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一歲寶寶健康成長怎麼辦

一歲寶寶健康成長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12-07 11:13:27

『壹』 一歲七個月寶寶

1歲7個月寶寶的身高在81.8-88.4cm、體重在10.5-13.1kg是正常標准。每一個寶寶都存在個體差異,受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的影響都會有自己的發展曲線。先天因素中孩子的性別、種族、遺傳因素以及在媽媽宮內時的營養情況,都會影響孩子出生時的體重和身高,也直接影響到1歲7個月寶寶的身高和體重。後天因素中孩子的喂養、睡眠以及其他情況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和體重,所以不用一味的苛求一定要達到正常的最高限。每個孩子的發育是一個持續性過程,但並不是勻速的過程,可能在某個時期略快,在某個時期略慢,只要是一個發展的狀態且在正常的范圍內就可以。如果孩子出現長時間的身高、體重不增長或者不達標的情況,也應該到醫院跟醫生進行商討,是喂養出現問題,還是出現疾病的狀態。

能力指標:

語言能力:

1、部分理解人稱代詞。寶寶不知道「你」就是自己,也不知道「我們」是自己和媽媽。如果把「你」換成寶寶的名字,寶寶就很容易理解了。

2、喜歡辯論。寶寶有了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在和爸爸媽媽的溝通上,有了不凡的表現,甚至嘗試和父母「辯論」。

3、看圖講故事。

運動能力:

1、模仿能力進一步增強,不只是模仿動作,還會模仿大人的表情。

2、能夠想辦法夠到高處的物品。

3、喜歡做「再見」、「拍手」「歡迎」等動作。

寶寶1歲7個月重點關注

秩序感訓練:

秩序感是我們周圍事物形態體現出的均衡、比例、對稱、節奏等因素,能帶給我們愉快、興奮、舒服的感覺。爸爸媽媽要順應寶寶與生俱來的秩序感,培養他們有序、合理的生活習慣,令他們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愉快的生活。

秩序感訓練Tips:

為寶貝留下整潔、規則、文明的第一印象。

父母要在寶貝產生秩序感的第一時間培養一系列良好行為習慣,幫助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

父母要多帶寶貝出起走走,感受不同環境中的人與物,幫助寶貝認識到別人的秩序」和自己的秩序」可以不同,使他學會把自我」與他人」區別開來。

『貳』 0-1歲寶寶每月的發育過程是怎樣的如何保證寶寶的正常發育

滿月小寶寶;從剛剛出生到滿月,這1個月小寶寶大多數時間處在休眠狀態,並且一開始的寶寶們的眼睛是看不清東西的,滿月後才漸漸的開端可以看到物品。

並且這個時期的寶寶脖子很松,因此要很小心的支撐點寶寶脖子位置。在滿月內的寶寶針對外界的鑒別是靠聲音的,他們能夠鑒別媽媽的聲音。2-4個月小寶寶;滿月後的寶寶,人體發育速度非常快,並且寶寶的頸部也漸漸的可以站立了,寶媽們還可以通過一些網路游戲來幫助寶寶鍛煉脖子的承受力,提高他的身體控制水平。

1歲寶寶;小寶寶滿1歲了,不僅在語言方面沒有多大發展外,很多寶寶現在開始學會獨立走路了,並且在親子時光時,寶媽們應該多和寶寶溝通交流,小寶寶就很快會說話了。1歲以內的小孩發育迅速,每一個月都能看見寶寶在不斷發展,不單單是個子、體重的轉變,還會繼續發覺寶寶的別的能力也在不斷發展。針對很多新手媽媽來說,觀查寶寶的發育情況,若是有生長遲緩難題,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盡早幫助寶寶改進。

『叄』 給一歲的寶寶怎樣安排三餐,保證他的健康成長

寶寶一周歲了,標志著嬰兒階段的結束,在這個時期,寶寶身體的各個方面已經開始快速發育,也開始學習各種能力,所以不管在飲食上,還是在教育上,都需要父母有充分的耐心來照顧。

我們先來看看一歲寶寶的發育特點:

