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培養孩子積極向上健康的心態
一、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態
心理專家認為,如果是長期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情緒受到波動,必然影響到個體的認知思維過程,使人形成不良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模式,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健康。而對於缺乏辨別能力的兒童來講,不良的心理反應更易於形成和固定下來,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其一生的發展。
心理研究表明,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則是消極的。而一些比較敏感、脆弱,獨立性不強的人,譬如婦女和兒童就比較容易接受暗示。
因此,作為父母和老師,對於兒童的正常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兒童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的健康發展起到促進或限製作用。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要盡量多給兒童積極健康的心理影響以及實際的幫助和引導。此外,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認知,更利於他們成年後在社會上找到正確的位置。
二、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從二個方面進行:
1、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學會看穿孩子的心事,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一般會有以下的一些表現:
1-1、易緊張、煩惱、焦慮,不敢與人交往,膽小害怕、怯懦,內心總有不安全感。
1-2、敏感多疑、過分克制、思慮過多、優柔寡斷、注重細節、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具有強迫症傾向。
1-3、有的孩子有緊張、焦慮等情緒,告訴家長或醫生的卻是頭疼、失眠、胃不舒服、沒勁兒等軀體化症狀。
1-4、還有的孩子心理問題比較隱性,不易發現,具體表現為:該做的事拖著不做,遇到問題總是拖延,有的甚至去喝酒,把問題拋到意識之外不去解決。
1-5、一遇到解決不了的挫折和問題就發泄,用砸東西等行為發泄。
1-6、逃避現實的正常生活。比如,白天睡覺,晚上通宵上網;厭學,整天在大街上溜達或離家出走等;內向不說話,悲觀的想法和行為。
2、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就必須懂孩子,就必須理解孩子,就必須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必須知道孩子的感受。需要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時,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2-1、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掌握人際交流的技能。
2-2、不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2-3、不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2-4、不對孩子喜怒無常,家長與孩子相處時,要保持情緒上的剋制。不能太情緒化,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2-5、不要欺騙和嚇孩子,這樣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2-6、尊重孩子,不當眾揭孩子的短,不要在孩子的同齡人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從而導致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無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強化孩子的弱點。
2-7、培養孩子自我價值,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孩子獲得他們可能掌握的能力。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要有一個恰當的期望值。這個要求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便能達到的。另外,應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設計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讓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動,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辦代替,那會讓孩子永遠感受不到成功的體驗。
2-8、積極情緒的培養,父母在對孩子教育的時候,要用積極樂觀的情緒去培養孩子,因為這種情緒是讓孩子心理正常發育和身體健康發育的重要條件,家長以身作則的教育孩子,時刻保持這種情緒,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愉快的積極的情緒狀態。
三、讓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1、情感投資——讓孩子天天快樂
輕松愉快的情緒能使孩子順利地進行各種活動,父母應使孩子經常處於一種興高采烈的狀態。幼兒情緒的發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點,為使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體驗,父母要做到:
1-1、為孩子樹立模仿的榜樣,時時處處以自己樂觀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1-2、父母之間要建立和諧、默契的關系,以便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臉是父母之間關系的晴雨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3、要對孩子進行情感投資。美國精神病專家坎貝爾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相應的精神投資。深情地注視孩子,和孩子進行溫馨的身體接觸,一心一意地關心孩子。
