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適量飲酒,有益健康
1.適量飲酒可促進消化。酒能助食,促進食慾,可多吃菜餚,增加營養。
2.適量飲酒可以減輕心臟負擔,預防心血管疾病。調查發現,適量飲酒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冠心病發生,預防心肌梗死和腦血栓。據科學研究發現,喝酒人血液中出現大量尿激酶及其前驅體蛋白質,不喝酒的人血液中只有極少數的尿激酶。而造成心肌梗死和腦血栓的原因是人體中可以溶解血栓的尿激酶等纖溶酶減少,故適量飲酒可預防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同時,婦女適量飲酒可大大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病的機率。研究發現,每天適量飲酒的中年婦女,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率比那些滴酒不沾的婦女低40%。
3.適量飲酒可加速血液循環,調節、改善體內生化代謝。古代醫學已證明,酒有通經活絡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對神經傳導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
4.適量飲酒延年益壽。近年來,許多國家的研究顯示,一般來說,適量飲酒者比滴酒不沾者健康長壽。適量飲酒可使胃液分泌增加,有益消化;可以擴張血管,使血壓下降,降低冠心病發生率。經常適量飲酒的人血液中α—酶蛋白含量高,而α—酶蛋白高的人壽命比一般人長。
❷ 求有關飲酒與健康的知識
1 飲多少酒為適量
有的科學家提出酒精安全量為每公斤體重每日不超過1ml,以體重60kg為例,每日飲酒量:60度白酒不超過60ml、啤酒不超過1kg、20度葡萄酒不超過400ml,其它類型的酒可按其酒精含量折算。
另外,研究表明,一次大量飲酒較分次少量飲酒的危害性大,每日飲酒比間斷飲酒的危害性大,要想不影響健康,飲酒間隔時間要在3天以上。飲酒時還要選擇好佐菜,以減少酒精之害。
2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
自古以來,就有「酒為百葯之長」的說法,可見酒對人類的健康確是有益的。據專家們對各種酒類的研究分析後發現,在各類酒中,除了含有酒精外,尚有多種有機酸、氨基酸、酯類、糖分、微量的高級醇和較多的維生素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酒對人類的健康確是大有裨益的 〔1〕 。
2.1 適量飲酒可預防心肌梗死和腦血栓 據日本科學家發現,喝酒人血液中出現大量尿激酶及其前驅體蛋白質,不喝酒的人,血液中只有極少數的尿激酶,而造成心肌梗死和腦血栓的原因是人體中可以溶解血栓的尿激酶等纖溶酶減少,故適量飲酒可預防心肌梗死和腦血栓。
2.2 婦女適量飲酒可大大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病的發病率 據美國哈佛大學對87000位34~59歲護士調查研究發現,每天適量飲酒的中年婦女,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率比那些滴酒不沾的婦女低40%。
2.3 適量飲酒能延壽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可使胃液分泌增加,有益消化;可以擴張血管,使血壓下降,降低冠心病發生率。經常適量飲酒的人血液中α-脂蛋白含量高,而α-脂蛋白高的人壽命比一般人長5~19年。
3 大量飲酒對機體造成危害
長期大量飲酒的危害幾乎波及全身的各個系統和器官,如肝臟、胰腺、心肌等等,可造成酒精性肝病、胰腺炎、心肌病等等。對機體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3.1 酒精性肝病 長期的過度飲酒,通過乙醇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細胞反復發生脂肪變性、壞死和再生,而導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2〕 。在歐美國家,酒精性肝病是中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估計,1993年美國約有1530萬人酗酒,患有酒精性肝病者有200多萬人;每年有2.6萬人死於肝硬化,其中至少40%或許高達90%的患者有酗酒史。
