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健康險都要如實告知嗎
買保險一定要如實告知,我國《保險法》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如果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會出現有三種情況:《保險法》第十六條:「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並不退還保險費」;「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對保險事故的發生又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也就是說沒有如實告知的話,保險公司或許會進行賠償,但也有可能解除合同,還有可能把保費退回來但不賠償,更有可能既不賠償也不退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重疾險健康告知內容有哪些
重疾險健康告知會問到7種情況,
一是BMI體重指數,主要是詢問身高、體重。
二是既往症和既往病史,主要詢問是否曾患有或被告知患有疾病和症狀,主要是重大疾病和慢性病。
三是家族史,詢問被保人家庭其他成員是否在60歲前被診斷患有某些惡性腫瘤等。
四是先天性疾病,詢問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
五是當前病史,會詢問是否正患有某些疾病或症狀。
六是生活方式,主要詢問投保人是否吸煙喝酒。
七是保險公司投保情況,包括是否有申請理賠、投保有保險拒保的情況。
拓展資料:
重大疾病保險,是指由保險公司經辦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溢血等為風險發生時,當被保人達到保險條款所約定的重大疾病狀態後,由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的商業保險行為。
2021年2月1日起,舊版重疾定義下的保險產品就要全面下架了。按照新規,一些疾病將按照輕重兩級賠付,並可以續保,賠付的病種數量也增加了。重疾險新規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後遺症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級,並且該三種輕度疾病可以獲賠的保險金額比例上限確定為總保額的30%。
重大疾病保險於1983年在南非問世,是由外科醫生馬里優斯巴納德最先提出這一產品創意的。他的哥哥克里斯汀巴納德是世界上首位成功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醫生。馬里優斯醫生發現,在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後,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財務狀況已經陷入困境,無法維持後續康復治療。為了緩解被保險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實施重大手術後所承受的經濟壓力,他與南非一家保險公司合作開發了重大疾病保險。
1986年後,重大疾病保險被陸續引入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並得到了迅速發展。
1995年,我國內地市場引入了重大疾病保險,現已發展成為人身保險市場上重要的保障型產品。重大疾病保險在發展過程中,保障范圍逐漸擴大,保障功能日趨完善,但該類產品的設計理念一直延續至今。
C. 想給父母買健康險,請問,買健康險注意事項有哪些
人一旦到了40歲之後的中年階段,發生癌症等重疾的幾率節節攀升。現在是一個發生發燒、感冒等小病都要花成百上千的時代,一旦發生醫療費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重疾,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是不能承受之重。雖然醫保能報銷一部分,可還是有許多葯品、醫療器械醫保是不會報銷的,要患者自己掏腰包的。因而很有必要給自己家的老人配置中老年人健康險來彌補醫保的不足。建議大家在購買時需注意以下方面:
1、保障責任和除外責任。不同的保障責任及定義都決定其費率的不同。在購買健康醫療保險前、一定要認真閱讀保險產品的條款、特別要注意除外責任、免賠額、免責期條款的規定、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再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和經濟狀況進行理性購買。
2、等待期長短。很多健康醫療保險產品都有」等待期「的規定、被保險人如果在等待期內出險、保障情況也不相同、這也需要留意。
3、遵守如實告知條款。在購買健康保保險是一門學問,老年人購買健康保險,首先是要有一個有周密的統籌計劃安排和循序漸進的心理准備,不要設想一次投入就能解決一生的保障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買保險應該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切不可跟風購買。
