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跑心率多少算正常長跑對心臟的影響有哪些
長跑心率多少算正常長跑對心臟的影響有哪些
長跑心率多少算正常,長跑對心臟的影響有哪些?現在的人都講究勞逸結合,下班許多人會出去做運動,比如打羽毛球、長跑等。而長跑心率多少算正常,長跑對心臟的影響有哪些?
1、長跑心率多少算正常
長跑屬於有氧減脂肪勻速跑,所以心率在130次左右算正常。
熱身准備活動 50%-60%最大心率。正常成人大約就是100次左右。
有氧減脂肪勻速跑 ,60-70%最大心率,普通成年人計算起來大約是130次左右。
快速跑、變速跑或間歇跑,70-85%最大心率,大約是150次/分鍾。
這樣的鍛煉可以逐漸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韌帶、支撐器官的能力,不易受傷,更安全。
2、長跑對心臟的影響
《歐洲心臟雜志》刊登澳大利亞科學家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長跑不當可能會對心臟造成永久性損傷。研究發現,高耐力運動會導致心臟右心室產生疤痕,增加心臟並發症危險。
科學家對40名無心臟病史的運動員進行了研究,這些運動員都在備戰四大耐力競技比賽之一。結果發現,馬拉松比賽結束後,運動員的心臟易發生變形,體積變大,右心室功能降低。一周後,大多數運動員的右心室功能得到恢復,但其中5名運動員的右心室留下了永久性疤痕。
新研究負責人,墨爾本大學的安德里·格爾奇博士表示,該研究發現,右心室最容易遭受運動損傷。耐力極限運動可能會導致某些運動員的心臟受損,這與運動訓練過量不無關系。研究人員希望馬拉松選手採取更科學的訓練手段,並保證訓練後有足夠的恢復期,降低可能存在的心臟病風險。
3、長跑心臟受損能恢復嗎
長跑心臟受損不能恢復,所以我們應該盡量保持訓練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同樣的運動量,不系統、不科學的訓練對於心臟的負荷則要大得多。例如一段時間缺乏訓練後,心臟承受能力本身就弱,如果突然進行「補救訓練」強度過大,無疑雪上加霜。而不科學的訓練安排,如超出自身能力的連續大強度、訓練負荷忽大忽小,都需要避免。業余跑者還需特別注重有氧與核心力量的基本功訓練。特別注意有氧和無氧跑的比例分配,過多進行無氧訓練、缺乏有氧訓練可能造成心血管壓力過大的同時,身體其他一些方面的代謝機能卻缺乏刺激,導致付出很多代價卻收效甚微。因此,打好有氧與核心力量的基礎,訓練系統、循序漸進,才是效率最高、負荷最小的辦法。
一、長跑的好處
1、有助於提高心肺功能
長跑是一項老少皆宜的,以下肢為主的全身運動,它的好處有很多。你會發現長期堅持長跑的人,他們的心肺功能都比較強大。心肺功能好,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標志。
每周堅持長跑3次,每次跑20-40分鍾以上,並且堅持半年的人,心臟功能大都很好。他們心跳比不鍛煉的人會慢10-20次/分。心跳慢的人,消耗的能量會比較低,爬山、做體力活時,不容易累。
長期堅持長跑,也有助於提高肺活量。他們每次吸進的氣體會比不鍛煉的人多30%-60%。如果不鍛煉的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他們的肺活量可達到4500毫升,甚至更多。肺活量高的人,活動後,不容易出現氣喘、胸悶、氣急的現象。
2、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現在許多白領常年坐在辦公室里,難得曬個太陽,骨質提前疏鬆的概率越來越高。長跑可以促進肌肉收縮,讓肌纖維增粗,肌肉更有韌性,進而促進鈣吸收,加強骨骼的新陳代謝,而骨質疏鬆的發生與肌肉萎縮有很大關系。因此,很少發現經常長跑的人會患骨質疏鬆。另一方面,長跑經常是在戶外進行的,曬太陽可以促進鈣吸收,也是預防骨質疏鬆方法之一。
3、不易感冒
仔細觀察長跑的人會發現,他們大都屬於精瘦型的,並且小腿、大腿比較粗壯,腰卻特別細。這與長跑的特點有關,它是以下肢為主的全身運動,需要大量的肌肉來支撐,在跑的過程中,會動員到全身的脂肪。因此,他們的腿會比較粗,腰卻特別細。堅持長跑還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因為,經常長跑的人,肌肉大都比較豐厚,而肌肉中存儲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又是合成免疫球蛋白所必需的成分。
4、能壯陽
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是受腎上腺激素影響的,長跑可以促進腎上腺激素的分泌。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長跑也是一個不錯的運動項目。還有一個說法是,每天跑20分鍾,堅持3個月以上,男性性功能會明顯改善,這也是最簡單有效的'「壯陽秘方」。
