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6個民族飲食方面的特色
1 、阿昌族:分布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制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 白族:分布在雲南、貴族、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雲南、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語言。——羊皮襖、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雲南,人口8.2萬余,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彈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貴族、雲南等地,人口25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石板屋、綉花、雕刻面具
6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19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種水稻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跳板、長鼓舞
7 、達斡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剪紙,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0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竹樓和竹橋顯示出了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孔雀舞、夾籮飯,潑水節
9 、德昂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於種茶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象腳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鼓樓、風雨橋、風雨亭是侗鄉的主要標志,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浸泡蘆笙,攔路迎賓
11、東鄉族:主要分布甘肅、寧夏、新疆等地,人口3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瓜果。有自己的語言。
12、獨龍族:分布在雲南,人口0.5萬餘人,他們保持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首先風尚。絕少發生盜竊現象。有自己的語言。——織獨龍毯,烤烙餅
13、鄂倫春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0.6萬餘人,主要從事狩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毛皮服飾,篝火節
14、俄羅斯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1.3萬餘人,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拉手風琴,烤麵包
15、鄂溫克族:分布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人口2.6萬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馴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灣省,其餘少數分散居住在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人口約40人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和漁獵業,有自己的語言。——竿球,龍舟,編織
17、仡佬族:分布在貴州、廣西、雲南等地,人口約4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製作糯米團,地戲
18、哈尼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25萬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梯田,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19、哈薩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約1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善刺綉,綉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剪羊毛,彈唱,刺綉
20、漢 族:分布在全國各地,人口10.4億餘人,經濟、文化發達,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廟會,舞龍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龍江省,人口0.4萬餘人,是中國北方一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製作魚皮衣服,漁鄉,善食生魚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其餘散居全國各地,人口860萬餘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諾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有自己的語言。——樂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廣西,人口1.8萬餘人,主要從事沿海漁業,兼營農業和鹽業,有自己的語言。——哈亭,彈奏獨弦舞,踩高蹺
25、景頗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1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目腦縱歌,跳孔雀舞
26、柯爾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龍江,人口14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禮
27、拉祜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4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萬餘人,以農業為主,婦女精於紡織,「黎錦」「黎單」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雲南、四川等地,人口5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上刀桿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萬餘人,主要從農業和狩獵,有自己的語言。
31、滿 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約98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漁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穿旗袍,薩滿舞,二貴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廣西,人口7.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飼養菜牛和編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語言。——分龍節舞龍
