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飲食量多少才能保證健康

飲食量多少才能保證健康

發布時間:2022-11-07 21:24:22

❶ 健康飲食標准有哪些

健康飲食標准有哪些

健康飲食標准有哪些?生活中有不少吃貨朋友,很喜歡吃各種美食。但不是所有吃貨都會健康的吃。所以為了身體健康,需要掌握健康的飲食標准才可以。下面就帶大家看看健康飲食標准有哪些。

健康飲食標准有哪些1

1、少吃鹽

新版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所攝入的食鹽量應減少至2300毫克(約一茶匙)以內。而那些年齡超過51歲以及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每日所攝入食鹽量應減少至1500毫克以內。

2、調味品別濫用

研究顯示,桂皮、小茴香等天然調味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黃樟素,它可引起肝癌。多吃不僅會口乾、咽喉痛、精神不振,還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和胃脹氣。因此,在烹制食物時不要過度使用。

3、飯後別馬上用腦

飯後,體內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相對缺血。此時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後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聽聽音樂、散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4、兩餐間隔4—6小時

兩餐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影響食慾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6小時比較合適。

5、先吃愛吃的食物

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愛的和不喜歡的,此時該先吃哪個?專家提示,先吃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會讓你在情緒上獲得滿足。愉快的心情能較快地產生飽脹感,避免吃得太多。

6、吃飯環境要安靜

研究顯示,隨著雜訊增大,受試者感受食物甜味和鹹味的敏感度降低。研究還表明,嘈雜的就餐環境會使人的味覺變遲鈍。專家建議吃飯時不要選擇環境嘈雜的餐館,有輕柔音樂做背景可以讓人吃得更香。

7、每天吃一次纖維食品

人體攝取了多餘的脂肪和蛋白質,與大腸桿菌作用,會變成有害的腐敗物。纖維質可把它們包圍並排泄掉。因此,每天最好吃一點粗纖維食物,如燕麥、糙米、薏米、紅薯、玉米等。

8、多嚼硬的食物

根據年齡不同,可適當補充一些硬的食物,如水果、甘蔗、生黃瓜等。這是因為較硬的食物要費勁去嚼,當咀嚼的次數增多或頻率加快時,大腦的血流量明顯增多,活化了大腦皮層,起到防止大腦老化和預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9、早餐不能吃太晚

隨著夜生活的增長,現在,很多人早上起床的時間都很晚,這就造成了很多人都會很晚吃早餐。其實,早餐的最佳時間是在早上8點30之前,如果吃的太晚的,不僅營養得不到吸收,還很容易給胃腸造成負擔,引發胃腸疾病。所以說,吃早餐一定切忌吃的太晚。小康康溫馨提醒,用低脂、低熱量又營養的康寶萊奶昔做每一天的新開始,悅享生活會來得更容易哦

10、飯後半小時再喝茶

飯後不宜立即飲茶,否則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同時,茶中的單寧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質混合後會產生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給胃增加負擔。飯後半小時再喝茶,能促進消化吸收,起到殺菌消毒和護齒的.作用。

11、晚上別吃冷飲

晚上7點後,人體體液代謝下降,此時吃涼的食物,尤其是冷飲,不易消除疲勞還會影響睡眠。

12、飯後甜點要少吃

正餐已獲得了足夠的糖分,如果再吃甜點,人體會吸收多餘的葡萄糖、澱粉。吃過油膩的東西後尤其不要吃甜點。

健康飲食標准有哪些2

1、不宜多吃色彩鮮艷食品

防腐劑和色素是孩子一定要盡量避免的。防腐劑種類眾多,有些可能引起過敏、食慾不振,發育遲緩;嚴重的,長期食用甚至會導致肝、腎功能受損或致癌。例如苯甲酸,雖為合法食品添加劑,但過量或長期攝入可能影響肝功能。碳酸飲料、果汁、蜜餞、醬油都常用苯甲酸當防腐劑。人工合成色素則可能造成孩子多動、學習障礙。

如果有防腐劑、色素,盡量少讓孩子吃。如果食物看起來太鮮艷、太白、顏色不自然等都要注意。有專家表示,比如香腸的顏色愈紅,表示亞硝酸鹽用量愈多,因為它會讓肉變紅。

2、糖類攝入不宜過多

兒童食糖過多也會影響食慾,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過多食糖會影響孩子健康。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家長應限制兒童食糖。同時,糖類也有優劣之分。能夠在血液里緩慢釋放葡萄糖的「緩釋型」糖類才是冠軍。

而很多孩子喜歡的糖果、甜點、甜飲料中的糖是「速釋型」的。這類糖食後會使血糖急速上升,造成肥胖、脂肪肝,成為可怕的健康殺手。專家建議孩子,尤其是胖小孩,除了低糖、無糖的豆漿、低脂牛奶,其他含糖飲料最好不喝。

3、提防高油脂食物

脂肪過量不僅容易造成肥胖,引起許多慢性疾病,造成細胞病變,影響生殖能力。另外,更需要注意的是反式脂肪酸。這類脂肪不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跟糖尿病、大腸癌都有關。澳大利亞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常見於人造奶油、蛋糕、餅干、薯片等。少讓孩子吃油膩的食物,比如奶油蛋糕、曲奇、炸雞等。

4、少食高鹽分食物

調查發現,現在孩子很少吃米類,主食多來自於麵包、面條,這些食物在加工過程中多少都會加入一些蘇打粉或鹽,讓孩子不知不覺吃進很多鹽分。其次,大量在外就餐、吃零食的孩子鹽分攝取更容易過量。另外,泡麵、薯片等許多加工食品、醬料、調味料都含有大量的鹽分。很多吃起來鹹鹹甜甜的零食,比如蜜餞,其實都加了不少的鹽。家長應控制娃娃鹽分的攝入。

