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疆上市公司有哪些
截止2018年7月14日,新疆共有54家上市公司,名稱如下圖:
最新上市的新疆公司是新疆東方環宇燃氣股份有限公司,於2018年7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新疆迎來第54家A股上市公司。
(1)德展健康如何營銷擴展閱讀
自1996年新疆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至今,總數目前已增至54家。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證監會共核准新疆9家公司A股上市申請。
截至目前,新疆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6111.14億元,約佔新疆去年地區生產總值的56%;主要分布在能源、旅遊、物流、百貨零售、旅客運輸、信息技術和建築建材等行業,資本市場已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持力量。
B. 德展健康為什麼漲不上去2021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1
C. 如何設計大型展會
大型展示是現代社會傳達與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參展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注入的商業信息也在成倍的增長,大型展示除可顯示競爭實力,其宣傳效果也往往令顧客難以忘懷。對設計者來說,大型展示提出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挑戰,因為普通展示設計中得出的經驗,在這里是不適用的。 在將大型展示設計具體化最終實現最佳效果的製作過程中,同電影與戲劇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就像電影或戲劇有故事情節一樣,針對企業參展的目的和意圖決定展覽的故事內容、表現方法等,這就是展示劇情。從相關展覽場地的整體規劃到某個興趣點的具體構思,都要以這一劇情為統一要素貫穿其中。 在展示設計的初期階段,也就是著手設計之初,必須構想展示劇情的大致框架,隨著設計作業的進行及對企業提供資料的調查及了解,在基本設計結束時,也要決定展示劇情的各個主題的內容。所以展示設計從始至終受到展示劇情的左右。 設計構思如何建立展示劇情的框架是展示設計的關鍵,它決定著設計的走向。設計構思一定是基於某種主題所成,在基本功設計的初期階段,必須先了解企業要傳達給參觀者什麼信息,由此決定展示的大主題和風格。好的展示主題必須能直接表達展覽內容,而且可以創造一種特殊的展覽氣氛,有效吸引顧客,達到宣傳銷售目的。其次要劃分出補充大主題的小主題,還有相關的各種項目,這些內容既要服從整體風格,又要有其獨特的構思,能夠成為一個個精彩的局域點。這些精彩點與整體風格協調起來即成為展示劇情的框架,並由此出發考慮場地空間規劃及造型結構的安排,開始基本設計。 一旦決定了展示劇情的框架,就要討論構成各個主題的每個項目的信息肉容,但必須基於展示主題整體風格與觀點去討論,並確立展示重點、劃分展示區域和空間及結構關系、規定各種造型細節等,這些就是展示劇情。 重要主題的展示 在展覽設計中所傳達的商業信息,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模型、影像、圖表、樣品等多種展示媒體上。而所有這些展示媒體的分配也必須按照展示劇情的內容來決定。要將重點放在重要主題的展示上,利用創新的媒體來表現展示重點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開發豐富的想像力來創造各種新穎的宣傳媒體,討論並選擇使這些想法變成可行的具體方案,既保證符合展覽場地的限定又具有同主題統一的風格,並納入展示劇情。 展示設計是創造宣傳效果和銷售環境而不僅僅是藝術設計。它的藝術性遠不及商業性,從某種意義說它是企業商品的擴展延伸,大型展示設計中所注入商業信息的多少、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參展的成功與否。構思展示劇情能使設計者完善、准確地把握企業與商品的所有信息,以幫助參展企業抓住市場機遇,樹立優良形象。 展會設計的重要意義 現時的展覽會比較多,可謂一個比一個大,各企業各公司都是想通過展覽會來推廣自己的品牌,推出自己的產品,開拓銷售,立竿見影地產生贏利或為今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因展覽會期間集中了所有人力、物力和資源,是一個集產品、形象、文化、營銷展示的大平台。