為什麼長跑能壯陽?這是因為,跑步的時候,隨著腿部肌肉的反復強有力收縮,會不斷擠壓行走在腿部肌組織中的與性功能有直接聯系的脾、肝、腎三條經絡,以及與之相表裡的胃、膽、膀胱經,使這六條經絡得到疏通,裡面的氣血循行得到強化,而肝經、腎經和脾胃經就在男性生殖器官當中穿行或依傍而過,從而直接對男性生殖器官的氣血運行起到直接的強化和改善,因而可以很快提高性機能;同時,由於經絡氣血運行的通暢也改善了與這六個經絡相聯系的六個相應臟腑的生理狀態,性機能也隨之得到調理。
二、長跑技巧
1、熱身運動
長跑前,應先做5-10分鍾的熱身運動,如走路及伸展操,要做到相應的關節要感到發熱、體溫上升,心跳稍微加速。兩手叉腰,足尖點地交替活動雙側踝關節。屈膝半蹲,足跟提起,反復練習3至5次,活動雙側膝關節。交替抬高和外展雙下肢,以活動髖關節。前後、左右弓箭步壓腿、牽拉腿部肌肉和韌帶。
2、跑後切忌馬上停下來
跑後切忌馬上停下來,繼續走三到五分鍾,等到全身放鬆,而且要及時拉伸運動將身體的韌帶拉開,而且必須保持一定的時間。
3、注意節奏
節奏是跑長跑中必須要掌握的一個技巧。這個節奏不光是你腳拍地的節奏,更重要的是如何調好腳拍地頻率與呼氣的頻率,例如,你可以跑兩步呼吸一次,也可以跑三步呼吸一次。這樣做可以有效的減輕疲勞感。長跑最好四步一呼吸,因為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器官的循環,特別是呼吸系統。在跑步過程中,人體對氧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一般情況下,以四步一呼吸為宜,並盡量始終保持這一節奏。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較好。
4、正確的跑步技術動作
正確的跑步技術動作,起跑後,兩臂彎曲成90度,隨著跑的節奏自然以肩關節為軸前後擺動,前後擺動幅度不要太大,跑步中大腿後蹬要充分有力,前擺到45度左右,這樣可使腹部肌肉處在緊張狀態,腳尖要朝向跑進方向,落地要輕柔前伸,動作要放鬆。
5、腳的著地動作
腳的著地動作,應採取全腳掌外側落地過度到前掌蹬地的方式。這種方式,腿的後部肌肉比較放鬆,跑起來著力,但速度較慢,適合大多數人和初學者平時健身。
6、堅持鍛煉
不要幻想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結果,只有經常鍛煉才會提高鍛煉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離再長也沒有多少益處。因為在中斷跑步的六天里,身體組織已將跑步帶來的好處消耗得一干二凈。因此,一周內跑步不得少於三次。
三、長跑注意事項
1、正確的姿勢及呼吸
(1)姿勢:上身保持挺直——既不前傾,也不後仰——頭部不要下垂或前沖,手臂應隨跑步的節奏自然放鬆地擺動。步間距可自行確定,要確保舒適,不覺得累就行了。為充分發揮膝蓋的作用,腳尖應該始終朝向跑步前進的方向。
(2)呼吸:如果你是深深地從腹部吸氣的話,那就對了。請注意:一定要有意識地呼氣,以便已使用過的空氣能確確實實地離開肺部。對於初學者而言,在試著這樣做時往往感到很拘束,因而呼吸很淺。
另外,如果跑得太快,身體胸側便於工作會產生刺痛感。因此,建議您好在跑步時,同時還能輕松娛樂。
(3)跑步的時間:開始時,最好是跑一分鍾,走一分鍾——這樣一共為15分鍾;到第二、第三周時可以逐漸增加定額:跑走20分鍾;到第四周時增加到30分鍾。目標是:每周進行2~3小時的長跑運動,分在3~4天內完成。運動前的最佳訓練便是做一些伸展運動。
2、舒適的穿著,讓您跑得更輕松
(1)長跑鞋的要求
長跑鞋應該具有幾倍於體重的彈性。必須注意的是:鞋幫的材料應牢固,鞋底應柔韌,腳後跟處要合腳且較低(這是為保護跟踺)。鞋的長度不應該與腳完全相同,而應該在前面留出約1CM的空間,以使腳趾可以活動。試鞋時,應該試穿配套的襪子;買鞋的時間最好是在下午,因為此時腳有些腫,這時試穿的鞋,以後一定不會嫌小。
(2)不要在太硬的路面跑
不宜在水泥、瀝青和碎石路面上跑步。因為這些地面不像林間小路、草地和公園小路那麼松軟。
(3)穿得少總比穿得太多好
基本服裝包括:棉布圓領長袖運動衫(最好帶有帽子),長跑褲或護腿。冬天時,還需加穿一件利於呼吸的夾克衫和一幅手套。
B. 長期跑步的人,靜息心率只有50到60,心率多少是正常
經常運動的人會發現自己在經過長期不斷的運動之後,自己的心率和別人的心率相比較起來會變得有一些慢,很多人都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健康出了問題,其實從醫學方面來說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為人們長期的進行運動比其他人運動細胞方面要好,而且心臟功能比較強大,所以心率就會變慢,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很多長期跑步的人都發現自己的靜息心率只有50~60,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比這個心率稍微高一點。
