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心理咨詢機構工作職責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崗位職責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專題講座,傳授心理調適方法,引導和 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培養良好的心理素 質,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以及社會生活適應能力。 2、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排解、消除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礙, 進行危機干預,預防和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出現。 3、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測量,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為學生了 解個人能、興趣、人格、氣質以及心理健康狀況提供服務,為學校開 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團體輔導以及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提供資料和依據。 4、充分利用學校內的心理健康宣傳平台,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 知識,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廣大學生的興趣,陶治學生高尚的 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5、開展心理聯絡員培訓,建立和完善「學校、學院、班級」大學生 心理危機干預三級網路防禦機制。 6、開展大學生心理問題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研究,為學校改進和 加強德育工作提供信息服務、對策和建議。 7、成立並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社團開展好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社團 與學生的親和力優勢,積極指導社團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動,提高 學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
② 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服務宗旨16字概括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4
③ 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組織部主要是干什麼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組織部主要是干這個的。許多父母都說,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不好管了,輕不得重不得,太過放手怕嬌縱了孩子,太過嚴厲又會激起孩子的反抗。
其實,現代科學的育兒理念提倡的是一種既非嬌縱,也非嚴厲,而是贏得孩子,與孩子合作的育兒方式。
只要我們能夠運用「三要三非原則」,就可以同孩子和諧地相處,享受溫馨愉快的家庭親子時光。
想要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其實很簡單,試試「三要三非」原則
01 要理解尊重孩子,而非強迫孩子。
當孩子提出某個要求的時候,如果父母覺得不合理,就會強迫孩子放棄。會導致孩子產生怨氣,進而憎恨父母。
但是,如果父母能夠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孩子就能夠比較客觀地看待事件本身了。
案例分析:
周五晚上,對於樂樂來說,是一段最最輕松的時光,因為第二天不用去學校上課,所以他可以不必匆匆忙忙地寫作業。
於是,他向媽媽提出,每個周五晚上送他去體育館學習打籃球。(樂樂的父親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常年在外,平時只有媽媽和樂樂一起生活。)
但是,媽媽的健身課也安排在了周五晚上,因為周一到周五的晚上媽媽既要做家務,又要幫助樂樂檢查作業,沒有時間去健身,所以,只能選擇周五晚上。
樂樂覺得媽媽可以放棄健身課去送他,而媽媽覺得自己的健身課比樂樂的籃球課更重要,兩個人都感覺到了強迫,彼此陷入了僵局。
面對這種情況,強迫孩子放棄,只會讓孩子覺得委屈。為了和氣而順從孩子,則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如果媽媽能夠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將有助於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
想要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其實很簡單,試試「三要三非」原則
他們向爸爸求助,給爸爸打了一個電話,說明了情況,爸爸是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對樂樂說:「是的,孩子,你學習籃球很重要,不僅能讓你獲得一技之長,還能鍛煉身體,我們應該支持你!你去學籃球比媽媽去健身更重要。」
「不!爸爸,媽媽每天很辛苦,最近身體很不好,她更需要加強鍛煉,我想我還是放棄吧!」
樂樂為什麼這么輕易地就放棄了呢?
就是因為爸爸的話,讓他的權利得到了尊重,他的理由也得到了爸爸的理解。
如此,他就不再覺得有什麼委屈了,能夠冷靜、客觀地看待現實的情形,做出正確、合適的選擇。
想要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其實很簡單,試試「三要三非」原則
02 要正面引導孩子,而非粗暴地對待。
有的父母在對孩子的行為不滿的時候,習慣粗暴地指責孩子,孩子接收到的是父母的憤怒情緒,只會以更大的憤怒來回應父母。
如果父母能夠不動聲色地微笑著對孩子進行正面引導,這一情況就可以馬上得到改觀。
案例分析:
樂樂寫作業的時候很不認真,不僅錯別字多,而且很潦草、不整齊。
媽媽非常地生氣,「你不想寫就不要寫了,應付誰呢!」順手抓起樂樂的作業本撕成了兩半,扔到了地板上,摔門而去。
「好!不寫就不寫,我真的不寫了!」樂樂邊哭邊大聲地沖媽媽喊。
面對樂樂的不良行為,媽媽選擇了粗暴地對待,結果雙方都成了受害者,樂樂的作業無法完成,媽媽也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
如果媽媽這樣對孩子說,「寶貝,你的這幾個字寫得真不錯,就像書上印刷的一樣,要是其他的字也這么認真就好了!我的兒子是個懂事的大孩子了,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到!」
孩子聽到這樣的話,瞬間就會受到鼓舞,接下來的作業,他一定會非常認真地對待,越寫越認真。
想要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其實很簡單,試試「三要三非」原則
03 要有技巧地鼓勵孩子,而非命令孩子。
有的父母認為自己有絕對的權威,習慣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命令孩子做事。這會對孩子造成壓力,引發權利之爭,只會激起孩子的叛逆與挑戰。
案例分析:
星期天的上午,樂樂在自己房間的躺椅上邊嗑瓜子邊看課外書,旁邊放著一個垃圾桶。瓜子皮有的被扔進了垃圾桶,有的則掉在了外面。床上的被子還攤在一邊,衣服、襪子扔得亂七八糟。
