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兒童如何保持口腔健康
加強營養,注意補充鈣、磷等微量元素及其他維生素,使牙頜系統能夠較好地發育。
適當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增加口腔的自潔能力,同時增強牙周組織的抗病能力;
另外避免養成 單側咀嚼、口呼吸、咬筆桿 等不良習慣,盡量減少吃甜食的次數等。
如何讓兒童的口腔 健康 呢?
1、鼓勵兒童多吃纖維性食品,增強咀嚼功能 孩子們應該注意均衡飲食,不挑剔,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新鮮水果以及其他纖維含量高、營養豐富的食物,這不僅有利於牙齒的自潔,還不容易發生齲齒,也有利於口腔頜面生長和發育,促進牙齒的有序排列,增強牙齒咀嚼功能。 2、督促孩子睡前刷牙後不要吃東西 睡覺時口腔內唾液分泌較少,口腔自我清潔效果較差,如果睡前刷牙之後吃東西,那麼刷牙就沒有意義了,此外,孩子們應該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除了一日三餐外,盡量少吃零食。
3、孩子學習刷牙,父母應該幫助和監督 一般三到四歲的兒童動手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明顯提高,家長和教師可以開始用簡單的「圈畫」法教孩子刷牙,重點是將牙刷放在牙齒表面,輕輕按壓牙刷使其彎曲,在牙齒表面畫上圓圈,每部位反復畫三到五圈,將牙刷豎立在前牙舌側,上下刷牙齒表面,另外,家長還應幫助孩子每天刷牙一次,直到開始上小學,在選擇牙刷的時候,要選擇適合兒童的牙刷。
4、幫助孩子盡快戒掉口腔不良習慣 大家在生活中,要戒掉孩子的不良習慣,像是吮指、咬下唇、張開舌頭等,學前兒童應該每六個月接受一次口腔 健康 檢查,在這個階段,牙弓開始發生變化,牙齒之間有間隙,為替牙做准備,但容易造成食物嵌塞,導致牙齒之間出現齲壞,所以發現自家孩子有齲病應該盡早治療。
5、使用氟來防止乳牙齲病 含氟牙膏對齲齒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學齡前兒童可以用含氟化物的牙膏刷牙,但每次劑量標準是豌豆大小,並在家長或老師的監督和指導下,以防止出現錯誤。
兒童的牙齒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 護牙要從小抓起,所以家長有責任,有義務監督孩子,每天認真刷牙,對孩子的未來是有好處的,不要出現小小年紀就壞牙的情況。
因年齡段的不同,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牙齒萌出發育也存在不同,所以針對每個年齡段,採取相應的口腔保健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不僅對預防口腔疾病有益,而且還使兒童終生受益哦‼
跟著華植 來看看孩童成長的四個時期,必須要知道的口腔知識‼
第一、嬰兒期(0~1歲)
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開始一些基本的口腔保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幼兒期(1~3歲)
這個年齡是變形鏈球菌在嬰幼兒口腔中定植的時間,變形鏈球菌是主要的致齲病。
第三、學齡前期及學齡期(3~6歲,6~12歲)
此時的兒童尚未完全掌握刷牙方法,加上孩子自律性差,因此,家長必須繼續幫助(學齡前期)或監督(學齡期)孩子刷牙。
第四、青少年期(12~18歲)
對於口腔工作人員和家長來說繼續幫助和指導青少年渡過這段困難時期是非常重要的。
兒童口腔 健康 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是小孩還沒有那個保護牙齒的意識,二是現在很多家長也沒有關於口腔 健康 的意識,小孩牙爛了就等它換牙啊 所以,要想兒童有一個良好的口腔 健康 首先家長先行。具體保持兒童口腔 健康 的方法大概如下幾點:
一,家長要監督孩子刷牙,尤其睡前刷很重要,不要讓孩子自己拿牙刷搞兩下就完事
二,控制孩子睡前刷完牙不要再吃東西了,有些小孩敢含著糖睡覺的。平時吃完東西要讓孩子學會漱口
三,給孩子做一些預防性的措施,如給六齡齒做窩溝封閉,塗氟。現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有補貼,給小孩免費做窩溝封閉
四,乳牙爛了,沒到換牙年齡也要帶小孩去補上。如果確實爛的要拔了,要做一下保持拔牙間隙措施
五,經常買一些堅果類的食物給小孩吃,有利於小孩頜骨發育,也有利於乳牙恆壓的替換。現在很多小孩就是吃的太精細了,恆壓長出來乳牙還沒掉,導致所謂的「雙排牙」
1、盡量少吃甜食,避免喝飲料,糖水,讓孩子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從小預防齲齒,蛀牙,這是最重要的,
2、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勤刷牙,正確刷牙,
3、培養孩子用鼻子呼吸,特別是感冒後,及時徹底治癒,避免用口腔呼吸,保證牙顎發育正常。
寶寶一般6個月開始出牙,在寶寶出牙時,就給孩子做口腔保健。
來自口腔醫生專業的建議:
1.嬰幼兒時期兩歲半長齊乳牙,奶瓶喂養牙齒長時間浸在奶液中加上奶粉含糖量高,容易造成齲齒, 吃完奶要刷牙或漱口 。 2.兒童時期從口腔清潔衛生抓起, 保證一天刷牙兩次,早晚各一次,飯後勤漱口 ;保持牙面的干凈光潔,組織菌斑的附著,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3.盡量浪避免多糖食物和零食 糖在口腔細菌的作用下回產生破壞牙齒的酸性物質,因此讓孩子 少接觸甜食和碳酸飲料,多吃富含鈣質和粗纖維的食物 ,注意營養平衡。 4.對於易患齲齒的兒童進行 窩溝封閉和塗氟 3-6歲兒童蛀牙高峰期,家長應該經常的觀察孩子牙齒,每半年定期到口腔醫生處檢查1次,定期塗氟可以促進牙釉質礦化有效預防齲齒,防止孩子蛀牙。 5.發生蛀牙要立刻處理,一顆齲齒如果長時間不處理會連帶影像周邊的牙齒,所以壞了要及時治療處理不然影響恆牙釉質發育,而且 長時間缺失乳牙會影響牙槽骨發育導致面型發育不良牙齒不齊,甚至身體營養的攝入影響全身發育。 6.對於有地包天、口呼吸、咬嘴唇、允指、托腮、吐舌等不良習慣的應做 肌功能矯正,早期干預咬合誘導 ,避免將來更大的錯合畸形以及面型骨骼發育。
1、進行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有利於預防嬰幼兒齲齒,親喂母乳時應保持正確的喂養姿勢,瓶喂母乳或人工喂養時,奶瓶不要偏向一側,不要緊壓寶寶上下頜。餵奶後用少量的溫開水清潔寶寶口腔。
