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肉的營養最高
兔肉。兔肉與一般畜肉的成分有所不同,其特點是含蛋白質較多,每百克兔肉中含蛋白質21.5克;含脂肪少,每百克僅含脂肪0.4克;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含膽固醇較少,每百克含膽固醇只有83毫克。由於兔肉含蛋白質較多,營養價值較高,含脂肪較少,因此是胖人比較理想的肉食。
牛肉。牛肉的營養價值僅次於兔肉,每百克牛肉含蛋白質20克以上,牛肉蛋白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較多,而且含脂肪和膽固醇較低,因此,特別適合胖人和高血壓、血管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病人適量食用。
魚肉。一般畜肉的脂肪多為飽和脂肪酸,而魚的脂肪卻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很好降膽固醇的作用。所以胖人吃魚肉較好,既能避免肥胖,又能防止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
雞肉。每百克雞肉含蛋白質高達23.3克,脂肪含量只有1.2克,比各種畜肉低得多。所以適當吃些雞肉,不但有益於身體健康,也不會引起肥胖。
⑵ 豬肉、牛肉、雞肉、魚肉…營養各不同,到底吃哪種肉最健康
雞、鴨、魚、豬、牛、羊......雖然都是肉,但各自的營養價值都有所不同!
那你知道怎麼吃這些肉才最 健康 ?哪種肉才是營養之王呢?下面就跟著小薇來學習一下吧~
根據WHO定義,肉可分為2種類型:
由於紅肉的脂肪含量高,富含飽和脂肪酸,是導致血中膽固醇升高的危險因素。
近年來,已有多項研究發現, 紅肉與多種癌症的患病風險增加有關 ,如結直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胃癌、子宮內膜癌及肺癌等 。
因此,從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組成方面考慮,白肉要比紅肉 健康 。
但這不代表紅肉就不能吃了 (那麼好吃的豬牛羊,小薇可捨不得放過~):
所以不存在完全不能吃紅肉的說法,但是日常要注意,紅肉的攝入量。最好是白肉、紅肉交替著吃,這樣就更加 健康 了!
紅肉、白肉的推薦攝入量:
不過,紅肉、白肉的品種那麼多,
哪種更 健康 呢?
根據大家常吃的幾種肉類,小薇來做個推薦~
1、紅肉:首選牛肉
牛肉:
蛋白質含量高,肌氨酸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低,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很有效果。
豬肉:
含鐵量豐富,是B族維生素(尤其是Vb12)的優質來源。
羊肉:
營養豐富,鈣、鐵、維生素D的含量相對豬肉和牛肉更多。且在中醫方面被認為是溫補、強身、壯體的肉類。
2、白肉:首選魚肉、蝦肉
魚肉:
魚的種類很多,主要的食用淡水魚包括鯉魚、草魚、鯽魚、鱖魚等;海水魚包括黃魚、帶魚、平魚等。
它們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豐富, 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 的優點。
蝦肉:
作為水產品的一種,不管海蝦還是淡水蝦,都屬於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不過,海蝦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一些,而且不飽和脂肪酸,例如 DHA、EPA 等也更豐富。
雞肉:
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同時也是磷脂的重要來源。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鴨肉:
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同時鴨肉還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
如果還不太清楚,沒關系,讓小薇教給你們一個口訣:
各位吃貨們,
現在知道該怎麼選肉了嗎?
不知道你們最愛吃哪種肉呢?