3.2 酒精性胰腺炎 由於乙醇及其代謝產物對胰腺腺泡細胞和胰小管上皮細胞的毒性作用,可引起腺細胞內脂肪積聚,線粒體腫脹變性,腺小管上皮變性、壞死、炎細胞浸潤,由於小腺管炎症和壞死脫落成分阻塞,再加上酒精的直接刺激作用引起十二指腸乳頭水腫,造成胰液排流不暢,使胰酶成分在胰腺內被激活,引起自體消化而發作胰腺炎 〔3〕 。
3.3 酒精性心肌病 由於酒精對心肌細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可造成心肌細胞膜完整性受損,細胞器功能失常,脂質過氧化過程異常;另外酒精飲料中的夾雜物(如砷、鈷、銅、鐵等)在酒精性心肌病中可能起直接或間接作用,動物實驗證明鈷可使豚鼠乳頭肌的收縮力減弱,還可引起各種動物心肌彌漫變性和間質水腫 〔3〕 。
3.4 酒精與優生 對男性而言,酒精可引起精子數量減少,異常精子增多,精子活動力減弱;對女性而言,嗜酒婦女中約50%可發生月經紊亂,60%發生內分泌功能紊亂,孕齡婦女嗜酒,卵巢可發生脂肪性變性和排出不成熟卵細胞,異常的精子如果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則所形成的胎兒會導致畸形。
3.5 酒精中毒 飲入的酒精90%以上經肝臟氧化作用,通過三羧酸循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當酒精尚未完全被肝臟氧化時,大部分酒精循環至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毒性作用,先是使大腦皮質產生興奮,隨後對皮質下中樞和小腦產生抑制,隨著酒精劑量遞增,更大量的酒精可引起延髓中樞性損害,以至抑制呼吸和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飲酒與人類的健康關系密切,飲酒利弊主要在於飲酒的量,適量飲酒對人體有一定裨益,但長期大量飲酒或嗜酒對人體損害也是非常大的,故應注意科學飲酒,以維護人類健康減少或預防疾病的發生。
❸ 飲酒是否有益於健康呢
那些每天喝兩杯酒,每周三四次的人,患上心臟病的幾率會更低。研究者目前猜測這可能是因為酒精飲料對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種有益的膽固醇)、血紅蛋白的A1c值(即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監測糖尿病的一項重要指標),和纖維蛋白原(血液中一種具有凝血止血功能的物質)的含量具有有益的調節作用,這三項指標在引發代謝綜合征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們出現異常時往往會引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一些研究已經發現了一些線索,即酒精飲料往往會調節這些參數使它們向著好的水平發展,這正是有節制飲酒有益身體健康的一種可能機制。其他研究也同樣發現了酒精攝入量和缺血性中風之間的U形關系。但是在你急著下樓買幾瓶酒然後打算開始每周喝幾瓶之前,我建議你應該繼續往下讀讀。那麼戒酒的人的患病死亡概率是不是就真的就要比每天沒事喝一兩杯酒的人高呢?答案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❹ 喝酒和不喝酒哪個更健康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當然是不喝酒更健康了,喝酒的話很容易引起高血脂等問題,因為酒精會延緩身體的新陳代謝,從而加重腎臟負擔,時間長了也很容易患其他疾病。
❺ 喝酒有哪些健康因素,喝酒健康嗎
但是有些人因為工作原因需要喝酒,又該如何減少喝酒對健康帶來的傷害呢?
關鍵要控制喝酒的量,成年男性飲用酒精的量一天不超過25克,女性不要大於15克。在飲酒前可以先吃一些食物,不要多種酒混合喝。
❻ 如何實現喝酒有益健康
要看你是什麼類型喝酒的拉~
首先說為什麼會臉紅,是由於酒精要在體內轉化,當轉化成乙醛後,會產生致熱效應.也就會表現為血管充血,臉發紅.
人體肝臟中有一種酶,能將乙醇轉化為乙醛,一些人該酶多,轉化快,所以容易臉紅,少的人則相反.
值得指出,喝酒臉不紅並非好事,因為這些人要通過其它途徑來轉化乙醇,易傷肝.
為什麼喝酒有的人會臉紅,有的人會臉發白?