33、門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約0.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擅長編制竹藤器和製作木碗。有自己的語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內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萬餘人,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馬頭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車
35、苗 族:分布在貴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刺綉、桃花織、錦蠟染和銀飾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吹蘆笙,吊角樓
36、仫佬族:分布在廣西,人口15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語言。
37、納西族:分布在雲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東巴舞,臘染
38、怒 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有自己的語言。——織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雲南、四川,人口2.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吹葫蘆笙,彈唱,集體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產,有自己的語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肅等地,人口8.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藝也發達,有自己的語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除種水稻外,還普遍種植茶樹、甘蔗等經濟作物,有自己的語言。
43、水 族、分布在貴州、廣西等地,人口34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語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
45、塔塔爾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萬餘人,以經營商業為主,兼營手工業和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肅等地,人口19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會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萬餘人,土家織綿以其「色彩斑斕,做工精巧」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擺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雲南,人口35萬餘人,從事農業,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國民族舞蹈中獲獎,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甩發舞
49、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糧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語言。——手鼓舞
50、烏孜別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約1.4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51、錫伯族: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約17萬餘人,主要從事漁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52、瑤 族: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等地,人口17萬餘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有自己的語言。——盤王節、長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雲南、四川等地,人口657萬餘人,喜食「砣砣肉」,愛飲「桿桿酒」,舞蹈音樂獨具特色,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虎節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肅,人口約1.2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崇尚騎馬和射箭,有自己的語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等地,人口459萬餘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舞,布達拉宮
56、壯 族:分布在廣西、雲南等地,人口1555萬餘人,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錦」享譽海內外,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B. 全球最健康的20種食物
全球最健康的20種食物
全球最健康的20種食物。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入一定量的食物,一些健康的食物吃了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好處。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全球最健康的20種食物的相關內容。
一、農產品類型
雞蛋,雞蛋裡面富含豐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質,可以滿足人體的生理需求,營養價值極高,而且雞蛋非常容易購買,因此被列入最健康的食物之一。
新鮮的魚肉,魚肉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而且易於消化,是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剋星,經常使用還可以增強抵抗力,這里說的是新鮮的魚肉,不是說不新鮮的魚肉不好,而且在口感上和蛋白質的含量上面可能會少一些。
小白菜等綠色蔬菜,很多綠色蔬菜在抗癌上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且很多綠色蔬菜都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可以補充大多數消費者的身體所需。
豬肉,豬肉是我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農副產品,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長期使用的話,可以提高人們的免疫力,對抵抗衰老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藜麥,擁有獨特和全面的營養價值,很多消費者選擇把藜麥和米飯放在一起蒸,效果非常好,還被稱之為「糧食之母」。
二、油類
