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職業衛生體檢需要所有員工都體檢嗎
按照職業衛生健康體檢規定,只要是登記的職業健康相關人員,必須要100%進行體檢。體檢項目:1)、基本檢查項目:內科、外科、五官科、血尿常規、肝功能、胸透、心電圖、B超;2)特殊檢查項目:神經系統檢查、高仟伏胸片、肺功能檢查、電測聽檢查、血尿頭發等生物材料檢查,特殊檢查項目根據作業人員接觸有害因素的類別確定。
❷ 如何界定職業健康檢查人群的范圍
在日常職業健康執法檢查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企業中的哪些人需要參加職業健康檢查呢?說法不一。企業的職業健康管理人員也不能准確說出哪些人員需要參加職業健康檢查,對於企業的疑問,我們的有些執法人員也把握不準。到底哪些人員需要參加職業衛生中職業健康檢查呢?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粗淺分析,給職業健康執法檢查工作帶來一點幫助,以充分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利,維護安監執法的權威和形象。
一、法律對職業健康檢查的規定和要求
《職業病防治法》 第三十六條、《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安監總局47號令)第三十條均規定了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安監總局49號令)第二條則規定了,用人單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以下簡稱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監護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其實施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也就是說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都要參加職業健康檢查。這些法律規范都提到了同一個概念「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那麼哪些勞動者屬於接觸危害作業,「接觸」是否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呢?這些都需要我們准確的把握,減少執法檢查的主觀性,確保執法檢查的權威性。
同時,安監總局49號令第七條規定了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以及《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235)等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要求,制定、落實本單位職業健康檢查年度計劃,並保證所需要的專項經費。
二、職業健康檢查人群范圍的界定原則
《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07)中4.7詳細規定了職業健康監護人群的界定原則:一是接觸需要開展強制性健康監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群,都應接受職業健康監護;二是接觸需要開展推薦性健康監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群,原則上應根據用人單位的安排接受健康監護;三是雖不是直接從事接觸需要開展職業健康監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但在工作中受到與直接接觸人員同樣的或幾乎同樣的接觸,應視同職業性接觸,需和直接接觸人員一樣接受健康監護;四是根據不同職業病危害因素暴露和發病的特點及劑量-效應關系,應確定暴露人群或個體需要接受健康監護的最低暴露水平,其主要根據是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以及個體累計暴露的時間;五是離崗後健康監護的隨訪時間,主要根據個體累積暴露量和職業病危害因素所致健康損害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的特點決定。因此,在確定職業健康檢查人群的范圍必須遵循上述五大原則。
三、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認定
「職業健康監護人群的界定原則」中同樣提到了接觸這一概念,但在上述原則四中,則明確了接受確定健康監護的人群或個體的基本依據,即根據是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以及個體累計暴露的時間。再看《職業衛生名詞術語》(G B Z/T224-2010)中雖然對「接觸」沒有明確規定,但對「接觸水平" -詞,界定為職業活動中勞動者接觸某種或多種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濃度(強度)和接觸時間。由此,我們相信「接觸」與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以及個體累計暴露的時間密切相關。
根據「職業健康監護人群的界定原則」,界定健康監護的人群或個體就應首先確定暴露人群或個體需要接受健康監護的「最低暴露水平」 其主要根據是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以及個體累計暴露的時間,但沒有明確。但《職業衛生名詞術語》(G B Z/T224-2010)對行動水平的作出了定義,即工作場所職業性有害因素濃度達到該水平時,用人單位應採取包括監測、健康監護、培訓等控制措施,一般是職業危害接觸限值(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長期反復接觸,對絕大多數接觸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許接觸水平,是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接觸限制量值。化學有害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包括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和最高容許濃度三類。物理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包括時間加權平均容許限值和最高容許限值。)的一半。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最低暴露水平」與用人單位採取健康監護的「行動水平」的內涵是一致的。由此,筆者建議「最低暴露水平」可以參照「行動水平」的定義來確定。
❸ 關於職業健康體檢的規定
法律分析: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職業健康檢查,應當在開展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備案的具體辦法由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依據本辦法制定,並向社會公布。承擔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以下簡稱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涉及放射檢查項目的還應當持有《放射診療許可證》;
(二)具有相應的職業健康檢查場所、候檢場所和檢驗室,建築總面積不少於400平方米,每個獨立的檢查室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三)具有與備案開展的職業健康檢查類別和項目相適應的執業醫師、護士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
(四)至少具有1名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
(五)具有與備案開展的職業健康檢查類別和項目相適應的儀器、設備,具有相應職業衛生生物監測能力;開展外出職業健康檢查,應當具有相應的職業健康檢查儀器、設備、專用車輛等條件;
(六)建立職業健康檢查質量管理制度;
(七)具有與職業健康檢查信息報告相應的條件。
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備案時,應當提交證明其符合以上條件的有關資料。
法律依據:《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 第五條 申請許可經營項目,申請人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向審批機關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憑批准文件、證件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審批機關對許可經營項目有經營期限限制的,登記機關應當將該經營期限予以登記,企業應當在審批機關批準的經營期限內從事經營。 申請一般經營項目,申請人應當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及有關規定自主選擇一種或者多種經營的類別,依法直接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❹ 職業危害防治、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監測和職業健康體檢費用的使用計劃。。。誰有啊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至少一年一次
體檢么,上崗、在崗、離崗體檢
時間計劃在這個原則上自己定就行
❺ 檢出率計算方法
職業病檢出率計算方法:職業病人數/參加職業病體檢的人數。
職業病檢出率體檢工作量職業人群的體檢比較集中,用人單位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生產,要求體檢單位在短時間內完成健康檢查,通常每天要完成100~200人的體檢,造成體檢醫生超負荷工作,體檢設備超負荷運行,從而影響體檢質量。
而現代化的發展,已經提供了完美優質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市場上運用越來越廣泛的體檢系統,可以自動生成體檢數據,批量導入,智能分析等,對實現體檢業務的流程化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這方面,主流的體檢軟體就是杏林七賢了,全國有3000多家用戶,實力不容置疑。
職業病檢出率健康檢查:
內容研究和關注職業崗位上的安全、健康。職業安全經常與職業健康合稱為職業安全健康。
職業健康檢查,是職業健康監護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為了及時發現和掌握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的健康狀況及職業危害、職業病和工作相關疾病的發生情況。為保護勞動者健康權益和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據。
內容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的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是由衛生行政、衛生監督、用人單位及其勞動者、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多方面參加的系統項目。
因此,加強職業健康檢查的質量管理,是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的重要措施,也是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
❻ 關於職業健康體檢的規定
嚴格按規定的項目開展體檢活動,不得擅自變更體檢項目和頻次。
法律依據:
《上海市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檢查機構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預防性健康檢查機構應嚴格按規定的項目開展體檢活動,不得擅自變更體檢項目和頻次。
第十二條預防性健康檢查機構應嚴格按照有關診療操作規范開展體檢活動,保證體檢質量。無論受檢者是否自願,預防性健康檢查機構一律不得開展乙肝項目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