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食品為什麼有害健康

食品為什麼有害健康

發布時間:2022-09-25 05:58:06

A. 食品污染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危害

食品污染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為影響食品的感官性狀、引起機體急慢性中毒、對機體的遠期危害,如致癌、致突變、致畸作用。具體的危害依食品污染物的不同而不同。

1?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與人體健康主要是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和昆蟲等引起的。肉、魚、蛋和奶等動物性食品易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導致食用者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致病菌主要來自病人、帶菌者、病畜和病禽等。致病菌及其毒素可通過空氣、土壤、水、食具、患者的手或排泄物污染食品。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特別是動物性食品,如食用前未經煮熟或未經必要的加熱處理,會引起沙門氏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等細菌性食物中毒;食用被污染的食品還可引起炭疽、結核和布氏桿菌病(波狀熱)等傳染病;其他如霍亂弧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口蹄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從而引起相應的疾病。1988年上海爆發的甲肝大流行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有些細菌還含有可分解各種有機物的酶類,並在適宜條件下大量生長繁殖,食品被這些細菌污染後,其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可在各種酶的作用下分解,使食品感官性狀惡化,營養價值降低,甚至腐敗變質。

如果食品被寄生蟲或寄生蟲卵污染,人食用後則可引起相應的寄生蟲病,如絛蟲病、腦囊蟲病、腦包蟲病、華支睾吸蟲病(又稱肝吸蟲病)、蛔蟲病等。污染源主要是病人、病畜和水生物。污染物一般是通過病人或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或土壤,然後再使家畜、魚類和蔬菜受到感染或污染。

真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受真菌污染的農作物、空氣、土壤和容器等都可使食品受到污染。部分真菌菌株在適宜條件下,能產生有毒代謝產物,即真菌毒素,對人畜都有很強的毒性。一次大量攝入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會造成食物中毒;長期、小量攝入受污染的食品也會引起慢性病或癌症。如黃麴黴毒素不僅具有很強的肝臟毒性,導致急慢性肝中毒,甚至導致死亡,而且還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可引起肝癌、胃癌、腎癌、結腸癌、乳腺癌等癌症。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產生的活性物質。黃麴黴菌是真菌的一種,普遍存在於空氣和土壤中,在有氧、溫度較高和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生長,易在花生、玉米、大米、小麥、大麥、棉籽和大豆等農產品上生長發霉。黃麴黴素對食品原料和成品的污染很普遍,我國南方地區、印度、美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糧產品中黃麴黴毒素污染率均較高。黃麴黴毒素的急性毒性主要是對肝臟造成損害,造成肝細胞變性,脂肪浸潤、膽管增生等。黃麴黴毒素不僅引起家禽、魚類、家畜和其他動物的肝癌等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糧油、食品受黃麴黴毒素污染嚴重的地區,人類肝癌發病率也較高。國際癌症研究所將黃麴黴毒素確定為一級人類致癌物。

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嚴重的食品後可出現發熱、腹痛、嘔吐、食慾減退,嚴重者在2—3周內出現肝脾腫大、肝區疼痛、皮膚黏膜黃染、腹水、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等中毒性肝病的表現,也可能出現心臟擴大、肺水腫,甚至痙攣、昏迷等症。

早在公元前1世紀就有因食用霉變的穀物引起某些疾病,導致孕婦流產、畸胎的記載。霉變的飼料可使家畜的生長減緩,出現畸胎或死亡。20世紀60年代,英國一家農場10萬只火雞食用霉變的花生粉後,相繼在幾個月內死亡,研究人員發現有些真菌毒素不僅具有很強的毒性,而且也是重要的致癌物質。