體型逐漸轉向幼兒模樣。

牽著寶寶的手,他就可以走幾步。

可以自己把握平衡站立一會兒。

可以自己拿著畫筆。

能用全手掌握筆在白紙上畫出道道兒。

向寶寶要東西他可以鬆手。

『肆』 一歲四個月寶寶怎麼教育

過了1歲半以後,寶寶就進入了所謂「第一反抗期」的時期。過去老實聽話的寶寶,逐漸開始變得任性,經常說「不要」,這在父母看來,很難讓事情順利地進行下去。
「反抗」一詞包含有「抵抗」的意思,寶寶並不是毫無道理地抵抗,其實他們是在堅持自己的主張。如果這些主張得以實現,對於寶寶「自我」的確立非常重要。
如果仔細觀察這種狀態下寶寶的舉動就可以明白,這是寶寶有了自我主張的表現。例如,想要自己穿鞋、想要自己用筷子、想要自己洗碗等等,大都是堅持自己的主張。如果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四五歲寶寶,在這種情況下會說:「我自己穿鞋!」「我也想用筷子!」「我自己洗,不用幫忙。」等等,將自己的主張正確地傳達給對方。但是,語言表達能力還相當貧乏的2歲寶寶只會說「不要」和「自己做」,很難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父母,而被誤以為是在「反抗」、「任性」。
所以,寶寶這個時期的反抗表現,是寶寶自我發展的必經階段,我們爸爸媽媽們應該正確地看待這一現象。盡量放手讓寶寶自己動手嘗試各種事物。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滿足這一時期寶寶心理上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提高寶寶各個方面的能力。
人們在形容與孩子有關的東西時,通常用到詞都是「可愛」,即便是喜歡破壞的孩子,也會被家長善意地稱作「頑皮」、「淘氣」,然而在英國,人們卻用「可怕」來形容兩歲的孩子。如今,「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更是已經成為英文中一個固定的說法。
之所以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可怕,是因為他們在這時開始表現出與過去不同的特徵,非常難纏,喜歡作對,萬事都有叛逆傾向。因此,也有幼教專家把此階段稱為「人生第一青春期」,泛指一歲半到3歲之間。
2歲之前,孩子處於生理快速成長期,學習吃喝拉撒,爬坐立走,聽音說話,欲求基本都能跟家長的意願合拍。2歲左右以後,孩子會進入情感發展階段,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具有獨立做出選擇的沖動。然而,限於他們不能像大人一樣用語言表達,只能把喜怒哀樂寫在臉上。他們經常會反抗大人的決定,天冷了不肯增加衣服;流感季節非要往人群里扎;家長變著花樣做吃的,孩子卻不領情,該不吃還不吃。
對此,北京海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中心副主任醫師閆琦表示,孩子在2歲左右表現出的「反抗精神」是他們必經的發育階段,家長需要做的是正確疏導,而不是施以「管教」。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在2歲時,特別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因此父母不要強制要求孩子「不準干什麼」和「必須干什麼」,而是要給他們一些選擇機會。「比如給孩子補充維生素,不要簡單地命令他們吃蘋果,而是將香蕉、蘋果、橘子、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的水果擺在孩子面前,讓他們自行選擇。」假如他們選蘋果後又變卦了,家長也別急,因為這是孩子在學習如何做抉擇。
其次,可以和孩子平等地進行「條件」交換。閆琦舉例說,如果孩子在大風天非要出門,但又不想戴帽子。此時,家長就可以這樣跟孩子說:「爸爸媽媽都答應帶你出門了,你是不是也該答應我們戴上帽子啊?」給予孩子尊重,也教會他們尊重別人,可謂一舉兩得。
最後,家長要學會讓步。閆琦建議父母們,如果孩子的行為與父母意願不一致,但孩子也不會因此而遭遇危險、疾病等,最好能讓孩子自己做主,父母沒必要強加干涉。
國外的媽媽們當聽到孩子對自己說「不」的時候會興奮地跳起來,因為,她們認為這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標志(2歲左右),說明自己的孩子是健康成長的。而孩子唯唯諾諾、百依百順並不是好現象,長大以後他可能會成為「問題」少年,用製造麻煩代替說「不」。
當聽到自己的「小尾巴」對自己說「不」的時候,我們的媽媽不要有受傷或者失敗的想法。
孩子的否定行為表明孩子開始產生自主意識,試圖了解周圍的環境,建立自己的好惡觀念,表達個人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表現為孩子對媽媽的話說「不」。雖然孩子有「自我主張」是一件積極的事情,如果媽媽處理不好,也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孩子產生反抗心理的原因
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學習思考問題,開始形成自己處世的觀點,並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這時,身體和動作的發育使他們可以通過動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雖然,獨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記,兩歲左右的孩子還太小,不知道行為的後果,不能預見可能發生的危險。因此,除了保護好孩子的安全外,父母還應教他們學習考慮他人的感受,重要的事情一定得和父母商量。
二、怎樣的反抗表現是「正常」的
在孩子獨立的過程中,你會遇到以下種種事情:
1、拒絕父母的要求;
2、和父母唱反調;
3、不理睬父母;
4、不要父母摟抱,不和父母親熱;
5、不呆在父母身邊,從父母身邊跑開。
