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食物有利於心理健康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飲食與肥胖、腸道菌群,以及多種疾病都有關聯。現在,《Nutritional Neuroscience》期刊上發表的這篇研究文章告訴我們,飲食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受年齡的影響。
來自於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特定食物對於年輕人情緒的影響並不同於中老年人。文章作者、健康研究的助理教授Lina Begdache和團隊認為,這一研究成果有助於人們選擇更利於精神健康的食物。
飲食影響心理健康
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飲食對於心理健康有著重大影響。例如,2017年年初有研究團隊發現,在短短兩周內,提高水果和蔬菜的攝取量能夠影響人的感受。而其他研究也表明,紅肉攝取量與抑鬱症風險之間存在關聯。
人們相信,這些好處的關鍵在於特定食物改變大腦的化合物水平,從而影響精神健康。但是,Lina Begdache和團隊最新提出一個重要觀點: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大腦的結構會隨著年齡而改變。具體而言,大腦成熟可能要到30歲時才能完成。因此,飲食因素對於年輕人、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紅肉、家禽對年輕人有益
為了驗證推測,科學家們利用社交媒體平台發送了一份在線「Food-Mood」調查問卷(FMQ)。參與調查的人分成兩組:年輕人(18-29歲)、成年人(30歲以上)。利用FMQ數據,Begdache團隊分析了兩組人分別在飲食、運動和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系。
他們發現,攝取更多的家禽肉和紅肉,會上調大腦中跟情緒有關的化學物質,包括血清素、多巴胺。這些化合物與年輕人的心理健康有關。
Lina Begdache 表示:「規律的運動有助於這些化合物的形成。換句話說,每周吃肉的次數不超過3次、運動次數不超過3次的年輕人更容易出現不好的感覺。」他認為,這些結果表明,年輕人的大腦可能對有利於積極情緒的大腦化合物更為敏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飲食結構需要調整
對於中老年人而言,多食用水果、蔬菜則更有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劑,能夠對抗自由基對大腦造成的損傷。此外,戒掉咖啡、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樣有利於改善精神壓力。
總體而言,研究團隊相信,一個人的年齡會影響飲食對心理健康的作用。「大腦成熟的水平、與年齡相關的變化可能需要飲食來調整,從而積極改善精神健康。」他們如此總結道。
下一步,他們將研究飲食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否會因為性別而產生差異,畢竟男女在大腦結構上也存在著不同。
② 吃什麼食物能夠緩解心理壓力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有一些疾病就是因為心理壓力大造成的,可見心理壓力大的危害,例如一些人口吃也是因為壓力大造成的。那麼心理壓力大怎麼辦呢?面對壓力大吃什麼好呢?
一直不知道,患上口吃原來竟與心理健康有關,是因為心理壓力導致的,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場景壓力
口吃者在什麼情況下,他們說話更加費力,最多的回答是:「打電話的時候」。超過80%的口吃者說,他們害怕打電話。
2.單詞或語音壓力
大多數口吃者都會對特定的單詞、特定的語音有困難。幾乎所有的成年口吃者都會一定程度的「單詞恐懼」,更常見的是緊緊害怕一些特定的單詞。
3.權威人物壓力
我們會發現,在一些權威人士面前,一些人就會變得緊張,甚至發言困難、甚至口吃,但是在其他人面前這種情況又消失了。
4.不確定的壓力
患者在無法確定如何正確行事的情況下,經常會引起語言困難。例如,在一個不熟悉的場合下,如遇到新鄰居,換了新工作、見到一些陌生人。在無法確定一個單詞的正確發音的情況下,也會引發壓力。
5.生理壓力
口吃患者有時候只是在疲勞或生病的時候,說話愈發困難。
6.外部壓力
這種壓力也可以成為「壞消息」,如果你剛被解僱,親屬得了致命的疾病,或者你的汽車被盜,這就是外部壓力。患者說外部壓力明顯對語言困難有影響。有人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觀點,那麼就是語速太快很容易讓人出現口吃的情況。而且這種語速快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這就是速度壓力。如果總是讓自己語速太快,甚至是強迫自己語速快,那麼受到這種壓力的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口吃。
壓力大竟會引發口吃,看來我們有必要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減壓,那麼壓力大吃什麼食物好呢。
第一 番茄
番茄之中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這種物質屬於一種非常優質的抗氧化物。所以,在人體感覺到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吃一些番茄,能有效的保護身體不受到自由基的傷害,同時還能夠有效的避免多種慢性疾病的產生,同時還能夠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
