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醫療下鄉活動總結
醫療下鄉活動總結五篇
篇一:市婦幼保健院201*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以創新促進社會和諧,以科技創新成果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為根本宗旨,按照「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要求,根據##省衛生廳瓊衛科教[201*]19號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府辦[201*]34號文件精神,在市衛生局的統一領導及相關鎮、村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圓滿完成了「##省衛生科技活動月」暨「##市第五屆科技活動月」的活動內容,現將本次活動月醫療下鄉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組織充分,內容豐富
醫院專門成立了衛生科技活動月領導小組,業務副院長擔任組長,成員由我院婦產科、兒科及保健科業務骨幹組成,具體對本次醫療下鄉活動進行了精心安排和充分准備,從而保障了本次下鄉活動的醫療質量和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我院嚴格按照活動月方案的責任要求,圍繞「科技創新,支撐發展」這一主題開展醫療下鄉活動。我們通過宣傳車、圖文並茂的宣傳畫及向群眾發放「婦幼保健知識」、「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折頁等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傳播活動,促進了群眾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還組織醫療小組深入陽江、龍江、中原鎮,為廣大農村婦女、孕產婦、嬰幼兒尤其是貧困農民工的嬰幼兒免費體檢和義診,促進了農村貧困和弱勢人群對婦幼保健服務利用能力的提高。
二、活動到位,效果顯著
本次醫療下鄉活動,我們主要在中原鎮、陽江鎮和龍江鎮進行。我院送醫下鄉醫療小組分別於5月1*日、5月18日、5月21日、5月25日、5月27日深入上述三個指定鄉鎮開展活動,共向群眾發放《婦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及時接種疫苗,人人享有健康》、《怎樣預防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預防》等宣傳折頁約1000多份;為253人次提供了婦女病、嬰幼兒常見病、嬰幼兒喂養等知識的咨詢服務;免費為婦女和嬰幼兒體檢約1*0人次;為23名婦女及兒童患者進行了免費診療。此次活動費用均由我院出資,為群眾節省各種醫療診療費約3000元。
此外,我院還參與##省衛生廳主辦的「嬰幼兒科學喂養和技能競賽活動」,共向300名3歲以下兒童的家長發放了「科學喂養知識問卷」,並在此活動期間為參與答卷的300個家庭的3歲以下兒童免費提供了健康體檢服務。
總之,本次衛生科技活動月活動,尤其是送醫下鄉活動受到廣大農村群眾及兒童家長的歡迎和好評。我們也感覺到這種活動形式也是溝通和交流的一個良好平台,加強了我們醫療保健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相互聯系,也融洽了醫患的關系,更是構建和諧##的一個有力保障。
篇二:201*年度醫院「送醫下鄉」義診活動總結
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院根據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衛生部等十四部委關於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精神,積極響應順義區文明辦、衛生局「深入開展衛生下鄉活動」的號召,分別於201*年4月、5月、6月、10月和11月,為牛欄山鎮、趙全營鎮、天竺鎮、後沙峪鎮、馬坡鎮、高麗營鎮、北石槽鎮、李橋鎮、仁和鎮九鎮村民進行免費義診的活動。此次活動是我院積極響應順義區文明辦、衛生局「開展送醫下鄉活動」號召所組織的一次為民舉措,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現將這二次次衛生下鄉活動情況作總結報告:
一、義診隊組織構成和作用
在100天的「送醫下鄉」活動中我院始終堅持每天出動醫療車二輛,1*人組成的義診醫療隊,義診隊醫師均系我醫院醫療骨幹,從醫多年,他們之中有學科帶頭人及我院各科先進醫務人員。
在此次活動中部分義診專家不顧年邁體弱,不顧寒熱風雨,堅持下鄉(如外科專家陸世英主任,70多歲,副主任醫師),為解除農民疾苦做出了無私的奉獻,得到各級領導的支持和村民們的認可,是當前我區一支醫術精湛、服務熱情的義診隊伍,為社會所矚目、所稱贊。
