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人的營養餐,你可以這樣做
午起補鈣面一碗,
芝麻醬糊翠綠伴。
香味四溢來撲鼻,
鈣鐵維A皆補全。
午覺起來,臨時決定煮上一碗蕎麥面,打開冰箱就地取材。
1)波菜250克
2)蕎麥面60克
3)胡蘿卜絲20克
4)鹽、生抽等適量
5)芝麻醬
1)下水焯波菜,水中曾先放了二小勺鹽,待水開,把洗好的波菜用手對半分成兩截放入開水中,不用蓋鍋蓋,過3分鍾即可出鍋,過涼水,控干水份,待用;
2)稀釋芝麻醬:
用溫開水、白醋、白酒、白糖(針對個人口味)、香油、芝麻粒(白、黑個人喜歡)、少量醬油(適合本人操作)。
3 )再次加水燒開,放入蕎麥面煮開,加入波菜,拌均勻,再倒入調好的芝麻醬稍滾,關火出鍋。
1)波菜:
據說:波菜拌芝麻醬是宋美齡每天早上必吃的食材,她對冠有「疏菜之王」的波菜情有獨種:
咱們的這碗蕎麥面來頭不小吧,你說呢,呵呵。
2)蕎麥面:
1、促進新陳代謝:蕎麥面中豐富的煙酸,能增強解毒能力,促進新陳代謝。
2、防治糖尿病:蕎麥面中的鉻更是一種理想的降糖物質,能增強胰島素的活性,加速糖代謝,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還有抑制血塊的形成,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蕎麥面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抗血栓,對於降血糖有幫助。
3、增強血管彈性:蕎麥面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可以增強血管的彈性、韌性和緻密性,又有保護血管的作用。
4、降血脂:蕎麥面能促進細胞增生,降低血脂和膽固醇,軟化血管,保護視力,預防心腦血管出血,調節血脂,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其血流量等。
3)芝麻醬:
芝麻醬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鈣、鐵、蛋白和亞油酸,此外還含有高蛋白、脂肪酸,營養價值高。具有補鈣、預防貧血、延緩衰老、預防高血壓等功效。
1、補鈣:芝麻醬中的鈣含量比蔬菜和豆類都高很多,適量吃芝麻醬,尤其是兒童,可以促進骨骼和牙齒發育,有效預防佝僂病。
2、預防貧血:芝麻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鈣、磷、核黃素和芳香的芝麻酚,這些物質是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素,在膳食中適量添加芝麻醬,對於糾正和預防缺鐵性貧血症是有好處的。
3、防治糖尿病:芝麻醬含有大量的鋅元素,鋅元素參與了胰島素的合成與降解,人體內缺乏鋅元素時胰島素的合成下降,所以多吃芝麻醬能補充鋅,起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4、預防高血壓:芝麻醬中含量較高的礦物質元素還有鉀,鉀具有舒張血管、促進鈉排泄的作用,有利於血壓健康,起到預防高血壓的作用。
5、延緩衰老:芝麻醬中的亞油酸、卵磷脂、維生素E含量豐富,尤其是亞油酸含量高達50%,適量食用可幫助軟化血管;維生素E有抗氧化、抗炎症的功效,可提高身體抵抗力,延緩衰老;卵磷脂能防止頭發過早變白或脫發。
營養講究均衡,物無善惡,過猶則惡。
我們大家知道的木桶原理,就是對人體營養吸收的最佳說明。
我們大多人都是人亦即雲,聽風便是雨。
殊不知,營養追求均衡,更重要的是建立在適合個體上。
每個人遺傳基因不同;生活環境各異;飲食規律和生活習性相差甚遠等等。
以上均是產生個體化的基本原因,所以如果我們想要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首先得弄清楚自己終究缺少什麼?應補充什麼?
對症下葯,才是上策。
祝大家身體健康快樂!
(一個剛考出「公共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的粗淺體會,僅供參考,謝謝。)
2. 人體必須的7大類營養素都是什麼都有什麼具體作用
人體必須的7大類營養素及其具體作用:
1、水
對於人體來說,水是重要的組成成分,占機體質量的40-60%,在尿液、血液、消化液以及細胞內外液中大量存在。
作用:水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參與體內所有的新陳代謝活動。 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質等在代謝中均會產生水。
2、蛋白質
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位為氨基酸,是由許多氨基酸以肽鍵連結在一起,並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的大分子。蛋白質由於其分子中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次序和空間結構的千差萬別,就構成了無數種功能各異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正常成人體內,蛋白質含量16%-20%,一個70kg健康成年男性體內大約含有11.2-14.0kg蛋白質。人體內的蛋白質處於不斷地分解又不斷地合成的動態平衡之中,藉此達到組織蛋白不斷地更新和修復的目的。腸道和骨髓內的蛋白質更新速度較快。
作用: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是生命體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蛋白質約占人體重量的1/5,是人體最重要的生命物質。蛋白質的種類繁多,保守估計人體中的蛋白質種類超過十萬種,不同蛋白質功能各異。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和體液的主要成分,也是組成體內酶、激素和抗體的主要成分,其次還有供能作用,所供能量占總能量的8%-15%。 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在於維持人體組織更新生長和修復。
3、脂類
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是一種不溶於水而溶於有機溶劑的一類化合物。其中脂肪的主要成分為脂肪酸。將人體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的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如n-6系的啞油酸(LA)和n-3系的亞麻酸(LNA),亞油酸可衍生多種n-6不飽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
亞油酸在體內可轉變成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故亞油酸是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亞麻酸也可衍生多種n-3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作用:
脂類是機體儲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質。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20%-30%由脂類供給,每克脂肪在體內徹底氧化分解可釋放37.7千焦能量,當糖類不足時,體內主要的能量來源於脂類 。
脂類是構成人體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不僅人體的腦神經、腎臟、血漿等組織中含有大量的脂類,構成生物膜也必須有磷脂、糖脂、膽固醇等脂類的參與,此外,部分維生素的吸收也要依靠脂類才能完成。
脂類可以轉變為多種重要代謝產物。脂類的分解代謝可以為機體提供生命活動必需的脂肪酸;膽固醇可以轉化為膽汁酸、維生素D和類固醇激素等活性物質 。