如果覺得文章有用
⑶ 肉類中最有營養、最健康的是不是魚肉
這是一個朋友們都關心的問題,在「四大健康基石」中,「合理膳食」排在首位。我們日常飲食中的肉類(禽、畜、水產類)營養學中稱之為「副食」,主要功能是給我們的肌體提供以蛋白質為主的營養素。三大肉類(禽、畜、水產類)的營養各有特質,畜類除了蛋白質以外,還是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但同時也是外源性膽固醇的來源(尤其是內臟),所提供的脂肪也以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負面影響)為主;禽肉(也稱白肉)與畜肉最大區別在於膽固醇含量較畜肉低,其中脂肪酸接近1:1(P/S值),因而從健康角度來說比畜肉優勝;水產類的代表魚類,其肉中蛋白質容易吸收利用,所提供的脂肪酸也以不飽和脂肪酸佔多數(尤其是海魚),魚肉的膽固醇遠低於禽畜肉,因而對健康來說,魚類為優。
⑷ 冬天吃什麼肉好:9種肉最滋補
冬天絕對是最好的滋補季節,所以,很多身體比較虛弱的朋友都會在冬天的時候吃一些溫補的食物。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冬天9種最滋補的肉,希望對你有幫助。
1、豬肉:補鐵
豬肉肥瘦差別較大,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少,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質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健康並且新鮮的豬肉,瘦肉部分應該呈現出紅色或者粉紅色,光澤比較鮮艷,流出的液體較少。脂肪部分應該是白色或者乳白色,而且質地比較堅硬。
2、鴿肉:壯體補腎
俗語都有說“一鴿勝九雞”,鴿子肉的營養一直為人們認可,有壯體補腎、健腦補神、提高記憶力、降低血壓、調整血糖、養顏美容、使皮膚潔白細嫩等功效,且易於消化,對老年人、體虛病弱者、手術病人、孕婦及兒童非常適合。
煲湯多用“老身”點的老鴿,燒乳鴿是取其骨脆肉滑,而老鴿的營養和肉味都較為突出,因其經過長期的營養積淀。在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喝碗護肝補腎、益氣補血的鴿子湯,可使人精力旺盛、容光煥發。
3、烏雞肉:補虛勞
烏雞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等作用。《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制消渴,益產婦,治女性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於普通雞,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被人們稱烏雞是“黑了心的寶貝”;所以,烏雞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
冬季乏力喝烏雞湯。烏骨雞洗凈血沫,裝入鍋內,加入蔥、生薑等燉煮即可。如果有條件,可以加點黨參、當歸、黃芪等食補的葯材。如果沒有烏骨雞,可以用柴雞代替。
4、鵪鶉肉:補氣血
民諺有“要吃飛禽,還是鵪鶉”之說。的確,鵪鶉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多維生素食物,可與補葯之王人參相媲美,對胖人來說是理想的肉食品種。鵪鶉所含豐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阻止動脈硬化。
其適宜於營養不良、身虛體弱、惡寒怕熱、咳嗽哮喘、神經衰弱、貧血頭暈、腎炎浮腫、瀉痢、高血壓、肥胖症、動脈硬化症等患者食用。如,治療神經衰弱或欲提高智力,就可將鵪鶉肉與枸杞子、益智仁、遠志肉一起煎熬食用。
5、雞肉:增強體力
這里說的雞肉,是指去皮的雞肉,因為雞的脂肪幾乎都在雞皮。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卻只有0.7克脂肪。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雞肉不但適於熱炒、燉湯,而且是比較適合冷食涼拌的肉類。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6、牛肉:暖胃
牛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冬季養生的補益佳品。另外,水牛肉能安胎補神,黃牛肉能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筋壯骨。
將少量茶葉用紗布包好,放入爐中與牛肉同燉煮,肉不僅熟得快,而且味道清香。加些酒或醋(按1公斤牛肉放2-3湯匙酒或1-2湯匙醋的比例)燉牛肉,可使肉更軟嫩。在肉中放幾個山楂或幾片蘿卜,即令牛肉熟得快,而且可以驅除異味。
7、魚肉:益智健腦
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但體弱的人並不適宜吃太燥的肉食,而營養豐富,脂肪含量極低的魚肉就非常適合這類人群吃。魚肉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兩倍,且屬於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其次,魚肉具有益智、健腦等作用。魚類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易被人體吸引,尤其適合老年養生保健和促進小孩生長發育。