展覽會都是時間性強,一般三天,要在這短時產生影響關鍵是設計,然而有很多公司不注重設計,看成小兒科,和銷售、品牌沒關系。我認為展覽會設計和商標一樣是無形資產,好的設計給人流連忘返、記憶猶新,形成口碑,為銷售鋪平道路,銷售是賣產品更賣服務和品牌。 小的展示以精取勝,大的展示以氣勝天;你有我有大家有,市場競爭就不能形成差異化;你有我有,我有你沒有可謂高手。所以設計要有特色,這特色要有自己文化內涵,從文化中品嘗到價值,不是今天剃個光頭明天戴個眼鏡認為是特色。展示特色主要是從造型、色彩上結合本企業文化而形成並能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它和專賣店有相聯系和區別,相同之處在於產品、形象、文化展示,不同在於展示更著重感染人,振奮人、激勵人。 廣交會是一個要求比較嚴格的展覽會,其大部分以3m×3m,即9平方,要在9平方把整個企業的方方面面展現出來是不可行的,只能做精,如何實施是靠技術、經驗、實力, 設計前充分准備 要設計好的展覽會我認為開始要做好充分准備。(1)了解企業文化、產品和展覽會相關事宜等。(2)分析參展目的,設想展覽效果。(3)選擇有賣點的產品和企業形象通過何種方式能把它展示得更完美這是關鍵,這就是設計。設計師通過美學、合理的布局、結合產品、文化、營銷、運用電腦技術從各角度逼真地表達出來。比如:外觀用古典造型還是用現代造型來吸引人,還可通過色彩感染人,用燈光激發人,有的展示受面積、地段、會展要求限制。在設計上要遵照規程但要突破這一限制,求得最大的效果。 華夏展覽會基本可發揮各企業、公司的展示設計文化,很多公司是交給一個裝飾公司設計和施工,所以基本上是裝飾公司在說唱�主要是各為自己利益驅動,有的可望而不可及。以前設計理論為:實用、經濟、美觀,通過我多年來設計應為:文化特色、賣點、美觀、經濟、實用。 設計中還考慮:地段、環境,分析研究別人的,做到知己知彼,突出優勢進行全方位部署,每一幅設計都要有充分理據。展會一般產品放在裡面,有條件的也可面朝外,廣告形象朝外,布局要合理附有聯貫性,人流走向?位置多少?怎樣突出主題?產品賣點如何展現等。在施工中要考慮安全性,製作要精細,尤其每個接逢不能粗糙,鋪磚板一定要對准、鋪平、地磚鋪貼不能翹起, 廣告裝裱要平整。材料也是關鍵,偷工減料時常發生,有很多檢查合格,過半年問題多。燈光裝修中起烘托主題,渲染氣氛作用,選燈要注意質量,燈的用處要明確。產品要分種類、大小排列有序,突出重點、賣點、形象。時間必須掌握好,留下修改調整時間,急於求成很易出差錯,對於布展時間緊的交易會,設計上多考慮組裝,可採納先做好,後進展覽會組裝。若公司參展多,為節約開支又統一形象還可採取拆組相結合,既:在廣東參展還可運抵北京等地參展,但是在設計上要考慮運輸。 會展設計概述 是指在會議、展覽會、博覽會活動中,利用空間環境,採用建造、工程、視覺傳達等手段,藉助展具設施高科技產品,將所要傳播的信息和內容呈現在公眾面前。其中包括展台設計、空間布局設計、平面設計、照明道具設計以及相應的展館設計等。會展設計是一種對觀眾的心理、思想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的創造性設計活動。 德國有世界展覽王國的美譽,在過去5年中平均每年在本國舉辦144個國際博覽會,吸引世界各地16.6萬家參展商及900萬至1000萬參觀者。2004年,德展 覽公司的營業總額近25億歐元,參展商和參觀者每年為德國博覽會支出近100億歐元。博覽會還為交通、旅遊、酒店、餐飲等行業帶來約250億歐元的經濟效益,並保障了25萬個就業崗位。博覽會是德服務行業的重要支柱和促進德地區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增長的有效手段。 德展覽業的成功經驗 對發展中的中國展覽業帶來許多啟示,值得我有關方面學習與借鑒。 (一)展覽業具有較強的經濟輻射效應,可帶動交通、旅遊、酒店、餐飲等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是促進地區經濟和對外貿易增長的有效手段。各地政府應提高對會展經濟的認識,把發展會展經濟作為推進我國經濟國際化及城市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 (二)參照德國展博覽委員會(AUMA)的模式,盡快成立全國展覽行業協會,制定我國展覽業發展戰略與規劃,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職責,協調全國各地展覽計劃的制定,盡可能地避免出現會展內容重復的現象。 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樹立展覽品牌。展 覽公司應從我優勢行業著手,加強與行業協會合作,利用行業協會的資源和專業特長,精心培育行業展覽品牌。 四)加強與外國展 覽公司合作,加快對展覽人才的培養。當前國際展覽市場呈現出采購商赴工廠所在國集中采購的發展趨勢,德展 覽公司最早洞察出這種趨勢,因而加大在中國投資辦展的力度,這為我國發展成為亞洲領先的展覽市場提供了機遇。
