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人體健康從哪裡出發

人體健康從哪裡出發

發布時間:2022-11-08 09:23:16

Ⅰ 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的關系。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入一定量的食物,而飲食中攝取的營養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非常正面的作用。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的關系的相關內容。

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的關系1

人類自古便與食物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生存繁衍,人類必須每日從外界攝取食物和水。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逐漸開始了對飲食營養的探索、對生命本源和健康之真的追求。

尋找可食用資源、用火燒煮食物,對葯食同源的認識,都是啟蒙時期營養學的探索。早在19世紀中葉之前,從事醫學、生物學、化學研究的前輩們就開啟了對食物組成、生理化學等方面的探索,是營養學發展的萌芽時期。1746年,英國醫生詹姆斯·林德(James Lind)針對船員發生牙齦及皮膚出血(壞血病)並造成死亡的現象,展開了開拓性的對照實驗研究。從此,含有「酸」的柑橘類水果可以預防和治療壞血病被大家廣泛認知。早期,人們認為食物是由碳、氫、氧和氮組成的。1909~1940年期間,人們認識到色氨酸是維持動物生命的基本營養素,還發現單獨的植物蛋白不能支持小鼠的生長,除非補充其他氨基酸。人類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陸續被發現。佝僂病、糙皮病等營養缺乏病被逐步攻克。營養科學在人類生存中應運而生、不斷發展應用,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的健康、長壽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營養缺乏病曾經非常普遍。今天,營養學作為生命科學中的一個分支學科,在人類生活和科學技術的許多方面正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營養科學是研究食物、膳食與人體健康關系的科學。營養涉及人體從外界環境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利用其有益物質,供給能量,構成和更新身體組織,以及調節生理功能的全過程。從理論和應用發展的角度,營養學的研究概括為四個方面。

一是研究食物、營養素及其功能,包括食物組成、膳食結構和功能的研究,探討在人類生命孕育、生長發育和老年等不同階段,對健康和身體素質基礎的維持、保健和保障。

二是研究營養缺乏和疾病預防,包括發現疾病病因,找尋營養干預、治療疾病和促進健康的措施。

三是營養相關性疾病的預防和營養支持、治療,如食物或營養素與慢性病的'關系,營養評估和診斷,膳食調理、營養支持或治療措施,康復和功能改善等臨床應用新技術和新方法。

四是公共營養和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包括營養教育、行為改善、食品標准、政策研究和健康促進等。從根本上講,營養科學是研究生命的科學,是以人的營養健康為出發點,無論對個體還是群體,都以其營養狀況、健康和長壽為根本目標。營養科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人類潛能、以最好的健康狀態發展繁衍,為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做出貢獻。

營養素必需性理論、膳食平衡學說以及物質代謝理論是營養學的經典學說。以此為出發點或前提,發展出了更多營養學相關定理和基本關系。我們目前應用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包裝食品營養標簽、嬰幼兒配方粉、食物營養強化、營養素補充劑、特殊醫學用途食品、運動營養品等等,都是營養科學的成果。

健康長壽是人類一直為之奮斗的目標。目前我們已經基本明確了很多食物、營養素與疾病間的關系,但是,面對人類健康需求和慢性病的挑戰,未來營養科學的發展仍有眾多科學高峰需要努力攀登。全國調查顯示,2012年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11.9%,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並呈快速增長趨勢。我國居民人均食用鹽、油均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准。約50%的高血壓和33%的腦卒中與高鹽飲食有關,高鹽、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引起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和腫瘤的重要原因之一。老齡人口超過12%,慢性病的發病率尚沒有放緩的趨勢。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的關系2

健身飲食營養調配

蛋白質除了吃含有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外,還應多吃富於植物性蛋白質的豆製品。黃豆芽含有豐富的天門冬氨酸,有利於肌肉中乳酸的代謝,推遲疲勞的出現,是一種價廉物美、適合健身鍛煉者的食品。一般說來,在訓練後的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主要有:瘦肉、雞蛋、魚類、牛奶和豆類。

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含有多種維生素,只要常吃品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就能從中獲得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

碳水化合物一般在健身鍛煉前要補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以保證肝糖原儲存,為訓練提供能源和維持血糖水平做好准備;運動後要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促進肌糖原和肝糖原的恢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主要有:大米、谷類食物、土豆、蔬菜和水果。