2、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到父母可親可敬
2-1、尊重孩子,盡管他們年齡小,也要把他們看成家庭中具有一定獨立自主性的成員,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長的架子,蹲下身來與孩子講話,以減少威嚴感,使孩子覺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及與家人融洽的關系。
2-2、父母要禮待孩子,對孩子講文明禮貌,不要打罵孩子。無論孩子做了什麼好事或有什麼成績,父母都要表示祝賀,絕不吝嗇贊賞。父母對孩子的正確態度應是愛而不嬌,既嚴格要求又和藹可親,在這樣民主自由、寬嚴適度氣氛下成長的孩子,必然表現出熱情、直率、活潑、開朗、自信、活動能力強、善與人共事、社會適應力等良好等優良品質。
3、循循善誘--讓孩子認識自我
3-1、孩子是否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估價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為了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發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水平,父母應使孩子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我。我是獨特的,有動聽的名字、短短的黑發、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我很能幹,能用自己的雙手吃飯、穿衣、剪紙、繪畫、彈琴,能用自己的雙腳行、奔跑、跳躍、攀登,能用自己的鼻子聞出多種不同的味道,能用自己的耳朵聽出各種奇妙的聲音。我有許多優點,當然也有一些缺點,不過,經過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做個好孩子。
3-2、塑造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也十分重要。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時候,父母要寓教於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養孩子自控力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訂規章制度,鼓勵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隊長,帶頭遵守家規家法。
3-3、為使孩子能適應集體生活,從而得到較好的生存和發展,父母還必須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識到與人合作的價值,可通過游戲來進行。例如,父母和孩子玩扶盲人過馬路的游戲,先讓孩子扮成盲人,由父母扶其過馬路;再由父母扮作盲人,讓孩子扶著過馬路。孩子成長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戰勝失敗、消除恐懼的技能,磨練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4、撫養方式要正確—— 盡可能親自撫養和教育孩子一方面,孩子有與父母在一起的強烈的心理需要,這一需要得不到滿足就容易產生感情飢餓和被遺棄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給祖輩撫養,孩子打容易受到溺愛,加之他們的文化水平和觀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確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給其他親戚撫養,由於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這種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巨大的壓力感往往使他們產生緊張和焦慮,因而對孩子的言行過分敏感,這些都是不利因素。
5、環境的影響——創設良好的情感環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環境,父母對待孩子的正確態度、和諧的家庭氣氛、嚴而適當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樣示範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個性和行為的必要條件。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應當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關心和互相愛護。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環境中生活、成長,他們會感到自由、舒暢、溫暖、幸福,從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家長還應做個有心人,多注意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注意他們的心理變化,特別是在環境發生變化時,如轉學、家庭搬遷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緒在開始產生中時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總之,維護和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幼兒的整體心理素質,既要注重物質環境的創設,又要關注人文環境的建設;即要注重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又要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要面向全體,又要關注少數幼兒;即要幼兒園高度重視,又要家庭社會的關注、參與。只有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希望我能幫助到您。
㈡ 如何培養積極向上健康的興趣
有關「愛好美好的事物,培育真善美的情感」的興趣,就是積極向上健康的興趣。
積極參與唱歌、跳舞、攝影、運動、旅遊、愛動物、做慈善等,並且持之以恆,就能夠培養積極向上健康的興趣。