這次開展的義診活動我們主要服務對象為順義城區周邊九個鄉鎮,據統計,其中咨詢檢查人數12827人、體檢人數10323人,此次活動費用均由我院出資,為病人節省各種醫療診療費900160元(見附表一)。衛生下鄉活動深受廣大村民的歡迎,不但解除了村民疾病隱患,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同時也強化了村民衛生健康意識,使廣大村民積極主動參與疾病檢查。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才能預防疾病,健康的體魄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產建設中,更好的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二、各科診治情況
在12827個咨詢人數和10323個體檢人數中:內科12322例;外科12242例;婦科8376例;血糖檢測8280例;心電圖檢查10172例;肝、膽、脾、胰、腎等腹部b超檢查10036例。
三、統計病例
義診活動中,常見疾病比例:高血壓3562例;脂肪肝2976例;糖尿病1982例;婦科疾病2322例;肩周炎頸椎病1237例;腰椎肩盤突出腰肌勞損1263例;膽腎結石471例;心肌缺血心肌炎219例;子宮肌瘤136例等。
四、義診活動敲響健康檢查警鍾
在這次義診活動中,我們感覺到了人們的健康意識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村民都積極的參加了檢查。但也普遍存在很多問題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1、健康意識差;
醫療下鄉活動總結5篇醫療下鄉活動總結5篇
我們進行檢查,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檢查發現是否有潛在的疾病,以便及時採取預防和治療措施。健康體檢不是指在我們生病之後做的各種檢查,而是應該定期的去做全面的身體檢查。在4月30日趙全營馬家堡村義診中,81歲的村民李衛琴在進行婦科檢查時,醫生發現宮頸息肉建議她進行治療,通過醫生詢問,老人之前沒有做過身體檢查,對自己的病情也一無所知,而且覺得自己已經這么大歲數了,有點小病也就每必要去醫院了,直到現在,老人依然沒有來醫院就診;在5月13日後沙峪回民營清嵐花園小區義診中,村民劉明芹在進行婦科檢查時,醫生發現她的腹部按下去非常硬,通過b超檢查後發現,裡面己被疑似瘤狀的不明實體物填滿(大13.5cm,初診為子宮肌瘤),醫生建議到醫院做全面檢查進行確診。經過了解得知她只是感覺腹部脹滿,沒有食慾,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如果不是這次義診活動可能還不會認識到病情的嚴重性。所以,當專家告知其病情後,她第二天就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被確診為特大子宮肌瘤並進行了手術。
2、亞健康人群較多;
針對本次體檢,我們發現農村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已處在臨床疾病邊緣,亞健康人群較多,但往往這部分人對此漠不關心,對於健康的人而言,必須依據年齡和性別的不同對身體實行定期檢查。例如每年至少就要進行一次身體全面檢查。
3、婦科檢查怕羞;
活動中,有些村的村民不太願意做婦科檢查,還有些女性認為自己都六十多歲了,沒有必要在做什麼檢查了。其實這些認識都是存在誤區的,只有提高健康檢查意識,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
4、自恃身體好不用再檢查;
很多人將健康體檢視為可有可無,還有的人自恃身體好對體檢不以為然,其實健康體檢是對身體健康狀況的一次核實,不僅要按時做,而且檢查出有問題後,要及時去醫院治療,不要等到病情嚴重後才追悔未及。
五、「送醫下鄉」義診活動真誠為民,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贊譽
我院積極響應順義區文明辦、衛生局「深入開展衛生下鄉活動」的號召,組織了此次送醫下鄉義診活動。通過深入開展衛生下鄉活動,及時發現了廣大村民的潛在病情,並向村民普及健康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對健康的重視。
這次義診活動是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建設的生動體現,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具體實踐,是積極響應順義區政府為民舉措的實際表現,充分發揮了醫療衛生單位聯系黨和人民群眾的紐帶作用,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感到了黨的關懷。
這次活動既收集了農民群眾健康信息基本的情況,又切實為農民群眾,特別是中老年群眾提供了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促進了農民群眾對疾病的重視。這次活動充分體現了順義區精神文明辦公室和衛生局對農民的關心,加深了相關部門與農民的關系,同時也為順義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然活動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也有一定局限性,如由於時間限制不能每個鎮(村)都去,有的鎮(村)會有看法;由於每天工作量的限制,去的村也不能把村上所有村民都檢查,有些村民會有不滿的情緒等,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與各村委會、村民之間多溝通與交流,並爭取在09年繼續開展「送醫下鄉」活動,到其它鎮(村)進行義診為更多村民體檢。
