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體健康指標有何數值
人體的健康數據指標 血常規:
紅細胞總數:男4.0—5.0×1012/L;女3.5—5.O×1012/L
白細胞總數:4.O×109/L;血小板總數:100—300×109/L.
★人體血脂正常值:
甘油三脂<1.7mmol/L;
總膽固醇<5.2mmoI/L;
高密度脂蛋白>O.9lmmol/L抗動脈
低密度脂蛋白<3.12mmoI/L
★人體血壓標准:120/80mmg
≥140/90mmg為高血壓I期
≥160/100mmg為高血壓Il期;
≥180/100mmg為高血壓III期
★糖尿病檢測標准:
正常血糖空腹檢測>3. 9:<6.1 mmoI/di
糖尿病人檢測數據:
空腹血糖>7.0 mmoI/di ; 餐後血糖>11.1 mmoI/di
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6.1 mmoI/di<7.0 mmoI/di
餐後2小時血糖>7 .8 mmoI/di;<11.1 mmoI/di。
空腹血糖低於2 77 mmoI/di為低血糖
★人體內環境酸鹼度:
正常PH值為:7.35—7 .45,
低於7 .35為偏酸性,高於7. 45為偏鹼性
★痛風檢測標准:
血尿酸>男0.26一0.49;女0.18—0. 39 mmoI/di為痛風
★人體正常心率平均為75次/分
❷ 人群健康指標有哪些
人群健康指標有哪些
人群健康指標有哪些,健康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一起來看人群健康指標有哪些。
團體/群體健康干預有別於個體健康干預的基本概念和管理促進要素。
1、群體健康干預將人群健康看作是一個目標,其定義是」人群健康為某人群的健康結局及其在不同人群間的分布」。
2、將人群健康看作為一個目標,也是一種策略,其定義為」受社會,經濟,環境,個體行為和生物遺傳等因素決定的,可以量化的整個人群的健康」。
健康管理評估內容:
1、健康檔案管理
健康檔案是用來記錄客戶生命體征以及自身所從事過的與健康相關的行為和事件。它主要包括健康現狀、既往病史、診斷治療情況、家族病史、歷次體檢結果及個體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壓力調適、生活行為等信息。
2、健康體檢管理
是對受檢者的健康與疾病狀況進行檢測並在檢測後進行全面評估,其內容包括:①體檢設計;②體檢服務;③體檢評估。
3、健康風險分析與評估管理
健康風險分析與評估管理也稱健康危險度評估管理,是將生活方式等因素轉化為可測量的指標,預測個體在未來一定時間發生疾病或死亡的危險,同時估計個體降低危險的潛在可能,並將信息反饋給個體。
4、生活方式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是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培養健康生活方式和習慣,改掉不健康的壞習慣,從而減少健康風險因素。
5、亞臨床管理
亞臨床管理是對亞臨床狀態的個體和群體進行綜合調理。使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恢復到健康狀態。
6、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是有組織的、主動的`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為患者提供衛生保健服務,為病人協調醫療資源,對疾病控制診療過程採取綜合干預措施,使疾病得到全面連續性的醫治。
7、健康需求管理
健康需求管理是以滿足個體化或群體中的健康需求為主導的服務,以促進和維護人類健康。
其主要內容是針對社會健康需求建立設置具有生活、起居、環境、工作、家庭等衛生保健服務和醫療需求服務的管理服務,以減少個體或群體因不良的飲食、行為、睡眠、壓力、運動等造成對機體傷害的擔心和不必要的費用支出。
8、健康知識管理
為追求健康的人提供全面的醫療保健知識,使之掌握通俗、易懂、簡便易學的保健方法,樹立科學的健康觀,達到提高生活興趣,提升健康品質的目的。
9、動態跟蹤
動態跟蹤管理是對個體或群體在實施健康管理服務過程中的機體健康變化予以及時關注和觀察,以便隨時掌握其健康狀況的變化,為有效的實施健康管理服務提供健康數據和指標,並依據其變化調整健康干預方案,達到良好的健康干預效果。
疾病資料:
收集與大氣污染有關的疾病資料,例如肺癌死亡率、支氣管炎患病率、肺心病發病率等。除收集現有資料外,還可進行臨床體檢(咽炎、扁桃腺炎、喉炎、結膜炎、肺部疾患等等)和詢問自覺症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兒童生長發育資料:
包括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最常用的指標有身高、體重、胸圍、智商等。兒童的生長發育還與年齡、性別、營養狀況、文化素質、遺傳等因素有關。因此,在確定對照人群時,一定要嚴格保證暴露人群和對照人群的背景情況相同,以保證兩組資料的可比性。
生化和生理功能指標:
可以反映某些代謝酶的活性、代謝產物的生成種類和含量、代謝動力學特徵等。反映生理功能最常用的是肺功能測定。尤其是反映出小氣道阻力的增加的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l%)(1秒率=FEVl/FVC)、MEFR(最大呼氣流速)、MMEF(用力呼氣中段流速)等。此外,還可測定腦電圖、肌電圖、心電圖等指標以及神經行為學指標。
免疫指標:
常用有唾液溶菌酶、唾液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血清免疫球蛋白(1gG、IgM、IgA)、血清補體C3等含量測定,T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植物血凝素(PHA),皮膚鹼抗力等指標。
人體的遺傳毒性試驗:
常用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外周淋巴細胞SCE(姊妹染色單體交換)試驗、尿液Ames試驗等。必要時可鑒定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核型。
人的健康指數主要包括體溫、血壓、血糖、血粘度、血脂、心率等指數,正常人的指數為:
體溫,成人的體溫溫度為36.5-37度(腋下)。
血壓,成人血壓應該是收縮壓90-140汞柱,舒張壓60-90汞柱。
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是6.1或109毫克以下,飯後血糖的正常值是7.8或140毫克以下。
血粘度是血液粘稠度的簡稱,是反映血液粘滯性的指標之一,影響血液粘稠的因素主要有紅細胞聚集性及變形性,紅細胞壓積、大小和形態,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及纖維蛋白原的含量等等。
血脂, 血漿中的脂類物質稱為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膽固醇酯和非酯化脂肪酸等。
心率,一般成年人每分鍾心跳約60-80次,平均為75次,兒童心率較快。
脈搏,成人每分鍾60-70次。
呼吸,成人每分鍾呼吸14-18次。
❸ 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基本的健康指標,這些指標都包含什麼呢
我們的身體組成是非常復雜的,在我們的體檢表上也能看到很多的指標。這些指標與我們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如果某個指標有了問題,則說明我們可能患有某些疾病。下面我來說一下我們身體的三個基本的健康指標,以及這些指標包含的內容。
三、血脂含量也非常重要。
血脂指標是體檢表上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如果血脂不健康,體內的血脂含量比較高的話,會導致血脂慢慢堵塞,引起一些嚴重的疾病。在我們村子裡,有不少老人都有血脂高的情況,有一位老人因為血脂高而有了動脈堵塞的毛病,現在身體很虛弱。
作為普通人不一定要弄懂這些指標的意思,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❹ 2020年身體健康指標有哪些
人的健康程度好與壞與身體的各項指標有關,確定身體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怎麼吃、喝都沒有問題。但身體指標偏離正常范圍值或高或低於正常值時就需要慎重飲食了。身體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怎麼運動都沒問題。但身體健康指標偏離正常范圍值或高於、低於正常值時就需要慎重進行鍛煉了。接下來看看2019年十大健康指標對照表。
1、正常心率
一個健康成人的心率范圍是60-100次/分;大多數人都在60-80次/分之間;小朋友的心率要比成人快,3歲以下的小兒常在100次/分以上。高血壓患者,超過每分鍾80次時就需要進行心率管理。
2、正常血壓值
正常血壓值是120/80毫米汞柱。根據最新公布的2017 版美國高血壓指南,高血壓標準定義為≥130/80mmHg,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血壓的低壓超過80毫米汞柱以上,高壓在130毫米汞柱以上,你就是高血壓病人了!