2、幫助並監督孩子刷牙
孩子年紀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父母應教會和幫助兒童刷牙。可選用軟毛小頭的尼龍牙刷,易於清潔牙和按摩牙齦。家長應每日幫孩子刷牙一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學,這樣才能保證刷牙的效果。
3、接受口腔 健康 檢查
3-6 歲是兒童齲病的高峰期。該階段牙弓開始發生變化,出現牙間隙,為換牙做准備,因此易造成食物嵌塞,引發鄰面齲。所以提倡學齡前兒童每 6 個月接受一次口腔 健康 檢查。
保持和增進口腔 健康 必須從學齡前兒童抓起。 健康 完整的乳牙列能夠發揮正常的咀嚼功能,可保障恆牙和頜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不但有利於孩子准確發音,還能引導恆牙正常萌出,使兒童獲得 健康 並使用終生的恆牙。
⒈重視刷牙,特別是晚上刷牙,刷牙過不再進食,刷牙盡量一周家長給孩子刷一次,不要兩三下就完事,每次3-5分鍾
⒉減少甜食的攝入,飲料、酸奶盡量用吸管;
⒊定期口腔檢查,有齲齒早發現早治療;
⒋必要時塗氟或者窩溝封閉,減少齲壞的可能;
⒌讓孩子避免口呼吸,咬唇等不良習慣
下面是給父母提的建議分享給大家~
1.重視孩子的口腔 健康 。主要的還是生活飲食習慣這一塊。
現在有很多的孩子都非常的喜歡甜食,其實這也是導致齲齒的主要原因,控制甜食的攝入所以盡量在睡覺前不要吃甜食,睡前、要刷牙。小孩子的牙齒比較柔嫩,盡量選擇軟毛牙刷,避免損傷牙釉質。
2.父母應該做好口腔衛生的示範,不要把過自己嘴食物再給孩子吃,尤其有牙齒問題的家長,因為你嘴裡的變形鏈球菌會通過這種方式傳給孩子,從而增進孩子齲齒的風險。幫助、督促孩子正常刷牙,榜樣的力量很大喲~
3。定期每3-6個月帶孩子去看牙醫,為牙齒做好防護,定期檢查牙齒,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最後,如果孩子睡覺打呼嚕、鼻子總不通氣或習慣用嘴呼吸,建議去口腔科或者耳鼻喉科就診。口呼吸有可能由扁桃體、鼻腔或口腔問題等多種因素造成,有些牙齒畸形也會導致氣道狹窄,影響呼吸的。
❷ 如何讓兒童口腔更健康
1.鼓勵兒童多吃纖維性食物,增強咀嚼功能
兒童應注意平衡膳食、不挑食,多吃蔬菜和新鮮水果等纖維含量高、營養豐富的食物,這樣,既利於牙齒的自潔作用、不易患齲病,又有利於口腔頜面的生長發育,促使牙齒排列整齊,增強咀嚼功能。
2.睡前刷牙後不再進食
睡眠時人的口腔唾液分泌量最少,口腔的自潔作用差,如果刷牙後睡前再進食食物,那刷牙就沒有意義啦。此外,兒童應養成規律飲食的習慣,除每日三餐外,盡量少吃零食。
3.兒童學習刷牙,家長應幫助和監督
從3—4歲開始,兒童動手能力和四肢協調性明顯增強,家長和保教人員可開始教兒童自己用最簡單的「畫圈法」刷牙,其要領是將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輕壓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畫圈,每部位反復畫圈3-5次,前牙舌側需將牙刷豎起上下刷,牙齒的各面(包括唇頰、舌及咬合面)均應刷到。此外,家長還應每日幫孩子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學,這樣才能保證刷牙的效果。兒童應選用適合其年齡的兒童牙刷。
4.幫助孩子盡早戒除口腔不良習慣(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
提倡學齡前兒童每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3—6歲是兒童乳牙患齲的高峰期。該階段牙弓(在肉紅色的牙床上, 牙齒沿著牙槽骨依次排列成弓形 )開始發生變化,出現牙間隙,為替牙做准備,但易造成食物嵌塞,引發牙齒之間出現齲壞。齲病早期治療所需時間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費少。)
5.局部用氟預防乳牙齲病
含氟牙膏具有一定的預防齲病的作用。學齡前兒童可用兒童含氟牙膏刷牙,但每次用量為豌豆粒大小,並在家長或老師的監督指導下應用,以防誤吞。另外,可在醫院和幼兒園接受由專業人員實施的牙齒局部塗氟,預防齲病。
6.乳牙齲病應及時治療
齲病影響兒童口腔和全身健康。齲病最初的表現是在牙表面有白堊色改變(牙釉質脫礦),有色素沉著則牙齒局部變色,一般為褐色或黑色,進而牙齒表面硬組織剝脫,形成齲洞,直至牙齒完全崩解、脫落。齲病可以引起兒童牙痛,牙齦、面部腫脹,甚至高熱等全身症狀。齲病長期不治療可造成兒童偏側咀嚼,面部發育兩側不對稱;還可影響恆牙的正常發育和萌出。如果沒有健康的牙齒,兒童不願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影響身體正常生長發育。因此,「乳牙總是要換的,壞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錯誤的。
7.及時治療牙外傷
乳牙外傷常發生於2歲以上的幼兒,多為前牙,一般是跌倒所致。外傷可能會把牙齒碰松、碰折、碰掉等,乳牙外傷可能會影響以後恆牙的發育和正常萌出,應及時到具備執業資質的醫療機構就診。
參加體育活動和游戲時,兒童最好穿膠底防滑的旅遊鞋、運動鞋。在進行滑板、滑輪等高速度、高風險運動時,應戴頭盔、牙托等防護用具,減少牙齒受傷的風險。
牙齒是不可再生的硬組織,如果受傷後出現牙齦出血、牙齒裂紋、折斷、松動、移位,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8.用窩溝封閉方法預防「六齡牙」(第一恆磨牙)的窩溝齲
「六齡牙」是萌出時間最早的恆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強大,也最容易發生齲病,甚至過早脫落,所以保護兒童的第一恆磨牙很重要。窩溝封閉是預防恆磨牙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需要提醒的是窩溝封閉後還應認真刷牙,在定期口腔檢查時,如果發現封閉劑脫落應重新封閉。
9.注意防治青少年牙齦炎
青少年牙齦炎表現為刷牙和咬硬物時牙齦出血、牙齦紅腫、口腔異味等,其病因與青春期性激素水平變化有關,更主要的是牙菌斑堆積所致。所以,預防和治療青少年牙齦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刷牙清除牙菌斑。發現牙齦出血後,應更注意刷出血部位,輕柔地反復多刷幾次,並結合使用牙線徹底清除該處牙菌斑。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時,應到具備執業資質的醫療機構就診。
