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健康的膚色有哪些

健康的膚色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05 07:39:25

1. 什麼樣的皮膚才算是健康的皮膚

那麼判斷皮膚是否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也就是說主要包括:皮膚的色澤(膚色)、光潔度、紋理、濕潤度、彈性及其功能。通常,每個人的皮膚都有一些不同,皮膚性狀的差異主要與遺傳、性別、年齡、內分泌變化、營養及健康狀況等因素有關。一膚色:主要是由皮膚內黑素的含量與分布、皮膚血液循環狀況和皮膚表面光線反射等因素所決定,健康的膚色應該是白里透紅。①黑素:其多少取決於黑素細胞的數量、功能等因素。皮膚外傷與炎症反應、紫外線、某些葯物均可使皮膚中巰基破壞或含量減少,黑素合成增多而導致皮膚色素沉著。②皮膚血液循環狀況: 攜氧量充足則皮膚外觀紅潤,反之如貧血、營養不良、睡眠不足、長期大量吸煙者,則皮膚外觀灰暗和蒼白。 ③內分泌因素: 生理性及病理懷的改變均影響色素合成的變化,如妊娠時雌激素的變化、甲狀腺疾病時黑素細胞分泌的增加,均可導致黑素合成增加,使皮膚顏色加深。二光潔度:健康的皮膚質地細膩、光潔度高。反之,皮膚質地粗糙、黯淡無光。三紋理:健康皮膚的表面紋理細小、表淺、走向柔和,皮膚光滑細膩。皮膚老化,包括自然的和光線引起的老化,或某些皮膚病等,會引起相應區域紋理增多、變粗或加深,出現皺紋等表現。四彈性:皮膚的含水量和皮下脂肪厚度適中時,皮膚的質地柔韌而富有彈性。皮膚老化後皮下脂肪萎縮,含水量少,皮膚彈性就相應減弱。五濕潤度:皮膚代謝及分泌排泄功能正常時,可在皮膚表面形成適度的皮脂膜,使皮膚滋潤舒展,有光澤。皮脂分泌過多時皮膚外觀油膩,過少則皮膚乾燥、脫屑和起皺。 六皮膚的功能: 正常的皮膚功能不僅使皮膚具有健康的外觀,還能有效地保持皮膚內外環境的平衡,延緩皮膚的老化。

2. 臉的正常膚色是什麼樣的

中國人是屬於黃色人種,所以中國人的基本正常面色都是為紅黃隱隱,明潤而有光澤,這就是有神氣、胃氣的正常色澤表現。

所謂有神氣就是明光而有光澤,所謂有胃氣就是隱約微黃、含蓄而未露,除了人類、種族對膚色有影響以外,人的膚色也會根據四季的變化以及環境變化而出現相應的改變,比如說夏天略黑,冬天略白等,但是因為四時的不同、個體體質和稟賦的差異,以及受地理環境、氣候、職業等不同因素的影響,面色也可有略黑稍白等差異。

