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說跳舞有益健康
跳舞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高尚文娛活動。老年人不宜參加激烈的體育運動,跳舞又可謂是一種適宜的體育鍛煉。有人專門做過試驗,跳1小時的華爾茲舞,相當於人們步行2公里的路程。
跳舞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使身體各器官及各部位肌肉得到充分的滋養,加快新陳代謝。實踐證明,在緊張的勞動之餘或晚餐後安排適當的時間跳舞,可以減少消化不良、肥胖、痔瘡,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病症的發生。能夠促進大腦更好地休息,有益於夜間睡眠。某些代謝性疾病患者通過跳舞可以得到防治,如跳舞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
跳舞不是單一的運動,它總是伴隨著音樂,是運動揉於音樂,音樂調配運動的一種綜合活動。優美的輕音樂使人感到心曠神怡、悠然自得,不但使你的精神愉快、增加食慾、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助睡眠,而且還能治療許多疾病(如精神抑鬱症等),並有明顯的降低血壓及減輕或治癒臨床症狀的作用。科學家研究證明,優美、健康的音樂能使人的大腦皮層出現新的興奮灶,振奮精神,悅耳的旋律和節拍,能促使大腦發育,引起胸部肌肉弛張,加大肺活量。當你隨著悠揚動聽的音樂舞蹈時,身體已分泌了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可調節血流量,興奮神經細胞,並能使胃的蠕動有規律。因此,在高血壓病患者的調養護理與防治中,跳舞具有積極的作用。對過度肥胖者則能達到減肥的目的。美國一位學者認為:「舞蹈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劑」,這是因為適量跳舞能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從而獲得安神定志的效果。學習跳舞可以了解一些形體訓練的知識,做些簡單的練習。例如,手臂如何伸展,腿腳如何站立移動,呼吸要平緩。基本步伐可以從比較簡單的舞蹈練起,要能辨別基本的節奏(如2/4、3/4、4/4)。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不僅是外部形體的配合,更需要內心情感與節奏的默契。跳舞關鍵是要陶冶對音樂的情趣,附以老年人應選擇合適的輕音樂,隨心所欲翩翩起舞。
B. 跳繩對健康的作用很多,那跳繩都有什麼禁忌
跳繩對健康的作用很多,那跳繩都有什麼禁忌?
3.跳繩有很多種,新手和熟練者用的材料都不一樣。一般初學者用硬繩,熟練者用軟繩,繩的粗細要適中,這也是學習跳繩的基本認識。有的人身體靈活,能跳得很高,動作輕快,能輕松應對單腳跳和反繩。但有些人體重超標,最好是雙腳同時著地,而不是單腳切換,不要跳得太高。這也減少了受傷的機會。跳繩之前,最好活動一下全身,尤其是相關部位,如肩、臂、腕、踝,避免扭傷、挫傷等。適當的熱身運動可以讓身體進入一種狀態,跳繩之後要做一些放鬆運動,比如拉伸小腿。
C. 我為什麼玩游戲每天都要有健康系統限制呢,我驗證無數次了,我都19歲了,憑什麼還要限制我的游戲時間
這個正常。
因為人不能久坐電腦前,對身體不好,如果不加節制,很可能導致身體超負荷,從而猝死,我們這前幾天就死了一個
D. 微信游戲跳一跳有毒,如何避免游戲上癮
現在,網路游戲已經無孔不入。很多家庭都有電腦,孩子很容易把游戲找出來玩。父母的手機放在一邊,孩子也很輕松地發現游戲的位置,一打就是半個小時以上。那要如何避免游戲上癮?
