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催眠曲的音樂治療
1974年世界音樂治療聯合學會成立,標志著音樂治療學作為一門正式學科得以確立。傳統的音樂治療概念為,以心理治救治和方法為基礎,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使求治的人在音樂治療師的共同參與下,通過專門設計的音樂,經歷音樂體驗,達到消除心理障礙,恢復或增進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為一門藝術,音樂能給人們巨大的精神享受,但音樂治療卻與音樂欣賞不同,它的目的是調節人體身心狀態,通過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因此音樂治療的對象主要是存在身心症狀的亞健康狀態者和臨床病人。當然也會有一些健康人為了維護健康的目的來尋求音樂漢字。鑒於音樂治療關注的是人身心兩方面的整體調節,強調改善症狀,提高人體自愈能力和生存質量,而不是針對病原體和病灶。因此,音樂治療作為綜合療法的一部分或康復治療方法之一,可廣泛用於臨床各科病人。作為單獨的治療方法,音樂治療主要用於功能失調和身心疾病患者如功能性高血壓、功能性胃腸病,睡眠障礙、心境障礙(如抑鬱焦慮性障礙)和自閉症等精神障礙患者的治療。
另外,不良生活方式、社會及職業壓力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引發的「亞健康狀態」已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亞健康狀態」是指機體雖無明確的疾病診斷,卻過早表現出疲勞增加,活力、反應能力降低,適應能力減退;軀體症狀主要表現為疲勞、睡眠障礙、疼痛、便秘或腹瀉等;心理症狀主要為強迫、敵對、焦慮和抑鬱。這些亞健康身心症狀都能通過音樂治療得以改善。 人類具有豐富的情緒和情感,除了喜、怒、憂、思、悲、恐、驚外,還有平靜、輕松、愉悅、喜歡、愛慕、崇拜、嫉妒、敵意、孤獨、空虛、渴望、依戀等情緒,並因外界情況的變化,存在極其微妙、細膩和復雜的情緒變化。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看到美好的東西、得到所喜歡的人的寵愛等自然會產生愉快情緒;而當自我發展受阻、被打擊、批評、辱罵等自然會產生郁悶、生氣和憤怒的情緒。科學家將情緒分為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客觀事物符合並滿足人的某種需要,表現為愉快、喜悅、滿意和幸福等稱為正性情緒;個體的需要受到阻礙得不到滿足,表現為沮喪、失望、悲哀、抑鬱、焦慮和憤怒等稱為負性情緒。
不同的情緒狀態可使人產生不同的身心狀態。在適宜的正性情緒的影響下,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和心血管、消化系統等功能可保持良好狀態,有益於健康。長期的負性情緒如抑鬱和焦慮,會使人產生疲勞無力,工作和學習效率低下,對生活和工作失去興趣,嚴重者引發睡眠障礙、疼痛、消化功能失調等症狀甚至導致心理或軀體疾病。
在諸多的藝術表現形式中,沒有任何一種藝術能夠像音樂可以准確而細致入微地描述人類情緒活動的微妙變化,能夠直接、迅速、靈敏地作用於人的情緒活動。這是因為當人類感知音樂音響的變化,會不由自主的、直接產生相應的音樂情緒反應。例如,人們會從《二泉映月》的音樂中感到悲哀,會從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開始幾小節中體驗到緊張、震撼和威脅的感覺,而莫扎特甜美的音樂能使人獲得平靜和愉悅的情緒體驗。
人的情緒活動和大腦功能關系密切,在判斷音樂正負情緒成分的任務中,右半球起主導作用。國外學者採用腦認知成像技術,進行了人類音樂感知大腦認知活動的特徵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音樂與語言的腦功能區是分離的;左側腦在音樂時間序列、節奏辨別等方面起作用,右腦則在音高、旋律、和聲感知處理過程中起優先和主導作用;大腦兩半球間及半球內各腦區間有相互的協同作用。