4、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一直被定義為具有分子式Cn(H2O)n的一類化合物,即C:H:O的摩爾比為1:2:1。這一定義沒有包括糖醇、寡糖和多糖。根據FAO/WHO專家組(1998年)的建議,碳水化合物的分類根據其聚合度(polymerization)(即單體數量)分為糖、寡糖和多糖三個組。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為人體提供能量,是三大營養素中最廉價的營養素,是人體獲得能量的主要來源。
作用:碳水化合物除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還具有一些其他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素能抗凝血、參與DNA、RNA的組成、還能還能決定人體ABO血型,此外人體免疫細胞識別外來入侵物也和糖類相關。
5、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素。根據它們的特點將其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其中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族(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和維生素C。
作用:水溶性維生素的主要功能是作為酶的輔酶(是酶的活性所必需的物質)。脂溶性維生素不作為酶的輔酶,但是參與其他重要的機體功能。維生素是人體健康必需要素,一旦缺乏維生素,便會出現相應的疾病。
6、礦物質
礦物質人體內除去碳、氫、氧、氮以外的元素稱為礦物質,包括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它們本身並不供能,主要在構成人體的物質和調節體內生理、生化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用:
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酶、維生素必需的活性因子;構成或參與激素的作用;參與核酸代謝。
機體中P、Ca會形成羥磷灰石來構成骨骼,是人體支柱,細胞外液、血液匯總存在游離鈣,維持骨骼肌、心肌興奮,日常所需較大。
7、膳食纖維
對於膳食纖維來說,主要分成不溶性纖維素以及水溶性纖維素。其包括:多糖、海藻、樹膠、果膠以及纖維素。植物細胞壁中有甲殼素、抗性低聚糖、抗性澱粉、木質素,在主副食、薯類中存在。
作用:膳食纖維膳食纖維雖不參加供能,但在人體內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及血脂,預防膽石症,保護心血管;可使餐後血糖上升幅度降低;可以預防結腸癌;利於排便;還可預防肥胖。
機體膳食纖維攝入過少,會對腸蠕動產生影響,致使便秘,甚至會致使膽固醇升高。
3. 46-55歲期間做好哪些事有利於身體健康,有益長壽
健康地生活、生活中發現健康
人到五十,才知人生百味,健康的重要。如果以人生百年計算,往前看是後半生,回頭看是上半生。人生無常,喜憂參半,成敗各一半。眾所周知,45-55歲期間,是疾病的「高發期」,健康的「分水嶺」,特別是人到五十,也是壽命的「決定期」,
如果沒有採取合理的保養方式來促進身體健康,有可能在身體衰老以及疾病的影響下,導致壽命縮短。因此,五十歲後,不管你本事有多大,只有健康最大。50歲後,人體的機能開始加快衰退,不少人50歲後身上大病小病不斷,
不管是心腦血管疾病,還是惡性腫瘤等都達到了發病高峰期。但有不少人能夠平安無事的度過今後的半百歲,這是因為他們堅持做到以下的事。
人到五十,不管你多有本事,都要做到6件事,才有助健康長壽!
1.管理好體重
「千金難買老來瘦」,對於中老年人來說,
控制體重是尤為重要的。在生活中有一些中老年人過於肥胖或者過瘦,而過胖和過瘦都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體重過重會引起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中風等多種疾病發生。
我國目前體重超重者達22.4%,肥胖者為3.01%。我們可以通過計算BMI(體重指數)來得知,計算方法為:用自己的體重(單位為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來的數值在18.5-24之間,就是標準的體重。
在此范圍有上下10%的波動也算正常,但若超出,就是超重了。
2.堅持多運動
50歲了,自律也應該有,但多數人還是不愛運動鍛煉。不愛運動,不利於管理體重不說,還容易讓身體素質下降,
疾病纏身。人,是一個運動的生命體,只有在運動的時候,才能有旺盛的活力,身體才會更加的健康,但這一過程需要的就是堅持!堅持適量的運動,有助於肺活量,有助於睡眠,控制體重,提升血管和血液的循環,緩解情緒,特別是有助於預防疾病,延遲衰老,延長壽命。
3.善待自己多休息
人到五十,上有老下有小,但不要總操心這些,不要過度勞累辛苦,要保證合理的休息。有人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中度過的,這三分之一的時間直接影響著另外三分之二的人生旅程」。我們要知道,50歲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同的,年齡對於睡眠時間也會有影響,
年輕人和老年人需要的睡眠也是不同的。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注意保持好的睡眠習慣,少熬夜,有助於保持身體的休整和調理。
4
定期體檢
人到中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免疫力的下降,
各種慢性生活疾病就「呈現」出來了。我們不是醫生。也不是「葯神」,不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那麼這時定期體檢,就十分重要了。體檢是以健康評價和健康風險篩查為目的,
重點掌握受檢者的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以便糾正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對很多重症來說,早期發現的治療效果要遠遠優於晚期。
5.健康飲食
吃出來的病,拖出來的癌。近幾年飲食健康問題也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它並不是一個高大上的名詞,而是特別接地氣的存在,與每個人的健康都息息相關。飲食對於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良好的飲食習慣、
科學合理的飲食搭配,可以使自己更健康,而如果在飲食上採用不健康的方式,可能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等疾病,嚴重時,可能還會患癌症。
6.別再為難自己
五十歲之後,我們要記住最好的活法就是六個字:想開,看開,放開。每天開心,
多微笑是身體健康的法寶之一,每天多笑一笑,不僅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多種疾病的發生概率,還是很多長壽之人的秘訣。很多50歲後的人,疾病的出現主要和長時間存在不良情緒有關,受到情緒的影響內分泌水平波動,可能就會刺激身體導致器官功能下降。
五十歲是人身體的一個轉折點,五十之後各種疾病接踵而至。如若不加以節制,注重養生,多種慢性疾病堆積起來,一旦爆發,就會瞬間使身體崩潰。
4. 血脂高跟血壓高能不能吃那個香菇和排骨煲湯
題主您好,
這兩者都不推薦。
血脂高主要是TC TG 和LDL-C增高為主,同時排骨湯中的飽和脂肪酸和尿酸數值含量都很高,所以湯類其實對於患者本身沒有實質性的意義,不建議攝入;
高血壓的患者主要是限制鈉鹽的攝入,而高血壓的患者每日攝入的鈉鹽應該限制在5g以下,所以喝湯無疑增加了鈉鹽的攝入量。
具體可咨詢健康管理師,僅供參考,望採納。
5. 2021年健康管理師能鈉入准入類嗎
摘要 新政策來了:2021年中國衛生人才網已公布,健康管理師計劃被納入准入類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增加難度‼️
6. 你還在喝瓶裝水嗎小心喝錯變毒水
夏天即將來臨,隨著出汗的增多,喝水也就變得越來越多,礦泉水因為方便攜帶而成為朋友們的出門必備之物。渴了,擰開瓶蓋,來上兩口,非常的方便,價格也不貴;可就是這么一瓶礦泉水,您是否會注意到開封後其中隱藏著的一些健康隱患呢?那怎麼喝礦泉水才健康呢?如何消除這些健康隱患?