總之,這次「送醫下鄉」義診活動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和贊賞,得到了農民群眾的認可,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創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篇三:醫生下鄉工作總結
一、從實際出發,精心制定工作計劃。深入開展「衛生下鄉對口幫扶」「萬名醫師下基層」活動,並扎實有效地開展了這項活動,院黨政領導給予高度重視,經過認真研究討論,精心制定了衛生下鄉工作計劃,要求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二、積極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衛生下鄉活動。
為了切實把衛生下鄉工作辦實辦好,院領導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全院各科室的大力配合下,我們克服了醫院資金短缺,醫務人員缺少的困難,組織了巡迴醫療工作組進行對口幫扶,每季度選派我院優秀中層管理幹部到新城鄉衛生院、阿嘎如泰衛生院,幫助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技術規范,並組織新城鄉衛生院、阿嘎如泰衛生院中層幹部來我院參觀學習3次。從而加強了鄉衛生院的內涵建設。同時,我院從鄉鎮衛生院事業發展角度出發,將我院一部分醫療器械於3月間分別捐贈於新城鄉衛生院、阿嘎如泰衛生院,器械設備共38台,價值約30,8028餘元。我院每周選派醫療內、外、婦、兒、中醫專業專家下鄉巡迴醫療,近一年派出醫務專家60人次,其中常住醫生人數24人,進行專題講座、教學查房、手術帶教、病例討論等方面的業務幫帶,解決一些疑難雜症,共診治患者1800人次,並協助彩b超、放射、檢驗等輻助科室開展常規的診療項目及規范操作流程。開展各類手術54台。舉辦了培訓班3次,培訓基層醫務人員30人次,負責接納進修人員10名,為對口支援單位創收7萬多元。通過幫助管理,培訓人才,診療病人,送醫送葯等活動,把「送」和「教」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各級衛生院的管理、技術、服務水平;同時,我院還在當地積極組織開展義診活動,參加義診的專家共48人次。為當地農民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滿足廣大農民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了廣大農牧民的歡迎和贊揚。
三、我院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專門成立領導機構。由石繼海副院長主抓此項工作,由醫務科負責具體工作安排,外派人員按計劃交接工作,每日補貼20元,報銷交通費20元,工資、津貼、待遇不變,獎金以行政獎兌現,經費由專項經費支出,不足部分由醫院財政支出。
為提高我市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保健水平,切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衛生水平,中山市衛生局統一部署,開展「中山市XX年百名醫師下鄉幫扶分隊」活動。我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4月8日召開了全院職工大會,傳達了開展百名醫生下鄉幫扶活動的`文件精神;指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負責具體協調工作,召集各站負責人做好各項協助和准備工作。我們又將此項活動向鎮政府主管領導匯報,得到大力支持,通過鎮電視台播報信息、懸掛宣傳橫幅等形式進行了全鎮宣傳,為此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篇四:醫療下鄉工作總結
一、主要工作內容
衛生局成立了「一把手」為主要責任人的衛生支農工作領導小組,結合郫縣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狀況,按照立項目、幫管理、傳技術、帶人才、扶學科、送設備、促健康的工作原則,在往年的基礎上繼續大力實行縣級醫療衛生單位對口支援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制度。