能量比例健身運動中的基礎營養是能量。有關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在食譜中的營養比例說法不盡相同。一般蛋白質20%、碳水化合物60%、脂肪20%較合適。蛋白質主要對大強度訓練中破壞了的肌肉纖維起修復作用,有的健身者不知何時攝取蛋白質,常常邊訓練邊飲用牛奶、酸奶等,這樣既造成浪費,又損害了身體。

水鹽平衡人體的新陳代謝在夏天比較旺盛,出汗能排出人體內的毒素,釋放出熱量,是有利於人體健康的。而被動出汗(如由於天熱、心情煩躁等形成的出汗),卻對人體不利,如果身體狀態不佳的話,這種出汗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損害。主動出汗是人體主動運動所出的汗,是為保持體內的溫度,散發熱量而流淌的,有利於身心健康。

飲食營養與身體健康的關系3

如何飲食營養均衡

飲食的最均衡目標:每日膳食中,谷類55%~60%熱量,蛋白質70~75克(動物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應各佔20%~25%)。

為達到這個營養目標,每人年平均吃蛋類12千克,牛奶15千克,肉24千克,魚類9千克,豆類18千克,同時適當增加蔬菜、水果的消費量,純熱能食物的植物油和食糖的供應量可分別為6千克,並把加工糧的消費水平穩定在150千克左右。

營養包括哪些種類

1、蛋白質(約佔16-19%):生長、修補組織的原材料,生命之基石。

2、脂肪(約佔10-15%):供給身體熱量、保護器官、構成身體激素必不可少的材料。

3、碳水化合物(約佔1-2%):主要給身體正常運轉提供熱量。

4、礦物質(約佔5%左右):主要構成身體軀干支架,調節生理功能。

5、維生素(約佔1%):人體的潤滑油,主要維持和調節機體正常代謝的重要物質。

6、水(約佔60-70%):人體體溫的調節劑、潤滑劑、溶解劑,身體營養運輸的載體。

7、纖維(0%):腸道的清潔工,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對健康非常重要,後來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入七大營養素之中。

營養均衡在於從蛋類或者肉類還有蔬菜類等等所獲取的,但是我們要按照科學的方法來維持,不能過多的攝取也不能只吃少量。因為有很多體重比較高的女性選擇絕食瘦身,但這是不科學的,我們還是得補充營養。按照以上的攝取量就行。

Ⅱ 如何擁有一個健康身體

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勝過其他幸福,我們可以說一個身體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纏身的國王要幸福得多。珍愛生活的人一定珍愛健康。健康,是一生的資本。鴨子常用嘴從尾部的小囊中取油脂塗在羽毛上,讓羽毛平順防水。我們也應該花些時間照顧自己的身心。為健康而投入,這是沒有風險只有回報的決策。那如何保持健康呢?

1、知識投資:懂一點醫學知識。培根說:「人對生理衛生知識的了解是一種保健葯品。」養生,種在預防。欲想不得病、少得病或額了病能夠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需要懂得基本的浴血保健知識,需要懂得養生之道,古往今來,懂得養生、重視自我保健的人多長壽。2、時間投資:花一點時間鍛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痛心地看到,有些人往往在事業上獲得了成功,卻喪失了健康,甚至英年早逝。可他們忽視了這樣一個道理:事業與健康是矛盾的統一體,沒有健康的身體,談何事業?在健康與事業發生矛盾的時候,退一步,可以進兩步,一步不退,健康與事業往往同歸於盡。3、毅力投資:給自己找一點苦吃。健身最重要的因素的經常、適量的運動,最大限度地激活人體各系統、各器官的潛力,促進體質的強化,使身體機能長期處於「最佳狀態」。鍛是重錘打,煉是烈火燒,有志鍛煉者,都要自找苦吃。有調查研究表明,中年人堅持鍛煉,能夠增壽10—25年。戰勝自我,就會品嘗到健康之樂。4、消費投資:花點錢賣健康。那麼如何「花錢買健康」?保健知識是最好的保健品。應捨得花錢購買指導養身保健的書籍和報刊;健身器材的最常用的健身工具,要捨得在這方面酌情「投資」;從健身實際出發,調節飲食,重視食物的合理搭配,要為營養而吃,花錢買營養,而不是花錢買「口福」。naru祝願每個人都身體健康。每個人都有良好的個性即情緒穩定,性格溫和,意志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盪,豁達樂觀;有良好的處世能力即觀察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應付復雜環境,對事物的變化保持良好的情緒,有知足感;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即待人寬厚,珍視友情,助人為樂,與人為善,與他人的關系良好,不吹毛求疵,不過分計較。因我們身心健康而散發活力,令人倍感魅力十足。願健康眷戀你,快樂陪伴你!!

