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居民健康素養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並運用這些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居民健康素養評價指標納入到國家衛生事業發展規劃之中,作為綜合反映國家衛生事業發展的評價指標。 公民健康素養包括了三方面內容: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
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健康數據發布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僅為9.48%,即我國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並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作出正確決策的人口比例為9.48%。
《健康66條》指導你養生
1.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
2.每個人都有維護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4個方面。
4.勞逸結合,每天保證睡眠7~8個小時。
5.吸煙和被動吸煙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病、呼吸系統病等多種疾病。
6.戒煙越早越好,什麼時候戒煙都為時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葯品。
8.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促進健康。
9.獻血助人利己,提倡無償獻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低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腋下體溫36(攝氏度)~37(攝氏度);平靜呼吸16~20次/分;脈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輸液,注射時必須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12.從事有毒有害工種的勞動者享有職業保護的權利。
13.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
14.肺結核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產生的飛沫傳播。
15.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應及時檢查是否得了肺結核。
16.堅持正規治療,絕大部分肺結核病人能夠治癒。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
18.蚊子、蒼蠅、老鼠、蟑螂等會傳播疾病。
19.異常腫塊、腔腸出血、體重減輕是癌症重要的早期報警信號。
20.遇到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可通過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急救。
21.應該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問題時應主動尋求幫助。
22.每個人都應當愛護、幫助、不歧視病殘人員。
23.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患流感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的症狀。
24.妥善存放農葯和葯品等有毒物品,謹防兒童接觸。
25.發生創傷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時,應立即包紮止血;對骨折的傷員不應輕易搬動。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7.每天刷牙,飯後漱口。
28.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不隨地吐痰。
29.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尊重不吸煙者免於被動吸煙的權利。
30.少飲酒,不酗酒。
31.不濫用鎮靜催眠葯和鎮痛劑等成癮性葯品。
32.拒絕毒品。
33.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34.講究飲水衛生,注意飲水安全。
35.經常開窗通風。
36.膳食應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搭配。
37.經常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38.膳食要清淡少鹽。
39.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40.生病後要及時就診,配合醫生治療,按照醫囑用葯。
41.不濫用抗生素。
42.飯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
43.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
44.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45.婦女懷孕後及時去醫院體檢,孕期體檢至少5次,住院分娩。
46.孩子出生後應盡早開始母乳喂養,6個月合理添加輔食。
47.兒童青少年應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48.勞動者要了解工作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習慣。
49.孩子出生後要按照計劃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
50.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51.發現病死禽畜要報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52.家養犬應接種狂犬病疫苗;人被犬、貓抓傷、咬傷後,應立即沖洗傷口,並盡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在血吸蟲病疫區,應盡量避免接觸疫水;接觸疫水後,應及時預防性服葯。
54.食用合格碘鹽,預防碘缺乏病。
55.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
56.系安全帶(或戴頭盔)、不超速、不酒後駕車能有效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57.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58.安全存放農葯,依照說明書使用農葯。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
60.需要緊急醫療救助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61.能看懂食品、葯品、化妝品、保健品的標簽和說明書。
62.會測量腋下體溫。
63.會測量脈搏。
64.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如高壓、易爆、易燃、劇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遠離危險物。
65.搶救觸電者時不直接接觸觸電者身體,會首先切斷電源。
66.發生火災時會隔離煙霧、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會撥打火警電話119。
⑵ 社區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社區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類:
1、一般性健康教育幫助了解增強個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識。
2、特殊健康教育內容針對社區特殊人群常見的健康問題進行教育。
3、衛生管理法規的教育了解法規,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提高責任心和自覺性。
農民健康教育規劃:
跨入21世紀,我國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但目前在廣大農村,邊遠地區,農民還較多地存在著落後、愚昧和不健康的風俗習慣與生活方式,衛生意識不強,保健知識貧乏,合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的能力不足,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突出。
2000年全國6省農村健康教育現狀調查顯示在農村15歲以上人群中,對飲水衛生、環境衛生、疾病預防等八項基本衛生知識的知曉率僅為36%.農民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遠。
城市是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行為狀況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水平與文明程度,根據城市社區居民不斷的發展健康需求。
⑶ 同學們的健康需求是什麼
同學們的健康需求就是每天的一日三餐要吃好,早睡早起,適量運動。
⑷ 健康扶貧三個一批是指什麼
一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組織開展農村貧困家庭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對患有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集中救治,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逐步擴大集中救治病種;
二是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全面建立農村貧困人口健康卡,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為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每年開展1次健康體檢。組織鄉鎮衛生院醫生或村醫,對農村貧困家庭實行簽約服務,對農村貧困家庭慢性病患者依據病情採取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2017年,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要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全覆蓋;
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在起付線、報銷比例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積極探索與按人頭付費相結合的門診慢性病管理。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救助范圍。建立健康扶貧保障機制,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等保障措施,實行聯動報銷,加強綜合保障,切實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受益水平。實行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負醫療費用。同時,充分發揮慈善醫療救助作用,動員慈善組織和社會公眾參與,精準對接特殊困難家庭,減輕或免除個人費用負擔。
⑸ 居民健康的定義
1、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描述,錯誤的是
A、社區衛生服務以滿足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目的
B、社區衛生服務以人的健康為中心
C、社區衛生服務以專科醫生為骨幹
D、社區衛生服務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
E、婦女、兒童、老年人均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點服務對象
2、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任務,不包括
A、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
B、疾病預防
C、計劃生育
D、康復
E、疑難雜症的診治
3、我國社區衛生服務資金來源有
A、政府籌資
B、社會籌資
C、個人籌資
D、A+B
E、A+B+C
4、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六位一體」是指
A、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兒童計劃免疫
B、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
C、預防、醫療、保健、康復、衛生監督、計劃生育指導
D、預防、醫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
E、預防、醫療、保健、美容、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
1、全科醫療的目的是
A、診治疾病
B、預防疾病
C、恢復健康
D、防止病殘
E、滿足病人的需要
2、對全科醫生角色的描述,錯誤的是
A、全科醫生應使用權威型決策模式
B、全科醫生應提供基本醫療保健服務
C、全科醫生應成為病人的朋友
D、全科醫生負責協調各種資源,滿足社區居民的衛生需求
E、全科醫生應發揮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管理者角色作用
3、公立醫院醫改「四分開」內容,不包括
A、政事分開
B、營利與非營利分開
C、管辦分開
D、診治分開
E、醫葯分開
4、國家基本葯物基本特徵,不包括
A、安全
B、免費
C、有效
D、價廉
E、必需
1、健康檔案數據不一致的主要表現不包括
A、數據表示不一致
B、數據名稱不一致
C、數據長度不一致
D、數據含義不一致
E、數據利用不一致
2、目前健康檔案公用數據元標准中包含公用數據元
A、119個
B、32個
C、1163個
D、4個
E、3個
1、對於癌症病人心理問題的干預
A、首要一點關於是不要告以癌症診斷以免心理負擔重
B、一旦確立癌症的診斷,應當將事實告訴病人和病人家屬
C、直接向病人傳達壞消息不符合醫學倫理
D、癌症的診斷明確後,可以告訴病人家屬,但不能告訴病人
E、在告知病情時醫生應當經常地向病人傳達關於治療方面積極的消息,以糾正其悲觀觀念
2、與癌症患者溝通的原則應除外
A、計劃性
B、對患者保守病情秘密
C、對患者避重就輕
D、對家屬直言相告
E、病人利益第一和給以支持與希望
3、癌症患者的人格特徵是
A、常見時間緊迫感與匆忙感
B、變動不定的敵意
C、過分耐心、迴避沖突
D、習慣作艱苦緊張的工作,即便休息時也難以鬆弛下來
E、不耐煩
4、通常所說的防癌「三早」是指
A、早預防、早治療、早康復
B、早發現、早診斷、早手術
C、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
D、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E、早發現、早診斷、早切除
5、腫瘤篩查的目標是
A、在貌似正常的人中查出早期腫瘤的患者
B、在正常人中檢查有無腫瘤病人
C、在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中查出腫瘤病人
D、檢查人們有無基因的突變
E、檢查癌前病變患者是否已經癌變
1、腫瘤的二級預防是指
A、市區兩級的預防工作
B、在專科醫師指導下的預防工作
C、專業人員與群眾相結合的預防工作
D、在日常診療工作中的預防工作
E、發病學預防及臨床預防工作
2、腫瘤的一級預防是指
A、預防癌症轉移復發
B、預防發生第二原發癌
C、預防致癌因素作用於人體
D、預防癌症臨床發作
E、預防環境污染
