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40歲就得癌症的宋慶齡,是如何活到106歲的
宋美齡出身於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的宋氏家族,在兄弟姐妹中,她年紀最小,體質最弱。據說小時候經常感冒發燒。孱弱的身體,還遭受過肺炎、胃病等疾病的折磨。更為不幸的是,她在40歲時就患上了乳腺癌。
(宋美齡老年照)
其四,宗教信仰。
宋美齡的父母都是基督徒,她從小就在父母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名小基督徒。但是少女時期的她,對所信仰的宗教並不為意,反而對每次都要去教堂聽那冗長的布教,心生厭惡。
但是,自從母親病逝後,宋美齡開始和基督交通。並且在她的影響下,蔣中正也開始皈依基督,成為一名虔誠的教徒。
宋美齡患癌後,她依然虔心地信奉上帝。她認為這能給她的精神和身體都帶來安慰。
其五,保持良好心態。
宋美齡早在30多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畫。但是她在繪畫上並沒有天賦,因此到50歲時,她依然還保留在“新手”階段。
不過,這並不妨礙她繼續繪畫。她認為,繪畫本身是愉快而有趣的。當她靜下心來畫畫時,她的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放鬆,心態也會及時調整過來。而心態年輕,心情愉快,必然讓人容光煥發,顯得年輕有活力。
綜合宋美齡的飲食起居等,就會發現,她在得了癌症後,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她沒有隨時隨地惦記著自己是個病人,再加上不管在生活上還是醫療上,她都擁有比一般人強太多條件,而她本身又沒有心理負擔。所以,她才能一百多歲。
Ⅱ 解密蔣介石之死:車禍只是誘因,還有三個重要原因,第三爭議至今
(說 歷史 的女人——第37期)
蔣介石後半生的生活習慣保持得特別好,根據 歷史 作家吳基民的載述,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
其一是「從(蔣介石)的飲食起居來講,不喝酒,不抽煙,也不喜歡喝咖啡,他平時就喝白開水。」
其二是「(蔣介石)對生活的要求並不高,飯菜也不復雜。」基本都是粗茶淡飯。
其三是蔣介石還比較注意日常的鍛煉,每日起床,必先練一套自己創造的早操。此外,每日還有兩次的靜坐以養心,另有兩次禱告。這個習慣極其規律,多少年如一日,就如他寫日記,都是每日之功課。
也正因為如此,蔣介石在80歲高齡的時候,醫生為其檢查身體,竟也沒有發現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人易患之病症。蔣介石的身體雖然清瘦,卻十分硬朗。但是1969年的一場車禍,卻改變了蔣介石的身體狀況。
說起這場車禍,也來得比較詭異——在1969年9月16日上午,在陽明山召開軍事會議,蔣介石主持會議時狀態很好,還做了講話。會議結束之後,按照蔣介石的生活習慣和作息安排:中午吃罷簡單的午飯,一般下午四五點左右,如果天氣晴好,蔣介石就會和宋美齡到台北近郊散心,多年來一直如此。
這天也不例外——9月16日下午五點,蔣介石和宋美齡散心完畢後,乘坐專車從山下往陽明山官邸回,行至半道,在一個大彎路路段,一輛軍用吉普車突然從公路局客運站左後方躥出,與蔣介石的車隊前導車迎面而來。
前導車一看,嚇了一跳,立即緊急剎車。緊接著,蔣介石的專車便撞了上去。蔣介石頭部和鼻樑因沖撞受傷,流了血。根據當日執勤的何占斌回憶:
「(宋美齡)夫人整個身體已經躺在(車廂內)下面,我將她扶起來······(吳基民說:當時大家都認為宋美齡被撞比較嚴重,因為她一直喊疼,但實際蔣介石更嚴重,因為蔣介石是內傷——此是後話,後面再說)······蔣先生還是一臉嚴肅地坐在那裡······鼻子有血······」
事發後,蔣介石夫婦被立即送往榮總醫院,憲兵部隊則封鎖了陽明山仰德大道,開始調查。