很多的孩子已經沉迷在網路游戲中不能自拔。作為父母,不能一味地打罵和強硬地限制,要明白,孩子的心被這些東西轄制,自己很難走出來。父母要陪伴孩子走過這段路程。
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孩子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父母要想讓孩子遠離網路游戲,就必須花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發展出共同的興趣愛好,也幫助孩子發展出受益一生的愛好和良好習慣。
E. 每天跳繩運動的好處及注意事項
想要鍛煉身體,那就選擇跳繩吧。對於很多人來說,跳繩都是一件有益身心的鍛煉,不論你是想長高,還是想減肥,想要增加運動量,都可以通過跳繩一步達到。不過專家提醒在跳繩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些細節,才能跳得更健康。
一、每天跳繩運動的好處
跳繩是一項很有效的有氧減肥運動,通過跳繩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充分燃燒身上的脂肪,達到一個減重的目的!跳繩有很多好處:
1、跳繩是對付肥胖、預防血脂異常、高血壓最切實可行的方式,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耐力的有氧代謝運動。特別適宜在氣溫較低的季節作為健身運動,而且對女性尤為適宜。從運動量來說,持續跳繩10分鍾,與慢跑30分鍾或跳健身舞20分鍾相差無幾,可謂是一項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
2、跳繩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經國內外專家研究,跳繩對心臟機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讓血液獲得更多的氧氣,使心血管系統保持強壯和健康。
3、跳繩的減肥作用也是十分顯著的,它可以結實全身肌肉,消除臀部和大腿上的多餘脂肪,使你的形體不斷健美,並能使動作敏捷、穩定身體的重心。
4、跳繩能增進人體器官發育,有益於身心健康,強身健體,開發智力,豐富生活,提高整體素質。
5、跳繩時的全身運動及手握繩對拇指穴位的刺激,會大大增強腦細胞的活力,提高思維和想像力,因此跳繩也是健腦的最佳選擇。
6、研究證實,跳繩是全身運動,人體各個器官和肌肉以及神經系統同時受到鍛煉和發展,所以長期跳繩可以防止胃病,如肥胖、失眠、關節炎、神經痛等症狀。
7、同時醫學專家認為,跳繩訓練人的彈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發力,同時可培養准確性、靈活性、協調性,以及頑強的意志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8、跳繩可以預防諸如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症、骨質疏鬆、高血壓、肌肉萎縮、高血脂、失眠症、抑鬱症、更年期綜合征等多種症病。
9、對哺乳期和絕經期婦女來說,跳繩還兼有放鬆情緒的積極作用,因而也有利於女性的心理健康。
二、每天跳繩的壞處
跳繩的壞處表現在:
跳繩運動是不適合晨練的,有的人晨練而「聞雞起舞」,甚至三四點鍾就起來鍛煉,然後再回去睡個 「回籠覺」,這不但易受空氣污染,還會使生物鍾錯亂,導致疲勞、早衰。因為日出前地面空氣污染最嚴重且此時氧氣也少。日出後綠色植物開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氣,空氣才開始清新。
所以有時間的話不防日出後再進行跳繩活動。每周跳繩不應少於4次但也不可多於6次,一般需要有一天的休息和思考,這樣提高地更快。每次跳繩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到兩小時之間,太少起不到健身的效果,多於兩個小時的過度訓練也會使身體極度疲勞。
跳繩選擇的.樣式,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肥胖程度,不能盲目的就跳,體重過胖的人不適合單腿性的跳繩花樣。否則全身重量壓在一隻腳上,很容易損傷膝蓋和踝關節,要盡量選擇雙腳同時落地或跑步跳的方式。超級肥胖的人練習跳繩產生的害處會更大,建議體重超肥胖的人最好不要選擇跳繩運動!
