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辦健康證既往病史是詢問嗎
既往史也叫過去史,來源於患者本人或者體檢時參檢者本人,必須由當事人親口敘述,當事人因為意識障礙或者失語、失音、耳聾等情形無法溝通時,由其最了解以往情況的直系親屬或者共同生活者提供真實可靠的陳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
既往史也就是既往以前患病情況,包括包括外科手術史、預防注射史、過敏史及系統回顧等。病人既往所患某些疾病,可能與現患病證有著密切關系。
既往史是判斷是否健康,以及目前所患疾病病因的重要歷史資料,如實記載病歷中的既往史,是醫務人員對患者疾病的發生、發展、結局、檢查、診斷和治療等醫療活動的必須記錄,是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匯總、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貳』 思考題 學完健康史採集和症狀評估,你認為兩者有什麼區別有什麼聯系
健康史採集和症狀評估兩者區別主要有以下:
1、健康史評估的目的就是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全面的詳細的了解和評價,比如,醫生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僅要了解他本人的健康狀況,還要了解他的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了解他們曾經患過什麼病,進行過怎樣的治療等等,以作為健康史評估的參考。
2、病史採集屬於一類醫患溝通技能。因為病人來看病向醫生主述的是現在的病情和症狀,醫生還要詳細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了解病人曾經做過哪些檢測檢查和治療,服用過什麼葯物以及有沒有過敏史等等,醫生根據這些情況結合現在的症狀看看以前的病史和現在的症狀有沒有關聯,最後作出准確的診斷。
『叄』 既往史的解釋是什麼
既往史又稱過去病史,即就醫時醫生向患者問詢的患者既往的健康狀況和過去曾經患過的疾病等方面的問題。
既往健康狀況包括飲食習慣等。病人平時健康狀況,可能與其現患疾病有一定的關系,故對分析判斷現發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既往健康狀況。患者既往的健康狀況與當前疾病可能有一定的聯系,所以可作為分析、判斷病情的參考依據。
2、既往患病情況。既往患病情況是指患者過去曾患疾病的情況,曾經患過的疾病可能與現患疾病有密切的關系,因而對診斷疾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詢問既往史的同時還應注意了解,患者過去有無對某些葯物或其他葯品的過敏史和手術史等。
『肆』 既往史包括哪些內容
記述患者病後的全過程,即發生、發展、演變和診治經過。可按以下內容和程序詢問:主要症狀的特點:主要症狀出現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和程度,緩解或加劇的因素。既往史又稱過去病史,即就醫時醫生向患者問詢的患者既往的健康狀況和過去曾經患過的疾病等方面的問題。
既往健康狀況包括飲食習慣等。病人平時健康狀況,可能與其現患疾病有一定的關系,故對分析判斷現發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既往患病情況包括包括外科手術史、預防注射史、過敏史及系統回顧等。病人既往所患某些疾病,可能與現患病證有著密切關系。如哮病、癇病、中風等病,經治療之後,症狀雖已消失,但尚未根除,某些誘因常可導致舊病復發。
(4)為什麼要知道病人的既往健康史擴展閱讀:
既往史重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患者有必要了解「現在感到困擾的症狀」是否與過去患過的某種疾病有關。即使是症狀完全相同的患者,根據既往病史的不同,醫生設想的疾病也會不同,認為必要的檢查也會不鎖定目標。
例如,同樣是「腹脹」症狀的患者,過去是否做過腹部手術,是否應該進行精密檢查的判斷是不一樣的。做了腹部手術的人,可能因為腸管粘連等原因容易引起腸梗阻。如果懷疑這可能是腹脹」的原因,可以說檢查的必要性很高。
也許有人會覺得「不管有沒有既往史,只要對所有人進行精密檢查就可以了,但這是不可能的。檢查不是無害的。如果做了不必要的檢查會把患者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中一邊參考患者的既往史,一邊針對身體上發生的異常情況鎖定目標,這是很重要的。
2、重症化風險的不同
「即使是同樣的疾病,因既往病史的不同,導致重症化的風險也不同」。
如同樣是肺炎,生來健康的人和肺和支氣管有慢性疾病的人,重症化的風險是完全不同的。對於後面的患者來說,盡早進行精密檢查,不是門診而是住院進行治療,這樣的選擇的重要性會增加。
『伍』 既往史是什麼意思
既往史又稱過去病史,即就醫時醫生向患者問詢的患者既往的健康狀況和過去曾經患過的疾病等方面的問題。
既往患病情況包括包括外科手術史、預防注射史、過敏史及系統回顧等。病人既往所患某些疾病,可能與現患病證有著密切關系。如哮病、癇病、中風等病,經治療之後,症狀雖已消失,但尚未根除,某些誘因常可導致舊病復發。
(5)為什麼要知道病人的既往健康史擴展閱讀