橄欖油,根據最新消息證實,橄欖油採用的是物理低溫的壓榨方式,不會添加任何的防腐劑,因此可以預防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改善自身消化。
黃油,營養價值極為豐富,可以為很多體弱多病的患者提供熱量,具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奇亞籽油,富含豐富的多種礦物質,目前是美國FDA認證的最安全食品之一,含有天然抗氧化劑。
三、堅果類型
核桃,核桃裡面富含均衡的脂肪酸,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和糖尿病等疾病,對癌症的預防也有一定的功效。
扁桃仁,俗稱「美國大杏仁」,這種堅果長期使用的話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還可以提供豐富的植物蛋白質,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杏仁,對預防心臟病有療效,而且也對心腦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很多消費者家中必備此類堅果。
除去以上這11種常見的健康食品外,還有大蒜、洋薊、西紅柿、洋蔥、綠豆、石榴、山葯、藍莓、蘋果等9種健康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是被國際所認證過的,作為全球最健康的20種食物,希望大家平時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多向這幾種食物靠攏。
世界公認十大健康食品
1、杏仁
杏仁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食品之一,杏仁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杏仁中的脂肪酸有助於調節血糖、血壓,也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杏仁有非常高的`磷含量,有助於你的骨骼和牙齒強壯。此外,堅果中的維生素E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2、蘋果
蘋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物之一,這種水果富含膳食纖維、植物營養素、硫胺素、核黃素和維生素B6。果有很多好處,比如它可以預防帕金森氏症,因為它的纖維含量很高。如果你經常喝蘋果汁,它會使你的大腦保持清醒和靈活,蘋果具有抗氧化的特性,可以改善你的免疫系統,預防白內障,降低你患哮喘的風險。
3、鱷梨
在許多國家,如墨西哥、智利、美國等等國家,都有種植鱷梨。這種水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可以調節體內的糖分,也是抗氧化劑的來源,它有助於緩解眼部問題,如黃斑變性和白內障,它也是世界上的健康食品之一。
4、核桃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這些堅果在美國、法國等國家都有種植。核桃含有褪黑素、類胡蘿卜素和鞣酸等化學物質,可減少炎症、衰老和神經系統疾病。它有許多人體必需礦物,如錳、銅、鐵、鎂、鋅和硒,這些礦物質有助於調解你的消化系統,它是一種具有多種益處的健康食品。
5、三文魚
也稱鮭魚,鮭魚是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良好來源,鮭魚有兩種重要的脂肪酸,這些脂肪酸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腦部疾病,減少炎症和血塊。此外,它還有益於心臟和免疫系統。
6、大蒜
大蒜自古以來就是天然葯物,它也被用作食物的調味品。它們營養豐富,熱量很低。可以對抗許多疾病,每天吃大蒜有助於預防結腸癌,它們在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方面也很有幫助。
7、菠菜
菠菜富含維生素A、C、K、B2、鐵、鈣、鉀和鎂,根據科學,吃菠菜對你的皮膚、骨骼和頭發都有好處。高纖維含量對消化系統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如果你每天吃菠菜,它會提高你的肌肉效率。
8、甘薯
甘薯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6,鉀和鈣的良好來源。沒有脂肪含量,所以它們對你的健康很有好處。甘薯中的抗氧化劑能預防癌症,而且對你的眼睛很有好處。甘薯中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E會增強你的免疫系統。
9、香蕉
香蕉是常年供應的水果,對健康有許多好處。香蕉有助於緩解晨吐,緩解緊張,治療糖尿病,改善心臟健康。香蕉不含脂肪,含有多種維生素,如錳、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鐵、維生素A和蛋白質。
10、黑巧克力
如果你吃了適量的黑巧克力,就會有很多健康的好處。黑巧克力富含鐵、鎂、纖維和銅,對人體調解有很大幫助。不過它含有豐富的卡路里,所以如果你攝入大量的黑巧克力,它會導致體重增加。
怎樣給孩子選擇健康的食物
1、從五類食物選擇的食物進行搭配:蔬菜、水果、穀物、低脂奶製品及優質蛋白質食物(包括瘦肉、魚、堅果、種子、雞蛋等);
2、弄清楚各種食物的來源,保證食物的品質;
3、避免選擇深度加工的食物;
4、適當、少量地使用糖、鹽、脂肪和油,增強食物的口感,讓吃飯變成一種享受;
5、提供適當的份量,食物過少孩子吃不飽,容易營養不良,還可能增加吃零食的幾率;食物過多容易讓孩子進食過量。
孩子不能吃的食物
1、泡泡糖
泡泡糖是很多孩子的最愛,但是泡泡糖中的增塑劑含有微毒,其代謝物苯酚也對人體有害。另外,兒童吃泡泡糖的方法很不衛生,容易造成胃腸道疾病。
2、菠菜
孩子要盡量少吃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和鋅,如果體內缺乏鈣和鋅,不僅可導致骨骼、牙齒發育不良,而且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3、果凍
果凍的營養保健價值幾乎是零,果凍不是用水果汁加糖製成的,而是用增稠劑、香精、酸味劑、著色劑、甜味劑配製而成,這些物質對人體沒有什麼營養人價值,卻有一定毒性,吃多或常吃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智力健康。因此孩子也要盡量少吃果凍。
4、桔子
桔子是一一種既美味又營養的水果,但含有葉紅素,吃得過多,容易產生「葉紅素皮膚病」、腹痛腹瀉,甚至引起骨病。故兒童吃桔子一天不宜多於中等大小的4個。
5、罐頭
罐頭食品在製作過程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劑,添加劑有微量毒性,對成年人影響不大,對正在發育時期鐵兒童卻有很大影響,不僅估損害身體健康,而且容易造成慢性中毒,故兒童不宜多吃罐頭。
C. 世界民族飲食,從健康的角度看世界
愛斯基摩人為何不容易罹患心臟病?
1906年,探險家菲爾加摩爾-斯蒂芬森深入極地與愛斯基摩人生活了11年,他每天吃的都是海豹、北極熊、魚或馴鹿,沒有蔬菜,也沒有任何水果。回到紐約後,他去做了身體檢查,發現身體非常 健康 ,沒有任何疾病,連壞血病也沒有。當時,曾跌破許多營養學家的眼鏡。高油脂的傳統飲食
幾十年前,美國就有許多科學家專門研究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早期的愛斯基摩人不會長青春痘、沒有齲齒、沒有高血壓、也沒有心臟病或腦卒中。深入研究發現,這與愛斯基摩人的傳統飲食有很大的關系。北極天寒地凍,種不了蔬菜水果,一年又有半年以上是黑暗的永夜,所以飲食中幾乎只有肉類,脂肪占總飲食的70%以上,其餘30%是蛋白質。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高油脂食物,並未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愛斯基摩人幾乎不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為什麼?這和現代營養學家所說的「高油飲食是萬病之源」的理論,不是正好相反嗎?