糧食和各種食品的貯存條件不良,容易孳生各種倉儲害蟲。例如糧食中的甲蟲類、蛾類和蟎類;魚、肉、醬或鹹菜中的蠅蛆以及咸魚中的乾酪蠅幼蟲等。棗、栗、餅乾和點心等含糖較多的食品特別容易受到侵害。昆蟲污染可使大量食品遭到破壞,食用了這些受昆蟲污染的食品也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2?食品中化肥污染與人體健康在農業生產中,由於近幾年大量長期地亂施化肥造成了農業環境的污染,進而給食品帶來了污染。在蔬菜種植中,施用過量的氮肥,再加上蔬菜是富集硝酸鹽的植物性食物,從而對葉菜類蔬菜含硝酸鹽影響最大。人類攝入硝酸鹽約有80%—90%來自蔬菜,雖然蔬菜中的硝酸鹽對人體無害,但它極易還原成亞硝酸鹽,導致癌症發生。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1993年就規定硝酸鹽的日允許攝入量為0?36毫克/千克(體重),亞硝酸鹽的日允許攝入量為0?13毫克/千克(體重)。從一次測定結果來看,有些蔬菜(葉菜類)硝酸鹽含量已經超標,大多數蔬菜的亞硝酸鹽含量尚未超標,但腌制的芥菜已明顯超標,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存在著一種潛在威脅,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被硝酸鹽污染的蔬菜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硝酸鹽含量高可能會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症;二是硝酸鹽、亞硝酸鹽是強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前體,可誘發消化系統癌變。

3?食品中的農葯污染與人體健康有機氯類農葯在我國使用長達30餘年。雖然1983年停止生產有機氯類農葯,但它們的殘留問題仍不容忽視。如DDT、六六六的殘留期長達50年。有機氯類農葯揮發性不高,脂溶性強,化學性質穩定,易於在動植物富含脂肪的組織及谷類外殼富含脂質的部分中蓄積。

人體長期攝入含有有機氯農葯的食物後,主要造成急、慢性中毒,侵害肝、腎及神經系統;此外,農葯還具有環境激素的作用,對內分泌及生殖系統也會造成一定損害。

在肝病高發的某縣,腫瘤病人體內脂肪中的DDT和六六六殘留量都高於健康人的水平。國外有人提出警告,即使立即停止使用DDT、六六六,現在人體脂肪中的蓄積量在10—20年內也不會改變。

我國自停止使用有機氯類農葯以來,有機磷類農葯已成為最主要的一類農葯,尤其是蔬菜、瓜果、茶葉等用量較大。據某市調查,在蔬菜上使用較多的是樂果、DDV、甲胺磷、馬拉硫磷等,而且在使用這些農葯後都難於做到安全間隔以後進入市場。

經常攝入微量有機磷農葯可引起精神異常、慢性神經炎,對視覺機能、生殖功能和免疫功能有不良的影響,尚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危害。

4?食品中重金屬和非金屬的污染與人體健康有害金屬與非金屬對食品產生污染的主要來源就是工業生產中的廢水、廢氣、廢渣(簡稱「三廢」)不經處理隨便排放,使水和土壤污染,再造成種植、養殖的糧食動物污染,這是食品有害金屬與非金屬污染的重要原因。未經處理隨便排放的「三廢」中含有大量的汞、鎘、砷、鉛、鎳、銻、錫、鈷、鉻、氟和硒等,可使水源和土壤遭到嚴重污染。通過灌溉、養殖和栽培,有害污染物經動、植物的吸收、富集,進入食物鏈,使魚蝦等水產品和糧食以及其他農副產品等受到嚴重污染。

汞的污染:據調查,江蘇省主要水系中魚體內汞的檢出率達100%。魚體內的汞有95%以上是毒性很強的甲基汞,對人體的危害較大,不但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一系列的神經和精神症狀,而且遺傳,易發生畸胎。

在日本水俁地區就有6%的「水俁病」是先天的,這些小孩表現為發育不良、智力減退、畸形,有的癱瘓而死。經過「三廢」中廢水灌溉後的糧食、蔬菜、瓜果中的汞檢出率也很高,有些含量已超過了國家標准。

鎘的污染:鎘在一般環境中相當低,但通過食物鏈的富集後,可達到相當高的濃度。由於含鎘工業廢水排入水體,水生生物能從水中濃集鎘。其體內濃度可比水體含鎘量高4500倍左右。食物是攝入鎘的主要來源,人體每天所攝入的鎘,僅有很小一部分排泄出來。隨食物進入體內的鎘經消化系統吸收進入血液,血液中的鎘大部分進入腎臟和肝臟,並在體內蓄積,引起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的損害,臨床上出現高鈣尿、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最後導致負鈣平衡,引起骨質疏鬆症。

5?食品中有機、無機物的污染與人體健康食品中有機和無機污染物的種類復雜,污染途徑也多種多樣。它們的主要來源有:工業「三廢」的排放等環境污染物導致食品生產過程污染;食品加工過程的污染;食品容器包裝材料污染等。