3、正常血脂值
總膽固醇:3.1~5.2mmol/L
甘油三酯:1.7mmol/L以內
4、正常血糖值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濃度為3.9~6.1毫摩爾/升,若超越7.0毫摩爾/升稱為高血糖。2次重復測定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可確診為糖尿病。
5、正常腰圍值
腰腹部脂肪過多,就會破壞胰臟系統,加大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明確規定:女性腰圍80厘米、男性腰圍85厘米即為超標。一般重疾險,女性的價格都比男性更實惠,有哪些好的女性保險推薦?最新榜單!十大女性專屬保障重疾險盤點
6、正常牙齒數
口腔健康的標准,首先是沒有炎症,沒有牙齦出血、異味、腫痛等症狀。除此之外,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還向全世界公布了一個口腔健康的硬指標:八十歲人的嘴裡至少還有20顆能夠正常咀嚼、保證生理需要的功能牙,也被稱作「8020」。
7、正常視力值
視力最常用的是國際標准視力表,檢查距離為5米,正常視力為1.0-1.5。
8、正常肺活量
男性為3500~4000毫升,女性為2500~3500毫升。肺活量檢測數值低,說明機體攝氧能力和排出廢氣的能力差,人體內部的氧供應就不充裕,機體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一旦機體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情況(如長時間學習、工作、劇烈運動時)就會出現氧供應的嚴重不足,從而導致諸如頭痛、頭暈、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
9、正常握力值
加拿大研究人員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最新研究揭示了握力與健康的關系。他們調查十多個國家近14萬名患者,發現握力每減五公斤,死亡的風險就增加16%,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則分別上升7%和9%。
握力體重指數=握力(Kg)÷體重(Kg)×100。一般正常握力指數應大於50。一旦發現握力下降,就該考慮是不是心臟功能下降,或者出現了全身性的動脈硬化,應去醫院心內科做個檢查了。
10、正常步速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的長短,而且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准確。
多數老人走路速度是每秒鍾0.8-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鍾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鍾1米的人壽命較長。
了解了2019年十大健康指標之後,相信你和家人去體檢之後再看體檢報告就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各項指標指代含義了,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還是建議你為自己和家人選購合適的健康保險,給親人更好的保障。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❺ 身體健康指標包括那些呢
溫度用腋下測量正常是36-37攝氏度
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鍾
血壓正常不高於140/90mmHg,不低於90/60mmHg
血液
總血量: 65--90ml/kg,
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
血漿:1.024--1.029
滲透(量)壓
血膠體滲透壓:21±3mmHg(2.80±0.40kPa)
血晶體滲透壓: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紅細胞數: 男(4.0--5.5)×10^12/L(4.0--5.5×10^6/ul) 女(3.5--5.0)×10^12/L(3.5--5.5×10^6/ul)
血紅蛋白: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紅細胞壓積: 男0.4--0.5(40--50vo%) 女0.37--0.48(37--48vol%)
紅細胞平均直徑: 7.33±0.29um
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H): 29.36±3.43pg(29.36±3.43uug)
紅細胞平均體積(V): 93.28±9.80fl(93.28±9.80um^3)
紅細胞平胞血紅蛋白濃度(HC): 0.31--0.35(31--35%)
網織紅細胞數: 0.005--0.015(0.5--1.5%)
紅細胞平均滲透性脆性試驗:
在0.44--0.47%(平均0.45%)鹽液內開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鹽液內全部溶解。
