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媽如何從寶寶便便中,看出寶寶的健康狀況
寶寶健康的便便(100分):一:胎便,成分主要是羊水,胎膜等,是寶寶出生後拉的第一坨便便,顏色一般為墨綠色,粘稠,沒有味道,寶寶一般都會在出生後拉出胎便,並且在2到3天左右排干凈,之後就可以喝奶了
二:過渡期黃綠便,在胎便排干凈後寶寶就可以喝奶了,在剛開始喝奶的三天之內,便便是黃綠色,並且沒有那麼粘稠了,一般多為糊狀或者是軟膏狀,排便次數較多,可能一天7到8次,也可能一天只有1到3次,不難聞
三:哺乳期便便,不同喂養方式也會讓寶寶的便便呈現不同狀態,有以下:母乳喂養的寶寶便便呈金黃色糊狀,無味道,可能會有少量的奶瓣,排便次數較多,有時一天會排5到10次左右,甚至可能邊吃邊拉,有點像成年人腹瀉時的樣子,但只要寶寶沒有出現明顯的次數增加和明顯變稀,就不用擔心
奶粉喂養的寶寶便便呈土灰色或淺黃色,一般多為軟膏狀,可能會有輕微的酸臭味但是不難聞,排便次數比較少,一天1到4次左右,但是排便量大!如果吃的是opo結構的奶粉(成分與母乳相似)那麼大便可能就會和母乳喂養的差不多
混合喂養的寶寶便便一般多呈普通黃色或淺黃色,形狀是糊狀,一天排便次數4到6次左右,會有酸味!如果母乳吃的多奶粉吃的少,那麼大便接近於母乳喂養,相反則接近於奶粉喂養,不用擔心,都是正常的
四:輔食便便,添加輔食後寶寶的便便一般是棕黃色,顏色會比吃奶時深,可能會有難聞的氣味,但是沒有成年人的大便那麼臭,形狀成型,並且大便次數很少,一天只有1到2次
以上上面都是正常的,寶寶一歲後就可以按照成人大便的健康標准來判斷健康情況
略差的便便(60分):一:綠色便便,添加輔食可能是因為輔食中有菠菜等綠色蔬菜,母乳喂養可能是因為媽媽吃了太多冷飲或者是奶水不足,奶粉喂養可能是奶粉中的鐵質不吸收,也有可能是寶寶著涼導致
二:泡沫狀稀便,大便偏稀有泡沫,而且還有刺鼻的酸味,母乳喂養就可能是媽媽吃的甜食較多,奶粉喂養就可能是奶粉中糖分過多,添加輔食就可能是食物中澱粉過多或者是糖類不消化導致,改善飲食就可以
三:便便有臭雞蛋味,並且有硬硬的結塊,很有可能是蛋白質攝入過多導致不消化,這種情況媽媽們就要適當的減少給寶寶攝入蛋白質,直至情況好轉為止
四:便便中有油狀物並且排便量很多,很有可能是食物中的脂肪過多導致的,常見於添加輔食,應該適當的減少含有過量脂肪的輔食,直到情況好轉為止
五:便便中有黑點,一般常見於母乳喂養,可能是媽媽的乳頭出血導致寶寶吸入了血液,對寶寶沒有傷害,但是媽媽最好去治療,畢竟乳頭出血很疼嘛!
六:黏液便,由於寶寶腸胃發育不成熟,腸粘膜可能會脫落形成粘液,然後粘液順著肛門排出來,只要便便正常,粘液量不多就無需太擔心,但如果便便沒有糞渣全是粘液,而且逐排便次數增多,那麼寶寶可能有腸道炎症,需要去看醫生
七:小球狀便便,這種便便比較乾燥,寶寶排便時很困難並且哭鬧不安,有這種情況說明寶寶便秘了,可以給寶寶吃水果喝水,改善便秘情況,奶粉喂養則需更換小份子奶粉,母乳喂養則需要按時餵奶,不能減量!如果寶寶便秘超過三天仍沒好轉就需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八:水樣便,寶寶大便沒有糞質完全都是水,排便呈噴射狀,而且次數很多(一天10幾次或20幾次,嚴重可能一天無數次)並且沒有味道,這種便便意味著寶寶腹瀉了,如果寶寶腹瀉超過一天或者是腹瀉劇烈並伴隨著脫水,便血,發熱,嘔吐,拒絕進食等現象,則需要及時就醫
九:便便中有未消化的菜泥,如果便便正常並且菜泥不多,那麼就不用擔心,寶寶熟悉菜泥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如果便便很稀並且大量菜泥,那麼就說明寶寶對菜泥的吸收能力不好,盡量晚點再添加這樣的輔食吧!