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蔣經國開始全力調查。可是調查的結果,經過反復核查後,竟然與蓄意謀殺無關。這個結果多少令喜歡看熱鬧的吃瓜群眾感到失望。
根據蔣介石的貼身侍從副官翁元回憶:
「那輛突然躥出的軍用吉普車是一位師長的專車,該師長開完會,急於下山,就與蔣介石的前導車發生了迎面的沖擊。」
可是令蔣介石的專車造成車禍、讓蔣介石夫婦受傷,卻與他的專車司機有關。
根據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員楊天石的載述:
「(蔣介石專車的司機)在剎車的時候,(因緊張)誤踩了油門······就沖到前面的引導車······發生了激烈碰撞(蔣介石的專車引擎室被撞出了一個大凹陷)······」
這個調查結果,確實有點戲劇化,可以說是兩個意外造成了一個大意外。一個意外是師長的車下山捉急,一個意外是蔣介石的「御用司機」臨陣緊張「亂彈琴」。
既然是意外,就不用捕風捉影再談暗殺,直接就處理了涉事人員:師長的烏紗帽丟了,命還在已算不錯,換個地方或朝代,「沖撞聖駕」可是重罪,甚至滅族。專車的司機被軍法處分。此是外話,暫且不論,言歸正傳說與蔣介石之死有關的事情。
前面說了這場車禍之發生充滿了戲劇性,後來蔣介石夫婦受傷的情況也充滿了戲劇性。一直哇哇大叫不停喊疼的宋美齡,不過是傷了膝蓋及腿部,說起來全是外傷。反而一直坐著穩如泰山的蔣介石看似沒有受什麼傷,卻受到了最嚴重的傷——對其胸腔,尤其心臟造成了重創。
吳基民對此有專門記述:
「(蔣介石)他的前胸和心臟部位,都撞在了防彈玻璃上,內傷相當嚴重。」
蔣介石的私人醫生熊丸在回憶錄中,就此事也作了記述:
「在車禍發生後的一次例行體檢中······(蔣介石)蔣先生的心臟大動脈中聽到了雜音,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的······與那次車禍導致心臟瓣膜受傷脫不了干係······」
該次車禍之後,蔣介石的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不斷生病,體力不支,還手抖,導致他堅持寫了一生的日記也不得不被迫中斷。在美籍作家陶涵的《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斗》一書中,記述了一件事:
「委員長心臟病發,熊丸立即替他注射了一針,雖然保住性命卻自此陷入昏迷。」
實際上,這次蔣介石昏迷了長達半年之久。後來,為了挽救蔣介石的生命,還專門從美國請來了華裔名醫余南庚博士,但是當死神抓住你的時候,任誰也無力與死神博弈。
但是,要想解密蔣介石之死,必須要全面去考量,故綜合蔣介石晚年的諸多情況,我們發現心臟病不過是導致蔣介石離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已,也就是說車禍誘發的心臟病不過是原因之一,還有三個重要原因,尤其是第三個原因有極大爭議,至今仍疑竇重重。
先說第一個原因:外交刺激。
蔣介石敗退台灣之後,心情一直是極其郁結的,他一直痴心妄想反攻,但是唯一的靠山只有美國,可是美國也要考量自己的發展,故此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雙方之間發生了微妙的疏離。尤其是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恢復一切合法權利,台灣被「請離」。蔣介石受到第一次打擊。接著,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建交,這對蔣介石而言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身體 健康 自然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同一年7月,蔣介石在內憂外困的時局中,心臟病突發再度昏迷,離死神的距離越來越近。