「樂樂,你給我聽好了,半個小時之內,你必須把房間收拾好,否則有好果子等你吃!」媽媽站在樂樂房間的門口大聲地命令道。
樂樂「嗯!」了一聲,繼續嗑瓜子、看書,沒有行動。
媽媽的語氣和態度顯得「蠻橫」,這是在以權威的方式命令樂樂,只會招致樂樂的反感,也許他本來打算收拾房間的,但媽媽的話,只會讓他想要故意和媽媽對著干,給媽媽一個好看。
樂樂可能會在心裡默默反抗:「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我想做什麼應該由我來決定,我有自主的權利!」
想要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其實很簡單,試試「三要三非」原則
如果媽媽能夠態度和藹地對樂樂說:「寶貝,你的房間看上去有點亂,媽媽感覺很不舒服,你看完書之後,收拾一下好嗎?」
這樣表達傳遞給孩子的聲音是:
1、媽媽覺得不舒服,不是孩子覺得不舒服。
2、媽媽認為需要收拾,不是孩子認為需要收拾。
3、媽媽在請求幫助,孩子來提供幫助。
以上是用一種技巧性的話語來贏得孩子的方法,孩子多半會同意。
需要注意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的情形,比如,當孩子主動提出要承擔某些家庭勞動的時候,父母要做到充分的允許,給孩子出力的機會,不要認為孩子還小,而阻止孩子。
否則等孩子稍大一點的時候,父母再要求孩子做事,孩子反而不願意去做。孩子不應該被要求,而應該有機會得到允許。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情形,可以嘗試採取召開家庭會議的方式,達到讓孩子承擔部分家庭責任的目的。
想要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其實很簡單,試試「三要三非」原則
所有的父母都渴望擁有和諧愉快的家庭氛圍,卻由於沒能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而導致與孩子之間紛爭不斷。
其實,我們只要學習一些育兒技巧,就能解決大部分的家庭矛盾,減少家庭成員之間的摩擦,贏得孩子的合作。
想要擁有良好的親子關系,保持家庭環境的和諧,只有愛或者簡單粗暴地對待,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運用方法和技巧。
您好!我是百合媽媽,80後職場寶媽,熱愛讀書、碼字,喜歡運動、旅行。我的生活理念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做智慧寶媽」。每日與您分享我在育兒路上收獲的感動與成長!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您有什麼育兒的心得與體會,也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④ 大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屬於什麼部門
屬於心理健康教育部。
是一個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學、心理咨詢與科研為一體的處級單位,負責對全校五個校區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劃、組織、協調和實施。
包括: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測評,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團體心理訓練,樓棟朋輩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指導課程,心理健康網站,《心靈有約》報,開展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如心理專題講座與論壇,心理影片展播,心理沙龍,「心理文化活動月」等。
⑤ 學校心理保健部是干什麼的
呵呵,其實在心理保健部在每個學校應該都有不同的職責,有得可能是在學校有專門的心理學方面的老師幫助解決一些心理上的問題,有的則是在學生會有心理保健部,有專門的老師和學生負責,幫助同學,或者經常舉辦些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應該每個學校都不一樣的。
如果你是想進心理保健部的話,首先自己心理素質要好,性格開朗,也許工作不是很多,但是也能得到鍛煉,如果是比較在乎功利的話,還是不要進這個部比較好,學生都不怎麼重視,畢竟這是為同學服務的部門。不像其它部門那麼有各種好處。其實關鍵在於自己怎麼想。
希望能幫到你,呵呵。
⑥ 心理健康部是做什麼的
心理部的主要職責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營造校園良好心理氛圍。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增強學生心理保健和求助意識,培養健康人格;宣傳「自助助人」理念,使學生完善自己同時關愛他人,共同建設團結、友愛、和諧的學校大家庭。
學生會心理部具體工作如下:
1、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如開辟心理知識宣傳欄、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印發心理宣傳材料或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網站、刊物撰寫稿件等。宣傳內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危機干預知識、自我心理保健知識與調節方法、心理趣味知識等。引導學生關注心理健康,增強自我調節能力,認識並接受心理咨詢,樹立求助意識。
2、心理危機預警工作。心理委員需要加強與班幹部與寢室長的聯系,密切關注學生心理動態,及時發現並上報心理危機學生。每月向本院(系)輔導員上報本班心理危機學生(在心理問題高峰期,心理委員需每周進行上報)情況,輔導員對所上報學生進行初步甄別,上報問題嚴重同學並介紹其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3、舉辦心理活動,豐富學生心理生活,開發學生潛能,增強學生心理素質。開展團體心理拓展訓練、心理情景劇表演、徵文競賽、心理游戲、心理沙龍、心理電影播放、心理主題班會等活動。幫助學生探索自我、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個人心理品質,營造積極向上的心理氛圍,使其在學習、擇業、交友、社會適應等方面獲得充分發展,切實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4、完成學校學生會心理部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5、開展朋輩心理咨詢。從而向存在心理困惑學生提供心理幫助,化解學生的心理困惑,或介紹其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如遇到心理危機學生要及時上報輔導員老師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6、制定本院(系)學生會心理部工作細則。
7、向學校學生工作部(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反饋工作意見,反映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需求。
8、積極宣傳並組織本院(系)學生參加學校學生工作部(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辦的各項活動等
⑦ 心理部是個什麼東西
心理部應該是一個咨詢的部門吧。也就是針對一些人的情緒而設置的一個部門。
⑧ 大家說說,杭州怡寧心理健康中心主要是做哪些
在杭州康養之家上查詢了一下,主要是做兒童青少年、家庭等等心理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