答案是,愛斯基摩人吃的都是「好油」,而且沒有污染,沒有人工添加物。現代人「油吃得越多,就越不 健康 」的說法,其實並沒有錯,因為一般人吃的都是「壞油」,如果吃的是「好油」,不但不會生病,還會很 健康 。
抗發炎的優質聖品
美藤果油、魚油、海豹油和野生動物油都是高級好油。對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氣候嚴寒,平均溫度在0攝氏度以下的環境,是天然的大冰箱。 他們習慣將魚肉和海豹油切完後自然擺放著,一直擺放到肉開始變得有點發酵的狀態才吃,因為這個時候的食物,是養分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時候。再者,生食或半熟食,油脂不會因烹煮而氧化,不會產生自由基,養分不會遭到破壞,甚至還保有維生素C,食用者可從這種肉中攝取豐富且完整的養分。
(雖然海豹油很好,但是請大家保護可愛的它們)
北極的魚類和海豹等動物體內Omega-3的含量非常高,Omega-3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非常有益,其中的EPA和DHA成分,還能預防動脈硬化、心律不整、心肌梗死和中風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可以舒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抑制發炎與預防人類癌症的形成和發展。另外,吃好的脂肪,身體不容易發炎,血管也比較通暢,不容易有膽固醇堆積,產生壞的膽固醇少、好的膽固醇多,所以這樣的飲食形態和內容,雖然蔬菜量很少,但他們的青少年不長青春痘、成年人也不得心臟病,而這兩種病症,剛好都與油脂有極大的關系。
被美國同化的愛斯基摩人
自從美國在阿拉斯加發現了石油,近幾年來,隨著石油運輸管與高速公路的修建,將美國本土的食物與餐廳送到阿拉斯加後,現代的愛斯基摩人已經吃到漢堡、熱狗、薯條、炸雞塊、牛排、可樂和冰淇淋等一切美國人愛吃的東西。飲食美國化的結果,導致最近幾十年來,愛斯基摩人的心臟病與青春痘罹患率已和美國人不相上下。2004年6月,世界權威的美國醫學期刊(JAMA)公布,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被美國本土同化,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原住民罹患心臟病的概率已經比原住民高了。
骨質疏鬆症罹患率偏高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愛斯基摩人雖享有許多天然好油的好處,但卻有一個 健康 上的問題,那就是骨質疏鬆症的罹患率比較高。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脂肪與蛋白質吃得太高,導致體質偏酸性。因為即便吃下的是好油和好肉,但肉裡面的磷、硫和氯會使人體質偏酸,又缺乏鹼性食物來中和。體質偏酸的結果是,身體必須分泌主要是來自於蔬菜。依我們正常人體所需,一天內的鈣質約1000mg的鈣,而所有深綠色蔬菜和十字花類蔬菜與豆類都含有豐富的鈣質。愛斯基摩人之所以會得骨質疏鬆症,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吃到蔬菜。
第二個因素是南北極特有的永晝和永夜造成的。在永夜的時候,有長達半年時間幾乎不見陽光,日光嚴重缺乏,造成維生素D3在人體內製造不足,進而影響到鈣的吸收。
印度尼西亞、日本和墨西哥婦女為何少有更年期症狀?
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陸續有許多學術研究,專門探討全世界有些民族的婦女為何沒有更年期症狀。最引人注意的是日本、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和墨西哥,這幾個國家的婦女到了50歲左右停經的階段,除了月經會逐漸變少、慢慢停止外,幾乎不會出現潮熱、煩躁和心悸等惱人的更年期症狀,身體也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非洲某些國家,情況也是如此。
神奇的黃豆製品
為什麼會如此呢?根據研究發現,日本的飲食裡面含有大量的黃豆製品:納豆、味增、豆腐和醬油等,大量的黃豆製品會提供很多大豆異黃酮及其他多種生物類黃酮。大豆異黃酮與其他某些生物類黃酮在體內會產生類似雌激素的效果,但又不像雌激素那麼強烈,會比較溫和,所以有「植物性雌激素」之稱。婦女在接近更年期的階段,體內的雌激素激素會逐漸減少,這時如果能多吃一點黃豆製品,就可以平衡、調節回來。