讓我們從臉紅的原因說起吧。很多人以為是酒精導致的,其實不然,是乙醛引起的。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而臉部毛細血管的擴張才是臉紅的原因。所以喝酒臉紅的人意味著能迅速將乙醇轉化成乙醛,也就是說有他們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過我們不能忘了還有一種酶,乙醛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喝酒臉紅的人是只有前一個酶沒有後一個酶,所以體內迅速累積乙醛而遲遲不能代謝,因此會長時間漲紅了臉。不過大家都有經驗,當1-2個小時後紅色就會漸漸腿去,這是靠肝臟里的P450慢慢將乙醛轉化成乙酸,然後進入TCA循環而被代謝。
那麼喝酒比較厲害的人是怎麼回事呢?這些人往往越喝臉越白,到一個點突然不行了,爛醉如泥。那是因為這樣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均沒有,主要靠肝臟里的P450慢慢氧化(因為P450是特異性比較低的一群氧化酶)。那麼,這樣的人為什麼會給人很能喝酒的感覺呢?那時因為他們靠體液來稀釋酒精,個頭越大感覺越能喝酒。在正常情況下,酒精濃度要超過0.1%他們才會昏迷,對大多數南方人來說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於體型大,可以喝到8兩到一斤白酒。但不管什麼人,如果他是臉越喝越白型的,最好不要超過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如果一個人即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脫氫酶會怎樣呢?他/她就是傳說中的酒簍子。如何判斷他/她是不是酒簍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因為如果兩個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變成乙酸進入TCA循環而發熱,所以大量發熱而出汗。碰到這樣的人你只能自認倒霉,就是十個八個正常人也斗不過他。好在這樣的人不多,大概10萬分之一左右吧。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喝酒臉紅的人其實不容易傷肝臟,而和酒臉白的人特別容易傷肝臟。紅臉的人大家一般少勸酒,因此喝得少,酒後發困,睡上15-30分鍾就又精神抖擻了。而白臉的則往往不知自己的地線,在高度興奮中飲酒過量,直到爛醉。他們體內的酒精由於沒有高活性的酶處理而發生積累,導致肝臟損傷。酒精性肝損傷一般只發生在這些人身上。紅臉的人可以連續幾餐即便喝吐了也喝酒,而白臉的人需要更多時間的休息,因為酒精的代謝需要一兩天的時間。
順便提一下,根據有關研究江浙兩省的人(古代吳國和越國的後代)似乎是紅臉基因的起源地,也就是說這些人多數帶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而北方人多數是白臉型的。那麼如果你是北方出生的,又是紅臉型的,說明什麼呢?答案是明顯的,因為紅臉基因是顯性基因。
喝酒的同時要多喝白開水(也是酒里摻水的一種,呵呵),千萬不要喝茶水。
(1)大量喝酒會造成以下的壞處
1.死亡:酒精會抑制延腦的呼吸中樞,造成呼吸停止,另外血糖下降也可能是致命因素。
2.吸收不良徵候群引起各種維他命缺乏間接導致多種神經系統傷害。
(2)長期大量飲酒的影響
1.肝臟傷害:脂肪堆積在肝臟引起脂肪肝。
2.胃潰瘍:可引起胃出血而危及生命。
3.神經系統傷害:譬如周邊神經病變。
4.大腦皮質萎縮:有報告顯示部份慢性酒癮者的大腦皮質有萎縮現象,也有部份病人有智力衰退的跡象。
5.酒精性胎兒徵候群:酒精在胎兒體內代謝和排泄速率較慢,對發育中的胎兒造成各種傷害,包括胎兒畸型、胎死腹中、生長遲滯及行為缺陷等。
(3)酗酒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1.情緒易激動、亂發脾氣、判斷力控制不佳、易與人發生沖突、對外界刺激敏感、有高犯罪率。
2.配偶與子女常成為暴力行為發泄攻擊的對象。
3.精神恍惚,影響工作效率。
4.親友疏離,使酗酒者心理承擔更大的挫折與壓力,而更加自暴自棄惡性循環。
(二)
股市令人愁眉不展,不少人藉酒消愁,醫師今天指出,酒精雖可短暫地麻醉自己,暫時逃避眼前困境,但長期飲酒會導致憂鬱症等精神疾病,也易造成營養不良,有害身心健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楊尚儒指出,酒精是中樞神經的抑制劑,飲酒過量除有害身體健康,也會損害注意力或記憶力,更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昏迷。
他又說,長期飲酒後若突然停酒,會出現戒斷的症狀,原本長久被抑制的神經組織,會出現反彈現象而呈現過度興奮狀態;約有百分之四十的酒癮患者都曾出現重憂鬱症症狀,憂鬱症的患者也大都藉酒逃避現實,兩者互為因果關系,過量酒精也易誘發痴呆症及其他精神病性疾患。