5、拒絕易致癌食物

不當的飲食,有可能讓孩子從小就處在罹患癌症的風險中,因此要讓孩子少吃易致癌的食物。其中,亞硝酸鹽與黃麴黴毒素是很容易吃到的致癌物,要特別小心。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傑梁指出,很多研究發現,孩子一個星期吃一次以上的火腿、臘肉、培根、香腸、熱狗等含亞硝酸鹽的食品,得白血病的風險會增加70%。黃麴黴毒素則可能誘發肝癌,在潮濕的氣候里,儲存不當的花生、玉米、穀物等,都容易產生。此外,一些經過發霉程序腌制而成的食品,像豆瓣醬、豆腐乳、臭豆腐、鹹蛋、咸魚等,也容易遭黃麴黴毒素污染,都要盡量少吃。

6、不宜喝成人飲料

成人常喝的飲料對小兒不一定適合,如咖啡、可樂中含有咖啡鹼,對小兒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會影響腦的發育。各種類型的酒也不適合兒童,因酒可刺激小兒嬌嫩的胃腸粘膜,造成損害,影響消化功能,同時還會影響肝功能。

雖然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人體有益,但小兒對茶鹼十分敏感,可發生興奮、心悸、睡眠不安、多尿等副作用。此外,茶葉中含有鞣質酸,影響鐵的吸收,可致貧血。汽水中含有小蘇打,可中和胃酸,不利於消化,也不適合小兒飲用。

❷ 人一天吃的飯量多少最好

人每天都要吃飯,吃少了營養供應不足,吃多了營養過剩容易肥胖。那麼,人一天到底該吃多少飯?美媒公布飯量計算準則,用你的雙手個性化測量食物攝入最佳量。
保持健康體重,把握食物的量很重要。美國「活得堅強」網站最新載文,刊出美國「精準營養」機構推出的簡單易行的「雙手控制食物熱量新指南」。該指南指出,手的大小與身體大小、肌肉及骨骼等密切相關。因而,每個人的雙手其實就是極具個性化的食物攝入量最佳「量器」。

1.蛋白質:男女每餐攝入量分別為2個掌心和1個掌心大小,其量應與掌心大小及厚度相當(圖①)。包括肉類、魚類、雞蛋、奶製品及豆類等。
2.蔬菜:男女每餐攝入量分別為2拳和1拳大小,蔬菜的厚度及直徑與拳頭相當(圖②)。包括西蘭花、菠菜、生菜、胡蘿卜等。
3.碳水化合物:男女每餐攝入量分別為一捧和半捧(圖③)。包括谷類食物、澱粉類食物等。
4.脂肪:男女每餐攝入量分別為2個拇指和1個拇指大小(圖④)。包括食用植物油、黃油、堅果油和植物種子等。

❸ 一天要吃多少食物才能保證營養到位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同時還要注意,兩餐間隔的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人的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裡還沒有排空,就接著吃下頓食物,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食慾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兩餐的間隔以4~5 小時比較合適,如果是5~6 小時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鍾與一日三餐:現代研究證明,在早、中、晚這三段時間里,人體內的消化酶特別活躍,這說明人在什麼時候吃飯是由生物鍾控制的。

◎大腦與一日三餐:人腦每天占人體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腦的能源供應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約需要110~145克。而肝臟從每頓飯中最多隻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臟即能為人腦提供足夠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與一日三餐:固體食物從食道到胃約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時才到達小腸。因此,一日三餐間隔4~5 小時,從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選擇:一日三餐究竟選擇什麼食物,怎麼進行調配,採用什麼方法來烹調,都是有講究的,並且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應該粗細搭配,動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類、薯類和新鮮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學分配是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來決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麼早晚各應該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較合適。

早餐的科學搭配:
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頭一天晚上進食的營養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時地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工作、勞動和學習的需要。早餐在設計上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將成為一天精力的主要來源。

◎早餐的重要性:專家經過長期觀察發現,一個人早晨起床後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會增高,且流動緩慢,天長日久,會導致心臟病的發作。因此,早餐豐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於心臟的健康。堅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長得壯實,抗病能力強,在學校課堂上表現得更加突出,聽課時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強,學習成績大都更加優秀。對工薪階層來講,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證,這是因為人的腦細胞只能從葡萄糖這種營養素中獲取能量,經過一個晚上沒有進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證足夠的葡萄糖供應,時間長了就會使人變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現象,無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況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個要素:就餐時間、營養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來說,起床後活動30分鍾再吃早餐最為適宜,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數量,而且還要講究質量。按成人計算,早餐的主食量應在150~200 克之間,熱量應為700 千卡左右。當然從事不同勞動強度及年齡不同的人所需的熱量也不盡相同。如小學生需500 千卡左右的熱量,中學生則需600 千卡左右的熱量。就食量和熱量而言,應占不同年齡段的人一日總食量和總熱量的30%為宜。主食一般應吃含澱粉的食物,如饅頭、豆包、麵包等,還要適當增加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學搭配:
俗話說「中午飽,一天飽」。說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於上午體內熱能消耗較大,午後還要繼續工作和學習,因此,不同年齡、不同體力的人午餐熱量應占他們每天所需總熱量的40%。主食根據三餐食量配比,應在150~200 克左右,可在米飯、面製品(饅頭、面條、大餅、玉米面發糕等)中間任意選擇。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滿足人體對無機鹽和維生素的需要。副食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如:肉、蛋、奶、禽類、豆製品類、海產品、蔬菜類等,按照科學配餐的原則挑選幾種,相互搭配食用。一般宜選擇50~100 克的肉禽蛋類,50克豆製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飢餓又能產生高熱量的炒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從而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但是,中午要吃飽,不等於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飽就可以。若是白領族少勞力的工作群在選擇午餐時,可選簡單一些清燙莖類蔬菜、少許白豆腐、部份海產植物做為午餐的搭配。