㈢ 如何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1如何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心態
孩子的生活不全是由學習構成的,除了必要的書本課業學習,他的生活中還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也就是說,孩子的生活理應是繽紛多彩的,該怎樣保證孩子在做學習以外的事情時也能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並能將其他事情也做好,就需要我們好好努力一下了。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如何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心態的相關內容。
引導孩子善待自然
要讓孩子體會到,世界上的萬物都有它們存在的道理。作為一個人應該從中去尋找它們存在的意義,父母應幫助孩子從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中去發現、感 受和體驗萬物的存在和變化,使他們逐步認識萬事萬物的變化都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應該鼓勵孩子與自然接觸,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具有環保意識;並懂得善待身邊的事物。
引導孩子善待他人
父母應該讓孩子逐漸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並學會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問題。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應該注意三要:一要教孩子懂得珍惜他人的愛,並學會給予他人愛;二要鼓勵孩子與更多的孩子經常往來、友好相處;三要重視培養孩子與其他人相處的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心態
引導孩子善待自我
父母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給他們適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擇、自負其責的機會;幫助孩子發展自我設計的能力,一步步培養孩子自我設計的能力;還要注意促進孩子自我實現慾望的產生和發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從事各種有挑戰性的活動,幫助孩子發展自我實現的能力,充分挖掘以前不曾被意識到的聰明才智。
㈣ 如何保持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
培養樂觀積極的心態
積極樂觀的心態需要長期不懈的學習,它就像一種熟練的技藝,手到自然心到,很快就會成為習慣。
雖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可以表現出積極樂觀的心態,但如果要想在對待任何事情上都能做到這樣,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拿破崙�6�4希爾指出的那樣:"積極的心態需要反復的學習與實踐。就像我們打高爾夫球那樣,你可能在某個時刻打了一兩桿好球,便以為自己懂了這項運動,但在下一個時刻,你可能連球都擊不中呢!我們需要每一天的學習,以克服自己的負面習慣,將自己調整為正向的思維方式。"
積極樂觀的心態需要長期不懈的學習,它就像一種熟練的技藝,手到自然心到,很快就會成為習慣。拿破崙�6�4希爾在采訪了許多成功人士之後,為我們總結出了如下培養積極心態的作法,我們不妨好好加以借鑒:
與你過去的失敗經驗徹底決裂,消除你腦海中那些與積極心態背道而馳的所有不良因素。
找出自己一生中最想得到的東西,並且立即開始行動,努力追尋你的目標。
確定你真正需要些什麼,並且制定一個得到這些資源的計劃。注意,你所制定的計劃不能太過,同時也不能太欠缺。因為貪婪是使野心家失敗的最主要的因素,你必須把握一個適當的量度。
每天做一件讓他人感到舒服的事,或是說讓他人感到高興的話,你可以非常輕松的做到這一點,你可以用電話、明信片的方式,訓練自己在每一困境中,用積極的心態面對這一切。
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並充滿愛心與熱忱的將這種習慣發展成為嗜好。你要明白,懶散與消極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總是成雙成對的出現。而精益求精的習慣有助於你保持快樂與積極的心態。
當你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你不妨試著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千萬不要因為自己遇到麻煩而拒絕幫助別人。事實上,你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同時,你自己也正在洞察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因為靈感時常會在不經意間來臨。可以做一些簡單而善意的舉動來表達自己的關心。例如,你可以送給他人一本勵志的小書,鼓勵他人樹立信心,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將快樂與信心帶給他人的同時,你自己也同樣可以從中獲得力量。俗話說,日行一善,可讓你無憂無慮。
你要了解真正的挫折是什麼?事實上,打倒你的並不是挫折本身,而是你面對挫折時所抱持的悲觀態度。
每天閱讀一篇勵志文章,從他人的經驗中汲取面對困難的勇氣。同時你也會堅信,積極樂觀的心態會對一個人的命運產生極大的影響。
徹底清理你的財產,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是金錢,而是你健全的思想,它能讓你決定自己的命運,從而把握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賦予的一切。
向你曾經冒犯過的人們致歉,不要讓自己的歉意留在心裡,要將它們公開表達出來。這個工作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困難,可是一旦你這樣做了,你將擺脫內心的消極感受,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
改掉你的壞習慣,持續一個月,你每天減少一項惡習,並於每周反省自己努力的成果。如果你需要別人的幫助,不要怕不好意思,你應積極向那些能給你幫助的人求助。
自憐會毀滅一個人的獨立人格,你要相信,只有自己才是你唯一能夠隨時依靠的人。
將你所經歷過的一切困難都當成是激勵自己積極向上的機會,要相信,只要你能從中汲取向上的力量,那麼即使是最悲傷的經驗,也會成為人生珍貴的財富。