了解開封後礦泉水的保質期
每一件包裝食品都會標注自己的保質期,礦泉水也不例外。沒有開封的礦泉水保質期一般是12個月,但開封後的礦泉水保質期究竟是多長時間呢?您了解嗎?
人的口腔里有一千多種細菌,當我們拿著礦泉水瓶子喝水的時候,避免不了口腔與瓶口的接觸;通過口腔與瓶口的接觸,未喝完的礦泉水在開封飲用的三個小時後會開始滋生細菌;放置24小時以後的礦泉水每毫升水中培養的細菌菌落竟然能夠達到一萬多個,肉眼看上去還是很乾凈的礦泉水,其實已經不再適合您的飲用。經常喝這樣的礦泉水,會造成腹痛,腹瀉等症狀,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如何喝礦泉水才健康
瓶裝水開封後最好在1-2小時內喝完,盡量不要過夜;時間越長,滋生在礦泉水中的細菌就會越多,給身體健康帶來的風險也就越高。
2 .開封後喝不完的瓶裝水不要馬上就扔掉或放置在一邊,只要開封時間沒有超過24小時就可以把瓶子里的水倒在水壺里加熱煮沸以後繼續飲用或者用來煮粥做飯,這樣既可以做到節約不浪費的目的又能消除健康隱患。
3.並非所有的瓶裝水都是礦泉水,購買時一定要注意看清包裝。礦泉水的來源一般是天然飲用水,含有天然的礦物質成分;礦物質水是在純凈水的基礎上人為的添加了一些礦物質;而純凈水裡面是既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也不包含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
3 .塑料瓶裝的礦泉水不要放在高溫下貯存,比如車的後備箱。礦泉水瓶子屬於PET塑料,每個瓶子底部都有個三角形標志,中間有個「1」字,說明此類瓶子不能加熱,溫度不能超過70度,一般只能冷藏和常溫使用。如果溫度過高,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是因為塑料中瓶中含有增塑劑,在高溫下會融到水裡,對人體造成傷害。儲存礦泉水的時候要注意貯存的溫度,盡量放在常溫或冷藏中保存,以免儲存不當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礦泉水瓶不要再次裝水喝
有些朋友喝完礦泉水以後不捨得扔掉礦泉水瓶,也為了圖省事,就再次利用礦泉水瓶來當瓶子使用,直接裝上水帶著出門時飲用。殊不知在這再次利用的礦泉水瓶後面隱藏了健康隱患。礦泉水瓶遇到高溫會變形,一般情況下不會用來裝開水,也不會用開水來消毒。再次裝進礦泉水瓶子中的水大多數情況下是涼白開。附著在瓶口的細菌會水中繼續繁殖,引起水的變質。經常飲用礦泉水瓶裝的涼白開,會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為了健康,為自己准備一個屬於自己的水瓶。
營養師小建議
喝水要根據「多次少飲」的原則,不要等到感覺口渴的時候再喝水,這個時候已經是身體出現缺水的症狀了,當人體的缺水量達到體重的2%--4%的時候,就會出現口渴,尿少等輕度脫水的症狀。喝水的時候一次不要喝太多,尤其是劇烈運動以後,大量喝水身體必須借著尿液和汗液將多餘的水分排出,但隨著水分的排出,人體內以鈉為主的電解質會受到稀釋,血液中的鹽分會越來越少,吸水能力隨之降低,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開始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引起肌肉抽筋或「水中毒」。
有些人糾結一天「八杯水」或者是「六杯水」,其實無論是「八杯水」還是「六杯水」,主要是看杯子的大小;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子,就是「八杯水」;如果是250毫升的杯子,就是「六杯水」多一點,也就是3瓶500毫升的礦泉水左右的量。
喝水,本不是很起眼的事,甚至到了已經讓我們忽略的地步,卻是每天都在重復多次的事情,不僅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與我們的健康緊密相連。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先從身邊小事做起。在這個美麗的夏天,願你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
附作者信息:
王桂真
國家一級營養師,一級健康管理師
微信公眾號:wangguizhenyys
新浪微博:@營養師王桂真
(特別聲明,商業轉載請聯系本人,否則將一追到底)
7. 健康管理師優秀論文範例
通過學習健康管理,能夠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有關健康管理師的論文是哪些?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管理師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健康管理師論文篇1
【摘 要】 目的 探討健康管理對一例肥胖並輕度高血壓患者所能達到的效果。 方法 通過對一例肥胖患者進行健康問卷調查、一般體格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等方法收集其健康信息,分析其健康危險因素,並對疾病進行風險評估;通過健康 教育 調動患者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的積極性,對其不良的膳食和運動習慣給予量化干預指導;改善其不良習慣並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續半年。結果 患者的體重降至正常,消除了肥胖,並發的高血壓也恢復了正常。結論 通過健康管理,不僅可以控制體重,消除肥胖,也可以使患者並發的輕度高血壓得到控制。
【關鍵詞】 健康管理;肥胖;輕度高血壓
目前中國城市居民營養失衡現象嚴重,相關疾病患病率不斷攀升。其中,僅肥胖患者在成人中就佔22.8%。據研究,肥胖程度
與高血壓患病率呈正相關關系。明顯肥胖者高血壓患病率比正常體
重者高10倍。針對這種情況,對肥胖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過程中,對其並發的高血壓是否也能起到改善作用,有待進一步探討。本 報告 就一例肥胖並輕度高血壓的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效果進行了 總結 。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孫某,男,1974年出生。在職職工,身高170CM,體重82kg,BMI=28.4(82/1.72),肥胖,平時很少參加體育鍛煉,口味重,不吸煙,適當飲酒,家族有高血壓病史。實施健康管理前2006年11月體檢:血壓150/92mmHg,為1級(輕度)高血壓。血脂:甘油三脂