但是無論怎樣,只要面色是明潤光澤、隱然有生氣就是正常的面色,此外由於居住環境和工作的不同、情緒的變化、飲食習慣,以及運動過後的原因都會使人的面色有所不同。

3. 什麼樣的膚色是健康膚色

好皮膚的特點:細膩、光澤、有彈性,無論皮膚是黑還是白,只要毛孔細小,皮膚光滑,那就證明擁有一個健康的肌膚狀態。

4. 健康的皮膚

健康皮膚的標准包括: 1.皮膚的膚色:皮膚的顏色與種族、性別、職業等不同有很大關系,有白、黃、棕、紅、黑等不同顏色。這主要是由皮膚所含色素的數量及分布不同所致。皮膚的色澤是視覺審美過程的重要特徵。皮膚色澤的變化,可以引起視覺審美心理的強烈反應。在正常情況下黃種人的膚色呈黃白之間透著紅是健美的膚色。 2.皮膚的光澤:是具有生命活力的體現,給人一種容光煥發、精神飽滿而自信的感覺,它向人們傳遞著生理、心理狀態健康的美感信息。 3.皮膚滋潤度:是皮膚代謝功能良好的標志,也與健康的心理狀態有關。 4.皮膚細膩度:細膩的皮膚無論是從視覺還是從觸覺的角度來講,都給人無限的美感。柔嫩、光滑、潤澤的皮膚,是皮膚美學特點的重要表徵之一。 5.皮膚彈性度:在正常情況下,皮膚的真皮層有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皮下組織有豐富的脂肪,使皮膚富有一定的彈性,顯得光滑、平整、堅韌、柔嫩、富有張力。它表明皮膚含水量及脂肪的含量適中,血液循環良好,新陳代謝旺盛,展示著誘人的魅力。而隨著年齡增長,皮膚漸漸老化,真皮層蔞縮變薄,皮膚的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退化變性,彈力減低,透明質酸減少,皮膚就失去彈性,變得鬆弛,出現皺紋。 6.皮膚的體味:是指人體反映出來的種種氣息。體味主要是由皮膚的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所產生。體味可分為生理性、病理性、情感性三類。生理性體味是人體健康狀態的信息反映,因此,人的體味也是一種生命信息的傳遞、情感的流露和人體語言的交流。 7.皮膚的濕度: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及淋巴管,是人體中僅次於肌肉的第二大「水庫」。保持皮膚的濕潤是皮膚滋潤他光澤的前提,對保持皮膚的營養,防止皮膚乾燥、出現皺紋有重要作用。 8.皮的耐老性:正常的皮膚應當不敏感、不油膩,且不幹燥,能有效抵禦自由基。 總而言之,健康的皮膚才是美的皮膚。健康的皮膚應光澤紅潤,柔軟細膩,富有彈性,適度張力,極富活力,PH值應呈弱酸性,既不粗糙,又不油膩,既有光澤,又少皺紋。

5. 怎麼樣的皮膚才是健康皮膚

皮膚被覆於人體的表面。在眼瞼、口唇、鼻腔、肛門、陰道及尿道等腔孔周圍,逐漸移行為粘膜,共同形成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皮膚除了可以保護機體,抵禦外界侵害外,還有感受刺激、吸收、分泌、調節體溫、維持水鹽代謝、修復及排泄廢物等功能。對保障人體的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從重量和面積的角度來看,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其重量占體重的14%~16%,一個體重為60kg的成年人皮膚約重8.5kg,一個3kg重的新生兒約重0.5kg,一個成年人的皮膚面積約為1.5~2.2m2 ,新生兒約為0.21m2 ,面積的大小與身高、體重成正比。
皮膚的厚度因人、因性別、因年齡、因職業等而異,一般為0.5~4.0mm(不包括皮下脂肪組織)。兒童的皮膚比成人薄得多,同齡女性皮膚比男性略薄,腦力勞動者皮膚比體力勞動者略薄。

一、皮膚的結構
皮膚分為表皮和真皮。
表皮是皮膚的淺層結構,由復層扁平上皮構成。從基底層到表面可分為五層,即基底層、棘層、顆粒層、透明層和角質層。
真皮位於表皮的深面,由緻密性結締組織構成。分為乳頭層和網狀層。
皮下組織不屬於皮膚,但其纖維與真皮相連接。
二、皮膚的附屬器
皮膚的附屬器包括毛發、皮脂腺、汗腺、及指(趾)甲等。
毛發在人體分布很廣,幾乎遍及全身。毛發的功能很多,它能幫助調節體溫,同時也是觸覺器官。
皮脂腺位於毛囊和立毛肌之間。所釋放的分泌物,稱為皮脂,具有滋潤皮膚、保護皮膚的作用。
汗腺分泌汗液,經導管部排泄到皮膚表面,能濕潤皮膚,排出部分水和離子,有助於調節體溫和水鹽平衡。此外,也排泄少量含氮代謝產物。
指(趾〕甲位於手指、足趾遠端的背側面,是表皮角質層細胞增厚而形成的板狀結構。

人類的皮膚有六種不同的顏色,即紅、黃、棕、藍、黑和白色,這主要是因為皮膚內黑素的數量及分布情況不同所致。黑素是一種蛋白質衍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素細胞產生的。由於黑素的數量、大小、類型及分布情況不同,從而決定了不同的膚色。黃種人皮膚內的黑素主要分布在表皮基底層,棘層內較少;黑種人則在基底層、棘層及顆粒層都有大量黑素存在;白種人皮膚內黑素分布情況與黃種人相同,只是黑素的數量比黃種人少。
在人體皮膚的不同部位,顏色的深淺也是不一致的,在頸、手背、腹股溝、臍窩、關節面、乳頭、乳暈、肛周及會陰部等處顏色較深,掌跖部皮膚顏色最淺。這是因為在不同部位黑素細胞的數目不相同所致,如頭皮及陰部1mm2 內約有2000個,其他部位約為1000個。另外,在粘膜處也有黑素細胞存在。