D. 德展健康為什麼漲不上去2021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1
E. 仁和葯業罰單不斷 子孫公司不省心 楊文龍如何消逝大健康困惑
導 語
多年前,付笛聲夫婦的《知心愛人》成為大江神曲!一句「洗洗更 健康 」,也捧火了仁和葯業。
只是,老炮知名企業也有尷尬之時,尤其是在轉型升級的大時代。
業績不穩、罰單不斷、多元業務受阻不利,仁和葯業這是怎麼了?
作者:南傘
來源:首條 財經 ——首條研究院
亦或兒孫滿堂,亦或坑爹一族。這樣的痛並快樂,不止在家庭層面。
一場孫公司的負面消息,再次把仁和葯業拉入大眾視野。
日前,江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書,江西江制醫葯因銷售劣葯「克拉黴素分散片」被沒收違法所得約18.80萬元。
天眼查顯示,江制醫葯成立於2010年10月,注冊資本2000萬元,公司主營原料葯、硫酸小諾黴素、馬來酸原料等。為江西制葯有限公司85%的控股子公司,而前者又是仁和葯業持股54.91%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江制醫葯首次被罰。2016年以來,曾因生產銷售按劣葯論處的氨糖美辛腸溶片、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硫酸亞鐵片、核黃素磷酸鈉注射液,被處罰9次,罰沒款累計24.76萬元。
罰單頻頻 為何這多不省心
尷尬的是,子公司也不讓仁和葯業省心。
2019年7月5日,江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葯品生產監督檢查及處理情況通報》)顯示,99家問題企業中,仁和葯業赫然在列。
根據《通報》,仁和葯業旗下多家子公司被查出存在一般缺陷。
其中,江西葯都樟樹制葯有限公司的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丸劑(蜜丸、水蜜丸、濃縮丸、水丸、微丸、合劑)等檢查情況為存在一般缺陷13項。
江西銅鼓仁和制葯有限責任公司硬膠囊劑(A線、B線)、顆粒劑(A線、B線)、糖漿劑、合劑(含口服液)(含中葯前處理及提取)的檢查情況是存在一般缺陷16項。
這家銅鼓仁和制葯有限公司,此前就已榜上有名。
2019年年2月2日,根據上海市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第1期葯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仁和葯業旗下的江西銅鼓仁和制葯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健兒清解液在「鑒別」一項不符合規定。
中國醫葯信息查詢平台顯示,健兒清解液是一款中成葯。由金銀花、菊花、連翹、山楂、苦杏仁、陳皮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滯和胃的功效。用於咳嗽咽痛、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據了解,「鑒別」項指的是根據該葯品某些理化或生物學特性所進行的葯物鑒別試驗,目的在於鑒定和研究葯品的真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海市葯監局要求相關企業根據風險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相關產品,並進行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第七號——醫葯製造》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披露,並說明對公司影響:國家葯品監管部門對公司葯品抽檢、GMP飛行檢查不合格。」
顯然,作為上市公司,仁和葯業上述表現的合規性值得考量。
拉開時間緯度,仁和葯業曾在2012年-2013年被連續爆出產品質量問題,深陷信任危機,品牌遭遇重創。
2012年4月,陳道明代言的可立克(002782)深陷毒膠囊事件;2012年12月,周傑倫代言的閃亮滴眼液被曝出含防腐劑;2013年1月,宋丹丹代言的兒童感冒葯優卡丹又被指出對兒童肝腎有毒。
2013年1月,北京一名孟醫生發了一條微博,「優卡丹和好娃娃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已經被充分證明了對兒童的肝腎毒性,一歲內禁服,六歲內慎服。但是為什麼媒體還在播出他們的廣告,葯店也可以無阻礙購買。各位大V幫忙轉發吧,讓媒體撤除這種殘害兒童的廣告吧!」並@了宋丹丹、文章等名人。