他指出,酒癮患者長期以酒精為主要能量來源,缺乏攝取其他食物營養,容易造成身體營養不良。
楊尚儒強調,心理問題應尋求心理醫師或其他管道紓解,藉酒消愁不僅只會使愁更愁,還會傷害身心健康,實在得不償失。
酒能亂性,酒後肇事更是層出不窮,除此之外其對身體的影響更是不勝枚舉,諸如:
過度飲酒的壞處
酒能亂性,酒後肇事更是層出不窮,除此之外其對身體的影響更是不勝枚舉,諸如:
1.抑製糖質新生作用,造成低血糖。
2.產生酮體,酮酸中毒,糖尿病人甚至可造成酮酸昏迷。
3.增加三酸甘油酯血中濃度,增加胰臟炎的發生率,死亡率頗高。
4.與乳癌發生率有關。
5.加重胃炎、肝病。
6.成癮,精神異常等。
過度飲酒在有任何疾病存在時都是不被允許的。
■喝酒的益處:
如果適量地喝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往往會化害為益,收到意外的好處。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越高,肌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均可作為佐菜。
而咸魚、香腸、臘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與亞硝酸鹽,與酒精反應不僅會傷害肝臟,而且易造成口腔與食道粘膜的損害,所以,不宜過多用以佐菜。
只喝酒不吃菜肝臟遭殃
有些人飲酒時只喝酒不吃菜,就會使肝臟遭殃。從保健角度來說,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動物性蛋白質豐富的菜,這也是飲酒的一個竅門,市場上出售的保肝葯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膽鹼成分。
而牛肉、燒雞、魚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製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鹼。因此,吃這些食品等於服了保肝葯。鹼性食物,如醋拌的冷盤、青菜及水果等,對保護肝臟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時吃些呈鹼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喝酒時多吃魚、雞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處。
酒後易渴可吃些水果
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將鹽分隨尿排出。為補充體內鹽分的損失,飲酒後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鹽水。由於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餚中的鹽分增加了血液濃度,所以酒後易產生渴感。這時一杯接一杯地飲水,對肝臟也不利。
最好的辦法是吃些水果,這樣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體內燃燒,從而減少其對肝臟的毒害。
在喝酒的同時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飲酒同時吃些蔬菜,也可減輕肝臟負擔。醋拌冷盤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體內燃燒,同時補充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劑,也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害。
■喝酒的害處:
飲酒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經常飲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各種酒的來源,釀造工藝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數各不相同。酒精度數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計)如北京啤酒含乙醇5.4%,葡萄酒含乙醇約11-16%,通常稱11-16度,白酒含乙醇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稱為低度白酒。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條是「如飲酒應限量」,並有一段文字說明過量飲酒的害處。少量飲低度酒並不一定有害,但過量飲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無一益。那麼究竟可以飲什麼酒?又如何限制飲酒的量呢?
