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衛健委幾個行政編
衛健委幾個行政編要看各個地區衛健衛的設置情況,各個地區行政編數量可能不一樣,可以官網查看數據。
拓展資料:衛健委全稱是衛生健康委員會,屬於行政管理單位。負責本地區衛生、居民健康、疫情防控、醫療器械、醫務資質審核等工作。就是原來的衛生局。最近幾年,有部分局級機構升格擴編。衛生局升格為「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簡稱「衛計委」。最後又改稱「衛生和健康委員會」。衛健委著眼點於「衛生健康」,機構名稱也突出了「健康」,意味著國家衛生工作的重點從「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促進人的健康為中心」,這與「健康中國」的戰略是一脈相承的。
㈡ 衛健委有哪些職能部門
【法律分析】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日常運轉,承擔安全、保密、信訪、督查、政務公開等工作。
(二)人事處。擬訂衛生健康人才發展政策,承擔機關、省中醫葯管理局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和隊伍建設等工作,負責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員資格管理。
(三)規劃發展與信息化處。組織擬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承擔統籌規劃與協調優化全省衛生健康資源配置,指導區域衛生健康規劃編制和實施,指導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承擔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工作,承擔衛生健康統計工作,參與省人口基礎信息庫建設。
(四)財務處。承擔機關和預算管理單位預決算、財務、資產管理和內部審計工作。提出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建議
(五)法規處。組織起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草案和標准,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承擔行政審批、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等工作。
(六)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處。承擔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具體工作,研究提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建議,承擔組織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
(七)疾病預防控制處。擬訂重大疾病防治規劃、國家免疫規劃、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並組織實施,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承擔傳染病疫情信息發布工作。
(八)醫政醫管處。擬訂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醫療技術應用、醫療質量和安全、醫療服務、采供血機構管理以及行風建設等行業管理政策規范、標准並監督實施,承擔推進護理、康復事業發展工作。擬訂公立醫院運行監管、績效評價和考核制度,並組織實施。
(九)基層衛生健康處。擬訂基層衛生健康政策、標准和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基層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鄉村醫生相關管理工作。
(十)衛生應急辦公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承擔衛生應急和緊急醫學救援工作,組織編制專項預案,承擔預案演練的組織實施和指導監督工作。指導衛生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信息。
(十一)科技教育與國際合作處。擬訂衛生健康科技發展規劃及相應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工作。組織開展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等畢業後醫學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指導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協同指導醫學院校教育工作。組織指導衛生健康工作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對外宣傳、援外工作,開展與港澳台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外事管理工作。
(十二)綜合監督處。承擔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等監督工作,查處醫療服務市場違法行為。組織開展學校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完善綜合監督體系,指導規范執法行為。
(十三)葯物政策和基本葯物制度處。組織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組織擬訂全省葯物政策和基本葯物目錄。開展葯品使用監測、臨床綜合評價和短缺葯品預警。會同省有關部門提出葯品價格政策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內葯品生產鼓勵扶持政策的建議。參與擬訂葯品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草案。
(十四)食品安全標准與監測處。組織擬訂食品安全地方標准,承擔食品安全企業標准備案。會同省有關部門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十五)老齡健康處。組織擬訂並協調落實應對老齡化的政策措施。組織擬訂醫養結合的政策、標准和規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承擔省老齡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十六)婦幼健康處。擬訂婦幼衛生健康政策、標准和規范,推進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指導婦幼衛生、出生缺陷防治、嬰幼兒早期發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和生育技術服務工作。
(十七)職業健康處。擬訂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相關政策、標准並組織實施。開展重點職業病監測、專項調查、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和職業人群健康管理工作。協調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
(十八)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處。承擔人口監測預警工作並提出人口與家庭發展相關政策建議,完善生育政策並組織實施,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
(十九)宣傳處。組織開展衛生健康宣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活動,承擔衛生健康科學普及、新聞和信息發布工作。
(二十)健康指導處(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擬訂健康建設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健康建設綜合協調工作;擬定健康建設任務監測評估辦法,並組織考核評估。擬訂全省愛國衛生運動有關政策、標准、規范並組織實施。承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牽頭履約工作。承擔健康領導小組和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交辦的具體工作。
(二十一)保健局。負責省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省直部門有關幹部醫療管理工作,以及重要會議與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
(二十二)機關黨委。負責機關、省中醫葯管理局和直屬單位的黨群、紀檢工作。
(二十三)離退休幹部處。負責機關和省中醫葯管理局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幹部工作。
【法律依據】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第九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由本級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後,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或者合並,還應當依法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職責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則上由一個行政機構承擔。行政機構之間對職責劃分有異議的,應當主動協商解決。協商一致的,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備案;協商不一致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提出協調意見,由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第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議事協調機構,應當嚴格控制;可以交由現有機構承擔職能的或者由現有機構進行協調可以解決問題的,不另設立議事協調機構。為辦理一定時期內某項特定工作設立的議事協調機構,應當明確規定其撤銷的條件和期限。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議事協調機構不單獨設立辦事機構,具體工作由有關的行政機構承擔。