晚餐——接近睡眠須吃少:
晚餐比較接近睡眠時間,不宜吃得太飽,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應選擇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倫的一餐,所以對多數家庭來說,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豐富,這種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違背,因此在調整上仍與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時應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應。晚餐時仍應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盤,內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時可用海苔卷包起,做些變化。主食與副食的量都可適量減少,以便到睡覺時正好是空腹狀態。

一般而言,晚上多數人血液循環較差,所以可以選些天然的熱性食物來補足此現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黃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晚餐盡量

在晚上八點以前完成,若是八點以後任何食物對我們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類最好只有一種,不可多種肉類,增加體內太多負擔。晚餐後請勿再吃任何甜食,這是很容易傷肝的。

❹ 吃飯吃幾成飽比較健康該如何控制飯量呢

吃飯吃幾成飽比較健康?該如何控制飯量呢?相信大家吃飯的時候應該都會遇到一個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吃飯吃多少才算比較健康,吃幾成飽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自身一個健康的發展呢?那麼大家應該都能夠看到這一點,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一般吃飯要控制在8分飽,8分飽的話這樣的話。 可以給我們的腹部增加一些個,消化的時間也能夠讓我們的吃飯變得更加的健康,也能夠讓我們更好的去控制我們的飲食習慣,所以說這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所以說,還是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感受到這一點的內容的,確實也是比較重要的。