流行病學研究中的大量數據提示,如果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4克乙醇,即相當於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則危險性降低。
長期飲酒可以導致體內多種營養素缺乏。酒是純熱能食物之一。在體內可分解產生能量。但不含任何營養素,過量飲酒第一減少了其它含有多種重要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的攝入.其次,可使食慾下降,攝入食物減少,以及長期過量飲酒損傷腸黏膜,影響腸對營養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導致多種營養素缺乏。
酒中乙醇對肌體的組織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對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臟。連續過量飲酒能損傷肝細胞,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進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過量飲酒影響脂肪代謝。乙醇減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於膳食脂質的儲存,肝臟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發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長期過量飲酒會增加高血壓,腦卒中危險。酗酒還可引發暴力事故等,對個人健康及社會治安都有害。
最近人們常常談到果酒的有益作用。法國有一項報告發現某些飲酒地區的冠心病較其它地區少。但是,心臟病危險性的減少不能全都歸因於紅酒中的某些成分,因為在法國紅酒消費量高的地區,蔬菜和水果的消費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較高。這些資料表明是飲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煙較少,蔬菜,水果消費量高等)導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險性減少。
綜上所述飲酒對人體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飲用低度酒有些益處,但長期多量飲酒有害。尤其對青少年及孕婦。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對酒精的危害更為敏感。因此青少年不能飲酒。乙醇對孕婦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兒發育,甚至誘發胎兒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婦絕對禁止飲酒。
過量飲酒:危害不淺
雖說「無酒不成席」,同時,酒也是「穿腸毒葯」,過量飲酒帶來的危害也不少。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了意外,多少人把命斷送在這酩酊酣熱之際,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間。
令人扼腕,過量飲酒釀悲劇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一項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近年來飲酒人數一直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男女飲酒率分別為 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為每日飲酒。1982年我國酒依賴的發病率僅為0.16‰,到了 1990年已上升了3倍多,且酗酒者出現低齡化現象,女性的比例不斷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一組數據顯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發病率,是麻疹和瘧疾的總和,而且也高於吸煙引起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在中國,每年有114100人死於酒精中毒,占總死亡率的1.3%;致殘2737000人,占總致殘率的3.0%。
說到飲酒引發的悲劇,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主任瞿瑤教授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一位患急性黃疸型肝炎後,肝功能剛恢復正常出院的中年患者,適逢新春佳節婚宴接二連三,開始他還能牢記出院時醫生的一再囑附,做到了不管什麼酒,也不管什麼人勸說,確實一滴不沾。可就在一次特殊的餐桌上,一位摯友問他聞到什麼味道時,他終於也拒絕不了撲鼻而來的茅台誘惑,心想只飲一小杯嘗嘗新總該不會出事吧!可就是在喝下這杯酒後的第二天,他發現自己小便發黃了,乏力、惡心……就是這杯酒引起他肝炎復發,並很快發展成急性重型肝炎,終因搶救無效而丟掉了性命。