多環芳烴類是一類數量多、種類復雜、分布廣,與人的關系密切及對人的健康威脅較大的化學致癌物質。多環芳烴主要由各種有機物如煤、柴油、汽油、原油及香煙燃燒不完全而來。苯並芘是多環芳烴類化合物污染食品的一種主要的致癌性污染物。在新鮮肉、煙熏制肉、煎炸烘烤食品、各類蔬菜、水果類、糧食類、海產類、植物油及酒類中都能檢出苯並芘,特別是油炸、燒烤、煙熏食品中致癌物質會大大增加。多環芳烴對人體的主要危害可能是致癌。

流行病專家為了預測食品中的多環芳烴對人體致癌的危險性,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匈牙利西部一地區胃癌明顯高發,調查認為與該地區居民經常吃家庭自製含苯並芘比較高的熏肉有關;前蘇聯曾報道拉脫維亞一個沿海地區胃癌明顯高發,據認為是吃熏魚較多而致。

亞硝胺也是公認的致癌污染物之一,對動物所有的重要器官都可發生作用,但以肝臟和食管最為敏感,由於生成亞硝胺的前體物質二級胺和亞硝酸鹽在自然界分布很廣,並可在動物和人體內生成,因此亞硝胺也是食品中普遍存在的有害物質,亞硝胺與苯並芘對食品的污染都與加工方法有關,如生鯉魚的亞硝胺為4微克/千克,經熏制後增至9微克/千克;如經硝酸鹽發色後再煙熏處理,可增至14—26微克/千克。

氯乙烯、A?苯基r奈胺、苯二甲酸二辛酯是食品包裝、容器材料中的有害物質。氯乙烯是塑料製品的單體,具有致癌性,在氯乙烯中添加的增塑劑(苯二甲酸二辛酯)、穩定劑都有一定毒性,當接觸水、油、酒精、酸、鹼時可能溶解遷移到食品中去。如果用了含氯乙烯的塑料製品做食品包裝,則可導致食品的污染;如使用含有增塑劑的聚氯乙烯容器盛放淡水或海水飼養魚時,可導致魚死亡。據試驗,苯二甲酸二辛酯能引起白細胞增加、貧血、血尿、中樞神經系統的纖維細胞死亡等。

又如仿瓷餐具,也叫密胺餐具,是一種在餐館、家庭廣泛使用的新型餐具。據中新網2009年4月12日報道,最近,北京、河北兩地在對仿瓷餐具的檢測中,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甲醛超標等質量問題。深入調查發現,一些企業竟然在用禁用原料尿素甲醛樹脂生產仿瓷餐具。尿素甲醛樹脂遇高溫易分解出甲醛,而甲醛是公認的致癌物質,用這樣的餐具盛裝食品,必然會導致食品的污染。

B. 為什麼油炸食品有害健康

據我所知,油炸食品卡路里含量和反式脂肪含量通常比較高,而且可能含有有害的丙烯醯胺,所以油炸食品有害健康。下面具體分析:

油炸是一種常見的烹調方法。許多人喜歡油炸食品的味道。然而,這些食物通常含有高熱量和反式脂肪,所以吃太多會對你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油炸食物的熱量很高

油炸食品一般含有過量的金屬離子,如果人體內含有大量的金屬離子會導致中毒。而且,油炸食品的外表是脆的。膨鬆劑會產生鋁離子。人體攝入過多的鋁離子,會導致身體的各種疾病,兒童也會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3致癌

油炸食品經高溫油炸後,其營養成分在高溫作用下會發生變性,產生有害物質。油炸食品的油脂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經過反復高溫也會產生有害的致癌物質。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往往不更換油,這很容易引發食品癌症等問題。

C. 為什麼燒烤類食品對人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危害

1.含有致癌物質3,4-苯並芘(三大致癌物質之首)

3,4-苯並芘是一種可以誘發癌症的有害物質。我國的《食品衛生法》對熏、烤製品中的3,4-苯並芘含量做了限制。而實際上,經有關部門檢測發現,牛羊肉在熏烤過程中會產生3,4-苯並芘這類物質,街頭烤羊肉串中的3,4-苯並芘含量通常超標數十倍到數百倍。

在烤制羊肉串等肉類的過程中,產生3,4-苯並芘這種有害物質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木炭燃燒會產生3,4-苯並芘,從而直接污染食品;