不要有控制別人的念頭,在這個念頭將你摧毀之前,你要首先摧毀它,將你的精力用來控制自己,而不是他人。
將你的全部思想用來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要留半點思維空間給那些胡思亂想。
找到適合你自己心理與生理的心活狀態,不要羨慕他人,更不要浪費時間,要把握自己的一切。
每天都要向生活索取合理的回報,而不是等回報自動落在你的手中。你最終會為得到許多你所希望的東西而感到驚訝。
除非他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真的正確與可靠,否則不要輕易聽信他人的建議。許多人的錯誤是因為他們輕信別人的誤導所致的。
你要相信,人們的力量並非來自於他們的物質。不要將財富可能帶來的力量過於擴大化了。
多多活動,以保持自己健康的身體狀況,生理上的疾病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調,你的身體和思想要同時保持活力,這樣才能保持積極的行動。
愛是治療生理與心理疾病的最佳葯物,愛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並調適你體內的化學元素,這將有助於你表現出積極的心態,擴展你的包容力。接受愛的最好方法就是付出愛。
以相同的或者更多的價值來回報給那些給過你幫助的人。遵循報酬增加原則,這會給你帶來友誼與好處。
相信當你付出時,你會得到等價或是更高價值的東西。
相信自己能為所有的問題找到答案。
用別人成功的事例來鼓勵自己,提醒自己可以克服任何困難。
對於他人善意的批評應當接受,而不應當做出消極的反應。從別人的態度中學習並反省自己,找出應該改進的地方,不要害怕批評,而是應該勇敢的面對它。
與成功和積極樂觀的人交朋友,從他們身上汲取積極正面的力量,並與他們分享成功的經驗。
分清楚願望、希望、慾望及真正想達到的目標之間的差別,其中只有慾望會給你驅動力。
避免那種具有負面意義的說話形態,不要吹毛求疵、閑言碎語,也不要中傷他人,這些行為會朝著消極的方向發展。
鍛煉你的思想,讓它能夠導引你的命運朝著你希望的方向發展,把握住每一份思想的火花,將他們真實擁有。
隨時隨地表現出真實的自我,這樣你才能活得更自在,也會更受歡迎。
相信你的智慧,相信它會給你奮斗所需要的所有力量。
信任與你共事的人,並承認如果和你共事的人不值得你信任,那麼表示你選錯人了。
親愛的,積極的心態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個人性格、經歷與努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做為一個自我意識很強的人,我們既然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就可以努力改變,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來達到。
參考資料:拿破崙.希爾
㈤ 請問如何保持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
第一方面,要有良好的自我觀念
這在心理學里又叫「自我概念」,指一個人內心深處對自我的評價。一個人在自我概念中的正面評價越多,心態就越積極;相反,在自我概念中負面評價越多,心態就越消極。你們每天照鏡子時,是越照越開心,還是越照越不開心?是越照越滿意,還是越照越不滿意?我估計,很多人都是越照越不開心、越不滿意,因為看到的都是缺點,都是不完美的地方。
這是我們的一種思維方式,我們總是先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會去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大自然物種萬千,但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模一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能找到第二個你嗎?所以,我們要勇於接納自己的容貌、身材、性別。下面送給大家幾句話:人必先自愛,而後人愛之。人必先自助,而後人助之。人必先自信,而後人信之。人必先自尊,而後人尊之。
第二方面,要善於自我激勵
一是知識的激勵。因為現在是知識經濟的社會,知識信息大爆炸,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構建起和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能力結構和知識結構。二是情緒的激勵。一個人的情緒像一台發動機不可能永遠高速運轉,發動機沒有油了就必須加油,所以人們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能總被惡劣、低落的情緒所困擾、所主宰。情緒激勵的方法:可以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愛好,要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要有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這樣在情緒低落時,就可以尋找到各種支持和保障。
第三方面,要保持樂觀的情緒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對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多人進行詳細調查,發現快樂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理感受,和種族、年齡、職業、地位及個人佔有財富沒有內在的聯系,快樂屬於每個人自己。物質財富的增長和內心深處的快樂不能成正比。我國GDP的高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的奇跡,但我國抑鬱症患者數量也在增長,我國自殺率超過了國際平均水平,很多的抑鬱症患者,並不是因為沒有錢。所以,怎樣才能快樂?根據個人的體驗,我認為,簡單才能快樂,小時候一家人分享一小塊肉的時刻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過一個實驗。塞利格曼測試了70個心臟病人,17個被測試為悲觀的病人中16人因沒有經受住第二次心臟病發作而去世;而在19個測試為最樂觀的人中,只有一個人被第二次心臟病發作奪去了生命。這說明,如果一個人有了積極健康的心態,就能調動全身的積極因素抵禦疾病,如果消極、悲觀,很快就被疾病擊垮。
㈥ 如何養成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從心底熱愛生活
對生活抱有好奇心
堅持每天運動
生活有規律 早睡早起
多讀書
去書店或圖書館
吃飯吃到七八成飽即可
睡覺也不要太長或太短
熱愛自然親近自然
對人友愛真誠
關心呵護你的家人……
熱愛你的生命!
㈦ 請問如何保持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
積極樂觀的心態需要長期不懈的學習,它就像一種熟練的技藝,手到自然心到,很快就會成為習慣。