❺ 每日合理膳食營養的標準是什麼

每日合理膳食營養的標準是什麼?
有獎勵寫回答共8個回答
花珺4p
2020-02-26
TA獲得超過1112個贊
關注
成為第54位粉絲
【每日合理膳食的營養標准】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營養必須滿足人體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體力活動的需要。
成年人每日食譜里包括的四類食物
。(1)奶類
。如牛奶、乳酪、含有鈣質、蛋白質,可以強健骨骼和牙齒,每日飲250-500毫升牛奶為宜。
(2)肉類
。包括各種肉類、家禽、水產類及蛋,含有蛋白質、脂肪,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每日約4-6兩為宜。
(3)蔬菜、水果類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糖類和纖維素,增強人體抵抗力,暢通腸胃,每日最少要吃1 斤新鮮蔬菜及水果。
(4)五穀類
。如米、面,含有澱粉物質,主要供應人體的能量,滿足日常活動所需,每日約5-8兩為宜。 (注意:每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菜餚以清淡為宜。) 總之,成年人每日的食譜應包括奶類、肉類、蔬菜水果和五穀等四大類。奶類含鈣、蛋白質等,可強健骨骼和牙齒,每日飲200毫升為宜。肉類、家禽、水產類、蛋類、豆及豆製品等,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每日4-6兩為宜。蔬菜、水果類含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增強人體抵抗力,暢通腸胃,每日最少應吃1斤的米、面等穀物主要含澱粉,即糖類物質主要為人體提供熱能,滿足日常活動所需,每日約5-8兩為宜。合理膳食四句話: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編輯於 2020-02-26
查看全部8個回答
提高免疫力吃什麼_點擊這里了解
根據文中提到的抵抗力為您推薦
化放療期間營養難吸收,白細胞太低導致化放療中斷。化放療必備營養-美國進口怡補康,各項指標達標。化放療順利進行
武漢揚帆快車健康管理廣告
什麼蔬菜調理脾胃,人體為什麼會出現脾虛?
根據文中提到的肉類為您推薦
大雨小雨下不停,空氣中的濕氣變重,人會覺得疲憊,沒有什麼食慾,這個時候要注意為自己排除身體的濕氣,去濕氣可以喝一些去濕的食物……
vase.cq12yc.top廣告
五分鍾有問必答
1629人正在問
每日合理膳食營養的標準是什麼?
去提問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吃什麼食物養胃?腸胃不好的人,多吃這幾種食物,胃會越來越好
哪些食物可以養胃?立即下載拼多多APP,迅速了解哪些食物可以養胃你想知道的,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拼多多
廣告2021-09-26
什麼是合理膳食原則?
飲食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其中,有10條原則需要把握。
1播放
一天的合理營養膳食
人類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必須每天從食物中獲取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以往許多人往往看重營養不良的危害,認為營養不足可致體弱多病,會影響人體健康;相反對營養過度及營養不平衡的危害卻認識不足。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往人們往往認為肥胖是福相、富貴體型,是營養好的象徵和健康的標志,而實際上肥胖是熱量入超導致的營養不平衡的結果。肥胖有許多危害,使活動能力減弱自不必說,還與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因此,講究營養要講合理營養,也就是每日由食物攝入營養物質要適度,既不能缺乏,也不能過度。缺則不能滿足機體生理活動的需要,嚴重時可引起機體生理機能的改變和生化活動異常,甚至發生機體形態結構的異常,影響人體健康;過了也會引起機體異常改變,或體內積聚過多,或干擾其它營養物質的利用,使代謝異常,有時甚至可產生中毒現象,而這對人體的危害也絕不能低估。近年來被人們稱為現代文明的疾病,其中許多疾病包括癌症在內,就同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平衡有關。老年時期這種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平衡對健康的危害就更大。這已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總之,合理的營養能促進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改善機體的健康狀況,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合理營養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所謂合理營養是指膳食營養在滿足機體需要方面能合乎要求,也就是說由膳食提供給人體的營養素,種類齊全,數量充足,能保證機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需要。 (1)膳食中熱量和各種營養素必須能滿足人體生理和勞動的需要。即膳食中必須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纖維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且保持各營養素之間的數量平衡,避免有的缺乏、有的過剩。因此,食物應多樣化。因為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體所必需的一切營養素,所以多樣化的食物是保證膳食平衡的必要條件。 (2)合理的飲食制度。如餐次安排得當,可採取早晨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 (3)適當的烹調方法。要以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且有良好的食品感官性狀,能刺激食慾為原則。老年人的膳食宜嫩、軟,容易消化,一般應限制油膩食物。 (4)食品必須衛生且無毒。 當然由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不同,飲食習慣、健康狀況等也千差萬別,對營養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在實際生活中只有根據合理營養的基本要求,按照每個人的性別、年齡、勞動狀況、健康情況等方面綜合考慮,安排好每日膳食,才能真正達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2,186瀏覽
怎樣才能做到合理膳食
從1997年開始,中國營養學會先後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三個技術性的標准,指導公眾如何合理膳食。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些適合我國人群的膳食營養標准。 對這些膳食營養標準的宣傳不廣泛、政府部門的健康教育力度不夠以及民眾存在的諸多飲食誤區,導致了膳食營養標准沒有在民眾中發揮科學引導的作用。不科學的飲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當前各類慢性疾病呈高發趨勢。 糾正四大飲食習慣刻不容緩 習慣一:炒菜時多放油、糖、鹽,講美食不講營養。對此,李慶天教授說:「現在很多飯店或者居民,總是強調口味,光講美食而不講營養。為了口味好,很多人在炒菜時多放油多放糖,或者用油炸、油煎食物。」他說,當前我國每人平均每天攝入40克油,而我國發布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規定,油脂的攝入量每人每天不超過25克,而油脂和糖的攝入量過多會導致肥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鹽的攝入量過多也是當前我國人群面臨的一個問題,李慶天說,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標準是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標準是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10克,但目前我國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達到15-20克,北方居民喜歡口味重,鹽的攝入量更多。而鹽的攝入量過高會直接導致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習慣二:肉類消費猛增加,飲食結構西方化。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居民的飲食結構還是屬於標準的東方膳食結構,居民的飲食中,粗糧、豆類、薯類、肉類食物都有一定的攝入量;但現在居民的飲食結構卻出現了嚴重的西方化傾向,肉類、蛋類的消費劇增。