10.牙齒排列不齊應及時診治
剛萌出的兩顆上前牙之間縫隙較大,正常情況下會隨著其他前牙的萌出,間隙自動消失。如間隙過大或不能自動關閉,應到醫院檢查。家長千萬不可簡單地用橡皮筋關閉間隙。通常在12歲左右,乳牙完全替換為恆牙。如果存在牙齒排列不齊等畸形,可在此時期矯治,易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需要提醒的是,接受正畸治療的兒童每餐後均應刷牙,以清除因佩帶牙齒矯治器影響而滯留的菌斑和食物殘屑,建議選擇正畸專用牙刷和牙間刷清潔牙齒。
❸ 口腔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1、牙齒沒有扭轉;
2、牙列排列曲線良好;
3、牙齒軸向傾斜角度良好;
4、上下牙列間咬合關系良好;
5、牙齒間緊密接觸,沒有間隙;
6、牙冠唇舌向或頰舌向傾度良好。
(3)以什麼反映幼兒口腔健康狀態擴展閱讀:
細心保護方法:
1,正確刷牙和使用牙縫拉線清除牙垢。
2,每年兩次看牙醫,進行檢查和清洗。
3,選擇脫色、粘結或鑲嵌瓷牙。
4,對已經發生變化的牙齒補鑲或整形。
❹ 牙齒是怎麼反映人的健康狀況的
牙齒中有許多的神經,而牙齒在口腔中所以和牙齒的健康程度能最大的反映出一個人的健康。
首先,口腔的衛生環境非常直接地反映了一個人對於健康的觀念和態度。 口腔是人體內可以直接看到和清潔的復雜帶菌環境。你的生活習慣和對健康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著細菌的生活環境,也決定你口腔健康的好壞。看一眼你的牙齒,看到常見抽煙的煙漬,這個人估計肺功能受損;看到牙齒過多的磨損,這個人可能磨牙,可能焦慮或者精神壓力較大。
一定要注意觀察牙齒的健康程度。
❺ 兒童口腔健康體檢表什麼內容
口腔健康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牙齒健康是指牙齒、牙周組織、口腔相鄰部分及頜面部均無組織結構與功能異常。表現為:牙齒清潔,無齲齒,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由此可見,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衛生,健全的口腔功能及沒有口腔疾病。 齲齒的發病原因及防治 齲齒的發病原因目前雖尚未完全明確,但初步確定齲齒的發生與以下四個因素有關:
a.細菌的作用 細菌在牙齒表面形成菌斑,分解食物中的糖類產酸,導致牙齒脫礦
b.食物的因素 食物過細、過黏,易於粘附在牙面上,食物中糖含量過高,都容易導致細菌大量繁殖
c.牙齒的條件 有明顯解剖缺陷(如深窩溝)或排列不整齊的牙齒,容易導致食物積聚,利於細菌繁殖產酸
d.時間因素 以上情況時間越長,患齲幾率越高
齲病的防治以預防為主,而預防齲齒的關鍵內容是保持口腔衛生:
a.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飯後刷牙的良好習慣,定期使用牙線。
b.定期口腔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期齲治療簡單,痛苦小,效果好,齲病一旦進展到牙髓疼痛,治療起來程序復雜,需要多次復診,治療反應大,患牙預後較差。
c.提高牙齒的抗齲能力,可使用含氟牙膏,兒童還可飲用氟水、用0.5%氟化鈉溶液漱口等。對於兒童新萌磨牙可進行窩溝封閉。
d.長期用優質的漱口水,早晚刷牙後堅持用,因為只有液體才能360度的維度能讓口腔清理干凈。
❻ 學前兒童的牙齒有什麼特點 舉例說明如何保護學前兒童的牙齒
人的一生有兩副牙齒:乳牙和恆牙。乳牙20顆,恆牙28~32顆。
牙列分期
無牙期:出生—6,8月
乳牙列形成期:6,8月—3歲
乳牙列期:3—6歲
混合牙列期:6—12歲
恆牙列期:12歲以後
如何保護兒童牙齒健康
1,從長出的第一顆牙開始刷牙
寶寶剛長牙家長可以用紗布纏繞在手指上給寶寶刷牙,大一點可以用軟的小指套給孩子刷。3歲以後可以使用牙刷給孩子刷,慢慢教會孩子使用牙刷
2,窩溝封閉
不去除牙體組織,在牙面的點隙裂溝塗布一層粘結性樹脂,隔絕口腔致齲環境,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侵蝕,達到預防齲病發生的一種有效防齲方法。
3,塗氟
利用氟化泡沫防治齲齒,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和行之有效的防齲方法。兒童最好從3~4歲開始,每半年塗一次,直到6歲為止。氟化泡沫防齲齒是運用泡沫的形式,使牙齒表面和縫隙附著泡沫,釋放氟化物,防齲齒。
4,多吃水果少吃糖
5,兒童口腔健康五部曲:限制吃甜食的次數,每天使用牙線,每半年一次口腔檢查,每天至少刷牙兩次,使用含氟牙膏軟毛牙刷
❼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
兒童口腔護理意義重大,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口腔健康。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兒童口腔保健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口腔保健知識
1.要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飯後用溫開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刷牙的次數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會損傷牙齒,刷牙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刷牙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順著牙,豎著刷,刷完裡面再刷外面。不可橫向來回用力刷,否則會損傷牙齦。
2.平時要注意牙齒衛生,保護好牙齒。平時要少吃糖果。尤其是臨睡前不要吃糖,預防齲齒。此外,要注意平時的衛生習慣,不咬手指頭,不咬鉛筆頭等異物,不用舌頭舐牙齒。
3.如果牙齒有病,應及時就醫。遇有蛀牙壞牙,應予以修補或拔除。
要做到以上幾點並不難,關鍵在於要持之以恆。願同學們都擁有一副健康而美麗的牙齒。
良好的口腔保健不是擁有健康美麗牙齒的唯一途徑。飲食習慣同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就是一點建議,能夠幫助你擁有美麗的微笑!