第二個原因是:為子鋪路。
有了前因,必有後果。蔣介石一方面為國際時局所苦,另一方面卻又為接班人所累。在這樣的困局中,他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可是接班人的問題尚未妥善解決,他豈能放心?所以,蔣介石又硬撐著病體,開始為兒子蔣經國鋪路。
對蔣經國構成威脅的主要有兩個人:
第一個便是孔令侃。
孔令侃的靠山當然是宋美齡,根據王豐《蔣介石死亡之謎》一書所述:在1972年,因蔣介石身體不好,考慮接班人問題的時候,孔令侃忽然接到宋美齡的指示,飛至台北。
有關孔令侃該次回台之目的,主要是沖著「行政院」院長職位來的——宋美齡有意向蔣介石推薦,希望讓孔令侃來擔任該職務。
但是,宋美齡的這個舉薦,讓蔣介石極其惱火。
在這件事上,客觀來講,宋美齡確實有點婦人之見了。雖然早年,孔令侃放棄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的文憑,做了宋美齡的秘書,成其「文膽」,起草了諸多重要講話文稿,陪同其在美國進行外交工作,功勞極大。訪美之後,宋美齡又把孔令侃安插進中央信託局擔任常務理事。
中央信託局這個單位看著不顯山露水,但卻是一個肥缺單位,主要進行對外大宗貿易,包括武器等。孔令侃利用職務之便,又私立公司,中飽私囊,貪污之巨令人側目。也正因此,才引發了1948年8月,蔣經國的上海「打虎」事件,蔣經國原本想把國民黨腐敗的老根拔起來,以正風氣,豈料揪出來的幕後「老虎」竟是孔令侃——一隻家虎,這事搞得很尷尬,自家人,咋打?沒辦法進行,只得草草收場。
該打虎事件,雖然看似無果而終,但卻讓蔣介石父子看到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國民黨的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孔宋兩大「蛀蟲」家族。所以,在敗退台灣之後,蔣介石本身有意疏遠了孔宋兩家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正如何占斌所言:
「(宋美齡)夫人的目的就是想安插他們孔家的人······老先生(蔣介石)怎麼會答應?不可能答應的······」
蔣介石為此除了惱火,十分痛苦,竟然在1972年3月、5月和6月的日記中,連續三次出現了同一句話: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女人」自然是宋美齡,「小人」自然是孔令侃。
蔣介石對孔令侃和宋美齡意見如此之大,除了孔宋對國民黨的損害之外,還有一件事,那就是1956年尼克松訪台。當時,尼克松(尚不是總統)訪台,是為了籌措競選總統的經費,至少蔣介石是這么認為的,但是宋美齡偏聽孔令侃一面之詞,不看好尼克松,所以也就跟蔣介石吹枕邊風,導致讓尼克松訪台空手而走。
時至1972年,尼克松出現在了北京,蔣介石想起前事,惱悔不已,在日記中寫道:
「尼丑(尼克松)未當選以前,來台北相訪,彼滿懷我協助其選舉資本,因其未先提,而我亦未提也,此乃吾妻專聽令侃一面之詞所致。令侃之罪不小也。」
這些事,令蔣介石非常不快,如今宋美齡又讓孔令侃來和自己的兒子蔣經國爭權,蔣介石一氣之下就和宋美齡分居,搞起了冷戰——搬出福林路60號的士林官邸,搬到了陽明山中興路12號的中興賓館。
蔣介石這一搞,孔令侃的美夢自然破滅了,但是蔣介石為了保住兒子的位置,和宋美齡一鬧,對身體和情緒都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健康 狀況也不大好了。
但是,擠走孔令侃這個障礙,這還不夠,因為還有一個人對蔣經國也構成了威脅,他就是陳誠。這也讓蔣介石極為頭疼——蔣介石的私人醫生熊丸在回憶錄中寫道:
「(陳誠)辭公······非但對經國先生得理不饒人,對吳國楨也是一樣,陳與吳雖然彼此搞不好,但他倆又一起對付經國先生······」