以上便便一旦出現請調理寶寶的飲食,並且注意觀察
十分危險的便便(0分):一:蛋花湯樣便便,排便次數多並且量大,伴隨著水便分離,那麼就可能是輪狀病毒感染或者是秋季腹瀉,必須引起重視
二:白陶土樣便便,這種便便是十分危險的信號,因為它意味著膽汁排泄受到了阻礙,很有可能是膽道梗阻!如果是黃色的便便上面有白色的粘液,那麼也需要引起重視,因為可能是腸道感染,如果先白後黃就要考慮是否存在肝膽系統疾病
三:紅色水樣便或者是果醬樣便,可能是阿米巴痢疾或者是腸套疊,需要引起重視
三:粘滑狀綠便,這種便便比普通的綠色便便更危險,可能是寶寶腸道被細菌感染,請及時治療
四:大便像水一樣稀,並且有膿血和粘液,而且排便次數極多,並且排便時寶寶哭鬧不安,那麼久可能是痢疾桿菌引起的腸炎和痢疾,不得忽視
五:豆腐渣樣便便,一般為黃綠色偏稀,形狀如同支離破碎的豆腐渣,那麼可能是黴菌性腸炎,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
六:血便,如果是便便乾燥出血,並且血和便便分開,那麼就可能是肛裂,需要在肛門周圍塗軟膏!如果拉稀出血,並且血和便便混合在一起,那麼就可能是直腸受損,下消化道出血,腸道炎症等
七:黑色便便,很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兒黑糞症,12指腸潰瘍以及胃出血等現象,媽媽們需警惕
八:便便中有小顆粒或者是線條狀物體,小顆粒或線條就可能是寄生蟲或者是蟲卵,這種現象說明寶寶感染蛔蟲等寄生蟲
以上八種便便十分危險,一旦出現請立即帶寶寶就醫
寶寶便便正不正常?最重要的是和之前的情況做對比,希望這些能幫到您,謝謝(^_^)ノ
2. 小寶寶的糞便,怎麼判斷身體是否健康呢
便秘,便秘並不是拉的頻率少,而且有大便,干,硬從而導致排泄困難。可以食用一些益生菌來調節,或者推拿。0-1歲寶寶大便呈糊狀或坨均屬正常。對於0-1歲寶寶而言,其主要食物都是流質和半流質的,這一階段的大部分寶寶的便便都呈糊狀(0-6個月)或坨狀(6-12個月)。因為寶寶的大便性狀跟她的輔食添加情況息息相關。寶寶的便便次數跟性狀,很多時候能反映寶寶消化系統的一個狀態,寶寶的便便就像是一枚鏡子,孕媽可以透過這面鏡子,對寶寶最近的胃腸道情況有初步的了解。
寶寶大便的顏色與進食情況有關,母乳階段,寶寶正常大便是金黃色或是黃色的,偶爾微帶綠色;人工喂養寶寶大便,是淡黃色或土黃色;輔食階段寶寶的大便,越來越接近成人,健康成人的大便為黃色或褐色的,多食碳水化合物時為黃色,多食蛋白質則呈褐色。嬰兒應在出生後12小時內排第一次尿。開始時尿量少,以後逐漸增多。每天的小便可達10~15次,每次尿量約20毫升,為淡黃色或無色、清亮透明、無異味。有的新生兒由於體內水分丟失多而吃奶又少,進入體內的水分不足,常常尿少或無尿,遇到這種情況,可讓嬰兒多吸吮母乳,或用勺喂些糖水,尿量就會多起來的。
3. 如何從嬰兒的大便看嬰兒是否健康
正常大便的觀察要點(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應視為異常) 1.胎便 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佔了72%,出生後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無臭味,進食後2-3日內逐漸過渡為嬰兒正常糞便。 2.母乳喂養兒糞便:呈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為正常。 3.人工喂養兒糞便 :(配方奶粉)糞便呈淡黃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為鹼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2次。 4.混合喂養兒糞便:(母乳加配方奶粉)大便較黃、軟。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異樣大便 1.大便泡泡: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 2.綠色大便可能是因為:a.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偏酸性,腸道中的膽紅素被細菌氧化為膽綠素,所以大便成綠色。b.寶寶吃母乳而大便呈綠色,糞便量少,黏液多,屬飢餓性腹瀉。 3.奇臭難聞大便 :偏食含蛋白質的食物過多時,這些蛋白質可中和胃裡的胃酸,這樣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腸腔內細菌的分解代謝,這些寶寶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難聞。 4.