您的牙齒:健康和美麗的主要標志牙齒使我們能夠享受到多種多樣的食物!健康的牙齒能讓我們無所顧忌的咀嚼較硬的食物、肉類、生的食物、水果……良好的咀嚼能夠加強牙齦的強度、促進唾液分泌,而它們參與消化過程,對牙齒起到殺菌的作用。除了遺傳的因素,我們牙齒的顏色和硬度還取決於牙齒保健和飲食習慣。
為了保持牙齒的健康:均衡飲食!
均衡的飲食、適量分配一天中的各餐(為了避免吃零食,一天中應安排四餐:早餐、午餐、晚餐和點心時間)對堅固的牙齒十分有利。事實上,這有利於我們的牙齒更好的抵抗刺激:釉質侵蝕、齲齒……生鮮食物,例如胡蘿卜、紅皮白蘿卜或者蘋果在被咀嚼的時侯,在牙齒表面進行摩擦,實際上起到了清潔牙齒的作用。此外,脂類、某些蛋白質(乳酪的酪蛋白)、礦物質(磷、鈣、氟……)還有維生素D具有抗菌作用,限制釉質的無機鹽排出。
相反的,零食,特別是那些「軟」食品、碳水化合物食品(糖果或者甜飲料、麵包、糕點……)或者酸性食品(蘇打水、水果、果汁),通常會增加齲齒的危險。糖分可以轉化為酸,而酸可能破壞牙齒表面的釉質。如果有可能,在每次吃完食物之後要仔細的清潔牙齒。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認真漱口或者嚼一塊無糖的口香糖。事實上,任何唾液流量的增加都降低了齲齒的危險性。要指出的是過量飲用咖啡、茶和吸煙過量可能使牙齒發黃。
四種奶製品讓牙齒更堅固它們是我們所需要的鈣質和磷質的最好來源、牙齒釉質和牙根支撐骨的主要礦物質材料。乳齒的礦化作用開始於懷孕的第四個月,石齒的礦化作用開始於出生的第一年。牙齒生成之後,釉質更新並一直保持下去。我們應該飲用牛奶,最好不要喝甜飲料。奶製品(酸奶等等)還帶來了鈣質、磷質和維生素D,後者將增加鈣和磷的吸收。最後,酪蛋白,奶中主要的蛋白質,能限制牙齒釉質無機鹽排出過多。過去人們的做法就很好:通常在吃過甜點之後才吃乳酪,藉助於酪蛋白的限製作用和奶中的脂類,減少由碳水化合物中分泌出的酸。
多喝礦泉水,它是氟的天然來源天然礦泉水滿足了人體對於氟的需求量。氟可以增加牙齒的'釉質,堅固牙齒,保護牙齒免受微生物的侵蝕。大多數礦泉水每升中含0.3毫克的氟,但是也有的每升含量高達8毫克。我們在餐桌上還可以見到氟化鹽。對於孕婦和兒童,還有用氟製成的葯片(根據年齡,0.5毫克到1毫克)。在茶水、海魚和某些蔬菜(菠菜、紅皮白蘿卜……)中也含有氟質。但是,過量的攝入氟質(每日多於2毫克)可能會使牙齒變黑。
利用巧克力和無糖口香糖的好處事實上可可中含有丹寧酸、氟質和磷酸鈣。這三種物質都參與保護牙齒的工作。
在「無糖」口香糖中,蔗糖為甜味的多元醇所取代,但是並不會導致齲齒:木糖醇發揮殺菌的作用,有利於減少牙斑,還有山梨醇(從葡萄糖或果糖中合成的糖分,用作人工甜矯味劑)。因此一顆2.2克糖衣口香糖只含有3.8卡路里熱量。
如何保護牙齒?