過量飲酒不僅釀成了不勝枚舉的悲劇性事件,而且還嚴重影響到個人甚至國家的形象。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就是其中的一個。
據說,1994年9月的一天,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從華盛頓飛回莫斯科,按計劃他將在途中與愛爾蘭總理雷諾茲進行 40 分鍾會談。就在離開華盛頓的前一天,美國總統柯林頓宴請他,盡管餐桌上沒有烈酒,但葡萄酒應有盡有,葉利欽只吃了一小塊肉,卻頻頻舉杯,杯杯見底。葡萄酒上頭之後,葉利欽的話多了起來,說了不少粗話、「三級笑話」。翻譯官為了「凈化」他說的臟話,絞盡了腦汁。當飛機抵近會面地點善農機場時,葉利欽醒酒了,夫人把襯衫遞給他,但他扣紐扣的手總不聽使喚。陪同的官員見事不妙,經過一番討論後,決定讓副總理代表總統與雷諾茲舉行短暫的會談。當副總理下機後,葉利欽掉下了眼淚,對陪同官員羞愧地說:「你們這么做,讓我在世界面前丟盡了臉」。
過量飲酒,身體很受傷
「飲酒過量,最受傷的莫過於肝臟。」瞿瑤教授指出:「酒最核心的化學物質是酒精(即乙醇),常說的醉酒,實際是酒精中毒。因為酒精入體內90%以上是通過肝臟代謝的,其代謝產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細胞代謝紊亂,是導致酒精性肝損傷的主要原因。據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飲 40 克~ 80 克酒精, 10 年即可出現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 160 克, 8 ~ 10 年就可發生肝硬化,這是多麼聳人聽聞的數字啊!」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厲有名教授告訴記者,他帶領一個科研小組,曾對浙江省城鄉共 2 萬人口做了一個有關酒精攝入等方面的調查,結果表明,人群酒精性肝病患病率為 4.34%,連續 5 年以上每天攝入酒精超過40克者,48%的人會患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基本發生在飲酒年數大於5年,酒精總攝入量超過100千克的飲酒人群中。
有研究表明,過量飲酒比非過量飲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腫的發生率高出兩倍以上,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30%~150%,皮膚癌發生率增加20%~70%。婦女發生乳癌的機會增加20%~60%。在食管癌患者中,過量飲酒者佔60%,而不飲酒者僅佔2%。乙型肝炎患者本來發生肝癌的危險性就較大,如果飲酒或過量飲酒,則肝癌發生率將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過量飲酒還會對身體其他部位產生不良影響:
大腦 攝入較多酒精對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機能及情緒反應都有嚴重傷害。飲酒太多會造成口齒不清,視線模糊,失去平衡力。
生殖器官 酒精會使男性出現精子質量下降;對於妊娠期的婦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使未出生的嬰兒發生身體缺陷的危險性增高。
心臟 大量飲酒的人會發生心肌病,即可引起心臟肌肉組織衰弱並且受到損傷,而纖維組織增生,嚴重影響心臟的功能。
胃 一次大量飲酒會出現急性胃炎的不適症狀,連續大量攝入酒精,會導致更嚴重的慢性胃炎。
危險性 男 性 女 性 對身體和情 緒的常見影 響
低危險性 每天 每天 增加放鬆程 度
有理智的喝酒 ≤1.5瓶啤酒 ≤半瓶啤酒 減少 心臟病的危險
中等危險性 每天 每天 乏力,失眠,血壓升高,
有害的喝酒 2~2.5瓶啤酒 1~1.5瓶啤酒 動作不協 調,憂郁或緊張,
考慮問題不 清楚,陽痿,
開車或開機 器容易出危險
高度危險性 每天 每天 除 上述損害之外 ,可損害
危險的喝酒 ≥3 瓶啤酒 ≥ 2瓶 啤酒 大 腦,產生軀體依賴、
記 憶喪失和肝臟 疾病
少喝酒會得到哪些好處
身體方面
酒後無身體不適 睡眠良好 精力更充沛 減少體重 記憶力更
好 體形更優美 傷害自己和他人的危險性減少 患高血壓、肝損害、
大腦損害和癌症的危險性減低
心理方面
情緒改善 與家人吵架減少 減少駕車危險
其他方面
省錢
減少喝酒的具體行動計劃
1. 定目標 :您應該將酒量控制在什麼水平以下?
喝酒的量 喝酒的次 數
男性 ≤ 2瓶啤 酒 每 周 5次
女性 ≤ 1瓶啤 酒 每 周 5次
孕婦 ≤ 半瓶啤酒 每周 2~3次
患者 不喝酒 每周 0次
有酒依賴者 不喝酒 每周 0次
2.採取行動:如何把酒量減少到上述目標水平?喝酒以前先吃飯。
喝酒以前先用無酒飲料解渴。每喝一杯酒以前先喝一杯無酒飲料。改
喝含酒精量低的啤酒。每口少喝一點。喝酒時安排些其他活動或工作。
無聊或緊張時用鍛煉身體來取代喝酒。培養業余愛好,如釣魚、照相、
社交、鍛煉。避免下班後去酒館。盡可能避免或減少與大量喝酒的朋友
在一起。如遇別人勸酒,您可以說:「醫生告訴我要少喝酒。」