而體內雌激素太多的婦女,例如,患有子宮肌瘤、乳癌和經前癥候群的人,這些植物性雌激素又具有調降體內雌激素的功能。怎麼調呢?由於植物性雌激素會與體內過多的、真正的雌激素互相競爭,使真正的雌激素作用在乳房和子宮這些「標靶器官」的作用減弱,而達到調降過多雌激素的目的。
大自然中,有許多葯草與營養素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大豆異黃酮就是其中的一種。因為大豆異黃酮這種植物雌激素與標靶器官上的受體的結合,是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不論體內雌激素太多與太少,它都會達到雙向調節的作用。這是大自然的奧妙之處!日本婦女因為吃了很多的黃豆製品,所以才會出現更年期症狀不明顯的結果。
那麼墨西哥人吃些什麼呢?他們常吃一種叫做burrito(墨西哥卷)的食物,裡麵包了肉糜和豆糜。我觀察過墨西哥的菜餚,發現他們除了burrito,也吃很多豆類製品,所以也是這類植物性雌激素的影響所致。其實不只是黃豆製品,許多蔬菜和水果也含有大豆異黃酮,所以多吃蔬果對女性很好,這也是原因之一。
珍貴的植物性雌激素
接下來談談印尼人的食物。南洋國家有個習俗,婦女到更年期的階段都會吃很多的木瓜,木瓜里也含有大量的植物性雌激素和其他植物營養素。很多植物營養素在大自然的蔬菜界里會以五彩繽紛的形象和顏色呈現出來,例如,枸杞里的葉黃素和胡蘿卜里的胡蘿卜素。還有常看到樹葉因季節變化而改變顏色,這也是因為葉子里的生物類黃酮正在轉變之故。例如,從尤加利樹葉萃取的檞黃素,就是一種非常鮮艷的黃色。
所以,印尼人吃木瓜,日本人吃納豆、味增和豆腐,墨西哥人吃burrito。縱觀三國的食物,都是大豆類黃酮和其他植物性雌激素吃得比較多,使得婦女在面臨更年期來臨時,幾乎不產生更年期的症狀。
也許你有話說了:我們的飲食習慣不是跟日本人很像嗎?也吃很多的豆類製品。沒錯,我國早期婦女的更年期症狀的確很不明顯,只可惜這個習慣並沒有完全承襲下來,近年來人們的飲食內容變化了,情況才有所改變。而且從前婦女的更年期都來得比較晚,約五六十歲左右,現在都提早了,大概四五十歲就來了,而且有症狀的人越來越多。尤其上班族女性,壓力大、運動少且身體虛,我在臨床上看過幾個30多歲就更年期的案例。根據美國的研究總結,要避免更年期症狀發生,必須多吃蔬果與大豆製品,而且越早吃效果越好,最好從青春期就開始。另外,常常適度運動,保持最佳體能,也是預防更年期的好方法。
地中海國家為何少有心臟病?
地中海國家的居民屬南歐高加索人,與北歐民族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飲食也是高油飲食,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很低(與愛斯基摩人類似)。研究發現,他們的飲食中大量使用橄欖油(食用油中95%是橄欖油),連吃橘子和橙子都是剝或切成一塊一塊,拌橄欖油吃。地中海國家因地處南方,氣候偏熱,盛產大量的蔬果,這點和寒冷的北歐國家大不相同。所以地中海國家吃得很多,橄欖油也吃得很多。另外,由於位處地中海沿岸、漁獲量高的關系,魚也吃得多,其他肉類則吃得少。
還有一點就是,地中海國家,包括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等,比起其他歐洲國家如法國、英國和德國等,工業化的程度較晚也較慢,所以許多地區至今都還保留著古老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例如他們非常重視午休,通常會休息至少2小時,好好躺下來睡上一覺,睡飽了再繼續下午的工作。這樣的習慣,導致地中海地區的人身體比較 健康 ,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也比北歐人低很多。
皮馬族印第安移民的 健康 轉變
皮馬族居住於美國與墨西哥交界處,屬印第安人的一支。這個種族原來大多居住在墨西哥境內,但因為美國比較發達,很多人逐漸移民到相隔一條邊界的美國新墨西哥州。幾十年下來,有個奇特的現象逐年產生:留在墨西哥繼續生活的皮馬族人口裡面,10%有肥胖問題,1%患有糖尿病;但移民到美國境內的人口之中,則高達70%的人有肥胖問題,22%的人罹患糖尿病,罹病的比例還高於美國人的總平均值。