由此可見,陳誠很難搞,要想讓陳誠離開行政院院長的職位,蔣介石也是煞費苦心,好用了一番心思,最好軟硬兼施,使得陳誠主動辭掉了行政院院長一職,然後蔣介石又不好讓蔣經國直接接任,需要一個過渡,所以他讓聽話的嚴家淦接任了行政院院長職務。嚴家淦是個懂事的下屬,蔣介石去世之後,就主動把位置讓給了蔣經國。
總之,為了給兒子蔣經國鋪好路,蔣介石拖著病體,可謂是煞費苦心,各種操作,對其 健康 也產生了極大的損耗,讓他與死亡的距離更接近了。這一年蔣介石的身體出現了血管硬化、主動脈閉鎖不全、心臟肥大、因久卧病榻導致的肌肉萎縮等各種問題,接踵而至。
第三個原因:最後的一個手術要了蔣介石的命。
1974年11月的時候,蔣介石因感冒導致肺炎,出現了肺積水。肺積水需要進行手術抽取,但是蔣介石年齡老邁,任何手術都有極大風險。因此蔣介石的私人醫療小組會診後,他們認為肺積水雖然很麻煩,但是在短時期內對蔣介石的生命並不會構成威脅,主張暫不手術抽取肺積水。
可是,在這個問題上,另一個人卻有不同看法,她就是孔二小姐孔令偉。
如孔令侃一樣,孔令偉深得宋美齡喜歡,關系極其密切。不過與孔令侃不同的是,孔令偉不但深得宋美齡之愛護,而且蔣介石對她也格外喜歡和信任。因此,有著一定醫學知識的孔令偉號稱是士林官邸的「醫療總顧問」。
孔令偉向宋美齡建議,蔣介石的肺積水可以取出來。為此,她和孔令侃在美國已經聯繫到了一位名醫。
於是,在這個手術做不做的問題上,宋美齡最後拒絕了蔣介石私人醫療小組的意見,而是接受了孔令偉的意見。
有關此一節,吳基民載述道:
「宋美齡堅持她外甥、外甥女的意見,說是應該把蔣介石的胸水抽掉······最後,還是宋美齡的意見佔了上風。3月份,做了胸部抽水,抽了大概500CC胸部的積液。」
手術的結果,並沒有如孔令偉所說那樣,反而讓蔣介石的身體出現了可怕的狀況。台灣作家王豐記述道:
「手術之後,蔣介石的病情立即完全失控,當天夜裡,體溫急劇拉高,高燒飆升至41 ,醫療小組忙得手忙腳亂。」
蔣介石的私人醫生熊丸寫道: 「她(孔令偉)會不惜用一切方法與手段為夫人做事,但卻反而連累了夫人。」 四個月後,蔣介石就病死在士林官邸。
蔣介石的死因繁雜,眾說紛紜,尤其這第三種原因,至今仍然令人猜疑不斷。畢竟宋美齡雖為第一夫人,但是其權利慾也是極強的。另外,宋美齡極力扶持的孔令侃沒有得到重用,她與蔣介石的關系搞得很僵。各種因素,摻和在一起,難免令人想多。但是,蔣介石最後的這次手術,畢竟其醫療小組已經建議不進行手術,畢竟蔣介石年齡太大,可是宋美齡卻還是聽信了孔令偉的話,並讓孔令偉和孔令侃聯繫到的醫生給蔣介石做了手術,結果手術失敗,蔣介石死了。
這就成了一個謎案。
不管是好心,還是別有用心,都有點說不清了。
(文/說 歷史 的女人·綠火)
參考資料:
1:李松林《晚年蔣介石》;
2:王豐《蔣介石死亡之謎》;
3:陶涵《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斗》;
4:吳一舟《蔣中正行誼》。
Ⅲ 宋美齡在40歲時就患上癌症,為什麼活到了106歲
01、癌症也分種類。
癌症也分種類,要是宋美齡四十歲得了肝癌能活到106,我只能說她就是與癌共生的奇跡啊。
但是她得的是乳腺癌,乳腺癌一期治癒率高達95%(非最新數據),可能有杠精要來提姚貝娜了,那任何情況都有意外,趕上了那沒辦法,所以女孩子特別是攜帶著BRCA1/2基因突病的人群,最好從成年開始就定期去做檢查,而沒有攜帶該基因的也應該從40歲開始做相關檢查,以便於我們能第一時間抓到疾病並且去治癒它。
04、悠哉的晚年生活。
宋美齡的晚年生活,都是由專人照料的,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醒,吃什麼喝什麼由一整個團隊為她服務。
至於網上說的,她天天灌腸所以活的久,可能有原因,但是不絕對。正常人天天灌腸也未必就能活到106,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然後被單獨拿出來說事兒,不是要賣產品就是騙流量,大家聽聽就完事了。
不愁吃喝有地位,有人伺候不管閑事,該吃的保健品一樣不落,泡腳按摩養生排毒一樣不少。我要是能過這樣的老年生活,我也能活106,真的!