另外,當受試者聽可產生愉快情緒的音樂時,左側大腦的額葉激活,而恐懼和悲傷的音樂則顯示右側大腦額葉激活。激活程度與情緒強度相關的部位,還包括海馬旁回和額葉區。音樂引起被試者產生愉悅高峰體驗時,腹側紋狀體、中腦、杏仁核、眶額皮層和腹側內側前額皮層(M PFC)激活。這些部位能影響支配人體內分泌和內臟器官活動的下丘腦。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促進人體分泌相關激素、酶與神經遞質,從而發揮它們的生物學效應。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音樂治療從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開展音樂心理和行為治療開始,逐漸引入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運用音樂、聲學、物理、生物學、心理學、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等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創造出不同類型、多元化的音樂治療方法。同時,各國傳統音樂與傳統醫學相結合,也形成各具特色的音樂治療方法和技術。
音樂治療方法大體上分為聆聽法、主動法、特色音樂治療法和其他技術。 即通過聽特定的音樂以調整病人的身心,達到治療的目的。各國由於文化傳統以及音樂治療的發展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聆聽技術,例如超覺靜坐法、音樂處方法、音樂冥想法、音樂想像法、聆聽討論法、積極聆聽法、名曲情緒轉變法等。
其中,音樂處方法也許是很多人熟悉的一種形式,醫生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音樂讓病人進行聆聽,如抗抑鬱可選擇《春天來了》、《喜洋洋》,降血壓選用《良宵》、《漢宮秋月》,催眠選用《二泉映月》、《燭影搖紅》等。治療多採取集體聆聽,每日1次,每次1小時,30天為一個療程。治療前後需測定病人的血壓、心電圖、白細胞及免疫球蛋白等項生理指標,以用來對照治療效果。音樂冥想法在日本很流行,冥想即指深沉的思索和想像,音樂冥想法是按照音樂的功能,選擇不同樂曲編制特定的音樂帶,進行聆聽和冥想。
樂曲分別用於人的起居和情緒調節的各個方面如「早晨的音樂」、「催眠音樂」、「焦慮不安時的音樂」、「悲傷的音樂」、「腸胃不適的音樂」等。編制的樂曲主要選用西歐古典音樂或專門創作的音樂。實施音樂冥想需要有一定的程序,如「進入冥想」、「退出冥想」,並且聆聽時有規定的姿勢。 是在美國得到較大發展的一種療法。實施時由治療師誘導病人進入放鬆狀態,讓病人在特別編制的音樂背景下產生想像,想像中會出現視覺圖像,這些圖像具有象徵意義,常與病人潛意識中的矛盾有關。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治療師引導病人訴說產生的想像,並在音樂結束後與病人討論想像內容的意義。這種療法還有一套完整的技術,稱「引導想像和音樂」。
音樂治療中遵循的一個原則是音樂要與情緒同步。如一個人處於強烈悲痛情緒時,不能立即選用歡快的樂曲聆聽,而要用《悲愴交響樂》或民樂《江河水》一類的樂曲,以求宣洩悲痛之情,引導病人盡情發泄直到心中郁結的悲哀得以化解,等病人逐漸感受到輕松後,再聆聽平靜舒緩的樂曲,經過一段調整,情緒有了轉換後,才能逐步聆聽較輕快的樂曲。治療過程中所有病人聆聽的樂曲需要有經驗的治療師精心安排。 體感音樂治療是通過聽覺和觸覺(感受振動)接收及傳導的方式,使人體感知音樂以達到治療身心的目的。它由體感音樂、治療方案和體感音響設備三方面組成,也可以認為是由硬體設備與軟體技術(音樂和治療方案)兩方面構成。體感音響設備主要包括音源-分頻-放大裝置、音箱或耳機和附加換能器的外周設備如床、墊、台、椅、沙發等組成,其效用是使人在聆聽音樂的同時身體也能感受到音樂聲波振動。體感音樂是一類特殊製作的、富含低頻、以正弦波為主的治療性樂曲。
