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康的家庭對家庭成員起到什麼作用
家庭與人類的健康和疾病息息相關,這就提示我們要想健康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家庭。和睦的家庭是享受天年的樂園,是美滿婚姻的基礎,是以血緣關系(包括收養關系)為紐帶共同生活的基本的社會組織單位。家庭關系是人類特有的社會關系。
家庭問題不僅僅是家務問題,更重要的又是社會問題,當前社會的經濟大潮不斷地沖擊著每個家庭,家庭問題處理好的,全家就可安安心心地去工作,去創造財富,反過來又為家庭服務,使家庭充滿生機活力,家庭成員就有良好的情緒,健康的身體,有幸福的人生。有和睦的家庭,才能確保健康長壽。否則將是家破人散,其害無窮。
健康的家庭中應該充滿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家庭成員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體諒、互相支持;夫妻恩愛、父(母)慈子孝。健康的家庭還應該是民主平等的、講文明禮貌的家庭,是有一定文化修養的家庭。在這個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注重自我修養,遵守社會公德,講文明懂禮貌;有理想、有事業心,工作認真負責。家裡有濃厚的學習氣氛。
2. 如何評價家庭功能家庭對健康將帶來哪些影響
心態決定一切。首先是心理上的,有健康樂觀向上的心理,是家庭,所給予的在那個環境裡面最容易成長,培養,第二,心理上的健康那就是好的家庭可以讓你在身體上得到最大的,營養,那也就是最健康的身體了。
3. :簡述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家的功能一般有以下幾種:
1、社會化教育功能
童年期是一個人的接受社會化教育的關鍵時期,而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第一場所。這里的社會化教育,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家庭教育,是通過各種教育途徑,學習社會知識、技能和規范,從而形成一個人自覺遵守與維護社會秩序、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過程。
這包含了學習生活知識、學習社會規范、培養性格情操、協調人際關系、指導生活選擇等各個方面。
4、重建家庭系統,可恢復家庭的功能
家庭是個系統,家庭成員是系統的組成部分,包括各個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也包括由這些交流所引發的生理心理的過程,如思維、情感、激素分泌或疾病。
之所以說,家庭是有功能的,而孩子的症狀也是有功能的。是因為,當一個家庭系統的秩序、結構、平衡被擾亂時,家庭成員就會自動去維持家庭系統平衡,出現各種補位及代償,甚至需要各種症狀:生病、意外、死亡、偏差行為、各種成癮等。
了解家庭系統的功能後,我們就可以通過家庭系統重建,來恢復一個家庭的功能。改變原來讓個人產生心理症狀的家庭關系模式,引入新的認知模式、家庭相處模式和溝通模式。
4. 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與家庭功能分析論文
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與家庭功能分析論文
本研究通過調查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並與家庭功能進行相關分析研究,提出改善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建議。採用症狀自評量表和家庭功能評定量表,對311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且家庭功能對心理健康狀況有顯著影響。
大學生正處於人生的黃金時代,肩負著歷史和人民賦予的使命,心理健康與否不僅直接影響他們的進步成長,而且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興衰。現代社會,環境變化的復雜性和迅速性,給大學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和沖突[1],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成才的基本素質,是大學生正常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可靠保障。醫學生很可能從事醫務工作,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機能,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家庭是以不同的婚姻關系、血緣關系為紐帶組成的社會集團,它是最基本的時空單位和個人首要的最小社會群體,也是個人與社會進行聯系的橋梁,家庭在人的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與人的心理健康存在密切聯系[2]。根據Epstein等人提出的家庭功能模型,與臨床實踐關系密切相關的家庭功能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分別是問題解決能力、溝通能力、家庭角色分工、情感反應、情感介入、行為控制,從中可以看出家庭功能發揮是否良好。
本研究通過調查分析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探討家庭功能與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並針對家庭功能現狀提出改善家庭功能的建議,進而促進其心理健康。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採用方便取樣法抽取某醫學院大學生被試400名發放問卷,回收386份問卷,回收率為96.5%,其中有效問卷311份,回收有效率為80.57%。其中單親家庭學生27人,雙親家庭學生284人。
1.2研究工具
1.2.1症狀自評量表(SCL-90)[3]:該量表有90個項目,分為5個等級,9個症狀因子。
1.2.2家庭功能評定量表(FAD)[4]:該量表有60個項目,共7個分量表,分別是問題解決、溝通、角色、情感反應、情感介入、行為控制、總的功能。採用4級評分,其評分越高說明該家庭這一方面的問題越大,反之亦然。
1.3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使用SPSS20.0進行處理和分析。
2.結果
2.1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現狀分析
首先,對311名大學生的SCL-90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發現強迫症狀、人際關系敏感和抑鬱這三個因子的平均分均超過2分。與全國常模相比,除軀體化因子差異不顯著之外,大學生SCL-90其他各因子與全國常模差異顯著(p<0.01)。
其次,對311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檢出率分析。總體而言,單雙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其中強迫症狀、人際關系敏感和抑鬱這三個因子上可考慮篩選陽性的人數百分比較大,大於50%。單親家庭大學生的敵對因子上可考慮篩選陽性的人數百分比也較大,為70.37%。
2.2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單雙親家庭上的差異比較
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單雙親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較接近。單親學生在強迫症狀、軀體化、恐怖因子得分上稍高於雙親學生,但差異不明顯。單親家庭學生在敵對因子上得分顯著高於雙親家庭學生(p<0.05)。總體而言,在單雙親家庭上,醫學院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2.3SCL-90總分對家庭功能各因子的回歸分析
相關分析表明,家庭功能各維度與心理健康各因子呈顯著正相關(p<0.05)。以SCL-90總分為因變數、家庭功能各因子為自變數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問題解決、角色、情感介入和行為控制維度聯合解釋了SCL-90總分46.6%的變異。最終的標准化回歸方程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總分=0.685×問題解決+0.320×角色+0.537×情感介入-0.443×行為控制。