白細胞數: (4--10)×10^9/L(4000--10000/ul)
白細胞分類計數
中性粒細胞:0.5--0.7(50--70%)
嗜酸粒細胞:0.005--0.03(0.5--3%)
嗜鹼粒細胞:0.00--0.0075(0--0.75%)
淋巴細胞:0.2--0.4(20--40%)
單核細胞:0.01--0.08(1--8%)
嗜酸粒細胞直接計數: (0.05--0.30)×10^9/L(50--300/ul)
血小板數:(100--300)×10^9/l(10--30萬/ul)
出血時間:(Duke法)1--3min(lvy法)0.5--6min
凝血時間: (毛細管法)3--7min (玻片法)2--8min (試管法)4--12min
凝血酶原時間: 凝血酶原消耗時間>20sec為消耗正常
血塊收縮時間: 30--60min開始回縮,18h後明顯收縮,24h已完全收縮
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35--45sec
凝血酶時間: 13--17sec
復鈣時間: 1.5--3min
凝血活酶生成試驗:
正常值在4--6min內,基質血漿凝固時間為9--11sec。病人標本與基質血漿混合後的最短時間比正常值>5sec表示不正常
簡易凝血活酶生成試驗: 10--15sec
全血凝塊溶解試驗: 正常人在24--48h內不發生溶解
優球蛋白溶解時間: 正常>120min,可疑70--90min,陽性<70min
纖維蛋白溶酶活性:0--15%
纖維蛋白溶酶原:6.8--12.8U
血漿魚精蛋白副凝(3P)試驗:陰性
乙醇凝試驗: 陰性
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定量測定
膠乳凝集法:4.69±1.75mg/l(4.69±1.75ug/ml)
簡易法<1:8滴度
紅細胞沉率(ESR)
短管法(Cuter法): 男0--8mm/h 女0--10mm/h
長管法(Wetergren法): 男0--15mmh/h 女0--20mm/h
四唑氮藍(NBT)試驗: <10%
血液化學
全血
葡萄糖:3.9--5.6mmol/L(70--100mg/dl)
尿素: 3.2--7.0mmol/L(19--42mg/dl)
尿素氮:3.2--7.0mmol/L(9--20mg/dl)
非蛋白氮:14.3--25.0mmol/L(20--35mg/dl)
尿酸:119--238umol/L(2--4mg/dl)
肌酐:88--177umol/L(1--2mg/dl)
肌酸:230--530umol/L(3--7mg/dl)
丙酮酸:45--140umol/L(0.4--1.23mg/dl)
血脂
總脂:4.5--7.0g/L(450--700mg/dl)
膽固醇酯:2.8--6.0mmol/L(110--230mg/dl)
膽固醇酯:占總膽固醇的0.70--0.75(70--75%)
磷脂:1.7--3.2mmol/L(130--250mg/dl)
甘油三酯:0.23--1.24mmol/L(20--110mg/dl)
心功能檢查
每搏排血量(SV) 男95.53±5.6ml/次 女76.99±4.1ml/次
心排血量(CO) 男**4±0.32L/min 女5.49±0.291/min
心臟指數(CI) 男4±0.5L/min/m^2 女3.7±0.5L/min/m^2
噴血(射血)分數(EF) 0.42--0.80(42--80%)
左心室舒張末壓(LVEDP) 4--8mmHg(0.533--1.07kPa)
肺毛細血管總阻力(PWP) 3.5--7.5mmHg(0.46--1.0kPa)
周圍血管總阻力(TPR)1300--1800dyne.sec.cm^-5
周圍血管阻力 800--1200dyne.sec.cm^-5
肺小動脈阻力 47--160dynexsec.cm^-5
肺總阻力 200--300dyne.sec.cm^-5
每搏作功指數 45--75g/m^2/次
臂至舌循環時間 9--16(平均12)sec
臂至肺循環時間 4--8sec
肺至舌循環時間 4.5--10sec
右房平均壓0--5mmHg(0--0.677kPa)
右室收縮壓15--30mmHg(2.0--4.0kPa)
右室舒張壓0--5mmHg(0--0.677kPa)
上腔靜脈壓力 3--6mmHg(0.4--0.08kPa)
中心靜脈壓60--100mmH2O(0.588--0.981kPa)
肺功能測定
肺活量 男2.31L×BSA,女1.80×BSA(BSA為體表面積m^2)
殘氣量 男1.53L女1.02
肺總量 男5.02L女3.46L
殘氣/肺總量 男0.307(30.7%)女0.29(29%)
無效腔量 男0.128L 女0.119L
內分泌功能測定
生長激素(GH)血濃度 成人<3ug/L(<3ng/ml),兒童5ug/l(5ng/ml)
促甲狀腺素(TSH) 1--3mu/L(1--3uU/ml)
泌乳激素(PRL) 男性6.0--0.6ug/L(6.2--0.6ng/ml)女性9.0--0.6ug/L(9.0--0.6ng/ml)
❻ 健康指標有哪些
健康指標有哪些
健康指標有哪些,如今大家逐漸重視健康,有不少人還參加健身運動,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的健康程度。以下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健康指標有哪些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指標一、血壓。