世界上有很多經歷過飢荒或困厄環境的民族,例如印第安人、中國台灣原住民、太平洋群島的珀里尼西亞人、某些非洲的族群,以及歷經過黃河泛濫或蝗蟲災害等天災的亞洲人等,這些經過自然界優勝劣汰篩選出來的民族,以前都餓慣了,很容易在飲食中抓住少量的營養而存活下來。印第安人與黃種人很接近,身體就會自動吸收儲存起來。這在以前困苦的日子是一個優勢,但面臨現在的 社會 則會適應不良。因為這些人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的營養,無法適應大量的食物,日常生活若無大量的運動,養分便容易囤積起來,形成過胖。另外,吃太多澱粉而缺乏大量運動,非常容易導致血糖不穩而罹患糖尿病。
所以皮馬特人在墨西哥沒事,一移民到美國就有事,因為美國的飲食大多是澱粉,漢堡、薯條、麵包和肉類,吃了很容易發胖。美國人肥胖的比例約40%,過重加肥胖的人佔61%,但移民美國的皮馬族人的肥胖比例則高達70%。美國人的糖尿病比例約10%,皮馬族印第安人是22%。移民的皮馬族人到了美國之後,出門開車,吃的是美國食物;而住在墨西哥的人還是常常走路,走路去買菜、上學和工作。所以這樣的飲食和生活形態的變化,便導致肥胖與糖尿病比例節節升高。
全世界糖尿病罹患率最高的國家
南太平洋諾魯共和國是全世界最小的島國,也是世界第三小國,僅次於梵蒂岡與摩洛哥。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人口13000人。諾魯人一向自給自足,過著原始自然的生活,島民身體硬朗,很少生病。島上以前只有一間小醫院,卻足以應付所有島民的生老病死。但是,自從發現了磷礦,島民變得很有錢,可以進口先進國家的加工食品與 汽車 等奢侈品後,才不過30年的光陰,這個從來沒有人得糖尿病的國家,現在40歲以上的人,竟然有65%得了糖尿病,是當今全世界罹患率最高的國家。腎臟病與心臟病的罹患率也非常高。人口中有90%超重或肥胖,成為當今「全世界最肥胖的國家」。
美國肯德基大學的詹姆士安德森教授歸納諾魯人 健康 急速惡化的原因在於精緻澱粉吃得太多和缺乏運動,而他們的飲食和生活形態與其祖先迥然不同,也是肥胖與糖尿病的根本原因。安德森博士對諾魯人的建議是少吃甜食與白麵粉類食物,但深陷「快感陷阱」的諾魯人,雖然能夠理解肥胖與糖尿病的關系,卻仍然無法改變。
美國阿米什人的故事
你可能很難想像,在21世紀、最現代化的美國,竟有約數萬人自願過著17世紀的生活。
阿米什是美國賓州費城附近一個特別的族群。他們是清教徒的一支,為了逃避宗教迫害,在1720年移民到美國賓州。200多年來,他們拒絕現代化,堅持不用洗衣機、不開 汽車 (至今仍依賴馬車作為運輸工具)、不看電視、不照相、不用計算機、做手工麵包、盡量不使用電,並且用原始工具手工建造房子。
阿米什這個族群至今仍然存在,並保留著原始的生活形態與風貌,也維持著早期到美國人的一些飲食和生活習慣。他們吃很多麵包和肉類,所以體形較胖,與美國人類似,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並不高,這又與美國人不同。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即使澱粉攝取很多,足夠的體力勞動與心靈平靜,仍會維持身體 健康 。
向阿米什人學習
許多人看到阿米什人的生活後有很大的感觸,我第一次了解他們,是通過20年前《證人》這部電影。劇中Amish淳樸的生活,常在我腦中餘波盪漾。阿米什人遠離現代文明與 科技 ,以家庭、社區和教會為中心,過著自給自足的簡朴生活,並認為大自然是上帝給他們的最好禮物。我認為,阿米什人是地球上最友善的人,注重謙遜,懂得節制,與其他不斷剝奪地球資源、沉溺於物質享受的現代人形成強烈對比。
D. 民族特色飲食有哪些
藏族、蒙古族、苗族、回族、彝族特色飲食下:
1、藏族特色飲食:糌粑
琵琶肉的製作歷史悠久,保存時間長,若不切開,三、四年不變味。琵琶肉肉色透明,色鮮味香,風味獨特,是迪慶藏族、彝族等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糌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烤全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酸湯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乾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琵琶肉
E. 阿富汗人吃什麼主食
1、早餐
阿富汗家庭的早餐習慣喝早茶,茶的種類有奶茶、磚茶等。茶必須放糖,而且還伴有糖果或蔗糖塊,很甜那種,有人也喜歡放點檸檬,茶必須煮開了喝,用那種小鐵壺,早上不吃飯可以,不喝茶不行。
