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新生兒進行產後訪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產後訪視及新生兒訪視工作常規 一、產後訪視人員工作職責 1、認真學習貫徹《母嬰保健法》、《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級管理辦法》,按照其規定開展產後訪視工作。 2、按程序、按要求對母親和嬰兒做好產後2次家庭訪視,並掌握社區孕產婦動態情況。 3、進行出生統計,孕產婦及嬰兒、5歲以內兒童死亡監測並按時報告(如系新生兒、產婦死亡,請通知分娩醫院)。 二、產後訪視對象、時間及程序 1、產後訪視對象:居住在本市母親與新生兒。 2、產後訪視時間:第一次家庭訪視: 產後7天或出院3天內;第二次家庭訪視:產後第28-30天;有特殊情況應酌情增加訪視次數或轉醫院診治。產後42天回醫院檢查。 3、產後訪視程序: ①核對:醫院訪視人員每天應核對產婦分娩日期、地址和聯系電話。 ②轉出轉入:將產婦按住址分類,通過電話或網路轉給責任單位;接受轉入的產婦。 ③按時到產家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2次家庭訪視,有異常情況應酌情增訪或督促其到醫院就診。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④督促母嬰產後30天回分娩醫院或地段注射第二針乙肝疫苗及體檢;督促產婦產後42天回分娩醫院檢查,並將嬰兒轉至兒童保健系統。 ⑤訪視人員每訪視母嬰1次,應收回1張產後訪視卡,禁止訪視1次收2張卡。 ⑥每次訪視,應及時將訪視情況詳細記錄在「產後訪視隨訪記錄表」上。 三、產後訪視內容及要求 1、產後訪視要求:先洗手,後檢查;先小兒,後成人。採用「看、問、聽、查、指導」等 方法對產婦、嬰兒及生活環境給予指導。 2、訪視內容: ①看:休養環境是否整潔、安靜、舒適、溫度是否在24-26℃,空氣是否流通,尤其是熱天空調房,與外界溫差不宜超過7℃;產婦和嬰兒的被褥是否合適,特別是嬰兒被褥的保 暖性能是否良好;嬰兒一般情況,精神狀態、吸吮能力等;產婦的一般情況、精神面貌、情緒狀態是否良好,有無貧血面容。 ②問:生活起居、飲食、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況,並按訪視卡內容詢問產婦及嬰兒有關內容,以及上次訪視後、本次訪視前有無異常情況或疾病發生等。 ③聽:產婦及家屬提出的有關問題並給予解答。 ④查:按訪視卡中的內容及要求進行檢查:嬰兒體溫、體重測量(14天訪時,應注意新生兒是否恢復出生體重;滿月訪時,應注意新生兒增重是否超過600克)、面容是否紅潤,黃疸有無消褪、有無濕疹、臍帶有無出血、有無分泌物滲出、有無紅臀,大、小便是否正常,母乳喂養的體位、含接姿勢是否正確等等;產婦體溫、血壓測量、乳房有無紅腫、硬結、乳頭有無裂傷、乳汁量的多少、子宮底高度是否正常,會陰或腹部傷口恢復情況,有無紅腫及分泌物,惡露的顏色、量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臭味。 ⑤指導:指導產婦及家屬開展嬰兒撫觸。用產褥期衛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知識;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知識;避孕知識;心理調節知識;形體康復知識等指導產婦及其家人。 3、訪視時應同時了解地段內新婚婦女數、懷孕婦女數,做好孕期保健宣傳工作,督促孕婦按時進行產前檢查及住院分娩。 4、協助做好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宣傳工作。 四、產後訪視包的基本配置 產後訪視包應配有以下用物:稱、布兜、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2-4支、碘伏、雙氧水、消毒紗布、棉簽、膠布、綳帶。