高血壓本身是一種疾病,也是諸多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建議日常生活中要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比如限鹽、減重、戒煙、運動等,以預防高血壓;35歲以上的人要定期測量血壓,一旦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要去正規醫院就醫,尤其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更應注意;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堅持治療和監測血壓,將其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切忌盲目自行停葯或減量。
指標二、體溫。
體溫反映新陳代謝的強弱。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37℃,一天中略有波動,早晨略低,下午略高,一般相差不超過1℃。體溫還與年齡有關,一般兒童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較低。運動、進食後,女性月經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等對體溫也有影響。建議,每個家庭都要有一個體溫表,及時監測體溫,一旦出現發熱要及時就醫。老年人對體溫變化的敏感性大不如前,很多時候感覺不到自己發燒了。因此,當精神不濟、沒有食慾、反應能力變差時,最好先量量體溫。
指標三、呼吸速率。
相對來說,呼吸越快、越短促,說明心肺功能越差;呼吸越慢、越深長,則心肺功能越好。一個人每天大約呼吸1、7萬次,每分鍾進入肺部的空氣約為0、946升,但真正進入肺部的空氣遠低於這個數字。人的壽命與心肺功能關系密切。深呼吸時吸入氧氣更多,器官利用率更高,甚至能讓人多活幾年。要想減緩呼吸速率,一方面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肺活量;另一方面可以練習深呼吸。可採取「吸-停(屏氣10~20秒鍾)-呼」的方式,吸氣時盡量用鼻子均勻緩慢地深吸,呼氣時要用力往外吐,最大限度排出廢氣。每次深呼吸練習3~10分鍾,每天2~3次。
指標四、心率。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心率在每分鍾60~100次。多項研究發現,心率越快預期壽命越短,心率每分鍾小於90次的人不易得心臟病。冠心病患者心率越快,出現心血管事件的幾率越大,死亡風險也越高,把心率控制在每分鍾60~74次,生命最安全。生活中應加強運動,改掉抽煙、酗酒、熬夜等壞習慣,同時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好心態、避免發怒,有助於穩定心率。運動對心臟的益處是長期且效果最好的,堅持運動能讓心率慢慢降下來。冠心病患者更要將心率減慢,除了適當運動,還可藉助葯物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老年人,心率容易因活動量的增加而變快,最好選擇中等強度的緩和運動。
指標五、疼痛感。
疼痛是身體不適時發出的最直接信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能。在醫學界,疼痛被認為是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很多人對疼痛見怪不怪,主要應對手段以「忍」為主,殊不知疼痛不僅是一些疾病表現出的症狀,本身也是一種病。嚴重慢性疼痛會導致各系統功能失調,甚至危及生命。建議一旦出現疼痛要立即去醫院診治,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葯物,不要亂吃止痛葯,以免掩蓋原有疾病症狀。
指標六、走路速度。
走路速度是提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算得上檢測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情況的一盞「指示燈」,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0、9米/秒,低於0、6米/秒的人死亡風險增加,超過1米/秒的人壽命較長。生活中應注意觀察家中老人的走路速度,如果突然減緩,應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如果老人的常規步速小於0、8米/秒,也就是5秒內走不到4米,說明肌肉力量萎縮較嚴重,有可能發生了肌肉減少症。要想保證走路速度,增加日常鍛煉必不可少,快步走就是不錯的選擇。建議快步走每次持續40~60分鍾,剛開始鍛煉的.人可以從快走半小時起,然後逐漸延長時間。快走時,一般應使心率維持在每分鍾120~140次,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1、飲食指標