第二 全谷類食物
全谷類食物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全麥食品,這是很多上班做減壓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全谷類食物之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以及維生素B族,這兩種物質都能夠在服用之後能夠有效的起到改善胃腸道健康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有效的避免出現疲倦的感覺。日常生活之中,全麥食物也是非常常見的,例如全麥麵包、糙米等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第三 酸奶
工作壓力大吃什麼好,酸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白領可以在上班的時候間歇的服用一些酸奶,這樣能夠很好的起到減壓的作用。這主要是由於酸奶之中含有乳酸菌,這種物質能夠有效的幫助我們身體胃腸道之中的有益菌進行滋生,這對於維持腸道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酸奶雖然非常好對於身體有著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其中含有的熱量也是比較高的。所以為了避免出現肥胖的情況,那麼最好不要一次性服用酸奶過多,不利於身體的腸道健康。
第四 菠蘿
菠蘿之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例如維生素B和維生素C,這兩種都是能夠有效的釋放壓力,同時還能夠消除身體的疲勞。除此之外,菠蘿之中還含有一種名字叫做酵素的物質,他能夠有效的促進身體對於蛋白質進行消化分解,從而減緩腸胃的壓力,對於治療便秘以及減緩壓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 南瓜子
南瓜子能夠有效的消除疲勞、減緩壓力,因為南瓜子之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例如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維生素等等。另外,南瓜子之中也是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特別是鋅元素,這種元素對於男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能夠起到安撫情緒的作用。
第六 喝茶
茶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 也是中國人民日常不可或缺的一種飲品,同時也是一種最健康的飲料之一。專家研究發現,茶葉之中含有豐富的化學承認,其中很多都是人體不可或缺或者是需要的多種營養物質。另外,日常多喝茶,能夠有效的起到減肥、保護眼睛、防止衰老、預防各種慢性疾病以及舒緩壓力的作用。
第七 多吃食用菌
食用菌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脂肪以及熱量也是比較少的,並且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含量也是非常的豐富。專家告訴我們,日常多吃食用菌,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免疫力以及增加食慾,同時還能夠起到降低壓力的作用。日常生活中食用菌是非常多的,例如香菇、木耳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第八 多吃魚
魚肉鮮嫩,不僅容易咀嚼消化,同時含有的營養物質也是非常豐富 。國外專家研究發現,如果能夠每周吃一次鮭魚,那麼老年人患有心臟病的可能將降低一半左右;女性如果每個月能夠吃一次一生的魚,那麼能夠有效的減少患有中風的可能性。所以說,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日常的食譜一定不能夠少了魚類,不僅要多吃魚,同時也要多選擇一些深海魚。
③ 哪些食物有利心理健康
飲食因素對於年輕人、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紅肉、家禽對年輕人有益
為了驗證推測,科學家們利用社交媒體平台發送了一份在線「Food-Mood」調查問卷(FMQ)。參與調查的人分成兩組:年輕人(18-29歲)、成年人(30歲以上)。利用FMQ數據,Begdache團隊分析了兩組人分別在飲食、運動和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系。
他們發現,攝取更多的家禽肉和紅肉,會上調大腦中跟情緒有關的化學物質,包括血清素、多巴胺。這些化合物與年輕人的心理健康有關。
Lina Begdache 表示:「規律的運動有助於這些化合物的形成。換句話說,每周吃肉的次數不超過3次、運動次數不超過3次的年輕人更容易出現不好的感覺。」他認為,這些結果表明,年輕人的大腦可能對有利於積極情緒的大腦化合物更為敏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飲食結構需要調整
對於中老年人而言,多食用水果、蔬菜則更有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劑,能夠對抗自由基對大腦造成的損傷。此外,戒掉咖啡、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樣有利於改善精神壓力。
④ 心理健康與營養素
心理健康與營養素
人的心理和情緒狀態頗受食物和營養因素的影響。接下來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心理健康與營養素,歡迎大家的借鑒閱讀!