這成為壓倒輿論的最後稻草,隨著孟醫生微博的發酵傳播,仁和葯業終於敗下陣來,其負責人表示這條微博帶給公司10億市值的損失。
以此來看,不論是食品還是葯品,安全永遠是一條鐵釘紅線。吃過暴虧的知名老企,顯然需有更多敬畏思考。
重銷售輕研發
在業內人士看來,產品屢次出現不合格與公司研發及產品質量監管投入少關系密切。
一直以來,營銷投入過大是醫葯業亂象的重要之源。
據2018年上半年已發布上醫葯生物類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20家公司中,有20家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佔比超50%,24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40%~50%,31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30%~40%,35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20%~30。銷售費突出問題可見一斑。
而仁和葯業,算是其中的典型。
公開資料顯示,仁和葯業旗下擁有優卡丹、可立克以及閃亮滴眼液等品牌。早期,仁和葯業使用快消品的營銷策略拉動銷量。
數據顯示,仁和葯業2004年開始規模型投放廣告,先後簽下付笛生、任靜、林心如等明星代言,公司營收從2004年的5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超過20億元。
一定意義上說,仁和葯業是通過成功的廣告營銷發家的。2008年之後的三年,仁和廣告費用支出均保持1億元以上,由此迎來了仁和葯業的黃金三年。股價也從2008年10月的5.8一路飆升至2010年6月的27.9。陳道明,周傑倫,宋丹丹,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明星都為仁和葯業做加持。
目前,仁和葯業被認為是國內銷售能力最強的品牌OTC企業之一,較強的銷售能力仍為公司帶來不錯收益。
數據顯示,仁和葯業2016年營收為35.67億元,同比增長41.34%;2017年營收為38.44億元,同比增長7.76%;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33.36億元,同比增長22.88%。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研發費用的明顯反比。
數據顯示,2015-2017年,仁和葯業銷售費用分別為3.73億元、4.87億元和6.19億元,各佔比當期營業收入的14.78%、13.65%和16.10%。而同期仁和葯業的研發費用費用分別為1243.82萬元、2764.76萬元和2764.92萬元,分別佔比當期營收0.49%、0.78%和0.71%。
這樣的研發投入,頗顯尷尬甚至是寒酸。
以中成葯企業的亞寶制葯為例,2015-2017年研發費用佔比為6%、8%和7%;片仔癀2015-2017年的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68%、2.9%、1.88%。
北京中醫葯大學法律系醫葯衛生法學副教授鄧勇表示,重營銷輕研發容易導致企業對生產端的忽視,特別是對於產品質量監管與安全效用評價等方面的缺位。「企業在各環節對中葯材及產品的質量重視程度、能力把控、監管機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產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風光的另一面
這種影響,也體現在關鍵的業績層面。
2012年和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下滑,凈利分別下滑21%和24%,直到2014年才稍稍回暖。
不過,從仁和葯業發布的2019三季報看,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55億元,同比增長6.54%,實現凈利4.4億元,同比增長11.94%。
乍一看去,營利雙增,是份不錯的成績單。但禁不住細品。
比如三季度單季看,仁和葯業營收11.03億元,同比增長2.93%,凈利1.16億元,同比下滑21.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1.06億元,同比減少28.16%。
再來看應收賬款。
三季報顯示,仁和葯業的應收賬款為7.44億元,同比增長101.66%
對此,仁和葯業表示,系銷售模式轉向終點合作客戶,銷售增加信用額度且授信到年終所致。
另一方面,其他應收賬款也達到3206.05萬元,同比增長245.31%,仁和葯業表示這是主預撥市場促銷推廣經費所致。