一般來說成人每天應該吃500克左右的食物,而老人的話,因為腸胃功能減弱,則不應該超過350克。如果出現多食多飲,而且體重下降的情況,就要考慮是否得了糖尿病或者甲亢;如果食量減少 ,每天攝取的食物不到250克,持續時間比較長,就要考慮是否患有炎症或者惡性腫瘤了,要及時檢查。
2、體重指標
體重並不是越輕越好。這里教給大家一個公式,你可以算下你的正常體重應該是多少。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計算方法: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如果短時間內,體重下降過快,人明顯消瘦,這種情況多見於糖尿病、甲亢、惡性腫瘤、胃腸系統等疾病;如果短時間內,體重急劇增長,一方面和你的不健康飲食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和高血脂、甲減、糖尿病有關。國內外大量研究顯示,約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前體重超標。
3、體溫指標
正常人的體溫應該為36℃~37℃,超過37℃就可以確診為發燒。除了發燒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體溫低於正常體溫,稱為「低體溫」。「低體溫」常出現在高齡老人,長期營養不足的患者身上,甲減或者時常休克的病人,也會有這種情況。
4、脈搏指標(心跳指標)
成人標准脈搏應該為每分鍾60~100次(註:運動員的脈搏可能低於這個標准)。如果出現脈搏過速、過緩、有間歇、脈搏較弱、時快時慢,這均表示,可能心臟有問題,需要及時就醫。老人心跳一般會略低於標准數,不過,只要能保持不低於55次/分鍾,就算是正常的。如果平時心跳較慢,突然增至80~90次每分鍾,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潛在疾病,需要馬上就醫檢查。
5、呼吸指標
健康人的呼吸應該是平穩,有規律的。每分鍾16~18次左右。如果呼吸急促、大喘氣、或者氣不夠用,時快時慢,胸悶,憋氣等現象都是不正常的表現。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多見於哮喘疾病;胸悶、憋氣多見於心臟疾病。對於老人來說,心肺功能減弱,運動後也可能會有心悸氣短的症狀,不過,如果休息後,症狀緩解,就是正常的,並不是疾病的表現。
6、排便指標
健康人的排便次數每天或者隔天一次。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黃色軟狀。高齡老人,飲食少、運動少的,2~3天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只要排便暢通,大便不幹,就不是便秘。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超過3天未排便,而且排便困難、排不盡、大便發干,這就是得了便秘了;如果每天排便超過三次,並且大便不成形,便稀,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得了腹瀉了。結腸炎也可以通過大便檢查出來。一般來說,患有結腸炎的病人,會有便血、便秘或者腹瀉等症狀。
7、排尿指標
成人的排尿量每天應該在1~2升左右,2~4小時就要排尿一次(夜間除外)。健康人的尿液應該是淡黃色,透明、少許泡沫。如果小便黃中帶紅,就要考慮尿路感染的情況;小便呈藍綠色,多見於綠膿桿菌感染;血尿常見於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腫瘤或者結石等;尿頻、尿急,這種情況就不用說了,是前列腺疾病的典型症狀。
8、血壓指標
這個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成人的血壓應該是不超過140/80毫米汞柱。對於老人來說,血管壁彈性降低,體內垃圾積累過多,需要心臟加大壓力,才能保證正常的血氧供應,所以血壓會上升。不過要注意,老人的收縮壓不應超過160毫米汞柱,如果超過這個標准,就可以判定為高血壓,不管有沒有不舒服的症狀都應吃葯。如果單純的是舒張壓過高,需要去醫院檢查,切忌私自用葯。
9、睡眠指標
一般來說,成人的睡眠時間應該在6~8小時,睡足8小時不是標准,而是應該以起床時精神狀態是否飽滿作為標准。而且每個年齡段的人群,睡眠時間是不一樣的。10~18歲的人群,要保證每天8小時睡眠時間;18~50歲的人群,保證每天7小時睡眠即可;50~70歲,每天只需要5~6小時睡覺就夠了。對於老人來說,睡眠質量會有所下降,所以不能硬性規定每天要睡多久。只要睡醒後,白天有精神,無疲勞感就可以。另外,建議老人要養成午休的習慣,有利於身體健康。
10、精神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把人體精神健康的標准概括為「三良好」:
良好的個性人格——情緒穩定,性格溫和,一直堅強,感情豐富,豁達樂觀。
良好的處世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能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
良好的人際關系——待人接物大度和善,助人為樂,與人為善。
1、怎麼才算是標准體重