Ⅲ 為了身體健康,生活中應該養成哪些習慣

一個人身體好,健健康康的,是每個人都期待的,若是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在病魔面前,所有的所有都將變的毫無意義,有很多很多的好習慣,需要我們去養成,這些習慣涉及到我們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1.注意飲食,平常在飲食上應該注意營養均衡,吃飯七分飽,不宜多也不宜少,一日三餐,每頓飯都必不可少,特別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了省事都不吃早餐,口味上,少吃辛辣的食物,這些會刺激人的消化粘膜,久而久之,就會對人體的消化系統產生影響,多吃蔬菜水果,及時補充各種維生素。

4.要保持微笑,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微笑有很好的治癒作用,經常微笑,對人的健康有很大的益處,有證據表明,經常微笑的人可以減少很多病的發病率。

5.應該養成善於傾訴的優點,生活中多結交幾個藍顏知己,閨蜜,碰到不開心的事,需要發泄找人傾訴時,能夠有人發泄,聆聽,當我們傾訴完後,心情就會好很多,千萬不能遇事憋在心裡,否則容易憋出病。

此外,還有很多健康方面的好習慣,這都需要我們去慢慢發現並去養成它。

Ⅳ 人怎麼做才陰陽平衡

中醫認為陰陽平衡是一個人健康的標志,如果不能保證的話就會生病,即使外部看起來並沒有生病,但是體內已經出現問題,只不過是沒有達到極致表現出來而已。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人體健康是依託陰陽平衡的,假設出現陰陽失衡的話,人體則會生病,不懂中醫的人可能會好奇:什麼是陰陽平衡?

健康養生,從調節陰陽平衡出發:2個方法,中醫也推薦

一、陰陽平衡是指什麼

中醫講究從內在探究人體的奧秘,華佗就曾經在《中藏經》中寫到,人體就像大自然一樣,無論是陰氣還是陽氣哪一種旺盛,都會導致人體生病,這也就是暗示著陰陽平衡的重要性。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養生也是從陰陽平衡出發的,只有陰陽平衡的人,身體才會健康。陰陽平衡是保證人體的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前提,一旦被打破,人體會出現異常,也就會生病。

由此可以得出,陰陽平衡是健康長壽的前提,那麼中醫上所講的陰陽平衡有哪些判斷標准呢?

二、陰陽平衡的標准

第一是頭要溫。大家都有一個體驗,身體不舒服,只要摸摸額頭,如果感覺到很燙,說明就是發燒了。中醫認為,頭部是諸陽之會,也就是陽氣聚集的地方,如果陽氣過剩,就會表現為頭發熱。陰陽平衡與否就看頭是不是溫的,不能過熱、也不能過涼。

第二是腳要暖。寒邪濕邪最容易通過人體的下半身入侵到體內,而腳部則是關鍵部位,很多人到了冬天感覺到腳冷冰冰的,說明體內陰陽平衡被打亂了,因此日常生活要留意自己的腳部是不是暖的,還要做好腳部的保暖工作。

健康養生,從調節陰陽平衡出發:2個方法,中醫也推薦

第三是氣血充足。中醫上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健康,看陰陽平衡,而陰陽平衡與否又會通過血氣是否充足表現出來,陰陽平衡被打破,氣血也就受到影響,氣血不足的人也就沒有所謂的陰陽平衡可言了。

以上三個就是評判一個人體內是否陰陽平衡的標准,當人體陰陽平衡時,會表現出精力充沛、健康無憂的狀態,那麼要如何做才能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呢?