1.6mmol/L(正常范圍:0.6-1.7mmol/l),血低密度脂蛋白2.5mmol/L(正常范圍:2.1-3.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 mmol/L(正常范圍:1.14-1.76 mmol/l)。血糖正常。查心電圖無異常。偶有心慌、胸悶,醫生開降壓葯,囑其服用,但其拒絕服用。自行到我單位要求進行健康指導。
1.2 方法
1.2.1 健康管理方法
根據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驟,按四步進行。(1)了解個人的健康信息。(2)進行個體的健康及疾病風險性評估。(3)進行健康干預。(4)進行效果評價。
1.2.2肥胖判定標准
根據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肥胖症顧問小組提出的標准,亞太地區BMI≥23為超重,BMI 23-24.9為肥胖前期,BMI 25-29.9為肥胖1級,BMI≥30為肥胖2級。該患者BMI=28.4為肥胖1級。
1.2.3 高血壓判定標准
根據2003年WHO/ISH高血壓指南委員會制定的標准,該患者血壓為1級高血壓。(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159 mmHg或舒張壓90-99mmHg)
1.2.4健康檔案內容
個人健康信息包括個人一般情況(性別、年齡、工作、經濟收入等)、目前健康狀況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運動、吸煙、飲酒等)、體格檢查(身高、體重、血壓等)和血、尿實驗室檢查(血脂、血糖等)。
1.2.5健康危險因素的評價
綜合上述各項指標進行健康風險評估,該幹部的主要健康問題包括:(1)肥胖1級。BMI=28.4(82/1.72)>25,(2)1級高血壓。血壓測量為150/92 mmHg。主要危險因素為:(1)飲食結構不合理:口味重,食鹽量高,水果、蔬菜食用少。(2)運動量太少。基本無體育鍛煉。該兩項危險因素為自創性危險因素。不可改變的因素有:(1)年齡(2)性別(3)遺傳因素。結合該患者的情況,計算其冠心病危險分數:收縮壓150mmHg,舒張壓92mmHg,危險分數2.18;不吸煙,危險分數0.61;體重肥胖BMI28.4,危險分數為2.31,飲酒的危險分數為1.18,高血壓家族史,危險分數1.93,體育鍛煉不參加,危險分數為1.34,組合危險分數:(2.18-1)+(2.31-1)+(1.18-1)+(1.93-1)+ (1.34-1)+0.61=4.55。
1.2.6健康干預的 措施
針對該職工的危險因素,制定的健康干預措施主要有:(1)定期講授 健康知識 ,不斷鼓勵患者養成良好的膳食和運動習慣,努力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其自覺的行為習慣。(2)針對該職工的具體情況,制定了調整膳食結構、增加運動的干預方案,短期目標為減輕體重、降低血壓和血脂,長期目標為維持標准體重,血壓降到正常,改善生活質量,降低冠心病危險度。具體目標見表1:
表1 對孫某進行干預的預期控制目標
控制項目
體重
血壓
膳食結構
體力活動水平 起始數值 82kg 145/92mmHg 不合理 較少 短期目標(3個月) 76kg 低於140/90mmHg 合理 充分 長期目標 維持在64kg 低於120/80mmHg 合理* 充分**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00年)評判。**指每周不少於3天,每天不少於30分鍾
(3)制定個人健康指導計劃,主要是膳食指導、運動指導、體檢計劃等: 膳食方面:控制熱能的攝入:每天攝入熱能控制在1000千卡,並控制三大營養素的生熱比,即蛋白質占熱能的25%、脂肪佔10%、碳水化合物佔65%。食物上多吃瘦肉、奶、水果、蔬菜和谷類食物,少吃肥肉等油脂高的食物。1日三餐食物總攝入量控制在500克。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澱粉、標准麵粉、玉米、小米、燕麥等植物纖維較多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膽固醇的排泄;少食糖。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膳食宜清淡:適當的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助於降低血壓,減少體內的鈉水瀦留。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應在6克以下。多吃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有利於心肌代謝,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環,促使膽固醇的排泄,防止高血壓病的發展;少吃肉湯類,因為肉湯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夠促進體內尿酸增多。加重心、肝、腎的負擔。忌食用興奮神經系統的食物,如酒、濃茶咖啡等。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吃零食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及時緩解緊張情緒,保持心態平和。
體力活動方面:運動方式:選擇有氧耐力運動。步行、慢跑和 游泳 。運動強度:維持在65%最大心率,由於該同志健康狀態尚好,運動計劃時第1周,每天消耗150千卡,12周以後每天消耗300千卡以上。每天堅持60分鍾以上的中等強度的運動。肌力訓練:每隔一天,進行一次肌力訓練,對胸、腹、四肢等肌肉進行器械的抗阻力訓練,每次20分鍾,每周做這種運動3—4次。
每半個月測量一次血壓,定期做體檢。以監測體重和血壓等指標的變化。
1.2.7 質量控制
根據健康干預計劃的執行情況適時調整指導。對患者不能按要求堅持時,給予提醒和督促。飲食和運動的種類在長期執行中根據患者興趣適當進行調整。
2. 結果
經過半年的健康管理,2007年5月該患者體重降到68 kg,BMI=23.5(68/1.72),同時血壓維持在135/85mmHg水平,精神狀態明顯好轉。能夠自覺的執行合理的膳食和運動。健康管理前後監測指標的變化見表2:
表2 對孫某健康管理前後監測指標的變化
監測指標
BMI
血壓(mmHg)
3. 結論 健康管理前 28.4 150/92 健康管理後 23.5 135/85