⑵ 產後訪視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產後訪視」是產婦系統管理和兒童系統管理的重要環節,主要針對分娩出院後的產婦和新生兒進行認真隨訪、嚴密觀察以及發現、處理異常情況。產褥期婦女和新生兒屬於脆弱或高位群人,在此期間存在大量的健康問題,在生產後3-7天進行第一次家訪,第二次產後14天,第三次,產後28天,從而使產婦和新生兒能夠平穩、健康的度過特殊時期。
⑶ 產後訪視的時間和內容…跪求選修課題目
訪視時間 第一次:產後3天 第二次:產後7天 第三次:產後14天 第四次:產後28天 訪視內容 (1)了解產婦健康狀況,包括:測血壓和體溫、稱體重、檢查乳房及乳頭、檢查子宮恢復情況、檢查會陰傷口癒合情況、觀察惡露及性狀,提供母乳喂養指導和指導避孕方法。 (2)了解嬰兒健康狀況,包括:測體溫和聽心肺,稱體重,了解喂養和孩子的睡眠情況,了解孩子大小便次數及狀況,觀察新生兒面色、皮膚、腋窩等皮膚褶皺處,檢查孩子的臍部是否乾燥,有無紅腫及滲血、感染,進行喂養方法、飽暖、護理和預防感染指導,14天訪視時給新生兒服維生素D,預防量2.5萬IU。
⑷ 產後訪視內容包括是什麼
一、產後訪視人員工作職責
1、認真學習貫徹《母嬰保健法》、《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級管理辦法》,按照其規定開展產後訪視工作。
2、按程序、按要求對母親和嬰兒做好產後2次家庭訪視,並掌握社區孕產婦動態情況。
3、進行出生統計,孕產婦及嬰兒、5歲以內兒童死亡監測並按時報告(如系新生兒、產婦死亡,請通知分娩醫院)。
二、產後訪視對象、時間及程序
1、產後訪視對象:居住在本市母親與新生兒。
2、產後訪視時間:第一次家庭訪視:
產後7天或出院3天內;第二次家庭訪視:產後第28-30天;有特殊情況應酌情增加訪視次數或轉醫院診治。產後42天回醫院檢查。
3、產後訪視程序:
①核對:醫院訪視人員每天應核對產婦分娩日期、地址和聯系電話。
②轉出轉入:將產婦按住址分類,通過電話或網路轉給責任單位;接受轉入的產婦。
③按時到產家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2次家庭訪視,有異常情況應酌情增訪或督促其到醫院就診。
⑸ 產後回訪單怎麼填寫,產後可以洗臉敷面膜嗎
很多媽媽們在產後都會收到產後回訪單,回訪單是幹嘛用的媽媽們基本都不知道。而且很多媽媽們想知道產後回訪單需不需要填?該怎麼填?下面,我為大家解答,另外,補充一些產後恢復的相關建議。
一般都要回訪的,社區要建立媽媽和寶寶的檔案,特別是寶寶的,以後孩子上幼兒園 和上學都要看的,所以媽媽們還是需要如實填寫。產後訪視的內容如下:
(1)了解媽媽們的一般狀況(精神、睡眠、飲食、大小便);測血壓、量體溫;檢查(乳頭有無皸裂、乳汁是否通常、乳房有無紅腫、硬結、乳汁分泌量、宮底高度、子宮硬度及有無壓痛、觀察惡露及其性狀,會陰傷口癒合情況);指導產褥衛生,防治產後合並症及指導避孕方法;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指導科學喂養,指導產後保健操。
我已經為大家解答了產後回訪單的問題,下面,我為大家補充下有關產後恢復的注意事項。
(2)產後對新生兒的訪視內容有:觀察新生兒面色等
1、脫發: 產婦10月懷胎生下寶寶會很容易造成頭發營養供給不足,使頭皮的毛囊細胞不能得到所需的營養而造成脫發,所以產後恢復一定要注意在合理膳食,使身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得到充分的給予,也會讓產婦的頭發盡快的恢復正常的生長。
2、產後媽媽會親自帶寶寶,本來身體就還沒有完全的恢復,再加上帶寶寶會很累導致媽媽出現疲勞的狀態,很容易使產婦的面部皮膚變得鬆弛顯老,所以產後一定要注意每天睡眠時間應大於8個小時左右,以確保產婦的身心健康。
3、產婦在分娩後身體會表現出非常的虛弱情況,牙齒也有可能發生松動的現象,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大多是由於缺鈣所導致的,所以產婦在恢復期應注意勤刷牙,並適充分的補鈣,會有效的防止牙齒這種情況的出現。
⑹ 產後訪視一般健康狀況怎麼填寫
身體健康良好,無產後後遺症以及其他病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