三、調節體內陰陽平衡的2個方法

首先是運動鍛煉。很多人都不喜歡運動,特別是身體不好的人更是懶得運動,不過,生命在於運動,中醫認為運動是調節陰陽平衡的重要方式,經常保證鍛煉的人,陰陽平衡保持得會比較好,還可以針對性地進行運動,譬如對頭部,可以經常梳頭,使頭部血液暢通,對腳部,可以經常按摩腳底,平時多跑跑步或者打打太極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健康養生,從調節陰陽平衡出發:2個方法,中醫也推薦

其次是通過飲食的調節。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節,譬如偏寒性的體質,在吃一些比較寒涼的食物時,要加入一些薑片等進行調和,陽氣過盛的話就少吃助陽的食物,並且注意多吃滋陰食品。

Ⅳ 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影響一生的健康公式

最簡單的健康公式是:健康與情感穩定性、運動鍛煉、適度的飲食成正比與懶惰、酒煙的嗜好成反比。

大多數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而死亡的人都與自身的不良習慣有關。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糖尿病都與缺乏運動有關,口腔癌、肺癌與吸煙有關,腸胃癌、乳癌及前列腺癌與食用過量富含脂肪的食品及缺乏渣滓的精製品有關,喝酒過量會造成肝硬化、胃腸炎等病。

人的生命活動,有它內在的節律性。人的飲食、起居等生活習慣,符合其節律性,人體就健康,生命力就旺盛,就能延緩衰老而踏上長壽之路。

身心健康10條標准

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的緊張。

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體重合適,身材勻稱,站時頭、臂、臀位置協調。

眼睛明亮、不發炎,反應敏銳。

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感覺輕松。

健康自我監測10法

體重:基本穩定,一個月內體重增減不超過4公斤,超過者為不正常;

體溫:基本在37℃左右,每日的體溫變化不超過1℃,超過1℃為不正常;

脈搏:每分鍾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於60次,不多於100次;

呼吸:正常成年人每分鍾呼吸16~20次,呼吸次數與心脈跳動的比例為1∶4,每分鍾呼吸少於10次或多於24次為不正常;

大便:基本定時,每日1~2次,若連續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為不正常;

進食:每日保持在1~1.5公斤左右,連續一周每日進食超過平常進食量的3倍,或少於正常進食量的1/3為不正常;

尿量:一晝夜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連續3天24小時內尿量多於2500毫升,或一天內尿量少於500毫升為不正常;

月經:成年女性月經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推後15天以上為不正常;

孕育:正常成年男女結婚後,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不育為不正常;

睡眠:每日能按時起居,睡眠6~8小時,不足4小時或每日超過15小時為不正常。

10項健康危機

1.在30~50歲光景,即大腹便便,鼓起將軍肚。此為引發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的溫床。

2.進行性脫發、早禿、斑禿。此為壓力過大和經久精神緊張的外在表現。

3.女子過早閉經,男人過早出現性功能障礙、性慾低下或喪失。

4.遇見熟人竟忘記姓名或稱呼。

5.心算能力降低,靠數手指幫忙。

6.經常悲觀、失落、發脾氣,動輒怨天怨地,常常拿家人或下屬當出氣筒。

7.中年時段即頻頻排尿、排便,表明腎氣不足或胃腸發生毛病。

8.經常眩暈、頭痛、耳鳴,體檢時醫生又查不出具體的器質性疾病。

9.睡眠不實,稍風吹草動即驚醒,醒後不易再入睡,反而更感周身疲軟。

10.干什麼事情精力都難以集中,效率也每況愈下。

膽固醇與人體健康

膽固醇在人體內含量過高,就可能引發冠心病、心絞痛、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但膽固醇在人體內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膽固醇是存在於人體的各種組織和體液中的重要脂類物質,特別是在腦、脊髓等神經組織中含量最豐富。膽固醇不但是構成生物膜(如細胞膜)的重要成分,而且對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也有重要影響。

生活中不必因為食入了一定的膽固醇而恐慌,只要人體內的膽固醇代謝正常協調地進行,不斷地在轉化消耗,使體內每100毫升血漿中只保持150~250毫克的正常水平,便可趨利避害。

腰圍與壽命

腰與臀部的尺寸比例越大,因心臟病而猝死的危險性越大。50歲的男子中。體瘦而肚皮大者,在70歲以前29%有死亡的危險,而體胖腰細者,只有5%可能性。若一個男人其腰圍與臀部同樣大,屬於最危險的范疇。

腰與臀的比例測定健康情況的尺度,對婦女不一樣。因為女性骨盆尺寸不同。如腰部在67.6厘米以下,縱使身體過胖,危險性也較小。但若其腰部在77厘米以上,危險性就較大。

Ⅵ 健康養生成全民焦點,想要身體健康,可以多做哪些運動呢

健康是革命本錢,沒有健康,金錢財富地位一切都是虛無,只有身心健康,才有好心情好身體去體驗人生的各種美好。健康養生,不僅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也能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所謂生命在於運動。想要擁有健康的身心狀態,缺少不了一定的運動。那麼多做哪些運動會有益於身心健康呢?