魚的個頭決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魚還沒有長大成熟,肉質不夠鮮嫩,魚刺也會顯得格外多。太大,意味著魚的年齡老,肉質粗糙,體內可能積聚了不少有害物質。因此,買魚選個頭“八分大”左右的比較合適,例如,鯉魚和武昌魚以1斤半、鯽魚0.5斤~1斤、草魚4~5斤的為宜。
8、狗肉:保暖禦寒
狗肉能安五臟、暖腰膝、溫腎壯陽,性溫味甘。善治脾胃虛寒之疾。冬季常食對腰痛、腳冷、體質虛弱有良好的保暖禦寒作用。因此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的病人,在嚴冬季節里,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
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里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9、羊肉:溫胃禦寒
羊肉性溫熱可溫胃禦寒,尤其適合在秋冬食用。而且由於羊是純食草動物,肉質非常的細嫩易消化,脂肪與膽固醇的含量也要比豬肉和牛肉少得多,是冬季具有進補和防寒雙重效果的最佳美味。羊肉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之功效,對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病人相當有益。
但需注意的是,羊肉畢竟性偏溫熱,並非人人皆宜。陰虛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關節炎、濕疹及發熱者應忌食。
1、山葯
山葯中大量的粘液蛋白不僅可預防心腦血管的脂肪沉澱,同時中醫認為其具有清心安神,補中益氣之功效。冬季易上火之人,可選擇多食山葯粥,山葯羹等。
2、百合
百合是滋陰潤肺之佳品,雖說其口感不是特別好,但是如果能與蓮子一起服用的話,那麼就可達到很好的清除肝火的作用。另外對於老人,小孩多吃百合粥還可減少呼吸系統疾病,更有利於理氣。
3、西紅柿
西紅柿素有美容王之美稱,其實西紅柿也具有下火,平肝,補血之功效。特別是秋冬季易發肝火旺,多喝西紅柿蛋湯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4、黃瓜
黃瓜汁不僅可美容,同時還可消除肝火,特別是對由於肝火旺引起的口腔潰瘍有著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5、大白菜
大白菜素有百菜之王的美稱,其實冬季適當的吃些白菜不僅可預防上火,同時對於防止由於肝火過旺引起的便秘,口腔潰瘍等均有一定的幫助。
1、多吃禦寒食物
腰膝酸軟、氣血兩虧者大多畏寒,適當選用具有禦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可改善這一狀況。多吃禦寒食物可以起到暖和全身組織、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
2、增加產熱營養素
由於冬季氣候嚴寒,機體天天為適應外界嚴寒環境,消耗能量相應增多,因而要增加產熱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尤其是要相對增加一些脂肪的攝入量,如在吃葷菜時適量放入一點點肥肉。
3、多補充蛋氨酸
嚴寒的氣候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脂酸及人體內氧化所釋放出的熱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4、維生素不能少
⑸ 營養價值高的肉類
營養價值高的肉類
營養價值高的肉類,你知道有哪些嗎?在生活中,有很多有營養的東西,常見的有蔬菜、水果和肉類。肉類又可以分為紅肉和白肉,不同的肉又不同的營養,下面一起去看看營養價值高的肉類又哪些。
1.來源豐富的豬肉
豬肉纖維細軟,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經熱加工後味道鮮美,質感可口,是我國人們食用量最多的一類肉食。
豬肉營養豐富。每100克中含蛋白質9.5克,精瘦肉含量則達16.4克。豬肉中的蛋白質質量很高,含有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其他氨基酸。豬肉中脂肪的含量每100克中為59.8克,瘦肉中的含量為32克。豬肉中維生素B,的含量是肉類中最多的,每100克中含量達0.53毫克,是牛羊肉的7倍。此外,豬肉中還含有部分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維生素B(2下標)、尼克酸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
有人對豬肉皮的認識不足,其實,豬肉皮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每100克肉皮中,含蛋白質26.4克(約是豬肉的2.8倍),含脂肪22.7克,碳水化合物4克,還含有鈣、磷、鐵等無機鹽。肉皮中的蛋白質主要由角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組成。膠原蛋白含量很高,幾乎佔有整個真皮層。膠原蛋白對人的皮膚、肌腱、軟骨、骨骼和結締組織的正常組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延緩人機體的衰老和預防某些癌症,有特殊的意義。