參考資料:
皮膚的溫度也象體溫一樣恆定嗎?
由於人類是恆溫動物,體溫恆定在36℃~37℃之間,所以有些人會認為皮膚的溫度象體溫一樣恆定,其實這是錯誤的。人體組織器官和皮膚隨部位不同會有很大的差別。
人體肝臟的溫度最高,其次是血管和肌肉,最後才是皮膚。皮膚的溫度一般都低於37℃,它受皮膚內血循環和外界氣溫的影響,一般規律是軀干比四肢高,四肢近心端比遠心端高,血循環較豐富的頭、面及掌跖處皮溫也較高,最低的是耳殼、鼻尖及指端,外界氣溫的變化對皮膚溫度的影響也是明顯的,例如夏季時胸部皮膚溫度為36.6℃,大腿處為33.6℃;到冬季時胸部為36.4℃,手部溫度僅有10℃左右,相差很顯著,保溫不得當,很容易發生凍瘡。
皮膚的微循環對體溫的調節有重要作用。當體內外溫度升高時,皮膚微循環血流增加,流速加快,血管擴張,出汗增加,以散發熱量;反之,體內熱產生低下,外界溫度較低時,皮膚血流量降低,流速變慢,血管收縮,防止從皮膚散失熱量。許多人認為飲酒可以祛寒,這也是不完全正確的。飲酒後可以使皮膚微循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可以暫時起到溫暖皮膚祛寒的作用,但同時也更加快了體內熱量從皮膚散失,一旦酒精作用消失,便更覺寒冷,而且過量飲酒大醉時,皮膚微循環血管調節功能麻痹,對寒冷的抵抗力大大減弱,很容易發生凍瘡、凍傷,所以在冬季不提倡飲酒取暖,更要禁止喝得酩酊大醉時外出。

皮膚有什麼生理作用?
皮膚做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最大的器官,參與全身的機能活動,以維持機體和外界自然環境的對立統一,同時機體的異常情況也可在皮膚上反映出來,皮膚能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並通過反射調節使機體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屏障作用皮膚一方面保護機體內各種器官和組織免受外界環境中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等有害因素的損傷,另一方面防止組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電解質和水分的喪失。
(2)感覺作用皮膚內分布有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它們的神經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廣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內,以感知觸、冷、溫、痛、壓、癢等各種感覺,引起相應的神經反射,維護機體的健康。
(3)調節體溫作用體溫是機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熱量的表現,也是機體細胞進行各種生化反應和生理活動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皮膚是體內熱量散發的重要組成部位,可以通過皮膚血管收縮、立毛、排汗減少等形式來調節體溫,也可以通過輻射、對流、傳導、蒸發等物理方式來散發熱量。
(4)吸收作用皮膚具有通過角質層、毛囊、皮脂腺和汗管吸收外界物質的能力,稱為經皮吸收、滲透或透入,它對維護身體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同時也是現代皮膚科外用葯物治療皮膚病的理論基礎。
(5)分泌和排泄作用皮膚具有一定的分泌和排泄功能,這主要是通過汗腺分泌汗液,皮脂腺排泄皮脂進行的。排汗具有散熱降溫、保護皮膚、排泄葯物、代替腎臟部分功能等作用;皮脂具有形成皮表脂質膜、潤澤毛發及皮膚的作用。

皮膚可以呼吸嗎?
也許受了武俠小說的影響,許多人認為只有特異功能和武功高強的人才可以用皮膚呼吸,甚至可以象魚一樣生活在水裡,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人類的皮膚可以呼吸,但呼吸量極小,皮膚吸收的氧氣量僅為肺的1/160,不足以供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所需,所以人不能生活在水裡。
皮膚主要通過三個途徑吸收外界物質,即角質層、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其中角質層是皮膚吸收氣體的最重要的途徑。角質層的物理性質相當穩定,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完整的半通透膜,在一定條件下氣體以與水分子結合的形式,經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無論是活的還是死的角質細胞都有半通透性,它遵循菲克定律,即在低濃度時,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內物質的通透率與其濃度成正比。
氧氣經皮吸收量僅為肺部攝取量的1/160,其意義不大。