第十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和精乾的原則,設立必要的內設機構。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內設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由該行政機構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批。
㈢ 衛健委是什麼單位呢
衛健委是事業單位。
市衛健委是局級主管衛生衛生健康工作的事業單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是國務院組成部門,為正部級。地市級衛健委的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就是省市級衛健委。但由於地市級的衛健委是該地市級政府的組成部分,因此,市衛建委應該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開展工作,該市政府也就成了該衛健委的直接領導。
各室主要職責為:
辦公室主要負責駐委紀檢監察組綜合協調、公文處理、會議活動組織、督查督辦和服務保障等相關工作。
第一紀檢監察室聯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要負責聯系單位的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等相關工作。
第二紀檢監察室聯系國家醫療保障局、中國老齡協會,主要負責聯系單位的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等相關工作。
第三紀檢監察室聯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機關,主要負責聯系單位的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等相關工作。
第四紀檢室主要負責駐委紀檢監察組信訪舉報、案件監督管理、審理和黨風政風監督等相關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衛健委
㈣ 縣衛健委管理哪些部門
衛健委管搭范國主要是國家衛生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衛生健康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
衛健委管轄的單位和部門還是比較多的,而這些部門以及相應的單位又有著自己要從事的具體工作,在我國健康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原來的衛生局。衛生局升格為「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簡稱「衛計委」。最後又改稱「衛生和健康委員會」,簡稱「衛健委」。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由本級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後,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或者合並,還應當依法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衛健委管轄單位的工作職責:
1、辦公廳。主要負責機關的正常運轉工作,並且還承擔著安全、保密以及信訪等相應的工作。
2、人事司。主要負責擬訂衛生健康人才發展規劃,並且承擔著機關單位的人事管理以及機構編制和隊伍建設的工作。
3、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主要是負責健康中國戰略的協調以及推進工作,並且組織和擬定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長期的規劃。
4、財務司。承擔機關以及預算單位預決算和財務、資產管理以及內部的相關審計工作。
5、法規司。主要負責組織和起草相應的法律和法規草案,制定相應的規章以及標准,承擔著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
法律依據: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二條衛生防疫機構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職責:
(一)對公共場所進行衛生監測和衛生技術指導;
(二)監督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指導有關部門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
(三)對新建、擴建、改建的公共場所的選址和設計進行衛生審查,並參加竣工驗收。
㈤ 衛健局管理哪些部門
國家衛健委下設的管轄的單位主要有辦公室、人事司以及規劃發展信息司、財務司以及法規司還有體制改革司等。這些單位又有著各自不同的工作職責,所管理的內容不同。
衛健委管轄單位的工作職責:
1、辦公廳。主要負責機關的正常運轉工作,並且還承擔著安全、保密以及信訪等相應的工作。
2、人事司。主要負責擬訂衛生健康人才發展規劃,並且承擔著機關單位的人事管理以及機構編制和隊伍建設的工作。
3、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主要是負責健康中國戰略的協調以及推進工作,並且組織和擬定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長期的規劃。
4、財務司。承擔機關以及預算單位預決算和財務、資產管理以及內部的相關審計工作。
5、法規司。主要負責組織和起草相應的法律和法規草案,制定相應的規章以及標准,承擔著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
衛健委管轄的單位和部門還是比較多的,而這些部門以及相應的單位又有著自己要從事的具體工作,在我國健康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
原來的衛生局。衛生局升格為「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簡稱「衛計委」。最後又改稱「衛生和健康委員會」,簡稱「衛健委」。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當地實際,研究起草衛生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研究制訂當地衛生事業發展改革的有關方案、工作規劃、政策和指導性意見,並組織實施。
(二)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三)負責制定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依法監測傳染病,建立預警機制,防止和控制疫情的暴發和蔓延;組織開展全民健康教育與促進。
法律依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第九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由本級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後,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或者合並,還應當依法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職責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則上由一個行政機構承擔。行政機構之間對職責劃分有異議的,應當主動協商解決。協商一致的,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備案;協商不一致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提出協調意見,由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第十一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議事協調機構,應當嚴格控制;可以交由現有機構承擔職能的或者由現有機構進行協調可以解決問題的,不另設立議事協調機構。為辦理一定時期內某項特定工作設立的議事協調機構,應當明確規定其撤銷的條件和期限。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議事協調機構不單獨設立辦事機構,具體工作由有關的行政機構承擔。
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和精乾的原則,設立必要的內設機構。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內設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由該行政機構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批。
㈥ 衛健委下面有哪些單位
國家衛健委下設的管轄的單位主要有辦公室、人事司以及規劃發展信息司、財務司以及法規司還有體制改革司等。這些單位又有著各自不同的工作職責,所管理的內容不同。衛健委管轄的單位和部門還是比較多的,而這些部門以及相應的單位又有著自己要從事的具體工作,在我國健康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原來的衛生局。衛生局升格為「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簡稱「衛計委」。最後又改稱「衛生和健康委員會」,簡稱「衛健委」。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第五條 公民依法享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權利。國家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保護和實現公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權利。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健康理念融入各項政策,堅持預防為主,完善健康促進工作體系,組織實施健康促進的規劃和行動,推進全民健身,建立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將公民主要健康指標改善情況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全社會應當共同關心和支持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的發展。