一是從指導基本操作做起,對鎮衛生院進行專業技術指導,切實幫助鎮衛生院提高技術水平、救護質量;二是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幫助鎮衛生院規范管理、健全制度,加強鎮衛生院管理建設,規范醫療行為,杜絕非法行醫;三是依據幫扶的鎮衛生院現有技術條件,幫助鎮衛生院開展特色專科建設;四是向鎮衛生院贈送適宜設備。五是積極開展雙向轉診。同時,堅持大力開展巡迴醫療、義診咨詢活動。各醫療衛生單位每月到鎮、村組開展義診和宣傳,深入村組和院落,為群眾送醫送葯。
二、基本工作情況
送衛生下鄉是我們滿足農村群眾對醫療服務需求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們把衛生下鄉作為保障群眾基本醫療服務的一項制度建設來抓,至目前,縣級單位免費為基層衛生院開放遠程教育培訓14期,縣醫院、中醫院等單位的醫療專家每月到鎮衛生院開展查房、義診工作,共計40餘人次;保健院每月安排人員到各鎮開展母嬰保健義務培訓,共11期;局領導還親自帶隊深入各鎮,按照規范化建設要求,規范鎮衛生院管理規程。另一方面,各醫療衛生單位共開展義診服務132次,為17900餘名群眾義診。部分單位還專門組織了流動醫療小分隊,深入場鎮、村社院落,為農村群眾送醫送葯,發放衛生宣傳資料過2餘萬份。
三、主要工作成績
(一)提供技術支持,提高服務水平
1、堅持依法執業,規范醫療行為
今年的衛生支農工作中,我們加強了對受援醫院依法執業管理理念的傳輸,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診療護理常規,規范診療行為,逐步提高了受援醫院的醫療管理水平和技術服務能力。幫助受援單位逐步落實醫院管理的核心制度,規范病歷書寫、病歷檔案管理、落實查房制度等;幫助受援醫院規范醫療診治技術操作規程;幫助受援醫院建立室內質控、檢驗報告登記制度,規范了檢驗標本分離方法,確保了檢驗報告的質量。各支援單位的多條合理化建議及改進措施,促進了農村衛生發展。
2、開展學術講座、提升業務內涵
傳授專業學術知識,是提高農村醫務人員業務技能的有效途徑。通過開展學術講座,開闊農村醫務人員的知識眼界,豐富農村醫務人員的業務內涵,提高農村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能,使農村老百姓獲得較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縣醫院作為全縣醫教研中心,開展培訓講座14期次,培訓衛生院醫務人員300餘人次,參與鎮衛生院會診20次,每月向鎮衛生院免費開放華西遠程醫學教學及會診系統,鎮衛生院近1*0人次參加了聽課。
3、利用資源優勢,緩解就醫困難
為緩解基層醫護條件相對較差的狀況,我們在公選院長過程中,充分考慮衛生下鄉工作,把基層醫院緊缺的、群眾急需的專業骨幹選派到基層衛生院中擔任職務,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公選的管理類人員、醫療專業類人員、公共衛生類人員近40名,他們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門診、病房和公共衛生工作,共完成門診4200餘人次,查房1600餘人次,參與手術80餘人次,公共衛生檢查指導300餘人次,給與了病人滿意的治療。
(三)抓好巡迴醫療,開展健康咨詢
開展巡迴醫療是衛生系統長期堅持的一項工作內容,今年,各單位充分利用節假日、紀念日、活動周等深入村、組、社區、學校、工地等,為群眾送醫送葯,義診咨詢。以衛生進社區為主題,開展義診服務120餘次,為過萬名群眾進行健康咨詢,發放資料過萬份。堅持抓好紅會工作,積極開展為貧困病人送醫送葯活動,送出慰問金、保健葯品、衣物、用具共計價值3萬余元。繼續堅持對口幫扶邛崍天台山清水村,截止目前,共前往幫扶指導4次,幫助提高當地診療設備和居住環境,取得良好成效,受到當地群眾廣泛好評。今年,郫縣衛生系統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富民安康工程」號召,在縣醫院眾多報名者中,挑選技術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思想素質高、醫德醫風好、身體健康的醫務人員,對口支援甘孜州稻城縣2年時間,提高牧區醫療衛生水平,帶動牧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篇五:醫療衛生四下鄉活動總結
寒冬臘月,北風凜凜,冬日的田野顯得格外空曠。xx鎮中心街道上卻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常,忙碌的身影、燦爛的笑容,給清冷的冬日增添了濃濃的暖意。原來,這是xxx縣xx在xx鎮開展「四下鄉」活動,十里八村的鄉親們聽說縣里的xx委員要來,都興致勃勃地來趕「科技大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排身著白大褂的醫務人員格外搶眼,只見他們有的號脈、有的拿葯、有的聽診、有的發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時而又耐心地解答群眾提出的各種疑問,那情真意切的場面,讓人的心底不由湧出一股暖流……這些可敬的白衣天使,正是縣xx醫葯衛生活動組的委員們。
多年來,他們立足本職、捐資助學、下鄉義診、扶貧幫困,認真履行職能、積極獻計出力,在本職工作和xx工作的雙重崗位上,均做出了可喜的成績,連續六年被xx評為先進活動組,深受廣大群眾的愛戴!