皮膚的類型有哪些
人類的皮膚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即中性皮膚、油性皮膚與乾性皮膚。
中性皮膚:系較理想的健康型皮膚。這類皮膚既不油膩又不幹燥,皮膚組織緊密、厚薄適中、柔軟潤澤又富有彈性。這種類型的皮膚對護膚品的選擇面較寬。
油性皮膚:這類人的毛孔較別人粗糙、明顯,且油脂分泌旺盛,特別在青年時期,用紙擦拭頭額亦會沾有一層油。這類人易患痤瘡,因皮脂分泌過旺及皮脂腺開口受阻所致。不過這類人皮膚常有光澤、顯得年輕,應注意潔面、去除污垢,少吃油膩食品,慎選護膚品。
乾性皮膚:皮膚乾燥、粗糙,易起皺與細小裂痕,常有皮屑。這類人不宜多用肥皂,尤不能用鹼性過重的肥皂,否則皮脂失去太多,更易發生皮膚乾裂並有發癢或出現皸裂,宜選用油質性護膚品。

哪些護膚品最易被吸收?
人們經常在廣告中看到或聽到某某護膚品如何如何容易被皮膚吸收的宣傳,但到底這些護膚品是如何被皮膚吸收,以及吸收的程度如何,大多數人並不很了解。皮膚主要通過三個途徑吸收外界物質,即角質層、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市場上的護膚品根據賦形劑的不同可以分為水制類、油脂類及水油混合類(即霜類)三大類,其吸收途徑也是不同的。水制護膚品是通過角質層吸收的,油脂類護膚品是通過毛囊皮脂腺透入,而霜類護膚品是通過上述兩種途徑被吸收的。護膚品搽於皮膚表面後被吸收的程度取決於護膚物質、賦形劑和角質層三者之間的理化作用,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護膚物質在賦形劑中的溶解度葯物在賦形劑中愈易溶解,就愈易保留在賦形劑中,也就越易隨賦形劑分子一起進入表皮。
(2)護膚物質在角質層中的溶解度脂溶性物質在角質層溶解度明顯高於單純水溶性物質,其吸收程度也較好,而既能在油脂中又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質吸收是最好的。
(3)賦形劑的吸收情況一般來說水和油脂都容易被皮膚吸收,其規律是: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體石蠟。
(4)護膚物質的濃度一般來說濃度越高,越易被吸收,但價格較貴,也易造成浪費。
所以從以上幾個方面我們可以知道,凡是在水中和油脂中皆能高濃度溶解的護膚物質,加以水和羊毛脂的混合賦形劑製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霜類護膚品最易被吸收。

用搓澡巾洗澡是好習慣嗎?
很多人喜歡在洗澡時用搓澡巾用力擦洗皮膚,認為這樣才能洗掉皮膚上的臟垢,並視之為講衛生的好習慣。其實,從皮膚的生理角度來看,這非但不是講衛生,而且對皮膚有害。
皮膚的表面是由完全形化的角質細胞組成的角質層。角質細胞是基底細胞不斷分化,經歷棘層、顆粒層逐漸移行到角質層形成的,扁平形沒有細胞核,並不斷崩解脫落,形成所謂的「 皮屑」。這個演變過程的時間稱為表皮生長周期,約需3~4周,又稱表皮換新率。角質層與其表麵皮脂和水分乳化形成的皮表脂質膜共同構成了皮膚最表面的屏障保護層,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保護機體內部各種組織器官免受外界環境中的各種損害,如摩擦、牽拉、擠壓、沖撞等機械性損傷,電擊、光照、磁場、等物理性損害,酸、鹼腐蝕等化學性損傷,尤其是緻密的角質層能有效地防止直徑200nm以上的細菌和病毒進入皮膚內,另外皮表脂質膜內的游離脂肪酸,使皮表pH值偏酸,對許多細菌的生長有抑製作用,從而使機體免受微生物的侵襲。另一方面,角質層的半通透膜特性能夠很好地防止體內營養物質的喪失,成人通過皮膚而丟失的水分每天約有240~480ml,但如果將角質層去掉,水分的喪失將增加10倍以上。
可見我們洗澡時用搓澡巾用力擦洗皮膚,常常使尚未完全形化的角質細胞過早剝脫,甚至將角質層完全剝脫,露出鮮紅的顆粒層或棘層皮膚,使皮膚的屏障保護作用大大減弱,機體很容易遭受外界環境中的各種損害,而長期下來也容易加速皮膚的老化,所以不提倡用搓澡巾洗澡。