人一旦到了40歲之後的中年階段,發生癌症等重疾的幾率節節攀升。現在是一個發生發燒、感冒等小病都要花成百上千的時代,一旦發生醫療費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重疾,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是不能承受之重。雖然醫保能報銷一部分,可還是有許多葯品、醫療器械醫保是不會報銷的,要患者自己掏腰包的。因而很有必要給自己家的老人配置中老年人健康險來彌補醫保的不足。建議大家在購買時需注意以下方面:
1、保障責任和除外責任。不同的保障責任及定義都決定其費率的不同。在購買健康醫療保險前、一定要認真閱讀保險產品的條款、特別要注意除外責任、免賠額、免責期條款的規定、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再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和經濟狀況進行理性購買。
2、等待期長短。很多健康醫療保險產品都有」等待期「的規定、被保險人如果在等待期內出險、保障情況也不相同、這也需要留意。
3、遵守如實告知條款。在購買健康保保險是一門學問,老年人購買健康保險,首先是要有一個有周密的統籌計劃安排和循序漸進的心理准備,不要設想一次投入就能解決一生的保障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買保險應該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切不可跟風購買。
D. 重疾險健康告知內容
重疾險健康告知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E. 買保險時被要求做健康告知,究竟什麼是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的意思是將被保險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告知給保險公司,以供他們做風險評估,最終確定是否可以承保的過程。如果不太清楚健康告知是什麼,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如實告知義務是什麼?》
面對必不可少的健康告知,如果我們不想被拒保,投保後也不想被拒賠,那麼如何正確地填寫健康告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只告知問到的情況
目前投保的健康告知大多採用的是有限告知方式,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問到我們的問題,我們需要如實回答,沒有問及到的,就無需回答。
二、不要刻意去體檢
健康告知,是告知已經確診的疾病,如果沒有在醫院確診,那就是未知的,無需告知,這種情況不屬於隱瞞。相反地,如果體檢之後,醫院出具的體檢報告顯示有部分指標是異常的,那麼就必須告知了,這是已知的情況,不告知就屬於隱瞞。
三、及時進行補充告知
補充健康告知其實和投保前的健康告知是一個概念,是補充在投保前的健康告知中忘告,漏告的情況。補充告知的幾種結果,無非是標准體承保、除外責任承保、加費承保、拒保這幾種。
補充告知分三個時間段:
(1)猶豫期內:在這個時間段內進行補充告知,如果沒有通過審核,是可以拿回全額保費的。
(2)猶豫期後且在投保兩年內:這個時間段補充健康告知,未通過審核的話,是會被保險公司要求退保,而且只能取回現金價值。
(3)投保兩年以上:這個時間段進行補充告知,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不可解除合同,仍需履行合同保障責任。
F. 買保險如何進行健康告知
在投保前,很多人糾結要不要主動去做一個體檢。不做體檢,害怕保險公司以沒有如實告知為理由拒賠;做了體檢,害怕萬一真查出問題,可能被拒保。
一、體檢與健康告知
很多人投保前存在著是否要體檢的疑惑,源於保險中有健康告知的條款。現實生活中,很多保險公司的拒賠,也是由於沒有如實健康告知造成的。
我國《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
訂立保險合同時,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在我國,健康告知實行「有問必答,不問不答,如實告知」的原則。
這意味著投保時,投保人只需要根據自己所了解的健康狀況,對保險人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如實回答即可。
▲ 所以,即便我們投保時沒有體檢,不知道是否存在病情,投保後病發,也不屬於隱瞞病情。當然,很多保險條款約定等待期內發病是不承擔賠付責任的。
此外,並非所有險種對於身體狀況的健康告知都有嚴格要求。一般來說,重疾險和醫療險對於被保人的身體條件相對嚴格,定期壽險會相對寬松,意外險則一般無要求。
二、什麼情況下需要體檢
保險公司為了防止消費者逆選擇,以下情況可能會要求被保人進行體檢:
1、存在既往病史
健康告知中,往往存在對既往病史的調查,一旦被保人曾經得過某種病或者有住院史,保險公司將會通過體檢的方式進行核查。
2、高保額保單
一個保險產品對於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免體檢最高額是不一樣的,投保時如果超出這個限額,保險公司就會讓其去體檢。
3、根據消費者情況
有些被保人,由於自身年齡偏大,有吸煙習慣或者體重超標等,保險公司會認為這些客戶有潛在風險,會要求他們進行體檢,視結果作出是否承保的決定。
三、體檢記錄保險公司會知道嗎?