在一般情況下,人體不能感受空氣傳導的聲波振動但可感受到液體和固體傳播的聲波振動。這種振動可通過人體骨骼—聽覺器官—聽神經或觸覺感受器(感受振動)—感覺神經傳導通路上傳到大腦,使人感知聲音。試驗結果表明,單一頻率的強烈振動可引起人體不良反應,如血管收縮、神經系統的損傷等振動病。
體感振動音樂聲波為不同頻率、不同聲壓的正弦波疊加形成的有規律性、周期性的樂音聲波。這種樂音聲波產生的低頻振動為和諧的、非單一頻率、以正弦波為主、隨音樂旋律和節律變化而變化、強度控制在50分貝以下的低頻振動。同時,在治療中還可根據受治者的感覺調控振動強度和持續時間。國外近20年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已表明,體感音樂振動對人體沒有不良反應。治療目的不同,體感音樂樂曲在旋律、頻率、節奏等方面也有所差別。治療方案是在臨床研究的基礎上確定,內容包括評估治療對象的身心狀態和音樂素養,確定治療方案,選擇體感音樂樂曲,確定音量、振動強度、治療時間及療程等。體感音樂治療的生物學效應表現為橫紋肌肌肉放鬆、胃腸蠕動增加、皮溫升高、血壓下降、脈搏數減緩;血流加快、微循環明顯改善、身體熱輻射趨於平衡等;心理效應主要是調整情緒,可使人平靜、放鬆、愉悅和誘導睡眠。臨床研究證實,體感音樂療法可明顯改善亞健康狀態者的疲勞、睡眠障礙、疼痛和消化道症狀。國外,它多用於各類疼痛、腦損傷所致的運動語言和認知障礙、抑鬱、焦慮狀態、睡眠障礙、功能性高血壓、胃腸功能障礙等的臨床治療,同時也在預防褥瘡、便秘、臨終關懷和壓力管理等方面應用。但它不能應用在急性炎症、妊娠、血栓症、活動性出血、低血壓、放置起搏器或支架和重度精神疾病等病人中使用。
今天,音樂療法的發展使得音樂具有了另一種魅力,它蘊含的意味也許足以使終日競爭奔忙、身心疲憊焦慮的現代人得到徹底的休息,遠離激烈的競爭和緊張的生活節奏;使身患疾病的人感受到希望和快樂;使身心障礙的人得到心靈的緩釋。當然,健康的人也不妨在生活中多聆聽一些名曲陶冶性情,或者閑暇的時候走向大自然,去聆聽那些自然之聲如啄木鳥啄木的斷斷續續的篤篤聲,隆隆的雷聲,風刮過麥地的刷刷聲、鴿子的咕咕聲等,去感受自然之美和人生的寧靜,讓自己的身心得和人生得到放鬆。
㈡ 你覺得可以如何改善亞健康呢
你覺得可以如何改善亞健康呢
你覺得可以如何改善亞健康呢,「亞健康」是由前蘇聯專家Benkman提出,亞健康是現代很多人的一個症狀,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會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以下分享你覺得可以如何改善亞健康呢?
亞健康如何調理
1、多做運動,盡可能抽出15分鍾
不管你是真的沒時間,還是累得筋疲力盡,短時間的健身訓練總好過什麼都不做。如果你來不及去健身房,但總還有那麼15分鍾的空閑時間吧?!比如:在和朋友聚餐之前,你可以一邊做單腿跳,一邊聽你喜歡的歌。尤其是當你已經對著電腦傻坐了一整天之後,可以一邊聽歌,一邊思考。
說白了誰有那麼多閑工夫,一下班就奔健身房做運動呢?!不如趁這個時候抽點時間動一動,你會感覺更棒!
2、說到做到
你知道那種明明計劃好了去鍛煉,結果卻沒有實行的感覺吧?!
退一萬步說,就算你健身只是為了逃避那種假模假式地「穿著運動服,去了健身房卻一屁股往電視前一坐,還邊看節目邊吃零食,整晚下來完全沒跑步」的罪惡感,那也是有意義的。
3、准備健身追蹤器
健身追蹤器並不便宜(大概要花100~130美元),但它卻能促使你走得更遠。尤其如果你是「目標驅動型」人格的人,那它對你就更是再合適不過啦!
如果你天天坐辦公室,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每天走得路這么少!
4、打亂健身計劃
如果你的健身計劃不會令你感到枯燥乏味的話,就更容易堅持下來。比如:第一天練瑜伽,第二天做間歇訓練,然後第三天慢跑。
如果你是個看見女神就興奮的傢伙,那可以直接去練碧昂斯式動感單車,或者去跳芭蕾舞減肥操。芭蕾舞減肥操,永遠是瘦身人士的絕佳選擇。
5、體驗堅持鍛煉的快感
當你想要放棄時,多想想如果堅持下來,會給你帶來哪些快感?!
運動的過程並不總是有趣的,但運動過後,人腦會產生「安多酚」快感或其他種種益處,讓你仿若美美地睡了一覺!