醫療下鄉活動總結5篇工作總結
一、培育文化增品位
「成功的花兒離不開汗水的澆鑄」。xxx縣xx是一支人才濟濟的隊伍,醫葯衛生活動組作為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更要與時俱進,爭當知識時代的排頭兵。
幾年來,活動組組織委員們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在開展「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期間,委員們將科學發展觀與xxx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結合,認真查找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和改進措施。經過深入學習,廣泛討論,不但提高了委員們的政治理論水平,更提高了委員們的科學實踐能力。
為激發委員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01*年1月13日,醫葯衛生活動組在組長xxx的帶領下,參觀了沈陽華晨集團,該集團自主研發的中華汽車不僅是中國汽車業的傳奇,更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驕傲和自豪。通過參觀考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沖擊著每一個委員的心靈,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也油然而生。
除了組織學習、外出參觀,醫葯衛生活動組還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文藝活動。在新年茶話會上,組長xxx帶頭登台演奏了葫蘆絲,使活動組的各位委員倍受鼓舞,紛紛登台獻藝。全組女委員用手語表演的節目《感恩的心》,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醫葯衛生活動組這個大家庭,時時充滿著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二、參政議政顯作為
作為一名xx委員,參政議政是其價值的最好體現。醫葯衛生活動組不但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上苦心錘煉,在提高參政議政能力上更是苦下功夫。
近年來,活動組每年定期開展小組活動,集中學習縣委縣政府改革發展的方針政策,對有價值的提案進行學習討論、深入剖析,准確把握發展形勢。為增強提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高提案的質量,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如工業經濟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城
市建設與管理、安全飲水、環境保護等方面,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了解社情民意,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同時,活動組每年還組織成員到周邊地區的xx學習考察,交流經驗,查擺不足,進一步開闊視野,提高參政議政能力。三年來,活動組共提出有價值的提案30多條,全部得到採納並落實解決,部分提案還被列為重點提案。
三、立足本職求最好
「政治最強、工作最優、作風最硬」是醫葯衛生活動組不懈的奮斗目標。多年來,活動組的委員們立足本職,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把組織的重託和群眾的需要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各自的崗位上,扎扎實實地為百姓服務。
中醫院張立新視患者為上帝,治癒不孕不育症在xxx首屈一指,每天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經常顧不上吃飯休息,群眾都稱他是華佗再世、當代扁鵲;葯監局的東麗認真清查葯品,依法立案查處,保證了人民群眾的用葯安全,堪稱人民健康的衛士;中醫院劉術芹傳承中醫精髓,組織開展中醫特色創建活動,多篇論文在《遼寧中葯大學雜志》《中國實用內科學》上發表,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贊譽;衛生局的黃玉玲在外傷、外轉病人審核工作中,創造了全年無差錯的記錄;計生協會蔡術蘭多年來嘔心瀝血,任勞任怨,她組織的「我向祖國報告」大型廣場晚會轟動了xxx城;計生服務站宋平積極落實人口和計生政策,把黨的關懷送到群眾中去;仁祥診所的王仁祥24小時全天侯接診,對行動不便的患者登門服務,醫術高超,服務熱情,為困難患者免費達5000元,共收到表揚信20封,錦旗10面;鑫娜診所的金鑫,以服務百姓為己任,中醫技術精湛,為了解決腦血栓、腦出血患者行走不便的困難,籌建了xxx縣康復醫院,填寫了xxx縣康復醫院的空白;紅顏美城的孫紅彥對農村家庭困難的美容學員減免學費,讓「美」走進千家萬戶,把「愛」播種在人們心田;秦亞玲、陳紅偉、李素雙等同志也都在各自崗位上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的理想。
;㈡ 村衛生室在健康扶貧工作中承擔的職責是什麼
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醫療服務網路的「網底」,往往也是貧困患者看病就醫的第一選擇。落實村衛生室室長健康扶貧「守門人」責任,充分發揮村衛生室疾病診治和隨訪服務管理功能,利用他們熟悉政策、熟悉人員、熟悉情況的優勢,建立村健康扶貧對象微信群,宣傳政策、接受咨詢,常態化開展醫療健康服務。對慢性疾病患者、健康扶貧對象的門診治療費用,特別是健康扶貧對象在縣外就醫費用,明確由村衛生室室長「一對一」幫助按時結報。
㈢ 健康扶貧雙簽約制度指的是什麼
健康扶貧雙簽約由縣級衛生計生部門遴選鄉村醫生,組建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