跳繩不當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對於跳繩這項運動,它產生的壞處大家還是要提高警惕的!人體活動狀態最好的時段應該是下午3點到晚上8點,想提高跳繩水平的朋友不防在這時段進行。
三、跳繩有哪些注意事項
1、選擇適當的場地裝備
灰塵多或有砂礫的場地及凹凸不平的水泥地應避免,最好選擇鋪木板的室內體育館或具彈性的PU場地、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士地的場地以免損傷關節,引起腦部震盪。
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2、穿著適當的服裝
跳繩時,最好穿運動服或輕便服裝,穿軟底布鞋或運動鞋,這樣活動起來會使你感到輕松舒適,也比較不會受傷。
3、充分做好准備活動
跳繩之前最好活動一下全身,尤其是相關的部位,如肩膀、手臂、手腕、腳踝,避免扭傷、挫傷。開始跳繩後,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漸進。
4、正確的跳繩方法
跳繩方法是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可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當躍起在空中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而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5、要循序漸進練習
開始練習跳繩時,動作要慢到快,由易到難。先學單人跳繩的各種動作,然後再學較復雜的多人跳或團體跳繩動作。
6、活動時間
跳繩的時間,一般不受任何限制,但要避免引起身體不適,飯前和飯後半小時內不要跳繩。學校學生可利用課間操或下課時間或課外活動時間練習。
7、胖人跳繩不安全
跳繩並不是最好的減肥方法,而是一項簡單易行的整體訓練。胖人在跳健身操的時候,不會讓他們每次跳躍運動超過8個八拍(就是64下),而一次跳幾千次的跳繩,對膝蓋損傷太大了。如果腳部、膝蓋、腰部受過傷是最不適合這種運動的。相對而言,走路、慢跑和游泳更加安全。
8、鞋子必須高幫又減震
跳繩的時候,一定要穿能夠減震的鞋、能夠保護腳踝的鞋。穿拖鞋、穿跳舞鞋都非常危險。得買正規的、有保護腳踝和腳掌功能的運動鞋。
9、跳繩不會變成大象腿
大腿不會因為跳繩變粗,這個強度還沒那麼高,跳繩會使腿部肌肉線條流暢。另外,這個活動事實上對減肥的幫助並不大,而是增強心肺功能。
10、跳完不抻腿,白跳
跳完之後,一定要做拉伸運動。比如伸展小腿:一隻腳踩在台階上,另一隻腳的一半搭在台階上,腳後跟懸空向下用力震顫。兩只腳交替做這個動作。這樣能夠美化腿部線條,還能緩解肌肉疼。
11、不用擔心胸部
跳繩不會導致胸部下垂,只要穿緊身的運動內衣就可以,但是不要穿帶有鋼圈、墊子的那種內衣。
四、如何掌握跳繩技巧
1、練跳繩前先把跳繩擺放好
要把跳繩放在兩個膝蓋彎里,或者自然的垂到腳後跟處。
2、選擇合適的跳繩長度
跳繩太長太多都不好,不利於順暢的練跳繩。可以根據你的身高選擇適合的跳繩長度。跳繩之前你可以把跳繩兩端拽到最長,跳繩卡在膝蓋彎里,胳膊正好伸直了,說明跳繩的長度適合。
3、跳繩時用手腕帶動跳繩,而不是手臂
跳繩時手臂盡量避免大幅度晃動,而是手腕在靈活的轉動跳繩,這樣跳的時間長,也不容易累。
4、把握好跳繩下落的時機再起跳
這時練跳繩最重要的,跳繩要在雙腳跳起時從下而過,這要求我們手、眼、腳、腦子協調一致。當跳繩即將到達膝蓋部位時,雙腳就要跳起了,過快或過慢都容易讓跳繩絆到腳。跳的不要太高,要不然時間長了體力不支,很快就跳不動了。
5、掌握好跳繩甩起來的高度
如果把跳繩甩的過高,跳繩基本上不接觸地面;甩的過低,跳繩很長一段砸到地面上,都會增加失誤。比較理想的是跳繩只有20裡面左右的長度接觸地面。