了解自身體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目前根據世衛組的計算方式:男性的標准體重為身高減去80得出的數值再乘以百分之七十;女性的標准體重為身高減去70得出的數值後乘以百分之六十。如果范圍值在正負百分之十以內為正常,注意身高是以厘米為單位。
2、脂肪有哪些類型
可以分為體脂肪和內臟的脂肪,體脂肪是身體的脂肪與體重的比值,當比值越高時,說明也就越肥胖。通常而言,男性正常的體脂率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而女性則為百分之十二五到百分之三十。而內臟脂肪對人體內臟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內臟脂肪超標,則容易發生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並且還可能出現脂肪肝。男性和女性的正常內臟脂肪值分別為4~6和2~4。
3、BMI指什麼
它放映個人身體的質量,計算公式為等於體重除以身高平方數,體重以kg為單位。當一個人的體重指數在18、5到24之間時,這是正常的。數值范圍為27-30和30-35,分別為輕度和中度肥胖。當BMI數值超過35被認為是嚴重肥胖。然而,18歲以下的運動員、重量訓練員、孕婦或哺乳期婦女、體弱或久坐不動的老年人不適合用體重指數來衡量健康標准。例如,一個健身者的體重中肌肉比例很高,他的體重指數可能超過30。
4、肌肉的含量對肥胖有什麼影響
肌肉的含量也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健康,因為肌肉消耗熱量,基礎代謝率越高,發胖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此外,肌肉的數量也與衰老有關,所以肌肉少的人更容易衰老。
5、人體的基礎代謝說明什麼
許多健身人士對基礎代謝率這個名詞並不陌生,當它較高時說明身體機能較為年輕,能力消耗大。而它對減肥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運動能幫助人體提高基礎代謝率,從而消耗更多能量,達到減肥的效果。
❼ 健康指數正常范圍是多少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 (m)^2
正常值是:18.5-23.9
體質指數國際最常用來量度體重與身高比例的工具。它利用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比例去衡量一個人是否過瘦或過肥。
肥胖的世界標準是:
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范圍,BMI大於25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亞洲標准:亞洲人體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標准來衡量就不適宜。
比如:日本人當BMI為24.9時,高血壓危險就增加3倍;香港地區的中國人,BMI在23.7時死亡率最低,越高時便開始上升。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體質指數
❽ 人體健康指標有何數值
體格檢查1.
血壓;2.
眼:眼球運動、調節反射、對光反射(直、間接)、輻輳反射;3.
淺表淋巴結;4.
頸部(甲狀腺、氣管)。胸部5.
胸部視診:(1)
胸部的體表標志:包括骨骼標志、垂直線標志、自然陷窩、肺和胸膜的界限;(2)
胸壁、胸廓與乳房;(3)
呼吸運動、呼吸頻率、呼吸節律。6.
胸部觸診:胸廓擴張度、語音震顫、胸膜摩擦感;7.
胸部叩診:叩診方法、肺界叩診、肺底移動度;8.
胸部聽診:聽診方法、正常呼吸音、異常呼吸音、?音、胸膜摩擦音;
9.
心臟視診:心前區隆起與凹陷、心尖搏動、心前區異常搏動;10.
心臟觸診:心尖搏動及心前區搏動、震顫、心包摩擦感;11.
心臟叩診:心界叩診及鎖骨中線測量;12.
心臟聽診:心臟瓣膜聽診區、聽診順序、聽診內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變、額外心音、心臟雜音、心包摩擦音);13.
外周血管檢查:(1)
脈搏:脈率、脈律;(2)
血管雜音及槍擊音:靜脈雜音、動脈雜音、射槍音;(3)
毛細血管搏動征與水沖脈。腹部14.
腹部視診:(1)
腹部體表標志及分區;(2)
腹部外形;(3)
呼吸運動;(4)
腹壁靜脈;(5)
胃腸型和蠕動波。15.
腹部觸診:(1)
腹部緊張度;(2)
壓痛及反跳痛;(3)
肝脾觸診及測量方法;(4)
腹部包塊;(5)
液波震顫;(6)
振水音。16.
腹部叩診:(1)
腹部叩診音;(2)
肝濁音界;(3)
移動性濁音;(4)
脊肋角叩擊痛;(5)
膀胱叩診。17.腹部聽診:(1)
腸鳴音;(2)
血管雜音。神經18.
深反射(跟腱、肱二頭肌、膝反射)、淺反射(腹壁反射);19.
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20.
錐體束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專科體檢就不寫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