實施鄉村幹部、家庭醫生團隊與全省建檔立卡困難群眾「雙簽約」機制,破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難題。由縣級衛生計生部門遴選鄉村醫生、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和縣級醫院專科醫生,組建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定期上門走訪。
鄉鎮幹部與轄區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群眾一對一簽約,負責健康扶貧政策的宣講和落實。在新農合的基礎上,實行大病保險、民政救助、商業保險、財政兜底4種健康補助扶持項目。
(3)中醫診所如何開展健康扶貧工作擴展閱讀:
健康扶貧雙簽約制度簽約流程:
1、實施:縣級政府要按照轄區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分布,確定「雙簽約」服務提供主體,組建家庭醫生和鄉村幹部兩支簽約服務團隊,圍繞簽約服務內容開展業務培訓,統一印製健康扶貧「雙簽約」服務協議和健康扶貧政策宣傳頁,全面啟動簽約服務,實現「簽約、服務、政策兌現」三保障。
2、自查評估:以縣為單位,開展健康扶貧「雙簽約」回頭看,查擺、整改簽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特別是對「錯簽、漏簽」現象進行查缺補漏,對簽約服務效果進行總結評估。
3、督導檢查:市健康扶貧督導組將擇期對健康扶貧「雙簽約」服務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各地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和簽約服務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做好迎接省督導組督查准備工作。
㈣ 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如何做好本職工作推動鄉村振鄉村振興
摘要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如何才能做好一名農村鄉村醫生的話題。
㈤ 健康扶貧三個一批是指什麼
一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組織開展農村貧困家庭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對患有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集中救治,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逐步擴大集中救治病種;
二是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全面建立農村貧困人口健康卡,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為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每年開展1次健康體檢。組織鄉鎮衛生院醫生或村醫,對農村貧困家庭實行簽約服務,對農村貧困家庭慢性病患者依據病情採取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2017年,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要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全覆蓋;
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在起付線、報銷比例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積極探索與按人頭付費相結合的門診慢性病管理。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救助范圍。建立健康扶貧保障機制,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等保障措施,實行聯動報銷,加強綜合保障,切實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受益水平。實行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負醫療費用。同時,充分發揮慈善醫療救助作用,動員慈善組織和社會公眾參與,精準對接特殊困難家庭,減輕或免除個人費用負擔。
㈥ 如何真正做到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當前中央的重要舉措,是消除貧困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到精準扶貧,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因地扶貧。每個地區和區域,造成貧困的原因各種各樣,這就需要我們在制定扶貧政策和扶貧措施的過程中,要充分加強調研,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扶貧。
二是因人扶貧。要充分了解各扶貧對象的自身情況,分門別類的開展扶貧工作。根據年齡,健康狀況,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等情況,各地扶貧辦要因人制定扶貧措施,確保精準扶貧。
三是強化督導。各種扶貧政策,措施是否能夠真正實現精準扶貧,關鍵在落實,並且是否取得實效。這就要強化督導,強化對扶貧的統計監測和反饋工作,確保能夠切實可行到位。
㈦ 中醫診所如何做活動推廣