6、隨時隨地瘦身
如果你只是為了想穿上去赴宴的緊身裙,才在出席前6周去瘋狂健身,那你勢必會催命般地逼自己,努力達到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結果只會使自己筋疲力盡、情緒低落,完全體會不到健身的樂趣。
我相信,6周減肥期結束之後,你自然不會再為難自己做那些折磨人的運動項目!但健身是一種生活態度,千萬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才去鍛煉。
7、合理飲食,想吃就吃
不要賭天發誓自己要戒酒、戒甜食、戒麵包等。完全不吃,會讓你覺得痛苦難耐,然後忍不住地偷偷暴飲暴食,但過後,強烈的罪惡感又會使你再次指天發誓「以後再也不碰這些食物」……如此反復惡性循環,每次發誓都會使你更加壓抑、煩躁!所以不要完全不吃,所有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皆是病!
8、控制飲酒,不要過量
缺少了美酒助興,你是不是整個工作日都昏昏沉沉,甚至是疲憊不堪?!但如果你在工作日期間喝得酩酊大醉,恐怕接下來幾天都很難准點兒起床!
研究結果表明:女性如果晚上喝大了,則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都會昏昏欲睡。所以說,工作日的晚上喝酒,會消磨你剩下幾個工作日的精力,特別是爛醉之後,又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跟進。
9、在家一樣健身
如果家裡有絲帶,那你隨時可以用它做許多別出心裁的健身運動。這對於想運動,又不願意出門的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的啦!現在就拿出你亮粉色的健身墊,體驗一下居家健身的樂趣吧!
10、買一根瑜伽滾輪
瑜伽滾輪形似擀麵杖,僅需18美元,用於運動前不到一分鍾的熱身環節中。它能夠擴大身體在運動時的活動范圍。運動過後,還能大大減輕身體的酸痛感。
11、身體酸痛時,依然要堅持適量的運動
不要做任何高強度的舉重動作,但一些「動態恢復」性訓練,比如:慢跑和快步走,有助於緩解肌肉疼痛,會比你呆坐著不動,傻傻地等著肉肉們自行恢復,效果要快得多!
12、多關注自己的精神狀態,而不是外表
運動可以使我們精力充沛、身心愉悅。為什麼別人看上去總是那麼精神飽滿、活潑開朗呢?!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嗎?
其實追求良好的精神狀態,遠比好身材來得更重要,不信你就堅持一段時間,保證會「看到」你想要的效果!
13、鍛煉在於堅持
記住,你的主要目的不是每天跑10英里,而是堅持鍛煉。
如果你就是懶得去健身房,那你可以規定自己每次去那鬼地方都只鍛煉5分鍾。一旦你開始做了,堅持下去,就不是難事兒啦!
14、保證充足的睡眠
你鍛煉得越多,就越想睡個好覺,由此形成一個能夠自我良性循環的模式。如果你熬到12點才睡,還想參加次日早上7點的瑜伽課,那你可就未必能做到了!
亞健康的調理方法
肺氣虛狀態有氣短、多汗、易等表現,此症者,可長期食用百合、蜂蜜、白木耳、紅棗、桔、杏仁等食物。肥胖疲勞狀態有許多身體過於肥胖者,因體重過重不僅會使身體疲勞,而且會造成心理疲勞。此時應少吃澱粉類和糖類的食物,宜長期食用蘿卜、捲心菜、白菜、青椒、西紅柿、香菇等蔬菜和水果。
神經衰弱狀態有視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行動笨拙等表現,此症者宜長期食用蓮子、龍眼肉、百合、大棗、糯米等煮粥食。若是血虛及緊張引起的神經衰弱,可吃桑葚,也可配合熟地、白芍煎服。
腎陽虛狀態有腰疼膝軟、畏寒肢冷、頭暈耳鳴、發須早白、性衰退等表現,此症者長期食用羊肉、芝麻、胡桃、豆類及豆製品、堅果類食物。心煩意亂狀態有失眠、頭暈、心煩表現,此症者宜長期食用養心安神的食品,如煎服龍眼肉、酸棗仁、柏子仁等。脾陽虛狀態有、腹脹、腸鳴、噯氣等表現,此症者長期食用山葯、蓮子、百合、山楂、苡仁米、飴糖。
診斷亞健康的方法
精力充沛 樂觀向上。每天早上起來神清氣爽,對於即將開始的工作和學習充滿熱情,對於繁重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沒有過分的疲勞感和緊張感,並且樂於承擔責任。
反應敏銳 處事能力強。遇事不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事情能夠情緒穩定的處理,不會因為突發事件而暴怒、失態、大哭、大鬧。能夠妥善處理與同事和家庭成員的關系。