發亮大便: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 5.蛋花湯樣大便 病毒性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常常出現蛋花湯樣大便。 6.豆腐渣樣大便 則常常見於黴菌引起的腸炎。 7.水樣大便 多見於食物中毒和急性腸炎。 8.灰白色大便 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阻塞病人會排出灰白色的大便。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此外,進食牛奶過多或糖過少,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相結合,形成脂肪皂,糞便也可呈現灰白色,質硬,並伴有臭味。 9.柏油樣大便 由於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並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因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故糞便呈黑色;又由於硫化亞鐵刺激腸粘膜分泌較多的黏液,而使糞便黑而發亮,故稱為柏油樣便。
4. 便便是孩子健康的晴雨表,怎麼通過便便判斷孩子的健康
首先,顏色
1.新生嬰兒一般在24小時內排出墨水綠色,粘稠,無味的胎兒。
2,嬰兒清空後,糞便的顏色主要受食物,膽汁和腸道細菌的影響。
正常的凳子主要是黃色,吃母乳的寶寶一般是金色的,並且吃奶粉的嬰兒的糞便往往會顯示深棕色。添加互補食物後,糞便的顏色受食物攝入的影響。
黃色,綠色和棕色都是常見的顏色。特別是綠色,往往是母親,實際上簡單,綠色,不代表健康問題,只要寶寶正常吃,睡眠質量,良好的精神狀態,無需關心它。
·如果嬰兒是腹瀉,有水樣綠色,表明嬰兒的腸道運動太快,營養物質尚未完全消化,你可以找到一名醫生。
3,糞便粘液。如果孩子偶爾偶爾用粘液糞便,但飲食,精神正常,屬於身體的自我調解,不太擔心。
有很多粘液,有明顯的不適,或者你需要確認你的醫生。
簡而言之,寶寶會是一樣的。雖然已知看到嬰兒的本性,但我們不能使用Xuankai,而是全面地判斷孩子的心理狀態和增長和發展。如有必要,您可以尋求醫療。
5. 怎樣觀察嬰兒大便,嬰兒大便怎樣算正常
怎樣觀察嬰兒大便,嬰兒大便怎樣算正常?
1、正常大便顏色為金黃色。新生兒大便,即柏油黑便,一般3~5天排出。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大便多為黃色、稠糊狀大便,或黃色軟便。母乳喂養的新生兒一般很少消化不良,所以奶斑相對較少。人工喂養的新生兒大便可能比母乳喂養的略白。可能是因為奶粉不像母乳那樣適合嬰幼兒的腸胃吸收,所以大便中會有一些白色的乳頭顆粒。
4、這是媽媽們需要知道的兩個常識。了解了新生兒大便的兩個常識後,媽媽們就知道新生兒的大便是如何正常的了。一旦新生兒排便異常,就要去正規醫院檢查,因為新生兒的大便往往反映了身體狀況。
6. 如何通過寶寶的便便判斷寶寶是否健康要如何進行判斷
在寶寶年齡比較小的時候,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也能夠通過身體症狀向爸媽傳達自己是否健康的信息。在小編看來,寶寶的便便就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信息,而且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生怕寶寶不健康,對於寶寶出生後的任何一個小細節都十分用心的觀察,包括寶寶帶便便的尿布。一般來說,胎糞、過渡期便便等便便都是正常便便的現象。而如果寶寶的便便出現了有泡沫,呈黑色或者紅色、比較稀、有酸臭味白色等都說明寶寶的健康很有可能出現問題。
綜上所述,在小編看來,可以通過寶寶便便的氣味、形狀以及粘稠度等方面來判斷寶寶的健康與否,不管寶寶的便便是過稀還是過硬,或者是呈現紅色或者黑色有酸臭味等現象,這些都說明了寶寶的健康可能出現問題,作為新手寶媽也不要過於著急,要及時判斷好寶寶的便便的特徵,嚴重時要前往醫院就診。
7. 如何根據便便判斷孩子的健康狀況
每個寶寶出生以後,家長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餵奶、睡覺、換尿片,看孩子的大便情況了。
為什麼要每天都要看孩子的大便情況呢?
4、如果孩子的大便非述正常的消化現象,而是帶血、蛋花湯樣和水樣,需要去看醫生解決,不要在家裡亂搞。
答主:源媽,和你一起帶著娃成長!公眾號「源媽生活圈」,ID:【ymshq99】。
8. 看大便知寶寶健康!如何區分「好便便」與「壞便便」
正常便便是什麼樣的?