喝酒應適量,啤酒只含有4%程度的酒精,刺激少,被醫師推崇。自古以來,適量的酒被認為"百葯之長",只要喝的方法得當,不過量,酒確實有益於身體的,能起到健體強身之功效,對於心血管疾病有預防效果, 但是每天超過白酒一杯,啤酒一瓶就不妙了, 會將保健效果歸零, 而且當每天超量, 先不管肝臟負擔, 還反而會增加心臟病發生。因此科學家建議, 白酒每天就是一杯, 啤酒每天就一瓶,不多不少, 對於健康最有好處。不管喝紅酒或喝啤酒, 對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都具有降低的效果,但是喝紅酒者的保護效果最好, 每天喝22-32g酒精量的紅酒能降低約33%的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發生, 而不管喝紅酒或啤酒, 或是兩酒均愛者, 每天只要適量飲酒, 對於心臟健康都是有幫助的。英國King's College及St Thomas Hospital的專家在一項研究中指出,年輕男女想保有一身健壯骨骼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喝一杯啤酒。每天喝啤酒,可以提供大量天然來源的硅元素, 對於骨骼健康非常地有幫助。此外,使啤酒會有苦味的HOP(啤酒花)是含有一種女性荷爾蒙,這一種成分具有美容和減輕壓力的作用。
但是過量有會怎樣呢?任何東西吃喝過量,都會有害,酒亦不例外。飲酒過量會使你易患許多其它疾病,喝酒者患腎臟病和肝病的機會高於平常人。過量飲用,會造成酒精中毒,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甚至導致延腦麻痹;抑制胃液分泌,減弱胃蛋白酶活性,刺激胃黏膜,令人患慢性胃炎,給人體帶來極大的危害。酒精還會降低主要男性苛爾蒙---睾丸酮的水平,影響男性的生殖力及後代的健康。對於男性青少年,則能延緩性功能的成熟。孕婦過量飲酒,可能使嬰兒畸形,智力遲鈍,甚至胎死腹中。對於肝臟病的患者來說,酒精的刺激會加重肝臟負擔,加重病情。對於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葯物的高血壓病患者,酒精不僅會降低葯物的療效,而且還能速溶緩效葯物的外殼,使葯力驟發過猛危及生命。一般來說,人們每次飲酒時,當液體中酒精濃度達到0.05--0.2%時,大腦的抑制功能減弱,記憶力減退,辨別力、集中力、理解力明顯下降。此時,飲者往往喪失了往常的文明和禮貌,變得粗野,喋喋不休,誇誇其談,東道西歪,甚或打鬥鬧事。當人的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4%,飲者就會陷入昏睡,昏迷,面色蒼白,呼吸緩慢,體溫下降,乃至喪失生命,長期較大量的飲酒,也可以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出現智力減退,慢性胃炎,肝、心、腎等變性,肝硬變、多發性神經炎等疾病。經常飲酒的人,往往不注意食物的營養,加上酒精能消耗體內的硫胺素(維生素B1)和煙酸(抗糙皮病維生素),從而促成精神上和器官上產生障礙,不可不慎。飲酒過量的人常有營養不良的現象。實驗結果顯示連很少量的酒精也會影響正常人的短期記憶能力。長期酗酒的酒徒因為維生素B1不足,會患嚴重的健忘症。
所以綜上所述,您現在應該要將2-3瓶的量盡量控制在1瓶以內,以免達到不妙的情況,以健康為重。
適度的喝酒對身體有保健作用....但經常大量的喝酒對身體是絕對多不良影響的...首先酒精會刺激你的胃腸道,特別是胃.最直接的效果會造成胃出血.同時,大量的酒精加重肝臟的解毒功能,肝臟的負擔加重引起的疾病也是不容忽視的....
大量的喝酒又要避免對身體的絕對傷害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在喝酒過後吃些解酒的東西來加快酒精的分解...比如茶水,綠豆湯等等.
回答者:匿名 9-27 03:24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2 個人評價
好
100% (2) 不好
0% (0)
相關問題
• 喝酒對人有害嗎
• 空腹喝酒對身體有害嗎?
• 酒對人有害嗎?煙怎麼對人不好?
• 飲酒對人的害處、益處哪個更大些?
• 空腹喝啤酒對身體有害嗎?
其他回答 共 11 條
適量喝點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什麼都要有個度啊!
回答者: mousechao - 初入江湖 二級 9-27 04:07
一天一杯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只是一小杯...
回答者: 寶拉喲 - 助理 三級 9-27 05:36
喝葡萄酒沒事
回答者: 關9軍 - 高級魔法師 七級 9-27 08:03
少喝有益,喝醉了就傷身了!!!!
回答者: wuxuanwei - 試用期 一級 9-27 13:32
常識
回答者: 藍若雪 - 高級魔法師 六級 9-28 15:24
喝酒也跟體質有關的 比如說有的人肝不大好就不好喝酒
一般的人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 可以每天喝一點葡萄酒 對心臟有好處的 還有活血 助眠的作用 不過一定要注意量 多了就上身了
❼ 喝酒是好處大一些,還是壞處大一些為什麼這么說
喝酒對人體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害?是很多人都在爭論的話題,很多人都覺得適當的去飲酒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適當的喝酒能夠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更加長壽,但是長期大量的飲酒又會導致人的身體出現疾病,對肝臟不好。那麼喝酒是好處大一些還是壞處大一些呢?