良好的自身免疫力。身體抵抗力較強,不會輕易因同事、家人感冒或患其他的傳染病被傳染,即使被傳染也會很快痊癒。季節變換時,不會發生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
良好的睡眠狀況。入睡快,入睡後中間不會被驚醒,睡眠規律,不會因為瑣事影響睡眠。每天可以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即使因為工作忙需要加班,也會在完成工作後馬上入睡。醒來後沒有頭昏、頭痛及疲乏感。
亞健康的臨床表現
亞健康的主要特徵包括:
①身心上不適應的感覺所反映出來的種種症狀,如疲勞、虛弱、情緒改變等,其狀況在相當時期內難以明確;
②與年齡不相適應的組織結構或生理功能減退所致的各種虛弱表現;
③微生態失衡狀態;
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學改變。
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軀體方面可表現為疲乏無力、肌肉及關節酸痛、頭昏頭痛、心悸胸悶、睡眠紊亂、食慾不振、脘腹不適、便溏便秘、性功能減退、怕冷怕熱、易於感冒、眼部干澀等;心理方面可表現有情緒低落、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懼膽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應遲鈍等;
社會交往方面可表現有不能較好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角色,工作、學習困難,不能正常地處理好人際關系、家庭關系,難以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等。
亞健康的預防和治療
1、飲食有度
食物對於調養亞健康具有很好的療效,合理搭配飲食,多吃五穀雜糧有利於健康。
2、工作上合理安排
要善於把工作切塊,善於把握完成每一塊需要的時間,這樣不僅能提升效率,減輕由工作太多帶來的心理壓力,而且能增加成就感。
3、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長期的睡眠時間不足,容易導致疲勞積累、情緒暴躁以及思維能力下降;睡眠質量不好,也容易導致頸椎病等疾病的纏身。
4、戒煙限酒
醫學證明,吸煙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應減少,營養素和氧氣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少酒有益健康,嗜酒、醉酒、酗酒會削減人體免疫功能。
5、全面均衡適量營養
微量元素鋅、硒、維生素B1、B2等多種元素都與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關,除了做到一日三餐全面均衡適量外,還可以補充復合維生素等。
6、經常鍛煉
現代人熱衷於都市生活忙於事業,身體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加強自我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7、培養多種興趣,保持精力旺盛
廣泛的興趣愛好,會使人受益無窮,不僅可以修身養性,而且能夠輔助治療一些心理疾病。
8、適度勞逸
適度勞逸是健康之母,人體生物鍾正常運轉是健康保證,而生物鍾「錯點」便是亞健康的開始。
㈢ 教你緩解亞健康的音樂是什麼
首先以旋律優美清新的樂曲為佳,如輕音樂,使人聽之便有一種清雅寧心的感覺。當然,也可以從個人文化程度、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來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樂曲。運動可以選在每天晚飯後30分鍾左右進行,時間以40至60分鍾為宜。如可以靜心地欣賞音樂,隨節奏自由自在地運動;也可以和大家在一起伴隨音樂旋律歡歌起舞;還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散步、練太極拳、舞劍、健美操等等均可。
㈣ 什麼樣的歌曲有助於睡眠!