Ⅳ 宋美齡如何養生
終於找到106歲宋美齡秘而不傳的養生秘術,趕緊收藏,怕以後找不到了
阿膠,在中國偉大的國葯史上,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一直被人們奉為補血保健的良方,它性平,味甘,入肺,肝,腎三經,集治療保健於一體,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能,被成為血病要葯,婦科病良葯和強壯滋補劑量,有「血液保護神」和「固體代血漿」之稱。
現代臨床證明,阿膠具有升高紅細胞,升高白細胞,升高血小板,升高血氧含量,擴充血容量,能增加血清鈣的含量等作用,是真正的補血益氣的良葯。
所謂氣血足,百病無,人的體內氣血充盈暢通了,身體自然就好了。
筆者再此特獻上此方,大家沒事可以給自己和家人做。
原料:茯苓30g紅棗30g阿膠10g紅豆30g冰糖10g(根據情況加減)
製法:將紅豆茯苓,紅棗洗凈,盛入燉盅,放入800ml水,文火燉三小時後,放入阿膠,冰糖,文火燉1小時。
服法:早晚各一次,連渣服用。
此湯質軟滑,味甜香潤,可口。可滋陰清熱養心,益氣補血止血。適用於吐衄便血、體虛疲乏無力、面色無華、低熱盜汗、心悸失眠、陰虛血熱,白血病,要堅持服用,不僅可以美容養顏,還可以強腎健體,女人可以吃,男人也可以吃。
如果大家平時工作忙,也可以買現成的,筆者比較懶,之前在樂購超市買的,產品是南京農業大學研製的,叫南農茯苓紅棗阿膠粉.南京農業大學也算百年名校了,東西喝了,確實還不錯,他們研製這個東西,跟宋美齡估計也有點關系,因為配方是一樣的,但這只是筆者臆測。可是樂購就是比較貴,要200多一瓶,只能吃12天。
關於宋美齡的養生和美容,坊間流傳她用牛奶洗澡,經過考證其實只是誤傳,宋美齡只是在洗澡的同時,把一些牛奶當成美容霜塗抹在身上而已。
宋美齡的包包頭發型幾乎可以說百年不變,體現了一種持之以恆的生活信念。但是她對頭發的保養卻是非常細致,她從不染發、不電發,不用塑料梳子梳頭,不用電吹風吹乾頭發,避免遭受強烈日光的照射。她的理念是,頭發的烏黑不白和年深日久保持柔軟不脆,必須使頭發飽含豐富的水分,這是頭發能不能過早變脆變細和變白的原因,雖然在國外長大,但是她一直注重傳統養生,即使在國外的時候,也經堅持吃媽媽做的芝麻核桃首烏粉,宋家是上海人,上海人對這種粉喜愛,是歷來已久的,我覺得奇怪的是,這個粉,南農居然也有,所以懷疑這個大學研製的產品,跟宋美齡到底有沒有關系,畢竟南京是曾經的國都,第一夫人的影子或許依舊在影響著這座城市。
宋美齡的排毒觀念可能是國人中最早的,她早年開始就有一個令人聞所未聞的好習慣,就是利用灌腸方法,完成人類每日的通便大事,保持了大便暢通,沒有毒素的積聚,這也許是宋美齡臉上沒有老年斑的重要原因之一。她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天清晨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對於排除一夜累積的肺部毒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她喜歡戶外行走,增加出汗的機會,同樣也起到了排毒的功效。
更高一個層次的養生,就到了養生哲學的層面。國民黨元老張群送給宋美齡一本書,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裡面有一句話讓宋美齡受益無窮:「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她把這句話濃縮成為,要想長壽,就必須要心靜!宋美齡從真正的世俗中得到超脫,把地位、權柄、物質、金錢、榮耀視為過眼煙雲,這一點應該是構成宋美齡長壽心理基礎的重要原因。
宋美齡與繪畫結緣,不能不說構成了她保持精神長壽的主要原因。她30多歲就學習畫畫,但是到50多歲還是一個新手。她說,繪畫可以忘記很多煩悶,讓情緒變得更加欣喜和快樂,久而久之,繪畫就形成了我個性修養的一部分,它會讓我的心態更好,有了好的心情,就會讓人年輕,這就是繪畫的好處。
以上僅僅是俺讀完本書以後的點滴收獲,要想知道作者怎樣破譯宋美齡的養生密碼的細節,最好買本書來看看。
Ⅳ 什麼事讓人們認為宋慶齡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
什麼事讓人們認為宋慶齡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