6、練兩手交叉等花式跳繩要掌握好節奏
當跳繩基本功練到一定程度,想嘗試交叉或從後往前跳等花式跳繩時,一定要把握好節奏。不要甩的太快,兩手交叉要深一些,以保證跳繩的「8」字形擺的大一些,這樣跳的時間長。
F. 跳繩一次性跳多少個最有利於健康
剛開始的時候150個一組,每天跳10組,組與組之間間隔2、3分鍾
後來跳多了,一下子150個也不算很累,就200個或者300個一組
現在我已經跳習慣了,能一下子跳1000多個
還有一個辦法,你用一張紙記錄,跳一次,就記錄一個數字,然後累加到1500個,這樣不會太無聊。但一次最好100個以上,要不然太沒挑戰性了。
組與組最好不要間隔太長,一兩分鍾就差不多了,要不然不出汗等於沒消耗,也就是說每天的運動量起碼要跳到出汗。
趁間隔,揉揉小腿,拉拉韌帶什麼的,讓小腿的肌肉放鬆下。
跳之前做一下熱身,特別是小腿,拉拉韌帶什麼的
而且注意跳的姿勢,用腳尖跳,要不然會跳傷
我因為跳繩受過兩次傷,痛到一個禮拜不能跳繩
差不多這就是經驗
G. 跳一跳上傳身份證是正常的嗎
屬於正常現象。2020年3月31日,騰訊宣布微信和QQ小游戲接入騰訊健康系統,未成年人在微信和QQ小程序內的游戲時長和時間均受到嚴格限制,付費服務也被限制使用。騰訊在當時表示,將統一實現小游戲的實名認證功能,實名制將逐步覆蓋所有小游戲用戶。
H. 每天原地跳一跳有什麼好處
跳是運動強度最大的常規動作,是人體克服自身體重,與地球引力方向相反的運動過程。由於要使整個人體騰空起來,腿部各關節必須通過彎曲來使肌肉與韌帶蓄積勢能,然後通過肌肉與韌帶的快速收縮,產生數倍於體重的力量,將人體彈起。
健康診斷
由於人體結構與鳥類不同,無法藉助空氣提供向上的動力,所以為了騰空,只有「跳」一種動作方式。要想跳起來,腿部各關節必須依次發力,最後在一瞬間對地面形成一股反方向的作用力。所以跳都是快速的動作,沒有哪個人可以做到慢悠悠地騰空起來。所以,無論從發力的速度、需要克服體重的阻力來看,跳都是人體常規運動方式中強度最大的動作。
人的彈跳能力大小主要與肌纖維的特性有關,白色肌纖維越多,人的彈跳力就越好。白肌外形狹長,收縮速度快,決定了人的速度和柔韌性,故被稱為「快肌」。籃球、排球、跳高、跳遠運動員白肌發達,舉重、拳擊等力量型項目運動員則紅肌發達。他們的身體外形即表明了這一點。在一定范圍內,白肌與紅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因此,健身者可以通過練習不同的跳來實現自己想要的肌肉類型。想要力量耐力,可以跳操。想練速度力量,即爆發力,可以多練跳高、跳遠、高抬跑。
跳有很多好處,不僅能夠高效率地鍛煉腿部肌肉的爆發力、耐力,還能增強肌肉和韌帶的延展性,允許機體做出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來。還能增強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周圍組織的強度,減少關節扭傷、脫臼的機會。另外,平時多跳一跳,能有效地刺激青少年骨膜的生長,促進長個兒。下肢骨骼經常承受身體跳起下落的沖壓,也會產生適應性反應,骨密度會增加,骨細胞排列細密有序,這能極大地增強下肢骨骼抗壓、抗打、抗沖撞的能力。
培養好習慣
經常練跳,人的神經容易興奮,神經沖動才強,肌肉收縮的力量才大。另外,高頻率的跳,對人的心理狀態能產生一定的調節作用,使人心情舒暢,思維靈活。即使在辦公室里跳一跳,人也能馬上清醒過來。從這一點上說,能跳的人說明他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狀態。