當我們的身體出現異常,醫生經常會進行血液生化指標檢查,看是否有什麼指標異常。但對那些心理健康有問題的人,焦慮、緊張、抑鬱、睡眠問題、孤獨症、自殺、暴力等,這種檢查卻很少進行,因為人們認為生化不平衡不是心理症狀的指標。
但事實正好相反,大腦對生化失調和營養缺乏的敏感性,遠遠超過身體的任何器官。身體的生長發育需要均衡充足的營養,心理健康同樣需要,人的'心理和情緒狀態頗受食物和營養因素的影響。
B族維生素
煙酸(維生素B3)、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B12是大腦最好的朋友。它們是大腦神經遞質的潤滑劑,特別對多巴胺、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的效果尤為顯著。
B族維生素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使早老性痴呆症發生率加倍,52%的抑鬱症患者都有高同型半胱氨酸,過量的同型半胱氨酸會使你喪失維持大腦化學物質平衡的能力,讓你思維混亂,導致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
如果沒有足夠的B族維生素,大腦會產生讓你狂躁的化學物質。B族維生素缺乏較為普遍的症狀:虛幻感、焦慮和內心緊張、多疑、不能冷靜思考、聽覺和視覺異常、出現幻覺、心理健康問題發作時伴有腹瀉和皮膚問題、有體重增加的趨勢、頻繁的情緒波動。
如果你有5個以上症狀,就應當提高這些營養素的攝入量,增加攝入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釀啤酒的酵母、粗麵粉製品、雜糧等),服用補充劑。
維生素C
無論男女老幼,當心理壓力過重、情緒欠佳時,體內所消耗的維生素C會比平時多很多。此時不妨多食些高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蔬菜,適當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
鈣、鎂、鋅、鐵、碘、硒
鈣除了是骨骼生長的必要物質,還具有將神經細胞所送出的信息予以正確傳達的機能。鈣具有安定情緒的作用,能防止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發生。人體缺鈣後會導致機能紊亂,而此時補鈣,症狀會得到緩解。鈣是天然的神經系統穩定劑。有實驗證明,人在受到某種壓力時,通過小便排出體外的鈣就會增加。
當無名火攻上心頭,無緣無故地想發脾氣的時候,如能盡快吃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如牛奶、乳酪、魚干及蝦皮之類,或者直接服用腸道容易吸收的鈣片,過不了多久,你便會感到自己的脾氣漸漸變得好了起來。
鎂、鋅、鐵、碘、硒等元素對人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
必需脂肪酸
如果去除水分,大腦有60%是脂肪,ω-3和ω-6脂肪酸與大腦的機能關系密切,這些脂肪酸的缺乏或不平衡與朗讀困難、多動症、精神分裂症和狂躁抑鬱症有關。
必需脂肪酸缺乏或不平衡的常見症狀:過度口渴、慢性疲勞、皮膚乾燥粗糙、毛發乾燥、脫發或頭皮屑、經前期綜合征或乳房脹痛、濕疹、哮喘或關節疼痛、誦讀困難或學習困難、多動症、抑鬱症或狂躁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如果你有5個以上症狀,最好做一個血液檢查,增加攝入ω-3脂肪酸食物(亞麻籽、南瓜子、核桃、三文魚、青魚、鯖魚、沙丁魚、鳳尾魚、金槍魚、雞蛋)和ω-6脂肪酸食物(葵花籽、芝麻、南瓜子、玉米、大豆和小麥胚芽),服用補充劑(深海魚油,DHA200mg、EPA200mg)。
糖類
含糖量高的食物對憂郁、緊張和易怒行為有緩解作用,這可能與體內血管收縮素5—羥色胺有關。當人食入碳水化合物之後,這種血管收縮素便會在大腦中不斷增加,使人的精神狀況越佳。
德國營養學家福爾克·帕德爾教授研究發現,新鮮香蕉中含有能夠幫助大腦產生5—羥色胺的物質。這種物質類似化學“信使”,能將信號傳送到大腦的神經末梢,使人的心情變得安寧、快活。
色氨酸
色氨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合成神經介質5-羥色胺,它就像身體里的“信使”,有效發揮調節作用,使心情變得平靜、愉快。
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魚肉、雞肉、蛋類、乳酪、燕麥、香蕉、豆類及其製品等。這些食物最好與糖類含量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米、面等一起食用。
酪氨酸
也是維持腦部功能所需的物質。酪氨酸在體內轉化成腎上腺素,能提升積極的心態。
重金屬