業內人士指出,其他應收款是衡量企業財報質量的指標之一。因這個項目易出現掛賬費用,企業如通過變通延遲入賬,可減少利潤指標壓力,從而達到粉飾業績、成長性,誤導投資者的目的。
此外,仁和葯業的建工程達到2400.72萬元,同比增長343.55%。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10月30日收盤,仁和葯業報收6.56元/股,跌幅達3.67%。
截至11月11日收盤,仁和葯業的股價為每股6.25元,總市值僅77.4億元。放眼醫葯業,行業平均市值水平在145.1億元。
在230隻醫葯股票中,仁和葯業僅排99位,剛拔百強線。毛利率不方面,仁和葯業的毛利率不為41.78%,較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54.15%。
打折轉讓股權
面對此困境,仁和葯業也並非坐地被動。
幾個月前,仁和葯業發布公告稱,擬以6780萬元的價格向宏濟(珠海)企業連鎖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宏濟珠海」)轉讓控股子公司仁和葯房網(北京)醫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葯房網」)15%股權。
據悉,仁和葯業原持有仁和葯房網60%股權。此次轉讓後,仁和葯業的持股比例降至45%,仍系第一大股東,但後者將不再納入合並報表范圍內。
蹊蹺的是,從溢價收購到打折轉讓,前後不過三年半時間。
仁和葯業亦坦承,此番轉讓仁和葯房網15%股權主要因經營不達預期,未達到戰略協同之目的。
據了解,仁和葯房網前身,系成立於2001年8月的北京京衛元華醫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衛元華」)。2015年12月,仁和葯業宣布以2.77億元現金收購自然人徐吉平、李洪波所持有的京衛元華56%股權,同時以4944萬元現金對京衛元華進行增資。最終,仁和葯業以3.26億元取得京衛元華60%股權,並將其更名為「仁和葯房網」。
此後,在仁和葯業主導下,以仁和葯房網為投資主體,先後完成了對山西聖元堂、成都隆安堂大葯房等多家醫葯連鎖企業的並購。
數據顯示,2016―2017年度,仁和葯房網分別實現營收3.95億元、3.82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57.1萬元、430.38萬元。
好景不長,盡管去年仁和葯房網的銷售收入增長至5.79億元,利潤端卻出現了2351.17萬元的虧損額。
而2019年1―4月,其實現銷售收入1.56億元,虧損303.72萬元,情況依然沒有好轉。
事實上,2015年年底收購仁和葯房網時共確認了約2.94億元商譽。2018年,仁和葯業對仁和葯房計提1791.92萬元的商譽減值,賬面上仍留有約2.76億元商譽。
轉型受挫
不僅如此,與葯房網困局時間前後,仁和葯業彷彿迎來「水逆」期,幹啥都點兒背。
作為一家主營非處方葯(OTC)的葯企,仁和葯業旗下自產和OEM代理的品種眾多,擁有上千個產品批文。近些年,其通過重金砸廣告,打造了「可立克」「優卡丹」「婦炎潔」「閃亮滴眼液」等多個家喻戶曉的OTC品牌。
2014年,原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了《互聯網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網上售葯政策的松動迅速將醫葯電商推上風口。
另一個背景是,像很多傳統OTC葯企一樣,當時仁和葯業也面臨自身成熟的OTC品牌增長放緩問題,急於尋求破局之路。
於是,「互聯網+醫葯」讓仁和葯業看到了轉型機遇。2014年10月,實控人-楊文龍創立了叮當快葯,試水醫葯O2O。
值得注意的是,叮當快葯系在仁和葯業體外創立和運作,並未注入上市公司。
按照楊文龍的算盤,是要構建一個包括M2F、B2C、B2B以及O2O等模式在內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拓展互聯網醫療全產業鏈。與此相配套的是一個高達39億元的定增募資方案。
2015年下半年,仁和葯業先以7212萬元收購了叮當醫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叮當醫葯」)60%股權,後又收購了仁和葯房網。兩者在楊文龍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里分別定位於B2B和B2C模式。仁和葯房網更是擔起整個體系信息管理樞紐的角色。
不過,理想太豐滿,投資者對此並不買賬。
39億元定增案經過多次修改調減金額後,仍慘遭夭折。
事實上,叮當醫葯在2016年營收1.12億元,虧損達5086萬元;2017年上半年營收2121萬元,虧損290萬元。在此之前的2016年,仁和葯業同樣將收購僅一年的廣東叮當醫葯、浙江叮當醫葯等公司的股權全部出售,這些公司亦均處於虧損狀態。