豬肝是很多人喜愛的食品。豬肝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增進人體抵抗疾病和某些癌症發生的作用。豬肝中含蛋白質比豬肉高1倍以上,而且脂肪的含量比豬肉低10倍。豬肝中維生素B(1下標)的含量比豬肉高70倍,維生素B(2下標)高16倍,尼克酸高3倍,維生素A的含量遠遠超過奶、蛋、魚類。豬肝中還含有豐富的鐵和銅。每100克中含鐵量達25毫克,比豬肉高16倍,而且人體對這些鐵的吸收率比較高,可達20%。此外,豬肝中還有維生素B(12下標)、葉酸和維生素C等。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具有提高人體抵抗力和抗禦癌症的作用。銅、鐵、維生素B(12下標)和葉酸對促進正常血細胞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
豬肝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對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患者不利。只要是體內膽固醇代謝正常的老年人,隔日吃50克豬肝還是可以的,不必投鼠忌器。
豬肉含脂肪量較多,特別是肥膘肉,吃多了會使人發膩,而且有使血膽固醇升高的可能。因此,老年人應控制肥膘肉的攝入。
2.富含蛋白質的牛肉
牛肉味道鮮美,所含營養成分容易為人體消化吸收,而且有較高的食療價值。
牛肉是一種優良的高蛋白食物。每100克中含蛋白質20.1克,脂肪10.2克。牛肉蛋白質的含量比豬瘦肉約高16.9%,比羊肉約高81%;脂肪的含量比豬瘦肉和羊肉均低18.2%左右。牛肉中尼克酸的含量在畜肉食物中位居榜首,每100克中高達6毫克;鉀的含量在肉類食物中也名列前茅,每100克中含量高達378毫克。此外,還含有鈣、磷、鐵和維生素B(1下標)、維生素B(2下標)、維生素A。由此可以看出,牛肉是蛋白質含量高,脂肪量低,尼克酸和鉀的含量十分豐富的一種肉食,是中老年人,特別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優良肉類食物。
在食用牛肉時,需注意,不同部位的肉質相差懸殊,應採取不同的方法烹制,才能很好地利用。裡脊、外脊、上腦、三叉等部位肉質較嫩,宜於熘炒;前後腱子、肋條、胸口等部位,由於肉質絲粗筋多,宜於燜、燉、醬、鹵;脖子、脯腹、揣窩等部位肉質較老,筋膜較多,宜於攪碎做餡。
保存牛肉時應注意,不要使其受風吹,並且嚴忌忽冷忽熱,否則,肉會發干變黑,容易腐敗變質。
冬令滋補的羊肉
羊肉也是我國人民主要的食用肉類之一。由於羊肉性溫熱,肉質細嫩,因此是冬令時節很好的滋補品。特別是形體虛寒的'人食之,可收到補虛壯陽之功效。
羊肉的營養也比較豐富,每100克中含優質蛋白11.1克、脂肪28.8克。羊肉中尼克酸的含量也較高,每100克中達4.9毫克,還含有鈣、磷、鐵等無機鹽和維生素A及B族維生素。
羊肉一般分為綿羊肉和山羊肉兩種。由於羊的品種不同,其肉質的風味也不同。綿羊肉呈暗紅色,肉質堅實,肌纖維細而軟,肌間很少夾雜脂肪,其脂肪有微弱的膻味。山羊肉的顏色則呈較淡的暗紅色,肉質較松軟,而且肌纖維較粗,皮下脂肪很少,但其脂肪有明顯的膻味。
用羊肉可以做出許多風味獨特的佳餚,最出名的有涮羊肉與烤羊肉串和大蔥爆炒羊肉片。如北京的東來順涮羊肉、新疆的烤羊肉串等久負盛名。這些吃法均需當心有可能造成對人體的危害。首先無論是涮、烤還是炒一定要將鮮肉制熟,不能為貪鮮而夾生食用。因為生羊肉中含有一種酪酸梭狀芽孢桿菌,不易被胃酸和腸消化液殺滅,食入後可引起人四肢無力和昏迷,甚至會導致死亡。如果羊染上旋毛蟲病,其肉里含有旋毛蟲包囊,人吃了這種夾生肉,旋毛蟲就會在人體內繁殖,其幼蟲鑽入人的血管和淋巴,隨著血液和淋巴循環,最後散居在人的肌肉里,造成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和肌肉疼痛,皮膚出現蕁麻疹或圓斑。如果旋毛蟲進入人的肺和心肌後果將會更加嚴重。
另外,燒烤羊肉時,不可將肉烤焦。烤焦的肉中還會產生一些致癌物,食後對人體健康不利。明火熏烤的羊肉串,因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較多,切記不可多食。
⑹ 什麼肉有營養
1 豬肉
豬肉隨著時間的推移, 如今, 中國的豬肉消費量占據了全球產量的一半左右, 人均食用量更是超越了世界的平均水準。
營養價值
1、豬肉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全部必需氨基酸。
2、豬肉富含鐵,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維持所必須的元素。
3、豬肉是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特別是精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
4、豬肉中還含有較多的對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2。
食用功效
1、補充蛋白質和脂肪酸: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2、補腎滋陰: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
3、潤燥: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秘和難產。
2 雞肉
營養價值
1.雞肉和豬肉、牛肉比較,其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根據部位、帶皮和不帶皮而有差別,從高到底的排序大致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雞肉皮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絕不能把帶皮的雞肉視為低熱量的食品。