長期進行跑步的人會發現自己的靜息心率只有50~60,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表明了我們的心臟功能非常的強大,所以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擔心。
C. 跑步時心率多少算正常
跑步後每個人的心率范圍是有很大差異的,應結合散步者具體的體質因素,年齡因素及平時是否經常進行體育鍛煉,肺活量較大等情況,做出具體的分析。一般的情況下,劇烈運動後心率正常范圍應該在120-180次每分鍾,運動員具體心率數值相對偏小。
正常情況下輕度的有氧運動心跳可能會維持在120到140次每分鍾,若加快跑步的速度,心跳可能會上升到150到170次每分鍾。
(3)長期跑步人的心率在多少算健康擴展閱讀
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變慢。雖然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能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一般適宜的運動心率是「170-年齡」,如一個50歲人,運動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鍾為宜,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達不到也起不到效果。
運動前要自覺舒適、無疲勞感,一般運動不要超過1小時,而且每次最佳時間為30分鍾~60分鍾,每周至少堅持3次運動。
熬夜、吸煙、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少喝濃茶,特別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則容易導致失眠。還應定時大便,保持排便順暢。
D. 跑步心率達到多少最合適
跑步作為一種有氧運動,最佳心率范圍有一個公式計算:(220-年齡)×60%/80%。例如你20歲,那麼心臟跳動每分鍾120-160下就是你的最佳運動心率波動。也就是說,你維持在這個范圍進行跑步,是最有利於脂肪燃燒和心血管系統加強。
(4)長期跑步人的心率在多少算健康擴展閱讀:
1.運動
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變慢。雖然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能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一般適宜的運動心率是「170-年齡」,如一個50歲人,運動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鍾為宜,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達不到也起不到效果。運動前要自覺舒適、無疲勞感,一般運動不要超過1小時,而且每次最佳時間為30分鍾~60分鍾,每周至少堅持3次運動。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煙、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少喝濃茶,特別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則容易導致失眠。還應定時大便,保持排便順暢。
3.保持適當體重
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
4.保持心態平和
生活中心態要平和,不要總著急、生氣,如果因為緊張、生氣等情況出現心率過快,可以通過聽音樂、靜心冥想等方式逐漸恢復平靜。
心率——網路
E. 經常運動的人心率多少算正常
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間都屬正常。
勞動時比安靜時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兒每分鍾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說來,如果一個人活100歲,那麼,他的心跳次數加起來總共可達40億次左右。
在平時,假如成人安靜時每分鍾心跳超過了100次,醫學上就算作「心動過速」;少於60次的,則是「心動過緩」了。還有些人的心跳會時快時慢、跳跳停停。這些,都屬於心跳異常的范圍。心跳異常是心臟病覺狀之一。
F. 跑步時心率多少算正常
在靜止狀態下,心率一般在60-90之間。 健康成年人最大心率=220-年齡,運動時一般不要超過最大心率。低於60%下限就會達不到燃脂的效果,消耗的是糖原;而高於80%則會產生較多肌肉,如果不能持續這種高強度運動將來容易胖,持續則又容易產生新的運動傷害。
最大心率百分數在不同的范圍代表不同的運動強度,每個人所需的運動強度並非一致,我們將最大心率百分數劃分為5個區,您可從中選擇適合您的運動強度目標:
1.50%-60%保持健康;
2.60%-70%運動能力提升;