肥胖是一種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肥胖既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又是多種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特別是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中風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被WHO列為導致疾病負擔的十大危險因素之一。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現代化,膳食結構改變和體力活動減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在不斷增長。我國調查結果顯示成人中有22.8%的人超重或肥胖。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能量的攝入大於能量的消耗。因此合理膳食、控制攝入熱量、同時加強運動,加大能量消耗,將使體重下降。本名患者同時有高血壓,其可能因肥胖而引起,在控制住體重後,同時戒煙戒酒、降低食鹽的攝入量,保持心理平衡、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使該患者的血壓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這充分說明通過健康管理不僅可以使肥胖得到控制,並且在控制體重的同時也使並發的輕度高血壓也得到控制。說明健康管理不僅對減肥有作用,在減肥的同時,綜合的健康管理措施也可以對患者與肥胖相關的疾病起到改善作用。
4. 討論
本例患者是一例肥胖並輕度高血壓患者,通過健康管理得到很好地控制。但是否所有的該類患者都能取得這樣的效果,仍需進一步研究。另外對肥胖並發的2級以上的高血壓能否通過健康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也是值得研究的。
健康管理師論文篇2
目的】 探討糖尿病的用葯指導及實施規范有效的健康管理
【摘要】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主要由於胰島素分泌 不足或相對不足,引起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繼發的水電解質代謝紊亂。造成多種器官的慢性損傷,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長期控制不住,嚴重時可引起多種並發症,而引起心腦腎等多器官衰竭和眼底小血管病變,當前糖尿病暫無特效葯根治,臨床以常規療法為主,飲食治療配合運動療法為基礎,葯物輔助治療和隨時監測血糖數值。所以保持血糖水平穩定是預防並發症的關鍵,醫務人員應給與患者有效的指導,幫助患者控制血糖,而且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受環境、心理變化的影響,那麼醫務人員應給與及時的心理疏導,生理等多方面的治療跟調理,同時患者也應該注意飲食的調理和科學的生活習慣,同時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和了解,關注並發症的危害,及對身體的各個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糖尿病 內分泌代謝 控制 治療 指導 並發症 影響 糖尿病患病率呈現世界性的上升趨勢,是繼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之後的又一嚴重危害大眾健康的慢性疾病。
1.1在臨床上將糖尿病分為4種類型:
(1)1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素據對分泌不足)約占糖尿病患者5%。
(2)2型糖尿病(從主要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伴相對胰島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島素分泌不足伴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都為這種類型。
(3)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由於β細胞、胰島素作用等遺傳缺陷,或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或者葯物等誘發的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1.2糖尿病的診斷標准:
據科學研究,WHO在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的診斷標准為:
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2hPG)≥11.1mmol/L 糖尿病患病率的性別差異,在我國1996年11省市糖尿病調查表明,女性患病率(3.79%)高於男性(3.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2002年的全國營養調查顯示,男性糖尿病患病率為2.54%,女性為2.66%,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3糖尿病影響因素:
研究發現,膳食不合理,不平衡,高熱量飲食、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就會導致人體血糖數值的升高,尤其是糖代謝能力差的人群。
另外許多研究發現體力活動不足可增加糖尿病發病的危險,活動最少的人與活動最多的人相比,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6倍,20XX年中國居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與每日靜態生活時間不足1小時的人相比,靜態生活時間超過4小時者糖尿病增加50%。其中,每天看電視4小時以上者,糖尿病的患病風險比每天看電視不足1小時者增加46%。
所以高危人群應盡量減少可改變的環境危險因素的暴露,例如控制膳食熱量飲食,增加體力活動,以減少或延緩發生糖尿病。
1.4糖尿病用葯指導及影響:
口服葯物
1.4.1.格列苯脲(優降糖)2.5-5.0mmg,2/日,餐前半小時服;(適用於體型偏瘦者)
1.4.2.二甲雙胍0.25-0.50g,3/日,和餐服(體型肥胖者適用)
1.4.3格列齊特片80mmg,2/日,餐前半小時服。
1.4.4格列喹酮(糖適平)30-180mmg,3/日餐前半小時服(腎功能不全患者適用)
1.4.5 二甲雙胍緩釋片0.5g1/日,和餐服(體型肥胖者適用)。
1.4.6.阿卡波糖(拜糖平)50mmg,3/日,進食第一口飯時服
在用葯時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飲食,經上述葯物口服血糖控制不理想且體形肥胖者可加服胰島素增敏劑:鹽酸吡格列酮(哎叮)15-30mmg,1次/日口服。