李慶天說:「現在居民的飲食中,肉類所佔的比例至少比20年前高出一倍。」肉類是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往往會引起肥胖,且是某些慢性病的誘發因素。 習慣三:明知油炸食品不健康卻貪圖味美照吃不誤。經過高溫或者熏烤後,油條、麻花等油炸食品,烤羊肉串、熏魚、熏肉等烘烤食品會含有很多致癌物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致癌物質就是苯並芘;苯並芘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在人體任何部位都可引發腫瘤,毒性非常大,苯並芘可以通過胎盤侵害胎兒,可以通過乳汁侵害嬰幼兒,還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等。 習慣四:早餐太少晚餐太飽,一日三餐分布不均。李慶天教授說,平衡膳食要注意一日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別占總能量的30%、40%和30%;但現在的情況卻是,很多人的早餐吃得太少甚至不吃,而晚餐卻吃得太多太豐盛。他說:「不吃早餐,上午的能量從哪兒來?長期下來不生病才怪呢。晚上吃得太多不僅容易發胖,而且還會影響睡眠,吃得飽飽的,怎麼能睡得著啊?」 搭配確定適合你自己的食物 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介紹,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 寶塔各層位置和面積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谷類食物位居底層,每人每天應該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占據第二層,每天應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於第三層,每天應該吃125-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和豆類食物合占第四層,每天應吃奶類及奶製品100克和豆類及豆製品50克。第五層塔尖是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每一個人可根據平衡膳食寶塔,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自己的食物需要量,比如年輕人、勞動強度大的人需要能量高,應適當多吃主食,老年人、活動少的人需要能量少,可少吃些主食。平衡膳食寶塔建議的各類食物攝入量是一個平均值和比例,每日膳食中應當包括寶塔中的各類食物,各類食物的比例也應基本同膳食寶塔一致。日常生活中沒有必要樣樣照著寶塔推薦量吃,例如不必每天吃50克魚,可以每周吃2—3次,重要的是一定要遵循寶塔各層各類食物的大體比例,同類互換,調配豐富多彩的膳食,合理分配三餐食量,養成習慣,長期堅持。 不同人群的膳食標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不同人群的膳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嬰兒膳食:鼓勵母乳喂養,母乳喂養4個月後逐步添加輔助食品。 幼兒與學齡前兒童膳食:幼兒與學齡前兒童要每日飲奶,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幼兒每日飲奶或相應的奶製品不少於350毫升,還要注意吃蛋和蛋製品、半肥瘦的禽畜肉、肝類、加工好的豆類以及切細的蔬菜類,每周可吃一些動物和海產品類食物;學齡前兒童食物的分量要增加,並且逐步進食一些粗糧類食物。 學齡兒童膳食:要保證吃好早餐,少吃零食,飲用清淡飲料,控制食糖;學齡兒童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飲食,男孩子的食量不低於父親,女孩子不低於母親,尤其要吃好早餐,食量相應於全日量的1/3,食物要粗細搭配,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魚、禽、蛋、肉、奶類及豆類,不要挑食。 青少年膳食:青少年要多吃谷類,供給充足的體能,保證魚、肉、蛋、奶、豆類和蔬菜的攝入,避免盲目節食;青少年每日攝入的蛋白質應有一半以上是優質蛋白質,因此,膳食中應含有充足的動物性和大豆類食物;青少年每日攝入一定量奶類和豆類食品,能補充生長發育所需的鈣,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能促進鐵的吸收,青春發育期的女孩,要常吃海產品增加碘的攝入。 孕婦膳食:孕婦從第4個月起必須增加能量和各種營養素,滿足新陳代謝的需要;我國推薦膳食營養素供給量規定,孕婦中期每日的能量、蛋白質、鈣、鐵和其他營養素如碘、鋅、維生素A、D、E、B1、B2、C等都要相應增加,膳食中要增加魚、肉、蛋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含鈣豐富的奶類食物、含無機鹽和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等。 乳母膳食:我國推薦膳食營養素供給量建議乳母每日要增加蛋白質、鈣和能量的攝入,因此乳母每日要飲牛奶、多吃動物食物和大豆製品、水產品。 老年人膳食:老年人必須從膳食中獲得足夠的微量營養素,食物不宜過精,主食要粗細搭配,保證纖維和各種微量元素等的需要。 合理搭配膳食 合理的膳食構成,科學而營養地搭配,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方面。蔬菜類食物更是與我們的一日之餐密切相關。要正確食用蔬菜,除盡量減少其維生素的損失和毒性外,更重要的是正確地搭配。下面給讀者介紹10種重要的蔬菜搭配禁忌,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1.蘿卜(萊菔、蘆菔) 嚴禁與橘子同食,否則易患甲狀腺腫;忌與胡蘿卜、何首烏、地黃同食;服人參時也應忌食。 2.甘薯(紅薯、白薯、地瓜、山芋) 不能與柿子同食,兩者相聚後會形成胃柿石,引起胃脹、腹痛、嘔吐、嚴重時可導致胃出血等,危及生命;也不宜與香蕉同食。 3.韭菜(起陽草、懶人菜) 不可與菠菜同食,二者同食有滑腸作用,易引起腹瀉;不可與蜂蜜同食,同食易引起心痛;不可與牛肉同食,同食令人發熱動火。這里要特別提醒農村的朋友,炒蔬菜時注意不要放韭菜,況且色澤搭配也不科學。 4.茄子(落蘇、昆侖紫瓜) 忌與黑魚、蟹同食,同食有損腸胃,並且,一般過老熟的茄子不宜食,易引起中毒。 5.菠菜(菠棱萊、赤根菜) 不宜與豆腐同食,易使人缺鈣,當然亦忌與韭菜同食。 6.南瓜(番瓜、倭瓜、飯瓜) 不可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食;不可與羊肉同食,否則易發生黃疸和腳氣病。 7.竹筍(筍) 不宜與豆腐同食,同食易生結石;不可與鷓鴣肉同食,同食令人腹脹;不可與糖同食;不宜與羊肝同食。 8.茭白(茭瓜、茭筍) 不宜與豆腐同食,否則易形成結石。 9.芹菜(芹、旱芹、葯芹、香芹) 忌同醋食,否則易損傷牙齒;不宜與黃瓜同食。 10.芥菜(護生草、菱角萊) 忌與鯽魚同食,否則易引發水腫。
1贊·278瀏覽
合理膳食和營養的注意事項包括?
合理膳食也就是合理的汲取營養,不能因為食物的好壞影響自己進食的多少
132瀏覽2019-12-26
什麼是合理營養
合理營養: 合理營養是指膳食營養在滿足機體需要方面能合乎要求,也就是說由膳食提供給人體的營養素,種類齊全,數量充足,能保證機體各種生理活動的需要。 合理的營養能促進機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改善機體的健康狀況,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合理營養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5)飲食量多少才能保證健康擴展閱讀 方法: (1)、食物應多樣化 膳食中必須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纖維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且保持各營養素之間的數量平衡,避免有的缺乏、有的過剩。因此,食物應多樣化。 (2)、合理的飲食制度 如餐次安排得當,可採取早晨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 (3)、適當的烹調方法 要以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且有良好的食品感官性狀,能刺激食慾為原則。老年人的膳食宜嫩、軟,容易消化,一般應限制油膩食物。 (4)、食品必須衛生且無毒。 人們的生活環境不同,飲食習慣、健康狀況等也千差萬別,對營養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在實際生活中只有根據合理營養的基本要求,按照每個人的性別、年齡、勞動狀況、健康情況等方面綜合考慮,安排好每日膳食,才能真正達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❻ 每天攝入的各種食物的比例多少最好