既往症 指被保險人在投保之前,身體上已經發生的疾病或是有健康上的異常,即所謂的「既往症」。若有既往症,在投保時一定要詳細告知保險公司,如果有故意隱匿或過失遺漏,或為不實之說明,足以變更或減少保險人對危險之估計者,保險人得解除契約。
『陸』 既往史的內容包括哪些
既往史是指患者平素的身體健康狀況和過去的患病情況,又稱為過去病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既往健康狀況。患者既往的健康狀況與當前疾病可能有一定的聯系,所以可作為分析、判斷病情的參考依據。
2、既往患病情況。既往患病情況是指患者過去曾患疾病的情況,曾經患過的疾病可能與現患疾病有密切的關系,因而對診斷疾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詢問既往史的同時還應注意了解,患者過去有無對某些葯物或其他葯品的過敏史和手術史等。既往病史是指一個人以前的病史,特別是涉及心、肺、肝、脾、腎一些重大臟器以及癲癇史、精神病史。如果做過重大手術,應註明何時、何處做過何種手術,目前狀況如何;有殘疾狀況則要填寫具體的殘疾情況和自己的殘疾證號。總而言之,主要是了解既往的疾病情況對目前病情發生發展的影響。高血壓的既往史使包括了高血壓指的是遺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柱,輸張壓大於等於90mmHg,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引起高血壓的病因是很多的,有遺傳因素,大約60%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認為是多基因遺傳所導致30%-50%的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精神和環境因素,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都可能會導致,同時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增高的趨勢,四十歲以上的發病率在增多,生活習慣因素包括了膳食結構不合理,過多的攝入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等都可能會導致。
『柒』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時應該包括的內容是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時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了解當時醫生給下的什麼診斷,進行過何種治療,療效如何;
2、分析當時去醫院就診的原因哪些是軀體方面的、哪些是心理方面的,以及兩者的關系如何;
既往健康狀況包括飲食習慣等。病人平素健康狀況,可能與其現患疾病有一定的關系,故對分析判斷現發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既往患病情況包括包括外科手術史、預防注射史、過敏史及系統回顧等。病人既往所患某些疾病,可能與現患病證有著密切關系。如哮病、癇病、中風等病,經治療之後,症狀雖已消失,但尚未根除,某些誘因常可導致舊病復發。
『捌』 健康史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一、一般資料
(一)一般項目
一般項目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民族、婚姻、職業、工作單位、家庭住址、通訊
地址、電話號碼、人院日期、記錄日期、病史陳述者及可靠程度等。若病史陳述者是患
者親屬或其他人,則應註明其與患者的關系。記錄年齡時應填寫實際年齡。
(二)主訴
主訴是患者感受最主要、最明顯的症狀或體征及其性質和持續時間,也是木次就
診最主要的原因。通過主訴可初步了解疾病所在系統及其性質,有助於判斷主要診斷
問題。主訴要簡明扼要,用一、二句話加以概括,同時註明主訴自發生到就診的時間,
如「畏寒、發熱、右胸痛3天」,「心悸、氣短2年,加重伴下肢水腫2周」。避免用診斷術
語或病名,如「患糖尿病I年」,而應記錄「多飲、多食、多尿、消瘦I年」。
(三)現病史
現病史是健康史的主體部分,包括疾病的發生、發展、演變和診治的全過程。
I.起病的情況
不同疾病起病方式不同,有的起病急驟,如腦栓塞、急性胃腸穿孔等;有的起病緩
慢,如肺結核、腫瘤等。
2.患病時間
是指起病到就診或人院的時間。根據患者的情況可用年、月、日、時、分鍾計算。
3.主要症狀特點
包括主要症狀出現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和程度、緩解或加劇的因素等。如消化
性潰瘍,為上腹痛,其性質為灼痛(或脹痛、隱痛),可持續數日或數周,在數年中反復發
作或緩解,秋末春初加重等特點。
4.病因與誘因
溝通交流時應盡可能地了解本次發病有關的病因(如外傷、中毒、感染)或誘因(如
氣候變化、環境改變、情緒、飲食失調等),有助於對疾病的診治和預防。
5.病情發展與演變
指在患病過程中主要的症狀加重、減輕或出現新的症狀。例如,肺結核合並肺氣
腫的患者常會在活動後氣促,突然出現胸痛和嚴重呼吸困難,應考慮有自發性氣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