3.70%-80%有氧、健身運動;
4.80%-90%無氧、力量練習;
5.90%100%競技訓練;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有效的運動范圍即是將最大心率百分數控制在55%-75%,即進行中等強度運動。
(6)長期跑步人的心率在多少算健康擴展閱讀:
心率異常的幾種情況:
心率變化與心臟疾病密切相關。如果心率超過160次/分鍾,或低於40次/分鍾,大多見於心臟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悶等不適感,應及早進行詳細檢查,以便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1.心動過速
成人安靜時心率超過100次/分鍾(一般不超過160次/分鍾),稱為竇性心動過速,常見於興奮、激動、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後,或見於感染、發熱、休克、貧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狀態下,或見於應用阿托品、腎上腺素、麻黃素等葯物後。
2.心動過緩
成人安靜時心率低於60次/分鍾(一般在45次/分鍾以上),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健康人和運動員;或見於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阻塞性黃疸以及洋地黃、奎尼丁或心得安類葯物過量。
如果心率低於40次/分鍾,應考慮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等情況。如果脈搏強弱不等、不齊且脈率少於心率,應考慮心房纖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心率
G. 跑步的心率需要維持在多少,跑步後多久心率恢復是正常
您好:通過您所敘述的情況,正常人的心率是在60-100之間,平均70多次,跑步時一般在130-150之間,因人而異(220-你的年齡=最大心率)。如果是正常鍛煉,達到以上的心率,不要緊張,如果是進行劇烈運動,感到心率特別快或不適,應該避免劇烈運動。運動之後心率的恢復,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的,沒有說特定的時間。小幅度的慢跑可以使心率逐漸減慢,恢復到休息狀態。因此在心率過快時,減小步幅、放緩速度,是降低心率的方法。一般來說,大概的范圍是:運動後心率如果在10分鍾內沒有恢復到安靜的心率,則說明您的運動量過大,如果在3分鍾內恢復到安靜的心率,則說明運動量太小,需要增加運動量,恢復心率到安靜心率大約在6分鍾左右,算比較適當的。祝您心想事成,健康快樂,幸福美滿。請採納,謝謝。
H. 長期跑步的人,靜息心率只有50到60,這是否正常
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慢跑工作頻率不一樣,靜息心率也不同。假如大部分每天跑,每一次半小時以上,靜息心率五六十下很正常的。一周跑一兩次,每一次半小時之內,很有可能跑個一年仍在60以上。自己20歲上下逐漸晨練,大部分是每天跑,每日半小時,4千米,屬於跑步,一直跑到50歲,靜息心率一直在50上下。以後改慢跑為行走,10年,靜息心率在60上下。
而體力運動員的心臟則以心室擴大為主導,心臟自身作用獲得提高,那樣的心臟收縮起來當然十分剛勁有力,每一次顫動傳至全身上下的血要比平常人加倍地提升。從一般普通百姓的角度觀察,適當健身運動,規律性飲食搭配,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才算是身心健康根基!讓適當健身運動變成習慣性,防止受傷,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比賽,鍥而不舍,讓人體容光煥發魅力!
I. 經常運動的人心率一般是多少
經常跑步的人心率在60-100次/分都算正常。經常跑步可以訓練心臟強大的功能,增加心臟收縮力,每一個人參加跑步運動的年齡並不相同,青少年時期就開始進行跑步訓練,心率在60-70次/分左右,甚至低於60次/分都是正常的,因為長期訓練使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臟雖然收縮不到70次/分,卻能滿足全身組織和器官的血液供應。到了中老年才開始參加跑步的群體,心臟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一般在70-80次/分,他們精力充沛,也屬於健康人群。有的患有冠心病的群體也想通過跑步來提高身體素質,但是跑步後等安靜下來測量心率,久久不能降到100次/分以內,說明運動量過大,需要及時調整運動量或者更換其他運動方式,以減輕心臟負荷。總之,正常人心率60-100次/分,經常跑步人群心率更低,說明心功能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