當然,跳的方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鍛煉的部位和作用都不一樣。一般的跳按不同分類標准可以分為:單腿跳、雙腿跳;直腿跳、屈腿跳;向前的跳、向上的跳等等。直腿跳一般在訓練中用來鍛煉踝關節與腳部各關節的力量。而不同方向的跳,發力原理一樣,只是由於身體重心落在發力腳的不同方向,而產生的不同方向的跳。當通過前傾,使身體重心落於發力腳之前時,跳起來的方向是向前的;反之,是向後的;如果重心通過發力腳,則是垂直向上的跳。因此,跳的秘訣,關鍵是先移動重心,再發力。籃球運動幾乎把所有的跳都派上了用場。跳操則是各種跳的組合,比如單腳跳兩次、換腳跳、同時對稱跳、依次對稱跳等。
生活提示
所以如果你更喜歡用跳繩的話,要注意下面的問題。只要開始跳,一分鍾至少跳72次,少於這個數字就跳不起來,因此,如查有心臟病,關節炎或肥胖症,就不適合了。
跳繩時,心臟收縮頻率加快,小腿和腳踝的肌肉活動量加大。為了讓身體適應強度,每次跳繩前活動活動手腳,腳尖腳跟交替站立,下蹲,用腳掌緩緩轉動身體,直腿彎腰,前後左右弓箭步,最後原地跑步,逐漸加快心跳後再正式開始跳繩。
跳繩的時候要用前腳掌跳起,膝蓋略彎曲,輕輕落地,不要用全腳掌跳繩,也不必全力跳起,整個運動過程不慌不忙,輕松自如。
一邊跳繩,一邊可以聽聽快節奏的音樂,哼哼歌,或者跟人聊聊天。在這種情況下,可進行「語言能力測試」;如果不能連貫說話,開始氣喘,這是信號——運動量過大了,應該放慢速度。
如果想發展耐力,綳緊肌肉,也為了保持體形,跳繩一天不少於3次,每次半小時,剛開始要量力而行,不要給身體造成傷害。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防病高手》
I. 王者榮耀只玩了一把就被健康系統限制是怎麼回事
原因如下:
累計時長限制。13周歲以下游戲賬號累計登陸游戲時長達1個小時後,在對局結束後,將被強制下線,且當日不能再登錄游戲。13-18周歲游戲賬號累計登陸游戲時長達2個小時後,在對局結束後,將被強制下線,且當日不能再登錄游戲。
王者榮耀簡介:
《王者榮耀》是由騰訊游戲天美工作室群開發並運行的一款運營在Android、IOS、NS平台上的MOBA類國產手游,於2015年11月26日在Android、iOS平台上正式公測,游戲前期使用名稱有《英雄戰跡》、《王者聯盟》。
王者榮耀中的玩法以競技對戰為主,玩家之間進行1VS1、3VS3、5VS5等多種方式的PVP對戰,還可以參加游戲的冒險模式,進行PVE的闖關模式,在滿足條件後可以參加游戲的排位賽等,是屬於推塔類型的游戲。
J. 每天跳一跳是不是能長高例
人體長高與骨頭的增長有很大關系,而人體骨端和骨幹之間,有被稱作成長期中的「成長線」的骨端軟骨,整根骨頭通過這部分組織接受發育激素及其它有關的激素,不斷地伸長。與身高有密切關系的小腿、大腿骨的良好發育對長高起著重要作用,一般在第二個發育高峰期增長最快。而與身高關系最密切的脊柱椎骨則比小腿骨頭的增殖發育期要長得多,故人體第二個發育高峰期過後,骨頭並沒有完全停止生長,只是處於緩慢的生長期。這時,讓青少年及其家長了解一些身體長高的基本知識至關重要,而且要同時讓他們了解,骨骼的發育生機盎然能完善與肌肉的發育必須同步進行,孩提時如果肌肉發展不良的話,要想有健康的骨骼發育是相當困難的,那些讓孩子一味進補或挑食、偏食,使其長成「胖墩兒」和「豆芽菜」體型的做法,則對青少年長高和正常發育無任何好處。我們國家的現行家庭結構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著很大的制約因素,大多數家庭都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服務,養成了孩子嬌、橫和怕吃苦的習慣,一些家長寧願讓孩子吃葯,也不願看著孩子鍛煉身體「吃苦」這樣使孩子淡泊了健身意識,身高自然也就受到了影響。當孩子到一定年齡又身體不高時,再來後悔則害了他們。真正想使身體達到理想的高度,就必須科學地了解人體,只有了解了長高的因素後,才會促使身體長高。人體就象一部精密儀器,各個方面都要關照,即便是僅長個子這件事,也是由復雜的生理作用的結果得來的,為了取得100%的長高效果,很有必要提高人體的生理機能的整體作用。換句話說,堅硬的骨骼發育也好,柔軟的肌肉發育 也罷,即不是靠拽、壓或敲打,也不能靠服用特殊的營養劑,注射高價的激素來達到。很多例子表明激素劑等葯物只會對身體起到有害的作用,那伯促身高長上去了,也會對身體帶來不良的後果。