二是肉類直接在高溫下進行燒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其蒸汽與受熱的肉類的蛋白質結合而產生3,4-苯並芘,並附著在肉的表面。

醫學科研工作者發現,如果常吃或多吃燒烤類的食品,3,4-苯並芘這種致癌物質會在體內蓄積,從而誘發胃癌、腸癌。

此外,燒烤時從炭火中滾滾升起的嗆人煙同樣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如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苯並芘、二惡英等。其中,除苯並芘之外,二惡英也是國際上公認的強致癌物,長期吸入這些氣體會極大地增加患病幾率,而且還會危害到植物和動物。

2.含有可引起人體組織細胞突變的致突變源

「致突變源」是一種可引起人體組織細胞突變的物質,是日本癌症研究所在1978年發現的。通過動物實驗,研究人員發現,熏烤和燒焦的食物中的這種「致突變源」的毒性比強致癌物3,4-苯並芘的致癌作用還要大100倍。

同時,美國洛瓦婦女健康研究中心發現,常吃燒烤類食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要比不愛吃燒烤類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尤其是那些少女時代愛吃羊肉串等高溫燒烤製品的女性,她們結婚後或到中年後患乳腺癌的幾率明顯增高。

3.易導致動脈硬化

蛋白質與還原糖的交聯物AGE是一種蛋白質,它同身體中的糖相互作用,容易導致動脈硬化。對於那些不能調控血糖的Ⅱ型糖尿病人來說,AGE尤其危險。AGE的數量是否會大量地增加主要取決於食物是如何被烹調出來的。

美國醫學家研究發現,美國的烤火雞和中國的燒雞這兩種烤得變褐色、酥脆的食品中充滿了AGE。一隻烤出來的火雞所含的AGE是一隻清蒸出來的火雞所含的AGE的3倍多。

4.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

D. 食品安全有哪些危害

1、物理危害

物理性危害包括碎骨頭、碎石頭、鐵屑、木屑、頭發、蟑螂等昆蟲的殘體、碎玻璃以及其他可見的異物。物理性危害不僅令食品造成污染,而且時常也損壞消費者的健康。

2、食品中的放射性污染

包括各種放射性同位素污染食品原料等造成的危害。魚類等水產品對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強的富集作用,因此需特別引起重視。

3、化學危害

食品中的化學危害是指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物而引起的危害。化學性危害能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積累性傷害,包括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殘留的化學物質、加工過程中人為添加的化學物質、偶然污染的化學物質等。

常見的化學性危害有重金屬、自然毒素、農用化學葯物、洗消劑及其他化學性危害。食品中的化學性危害可能對人體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過敏、影響身體發育、影響生育、致癌、致畸、致死等後果。

4、真菌性危害

食品中真菌性危害主要包括真菌及其毒素,有毒蘑菇對食品造成的危害。黴菌可以破壞食品的品質,有的產生毒素,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例如黃麴黴素、雜色麴黴素、赭麴黴素可以導致肝損傷,並具有很強的致病作用。與細菌毒素不同,黴菌毒素可以耐受高溫。

5、病毒性危害

病毒非常微小,不僅肉眼看不見,而且在光學顯微鏡下也看不見,需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察覺到。病毒對食品的污染不像細菌那麼普遍,但一旦發生污染,產生的後果將非常嚴重。

病毒必須在宿主細胞內才能生長繁殖,在食品中不能繁殖,但食品為病毒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條件,使病毒能在食品中殘存較長時間。

病毒一般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由排泄物傳染到食物中。攜帶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可導致食品的直接性污染,而污水則常導致食品的間接性污染。食品中常見的病毒有肝炎病毒,諾瓦克病毒以及一些與腸炎有關的病毒。

購買食品注意事項

一、注意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二、注意看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注意食品外包裝是否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准號等內容。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過保質期。

四、看產品標簽,注意區分認證標志。

五、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艷、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六、看散裝食品經營者的衛生狀況,注意有無健康證,衛生合格證等相關證照,有無防蠅防塵設施。