另外也可以服用中葯制劑,不可否認西葯降血糖的作用迅速而明顯,合適中葯所不能比擬的,可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群在服用西葯後發現還是會血糖升高,甚至會出現口乾舌燥、精神疲倦、四肢無力,小腿發軟等症狀,這時通過中醫辨證論治,全面進行身體的調理,症狀就會有明顯的改善,這是西醫所欠缺的。因為中醫全面調理糖尿病,會減輕服用西葯的不良反應,也能夠改善胰島素抵抗,中葯可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配合西葯治療能夠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如黃芪、丹參、生地、知母、決明子、黃連等組成復方制劑,對改善胰島素抵抗有較好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防止並發症的出現。
【資料與方法】
通過對轄區5萬餘人的入戶調查,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檔案,再將慢性病分類管理,其中對糖尿病人進行了細致的管理。
一般資料:我社區5萬餘人,檢出糖尿病人271例,男190例,女81例。70歲以上的24例,40到70歲227例,40歲以下的18例
20歲以下2例,中老年人居多。合並心臟病的82例,眼部並發症12例,周圍神經並發症45例。
病人管理:①按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經濟水平分類。②建立個人慢性病資料:家簇史、患病時間,目前狀況、症狀,用葯情況等。③建立慢性病人聯系卡:病人可與醫生隨時聯系,以方便病人咨詢。④建立了兩級管理網,每位糖尿病人都有專人社區站點醫生負責,中心又指定專家對站點醫生負責。使站點醫生對管理病人增強了信心,充分利用中心醫療人才資源。提高中心的管理能力。⑤按病情輕重定期預約或電話隨訪,並詳細記錄,使健康檔案從“死檔”變為“活檔”。⑥按糖尿病規范化管理要求的基礎上,兩級醫生會診後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因發病原因不同、個體差異不同,制訂近期和長遠治療目標。⑦對家庭條件困難,治療又不能中斷的病人中心給予一定的支持。幫助站點解決困難。
健康教育:1糖尿病知識普及,目的是發現早期糖尿病及青少年糖尿病。每月進行糖尿病知識講座,為了吸引糖尿病人和活躍課堂氣氛,講課時搞抽獎活動、課堂知識問答,發放禮品如小型血糖儀、尿糖試紙、毛巾、牙膏等。2飲食指導:飲食指導是管理糖尿病的關鍵一步,飲食控制不好,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和病人的一生。每周給病人調整食譜,幫助病人進行均衡飲食,鼓勵家人協作遵守飲食計劃,避免攝入過多的食物和甜食,避免油膩食物,嚴格遵守每日的總熱量,維持標准體重。飲食量以活動量的大小而定,另外多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促進新陳代謝,對糖和脂肪的代謝有著積極作用。多吃含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含糖量少的蔬菜、水果如苦瓜、番茄、黃瓜、獼猴桃、火龍果等。3運動指導:合理個體化的運動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一環。運動可有效增加身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促進全身代謝,有利於控制血糖。固定運動量、飲食量及降糖葯量。若運動量增加則要增加飲食量,以防低血糖發生,運動強度以無勞累為宜。4指導病人預防糖尿病昏迷知識:按時遵醫囑服葯,因糖尿病人須終生服葯,病人很難堅持,按時按量按規定服葯,從而減少並發症。定時測血糖、尿糖,指導病人檢測方法,教會病人自己測血糖,有助於了解病情調整用葯。定時復診評價血糖及體重的情況,告知病人促發糖尿病昏迷的危險因素,隨身攜帶標志清楚的疾病識別卡,以便發生昏迷時及時處理。5嚴格控制血糖水平,密切觀察足部皮膚,注意有無水皰、發紅、潰爛、外傷,預防糖尿病足發生。老年人反映遲鈍,末梢循環差,應告知用視角和觸覺保護自己,指導病人穿寬松、透氣的衣服和鞋襪。選擇寬松衣物。緊身衣或許能展示你修長的腿,但對血液流通確是個極大的束縛。神經和血管病變是導致糖尿病並發症的重要原因,糖友皮膚感染的風險也比正常人高。因此,你應選擇寬松、透氣性好的衣服,最好是棉質的。6季節交替多上心,雖然說病人不用比健康人多穿一層,但保暖工作確實要更用心。因為糖尿病更容易被感冒纏上,一旦纏上好起來也更麻煩。季節交替時氣候變化大,這段時間尤其需要多關注天氣預報,及時增減衣物,以防感冒。7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因素影響糖尿病的物質因素是腎上腺素,由於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抑制了胰島素分泌,使其含量不足而導致血糖升高,醫生在平時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經常觀察到,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狀態好與壞與糖尿病的控制好與壞有直接關系。
討論
通過對社區居民的定期健康宣教,普及糖尿病類型及用葯指導,飲食運動搭配,糖尿病的危害和並發症的預防等,居民對糖尿病有了一定的認識,糖尿病患者堅持做到普及的各個方面知識,又能夠遵從醫師的指導,大多數居民能做到清淡低鹽飲食,拒吃或少吃油膩,注意體育鍛煉,飲食、生活習慣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對糖尿病的預防有了很大的幫助。在居民中發現早期糖尿病人2例。對271例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收獲,糖尿病人1年的醫療費用降底了10%,降低了並發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也提高社區醫護人員在居民中的地位,增加了居民對社區醫療護理信任,緊密了社區醫護人員與居民的關系,大大方便了社區衛生工作的開展。
健康管理師論文篇3
健康管理是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預測、預防和維護的全過程。學習健康管理是為了使人群或個體在健康方面達到最佳狀況,最終達到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當今的人們,尤其是上班族,不僅要應付快節奏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而且要處理好各種錯綜復雜的社會人際關系,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和挑戰,心理和生理都不斷的衰弱、老化和出現病變,盡管這一過程緩慢且不明顯,但一旦疾病上身,萬貫家財也難挽回健康。所以我要學健康管理師。
通過學習健康管理,讓我知道該如何正確飲食、科學健身;如何保護身體不受疾病的困擾,使自己的身體和心裡更加健康等等很多方面,變被動的健康維護為主動的管理健康,這就是我想要的。