人們把遺傳基因作為身高的決定因素,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前蘇聯有一位跳高運動員,在14—16歲時,身高始終是164厘米,他以為遺傳的原因使他不會再長高,曾一度打算放棄努力。一位富有科學經驗的教練告訴他:①在主觀上要有非常想長高的願望。②要努力完成特定的體操鍛煉。果然,3年後為這位運動員獲得了成功——身高達187厘米,並且成為聞名世界的優秀跳高選手之一,他就是阿赫麥德夫。日本長高研究專家川煙博士經過多年的調查和研究也表明:身體長高的因素,遺傳僅佔23%,後天的因素佔77%,這對矮個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消息,只要後天努力,長成高個子並不是難事。我們運用運動?營養的方法對一些矮個者進行了研究,結果也證明了後天的努力對長高極為重要。研究過程中,長高效果最好的,在兩個月時間內長高了3厘米,一般也都長高了1.5厘米,而這些研究的對象均都是15—20歲的男女青少年,一般都是幾年時間未長個子,有的屬父母輩個子矮小。例如,有一16歲男孩,父親身高1.54米,母親身高1.49米,他本人身高1.52米,經過我們的幫助,他長到了1.55米,另外還有一20歲的女青年經過長高訓練,也增高了1.5厘米。這就排除了青少年自然增高因素和遺傳因素的作用,為科學地促使青少年增高提供了依據。我們利用運動+營養方法進行增高的具體做法是:營養方面主要是在訓練結束以後讓青少年喝一杯經過營養師調劑的牛奶並提供一份春、夏、秋、冬四季的營養食物配餐資料讓訓練者回家根據增高所需要的營養量進食飯菜。運動方面主要採用兩套增高體操與一項獲國家專利產品的運動助力拉拉帶相結合進行增高訓練。第一套為:「長高中心操」,共五節;①仰卧伸展運動——仰卧在軟墊上,兩臂屈臂置胸前十指交叉,下肢伸直;邊吸氣兩臂同時用力伸向頭頂,腳尖同時蹦直,身體盡量伸展;輕輕呼氣,身體放鬆,還原;運動次數視年齡大小做10—25次。②挺身跳運動——運動次數視年齡大小做6—20次。③劃船運動——站著,右腳向前邁一步成弓箭步,兩臂同時上舉向前、下、後方象劃船一樣奮力揮25次。④無繩跳繩運動——手作握繩狀而不握繩做原地跳繩動作,速度以每秒兩次為宜;動作次數視個人體質跳3—5分鍾,每分鍾120次左右。⑤俯卧收蹬腿運動——雙手撐地呈俯卧撐狀,然後收腹收雙腿;上體不動,雙腿同時用力伸直後蹬;動作次數視年齡大小做3—5組,每組15坎。第二套為拉帶操,這套操配合專利產品運動助長拉拉帶同時使用,共五節:①踩關節屈伸運動——將拉帶附在踩關節處系好,身體仰卧;兩腳尖同時用力向上勾起,然後兩腳尖同時用力向前蹦直,反復有節奏地做18—25次;勾腳尖時吸氣,蹦腳尖時呼氣。②小腿拉伸運動——將拉帶系好後仰卧,雙腿同時沿床面運動一伸一縮,收縮時,小腿與大腿成90度;反復做15—20次,收縮兩腳時吸氣,伸直雙腳時呼氣並心中默念,長,長,長。③大腿蹬運動——拉帶系好後仰卧,大腿發力將雙腿拉至腹前與身體成90度,然後雙腿後跟發力用力蹬伸;收大腿時吸氣,蹬伸時呼氣並心中默念長,長,長;反復做10—20次。④蜻蜓式運動——將上肢拉帶系好於肩上,俯卧,雙手自然後伸,做深吸氣時,兩臂用力向後擴展,抬起上體,仰頭,雙腿也同時用力向上抬起,整個身體如同飛動的蜻蜓;呼氣時放鬆,反復做5—8次。⑤雙腿車輪運動——仰卧成肩肘倒立式;雙腿如同騎自行車似的,不停地來回轉動,並時快時慢地變換速度;連續做2—3分鍾。這兩套操是長高訓練的主體,我們每隔一天讓訓練者練習50分鍾,並要求他們早晨練習長高中心操,晚上練習拉帶操,結果,增高效果相當好。