七、看食品價格,注意同類同種食品的市場比價,理性購買「打折」、「低價」、「促銷」食品。

八、購買肉製品、腌臘製品最好到規范的市場、「放心店」購買,慎購游商(無固定營業場所、推車銷售)銷售的食品。

九、妥善保管好購物憑據及相關依據,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能夠提供維權依據。

十、不購買和食用三無產品。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食品安全危害

網路-食品安全

E. 吃太多垃圾食品為什麼會損害健康

太多的垃圾食品肯定是有損害健康,因為垃圾食品你的腸胃不好。

F. 食品影響人體健康的原因有哪些

影響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環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保健服務因素。
(1)環境因素 環境對人類健康影響極大,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人類一方面要享受它的成果,一方面要接受它帶來的危害。自然界養育了人類,同時也隨時產生、存在和傳播著危害人類健康的各種有害物質。氣候、氣流、氣壓的突變,不僅會影響人類健康,甚至會給人類帶來災害。在社會環境中,政治制度的變革,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教育的進步與人類的健康緊密相連。例如:經濟發展的同時帶來了廢水、廢氣、噪音、廢渣,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不良的風俗習慣、有害的意識形態,也有礙人類的健康。因此,人類要健康,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做好改善環境、美化環境、凈化環境和優化環境的工作。
(2)生物因素 在生物因素中,影響人類健康最重要是遺傳因素和心理因素。現代醫學發現,遺傳病不僅有二三千種之多,而且發病率高達20%。因此,重視遺傳對健康的影響具有特殊意義。心理因素對疾病的產生、防治有密切關系,消極心理因素能引起許多疾病,積極的心理狀態是保持和增進健康的必要條件。醫學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證明,消極情緒如焦慮、怨恨、悲傷、恐懼、憤怒等可以使人體各系統機能失調,可以導致失眠、心動過速、血壓升高、食慾減退、月經失調等疾病。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情緒,能經得起勝利和失敗的考驗。總之,心理狀態是社會環境與生活環境的反映,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
(3)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是指人們長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經濟、社會、風俗、家庭影響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習慣、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識。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雖然很早就認識到生活方式與健康有關,但由於危害人類生命的各種傳染病一直是人類死亡的主原因,就忽視了生活方式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直到19世紀60年代以後,人們才逐步發現生後方式因素在全部死因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例如,1976年美國年死亡人數中,50%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可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健康是多麼重要。
(4)保健服務因素 決定健康的因素十分復雜,保健服務是極為重要的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把衛生保健服務分為初級、二級和三級,實現初級衛生保健是當代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其基本內容是:
健康教育
②供給符合營養要求的食品;
③供給安全用水和基本環境衛生設施;
④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
⑤開展預防接種;
⑥採取適用的治療方法;
⑦提供基本葯物。
這些無疑對人類健康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這道題是對的!!

G. 為什麼經常食用方便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害

方便類食品中都含有對肝臟等有潛在不利影響的防腐劑和香精,可能造成某些營養素的缺乏而罹患疾病。有些方便類食品還或多或少含有對人體不利的食品色素等。此外,還有較多的油脂,容易氧化酸敗,對人體內重要的酶系統有一定破壞作用,經常攝入會加速肌體衰老。如果長期食用方便麵,因方便麵鹽分含量高,會增加腎負荷,還會升高血壓。
1、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方便類食品,如方便麵,一般屬於高脂、高鹽、低礦物質、低維生素類食物,並不具備較全面的營養素,如人體所需的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等。方便麵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少量味精、食鹽、碳水化合物和調味品。其調味品,如雞肉、雞肉汁、蝦汁中的雞肉、雞肉汁、蝦肉的含量很少,而且缺乏蔬菜。所以,方便麵只能提供熱量,沒有營養。

據營養學家調查,長期食用方便類食品的人群有16%的人缺鋅,20%的人因缺乏維生素A而患眼疾,23%的人缺維生素B2(核黃素), 54%的人缺鐵性貧血,60%的人營養不良。另外,方便類食品中含有一定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2、 防腐劑和香精會損害肝臟

方便麵中的食品添加劑:

食鹽

鹽攝入過多易患高血壓,且加重腎臟負擔,而方便麵含鹽量明顯偏高。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食鹽量應不超過6克,而一包方便麵約含鹽6克,已經達到這個數字了。

磷酸鹽

磷酸鹽可以改善方便麵的味道。但是,攝磷過多會使體內的鈣無法充分利用,並使鈣質加速排出,容易引起牙齒脫落、骨骼變形、骨質疏鬆,甚至骨折。

油脂

油炸方便麵可減去面中水分,能延長保存期,多數方便麵都用油炸過。但油脂經過氧化後變為「過氧化脂質」,積存於血管或其他器官中,會加速人體老化速度,並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易導致冠心病、腦溢血、腎病等。