現實中有很多人抱著僥幸的心理,覺得保險公司不可能知道自己的醫療、體檢記錄。這種想法促使他們在健康告知時選擇隱瞞,以便成功投保。
根據《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第四章第二十條的規定:保險公司出於商業保險審核的需要,可以查閱醫院保管的病歷。
另外,客戶在投保時客戶填寫的《保險投保單》和理賠是填寫的《理賠申請書》上,一般都有相關授權保險公司查閱病例的約定。
所以,保險公司有權查閱我們的醫療記錄的。當然,目前的現狀是,我們的醫療信息大部分都是不聯網的,調查機構只能一家一家的去查。如果有心者用虛假的身份就診或者在一些未被熟知的醫療機構就診,保險公司往往不太容易發現。
為了不必要的糾紛,還是建議大家投保是如實告知。想了解關於如實告知的朋友可以瀏覽文章:《沒有如實告知,保險公司賠不賠?》
G. 購買健康險的注意事項
購買健康險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保額、如實進行健康告知、保障內容等方面,因為健康險就是抵禦因罹患重疾而帶來的經濟風險,所以無論是從保額還是保障內容方面,都要盡可能的為我們搭建健全的保障體系。
如果大家沒有時間看完全文的話,可以來看看學姐的這篇文章:
健康險有必要買嗎?這些套路一定要注意!
那麼接下來,學姐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買健康險的注意事項到底有哪些!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1. 保額
其實買健康險就是在買保額,只有保額充足了,我們才有足夠的底氣去面對疾病,才能夠很好的抵禦疾病帶來的經濟風險。如果保額不充足的話,就發揮不了健康險真正的作用。
以重疾險為例,重疾險的保額應該是30~50萬的治療備用金+3~5年的收入補償 (其中大人的治療備用金考慮30萬,一線城市需要考慮50萬,小朋友需要考慮通貨膨脹,預計50萬的醫療備用金)。
如果大家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保額的話,那麼這篇文章大家可不能錯過了:
保險買多少保額合適?說說裡面的門道
2. 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對於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僅關繫到能否順利投保,還影響後續是否可以得到理賠。
所以,大家在做健康告知的時候,我們要遵循「有問必答,不問不答」的原則!
3. 保障內容
對於一款優秀的重疾險來說,首先應該包含輕中重症保障,然後就是擁有癌症二/三次賠付或者心腦血管疾病二次賠等這樣的高發疾病保障,這樣一來,被保人的保障體系就更加完整了。
那麼市面上有哪些重疾險值得我們投保呢?學姐一文告訴各位:
十大值得買的熱門重疾險大盤點!
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H. 買健康險需要注意什麼不被坑
購買健康險需要注意投保年齡、計算保額和保費預算、是否有社保、有社保前提下再規劃商業險、成員保障問題以及健康告知六點防止被坑。
1、投保年齡
年齡大的選擇范圍可能比較有限,超過55歲的人保險公司還需要要求體檢,年紀小的或者39歲以下的可選擇會比較多,同時保費相對便宜。
2、計算保額和保費預算
風險發生時,保險公司將根據購買的保險保額進行賠償給付和報銷,計算家庭保額也是需要根據家庭結構,經濟狀況,生活收入和開支進行計算的。同時,購買保險的保費的支出,建議家庭年收入的10%-15%,不要影響到家庭生活質量但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是否有社保,請關注其中的醫保和養老
社保是最劃算的保險,國家福利,所以一定先有社保再規劃商業保險。
4、在社保的前提下,規劃商業健康保險,重點放在意外險和重疾險上。
購買意外險是解決嚴重的意外傷殘風險,比如車禍;意外險的杠杠率非常高且便宜,所以建議保額一定要高,不要貪小便宜。同時,商業醫療險和社保是不能重復報銷的。
5、關注家庭成員的保障問題
應優先規劃好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者的保障問題,做到家庭全面保障,預防保障失衡。
6、健康告知
對於線上投保的,針對有詢問到的健康告知回答即可,沒有詢問到的問題,無需告知;對於線下投保的健康告知一般以紙質版的形式來如實告知,只要有問到的都應該如實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