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人最大攝氧量正常值是多少 一般健康人最大攝氧量每分鍾為多少
1、一般健康人最大攝氧量每分鍾為2~3升,而經常鍛煉的人每分鍾可達4~5升。
2、最大攝氧量是指在人體進行最大強度的運動,所能攝入的氧氣含量。作為耐力運動員的重要選材依據之一,是反映人體有氧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高水平最大攝氧量是高水平有氧運動能力的基礎。
⑵ 氧氣濃度是多少時,人能夠正常生活
氧氣濃度在19.5%至23.5%之間,人能夠正常生活。
氧氣濃度(%體積)對人體的影響:
1、100%,6分鍾內即可致命(絕對密閉環境);
2、50%,4~5分鍾內經治療可痊癒(絕對密閉環境);
3、大於23.5,屬於富氧環境;
4、20.9%,氧氣濃度正常(空氣中正常含氧量);
5、19.5%,人體能夠承受氧氣最小濃度;
6、15~19%,人的工作效率會降低,長時間會可導致頭部、肺部和循環系統問題;
7、10~12%,會產生呼吸急促、判斷力喪失、嘴唇發紫的症狀;
8、8~10%,智力喪失,會發生昏厥、無意識、臉色蒼白、嘴唇發紫、惡心嘔吐等症狀;
9、6~8%,8分鍾即可致命;
10、4~6%,40秒內即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2)健康的人吸純氧多少擴展閱讀
過度吸氧產生的負作用:
1、人如果在大於半個大氣壓的純氧環境中,所有的細胞都會受到毒害作用,吸入時間過長,就可能發生「氧中毒」。肺部毛細管屏障被破壞,導致肺水腫、肺淤血和出血,嚴重影響呼吸功能,進而使各臟器缺氧而發生損害。
2、人在1個大氣壓的純氧環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時,會發生肺炎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
3、人在2個大氣壓高壓純氧環境中,最多可停留1小時~2小時,時間再長則會引起腦中毒,生命節奏紊亂,精神錯亂,記憶喪失。
4、人在3個大氣壓甚至更高的純氧環境中,人會在數分鍾內發生腦細胞變性壞死,抽搐昏迷,導致死亡。
5、過量吸氧還會促進生命衰老。
⑶ 一個人每天氧氣的需要量為多少
一個人一天要消耗大約550升的純氧(0.5立方米)
吸入的空氣中大約有20%是氧氣,呼出的空氣中含有15%的氧氣,因此每次呼吸會消耗吸入空氣中5%的氧氣,這些氧氣將轉換為二氧化碳。因此,一個人一天要消耗大約550升的純氧(0.5立方米)。
氧氣化學式O2。化學式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常溫下不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作用。
(3)健康的人吸純氧多少擴展閱讀:
氧氣的主要用途:
1、冶煉工藝:在煉鋼過程中吹以高純度氧氣,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應,這不但降低了鋼的含碳量,還有利於清除磷、硫、硅等雜質。
2、化學工業:在生產合成氨時,氧氣主要用於原料氣的氧化,以強化工藝過程,提高化肥產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溫裂化,以及煤粉的氣化等。
3、國防工業:液氧是現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劑,在超音速飛機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劑,可燃物質浸漬液氧後具有強烈的爆炸性,可製作液氧炸葯。
4、醫療保健:供給呼吸:用於缺氧、低氧或無氧環境,例如:潛水作業、登山運動、高空飛行、宇宙航行、醫療搶救等時。
5、其它方面:它本身作為助燃劑與乙炔、丙烷等可燃氣體配合使用,達到焊割金屬的作用,各行各業中,特別是機械企業里用途很廣,作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選的一種切割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氧氣
⑷ 正常人的耗氧量是多少
普通成人休息時每分鍾會呼吸7或8升(大約0.007或0.008立方米)的空氣。一天呼吸的空氣總量大約為1.1萬升(11立方米)。
吸入的空氣中大約有20%是氧氣,呼出的空氣中含有15%的氧氣,因此每次呼吸會消耗吸入空氣中5%的氧氣,這些氧氣將轉換為二氧化碳。因此,一個人一天要消耗大約550升的純氧(0.5立方米)。
在肺換氣過程中,由肺泡氣擴散人肺毛細血管,並供給人體實際消耗或稱為吸氧量。吸氧量也稱耗氧量。吸氧量是以單位時間每分鍾計算,故稱為每分吸氧量,並以 VO 2 表示。安靜時,人體的基礎代謝率低,能量消耗少,每分鍾吸氧量與每分鍾需氧量處於平衡狀態( 200~300ml )。
(4)健康的人吸純氧多少擴展閱讀:
水中還原性物質除有機物外,還有還原性無機物,如Fe2+、S2-、NO2-等。它們在水中的含量一般較少,且容易被水中溶解氧等氧化性物質氧化而失去還原性。所以在用COD評價水體受有機污染狀況時,可忽略不計。但當無機物還原物含量高時,則應扣除其影響。