2017年年底,仁和葯業又准備折價,宣布以6636萬元將其折價轉回給原股東,虧損近600萬元,理由是「與仁和葯房網產生業務重疊,形成資源閑置,無法達到最初收購該企業股權的預期目標」。
而作為B2C業務的主要平台,仁和葯房網亦未能逃過被剝離出表命運。仁和葯房網的15%股權轉讓完成後,仁和葯業的合並報表范圍內已幾乎沒有醫葯電商資產。
李炎坦言「網售處方葯現在爭議比較大,政策端一直沒有松動,整個行業未來面臨很大的變數。大多數醫葯電商企業處於『燒錢』狀態,難言盈利。」
至此,楊文龍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一番折騰後就此腰折,轉型困境突現。
涉足工業大麻
連連受挫後,仁和葯業開始蹭起了新熱度,和起亞葯企一般,開展了工業大麻的布局。
根據仁和葯業此前披露的計劃,公司2019年將重塑仁和品牌,加強產品資源、線上渠道等工作;同時開發非葯產品研發上市,提高大 健康 業務領域市場佔有率等工作。
2019年4月,仁和葯業發布公告,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政府、齊齊哈爾豐泰富齊工業大麻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仁和園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示範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包括支持仁和葯業工業大麻育種及良種商品化、規模種植、精深加工、產業應用研發等項目建設。
仁和葯業作為主要投資方,與其它合作方共同推進齊齊哈爾市仁和園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示範項目建設,同時在齊齊哈爾注冊工業大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0.8億元,還將於2019年5月啟動建設工業大麻種植示範基地,2019 年下半年啟動種業研發、工業大麻萃取項目等。
仁和葯業表示,公司本次擴展業務布局將有利於抓住產業發展機遇,進一步優化產品組合結構,有利於拓寬公司未來發展空間,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積極影響,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同時公司希望通過本次投資,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值得強調的是,近期,仁和葯業在互動平台透露了工業大麻事項的進展。9月2日,仁和葯業在深交所互動易上透露,公司工業大麻已陸續開展收割工作。
國際上將大麻植物中致幻成癮的毒性成分四氫大麻酚(THC)含量低於0.3%、不具備毒品利用價值的大麻品種類型稱為工業大麻,工業大麻在中國也稱為漢麻。
不難看出,仁和葯業正在將工業大麻作為轉型重要抓手。只是,這在一些投資者看來,並不利好。
事實上,已經有多個「涉麻」公司被問詢。
從順灝股份1月23日收到的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開始,誠志股份、德展 健康 、龍津葯業、爾康制葯、紫鑫葯業、福安葯業、通化金馬、藍曉 科技 、諾普信、八菱 科技 等公司先後收到監管部門的問詢。
公安部禁毒局政策法規處處長李曉,在接受《中國禁毒報》采訪時曾說過:依據該國際公約和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除為獲取纖維質和種子的工業大麻外,其他用途的大麻植物均屬於管制范圍,必須得到主管部門的批准方可種植,且種植企業需按年度種植計劃進行種植,並定期報告種植情況。」
在 「上市公司工業大麻論壇」上,業內人士討論的結果是,工業大麻產業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對於國內工業大麻產業來說,政策是目前最大的風險。
與會代表介紹,在黑龍江,按其《禁毒條例》,工業大麻種植和CBD提取實施備案制,只要滿足備案條件即可生產,但一些基層政府對工業大麻產業非常謹慎,一些縣公安局收了備案材料後,口頭允許種植但不在備案證上蓋章。看到這種情況,一些正在建設CBD提取工廠的投資者叫停了設備采購,進入觀望狀態。從省級政府層面來看,沒有明確工業大麻產業的主管部門,也沒有明確的產業政策,不僅未對工業大麻產業的發展形成激勵氛圍,甚至因為政府部門間的不協調,CBD從黑龍江口岸出口都有難度。
即使我國最早允許工業大麻種植省份雲南,目前也沒有產業政策,沒有明確產業主管部門,只是公安部門按照禁毒規則來進行准入和規范性管理。同時,雲南一些基礎性標准也還沒構建好。如CBD產品沒有專業的檢測機構、明確的標准和檢測規范,延緩了新建CBD產能的投產。
以此來看,工業大麻目前面臨的產業政策仍不小。
楊文龍的困惑