重金屬在現代生活環境中普遍存在,吸煙者體內鎘含量很高,補牙材料中含汞,烹調用具有鋁,汽油中含鉛,我們體內重金屬的平均含量比我 們祖先高700倍。
重金屬超標的常見症狀:焦慮、極度擔心或妄想症、恐懼症、注意力 記憶力差或思想混亂、情緒不穩定或憤怒、多動症、頭痛、關節疼痛、神經過敏等。
臨床營養醫生可以指導你如何幫助你清理大腦,例如大蒜、洋蔥和雞蛋能夠幫助對抗汞、鎘和鉛的侵襲;蘋果、胡蘿卜和柑橘類的水果含豐富的果膠,也能幫助人體去除重金屬;多飲用安全健康的好水;適當補充抗氧化劑。
要保持心理健康,除了要加強學習,注意修養,維持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外,還要善於選擇能夠改善情緒的食物和營養補充劑;如果存在心理問題,最好做個生化檢查,確定是否存在營養失調,然後就可以通過一套營養方案解決這些營養失調。
充分利用陽光、空氣、水和食物,及時補充營養,合理應用醫葯因素,發揮人體神奇的自愈能力;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改變環境,減少對身體的傷害,那我們就一定能得到夢寐以求的健康!
;⑤ 什麼食物利於心理健康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雖然我上學少,但我知道心理健康應該用心理輔導來治療。跟本不管吃東西的事。
⑥ 什麼食物對心理健康最好呢
我們知道我們吃的食物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和外貌。科學家說,我們吃的東西也會對我們的大腦造成損害。健腦食物當然很重要,尤其是對一個人的灰質。
大腦中的一些化學物質促使免疫系統通過炎症來對抗壓力。炎症有助於預防疾病,同時也可以修復身體。炎症與自身免疫紊亂有關,如多發性硬化、焦慮、高血壓等。
大腦的認知能力、理解和處理新信息、注意力、警惕性和記憶功能都受到腸道激素的影響。
含有高水平抗氧化劑、維生素、礦物質、優質脂肪的食物提供能量,有助於預防任何大腦疾病。
有一些食物可以幫助改善一個人的認知功能,減輕抑鬱、焦慮和其他障礙的症狀。改善心理健康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是通過腸道,因為腸道有自己的神經系統,可以向大腦發送信息。
•定期定時
定期吃飯。這可以確保身體有足夠的能量,並有助於保持情緒穩定。
•不要遺漏三餐
不吃一頓會讓人下一頓吃得過多。如果一個人不太餓,就可以避免壞情緒。
•知道避免什麼
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蘇打水、糖果、果醬、糖漿會使糖含量升高。它們可能滿足一個人的味蕾,但它們不能有效地保持一個好心情。
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做出改變,對我們的健康有更好的影響。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增加食物和蔬菜的攝入量,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量。
有句話說得很對,「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食物是燃料,一個人吃什麼和喝什麼類型的食物決定了營養對一個人的精神和身體的影響。食物對我們的身心都有重要作用。人們當然可以通過正確的飲食來改善大腦健康。
⑦ 給寶寶添加心理健康營養素,可以使用哪些食物
想要教育一個孩子健康成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費很大的心血和時間,從寶寶在肚子那一刻起,准父母就已經需要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做准備了,不過很多父母只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成長,平時卻往往會忽略孩子心理健康營養,這樣最終反而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不過要給寶寶添加心理健康營養素,應該要怎麼做呢?其實除了給寶寶營造一個溫馨積極樂觀的家庭環境之外,也可以多給寶寶吃一些食物,這樣可以調節寶寶的心理發育。
家長平時也不要過於溺愛孩子,為了孩子的健康,也要狠下心管教孩子,不要讓孩子養成偏食的壞習慣,否則對孩子的身心成長都不利,偏食除了會導致兒童情緒不穩定之外,還會導致營養不良,身體發育各方面都無法跟上同齡孩子。
⑧ 哪些食物有利於心理健康
吃巧克力吸收更多多巴胺促進心情愉悅?吃富含多巴胺物質的食物來影響到心理的健康?別傻了,真正的心理健康,不是你吃幾塊巧克力,吃幾顆杏仁就能決定的,吃太多了,也只會影響你的神經系統而已……
比如抑鬱症患者的病情,就無法透過吃普通食物而得以改善得以解決。不然的話,很多大明星就吃多點此類食物就好了,哪裡需要自殺?