從孩子一歲開始,這些事情就時有發生,在兩歲左右更加頻繁和激烈。這是因為他們的語言功能沒有發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執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在父母會感覺,孩子是和故意他們對著干。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又會變得很「乖」,3-5歲的孩子記憶力增加,思維能力增強,他們通過傾聽和使用語言來學習更多的東西,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三、幫助「反抗」幼兒度過反抗期
父母一定要記住:反抗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只有通過父母的幫助,孩子才能順利度過反抗期:
1、情緒緊張的孩子更易反抗
在孩子疲憊和飢餓的時候,就該讓他們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歡的零食,有助於緩解緊張的情緒,而不是教他學習新東西或做事情。
周圍環境的變換也會讓孩子緊張,反抗心理加重。比如,當孩子生病時,通常他們的情緒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對著干,這時父母應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時候不妨多寬容他們一些。
2、保護孩子的安全
孩子的危險意識不強,因此,他們會做出一些可能會產生危險後果的行為,發現後,父母應立即制止,然後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溝通,讓他了解自己行為的後果。比如說,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興,但可能被車子撞倒。你要告訴他:「媽媽不能讓你在大街上跑,因為這里車子很多,如果被車子撞到,會受傷,非常疼。」
3、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
舉例告訴孩子,詢問與命令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書拿給我,好嗎?」和「把書拿給我!」。還有,告訴孩子做什麼而不是不要做什麼。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點,你可以說「輕輕地拿起那個杯子」,不要說「不要把杯子打壞!」
4、父母的要求應合理
對小孩子來說,讓他跟小朋友交換玩具比讓他無償地把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更容易。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要求,但不能縱容他的不良習慣。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裡大吵大鬧地要蛋糕,不要因為周圍人的目光讓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帶出來,用平靜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很差,所以媽媽不能給你買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應該對媽媽說。」慢慢地孩子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5、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讓抵觸情緒控制自己,特別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確實毫無原因地產生抵抗行為,不要因為覺得煩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對孩子、對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選擇。
四、出現問題後怎麼辦
比如易怒、情緒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現的一種狀態,但孩子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就屬於不正常的現象了。因此,當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確發生問題時,最好的方法是及時尋求醫生和專業人士的幫助,千萬不能聽之任之。

閱讀全文

與一歲寶寶健康成長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58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48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84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2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04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08
灰太狼和葉太郎哪個更幸福一點 瀏覽:384
巨力神有哪些故事 瀏覽:211
拼多多16萬步等於多少健康金 瀏覽:823
煤田局所屬有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133
兩位吃蝙蝠的美女現在怎麼樣 瀏覽:580
報考食葯監事業單位怎麼准備 瀏覽:724
銀川婚姻中介有哪些 瀏覽:317
美女問我怎麼沒睡好該怎麼回復 瀏覽:567
優質戀愛和婚姻需要的前提是什麼 瀏覽:295
什麼詞語代表婚姻美好 瀏覽:49
爺爺的婚姻我該怎麼選擇 瀏覽:148
菲律賓找美女多少錢一次 瀏覽:127
如何面對婚姻中出現的新鮮感 瀏覽:946
我的故事很精彩下一句怎麼回復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