1、《水邊的阿狄麗娜》
2、《星空》
3、《少女的祈禱》
4、《寂靜之音》
5、《月光》
6、《童年》
7、《雪之夢》
8、《情書》
9、《晴天》
10、《琉璃湖畔》
11、《春水》
12、《春野》
13、《你眼中的奇跡》
14、《神秘花園》
15、《愛有多深》
16、《眼淚》
(4)聽什麼歌可以改善亞健康擴展閱讀:
鋼琴曲是指用鋼琴彈奏的樂曲,有時還配以其它的樂器同時演奏。
作用
1、聆聽鋼琴曲能在聆聽者的數學及其他科學學科上產生很大幫助。
2、鋼琴曲不但可以讓猛獸安靜下來,對人類有更多的益處,鋼琴曲可以提高空間推理能力強可提高思考邏輯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鋼琴可以讓人思考更清晰,更容易專心,生活的其他面向也能處理的更好,並可有效疏解各種壓力,使人身體更健康。
3、學鋼琴曲會刺激人類大腦,使腦細胞連結產生緊密網路,連結網路愈多,可提升智商IQ。
㈤ 睡覺聽歌能緩解疲勞嗎
背景音樂有利於解除亞健康身體疲勞,忙碌一天回到家裡,亞健康人群會感到身體的疲倦不堪,這時亞健康的你聽聽放鬆心情的音樂,不僅可以消除亞健康疲憊,還能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聲響蘊含的情感極其豐富,有病需要聲響,無病也需聲響。特別是那些處於亞健康狀態、工作特別緊張而又沒有時間休息的人們,通過音響效果鬆弛調整,使人的大腦深度放鬆,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㈥ 有輕度的躁狂症,朋友說可以聽一些歌對病情比較好,那聽什麼樣的音樂好
很多寶媽經歷了痛苦的生產,內心變得比較脆弱敏感,加上沒日沒夜的獨自在家看孩子,沒有朋友沒有社交,身心非常疲倦,這時候很容易出現狂躁症。這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聽一些音樂,對於你的情緒紓解,很有幫助。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為了孩子,你也要讓自己快速的平和溫柔下來。平時聽聽音樂,做做運動,出門轉轉,學會自我排解,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㈦ 經常聽輕音樂有什麼好處
音樂主要應用在右大腦半球的功能,可用來阻斷左大腦活動或促進右大腦的動作。音樂治療作為一種結構造性暗示,提供個體生理放鬆的聽覺線索,聆聽或參與音樂療程也是一種愉快的聽覺經驗。針對人們失眠煩躁、精神渙散、肌肉酸痛和心靈緊張等常見的亞健康狀態,輕松釋放壓力,達到舒緩身心、纖體瘦身以及深化冥想修行等實際效用。
而且,科學研究已證明,在音樂營造的優雅氛圍中閱讀和學習,有助於開啟大腦潛能,全面提升記憶、理解、思維、審美等能力。
具有消除壓力,改善失眠,解除疲勞。
音樂療法的主要功能還表現為心理醫學作用。
音樂作用於大腦,可以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改變情緒狀態,喚起積極、健康的情緒,通過神經及神經體液的調節,促進機體分泌一些對健康有益的激素、酶、乙醯膽鹼等物質,能調節血流量,增加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等,從而促進整個身體的代償功能,增強抗病能力,達到減少疾病和恢復健康的目的。我國心理學家就曾用音樂,試驗了人的心身反應。用《春江花月夜》幽靜柔和的樂曲測試中發現,被試對象在軀體反應上,感到有放鬆的效果,並用生理記錄儀測得被試者的軀體反應,如「胃腸活動」、「皮膚電反應」、「肌電反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當使用《歡樂的景頗寨》等奔放歡樂的樂曲時,被試對象則產生相反的效應,喚醒水平提高,整個人也感到興奮起來,人的情緒好像受到感染一樣,會隨音樂而情不自禁地進入興奮的狀態。
㈧ 催眠曲10秒入睡音樂睡8小時
催眠曲10秒入睡音樂睡8小時
催眠曲10秒入睡音樂睡8小時,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社會壓力加大,很多人的身體出於亞健康的狀態,睡眠情況也不良好,很多人失眠,這時候就需要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助眠,下面看看有哪些催眠曲10秒入睡音樂睡8小時
奧間
准確來說,這並不是一首真正意義上的音樂,而是一段大自然音效,為大家傳遞的是浪花拍打在沙灘上的聲音,非常有節奏感,當您閉上眼睛聽著這段聲音的時候,眼前就會浮現出這種場景,好像自己就躺在沙灘上睡覺一樣,經過小音試驗,這段聲音的輔助睡眠效果非常不錯,值得一試哦!
May It Be
這是世界著名靈魂歌手Enya的專輯《Only Time:The Collection》中的一首歌曲,同時也是《指環王1:魔戒再現》電影主題曲,整首歌曲節奏舒緩,在Enya那直擊心靈深處嗓音的演繹下,就具備了幫助你入睡的效果,聽著天籟之聲,緩緩進入睡眠之中!