而實際上,除了吃東西,吃東西時候的期待、儀式感,也可以增強美食所帶來的心理愉悅感。
這種情況,通俗的說法是延遲滿足,就是想吃的時候,吃不到,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突然就吃到了,感覺就滿足了。
或者在吃的時候,用比較「神聖」的儀式進食。比如感謝創造了食材的那些人,比如感謝烹飪的廚師等等,用「意義」,賦予食物更多的意義,吃完了,就會更有滿足感。
而這樣的行為,都是能夠比較好地讓我們感覺愉快,促進心理健康。
但是,如果心理出現問題了,最好的方式,不是吃吃喝喝,而是找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咨詢,問題嚴重的話,還需要找心理醫生進行治療。畢竟,食物跟葯物,還是不一樣的。
⑨ 哪些食物可以抗焦慮
平時抗焦慮,可多吃以下食物來緩解:
1、牛奶
牛奶中含有人體產生疲倦的物質——色氨酸。研究證明,大腦神經細胞中分泌物血清素,它可抑制大腦的思維活動,從而使大腦進入酣睡狀態。人失眠的時候,就是由於腦細胞分泌血清素減少,而色氨酸卻是人體製造血清素的原料,所以晚間食用牛乳粥,會產生催眠作用。
2、龍眼肉
龍眼肉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糖類營養素,不僅可以滋補強身,還有鎮靜、健胃作用,可專治心脾血虛引起的失眠。晚睡前煮粥服,其催眠的效果良好,老人尤為見效。
3、桑葚
桑葚含有葡萄糖、果糖、蘋果酸、鈣以及多種維生素等,具有寧心、滋肝腎、補血等功效。對於用腦過度失眠的人大有裨益。
4、蜂蜜
蜂蜜營養豐富,對加強腦細胞的營養有很大的作用,而且蜂蜜本身也具有較好的安眠作用。
5、大棗
大棗富含蛋白質、糖、維生素C 和鈣、磷、鐵等,具有養血安神的作用,大棗為補益之佳品。
6、蘋果
蘋果含有豐富的果糖、蘋果酸,並有濃郁的芳香味,可以誘發機體產生一些反應,利於助眠。
7、蓮子
蓮子有安神養心之功效。含有蓮心鹼、芳香苷,有鎮靜作用。
8、γ-氨基丁酸(GABA)
GABA在人們情緒調節上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緩解人們的焦慮、抑鬱等情緒功能。
因為GABA能夠與延緩焦慮腦部內受體進行兩者結合,同時作用於一些相關物質,阻礙中樞神經的焦慮信息接收,從而達到緩解或者直接抑制焦慮作用。
⑩ 心理健康:食物影響情緒 吃什麼能快樂
麥片,含維生素B6,維生素B6除了有助放鬆情緒、緩解焦慮和不安外,還可幫助色氨酸轉化為煙酸;而煙酸具有消除疲勞和安定情緒的作用。
糙米,富含葉酸、泛酸,能減輕焦慮,幫助穩定情緒,其中的生物素也有助避免情緒低落。
牛奶,富含維生素B12,能幫助維持神經系統健康。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B12,就容易造成情緒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