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作為孫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使她對祖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和富強滿懷憧憬。父親源源寄來的書信與剪報資料,在她的心中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架起了橋梁。然而,共和國在搖籃中被扼殺,革命的大潮已經消退,宋慶齡學成歸國改革和建設祖國的抱負無由施展。她徑直到流亡的革命黨人集中的東京,不久即擔任了孫中山的助手,開始了她長達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毫不猶豫地跟隨孫中山踏上捍衛共和制度的艱苦鬥爭歷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奮斗、救中國」的囑託交給了宋慶齡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慶齡出訪蘇聯,以後旅居歐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大國,研讀了馬克思的著作,與流亡歐洲的許多中國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國革命的核心問題--土地和農民問題,思想上有了質的飛躍。
當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不斷擴大,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的時候,宋慶齡迅速作出科學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認為「國難當頭、應該盡棄前嫌。必須舉國上下團結一致,抵抗日本,爭取最後勝利。」她關於全國團結抗戰的思想,與克服了「左」傾教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是相一致的。她並且為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搭橋鋪路,起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長期承擔了大量的國務活動。與此同時,她把許多精力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之後她一直擔任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和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職務。1950年,她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52年,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聯絡委員會主席。
1954年9月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59年4月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她再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再次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78年2月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任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80年8月3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慶齡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惡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病逝於北京。
宋慶齡是20世紀中國的一位偉大女性。在紀念她誕辰110周年之際,一部70萬字,由尚明軒先生主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宋慶齡研究專著《宋慶齡年譜長編》問世了。
所謂年譜長編,是傳統史學的一種史書體例。即用編年方式,把一個人延續一生的言行、活動加以記敘、編撰而成的著作。《宋譜長編》即是按編年體例,詳細全面記述宋慶齡的家世、出生、讀書求學、戀愛婚姻、品格情操、成長道路、革命活動,以及她在中國近現代歷史重大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與國共兩黨重要政治人物的關系,在國際事務中的活動,和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交往、作出的貢獻等等,是宋慶齡研究的重要成果。有關權威部門也對該書做出了很高評價,認為「是一部集權威性、學術性於一體的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工具書」。
