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鼠疫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經過自然感染了鼠疫的動物都是傳染源,主要是老鼠以及其他嚙齒動物,其他的動物如貓、兔子以及駱駝也可以成為傳染源。鼠疫主要通過動物從而傳染給人類,跳蚤吸著含有鼠疫病毒的老鼠血,病原菌就會在跳蚤得胃進行繁殖,當咬人時,就會進入人體。也回通過皮膚傳播,少數人通過損傷的皮膚接觸感染者者的痰液以及病畜的皮膚等就會感染。
『貳』 如何預防鼠疫
日常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減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盡量減少暴露於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具體方法如下:
1、減少活動區域
避免到疫區旅遊或活動,避免接觸嚙齒動物(如:鼠類、旱獺);
2、避免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
與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觸時,盡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觸距離,並戴口罩,勤洗手;
(2)健康鼠疫通過什麼傳播該如何預防擴展閱讀
鼠疫的傳播
1、傳染源
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2、傳播途徑
1)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3、易感人群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於一般人群。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北京確認接診2名鼠疫患者 目前已得到妥善救治
『叄』 怎樣預防鼠疫
日常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減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盡量減少暴露於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具體方法如下:
1、減少活動區域
避免到疫區旅遊或活動,避免接觸嚙齒動物(如:鼠類、旱獺);
2、避免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
與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觸時,盡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觸距離,並戴口罩,勤洗手;
(3)健康鼠疫通過什麼傳播該如何預防擴展閱讀
鼠疫的傳播
1、傳染源
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2、傳播途徑
1)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3、易感人群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於一般人群。
『肆』 鼠疫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1、鼠蚤叮咬
經鼠蚤傳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嚙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是腺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借飛沫形成「人→人」的方式傳播,並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
3、皮膚感染
經皮膚傳播,剝食患病嚙齒動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觸病人的膿血或痰,經皮膚傷口而感染。
4、消化道感染
人吃了未徹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4)健康鼠疫通過什麼傳播該如何預防擴展閱讀:
鼠疫是一種烈性傳染病,易在人群中造成流行,患者死亡率極高,曾在人類歷史上造成極大的危害,導致死亡總人數超過2億。
鼠疫傳染性強,病死率高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所致的烈性傳染病,由於其傳染性強,病死率高,曾給人類造成極大的危害。遠在二千年以前,人類文字即有鼠疫記載。世界性鼠疫大流行,歷史上記載過三次,第一次發生在6世紀,
首先在地中海附近地區流行,幾乎遍及所有國家,前後持續50年,死亡人口達1億之多;第二次發生於14世紀,當時稱之為「黑死病」,波及整個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前後延續15年,約造成4000萬人死亡,使歐洲人口減少約有三分之一;
第三次發生於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波及32個國家,死亡人數也不在少數。自20世紀40年代後,較小范圍的鼠疫流行仍不斷發生,有些國家仍有大片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而有些戰爭狂徒,不擇手段地研究並使用鼠疫桿菌等生化武器來對付敵方,人為地造成鼠疫的流行。
『伍』 鼠疫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鼠疫的傳播途徑主要有鼠-蚤-人傳播和人-人傳播。
1、鼠-蚤-人傳播
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
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一、鼠疫臨床表現
1、腺鼠疫:臨床表現主要是高熱、畏寒、伴惡心嘔吐、頭痛及四肢痛、顏面潮紅、結膜充血、皮膚黏膜出血點等。多表現為腹股溝淋巴結、腋下淋巴結和頸部淋巴結腫大,且發展迅速,多為單側,一周後淋巴結很快化膿破潰。
2、肺鼠疫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熱、頭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發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敗血症鼠疫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高熱寒戰、神志不清、昏迷,進而發生感染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廣泛皮膚出血和壞死等。
二、鼠疫預防治療
1、避免到疫區旅遊或活動,避免接觸嚙齒動物(如:鼠類、旱獺)。
2、避免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與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觸時,盡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觸距離,並帶口罩,勤洗手。
3、採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驅蟲制劑,常用驅蚊劑一般都可以驅趕跳蚤。
(5)健康鼠疫通過什麼傳播該如何預防擴展閱讀
被老鼠咬的緊急處置
1、酒精沖洗傷口
被咬傷以後第一反應就是消毒處理,一般不處理傷口的情況下,發病率僅2--4%,消毒以後就更低了,所以在被咬傷以在病毒感染你之前用酒精消滅它。
2、去醫院注射疫苗
一般傳染病都有一定的潛伏期,在發病之前注射疫苗就是有用的。
3、一周以內隨時觀察體溫
一旦發燒就應該懷疑自己可能是被感染了,那樣就應該盡快去醫院進行治療。
『陸』 什麼是鼠疫生活中該如何預防
2019年11月12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2人,被確診為肺鼠疫,再次發生鼠疫,應該說是一件很“驚奇”的事了。雖然鼠疫在歷史的發展中給人類留下了痛苦的回憶,對人類的傷害可以稱得上是災難級的。當年在歐洲,死於鼠疫的人多達幾千萬。但近年來,鼠疫的發病率已經很低了,雖然還沒有滅絕,但也很少有人感染。
總之,鼠疫並非不可控制,而且發病率已經很低很低了,大家沒必要對此事過於擔心,但是一些相關的傳播、預防知識還是需要了解的。做到積極預防,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