Summer Rain Sleep Relaxation Sounds
這也是一段大自然音效,沒有什麼能比雨聲更容易讓人入睡了,聽著窗外滴滴答答的雨聲,腦海中構思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之中,全身心都得到了放鬆,自然就能輕松入睡了。
El Condor Pasa
這首歌在國內被譯作老鷹之歌或者山鷹之歌,由作曲家Daniel Alomía Robles按照安第斯民謠譜寫而成,屬於印第安民歌系列,是一首世界名曲。擁有很多的版本,小音為大家推薦Bandari的版本,此版將大自然的鳥鳴聲融入音樂之中,配以空靈舒緩的節奏,起到了很好地催眠效果。
the level plain
這首音樂是藝術家Joanie Madden的作品,整首音樂由愛爾蘭錫口笛演奏而成,擁有甜美的音色,期間夾雜著一絲沙啞和滄桑,讓人回味無窮,同時輔以鋼琴伴奏,悠揚的`鋼琴聲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又中和了笛聲的孤獨感,在這種聲音中入睡簡直是一種享受。
Starry Sky
這是Bandari創作的眾多音樂中的一首,很多人會以為Bandari是一個作曲家,其實它是一個音樂計劃,匯集了很多知名作曲家,音樂主要以大自然為主,採用了新世紀風格,音樂中的很多素材都是親自去自然中取材的。這首音樂中文名叫做滿天星,節奏空靈自然又動聽,聽著這首歌你就會想著數星星,數著數著就睡著了。
Spirit of Place
最後一首給大家推薦的是由Will Millar創作的凱爾特民謠風格的純音樂,這首音樂由眾多名族樂器演奏而成,主要以笛聲為主,期間夾雜著諸如小豎琴和口風琴的聲音,將那種古老的、源遠流長歷史厚重感演繹給你聽,真的是非常美的一首曲子。
1、《雨的輕喃》:落雨敲在窗沿,心情隨著雨滴漸漸下沉,直到徹底的放鬆,沒有人聲,沒有器樂,焦慮消散,眼皮落幕,是快速進入淺層次睡眠的腦波音樂,這世上沒有什麼自然的聲音比下雨更讓人舒心坦然了。
2、《哥德堡變奏曲》:世界上公認的最能治療失眠的古典音樂當屬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樂曲是溫和的、智性的,技藝精深而又流於自然。巴赫不是用情感淹沒一切的音樂家,卻總能將我們置於人類生活的廣闊和無窮中。
3、德彪西的《月光》:清淡的筆墨、樸素的音調,一幅萬籟俱寂、月光如洗的畫面油然而生。美好的旋律過濾了月亮投射的光芒中的雜質,想像它美好如畫,皎潔的掛在心裡。 睡前放一曲月光,整個心都會沉寂,無憂無擾,世界在琴鍵下都安靜了下來。
4、《搖籃曲》:搖籃曲最初是母親撫慰嬰兒入睡時詠唱的歌謠,後來發展成一種音樂體裁。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就如甜蜜的夢,把世界的美好都裝在裡面。
悠揚、輕柔、婉轉的曲調不僅使母親聽了心曠神怡,而且使母體內的胎兒也能受到感染,使他們生活的宮內世界也像母體一樣的充滿陽光,從而使他們變得健康、漂亮、聰明。 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是搖籃曲中最著名的一首。
5、《Sleepsong》:神秘園的音樂空靈縹緲,恬靜幽深,凈化心靈,返璞歸真,通透而柔美,憂郁和柔弱中帶著堅強,彷彿從很遠的地方飄來,可以幫助冥思和心靈的潔凈。Sleepsong 歌如其名,躺在床上聽著悠遠的女聲,不知不覺就會進入甜蜜的夢鄉。
6、《玄秘曲》:法國作曲家薩蒂一生玩世不恭,留下的經典非《玄秘曲》莫屬。玄秘曲一經問世就具有催眠屬性,空靈清澄,有種東方的古韻,又有種宗教的神秘。六首《玄秘曲》,第一首最著名,下面是韓國女音樂家Lavinia Meijer的版本。
7、《D大調卡農》:這也是卡農中最經典的一首,人們知道這首歌都是通過那部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但這首曲的原作者帕切貝爾卻經歷了一段悲劇,因為他失去了最愛的人。
