現對異性嚮往同時又表現對異性交往既敏感,又驚懼、既好奇,又羞怯,心理發育與生理發育不同步的心理特徵。同時,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心理反抗期。反抗期的主要表現:社會地位欲求不滿;觀念上的「碰撞」;不能自控的情緒波動;青春期煩躁。反抗的主要指向——父母。而形成反抗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理方面:身體成長、生理成熟,使少年兒童產生「成人感」心理方面:自我意識飛速發展,使青少年進入「心理斷乳期」。社會因素方面:對獨立自主人格的追求。面對青少年的這個反抗期,我們該多給予幫助和引導,助青少年渡過這一反抗期。除了父母親的理解和正確對待:轉變觀念;改變兒童觀和教育觀;正視親子關系的變化;尊重兒童的自主權。引導兒童正確接納自己和自己的變化: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變化過程;樹立榜樣和楷模;組織自主性活動;培養責任感之外,作為老師,更多是結合家長和青少年自身的不同差異進行思想道德品格輔導;心理及認知輔導;生涯發展輔導;就學就業輔導;生活方式輔導;人際交往輔導;行為偏差及犯罪青少年矯正服務;弱勢青少年保障服務。進行交心的溝通和給予正確的引導。
⑷ 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
家庭環境因素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家庭是一個人與社會最早的接觸點,是一個人成長的開端,青年在獨立生活之前多數時間是與父母生活在一起。
1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影響很大,實踐證明,生活在具有良好的家庭氛圍中的青少年,往往表現為情緒穩定、性格開朗、人緣好、對生活和前途充滿信心等人格特徵。生活在缺乏良好家庭氛圍中的青少年,則容易出現各種不良情緒和行為,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對現實強烈不滿等人格特徵。可見,家庭氛圍是較直接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因素。
2父母教養方式
養育子女是世界上一項最艱巨的工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首席工程師,教養方式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養方式對青少年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學校因素
學校是青少年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青少年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此,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主導作用。
1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學生生活環境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大影響。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被教師接納和信任,他們享受到師愛的溫暖,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學生得到教師的支持、體諒和鼓勵,體會友誼、充滿力量、感到自信,學生與教師的真誠相處,進行智慧與情感的交流,相信人世間的真誠與美好,從而喜歡集體生活,喜歡社會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會培養出學生多種優良品質,如善良、樂觀、積極、進取、自尊、自信、耐挫折等,隨之使學生在這樣和諧的師生關系中逐漸發展起健全的個性。由此可見,師生關系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
2同伴關系
同伴關系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著微妙的影響。它以獨特的、重要的方式幫助青少年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社會行為、價值觀以及態度,是青少年社會化的主要動因。同伴關系使青少年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和社會支持,有利於情緒的社會化,有利於培養他們對環境進行積極探索的精神;同伴交往經驗有利於青少年自我概念和人格的發展。總之,同伴關系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中起著重要作用。
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著決定作用。社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關系、社會輿論、社會傳媒等。其中社會傳媒主要指的是圖書、電視和網路。在此,主要就社會輿論和網路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作一分析。
1社會輿論
社會輿論是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社會環境因素之一。特別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漸推進,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網路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湧入中國,沖擊著我國的社會文化環境。因而,當前青少年正面臨著同一時空下多種文化特質並存交織的狀況,這也成為了影響我國當前青少年價值選擇的主要動力源。如果說這種價值選擇的迷茫,在過去主要表現為選擇機會的匱乏,那麼現在卻是選擇尺度的遺失。青年尚處於社會化的關鍵階段,而選擇尺度的遺失,使他們只能「跟著感覺走」,例如商業快餐文化全方位占據,無孔不入的媒體,以數量上的「主流」吸引他們並掀起潮流。而潮流的破壞性對青少年簡直太大了,影視歌劇塑造了好鬥、張狂、肆無忌憚的古惑仔形象,血腥、冷酷、殺戮的西部牛仔掠奪者(似乎也是強者) 形象,還有種族主義、桀驁不馴、快餐愛情、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導致青少年很容易在語言、價值、行為方式、生活方式上被商業化的大眾文化所異化。
2網路環境
隨著電腦網路的普及,網路文化也已廣泛滲透到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當中。青少年學生是上網主體人群,而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既有利也有弊。正確適度使用網路則滿足了青少年交流、溝通和理解的需要,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的發散性思維,有利於發展青少年的創造能力,有利於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於幫助他們正確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網路文化的特殊性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構成挑戰,網路的開放性對於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⑸ 青春期的身心建康包括什麼健康和什麼健康
青春期的身心健康包括為兩類: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體各方面得到良好發展,能在學習和社會活動過程中與人建立良好關系,能諒解他人,辨別是非,在遇到困擾時能克服困難。
1、身體健康,智力正常。身體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標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條件。
2、人格完整,意識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熱愛生活,興趣廣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並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善於調節自己的言行舉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齡特點。
3、樂於交流,善於結友。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善於結交知心朋友,與朋友能溝通心靈,友好相處,對矛盾和分歧,能正確對待,妥善處理,並有樂於助人的願望和行為。
4、情緒穩定,樂觀開朗。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溫度計;樂觀能使人心情開朗。保持相對的樂觀、穩定的情緒,就能在順境中積極向上、謙虛謹慎,在逆境中意志頑強並能戰勝困難。
5、有所追求,積極進取。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於面對現實,勇於承擔責任。
⑹ 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
第一,的學習品德,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於助人等等,當然這個社會孩子們也的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學點功夫防身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