雖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可以表現出積極樂觀的心態,但如果要想在對待任何事情上都能做到這樣,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拿破崙‧希爾指出的那樣:"積極的心態需要反復的學習與實踐。就像我們打高爾夫球那樣,你可能在某個時刻打了一兩桿好球,便以為自己懂了這項運動,但在下一個時刻,你可能連球都擊不中呢!我們需要每一天的學習,以克服自己的負面習慣,將自己調整為正向的思維方式。"
積極樂觀的心態需要長期不懈的學習,它就像一種熟練的技藝,手到自然心到,很快就會成為習慣。拿破崙‧希爾在采訪了許多成功人士之後,為我們總結出了如下培養積極心態的作法,我們不妨好好加以借鑒:
與你過去的失敗經驗徹底決裂,消除你腦海中那些與積極心態背道而馳的所有不良因素。
找出自己一生中最想得到的東西,並且立即開始行動,努力追尋你的目標。
確定你真正需要些什麼,並且制定一個得到這些資源的計劃。注意,你所制定的計劃不能太過,同時也不能太欠缺。因為貪婪是使野心家失敗的最主要的因素,你必須把握一個適當的量度。
每天做一件讓他人感到舒服的事,或是說讓他人感到高興的話,你可以非常輕松的做到這一點,你可以用電話、明信片的方式,訓練自己在每一困境中,用積極的心態面對這一切。
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並充滿愛心與熱忱的將這種習慣發展成為嗜好。你要明白,懶散與消極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總是成雙成對的出現。而精益求精的習慣有助於你保持快樂與積極的心態。
當你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你不妨試著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千萬不要因為自己遇到麻煩而拒絕幫助別人。事實上,你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同時,你自己也正在洞察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因為靈感時常會在不經意間來臨。可以做一些簡單而善意的舉動來表達自己的關心。例如,你可以送給他人一本勵志的小書,鼓勵他人樹立信心,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將快樂與信心帶給他人的同時,你自己也同樣可以從中獲得力量。俗話說,日行一善,可讓你無憂無慮。
你要了解真正的挫折是什麼?事實上,打倒你的並不是挫折本身,而是你面對挫折時所抱持的悲觀態度。
每天閱讀一篇勵志文章,從他人的經驗中汲取面對困難的勇氣。同時你也會堅信,積極樂觀的心態會對一個人的命運產生極大的影響。
徹底清理你的財產,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是金錢,而是你健全的思想,它能讓你決定自己的命運,從而把握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賦予的一切。
向你曾經冒犯過的人們致歉,不要讓自己的歉意留在心裡,要將它們公開表達出來。這個工作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困難,可是一旦你這樣做了,你將擺脫內心的消極感受,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
改掉你的壞習慣,持續一個月,你每天減少一項惡習,並於每周反省自己努力的成果。如果你需要別人的幫助,不要怕不好意思,你應積極向那些能給你幫助的人求助。
自憐會毀滅一個人的獨立人格,你要相信,只有自己才是你唯一能夠隨時依靠的人。
將你所經歷過的一切困難都當成是激勵自己積極向上的機會,要相信,只要你能從中汲取向上的力量,那麼即使是最悲傷的經驗,也會成為人生珍貴的財富。
不要有控制別人的念頭,在這個念頭將你摧毀之前,你要首先摧毀它,將你的精力用來控制自己,而不是他人。
將你的全部思想用來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要留半點思維空間給那些胡思亂想。
找到適合你自己心理與生理的心活狀態,不要羨慕他人,更不要浪費時間,要把握自己的一切。
每天都要向生活索取合理的回報,而不是等回報自動落在你的手中。你最終會為得到許多你所希望的東西而感到驚訝。
除非他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真的正確與可靠,否則不要輕易聽信他人的建議。許多人的錯誤是因為他們輕信別人的誤導所致的。
你要相信,人們的力量並非來自於他們的物質。不要將財富可能帶來的力量過於擴大化了。
多多活動,以保持自己健康的身體狀況,生理上的疾病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調,你的身體和思想要同時保持活力,這樣才能保持積極的行動。
愛是治療生理與心理疾病的最佳葯物,愛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並調適你體內的化學元素,這將有助於你表現出積極的心態,擴展你的包容力。接受愛的最好方法就是付出愛。
以相同的或者更多的價值來回報給那些給過你幫助的人。遵循報酬增加原則,這會給你帶來友誼與好處。
相信當你付出時,你會得到等價或是更高價值的東西。
相信自己能為所有的問題找到答案。
用別人成功的事例來鼓勵自己,提醒自己可以克服任何困難。
對於他人善意的批評應當接受,而不應當做出消極的反應。從別人的態度中學習並反省自己,找出應該改進的地方,不要害怕批評,而是應該勇敢的面對它。
與成功和積極樂觀的人交朋友,從他們身上汲取積極正面的力量,並與他們分享成功的經驗。
分清楚願望、希望、慾望及真正想達到的目標之間的差別,其中只有慾望會給你驅動力。
避免那種具有負面意義的說話形態,不要吹毛求疵、閑言碎語,也不要中傷他人,這些行為會朝著消極的方向發展。
鍛煉你的思想,讓它能夠導引你的命運朝著你希望的方向發展,把握住每一份思想的火花,將他們真實擁有。
隨時隨地表現出真實的自我,這樣你才能活得更自在,也會更受歡迎。
相信你的智慧,相信它會給你奮斗所需要的所有力量。
信任與你共事的人,並承認如果和你共事的人不值得你信任,那麼表示你選錯人了。
親愛的,積極的心態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個人性格、經歷與努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做為一個自我意識很強的人,我們既然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就可以努力改變,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來達到。
參考資料:拿破崙.希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