一般水的COD值(酸性高錳酸鉀法)大致為:清潔水2~3mg/L,污染水源水10mg/L左右,生活污水30~90mg/L,工業廢水因其類型不同而COD值有很大差別。低者數百mg/L,高者可達數千mg/L。我國頒布的工業廢水排放標准規定,在工廠排出口處廢水耗氧量的最高容許濃度為100mg/L。
⑸ 一般健康人最大攝氧量每分鍾為多少
一般健康人最大攝氧量每分鍾為2~3升,而經常鍛煉的人每分鍾可達4~5升。
最大攝氧量是指在人體進行最大強度的運動,所能攝入的氧氣含量。作為耐力運動員的重要選材依據之一,是反映人體有氧運動能力的重要指標,高水平最大攝氧量是高水平有氧運動能力的基礎。
測定方法:
1、直接測試法
又稱做實驗室測試(laboratory measurement)。讓受試者帶上專門的儀器在跑台上跑步,通過調動跑台的跑速級別使得受試者運動至力竭,然後用專門儀器收集到的受試者呼出的氣體納入氣體分析儀進行分析。分析出的結果便能確定出其最大攝氧量了。
2、間接測試法
其依據是人體的耗氧量與本身完成的功率和運動時的心率密切相關,因而通過運動時的心率和運動完成的功推測受試者的最大攝氧量。
3、Bruce方法
同樣通過跑台和心率監測儀,當心率出現180次/分時,便可斷定機體已經力竭了
推測公式為:Vo2max=6.70-2.28 x 性別+0.056 x 時間(s)(健康成人,其中性別:男=1,女=2)
4、Firstbeat演算法
Firsbeat最大攝氧量演算法是由芬蘭 Joni 博士及其團隊在2012年開發申報的專利演算法[1]。其演算法已經在智能可穿戴產品中得到了廣泛的商業使用。
該方法依賴於分析對氧氣消耗和跑速之間的線性關系,這意味著當跑速增加時,氧氣消耗也隨之增加。
計算需要用戶基本的人體測量數據(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等),心跳數據和跑速。在使用GPS捕獲外部工作負載數據的運行活動期間,Firstbeat演算法提供的Vo2max估算值是比較准確的。
其演算法已被證實接近實驗室測試結果,誤差不大於5% 。因為Firstbeat演算法方法的本質,所以演算法的准確性與計算中使用的最大心率和跑速的准確性密切相關。
5、12分跑
受試者竭盡全力的跑12分鍾,記錄完成的距離
Vo2max=35.97 x 距離(英里)-11.29
身體素質的差異和訓練水平的高低對Vo2max的影響很大.長期系統進行耐力訓練可以提高vo2max水平,戴維斯(Dvais)對系統訓練的人進行了研究。
受試者的Vo2max可提高25%,表明經訓練Vo2max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越野滑雪和長跑等耐力性項目的運動員Vo2max最大,明顯高於在非耐力性項目運動員和無訓練者。
運動訓練可引起骨骼肌、心肌細胞中線鉸體數量適應性增加、使有氧代謝能力增強;可導致毛細血管/肌纖維比率增大、有利於肌細胞對氧的攝取、使最大攝氧量增加。
在訓練引起VO2Max增加過程中,訓練初期Vo2max的增加主要依賴於心輸出量的增大。
訓練後期Vo2max的增加則主要依賴於肌組織利用氧的能力的增大。由此可見,訓練能夠提高Vo2max水平,但更重要的是提高本人Vo2max的利用率,後者的可塑性高於前者。運動實踐也證明:Vo2max的大小與耐力項目的運動成績密切相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最大攝氧量
⑹ 正常氧氣濃度范圍
人是依靠氧氣生成的,氧氣從肺部吸入氧氣後,經過毛細血管進入血液當中,有血液輸送給身體的各個部位和器官,血氧濃度過高,人體的新陳代謝就越好。當然,血氧含量太高了,也不是一個好的現象,人體內的血氧都有一定的額度,過低會造成機體供氧不足,會導致體內細胞老化。所以,太高和太低都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只有血氧濃度處於正常范圍才比較健康,那麼人體正常范圍是多少,一般情況下是95%左右,不過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血氧濃度是沒有辦法在一個標准上來判斷的。
血氧飽和度指的是血紅蛋白與氧結合達到了飽和的程度百分數,所以血氧飽和度和血氧的正常濃度范圍都是人體健康的正常反應,正常動脈血氧飽和度約為95%到97%,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為75%,這說明不同情況的血氧飽和度也是有差距的,但是在醫學上對於這個差距有一個定的范圍,只要處於這個身體健康,就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對這個血氧飽和度正常范圍進行了解,區分清楚它的重要性。
氧氣濃度在19.5%至23.5%之間,人能夠正常生活。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佔地殼質量的48.6%,是豐度最高的元素。在烴類的氧化、廢水的處理、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
有限空間作業時,氧氣濃度在19.5%-20.9%范圍可正常作業。19.5%是氧氣最小允許濃度。20.9%時氧氣濃度正常。
⑺ 一個人每天需要消耗多少氧氣
一個人一天要消耗大約550升的純氧(0.5立方米)。顯而易見,鍛煉的人要消耗的氧氣比這更多。您可以在每次呼吸時向一隻已知容量的塑料袋中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