防氧化劑

從製成方便麵到消費,短的需要一兩個月,長的達一兩年,其中的防氧化劑和別的化學葯品已經在慢慢變質,對人體有害無益。

應該說,質量合格的方便麵對人體無害。但專家們建議:最好還是少吃或不吃方便麵,如果食用,每周不要超過兩次。在吃方便麵的時候,可以在面中加些菠菜、青椒等含維生素豐富的有色蔬菜,以便減少添加劑對人體的危害;可以把泡方便麵的湯倒掉,再兌上開水或別的湯,以減少鹽分和別的有害物質;遇特殊情況需較長一段時間吃方便麵時,應注意補充鮮蛋、蔬菜、水果、水產品等營養食物;方便麵最好隨吃隨買,買回家置於陰涼、乾燥處,以免油脂氧化。貯存時間也不要太長。

餅干類:世界著名「垃圾食品」之一

很多人喜歡選擇餅干作為零食或點心,餅干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是人們早餐和旅遊的必備食品。調查顯示,中國餅幹人均年消費量為1000克左右,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費量為25000~35000克,中等發達國家也有12000~18000克。

雖然餅干類食品口感酥脆香甜,但卻蘊藏了高熱量,在給人們方便的同時,也對健康帶來一定危害。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餅干類食品(不包括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劃入了「垃圾食品」之列。

H. 食品污染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污染食品的物質稱為食品污染物。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食品污染可分為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1.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和昆蟲等引起的。肉、魚、蛋和奶等動物性食品易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導致食用者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致病菌主要來自病人、帶菌者和病畜、病禽等。致病菌及其毒素可通過空氣、土壤、水、食具、患者的手或排泄物污染食品。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特別是動物性食品,如食用前未經必要的加熱處理,會引起沙門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等細菌性食物中毒。食用被污染的食品還可引起炭疽、結核和布氏桿菌病(波狀熱)等傳染病。

黴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受黴菌污染的農作物、空氣、土壤和容器等都可使食品受到污染。部分黴菌菌株在適宜條件下,能產生有毒代謝產物,即黴菌毒素(見黴菌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如黃麴黴毒素和單端孢黴菌毒素,對人畜都有很強的毒性。一次性攝入大量被黴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會造成食物中毒;長期攝入小量受污染食品也會引起慢性病或癌症。有些黴菌毒素還能從動物或人體轉入乳汁中,損害飲奶者的健康。

微生物含有可分解各種有機物的酶類。這些微生物污染食品後,在適宜條件下大量生長繁殖,食品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可在各種酶的作用下分解,使食品感官性狀惡化,營養價值降低,甚至腐敗變質。

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絛蟲、旋毛蟲、中華枝睾吸蟲和蛔蟲等。污染源主要是病人、病畜和水生物。污染物一般是通過病人或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或土壤,然後再使家畜、魚類和蔬菜受到感染或污染。

糧食和各種食品的貯存條件不良,容易孳生各種倉儲害蟲。例如糧食中的甲蟲類、蛾類和蟎類,魚、肉、醬或鹹菜中的蠅蛆以及咸魚中的干酷蠅幼蟲等。棗、栗、餅干、點心等含糖較多的食品特別容易受到侵害。昆蟲污染可使大量食品遭到破壞,但尚未發現受昆蟲污染的食品對人體健康造成顯著危害的現象。