成年人每日的攝入的食物應包括奶類、肉類、蔬菜水果和五穀等四大類。奶類含鈣、蛋白質等,可強健骨骼和牙齒,每日飲200毫升為宜。肉類、家禽、水產類、蛋類、豆及豆製品等,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每日4-6兩為宜。

蔬菜、水果類含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增強人體抵抗力,暢通腸胃,每日最少應吃1斤。米、面等穀物主要含澱粉,即糖類物質主要為人體提供熱能,滿足日常活動所需,每日約5-8兩為宜。

專家認為,科學飲食應結構均衡、營養平衡,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要合理。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每天能量消耗的60%左右,脂肪佔25%左右,蛋白質佔15%左右。

由此可見,碳水化合物在其中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人們每頓都應補充糧谷類食物,早30%,晚30%,中午可以多補充一點,40%左右。


(6)飲食量多少才能保證健康擴展閱讀:

穀物是最適合的營養餐

中國老百姓一直以谷類食物為主要的營養來源,但隨著人們口味的變化及應對快節奏生活的需要,谷類食物被人們忽視了。其實,穀物是最適合現代家庭中各年齡人群的理想營養餐。穀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B族維生素,同時也提供一定量的無機鹽。

穀物中脂肪含量低,約為2%。不同的穀物分別有各自不同的營養特點,相對於其他碳水化合物,穀物含有低脂肪、低膽固醇、能量持久釋放等特點。

健康飲食的組成

營養學家雖沒有規定一個人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但提出碳水化合物的產熱量一般占總熱量的60%左右為宜。這也就是說,一個人需要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和他的總熱量有關。老人由於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攝入應少一些;青少年正在生長發育階段,攝入應多一些。

健康飲食應為:糧食足量,男性每天應攝入碳水化合物400克,女性300克,其中應適當增加薯類糧食的比重。

借鑒世界營養學家廣泛推薦的地中海膳食結構,土豆為主的薯類食物每天應攝入170克,蔬菜、水果日攝入300~400克,奶類每天保證攝入200克,多吃雞、鴨、鵝、兔和魚肉,少吃豬肉。

健康人群,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能少於150克(3兩),更不能一點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在沒有碳水化合物攝人的情況下,機體將以大量的氧化脂肪產熱。脂肪代謝產物酮體可能會在體內積累,造成酮中毒。

❼ 人一天吃多少餐最健康

良好的營養,是保證學生生長發育,維護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而良好的營養則來自合理的膳食。 一日三餐是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也是合乎營養衛生的傳統食俗。俗話說「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是很有科學道理的。一般來說,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不應相差很多,醫學研究證明,早餐宜攝入高熱量的飲食,午餐可適當多一些。晚餐要以清淡少食為佳。這是因為人們在白天尤其是學生在上午學習量比較大,人體消耗的熱量也比較多。而晚餐後則一般活動量很少,消耗的熱量也自然較少。因此,早餐要攝取足量和富有蛋白質的食品,應吃得好;午飯要供給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饅頭為主的足量食品,吃得飽;而晚餐則宜吃清淡少油膩的飲食,而且要少吃,以七成飽為宜。一日三餐的正確分配應該是,早餐佔全日總餐量的30-40%,午餐佔40-50%,晚餐佔20-30%,晚餐的食品所含熱量不超過全天所需熱量的30%為宜。而高中生每天的食譜還應該包括以下四類食物: (1)五穀類 (2)蔬菜水果類 (3)蛋白質類 (4)油、鹽、糖等。 合理的一日三餐包括健康的飲食和良好的飲食習慣,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合理的烹調方法不但可使食物味美可口,促進消化吸收,還可起到消毒殺菌作用,但應注意盡量減少烹調過程中營養素的損失。例如,淘米時過度搓洗,高溫油炸食品,新鮮蔬菜切碎後長時間用水浸泡和長時間熬煮等都會導致營養素的損失。

❽ 正常一天三餐飲食標准

正常一天三餐飲食標准

正常一天三餐飲食標准,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這也是比較好的,我為大家整理好了正常一天三餐飲食標準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正常一天三餐飲食標准1

對於正常人正常飲食的情況下,一日三餐要求葷素搭配。早飯一般情況下都是以稀粥饅頭為主食,外加一個煮蛋和一杯牛奶或者豆漿,保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中午保證吃飽即可。米飯饅頭或者水餃,可以隨個人喜好,但輔食要求葷素兩樣,外加一個湯菜。晚飯可以少吃一點,多以蔬菜水果為主,補充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只有合理健康的飲食才能造就健康的身體。

三餐什麼時候吃最好

早餐

早餐:6:30-8:30

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餐。經過一晚上,體內儲存的糖原基本被消耗殆盡,需要從食物中獲取能量,防止低血糖現象。因此,早餐要吃得豐盛,多吃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當然也要適量攝入脂肪。 雖說早餐要吃得豐盛,但是還是要避免一些高熱量和高油脂的食物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早餐一餐的攝入熱量應佔一天總熱量的25%-30%。

午餐

午餐:11:30-13:00

午餐是承上啟下的一頓,早上忙碌的工作後,早餐提供能量基本被消耗完,而下午還需要繼續工作。中午這頓要補充充足的熱量來使得人們保持工作效率。午餐熱量約佔一天熱量的30%-40%。食物方面也要多樣化,首先主食是必須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減肥效果,可以用細糧搭配粗糧作主食,比如在白米飯中放些黑豆。菜餚方面要搭配一些葷菜,但還是要素菜為主。

晚餐

晚餐:18:00-20:00

晚上運動少,熱量消耗少,進食過多容易導致熱量過剩。但是晚餐離下一餐相隔12小時,中途難免會感覺飢餓。因此,晚餐最好進食一些飽腹感強但是熱量低的食物。比如粗糧、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晚餐的攝入熱量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為一天熱量所需的30%-40%。鑒於減肥需要,可以適當減少晚餐攝入熱量,但是千萬不要不吃晚飯減肥。

加餐時間

上午加餐10:30

上午10點半左右,人體新陳代謝速度變快,大部分人往往會隱隱感到有些餓了,這個時間需要吃個加餐補充能量,特別是學生、上班族等用腦一族,有助於集中精力、保持高效的學習工作狀態。加餐不拘一格,可以吃一個黃瓜或西紅柿,還可以喝半杯牛奶、1小瓶酸奶、兩三塊豆腐乾或者一小把堅果。值得注意的是,加餐後,午飯就要根據胃口酌情減量。

下午加餐15:30

下午茶15:30。午飯和晚飯的間隔時間較長,到了下午16點左右,體內葡萄糖含量已經降低。提前吃點下午茶,可避免思維變緩,防止出現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下午茶要像正餐那樣搭配,最好挑選2~3種具有互補作用,可以保證營養均衡的食品。比如一種穀物食品(餅干、麵包干),配一種奶製品,或一個時令水果,飲料以白開水和清茶為宜。