由此可見,喝酒對人的身體既有好處又有壞處,但是相對來說壞處是別好處都很多的,適當的喝一些酒,能夠幫助保護心臟,促進腎臟血液循環,但是如果大量的喝酒長期喝酒的話都變成了酗酒,對於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還可能會引發癌症。
❽ 有人說喝酒傷身,還有人說喝酒養生,到底該如何喝酒
喝一點保持健康,喝太多傷害自己。少量酒精,對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起到刺激作用,可以放鬆神經,緩解疲勞。同時,少量的酒精可以增加食慾。少量酒精會增加人體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從而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少量酒精,酒精含熱量高,能促進血液循環,對人體新陳代謝有促進作用。但過量飲酒會導致胃腸不適,尤其是胃潰瘍,胃炎患者不能飲用,會損傷胃粘膜。
不要喝太多。慢慢喝。偶爾停一下。喝酒時,不要喝碳酸飲料,如可樂和蘇打水,以免加速酒精的吸收。在飲用過程中,很多人會在多喝水之前服用解毒劑。對此,賈繼東表示,解葯只能緩解飲酒後的不適,但不能減輕喝太多酒對肝臟的損害。在飲酒間隙,不妨多喝熱水,或點一杯西瓜汁,這樣可以加速酒精從尿液中排出,減輕肝臟負擔。
❾ 量飲酒有益身體健康,更容易長壽,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酗酒現象在生活當中可以說越來越常見,因為很多人在喝酒的過程當中不能夠自己控制喝酒的劑量,雖然定量的喝酒對身體有很大好處能夠達到延長壽命的效果,但是通過日常生活當中的經驗也可以了解,如果長期大量喝酒的話對身體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飲酒的狀態來選擇適量飲酒。根據有關部門的大量數據調查以及科研表明喝酒對於身體沒有任何的好處,一旦超過身體對酒精的攝入量,那麼酒精對肝臟的傷害就會直線上升,而且在研究當中也表明,有很多青少年死亡的案例是由於酒精導致的死亡。所以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大家在生活當中也要去認真分辨。
❿ 為什麼說喝酒比不喝酒更健康
逢年過節,親朋好友相聚,免不了要小酌幾杯,以增進感情,活躍氣氛。中國古代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等與酒有關的佳話。但飲酒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可而止,避免過量,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酒精的分解與代謝幾乎全在肝臟中進行,通過酶的作用,由乙醇轉化為乙醛,再由乙醛轉化為乙酸,最終被人體吸收。
適量飲酒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傷害。正常人肝臟每天所承受的酒精代謝能力約為每公斤體重1克,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60克以下。但各人對酒精的耐受量與遺傳因素有關,酒精過敏者即使少量飲酒亦可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少量飲用葡萄酒對心血管有益。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葡萄酒有「暖腰腎、駐顏色、耐寒」的功效。過量飲酒可導致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胃出血、胰腺炎等,酒精中毒可危及生命。酒精可影響男性生殖功能,可造成後代智力發育障礙。中醫認為酒為甘溫之性,長期或過量飲酒可導致體內產生濕熱。濕熱蘊結可造成食慾不振、惡心嘔吐、乏力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臌脹。
以下幾類人不宜多飲酒或應絕對戒酒:(1).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患者:酒精可使大腦興奮、情緒激動、血管擴張,誘發血壓升高、心律不齊、心跳加速等不良症狀,嚴重的可引起血管痙攣、急性心梗或血管破裂、腦出血甚至猝死。(2).肝臟病患者應絕對戒酒。攝入體內的酒精95%以上通過肝臟代謝,有肝病的人肝臟本身代謝功能就比正常人要差,如果再飲酒,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發生意外。(3).胃腸疾病患者:酒精刺激胃粘膜,過量飲酒,可引起消化不良、胃炎、胃出血等。患有胃潰瘍、胃炎、腸炎等疾病的患者都不宜飲酒,有痔瘡的人也不宜飲酒。如果一定要喝,應盡量先吃點菜或食物,不要空腹喝酒。(4).糖尿病患者:飲酒會造成糖代謝紊亂,導致胰島功能受損,引起血中葡萄糖濃度升高,加重糖尿病症狀。(5).打鼾人群:睡眠打鼾者上呼吸道狹窄,酒後入睡時酒精對上呼吸道肌肉有直接的麻痹和鬆弛作用,會發生嚴重上呼吸道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