3、跑步。跑步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可以提高肺活量,加強心臟功能和心血管系統功能。跑步可以幫助人體消耗掉多餘的熱量,幫助肥胖人群減掉脂肪,降低體重,起到塑身減肥的效果,當然長期堅持,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年輕。當然對於一些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就不要考慮跑步項目了。

任何運動都有利也有弊,只有結合自身身體狀況,從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進行合適的運動量,才能發揮運動養生,保持人體健康,增強抵抗力,保持年輕活力的功效。

Ⅶ 為什麼人的心情好壞可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七情宣洩不當會致病
在醫學上,很多生理疾病,從感冒到癌症都被懷疑和心理壓力有關。美國心臟數理研究院的羅林?麥克克拉提博士發現,像愛、感激、滿足感等都可以促進催產素的分泌。催產素號稱「信任激素」,是腦部下視丘自然分泌的激素,它能調節自主神經系統,也能調節腦部其他主管情緒和社會行為區域的活動。它還可以放鬆神經系統,從而釋放掉壓力。
醫學研究也證明,當人處於沮喪、悲觀和冷漠狀態時,體內的復合胺和多巴胺都會偏低,復合胺能調節人對疼痛的感知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在有沮喪傾向的病人中,45%的人會有種種疼痛不適感的原因。
對此,北京大誠中醫醫院程凱院長解釋說:「七情六慾,人皆有之,一般情況下,屬正常的精神生理現象,各種情志活動都有抒發感情、協調生理活動的作用。但是,臨床實驗證明,當憤怒、悲傷、憂思、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壓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宣洩時,便對健康有害,甚至會引起疾病,稱為七情致病。」
中醫認為,七情和五臟的基本關系是:肺主悲、憂,過悲過憂則傷肺;心主喜,過喜則傷心,比如過年過節,經常有人因為過於高興導致心臟病發作;肝主怒,過怒則傷肝,人們都有這樣的體驗,非常生氣時,左右兩側脅肋也會隱隱作痛,這就是對怒傷肝的表現;脾主思,過思則傷脾。程凱說:「一些生活壓力大、工作緊張的人,經常會出現疲勞的症狀:四肢無力,肌肉酸痛,即使做了運動,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從中醫角度看這是出現了脾虛的現象,思慮過度,脾氣就虧虛了。」此外,還有腎主驚,人受到過度驚嚇會影響腎的生理功能。
良好的情緒可抗病
有關研究表明,人體內有一種最能促進身體健康的力量,即良好的情緒。如果善於調節情緒,經常保持心情愉快,就可以未雨綢繆,達到有病早除的效果。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墜入愛河會使人一年內神經生長因子水平處於增高狀態,這一類似激素的物質會刺激新的腦細胞生長,有助於神經系統的恢復並增強記憶力。而開懷大笑能使人減輕心理壓力,有利於保護血管內壁,減少心臟病發作的幾率。另外,動情痛哭會伴隨著壓抑情緒,分泌更多激素和神經傳遞素,去除體內壓抑的化學成分。
程凱說:「墜入愛河、開懷大笑、心懷感激的人在情志上的表現是愉悅的心情,有幸福的感覺,也就是『喜』的情緒,心主喜,所以『喜』與心相關。中醫理論說『心主血藏神』,神明之心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五臟六腑必須在心的統一指揮下,才能進行統一協調的生命活動。心情愉悅,心氣充足,思維活躍,臟腑活動正常,身體當然健康。同時,哭這種情緒本身是負面的,但是當人哭過,把悲傷宣洩出來後,人的傷感會減少,對身體臟腑功能的負面影響減少,也有益於人體健康。」
健康在於身心和諧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重新定義:「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博士生導師羅非說:「人的心理和生理就如計算機的軟體和硬體,缺一不可。健康的本質就在於和諧。」良好的情緒是健康的「軟體」。
羅非指出,生命,至少是人類的生命,有一個重要特點--只要能感知的東西,就有調節的潛力。所以,如果想調節好情緒,最根本的要了解情緒。平時養成對自身心理過程細致觀察的習慣,在情緒初起之時就及時發現並適當引導,才能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為了做到身心協調,從生理角度出發,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飲食和鍛煉身體,從心理角度來講要陶冶情操,開闊心胸,避免長時間處在緊張的情緒狀態中,以確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程凱說:「要做到身心和諧,大家可以嘗試遇事先戒『怒』,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沖動。因為『怒』是情志致病的罪魁禍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怒不僅傷肝臟,怒還傷心、傷胃、傷腦等,還會導致其他各種疾病。另外,要善於調節自我情感,對外界的刺激保持穩定的心態,避免劇烈的情志刺激。同時,要學會把負面情緒轉移出去,改變自己對某件事情的態度,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問題,如果還是無法緩解,那就要把積聚在心中的抑鬱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發泄出去,達到心理平衡。」