春季不能吃哪些東西

一、發霉甘蔗

正常甘蔗的橫切面是白色、無味的。受到真菌污染而發霉變質後甘蔗質地較軟,外皮無光澤,顏色較深,有酸霉等異味,且截面呈淺黃色、淺褐色至深褐色,甚至出現霉點。霉變甘蔗含有神經毒素,損傷人體中樞神經系統,食用後2—8小時即發病,嚴重者出現昏迷、呼吸衰竭、死亡,其死亡率和出現後遺症的概率達到50%。

二、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俗稱刀豆、芸豆。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徹底加熱可破壞這兩種有毒物質。若加熱不徹底,毒素留存極易導致食物中毒。一般吃後0.5-5小時便會發病,先是胃部不適,繼而惡心、嘔吐、腹痛;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頭暈、頭痛和發熱等症狀。

三、發芽馬鈴薯

馬鈴薯又稱土豆、山葯蛋、洋山芋,是我國家庭常用的蔬菜,很多農民家裡都會儲存一些,隨吃隨做。時間稍長,土豆表面會長出綠芽。馬鈴薯營養豐富,但內含有龍葵鹼,但未成熟馬鈴薯和發芽馬鈴薯含龍葵鹼較高,進食後極易中毒。

四、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里含有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是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鹼就有毒了。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渴等症狀,嚴重者可有血便、血尿或無尿。據專家介紹,秋水仙鹼是水溶性的,食用鮮黃花菜前一定要先經過處理,去除秋水仙鹼。

五、鮮木耳

春季是南方木耳瘋長的季節,有人認為,剛採摘的'木耳鮮嫩可口,但專家提醒大家還是不要立刻就食用,因為新鮮木耳含有一種卟啉類光感物質,人食用後,會隨血液循環分布到人體表皮細胞中,受太陽照射後,會引發日光性皮炎。這種有毒光感物質還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導致咽喉水腫。

六、野蘑菇

每年春季,毒蘑菇生長旺盛,是引起毒菇中毒的高發季節。每年均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因採食野蘑菇中毒甚至喪命。衛生監督部門提醒市民珍惜生命,提高警惕,切勿採食野蘑菇。

結語:三餐的科學進食的時間主要就是這幾個時間段了,當然,若是由於工作或者是一些其他原因的話,可以適當的根據自己的作息來調整。早餐吃的過早的話,在中午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加上一餐。春季是非常容易發生疾病的時期,所以在春季飲食一定要注意。

正常一天三餐飲食標准2

一、一日三餐的合理飲食時間

早餐7:00。清晨,太陽慢慢升起,身體也漸漸蘇醒。到了早上7點左右,胃腸道已經完全蘇醒,消化系統開始運轉,這個時候吃早餐最能高效地消化、吸收食物營養。滿分早餐至少應包括三類食物:谷類食物,如面條等;動物性食物,如肉類、蛋類、奶製品等;還有富含維生素C、可以補充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如果再加上一兩種堅果,那就更完美了。

午餐12:30。中午12點後是身體能量需求最大的時候,肚子咕咕叫就是在提醒大家要吃午餐。對於很多人來說,午餐時間雖然比較短,但仍要細嚼慢咽,切忌邊工作邊吃飯。完美午餐最好遵循三個搭配原則:一是粗細搭配,適當吃些小米、全麥、燕麥等,有助於預防便秘;二是干稀搭配,除了干糧外,最好喝些滋潤的湯粥類;三是顏色搭配,最好吃夠五種顏色,比如白色的米面,紅色的西紅柿、肉類,綠色的蔬菜,黃色的大豆、胡蘿卜,黑色的黑米、黑豆、黑芝麻等。

晚餐18:30。晚飯最好安排在18點至19點中間,如果吃得太晚,過不了一會兒就該睡覺了。食物消化不完就睡,不僅睡眠質量不佳,還會增加胃腸負擔,也容易誘發肥胖,導致多種慢性病。晚飯要吃得清淡,不能肥甘厚味,適當吃些肌纖維短、好消化的瘦肉、蛋類,少吃肥肉;晚餐還要保證食物多樣性,多吃蔬菜和粗糧,有助於攝入更多膳食纖維,增加胃腸動力;控制食量也很重要,飯後半小時適當鍛煉,可以避免脂肪堆積。

二、一日三餐的飲食原則

1、營養早餐:早餐食譜中可選擇的食品有穀物麵包、牛奶、酸奶、豆漿、煮雞蛋、鮮榨蔬菜或水果汁,保證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現代人一般晚上都習慣晚睡,經過一夜體能消耗,各種代謝物在體內也有一些堆積;而上午的學習及工作中大腦所需要的能量幾乎全部來自早餐,空腹不僅會影響正常的工作,而且容易發生低血糖昏厥現象。因此,吃好早餐可以給大腦提供充足的能量,對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較好的學習工作狀態非常必要。

2、豐盛午餐:午餐要求食物品種齊全,能夠提供各種營養素,如中式快餐、什錦炒飯、綠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外加一份高湯。午餐是現代人一日中的主餐,上午體內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素消耗較大,因此中午要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多攝入雞蛋、豆腐等食品,能為午後學習及考試活動提供能量及營養儲備,同時要防止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對健康不利,吃得過飽可使大腦靈敏度降低,影響學習和工作。

3、清淡晚餐:晚餐宜清淡,注意選擇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盡量多吃蔬菜,且注意不應吃得過飽。晚餐最好選擇:面條、米粥、鮮玉米、豆類、素餡包子、小菜、水果拼盤。晚餐要吃少。晚餐以少為好是長壽之道。晚上睡覺時,人的活動量降為最小值。如果攝入過多的營養物質,就會使過剩的營養物質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長此以往,增加心臟負擔,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還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影響睡眠,甚至引起胃腸疾病。

三、一日三餐標准食譜推薦

早餐:

炒蛋一份(一個雞蛋或者兩個蛋清)226g、低脂牛奶、半杯葡萄汁(或其他果汁)、一片全麥麵包,此早餐含熱量300卡、脂肪7克、膽固醇215克、鈉440毫克、碳水化合物25克、纖維質4克、蛋白質24克、鈣340毫克。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乳酪。

午餐:

蔬菜湯一碗、萵苣一個、碎蘿卜一碟、番茄一隻、雞腿一個、芝麻餅一個。此午餐含熱量330卡、脂肪10克、膽固醇80克、鈉1130毫克、碳水化合物29克、纖維質5克、蛋白質33克、鈣120毫克。其他適合中午吃的抗病食物:芹菜、漿果、檸檬、白蘭瓜、葡萄汁。

晚餐:

甜酸豆腐湯、炒芹菜、橘子片。此晚餐含熱量450卡、脂肪6克、膽固醇0克、鈉680毫克、碳水化合物88克、纖維質11克、蛋白質12克、鈣275毫克。其他適合晚上吃的抗病食物:牛奶、酸乳、乳酪、魚罐頭、強力鈣果汁。

四、各類食物的合理攝取量

各層類食物的功能、營養及健康攝取量

(一)高脂肪及高糖類

功能與養分:脂肪與糖直接或間接提供人體生理運行及活動所需熱能,在一定限度內對身體有利,但攝取過多有害。

健康攝影取量:其它層類的食物中所含的脂肪與糖分一般已能滿足人體所需,故應盡量避免額外進食。

(二)乳、肉、豆及蛋類

功能:肉類等可助長發育,維持新陳代謝,奶類有助於牙齒及骨髂健康。營養成分:肉類及奶類等均含豐富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脂肪;肉類中的鐵質及奶類中的鈣質含量特別豐富。

健康攝取量:適量,乳類食品每日1~2杯,瘦肉、家禽類、魚類、豆類及蛋類每日合計攝取3~7兩。

(三)蔬菜水果類

功能:增強抵抗能力,保持細胞健康,防止便秘。營養成分:含豐富維生素A和C,各種礦物質及纖維素。健康攝取量:多吃蔬菜水果對健康與美容均有益,蔬菜每日最少7兩,水果每日最少2~3隻。

(四)谷類、麵包、飯、粉及面

功能:供應熱能,補充消耗,保持體溫。營養成分:含澱粉質,少量維生素B及植物性蛋白質;全麥食物含纖維素。

健康攝取量:常被人們作為主食,自然總攝取量遠高於其它類食物。

正常一天三餐飲食標准3

一、人一天正常一日三餐大概需要攝入多少卡路里?

可以在網上找個BMR計算器算一下,或者用下面的方法計算。

基礎代謝計算公式

男性靜息代謝率:10 * 體重(kg)+ 6.25 * 身高(cm)- 5 * 年齡+5

女性靜息代謝率:10 * 體重(kg)+ 6.25 * 身高(cm)- 5 * 年齡-161

用上面的公式算出基礎代謝數值後,再用下面對應的運動水平系數相乘,就可以算出你的日常熱量消耗

1.2=靜坐的(幾乎不鍛煉或運動)

1.375=輕度活躍(少量鍛煉或運動,每周1-3天)

1.55=中等活躍(適量鍛煉或運動,每周3-5天)

1.725=很活躍(大量鍛煉或運動,每周6-7天)

1.9=極其活躍(高強度鍛煉或運動,從事體力勞動)

日常熱量消耗=基礎代謝(靜息代謝率)*運動系數,這個就是全天的熱量總消耗

如果要減肥,就讓熱量攝入低於日常活動量250-500大卡。

二、人一天正常一日三餐大概會攝入多少卡路里?

飯量不同,吃的東西不同,對不同人甚至同一個人來說,每餐和每天的熱量攝入都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下面就簡單的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早餐:

1、一碗燕麥粥+一個香蕉+一把堅果和乾果=1500+80+90=320

2、一個菜包子+一碗小米粥+一個煮蛋=150+130+80=360

3、一根油條+一碗甜豆漿+一個煎蛋=270+140+100=510

午餐:

1、一碗雜糧飯+一份芹菜香乾+一碗蔬菜沙拉=200+120+110=430

2、一個大饅頭+一盤魚香肉絲+一碟泡菜=260+550+30=840

3、一盤蛋炒飯+一小碗土豆牛肉+半盤香菇油菜=500+210+100=810

晚餐:

1、一碗面條+一碗麻醬菠菜=400+200=600

2、一份砂鍋豆腐+一個麻醬燒餅=300+300=600

3、一盤素餃子(15個)+一碗味噌湯=600+100=700

不算平時的加餐或零食,這樣飯量不大的一日三餐大約是1350-2050大卡熱量

一般來說,每日所需熱量與性別、身體活動情況,體重大小等都有關系。輕體力女性一般每天需要1500-2000千卡,輕體力男性是2000-2400千卡。在日常所購食物的營養標簽中,「每日所需標准百分比」是以2000卡路里的飲食為計算標准,2000卡路里就是人們每日飲食攝取的大概平均值。但人的身體可能需要多於或少於2000 卡路里的量。身高、體重、性別、年齡和活動水平都會影響熱量需求。當計算機體每天需要多少卡路里時,主要考慮基礎代謝率、體力活動和食物熱效應三個因素。基礎代謝率佔一天中所消耗卡路里的大約60%到70%;

體力活動是卡路里消耗的第二大因素,包括人體所有活動;食物熱效應是用於消化吃下的食物所需的能量。

一般來說,成年人一天攝入約1500-2000大卡(根據性別、年齡、體重略有不同,可至醫院診所使用專業型體重計測量基礎代謝率)

閱讀全文

與飲食量多少才能保證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2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