2.化學性污染:主要指農用化學物質、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容器和工業廢棄物的污染,以及汞、鎘、鉛、砷、氰化物、有機磷、有機氯、亞硝酸鹽和亞硝胺及其他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造成化學性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農業用化學物質的廣泛應用和使用不當。(2)使用不合衛生要求的食品添加劑。(3)使用質量不合衛生要求的包裝容器,造成容器上的可溶性有害物質在接觸食品時進入食品,如陶瓷中的鉛、聚氯乙烯塑料中的氯乙烯單體都有可能轉移進入食品。又如包裝蠟紙上的石蠟可能含有苯並(a)芘,彩色油墨和印刷紙張中可能含有多氯聯苯,它們都特別容易向富含油脂的食物中移溶。(4)工業廢氣、廢水的不合理排放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會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3.放射性污染: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質有來自地殼中的放射性物質,稱為天然本底;也有來自核武器試驗或和平利用放射能所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即人為的放射性污染(見放射性污染對健康的影響)。某些魚類能富集金屬同位素,如137銫和90鍶等。後者半衰期較長,多富集於骨組織中,而且不易排出,對機體的造血器官有一定的影響。某些海產動物也能富集金屬同位素,如軟體動物能富集90鍶,牡蠣能富集大量65鋅,某些魚類能富集55鐵。食品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多方面的表現。一次性攝入大量受污染的食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即食物中毒,如細菌性食物中毒、農葯食物中毒和黴菌毒素中毒等。長期(一般指半年到一年以上)攝入少量含污染物的食品,可引起慢性中毒。造成慢性中毒的原因較難追查,而影響又很廣泛,所以應格外重視。例如,攝入殘留有機汞農葯的糧食數月後,會出現周身乏力、尿汞含量增高等症狀;長期攝入微量黃麴黴毒素污染的糧食,能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脂肪浸潤和膽管上皮細胞增生,甚至發生癌變。慢性中毒還可表現為生長遲緩、不孕、流產、死胎等生育功能障礙,有的還可通過母體使胎兒發生畸形。已知與食品有關的致畸物質有醋酸苯汞、甲基汞、2,4-滴、2,4,5-涕中的雜質四氯二苯二惡英、狄氏劑、艾氏劑、DDT、氯丹、七氯和敵枯雙等。

某些食品污染物還具有致突變作用。突變如發生在生殖細胞,可使正常妊娠發生障礙,甚至不能受孕,胎兒畸形或早死。突變如發生在體細胞,可使在正常情況下不再增殖的細胞發生不正常增殖而構成癌變的基礎。與食品有關的致突變物有苯並(a)芘、黃麴黴毒素、DDT、狄氏劑和烷基汞化合物等。

有些食品污染物可誘發腫瘤。例如,以含黃麴黴毒素B1的發霉玉米或花生飼養大鼠,可誘發肝癌。與食品有關的致癌物有多環芳烴化合物、芳香胺類、氯烴類、亞硝胺化合物、無機鹽類(某些砷化合物等)、黃麴黴毒素B1和生物烷化劑(如高度氧化油脂中的環氧化物)等。

I. 食品中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因素有哪些

食品中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因素,其來源和種類大致可分為:

(1)外界污染,如被致病微生物、寄生蟲、農葯、重金屬、其他有害化學及放射性物質污染等;

(2)加入食品中的各種添加劑使用不當引起的衛生問題。

(3)食品本身含有有毒物質,如河豚魚、毒蘑菇。

(4)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或加入的有害物質,如酒中甲醇,燒烤製品中雜環胺。

(5)各種情況下食品成分發生異常變化,如脂肪酸敗。

公眾自身減少食品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消費者既不可能控制食品污染的源頭,也無法知曉加工、運輸和銷售環節的操作是否達到衛生標准,更對一些新型食品,如轉基因食品等知之甚少。為實現從土地到餐桌全程安全質量控制,政府採取的保護食品供應系統的行動,才最為關鍵。

閱讀全文

與食品為什麼有害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轉企業後39年工齡拿多少錢 瀏覽:884
婚姻線往下走是什麼意思 瀏覽:717
幸福草為什麼會變軟 瀏覽:658
內農大經濟學專業課程有哪些 瀏覽:569
大唐經濟現狀怎麼樣了 瀏覽:116
怎麼樣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 瀏覽:533
交通擁堵帶來哪些經濟損失 瀏覽:219
什麼星座最配對婚姻 瀏覽:836
lv愛情鳥什麼價格 瀏覽:489
惠州幸福家園是什麼時候建的 瀏覽:353
聽故事的單詞怎麼讀 瀏覽:792
新華20年健康險多少提成 瀏覽:403
茂名需多久才能追上惠州的經濟 瀏覽:92
婚姻中應該如何避免出軌 瀏覽:151
十年喪偶式婚姻怎麼辦 瀏覽:809
港澳台幼兒如何申請八閩健康碼 瀏覽:884
浦東幸福小鎮多少錢 瀏覽:958
求事業轉運去哪個廟 瀏覽:353
屬虎人與屬兔人婚姻如何 瀏覽:55
鄉鎮事業編管理十級怎麼晉升九級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