中醫診所的活動可以從贈醫、施葯兩個方面去做,古代的名醫都是這么做的,到了現在依舊有效,最難做的是宣傳渠道和持續性,可以按照時間節氣,做一些養生滋補的保健葯品,贈送給有需求的人,針對這個方向進行宣傳,積累口碑和用戶體驗。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發展歷史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
中醫中葯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實了中國的中醫中葯無論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還是在養生上,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在西醫未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祖祖輩輩都用中醫中葯來治療疾病,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中醫對疾病的治療是宏觀的、全面的。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中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㈧ 因病致貧的幫扶的計劃是什麼
因病致貧的幫扶的計劃是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健全醫保體系的重要環節,是澤被百姓的民心工程。計劃的實施的措施:
一、做好因病致貧家庭生活救助工作。
二、落實大病保險傾斜性支付政策。
三、提高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
四、建立科學的醫療費用結算機制。
五、做好睏難對象醫療服務工作。
六、積極發揮社會幫扶作用。
七、加強幫扶工作組織領導。
(8)中醫診所如何開展健康扶貧工作擴展閱讀:
因病致貧的幫扶的計劃實施的具體項目:
1、因病致貧返貧是扶貧「硬骨頭」的主攻方向,健康扶貧是一項長期任務,但貧困地區基層服務能力依然是短板,需要各級政府長期投入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健康扶貧仍有限,社會影響力也有待加強。
2、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推進健康扶貧工程中,始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高度重視社會力量參與健康扶貧,實施健康暖心工程,著力搭平台、建機制、推項目,推動許多公益組織、愛心企業以及衛生健康行業機構。
3、通過捐贈資金、創新項目,精準對接貧困地區健康扶貧需求,為建檔立卡貧困患者提供救助,為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扶貧工作提供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健康扶貧成效顯著,推動形成了全社會合力攻堅的良好局面。
㈨ 如何做好衛生健康法治工作
一、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調動各方力量。聚焦重要健康影響因素、重點人群和重點疾病,實施一批健康行動。以建設健康城市、健康鄉村以及健康社區、健康企業、健康學校等「健康細胞」為基礎,以衛生城鎮創建、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農村「廁所革命」等為載體,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有力保障。
二、整合醫療衛生資源
推進醫聯體建設,加強縣醫院建設,發展遠程醫療,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三、「三醫」聯動改革
完善葯品政策,完善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加強公立醫院管理,配合開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四、構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分級診療制度
建立分級診療體系,從醫療服務體系、資源布局和功能調整完善入手,有效盤活存量,引導優質資源下沉,引導患者有序就醫。
五、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長效機制。健全貧困群眾醫療兜底保障制度。建立貧困地區健康危險因素防控長效機制。
六、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工作
在傳染病防治、免疫規劃、地方病防治、慢性病防治、職業病防治等方面持續發力。同時還要警惕和防控突發疫情。
七、促進人口均衡發展與健康老齡化
深入推進生育政策相關研究,加強人口監測和形勢分析。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事業發展。編制規劃,積極探索建設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八、推動中醫葯振興發展
推進重點實驗室建設和現代化關鍵技術裝備研究,加強中醫葯知識產權保護,推動中醫葯走向世界。
九、加強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
遵循醫療衛生行業人才成長規律,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技術優良、品德高尚的隊伍。
十、推動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加強衛生健康法治建設,推進綜合監管制度實施,加大監管整治力度。加強科技創新,深度參與全球衛生治理,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和改革開放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