1、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做到飯後漱口,早晨和晚上都刷牙,每次應該刷3分鍾。
2、掌握正確刷牙方法:應採用豎刷法即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每一個面都刷到。
3、正確選擇牙刷:要使用自已的牙刷刷牙。應該購買和使用保健牙刷,而不要用不合格的牙刷(如刷毛太硬或刷毛太密)刷牙。同時要注意保持牙刷的清潔衛生和好的狀態(如牙刷的毛不能歪倒脫落),最好每3個月更換一把。
4、正確選擇牙膏:根據自已口腔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牙膏。含氟牙膏能降低40%的齲齒發病率,但3-4歲前的孩子及高氟地區的人不宜使用。不宜長期使用某一種葯物牙膏。
5、牙簽和牙線的使用:牙簽對上年紀的人很適用,但年輕人最好不用,以免出現牙隙變大。牙簽應選用清潔、不易折斷、光滑、無毛刺,橫斷面呈扁圓形和三角楔形的。牙線對牙齦損傷小,較安全,但使用時用力要輕柔。注意不要壓入齦溝以下過深的齦組織內。
6、定期做口腔檢查,及時治療牙病或口腔疾病。在幼兒時期,進行窩溝封閉能有效預防齲齒。
7、不用牙齒咬硬物(如不能用牙開啟瓶蓋等)。
8、牙齒缺失、缺損後應及時鑲補。牙齒的缺失、缺損對健康有一定的影響,如能及時修復,可保護牙齒健康,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牙齒缺失易造成鄰牙松動,對側牙伸長和咬合創傷,也可造成食物嵌塞引起口臭、齲齒、牙周病等問題。
1.要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飯後用溫開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刷牙的次數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會損傷牙齒,刷牙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刷牙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順著牙,豎著刷,刷完裡面再刷外面。不可橫向來回用力刷,否則會損傷牙齦。
2.平時要注意牙齒衛生,保護好牙齒。平時要少吃糖果。尤其是臨睡前不要吃糖,預防齲齒。此外,要注意平時的衛生習慣,不咬手指頭,不咬鉛筆頭等異物,不用舌頭舐牙齒。
3.如果牙齒有病,應及時就醫。遇有蛀牙壞牙,應予以修補或拔除。
❽ 如何維護孩子的口腔健康
牙齒的健康會影響一個人的美觀,所以保護牙齒要從小做起,那麼孩子的牙齒健康應該怎麼維護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學醫的人都很注重口腔健康,但依然被牙齒問題所困擾,是因為這幾個牙齒小時候就出了問題。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會從小就好好愛護牙齒,注重口腔健康,可惜那時候什麼也不懂,也沒有人教我。 因為自己飽受牙疾之苦,自己有了孩子後,我不想讓她長大後被同樣的問題困擾,希望她長大後能有一口整齊漂亮的牙齒,能自信的笑,不需要每次吃飯小心翼翼,吃完飯後牙塞得難受,不需要經常被牙痛折磨。我特別關注她的牙齒健康,從她有了第一顆牙以後,只要自己在家,就會幫她刷牙,也會定期帶她去看牙醫、塗氟、做窩溝封閉。 我幼年時候的生活和醫療條件和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遺憾的是,現在我作為一個兒科醫生,卻還是經常看到很多來就診的孩子滿口的爛牙。有的時候看到孩子父母穿著滿身的名牌,但孩子一張嘴卻慘不忍睹。 如何維護和提高幼兒口腔健康,這種話題本來輪不到我這個小兒外科醫生來說,但因為自己有切身之痛,現在在工作中看到還有那麼多孩子在走我幾十年前走過的路,深感父母對孩子口腔健康關注得太少了,大概是因為齲齒這樣的口腔問題是一個緩慢而持續的過程,不像感冒發熱這樣的急性問題讓家長著急焦慮。 要維護孩子的口腔健康,關鍵還是要提高父母對孩子口腔健康的認識,從而提高關注意識。 醫生貼士:如何維護孩子的口腔健康 1.一旦長了牙,家長就要每天給孩子刷牙,用含氟牙膏每天刷2次,3歲以內牙膏用量為米粒大小,到了3歲要用豌豆大小。在孩子學會自己熟練刷牙之前(通常在8歲左右),家長每天都要幫助、指導孩子刷牙。 2.建立良好的入睡程序:刷牙、聽故事、睡覺,睡覺前刷好牙就不要再吃東西了,不要讓孩子含著奶瓶睡覺。 3.為避免奶瓶齲,1歲起就應該逐漸戒掉奶瓶。 4.少吃含糖食物,鼓勵孩子平時只喝白水,不喝碳酸、含糖飲料,100%純果汁飲用也應有所限制,建議每天不超過110~170ml。 5.父母應該做好口腔衛生的示範,不要把過自己嘴的食物再給孩子吃,尤其是有牙齒問題的家長,因為大人嘴裡的變形鏈球菌會通過這種方式傳給孩子,從而增進孩子齲齒的風險。 6.定期帶孩子看牙醫,塗氟、做窩溝封閉,為牙齒做好防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❾ 兒童口腔保健有哪些特點
兒童時期是處在長身體和增長知識的重要階段,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兒童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提高對口腔知識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兒童口腔的衛生是口腔保健的關鍵,如果兒童不注意口腔的衛生,就會導致口腔多種疾病的發生。