通過這種實驗表明,盡管體育活動是當今體育領域內採用最廣泛的活動,但並非所有的體育比賽都對練成健壯的身體起作用,一旦將其利用的方式和練習方法搞錯,就要給身體帶來危害,特別是對身高發育將起到副作用。比如,鍛煉身體時經常用的啞鈴、杠鈴,對於增加胸圍、腕圍很有作用,但對身高及腿部的線條卻有害,甚至起到抑製作用,特別是處於發育全盛期,其影響程度更大。根據我國對青少年體質調查的資料表明,青少年體質略為下降趨勢,這不能不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並採取積極措施。我們運用多功能運動助長拉拉帶不但對青少年長高有作用,經常使用還能預防近視眼,矯正不良坐姿和異型腿,尤其用拉拉帶配上一套健美操,對消除多餘脂肪,效果非常好。這對青少年健康發育,增強體質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要想增進身高,形成良好的體姿,就要有選擇地進行體育活動,而且要以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的運動為中心,所有的生理部位都按特定的節奏運動;要注意與全身運動的充分諧調性;要強調身體運動中的動與反動的巧妙組合(如彎曲後伸展,伸展後彎曲);要做到運動時精神和身體融為一體,要堅持運動的持久性。
總之,青少年長高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遺傳、運動、營養和環境都在起作用,但日本長高專家經過長期的研究,探討出運動和營養對身高的影響佔50%多,這就為青少年矮個子長高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而要真正促進長高,就必須科學地將運動與營養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第一,讓青少年及其家長首先了解長高的基本原理,讓他們認識到長高究竟要具備一些什麼條件,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這樣才能為科學地增高打下基礎。第二,因為後天的的因素比先天的因素所佔的比重大得多,所以要讓青少年抓住後天的努力,加強運動,注意營養調節,改善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就會收到比較好的增高效果。第三,增高體操要堅持做,不間斷,因為增進身高的運動比向身體寬度發育要麻煩,而且包含著非常微妙的問題,需要做比向寬發育強度輕,時間長的運動,這就需要長久堅持,要具有耐心和勇氣,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式的運動,不會收到滿意的效果。只有經常運動,體質增強了,體形好了,身高自然就上去了。促長的最佳期和時間是小學——中學階段,每年3—6月份,抓住這段時間,堅持每天早晚將長高中心操和拉帶操各運動10分鍾就能實現理想的身體高度。第四,營養的合理搭配。牛奶、魚、菠菜、胡蘿卜和柑桔對增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天然食物對人體的負作用少,而且有利於全面攝取青少年生長發育期所需要的營養,決不可用葯物和保健品所取代。天然食物雖然加工麻煩,但只要事先排好食譜,按食譜加工也並不是很困難。第五,要注意克服一些對身高有損害的不良習慣,如坐姿要正確;良好而充足的睡眠;禁煙、酒及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勤鍛煉防感冒;努力學習,充分休息,做到每學習1小時,休息10分鍾,最好是躺著休息;多曬太陽,充分接受日光的撫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