這種進退兩難,似乎也困擾著當家人楊文龍的大 健康 之路。
表面上看,在轉向「工業大麻」後,公司收益或許有一定改善。
根據「仁和葯業」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已經實現營收24.52億元,同比增長8.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4億元,同比增長32.48%;基本每股收益為0.2614元,同比增長32.49%。
但實際上,對於對工業大麻醫用的未來,雲南省農科院的楊明教授則表示,做葯品和食品涉及評價問題——這個食品和葯是否是安全的?而我國目前在這些領域的科研部門的前期基礎研究有點跟不上,可以拿出的證據不多。
「是否能拿出有效證據,可能是能否進入食品葯品相關合法目錄的關鍵。」楊明說。
需要說明的是,經過前期大漲,工業大麻概念目前有所降溫,4月22日,工業大麻板塊整體下降2.67%,飄紅個股只有11隻,僅萊茵生物、諾普信兩只個股漲停, 前期打仗的福安葯業方盛制葯跌停,順灝股份、紫鑫葯業等大跌超過7%。
從這點來看,被仁和葯業當做新利潤增長點的工業大麻,未來仍迷茫。
此外,在多元化發展道路上,楊文龍也面臨著巨大競爭壓力。
2017年9月,仁和葯業投資億元的明月仁和礦泉水、營養水等項目,仁和葯業正式向礦泉水領域布局。2018年5月,仁和葯業擬投資1080萬元設立新公司,主要負責水資源研究開發與投資,相關 健康 產品、保健品開發等。2018年7月,仁和葯業又進入減肥葯市場,公司減肥葯產品奧利司他膠囊全國啟動會正式啟動。
專家表示,醫葯界不乏跨界快消的案例,但從目前來看包括中新葯業、以嶺葯業在內的眾多企業還沒出現成功案例。葯企原有的銷售渠道對快消業務實際幫助不大,渠道的重塑、品牌的推廣都成為仁和葯業進入快消領域面臨的問題。
以減肥葯領域為例,仁和葯業面臨來自碧生源、重慶華森制葯有限公司、中山萬漢制葯等企業的競爭。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以近期暴雷的金嗓子為例,輕易盲目的粗放跨界,往往會將企業拖入更大的困境。
F. 德展健康的小懶飲料銷售好嗎
你是得整健康的,那個小暖飲料銷售應該還算可以吧,前景還是比較可觀的。
G. 實控人或將變更 德展健康為何引入國資|金融界觀察
金融界網站訊 11月17日晚間,德展 健康 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美林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北京凱世富樂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凱世富樂穩健9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稱「凱世富樂9號」)簽署《股份轉讓框架協議》,擬將其分別持有的9.44%股份和3.05%股份(合計佔比12.49%)轉讓給凱迪投資,同時美林控股擬將其持有公司的3.05%股份表決權委託給凱迪投資。若本次轉讓全部順利實施完成,德展 健康 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新疆國資委。
為籌備該交易事項,德展 健康 於11月16日和17日停牌2個交易日。11月18日(星期三)上午開市起,德展 健康 將正式復牌。
股份轉讓完成後國資股份佔比將超過25%
金融界梳理發現,德展 健康 的前十大股東中,控股股東美林控股持股比例為24.44%,第五大股東凱世富樂9號為美林控股的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為3.05%,二者合計持有德展 健康 27.49%的股份。
此外,凱迪投資、凱迪礦業、新疆金投分別為德展 健康 的第三、第四及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8.79%、4.64%和1.02%,三者合計持股比例為14.45%。其中,新疆金投隸屬於新疆國資委,凱迪投資為新疆金投的全資子公司,凱迪投資、凱迪礦業、新疆金投為一致行動人。若此次股份轉讓完成,凱迪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將達到26.94%。
據新疆金投官網介紹,新疆金投資產和業務主要分兩大板塊:一是金融投資板塊,包括金融類企業股權投資和證券交易類投資;二是實體產業投資板塊,包括房產、紡織、礦業、新能源、新型農業等。
凱迪投資控制關系圖
健康為何引入國資? 金融界觀察" img_height="563" img_width="352" data-src="//imgq4.q578.com/df/1123/2327ca3214e67a4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為什麼引入國資?