3、肺癌的高危對象是
A、吸煙>400支/年者
B、從事接觸石棉工作的人及某些礦工
C、以上兩項皆是
D、上述兩項同時具備者是
E、上述兩項皆不是
4、對於癌症的高危對象社區醫師應該
A、轉診給專科醫師處理
B、給予葯物治療和心理安慰
C、登記在冊並定期作家庭隨訪
D、登記在冊,定期檢查或轉診給專科醫院檢查
E、登記在冊並教會他們自己檢查的方法
5、對癌症康復期的病人,在體力活動方面應建議他們
A、多多卧床休息
B、早期起床活動
C、可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
D、視年齡、體力、習慣而定,以不覺過分勞累為原則
E、每天的活動以不超過8小時為宜
1、小兒急性細菌性呼吸道感染首選下列葯品中的
A、慶大黴素
B、卡那黴素
C、鏈黴素
D、頭孢克洛
E、左氧氟沙星
2、體重6公斤的嬰兒,每天需要牛奶和水的量是
A、8%糖牛奶550ml,水240ml
B、8%糖牛奶660ml,水240ml
C、8%糖牛奶860ml,水240ml
D、8%糖牛奶900ml,不必加水
E、8%糖牛奶750ml,水150ml
3、由於葉酸和維生素B12含量少,易引起新生兒巨幼細胞性貧血的是
A、母乳
B、羊奶
C、牛奶
D、豆奶
E、配方奶粉
3、以下符合老年人消化系統變化的是
A、舌乳頭上的味蕾數目減少
B、舌乳頭上的味蕾數目增多
C、消化腺體萎縮,消化液分泌量減少
D、肝酶的活性普遍降低
E、胰腺出現腺體纖維化,胰蛋白酶原顆粒變少,活性減低
1、「治未病」一詞最早見於()一書,它提出了中醫治未病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框架
A、《金匱要略》
B、《難經》
C、《黃帝內經》
D、《傷寒論》
E、《千金要方》
2、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對可能導致疾病的各種原因,採取針對性措施,預防其發生,稱為()
A、見微知著
B、未病先防
C、有病早治
D、已病防變
E、瘥後防復
3、《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篇》中「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
A、脾
B、腎
C、心
D、肝
E、肺
4、提出「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己病之病」學術思想的是()
A、朱丹溪
B、葛洪
C、吳鞠通
D、孫思邈
E、張仲景
5、()中提出「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則
A、《金匱要略》
B、《溫病條辨》
C、《溫熱論》
D、《傷寒論》
E、《千金要方》
1、《靈樞·天年》曰:「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緻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廣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是對()體質的描述
A、氣虛質
B、平和質
C、陽虛質
D、陰虛質
E、特稟質
2、不能長距離行走,爬一兩層樓氣喘,說話聲音低,且中間需要停頓換氣為()體質的特點
A、氣虛質
B、痰濕質
C、陽虛質
D、陰虛質
E、濕熱質
3、《素問·逆調論》雲:「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是對()體質的描述
A、氣虛質
B、血瘀質
C、陽虛質
D、痰濕質
E、特稟質
4、陰虛質常用保健穴位可選用()
A、足三里、豐隆
⑹ 何謂健康需要和健康需求,健康需求分為哪些類型
健康需要是指從實際健康狀況判斷的,應該獲得的服務量。
主要取決於個體的自身健康狀 況,是依據人們的實際健康狀況與「理想健康狀態」之間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對預防、保健、醫療、 康復等服務的客觀需求,包括個人觀察到的需要和由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判定的需要,有時兩者 一致,有時不一致。健康需求是指從經濟和價值觀念出發,人們願意而且有經濟消費能力的相關服務量。
健康需求的類型包括; (1)由需要轉化而來的需求;與居民本身是否察覺到有某種或某些健康需求有關,還與其 收人水平、社會地位、享有健康保障制度、交通便利程度、風俗習慣以及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 服務類型和質量等多種因素有關。(2)沒有需要的需求;通常由不良的就醫和行醫兩種行為造成。如大處方,延長不必要的 住院時間、做不必要的檢查等。
⑺ 健康需求什麼意思
要達到健康所應具備的條件,例如:飲食搭配健康等
⑻ 社區健康是什麼意思
社區健康的意思是:
建立數字化健康管理,以社區為核心、家庭為單位,以老人、婦女、兒童和慢性病人為重點服務對象;以健康為中心,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優生優育指導為服務內容,利用現代的網路技術、通訊技術、控制技術和一些醫療設備終端,將醫療服務、醫療延伸服務、健康教育引入家庭,最大程度地體現這些服務的及時性、實時性、隨時性、交互性、多媒體化。居民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可充分地享受健康服務和健康教育。
⑼ 為什麼要更好的居民健康生活需求
2009年,國家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監督協管10類41項服務。這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也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工程,覆蓋我國13億人口,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健康息息相關。
⑽ 中國居民RNI/AI是什麼意思
一、中國居民RNI即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
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是指為滿足人群健康個體基本營養所需的能量和特定營養素的攝入量,它是在美國的推薦膳食營養素供給量(RDAs)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組每日平均營養素攝入量的參考值。
RNI可以有兩個作用。
1)是在做膳食計劃時,可以依據RNI制定具體對象的供餐標准或者指導消費者來選擇食物。
2)在評估營養狀態時,可以用於評估特定條件下個體的營養素攝入水平是否充分。
(10)居民健康需求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推薦攝入量
RNI相當於傳統試用的RDA,是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群體中絕大多數(97%~98%)個體需要量的攝入水平。長期攝入RNI水平,可以滿足身體對該營養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維持組織中有適當的儲備。RNI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個體每日攝入該營養素的目標值。
RNI是以EAR為基礎制訂的。如果已知EAR的標准差,則RNI定為EAR加兩個標准差,即RNI=EAR+2SD(SD:標准差)。如果關於需要量變異的資料不夠充分,不能計算SD時,一般設EAR的變異系數為10%,這樣RNI=1.2*EAR。
適宜攝入量
在個體需要量的研究資料不足而不能計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時,可設定AI來代替RNI。AI是通過觀察或實驗獲得的健康人群某種營養素的攝入量。
例如純母乳喂養的足月產健康嬰兒,從出生到4~6個月,他們的營養素全部來自母乳。母乳中供給的營養素量就是他們的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個體營養素攝入量的目標。
制定AI時不僅考慮到預防營養素缺乏的需要,而且也納入了減少某些疾病風險的概念。根據營養「適宜」的某些指標制定的AI值一般都超過EAR,也有可能超過R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