健康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和共同的願望,到底什麼是健康呢?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是指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道德健康四個方面皆健全,我個人認為這四點僅僅是針對個人而言的,一個團隊,一個集體,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怎樣才算健康呢?該如何管理健康呢?為什麼現在食品危機這么嚴重,毒膠囊這么猖獗,假冒的保健品這么混亂?說到根上,都是人的問題。
不論是一個團隊、一個集體、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都是由人組成的,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他們跟人都一樣,就拿一個企業來說,會出現很多問題,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當出現不正常的問題時,就是不健康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企業“短命”,所以企業能否長期生存和發展,取決於“人”是否健康。國家也是如此。
下面回到根本問題上,人為什麼會不健康呢?影響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遺傳因素,飲食結構,心理調節能力,生長發育環境,適當運動等。
下面一一闡述:
一、遺傳可能是每個人得到的最大一筆遺產,它決定了你是男是女、個子是高還是矮、眼睛是棕色還是黑色、頭發是金發還是黑發,這筆遺產可能會讓你擁有奧運競技場上奪冠的運動潛力、賦予你語言的天賦;也可能讓你在輪椅上走完此生,它讓你擁有眾多特殊的力量、弱點及各種生理特徵,這就是你的基因組織。基因遺傳也是了解一個人健康的起點,可以知道你是否存在某些健康危險。如:先天性心臟病或某些特殊的癌症、甚至酒精中毒,由於某些疾病更多的存在於某個民族中,健康問題還可能與個人的種族背景相關,但要記住,一些健康問題事實上是個人的基因與生活經歷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家族中的病史,並不一定代表你也會得同樣的病。相反知道自身存在的風險,反而能幫助你選擇更明智的生活方式。就拿II糖尿病來說,遺傳僅佔10%,其實更多的是遺傳了家族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如果後天改正,是完全有可能避免走向糖尿病的。所以要學健康管理。
二、飲食結構,說白了就是吃,當今社會大部分人都不會吃,食物是最重要的外環境因素,是機體與外環境物質能量交換的主要 渠道 ,對健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當機體內營養素缺乏、過剩或比例不適當,以及食物不清潔等原因,就可引起人類健康的損傷。如:缺鐵性貧血、肥胖、冠心病、高血壓、食物中毒等等。所以要制定健康的飲食原則。基本要求如下:
1、攝取的食物應能供給足夠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以保證機體活動和勞動所需要的能量;能保證機體生長發育、組織修復、維持和調節體內的各種生理活動;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適應各種環境和條件下的機體需要。2、攝取的食物應能保持各種營養素平衡,包括各種營養素攝入量和消耗量以及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3、食物通過合理加工烹調,盡可能減少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損失,提高其消化吸收率。並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形,使食物多樣化,促進食慾,滿足飽腹感。4、食物本身清潔無毒害,不受污染,不含對機體有害的物質,食之無害。5、有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定時定量,比例合適。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別佔一日總能量的30%、40%、30%為宜。雖然上述要求很難做到,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可以避免很多危險因素的發生,如少吃油炸食品,少吃堅果類食物,少吃腌制食品等等,為了健康所以要學健康管理。
三、心裡調節,心裡健康是指心理上的健康狀態,當人體處於這種狀態時,不僅自我感覺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既整個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徵相對穩定,相對協調、充分發展、與客觀環境統一和適應。健康的心裡是個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說過:憂愁、顧慮和悲觀可是人得病;積極、愉快、意志堅強和情緒樂觀可戰勝疾病,更可是人強壯和長壽。如《三國演義》中,東吳大將周瑜,年少英俊,風流倜儻,武藝高強,但心胸狹窄,嫉妒心太強,即心理健康水平較差。諸葛亮三氣周瑜,終因其心理素質差而早生華發、命歸黃泉。再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也因終日抑鬱,結果積郁成疾而紅顏薄命。因此生理健康名不能保證一個人心理也是健康的,所以要學習健康管理。
四、生長發育環境,這個范圍太大了,從還在母親的肚子里就開始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了,這里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怎樣看待社會環境——“壓力”。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當我們的身體和思想每天持續適應調節我們的生活所需時,我們就經歷不同層次的壓力。我們總認為壓力是消極的,就像一種不舒適的或者說不快樂的壓力----比如說,按時完成工程、處理交通罰單、照顧病人。但是壓力也有積極的一面,當我們職務提升或朋友為我們舉辦了驚喜的生日聚會,我們同樣也有壓力。無法釋放的壓力對身體和思想都有影響。從肌肉緊張到對未來失去希望的感覺。然而生活中沒有壓力似乎是不可能的,解決方法就是舒緩壓力。如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又無法放鬆,這時最好學習如何放鬆。放鬆技巧似乎對許多生理功能都有影響,包括血壓、心率和肌肉拉緊、、、等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深呼吸,這也是在課上張電紅老師教的方法,真的很管用。所以我們要學健康管理。