㈦ 衛生健康委員會是干什麼的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衛生健康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擬訂國民健康政策,擬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法律法規草案、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章和標准並組織實施。統籌規劃衛生健康資源配置,指導區域衛生健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制定並組織實施推進衛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等政策措施。
(二)協調推進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重大方針、政策、措施的建議。組織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管辦分離,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制定並組織實施推動衛生健康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的政策措施,提出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的建議。
(三)制定並組織落實疾病預防控制規劃、國家免疫規劃以及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制定檢疫傳染病和監測傳染病目錄。負責衛生應急工作,組織指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控制和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
(四)組織擬訂並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負責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醫養結合工作。
(五)組織制定國家葯物政策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開展葯品使用監測、臨床綜合評價和短缺葯品預警,提出國家基本葯物價格政策的建議,參與制定國家葯典。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依法制定並公布食品安全標准。
(六)負責職責范圍內的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學校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等公共衛生的監督管理,負責傳染病防治監督,健全衛生健康綜合監督體系。牽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
㈧ 十堰市衛生局的主要職責
(一)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貫徹黨和國家關於衛生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組織實施國家衛生標准和技術規范,擬訂地方性衛生管理規范性文件、衛生標准和技術規范;擬訂全市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和戰略目標並組織實施。
(二)貫徹執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負責監督落實基本葯物的采購、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擬訂全市基本葯物的采購、配送、使用的具體辦法;會同有關方面提出基本葯物目錄內葯品生產的鼓勵扶持政策;提出基本葯物價格政策的建議。
(三)負責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風險評估、預警工作,統一發布全市重大食品安全信息。負責餐飲服務許可,餐飲業、食堂等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和保健食品、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
(四)擬訂全市區域衛生規劃,統籌規劃協調全市衛生資源配置。
(五)貫徹預防為主方針,開展全民健康教育;擬訂全市疾病預防控制規劃和措施,並組織實施;負責傳染病、地方病和其他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
(六)負責衛生應急工作,制定衛生應急預案和政策措施,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指導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與應急處置,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信息。
(七)負責全市醫療行政管理,指導全市醫療機構運行機制和分配製度的改革;組織實施國家關於醫療質量標准、技術標准、服務規范和衛生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八)依法監督管理血站、單采血漿站的采供血及臨床用血質量,協調組織全市無償獻血。
(九)組織擬訂並實施全市農村衛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綜合管理。
(十)擬訂全市社區衛生、婦幼衛生工作規劃和政策措施,規劃並指導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婦幼保健的綜合管理和監督。
(十一)指導規范衛生行政執法工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全市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和學校衛生工作,負責公共場所和飲用水的衛生安全監督管理,負責傳染病防治監督。
(十二)擬訂全市重點醫學科技規劃,參與擬訂全市醫學教育發展規劃,組織開展全市醫學繼續教育工作;組織實施全市重點醫葯衛生科研攻關項目,指導醫學科技成果的普及應用工作。
(十三)指導全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組織擬訂全市衛生人才發展規劃,組織實施衛生專業技術資格標准。
(十四)貫徹中西醫並重方針,擬訂促進中醫葯發展的政策和中醫葯中長期發展規劃,推進中醫葯的繼承與創新。
(十五)組織指導全市醫學衛生方面的政府與民間的多邊、雙邊合作交流;參與國際組織在醫學衛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承擔全市衛生援外工作和國際衛生貸款項目管理工作。
(十六)負責市委保健委員會確定的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協同有關部門做好城鎮居民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工作。
(十七)承擔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承擔市國防動員委員會和市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的相關具體工作。
(十八)為大企業提供「直通車」服務。
(十九)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㈨ 衛健委全稱
衛健委全稱是衛健委全稱是衛生和健康委員會。
1、衛健委是國務院下設機構,是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為基礎,整合了原其它部門承擔的衛生健康管理職能而設立部級機構。
2、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設下列內設機構:辦公廳、人事司、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財務司、法規司、體制改革司、疾病預防控制局、醫政醫管局、基層衛生健康司、衛生應急辦公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
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為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預防控制重大疾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方案提出,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務院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牽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職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法律法規】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第三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衛生健康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第七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
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全國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