首先家長和兒童都要高度重視口腔衛生和口腔保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在這時候要特別注重飲食的平衡,盡量教育兒童做到不要挑食,在保證好兒童蛋白質、鈣、磷等礦物質的同時,而且還要囑兒童多吃些含纖維素高和粗糙的食品,以增強兒童口腔的咀嚼功能,纖維食物也有利於口腔黏膜及牙齒的潔凈,對兒童口腔的發育也是很有好處的。
隨著兒童年齡的逐漸增大,齲齒的發生率也逐漸增加,所以,一定要培養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盡量減少兒童攝入甜食和黏稠性很強的食品,少喝碳酸飲料,以保持口腔牙齒的潔凈。
刷牙是兒童口腔保健的重要內容,家長要教會並監督兒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要選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兒童要養成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的好習慣,特別是在睡前刷牙後盡量不要再吃食物,盡可能使牙面保持清潔。如果不注重口腔衛生,口腔內形成牙菌斑,經過長時間的作用,慢慢就會導致兒童齲齒的發生。在這個時期父母的示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最好做到父母和兒童一起刷牙和飯後漱口,教會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兒童齲齒和口腔疾病的發生。
兒童在戶外活動時還要積極預防牙齒和頜面部的外傷,如遇牙外傷要盡快到醫院就診及時處治。兒童口腔的保健是多方面而又細致的工作,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並制定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兒童口腔的健康發育,防止口腔各種疾病的發生,只有兒童的口腔健康了才能保證兒童的身體健康
❿ 《兒童口腔健康管理》—兒童常見口腔疾病與錯合畸形
兒童常見口腔疾病與錯合畸形,通俗的說,就是孩子常見口腔疾病與孩子牙齒長歪了的關系 。
錯合畸形(malocclusion)是指影響兒童顱面協調、美觀及功能的不正常咬合和顱面結構及生長。大多數錯合畸形是兒童在顱頜面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顱面牙合結構、功能和美觀的異常。錯合畸形的發生不僅與遺傳因素有關,兒童時期乳牙齲壞、牙髓根尖周疾病、牙外傷、不正確的喂養方式、不良飲食習慣等均可引起咬合紊亂與錯合畸形。廣義地說,兒童口腔臨床所實施的全部預防與治療措施均屬於咬合發育管理范疇,齲病預防和治療、乳牙預成冠修復、乳牙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療以及乳牙早失的間隙保持等,都有利於促進正常咬合的建立;外傷牙、埋伏牙、多生牙的及時處置對建立正常的恆牙列咬合也有著重要意義。
1 低齡兒童齲與錯合畸形
兒童由於尚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口腔衛生習慣,加之乳牙自身的解剖特點,我國兒童患齲嚴重。
1.1 局部影響
1.1.1 影響咀嚼功能 乳牙因齲蝕致牙體缺損,尤其在涉及大部分乳磨牙時,咀嚼功能明顯降低。一側乳磨牙患齲後患側咀嚼力下降,患兒通常會喜歡用健側咀嚼,且由於牙體組織崩解形成的齲洞容易導致食物殘屑滯留,尤其是乳磨牙鄰面齲壞的發生易引起食物嵌塞,不易清潔,加重齲壞發展;若出現咀嚼痛,患兒更不願用患側咀嚼,導致偏側咀嚼不良口腔習慣,長時間偏側咀嚼即會導致面部發育不對稱,錯合畸形發生。
1.2 全身影響
多數乳牙患齲、牙冠崩壞,咀嚼功能必然降低,影響兒童的營養攝入。兒童又正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故頜面部和全身的生長發育會受影響,機體的抵抗力也可降低。因此,我們在兒童口腔臨床治療乳牙齲病時,應盡可能地恢復乳牙的外形,盡可能地恢復患兒的咀嚼功能。對因齲喪失較多乳磨牙時,應盡量採用可摘式功能性間隙維持器,不僅能保持缺牙間隙的近遠中長度,而且能保持垂直高度和恢復咀嚼功能。
2 乳牙牙髓根尖周疾病與錯合畸形
乳牙牙髓病多由齲源性感染引起,齲蝕達到牙本質深層時,細菌和毒素可以通過牙本質小管刺激或侵入牙髓,使牙髓發生炎症反應,炎症可在冠髓中蔓延甚至累及根髓。當牙髓炎症繼續發展,可導致牙髓壞死。
乳牙根尖周病最主要的病因也是牙髓來源的感染,牙髓炎症,特別是牙髓壞死以後,細菌及其毒素、組織分解產物可通過根尖孔到達根尖周組織,或通過髓室底之副根管到達根分歧部位的根周組織而引起根尖周病的發生。
乳牙的生活牙髓是保證乳牙正常替換的前提。乳牙的牙髓和根尖周病可影響乳牙牙根的正常吸收,乳牙不能正常脫落和替換,從而引起繼承恆牙的萌出異常。也有可能破壞發育中的恆牙胚牙囊,對繼承恆牙萌出的影響,臨床上可表現為萌出時間異常或萌出位置的異常。