五、適當運動,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積極鍛煉身體的每一小時可以有平均兩小時的生命延續回報。多做運動並不等於自我懲罰,不是說非要您加入某個健身俱樂部或是買健身設備,當今社會能去健身房的人沒有多少,我們要選擇簡單、實際操作性強的方法,最好是能與生活方式相結合。例如每天提前1-2站下車,步行回家或是早起一會,到外面呼吸新鮮空氣,做做運動,這些都是很實用的方法。要找到適合自己、身體能承受的運動方式,強度過大或是過緩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要知道如何運動及疾病人群如何運動養生就要學健康管理。
8. 女人不愛出汗,出汗比別人少,是營養不良嗎
有健康觀念的女性,是一些諸如納米汗蒸館的主要顧客,原因在於,她們平時不怎麼出汗,而且她們還知道總不出汗,是不好的。
運動時間不夠,體力勞動強度不夠,是不出汗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同等勞動強度,男性也比女性更容易出汗,很多人將這個情況解釋為男性陽氣旺盛,更容易出汗。即便是同等勞動強度,有些女性能夠出汗,而有些女性卻總是出不了汗,這又是為什麼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汗是個什麼東西,出汗是怎麼回事。
汗液,其實並沒有什麼復雜的成分,就是水、鈉、鈣、鉀、尿素、脂肪酸、乳酸等一些物質。除了尿素略微有點氣味之外,其他物質都沒什麼味道。有些人的汗味比較明顯,是因為體表皮膚存在一些細菌等微生物,分解了尿素、脂肪酸和乳酸,產生了一些氣味。
可以看出,如果我們出汗過多,且不問出汗多本身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只說這汗多,就容易導致人體一些有用礦物質的流失,出汗多,如果不補充相應的礦物質水,人體就會處在營養支出大於收入的情況。所以,不管運動處方如何開,最主要是確保人在運動時能夠微微出汗,如果是要增強心肺功能的耐力運動,運動強度要求大一些,出汗就會多一些。除此之外,運動,都以微微出汗,出點小汗較好。
出汗少,或者不出汗,不一定是有什麼病理問題。實際上,即便我們看不到明顯的汗滴,人體在24小時以內也會悄悄從毛孔蒸發600毫升左右的水。但如果跟別人一樣的運動量,別人出了不少汗,你一滴沒有,或者你明顯感覺自己有出汗障礙時,你就有必要關注一下這個問題。
不出汗,其實就是汗腺細胞不正常工作,甚至是完全不工作了。人體有60萬億的細胞,每種細胞都有各自的職責。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胃黏膜細胞分泌胃液,肺泡細胞確保肺部濕潤的環境,方便氣體的交換,汗腺細胞分泌汗液,作用很多,一方面是調節體溫,一方面調節人體水液代謝,一方面是排毒。還有一點,說起來可能不是很好理解,就是出汗這個過程,能夠給我們身體一種通透力,就像什麼東西被堵住了,從裡面捅一下,或者從外面拉一下,立馬就通透了,這就是為什麼出汗以後,我們的皮膚會感覺特別的舒暢。
汗腺細胞不工作,只有三個可能性,一是汗腺細胞損壞,喪失了工作能力,即汗腺細胞根本不能產生汗液。二是汗腺細胞沒有接收到擠出汗滴的指令,三是汗腺細胞通道障礙,汗液無法從細胞內轉移到細胞外。第一種和第三種情況,都是汗腺細胞本身需要修復,而第二種情況則可能是部分神經細胞需要修復。修復就需要營養材料。
這說的是細胞層面的,從系統層面看。不愛出汗的女性往往伴隨著精力差、月事延遲、怕冷、胃口不好、睡眠差等問題,這說明不愛出汗,它不是孤立的症狀。它是整個機體基礎代謝率降低後的表象之一。基礎代謝率降低之後,人體吸收營養的能力下降,能力下降,慾望也會跟著下降,這就是食慾不好,必須吃一些味道重、味道新奇特的食物才能吃下去,營養不好,精力自然就差,營養不好,修復就需要更多的時間,這就是睡眠差,營養不好,月事自然就延遲量少,當然也會怕冷,更會免疫力下降。
能否正常出汗,是一個人內在新陳代謝效率的外在表現。植物能夠正常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就必不會差,自然就能生長得好。地表水分能夠良好蒸發,說明空氣乾燥清爽。天人一理。人的身體現象並不是獨立不是特別的,在自然界都能觀察到類似的情況。
中醫上說汗為心之液,說法過於籠統,但中醫詞語向來精煉,這五個字說的是,汗反應的是心臟的工作狀態。就是說從汗液可以看出你心火是否旺盛。這個心火,其實就是新陳代謝效率的高低。因為心臟之所以每分鍾跳動六七十次,只是為了干好一件事,就是用壓動力把營養輸送到全身供億萬細胞使用。
我們做劇烈運動的時候,因為運動強度很大,所以在短時間內需要很多營養很多能量,為了保證能量供應速度供應水平的正常,心臟就必須更快的跳動,所以,我們運動的時候,心會砰砰砰的跳,身體會出汗。一些競技強度較大的職業運動員,年齡大一點的時候,心臟容易出問題,就是因為心臟使用過度。
反過來看,不愛出汗,是不是意味著心臟跳動很慢呢?是不是意味著營養輸送水平下降呢?同樣是的。如果是單純的不愛出汗,心功能正常,且沒有什麼其他的不良症狀,適當的增加運動量就行,每周運動三到五次,一次半小時左右,這是我開運動處方的量,個人結合自己的愛好及習慣,堅持下來,不愛出汗的情況,應該會得到比較不錯的改善。如果有上面我說到的一些其他不良的症狀,那麼我建議,營養干預和運動干預雙管齊下,因為,營養不良,是很難通過運動來改善的。我是營養玩家,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9. 天天早上起床喝杯淡鹽水有什麼好處與壞處
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清洗腸胃通大便,保護口腔、防細菌、防感冒。
鹽除了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外,還具有不小的保健功能。中醫認為鹽有解毒、清熱、潤燥的功效,最有力的說明就是用鹽擦洗傷口可以消炎。在健康方面,鹽給人們帶來的幫助還有許多。當你在吃下不衛生的食物,或者吃得太多、太雜,感覺腹部脹痛時,可以每隔15分鍾喝一小口淡鹽水(最好先把鹽烘成微黃色)。如果因為吃煎炸食物引起便秘,不妨早上空腹喝一杯淡鹽水。
中醫認為,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鹽能「調和臟腑、消宿物、令人壯健」。因此,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咽喉發炎時,可在早晨飲一杯談鹽水。每天數次,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老年人常用淡鹽水含漱咽喉部,可防止呼吸道感染。
唱歌前喝杯鹽開水,可以避免嗓子干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