早餐的主食是饢和抓飯,饢是用小麥、大麥、玉米和曬乾的桑葚及豌豆磨成面烘烤而成。有帶餡和不帶餡兩種。抓飯是將油倒入鍋內燒熱,加胡蘿卜絲和蔥末煸炒,加水、羊油、鹽等燒開後放大米,熟後裝盤,拌上檸檬汁、辣椒或其他調料。
2、午餐
阿富汗家庭吃午餐的時候,飯前會來盤開胃小吃,如開心果,堅果,葡萄乾,炒玉米粒等等,風乾的堅果和種子,如核桃,開心果,杏仁和松子在各地的產量都很豐富,並且常被加入許多傳統的菜式中。午餐必不可少的佐料是洋蔥,西紅柿,辣椒,主食一般都是米飯和饢,他們最喜歡吃的一種菜餚叫「舒爾包」,把切好的羊肉和作料一起放在砂鍋里燉至快熟時,放上胡蘿卜、扁豆、葡萄乾、香菜、西紅柿等一齊再用溫火煮至全熟,營養豐富,味道十分美好。
蔬菜,大餅,肉類,水果,酸奶湯,一個拼盤又蘿卜片,辣椒,生菜,檸檬,這是主餐了。他們午餐還愛吃烤羊肉串及受抓羊肉飯、湯、米飯、乳酪以及玉米餅,還有牛奶以及其它奶製品。
3、晚餐
阿富汗家庭的晚餐喜歡吃薩米·科巴布,一種用肉末、雞和蔬菜煮成的濃湯、塔斯·科巴布,用油煎牛肉,然後與酒燜煮而成。當然還有各色各樣的手抓飯,例如,卡布里·燒以及燒·伊·沙希,皇家手抓飯。手抓飯是用米飯、羊肉、切碎的胡蘿卜以及葡萄乾烹制而成的。阿富汗烹調的傳統是可以用其它肉類替代手抓飯里的羊肉。因此在找不到羊排的時候可以用牛排骨代替,甚至可以用雞肉代替。因為信仰問題,他們不吃豬肉。
阿富汗家庭晚餐後常飲用一種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酸奶、鹽和黃瓜片燒開的酸奶湯,他們喜歡酸、辣、香濃口昧,因為阿富汗人從不飲酒,因此湯喝茶就是他們依賴的飲品。奶和牛羊肉是晚餐餐桌上的重要食物,也會吃雞、鴨等,很少吃魚。他們經常吃的是烤羊肉的烤羊腿,在重大喜慶日子或招待貴客時還燒烤整羊。阿富汗人還吃「馬肉腸子」。「馬肉腸子」就是把馬肉、鹽塞進馬腸內煮熟、曬干即成。
F. 「地中海飲食」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飲食方式,是怎樣的呢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健康營生與飲食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備受全世界人民的關注,人們在吃什麼和怎麼吃才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益處的問題上可謂是下了極大的功夫。那麼“地中海飲食”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飲食方式,是怎樣的呢?“地中海飲食”說的其實也就是均衡膳食,將我們的菜品多樣化且把控好各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的攝入量。
可能是由於地中海周邊國家漁業發達的原因,那裡的居民經常吃魚等海鮮,久而久之他們便發現了其實經常吃魚對我們人類的身體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魚是高蛋白食物,經常吃的話是非常有益的,但我們也不能只吃魚,我們要不挑食,做到均衡膳食,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G. 世界上最健康的國家,荷蘭人的一日三餐都吃些什麼呢
在早餐的時候會喝咖啡或者牛奶,吃塗奶油的麵包或者是吃乳酪麵包。中午的時候會吃麵包夾火腿搭配著咖啡,在晚上的時候會吃牛排,炒胡蘿卜,西蘭花,土豆。喝紅酒或者是咖啡。
H. 世界罕見的健康民族,人人幾乎不生病,平均壽命100歲,秘訣是啥
世界罕見的健康民族,人人幾乎不生病,平均壽命100歲,秘訣是啥?世界上有這么一個民族,區區6萬人口,但平均壽命可達100歲左右,人人幾乎一輩子不生病,若真要說生病,也往往是在去世之前會出現病痛,人生的多半時間是在健康中度過!
飲食上調整多吃新鮮的果蔬,新鮮果蔬含有很多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減少重口味食物的攝入,管住嘴,是健康的關鍵!
多吃堅果,上文中提到洪扎人常年以杏仁為主食,這或許也是其長壽的重要秘訣,杏仁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脂肪和膳食纖維,營養非常均衡,滋潤腸道、延緩衰老,大家也不妨多吃點,不過未加工的苦杏仁不要隨便吃,避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