2.雞肉也是磷、鐵、銅和鋅的良好來源,並且富含豐富的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等。
3.雞肉的脂類物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能夠降低人體對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
食用功效
1、強身健體:雞肉的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現代社會中天天忙忙碌碌,常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白領最好多吃一些,以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病幾率。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用於治療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泄瀉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後乳少、消渴、水腫等症狀。
3、補腎精:可緩解由於腎精不足所導致的小便頻繁、耳聾、精少精冷等症狀。
4、促進智力發育: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腦功能、促進兒童智力發育方面,更是有較好的作用。
⑺ 什麼肉最有營養每種肉類的營養價值在哪裡
您好;
牛肉。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在進行訓練的頭幾秒里,肌氨酸是肌肉的燃料之源,他可以補充三磷酸腺苷,從而使訓練能堅持得更久。 牛肉含維生素B6:蛋白質需求量越大,飲食中所應該增加的維生素B6 就越多。牛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B6, 可幫你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從而有助於緊張訓練後身體的恢復。 牛肉含肉毒鹼:雞肉和魚肉中肉毒鹼和肌氨酸的含量很低,牛肉的含量很高。肉毒鹼主要用於支持脂肪的新陳代謝,產生支鏈氨基酸,是對健美運動員增長肌肉起重要作用的一種氨基酸。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⑻ 肉類當中哪類肉營養最豐富最豐富
肉類中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我們每餐都離不開肉類。
但吃了這么久肉,你了解過各種肉類嗎?
你知道,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魚肉中,
哪一類肉的脂肪最多嗎?
哪一類肉的蛋白質最多?
哪一類肉的營養價值最高?
肉類營養價值排序
不同種類的肉,其營養元素含量差別較大。在我們日常的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魚肉這些肉類中,同等質量下,
牛肉蛋白質含量最高
豬肉脂肪含量最高
羊肉熱量最高
精豬肉是維生素B的優質 來源,尤其是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是素食無法提供的。人體如果缺乏維生素B12,就會出現精神和心理上的問題,如反應遲鈍、表情呆滯、記憶力下降等症狀,還可能會導致貧血。青少年可適當多吃豬肉。
總結
日常飲食中,應該多吃魚肉、雞鴨肉等肉類,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交替攝入,不能只吃單一的一兩種肉,否則會導致營養不全面,「紅白肉搭配」才能保證營養均衡。
⑼ 什麼肉吃著最健康
肉類盡量選擇魚肉.雞肉等白肉比較好,更健康。
肉類所含熱量依種類不同.大致是:豬肉>羊肉>牛>鴨肉>魚肉>雞肉.所以盡量選擇多吃魚肉和雞肉.盡量少吃豬肉.
最佳肉食當數鵝肉.鴨肉.雞肉.魚肉.其次才是羊肉.豬肉和牛肉.鵝肉和鴨肉的化學結構很接近橄欖油.對心臟有好處.尤其是老人不妨適當多吃點.雞肉是公認的[蛋白質的最佳來源".老人.孩子更要及時補充.
吃過肉記得喝鮮湯.最優質的湯非雞湯莫屬.特別是母雞湯.還有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作用.尤其是冬春季.也就是現在喝效果更好。
肉食類以顏色的有無及深淺可分為三大類:
色澤鮮紅或暗紅:
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稱為深色肉或紅肉
肉色嫩白:
如雞肉.鴨肉.鵝肉.兔肉及魚肉等.稱為淺色肉或白肉,
幾乎無色:
主要是水生貝殼類動物肉.如蛤肉.牡蠣與蟹肉等.稱為無色肉.
淺色和無色肉中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含量明顯低於紅肉.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接近無色的肉食.其飽和脂肪含量較其他任何類肉食都要低.僅為乳酪和雞蛋的一半.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人體膽固醇的增高.如果要排出一個座次表來.則無疑是:無色-淺色-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