轉讓股份同時,美林控股擬將其持有的3.05%股份表決權委託給凱迪投資,若順利完成,德展 健康 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新疆國資委。德展 健康 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有利於公司與股東優勢資源協同發展,有利於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促進公司業績增長,維護公司及股東利益。
事實上,2019年以來已有多家上市葯企的控股權變更為國資平台,其中包括海南海葯、華仁葯業、吉葯控股、紫鑫葯業、佐力葯業、康恩貝、九強生物等。金融界通過梳理發現,上市葯企引入國資不僅是資金方面的考量,也有戰略、渠道等方面的考量。其中,九強生物就在公告中表示:上市公司在引入國葯投資後,將在資源、渠道、客戶及管理方面實現共享與互補,拉動關聯產業發展,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的業務鏈條網路,以提升上市公司抵禦風險和持續盈利能力;在戰略層面,有利於促進國企與民企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領域互惠合作,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優化資源配置。
從財務數據來看,營收和利潤方面,德展 健康 2019年變化較大。
2017年~2019年,德展 健康 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22.20億元、32.91億元和17.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87%、48.22 %和-46.06%;分別實現歸母凈利7.97億元、9.31億元和3.37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20.48%、16.73%和-63.7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85億元、3.80億元和15.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61%、-1.26%和310.45%。據年報披露,2019年經營性現金流大幅增長主要是當期應收賬款到期收回及受政策影響本期支付的推廣費用減少所致。
2020年前三季度,德展 健康 實現營業總收入8.39億元,同比下滑40.28%;實現歸母凈利2.39億元,同比下滑29.2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97億元,同比下降-44.37%。
實控人變更會否影響投研與業務?
德展 健康 主營業務為葯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全資子公司嘉林葯業在調/降血脂葯物市場方面在國內企業中排名前列,主要產品包括阿樂(通用名:阿托伐他汀鈣片)、鹽酸曲美他嗪膠囊等。據德展 健康 2020年中報披露,阿樂是輝瑞同類降血脂葯物立普妥在國內的首仿葯,近年市場份額一直維持在9%左右。
「4+7」帶量采購落地及全面擴圍,對醫葯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阿托伐他汀作為入圍產品之一,盡管銷量繼續增長,但受降價影響銷售額出現大幅下跌。阿樂作為德展 健康 的核心產品,銷售額下滑直接影響其營收和利潤。德展 健康 在2020年中報中表示,為積極應對新市場形勢,正著力推進OTC市場推廣工作。
研發投入方面,德展 健康 2019年研發費用為1.19億元,同比增加約37%,2020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0.35億元,同比下降約61%。據中報披露,報告期內德展 健康 在研一類新葯項目4項,同時正積極推進胺碘酮片、秋水仙鹼片等產品的一致性評價。
此外,據德展 健康 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中報披露,報告期內其擴展新業務領域,包括消毒 科技 、工業大麻種植和應用、化妝品、多肽葯物等。但同時,也有媒體質疑德展 健康 過於追逐資本市場熱點。
H. 德展健康增發價格是多少錢
000813德展健康,最近一次的非公開發行(即定向增發)時間為2016年12月12日;增發價格為:9.93元/股;相關信息如下:
I. 德展健康公司怎麼樣
德展健康公司發展的很好,而且他會給你弄個人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