為什麼日曬後皮膚會變黑?
夏天有許多人喜歡到海邊浴場進行日光浴,把皮膚曬成棕黑或古銅色,在西方國家更成為一種夏季休閑度假的時尚標志。那麼為什麼日曬後皮膚顏色會變黑變深呢?
正常皮膚對光有吸收能力,以保護機體內的器官和組織免受光的損傷。光透入人體組織的能力和它的波長及皮膚組織結構有密切關系,一般波長愈短,透入皮膚的程度愈淺。皮膚組織吸收光也有選擇性,如角質層內的角質細胞吸收長波紫外線。光線為一連續的電磁輻射波,其中以長波紫外線對生命細胞的殺傷力最強,所以皮膚對紫外線的吸收防禦作用尤為重要,能夠使皮膚接受一定的紫外線照射而不致有任何反應。
黑素是正常皮膚對紫外線照射的最好防禦物。它是由基底層的黑素細胞產生,並通過樹枝狀突輸送到鄰近的基底層和棘層的角朊細胞內。黑素通過對紫外線的吸收、散射及穩定其游離基等特性起著主要的光保護作用。皮膚的黑素代謝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由遺傳決定的,不受光的影響;另一部分是機能性的,受體內外許多因素的影響,紫外線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當日光照射皮膚後,由於黑素對紫外線的吸收大於可見光,被吸收的能量以熱量的形式逸散並作用黑素的氧化,使黑素明顯增加。所以夏天進行日光浴後皮膚曬黑,是皮膚對紫外線損傷自身保護性反應的表現。

皮膚的再生
皮膚受損傷後,其再生過程和修復時間,因受損的面積和深度而有很大的差別。小而淺的損傷,由於表皮細胞的遷移和增殖,數天就能癒合,也不形成瘢痕。較大而深的損傷,其再生過程則較長。創傷後首先是凝血和止血,並出現炎症反應,眾多的中性粒細胞進入局部,清除細菌。隨後出現許多巨噬細胞,清除損壞的組織,並釋放幾種生物活性物質促進成纖維細胞增殖和毛細血管生長,生成肉芽組織。肉芽組織是細嫩的結締組織,其中有較多的成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纖維少,毛細血管豐富。創傷後不久,傷口周圍的表皮細胞增殖並遷移到傷面。傷面殘留的汗腺和毛囊的上皮也能增殖,形成覆蓋傷面的上皮小島,參與表皮再生。最後傷面全由新生的表皮覆蓋,並漸形成正常的表皮。肉芽組織也漸由纖維緻密的結締組織替代。如創傷面積大,常需在傷面移植皮膚,以協助修復。

6. 健康的膚色什什麼顏色

白色是病央央的,黃色又憔粹。紅色又太滄桑,黑色極度滄桑。於是擇中,小麥色很健康,是陽光下的顏色

7. 健康膚色是什麼顏色

白色是病央央的,黃色又憔粹。紅色又太滄桑,黑色極度滄桑。於是擇中,小麥色很健康,是陽光下的顏色。還有阿,很奇怪阿,那些健身的人都是小麥色的,所以大家覺得這色更棒了吧。其實我呢。。喜歡白的。。廢話不多說,我想要分。。

8. 皮膚的健康膚色

在夏天,很多年輕人願意被曬成古銅色皮膚,覺得這樣有男人味。但是皮膚科專家卻指出,看似健康的古銅色皮膚,其實最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夏天暴烈的陽光尤其容易曬傷皮膚。一些人皮膚暴曬後會出現紅腫、起皰、流水等症狀,這是一種皮膚的急性損傷,需要及時接受治療。而有一些人在皮膚暴曬後會出現脫皮現象,那是皮膚的一種慢性損傷。
有些人雖然外表上看好像沒有什麼不良反應,只是皮膚曬黑了,其實這也是皮膚受傷的標志。皮膚曬傷後,會調動黑色素,以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的進一步傷害,皮膚會因此變黑。因此曬黑就表示皮膚已經受傷了。而且曬太陽時間長了,會損傷皮膚結構,使皮膚鬆弛老化,出現皺紋。
皮膚什麼顏色並不重要,顏色只是影響外觀,並不影響內在的健康,比如白種人與黑種人,難道黑色的皮膚就是不健康的嗎?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所以健康的皮膚應該是紅潤有光澤,富含彈性。

9. 正常膚色是什麼顏色

每個人的膚色都不一樣的,有偏白的,有偏黑的,有偏方都有偏紅的。都是正常膚色。

閱讀全文

與健康的膚色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2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