1、顏色
嬰兒正常大便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但大便顏色可以受很多因素影響。嬰兒攝入的食物不同,大便顏色可以不一樣。
吃母乳的嬰兒大便一般都是金黃色的,而吃奶粉的嬰兒的大便往往呈現深褐色。
吃奶粉的嬰兒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這是因為配方奶中鐵的含量比較高,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吸收不完全時,多餘的鐵就會使大便帶綠色。
等到寶寶添加輔食以後,隨著寶寶添加輔食的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的大便開始變得顏色較暗。有時大便的顏色會與食物顏色有關,比如寶寶吃了許多火龍果,便便會帶紅色,如果多吃了綠色蔬菜,便便也會是偏綠的顏色。
有的寶寶做了鋇餐造影後出現灰白色糞便,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大便的顏色還跟膽汁有關系。腸道中含有的膽汁會讓大便呈現黃綠色或黃色,而大便在腸道里時間越長,大便的顏色就越深。
還有一種特殊的大便,就是新生兒胎便:剛生下來的寶寶,出生後6~12小時會拉出墨綠色胎便。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主要由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分泌物等組成。
2、形狀
正常嬰兒大便的性狀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母乳喂養的寶寶,因為母乳中含有母乳所特有的豐富的母乳低聚糖,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調節胃腸功能。所以,一般母乳喂養的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一般為軟糊糊狀。
而用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大便通常會乾燥、粗糙一些,有的呈軟條條狀。 寶寶添加輔食後,大便的性狀逐漸跟成人大便靠近,為稍硬的成形便。
3、次數
每個嬰兒大便的次數也不一樣。一般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次數較多,一天2~5次,新生兒甚至會發生一天排便7~8次的狀況,但只要嬰兒精神狀態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正常,這都屬於正常現象,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地減少。
母乳喂養的寶寶還可以出現大便次數少的情況,因為寶寶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好,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產生排便反射,有的寶寶2~3天或4~5天不排大便,還有的寶寶甚至於15天不排大便,但寶寶並無痛苦的表現,肚子摸著也不硬,排出的大便仍為黃色軟便,沒有硬結。這也是正常的,不屬於便秘。
配方奶喂養的寶寶一般大便次數較少,每天約1~2次。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隨著輔食量的增加,大便逐漸接近成人,大便次數可以每天1-2次。另外,大便次數也受嬰兒食物攝入量的影響,比如吃得太多,可能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吃得少,大便次數減少。這並不是疾病所致。
4、氣味
正常嬰兒的大便略有酸臭味,一般魚、肉、奶、蛋類等蛋白質吃得較多的孩子,大便比較臭。消化不良的寶寶大便比較酸臭。
壞便便有哪些呢?
我們可以從大便的顏色、性狀、氣味、次數等來進行初步的判斷,如果孩子有以下的症狀,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大便褐色, 呈球狀,較硬,周邊可能帶少許鮮血絲,提示便秘,鮮血是硬便損傷肛門所致。
大便黑色, 可能是胃或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貧血的鐵劑葯物所致。
大便果醬樣, 同時寶寶哭鬧,嘔吐,要注意腸套迭的發生,盡快就醫。
大便黃褐色, 稀水樣、帶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雞蛋味,一般為蛋白質消化不良。
大便淡黃色、 呈糊狀、外觀油潤、內含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數都比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大便水樣, 有泡沫,酸味刺鼻且如餿食般,這可能是糖類不消化所致。也可能是腸道感染炎症。
大便白色或灰白色, 說明膽汁的排泄受到障礙,有可能為膽道梗阻或膽汁粘稠或肝炎等。
大便白色淘米水樣 ,即糞便呈米泔水樣無糞質的白色混濁液體,量多,常見於霍亂。
大便白色油脂狀, 量多,並有惡臭,常見於胰源性腹瀉或吸收不良。
大便赤豆湯樣, 可能為出血性小腸炎,這種情況多發生於早產兒。
大便次數多、量少、綠色或黃綠色、 含有膽汁、帶有透明絲狀粘液、孩子有飢餓表現,為奶量不足,飢餓所致腹瀉。
大便膿血樣, 多見於痢疾,患兒常伴有發熱、惡心、嘔吐、不願進食、全身無力、陣發性腹痛等症狀。
豆腐渣樣便, 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
足月的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都沒有排出胎便,就要引起重視。 盡快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排除消化道先天畸形。早產兒因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寶寶進食延遲,排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有所推遲。
嬰幼兒大便異常可診斷的疾病還有很多,以上幾點供寶爸寶媽們在觀察嬰兒大便時參考。以上所列的壞便便是比較嚴重的異常,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觀察孩子排便時的狀態,吃奶情況及精神狀態,以及體重增長情況,如果大便的改變不影響嬰兒吃奶,嬰兒精神狀態如常,體重增長理想,排大便時沒有痛苦狀,就沒關系,不需要干預。
特別提示: 如果需要帶寶寶去醫院就診,應該在家提前留取大便樣,以便到醫院時能夠及時進行化驗,盡早得到診治。留取大便時要注意,不要取尿不濕上的大便,可以用小盆接大便,進行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