閱讀這部新著,感到它和以往的宋慶齡研究著述相比,具有一些突出的特點。
首先,《宋譜長編》收集並整理了大量文獻資料,不僅系統整理了公開發表過的資料,還刊布了不少未曾公開的,第一次面世的資料,披露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解讀了某些久懸未解的歷史謎團,這是以前相關著述所難以比擬的,也填補了宋慶齡研究中的空白。
主編尚明軒先生自1992年就開始為這部書收集資料。他利用去美國講學的機會,跑了斯坦福大學、伊里諾大學等幾所大學的圖書館、檔案館,接觸了大量有關資料,僅宋子文的檔案40多箱,就全部翻閱了一遍。他從美國得到的直接有關宋慶齡的資料,包括來往信件、文稿、入學表格等共有130多件,另外還從香港、台灣收集到了一些,這些未曾刊世的資料,具有珍貴價值。
在國內獲取的新材料也不少。浙江湖州的南潯小鎮,很少有人問津,在這里的張靜江故居,就發現了宋慶齡為促進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民族統一戰線,與何香凝聯名致張靜江的信,還有陳友仁致張靜江的信。此外,還訪問了與宋慶齡共同工作和生活過的人,取得他們親歷、親見、親聞的一批第一手材料。
第二,《宋譜長編》不僅僅局限於記敘和考證宋慶齡的生平事跡,還充分反映了她思想形成和發展的脈絡,並且不局限於她個人所言所行,還把她放到時代的大背景之中,引征方方面面與其相關的事件和人物,從宏觀到微觀,從背景到前景,從平面到立體,有血有肉,生動全面地展現宋慶齡的全貌。這不僅反映了編撰者的研究思想和觀念,也是對傳統編年體裁史書的發展創新。
第三,《宋譜長編》對豐富的史料進行了認真甄別、辨析、考證和存疑,真實反映了歷史。這部書從人名、地點、時間、事件、人物關系等各個方面,對材料加以重新考訂,特別是對有疑義的問題,並在按中加以闡釋。比如宋藹齡的「藹」字,以前各版本圖書中,不少寫成「靄」字,本書經考證後特加以澄清;再比如,關於宋慶齡的出生地,有上海浦西虹口與浦東川沙兩說,經分析後編者認為浦西說更為合理,便在按中註明了兩說和編撰者的傾向性意見。
第四,《宋譜長編》在編撰過程中,查閱了大量國內外檔案和中外文書刊,書中主要引征的中外文圖書期刊就達300多種,所參考的書刊論文更是不計其數,可以說是引征參考資料最為全面詳盡的,它把現有的研究成果,包括傳記、論著、各種研究成果等等都吸收進來,加以參考、採用、整理和融會貫通,集中反映了現今研究宋慶齡的現狀和水 peng
Ⅵ 宋美齡40歲就患癌,為何還能活到106歲
這個世界上能活到長壽的人,只有三個原因,要麼有錢,要麼心態通達,要麼就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比較好。而宋美齡之所以患癌之後還能活六十多年,恰巧就是這三個因素都佔到了,甚至還遠不止如此。
作為宋氏三姐妹中年齡最小,最有本事,活得最久的人,宋美齡其實真是一個寶藏女孩。她身上的無數閃光點,讓她得到了無數榮耀,以至於後來再擁有無數財富。甚至還因為她的一些優秀的愛好習慣,很好的陶冶了她的情操,也為她之後的長壽提供了絕大的助力。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宋美齡40歲就得了乳腺癌,卻仍然能比大多數人都長壽,可以活到106歲的。
但是這樣的長壽只有偶然性,並沒有復制的可能。每個人的機緣造化不同,只能說她在這種種因素下長壽了,但是換一個人就未必了。不過有一個共通點是可以肯定的,從古至今,那一定是有錢人活得比較久的。
Ⅶ 宋美齡一生沒有生孩子,晚年被私人醫生道出真相,原因是什麼
宋美齡是因為一次意外,導致孩子流產,自此受到刺激,再也不能懷孕了。不過,對於宋美齡來說,她並不渴望孩子。這個從宋美麗的教育背景就能知道,她從小就去美國了,所以她的價值觀並不傳統。而且,嫁宋美齡與蔣介石在一起的時候,就說自己是不想要孩子的,蔣介石也同意了。
隨著年紀的增長,宋美齡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差,這所公寓雖然老舊,但是裡面的配套設施很健全,適合宋美齡。宋美齡也是在這個公寓里去世的。其實,宋美齡這一生是沒有吃過什麼苦的,她的出生就是上上簽,有所有人沒有的東西。她的丈夫又是位高權重的,即使是丈夫去世之後,她到美國去生活,也依然過得不錯。
Ⅷ 跨越三個世紀的傳奇美人,她是如何做到的
漫漫百餘春秋過
病魔糾纏莫摧朽
煙酒不忌長夜寞
光陰似將她遺落
桃峰陵園
若是家中獨有子,可選桃峰陵園,此陵園倚筆架山勢而建,氣聚不塞,子孫不愁文韜經綸,術業專攻可有突破。
秋葉網,一站式購墓平台。公正、透明、專業的服務平台。
微信公眾號:qiuyefu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