許多人會被曲調中那甜蜜的憂傷所打動,也是最著名的枕邊曲,在無數思念之夜中入眠。
8、阿爾法波音樂:阿爾法波音樂是一種神奇潛能音樂,屬於腦波音樂的一種,能把人們帶入到阿爾法腦波狀態,涵蓋范圍也比較廣,沒有起伏,靜謐的聲音也更易入睡。當我們聽阿爾法腦波音樂的時候,大腦腦內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內啡肽,有利於促進情緒穩定,也就是說阿爾法波音樂有利於促進創造力和想像力,同時能改變睡眠質量。
9、《Dream 13》:采訪中 Max Richter 親口承認這是一張沒有人能一次性聽完的專輯,「哦,連我自己中途都睡著了兩次」。某種意義上說這確實是一張效果拔群的催眠專輯,「幫我宣傳一下,如果有人能一口氣聽完8小時請跟我聯系,我送TA一張簽名專輯」。
10、《佛經》:南懷瑾曾說一打坐就犯困,一犯困就去睡。佛里的坐禪多少就有點自我催眠的意思,佛經本身也自帶催眠效果,因為是音譯梵文,拗口難懂,所以如果不是深入研究者,清凈放鬆的佛經基本就能帶你進入夢的世界。
1、lullaby for lucas 很催眠
2、SLEEP SONG 這首是最好聽的英文催眠曲
3、威士忌催眠曲Brad Paisley & Alison Krauss
4、all through the night
5、Angels watching over me(天使守護著我)
6、Valder Fields Tamas Wells
7、昨日重現
8、Soirée - Bill Evans
Get Along Without You Very Well - Chet Baker
最近發現的寶藏催眠純音樂。真正的催眠曲音律是否美妙是次要的,效果好壞才是最重要的評價指標。
三火/尚衡《夜聽雨》、三火《治療師》
總長三十分鍾,每次沒聽完就睡死了。這一首安靜裡面還帶有一種空盪盪的迷失感,就像漫步在宇宙,世間只剩你一個人,只能和星辰為伴。
JEWEL的催眠曲很好聽。其他好聽的還有很多.其實很多歌都可以當催眠曲的,只要你喜歡。
㈨ 給我推薦幾首可以讓人進入深度睡眠的輕音樂
卡洛兒——秘密(絕對的催眠曲)
班德瑞——雪之夢(超經典)
鋼琴曲——雨的印記
鋼琴版——天空之城
以上這些輕音樂,都是我聽過的,都很好聽。
下載地址是沒有,可以用音樂軟體下載。
我媽的睡眠也不好,她最喜歡聽《秘密》、《雪之夢》這兩首,聽兩、三遍就睡著了。
建議你聽聽看。
祝你天天快樂,夜夜安眠!
㈩ 音樂治療:失眠該聽什麼歌曲
生活中許多人備受失眠的困擾:晚上入睡困難,睡眠不足或不深,早晨起床則渾身乏力,無精打采,甚至還會渾身肌肉酸痛,消化不良,面色灰暗,總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深處失眠之苦,卻很難找到一種最佳的解脫方法。其中有些是軀體疾病導致,那需要治本,但還有一些是焦慮憂郁所導致,那除了吃葯外,音樂治療是許多患者願意接受的一種治療方法,若入睡前能聽一些旋律優美、節奏明快、和聲悅耳的古典樂曲及輕音樂,對睡眠是很有好處的。要注意不宜選用節奏過快、聲音嘈雜的樂曲,播放音樂時音量不宜過強、過高,否則會適得其反,有害於人體健康。
性格內向的人:宜聽旋律流暢優美、節奏明快、曲調歡樂一類的樂曲,如《流水》、《步步高》、《喜洋洋》等。
易焦慮的人:宜聽旋律清麗高雅、節奏緩慢、情調悠然、風格典雅一類的樂曲,如《平湖秋月》、《雨打芭蕉》、《姑蘇行》等。
易激怒的人:宜聽旋律優美、恬靜悅耳、節奏婉轉一類的樂曲,如《春江花月夜》、《塞上曲》等。
有失眠現象的患者:則應多聽節奏少變、旋律緩慢、清幽典雅的樂曲,如《幽蘭》、《梅花三弄》、《二泉映月》等。假如你不太喜歡民族音樂,可以試試用兒童的《搖籃曲》來催眠,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