Ⅷ 營養師教你健康生活的方式

營養師教你健康生活的方式

營養師教你健康生活的方式,健身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在運動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散步是最簡單的運動了,鍛煉身體有利於增強我們的身體素質,以下分享營養師教你健康生活的方式。

營養師教你健康生活的方式1

繁忙的工作讓人們總是感到很疲憊,所以一旦有休閑時間,人們更願意來上上網,玩玩手機,做一些不費力氣的事情。專業營養師建議各位還是要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做好個人運動管理,讓自己得到一定的輕松釋放,擺脫手機病。

要有合理的睡眠時間和鍛煉時間。從人體健康角度出發,正常人應該保證每天6~8小時的睡眠時間,每天30分鍾的鍛煉時間,或者每周累計150分鍾的中等強度以上的鍛煉。很多上班族都會說自己時間過於緊促,不可能騰出這些時間來鍛煉和休息。對於我而言,休息時間是無論如何都要去保障的。鍛煉時間的話,只要轉變一下思維,也是可以做到的。

辦公的時候,每半小時起來走動一下,遠比端坐一整天後再專門騰出30分鍾做鍛煉來得好;上下班途中,多騎行,或者走路;至於工作之餘的零碎時間,可做一些現在很流行的無器械運動,既能把握好時間,又能使身體得到一個不錯的鍛煉。

最後,是飲食方面,我建議大家自己在家做飯。可是,自己做飯,時間成本確實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所以,我會利用機器取代簡單勞動。現在的家用電器大多有定時功能,可以預約。用機器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其溫度的可控,可防止因烹飪技術不足帶來的不便。

想放鬆,運動也可以放鬆,想吃飯,自己做更健康。所以說很多人都是因為懶,所以導致出現了很多健康問題。其實只要轉換一下自己的思維,讓自己動起來,就可以解決懶與健康的問題。以上幾點可供參考,希望大家可以切實行動起來。

營養師教你健康生活的方式2

研究人員最近對近3萬名更年期後期女性進行了長達13年的研究,對這些女性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進行了評估,以此來了解是否與癌症發生率有關。

飲食對健康有影響

美國Mayo癌症臨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稱,研究發現,在美國癌症研究醫學會所建議的九項遠離癌症的飲食及生活方式中,遵循少於一項的`女性與遵循至少六項的女性相比,患癌症的危險會增加35%。與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相比,偶爾才過健康生活的人患癌症的危險高達42%,而且會因為各種癌症而去世。

確保遠離癌症的九項健康生活方式守則:

1.不抽煙。

2.避免體重過重,並從18歲開始限製成人體重增加11磅。

3.每天做適量運動,加上每周至少做一次使你精力充沛的健身運動。

4.每天至少吃五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

5.每天至少吃14盎司,約七份全谷類、麥片和其他復合性碳水化合物,並降低加工食品和精製糖的攝入。

6.對女性來說,每天只喝一杯酒。

7.每天限制紅肉食用量,不多於3盎司。

8.限制脂肪食物的攝入,特別是來自動物體內的脂肪,把總熱量控制在30%以內。

9.限制腌制食品的攝入,並在烹飪添加鹽時,每天以少於2400毫克的鈉為准。

雖然研究開始時只跟蹤了55至69歲之間的女性,但研究發現,對男性和其他年齡層的女性,可能也同樣適用;該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癌症流行病學》雜志上。

研究人員認為,為了使患癌症概率降低,戒煙仍是首要任務,不過保持理想的體重並進行有規律地運動同樣重要。為了預防癌症,人們不應該將吸煙和肥胖二害取其一,因為這兩者同樣都是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罪魁禍首。

閱讀全文

與人體健康從哪裡出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2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