乳牙根尖周炎致局部牙槽骨破壞、感染根管牙根吸收異常、乳牙早失使得繼承恆牙萌出阻力減小或解除,可導致繼承恆牙早萌;但在某些病例中也會發現乳牙慢性炎症妨礙其牙根吸收,使得繼承恆牙萌出困難或異位萌出(圖2)。乳牙早失,一方面影響患兒的咀嚼功能,從而影響患兒頜面部乃至全身的生長發育;另一方面,會導致近遠中及垂直間隙的喪失,並失去乳牙對繼承恆牙的引導作用,影響後續恆牙的萌出及排列,引起牙列不齊或錯合畸形的發生。
乳牙牙冠大面積缺損、乳牙殘根或乳牙早失還可引起乳牙列咬合高度降低,導致繼承恆牙萌出時的咬合高度異常、前牙深覆合深覆蓋。因此我們在兒童口腔門診的乳牙齲病及其並發症的治療工作中,應盡力保存乳牙的生活牙髓,確認不能保留生活牙髓的患牙才選擇乳牙牙髓摘除術,可進行護髓充填或可保留生活根髓的乳牙深齲或可復性牙髓炎盡量選擇蓋髓充填或冠髓切斷術。
圖3為一因乳磨牙爛牙前來就診的兒童,影像學檢查發現第二乳磨牙近中深齲,近遠中牙根吸收均不明顯,但遠中根尖病變引起了第二前磨牙萌出方向的改變。臨床處置及時拔除了齲壞的第二乳磨牙,製作第一恆磨牙帶環絲圈間隙維持器,3月後復診,X線片顯示第二前磨牙萌出方向逐漸正向調整;6月後復診,第二前磨牙基本正位萌出;一年後復診,第二前磨牙調整到位。從圖3的病例可以看出,乳磨牙根尖周病變引起恆牙萌出方向的改變,出現咬合紊亂的潛在性表現,但臨床上通過去除病灶牙與簡單的間隙維持、未實施牽引助萌即糾正了該病例潛在性的咬合紊亂發生。
3 乳牙外傷與錯合畸形
乳牙外傷(trauma of primary tooth)常發生在年齡較小的幼童,年幼的兒童開始學習走路,運動能力、反應等都正處在發育階段,容易摔倒或撞在物體上造成牙外傷。乳牙外傷造成牙齒移位較常見,特別是剛剛萌出的乳牙,主要表現為嵌入、脫出、唇舌向移位及不完全脫出等,約占乳牙外傷的80%左右。
發育早期恆牙牙胚位於乳牙的齶側,可能接近乳牙根尖部,也可能與乳牙根尖有一定的距離,嚴重的乳牙外傷可能影響或損傷繼承恆牙牙胚。這種損傷往往在受傷以後較長的時期產生,可引起繼承恆牙發育不全、牙根彎曲、阻生,醫師應在最初檢查時給予評估【4】。
牙外傷引起的牙髓壞死、根尖周病變可能導致繼承恆牙發育或萌出方向的改變,因此,所有的乳牙外傷都應定期復查,嚴密觀察牙髓狀態及根尖周病變的發生。如果乳牙嚴重挫入,特別是乳牙冠向唇側移位,根向齶側移位時,X線片檢查發現乳牙牙根與恆牙胚大量重疊,應及時拔除乳牙。由於恆牙胚多在乳牙根的齶側,此時挫入的乳牙根可能會損傷壓迫恆牙胚,甚至牙胚移位,嚴重時即使拔除乳牙,也可能發生繼承恆牙釉質發育不全,甚至埋伏阻生、牙齒畸形。圖4顯示為一8歲男孩,因上中切牙未萌前來就診,追問病史為3歲左右乳牙外傷,但未行任何處理,後因外傷乳牙變色,牙齦流膿而在診所行拔除術,影像學檢查見右上中切牙為彎曲牙影像,牙冠與牙根不在同一軸線上。
4 兒童常見牙齒發育異常與錯合畸形
牙齒數目過多是指多於正常牙類、牙數以外的額外牙,又稱為多生牙。牙齒數目過多除多生牙外,還可表現為牙瘤。多生牙可在牙列中多生一個或幾個牙,較少見於乳牙列,多見於混合牙列和恆牙列。最常見發生於上頜前牙區域。上頜發生率大約是下頜的8倍。最多見的多生牙是正中牙,位於兩顆上頜中切牙之間。多生牙和牙瘤常導致正常恆牙發育和萌出障礙,可表現為恆牙遲萌或阻生、牙根彎曲、牙齒移位或萌出方向的改變,伴隨表現有乳牙滯留、鄰牙扭轉、牙間隙出現等(如圖5所示)。
已出齦的多生牙應及時拔除,以有利於鄰近恆牙的順利萌出並減少恆牙的錯位。對於埋伏多生牙,如果影響恆牙的發育、萌出及排列,在不損傷恆牙胚的情況下應盡早拔除。若不影響恆牙胚發育和萌出,可等到恆牙牙根發育完成後再拔除。拔除時手術應仔細小心,避免損傷正在發育的恆牙牙根。
個別牙先天缺失常常造成牙列異常間隙,多數牙先天缺失會影響咀嚼功能和牙列形態,嚴重者影響面容和美觀。牙齒的形態異常,如融合牙等會使牙弓大小、形態及咬合關系發生異常。乳牙滯留是指繼承恆牙已經萌出,未能按時脫落的乳牙。乳牙牙根未吸收或非典型性吸收可導致恆牙萌出方向改變、位置異常,常見於下頜乳中切牙滯留,恆中切牙於舌側出齦,呈現「雙排牙」現象(如圖5所示)。上頜牙齒在滯留乳牙齶側出齦則可能形成反合(圖6)。
牙齒固連是指牙骨質與牙槽骨直接結合,患牙合平面低於牙弓合平面。乳磨牙固連可導致患牙本身脫落延遲,鄰面正常接觸關系改變,易出現食物嵌塞,導致齲壞的發生。有繼承恆牙者,可能導致恆牙遲萌或阻生,或萌出路徑改變或發生扭轉。對於低於合平面的固連牙,可使鄰牙向該處傾斜,造成對合牙伸長,間隙喪失、牙弓長度縮小。恆磨牙固連時,對整個牙列的影響更為嚴重。
牙齒異位萌出是指恆牙在萌出過程中,未在牙列的正常位置萌出,兒童口腔臨床最常見的是上頜第一恆磨牙和上頜尖牙的異位萌出。造成第一恆磨牙異位萌出的原因包括:第二乳磨牙和第一恆磨牙的牙冠體積較大;頜骨的發育不足,尤其是上頜結節發育不足;第一恆磨牙的萌出角度異常,牙軸向近中傾斜等,歸根結底是在第一恆磨牙萌出階段出現了牙量和骨量不調的問題,頜骨發育不足時最主要的原因。發生率為2~6%,男性多於女性,其中2/3發生在上頜,可單側或雙側對稱出現。第一恆磨牙的異位萌出常常造成第二乳磨牙早失,牙弓長度減少。臨床上常用分牙簧分離第一恆磨牙與第二乳磨牙,或使用恆磨牙合面粘著舌扣的Halterman矯治器,或變異Nance弓推第一恆磨牙向遠中的方法,改變恆牙萌出道,阻斷恆磨牙對乳磨牙的壓迫吸收,引導恆磨牙正常萌出。圖8顯示為一左上第一恆磨牙異位萌出的患兒,左上第二乳磨牙松動,牙弓長度減少。
5 兒童口腔不良習慣( oral habits )與錯合畸形
嬰幼兒時期,由於吸吮動作本能的反射、喂養不足、某種懼怕或不愉快等心理因素,嬰幼兒自發地產生吮拇指或示指、吮唇等不良習慣動作,可能會產生暫時性的開合,持續到3歲以後,會引起口腔肌肉的功能異常及咬合的變化,甚至錯合畸形。錯合畸形的發生及嚴重程度關鍵取決於口腔不良習慣的持續時間、發生頻率和作用強度