3.討論
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在強迫症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鬱上的平均分值都超過2分。其原因可能是:與自我管理能力不強有關,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計劃不妥當、無計劃而感到愧疚、自責悔恨的矛盾心理;與學習壓力有關,部分學生不能合理安排時間,考試臨近就選擇瘋狂背誦,時間太緊考試內容復習不完時就會出現強迫、焦慮、緊張不適等心理問題。
單雙親家庭上,醫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原因可能是高考作為一道門檻,一定程度上控制高校單雙親家庭學生的差異性。單親家庭學生在敵對因子上得分顯著高於雙親家庭學生,可以理解成一種特殊的自我保護。缺乏安全感讓他們害怕受到傷害,這些傷害可能來自於父母地忽視,同學和朋友的中傷,社會輿論的偏見。
家庭功能各維度與心理健康各因子呈顯著正相關,一個健康且能發揮正常功能的家庭,一定要有健全的結構與組織,家庭是按階段發展的,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有特殊的課題去解決[5]。家庭成員的發展、家庭關系的變化都會影響家庭結構的變化,當面臨家庭結構變化時,大學生要建立合理的認知,預料可能在新階段所遇到的心理課題,也准備接受且適應這些問題,以便能順利度過各個發展階段。此外,充分發揮大學的教育作用,還應注重培養大學生自尊、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幫助大學生健全自我意識,形成合理的自我評價,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加愉快的生活體驗。開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使其在遇到心理困惑時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式,緩解家庭功能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5. 家庭與人類的健康有什麼關系
家庭與人類的健康和疾病息息相關,這就提示我們要想健康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家庭。和睦的家庭是享受天年的樂園,是美滿婚姻的基礎,是以血緣關系(包括收養關系)為紐帶共同生活的基本的社會組織單位。家庭關系是人類特有的社會關系。家庭問題不僅僅是家務問題,更重要的又是社會問題,當前社會的經濟大潮不斷地沖擊著每個家庭,家庭問題處理好的,全家就可安安心心地去工作,去創造財富,反過來又為家庭服務,使家庭充滿生機活力,家庭成員就有良好的情緒,健康的身體,有幸福的人生。有和睦的家庭,才能確保健康長壽。否則將是家破人散,其害無窮。
6. 簡述家庭與個人健康之間的關系
當一個人有了健康的身體
才能支撐一個家庭
才能讓家庭順理成章的發展
所以家庭與個人健康是不可分割的
7. 家庭因素對健康行為的影響
家庭關系是以夫妻關系為中心,再連著血緣關系的各個成員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個團體。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快樂、美滿、和諧。每個人生活中引起各種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無不影響著家庭中的每一個人。在家庭中,若夫妻恩愛、母慈子考、和睦相處、互幫互愛,尊老愛幼,每個人的關系都很副洽,這將會促進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健康。相反,若夫妻不和、家庭中每個成員各忙各的,互不溝通,甚至經常沙架、勾心鬥角,這樣,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就會變得緊張、焦慮、痛苦不安。這樣容易發生疾病,影響身體健康。
影響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
WHO認為影響健康的因素分為四類,即行為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生物因素和衛生服務因素。
生活行為因素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形成的生活意識和生活行為習慣的統稱。是人們受文化、民族、經濟、社會、風俗、家庭和同輩影響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包括危害健康行為與不良生活方式,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約佔60%。
目前,我國排名前三位死因的是惡性腫瘤,腦血管和心臟病,這些疾病大多是由生活習慣和不良衛生行為引起的。此外,生活方式和行為不僅與退行性疾病有關,也是其他類型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例如,喝生水、吃不幹凈的食物、不良性行為等會增加患傳染性疾病的可能性;駕車不系安全帶、酒後駕車易發生交通事故。
環境因素
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所有人類健康問題都與環境有關,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約佔17%。
生物因素
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某些遺傳和非遺傳的內在缺陷、變異、老化而導致人體發育畸形、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和免疫功能異常等。在社區人群中,特定的人群特徵如年齡、民族、婚姻、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遺傳危險性等,是影響社區健康水平的生物因素,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約佔15%。
衛生服務因素
衛生服務的范圍、內容和質量直接關繫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次產生的一系列。
8. 家庭和諧對健康的影響
在一個家庭中,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之一。家庭的氛圍在無形之中對人起著一種感染的作用。和諧的家庭氛圍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關愛,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也能讓孩子體會到親情的可貴,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
親密的親戚關系,和睦的鄰里關系,民主平等的父子、母子關系,在這樣一種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圍中,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又嚴格要求且積極鼓勵孩子,能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得以有效進行。
在良好家庭氛圍的熏陶與引導下,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得孩子在與人的接觸過程中懂禮貌、講文明、知書達禮。如果家庭關系不和諧,會給孩子造成極壞的影響,或使其心情壓抑、或使其自我封閉、或使其性格扭曲、或使其生活態度悲觀消極等,很多犯罪分子大都是生活在不和諧的家庭中的。
9. 家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什麼作用
家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什麼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礎
二、重視孩子不同年齡段生理、心理特點,培養健全獨立的人格,使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力。
三、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四、從旅遊中培養孩子對大千世界的興趣,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美好未來的憧憬
五、父母言傳身教
六、家長始終在不斷地學習、研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