5.1 吮指習慣
通常在嬰兒時期發生,通常隨著年齡增大而被其他活動取代而消失,如持續到3歲以後則為口腔不良習慣,吮指習慣包括吮拇指、吮其他指及咬硬物,可形成不同的錯頜畸形。
吮拇指:可造成上切牙前突、下切牙內傾、前牙開合;頰肌壓力增大可使上牙弓縮窄、齶蓋高拱、後牙伸長、下頜向後下旋轉;拇指可查見咬痕及變形。吮其他指:其手指防止的位置,多將下頜引導向前造成過度前伸,造成切合或反合。咬物:如咬鉛筆、衣服、啃咬指甲等,在咬物的位置上常呈局部小開合。
5.2 不良舌習慣
不良舌習慣包括吐舌、伸舌和舔牙習慣。
5.2.1 吐舌和伸舌習慣 吐舌習慣由於將舌頂在牙的舌側,增大了舌肌對牙的壓力,可形成前牙開合;下頜骨有時伴隨舌前伸,可形成下頜前突或反合。
5.2.2 舔牙習慣 舔牙造成唇頰肌與舌肌肌力不平衡。舔上前牙可使上前牙唇傾,造成深覆合深覆蓋;舔下前牙可使下前牙前突,造成反合;同時舔上下前牙,可致雙頜牙弓前突;舔牙習慣還可造成牙弓前段廣泛性間隙或局部開合。
5.3 異常唇習慣
異常唇習慣包括咬上唇、咬下唇、吮咬頰不良習慣。咬下唇習慣發病率居首位。咬下唇增加了推上前牙向唇側及下前牙向舌側的壓力,妨礙下牙弓及下頜向前發育,下前牙可出現擁擠。
5.3.1 咬上唇 咬上唇時下頜常前伸,上前牙區唇肌張力過大可妨礙上牙弓發育,形成前牙反合。
5.3.2 咬下唇 咬下唇時上前牙舌側壓力過大而造成上前牙前突,同時下切牙唇側壓力過大造成下切牙內傾,下頜後縮。
5.3.3 吮咬頰 由於吮咬頰部,牙弓頰側壓力過大造成上下牙弓狹窄,或形成後牙開合。
5.4 口呼吸習慣
由於鼻呼吸道異常,如鼻炎、鼻竇炎、鼻甲肥大、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等,引起鼻通氣阻塞或部分阻塞,患兒被迫長期用口呼吸,成為口呼吸習慣
長期口呼吸習慣使下頜及舌下降,唇肌鬆弛、開唇露齒、唇外翻、上前牙前突、上牙弓狹窄,齶蓋高拱,下頜向後下旋轉,形成開合及高角;長期口呼吸還可致牙齦乾燥和菌斑堆積,甚至發生增生性齦炎。扁桃體肥大時,咽腔變窄,為減輕呼吸困難,舌體前伸帶動下頜向前,可造成下頜前突甚至反合。
5.5 偏側咀嚼習慣
患者常因一側後牙齲壞產生疼痛、一側牙為殘根、殘冠而用單側咀嚼,成為偏側咀嚼;恆牙萌出異常為鎖合時,也能形成患兒的偏側咀嚼不良習慣。有偏側咀嚼習慣的患兒面部常左右不對稱,失用側面部顯豐滿;下頜偏向一側,頦點及中線偏斜,甚至形成單側反合;長期單側咀嚼形成偏頜畸形,且易發生顳頜關節病。
口腔不良習慣的矯治器根據不良習慣的不同問題而設計,如:矯治口呼吸的前庭盾;矯治咬指的手指套;矯治伸舌習慣的齶刺/舌欄;矯治咬唇的唇檔等。當代矯治技術的發展,設計了多種可在乳牙列、混合牙列期進行綜合性預防矯治不良習慣的活動矯治器,如肌功能訓練矯治器(myofunctionaltrainer)或牙萌誘導矯治器(EGA)。這些矯治器有預成、美觀及舒適的功能特點,不僅能很容易被患兒接受,而且還有在患兒替牙期有牙萌出誘導的功能,在臨床不良習慣的矯治上有很好的作用。
簡單點說,你家孩子牙齒如果長得不整齊,長歪了,地包天了,天包地了,可能的原因有:
1. 蟲牙 。 一是嚴重蟲牙會讓牙齒的形態發生改變,咀嚼功能就會降低,患兒喜歡用牙好的一邊吃東西,久而久之,牙列就歪了。二是乳牙蟲牙不治療還可能導致新萌出的恆牙直接長蟲牙,或者導致恆牙長出來的時候偏離應有的位置,導致牙齒橫七豎八。
防治方法: 定期看牙醫,蟲牙長了一點點就要及時修復,不要說乳牙壞了不用治療,想要恆牙好,乳牙一定要好。
2. 蟲牙升級版 ——乳牙牙髓疾病、根尖周疾病。當蟲牙還是小小的,還沒有痛的時候,就應該去治療了,一旦已經感覺到疼痛,哦豁,可能已經是牙髓病或者根尖周疾病了,那埋在乳牙根尖下面的恆牙胚就被累及了。恆牙受到牽連,要麼沒到時候就長出來了,要麼到了時候長不出來,要麼長出來顏色難看,要麼長出來不在正確的位置上。
防治方法: 首先好好刷牙,定期看牙,如果做不到,那就當發現孩子有點點蟲牙跡象的時候,一定帶去看兒童牙醫,乳牙蟲牙長起來那可叫一個快,比大人的牙齒快10倍(虛數,表示非常快),攔都攔不住,有的地方可能號還沒掛上,已經開始爛到第二顆了。。。。所以這時候就看家長誰的行動力夠強了。
3. 牙外傷。 嚴重的乳牙外傷可能會傷及到乳牙根尖部的恆牙牙胚,有可能引起恆牙發育不全、到了應該長不出來等等問題。不按時間順序長,牙齒就會不整齊啦。
防治方法: 預防牙外傷,如果要玩一些劇烈運動,比如溜冰啊、滑雪啊、滑板車啊、騎自行車啊之類的,記得給孩子配服 運動護齒套 。媽媽們如果對此沒有概念,問問看過NBA或者拳擊之類比賽的爸爸們,一定知道。
4. 發育異常。 先天性缺牙、多生牙、牙齒形態異常、牙齒固連等。
防治方法: 因這種異常基本由基因決定, 基本上都無法自行改變,也沒法預防,只能靠人品,或者通過兒童牙醫早發現、早干預、早糾正。
5. 口腔衛生不良習慣。 3歲以後吸吮手指、吐舌、伸舌、舔牙習慣、咬上唇、咬下唇、口呼吸、偏側咀嚼,都會造成牙列變形,孩子也會變得不美了。
防治方法: 首先肯定是家長干預,如果家長無法干預了,可以使用口腔不良習慣矯治器。隨著矯治技術的發展,這些矯治器有預成、美觀及舒適的功能特點,不僅能很容易被患兒接受,而且還有在患兒換牙的時候有牙萌出誘導的功能,在臨床不良習慣的矯治上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注意喂養方式,比如不要平躺餵奶,以免造成地包天,也是家長需要提前知道,從而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