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綠色無公害蔬菜有什麼標准
綠色蔬菜是綠色食品的一種,超市中許多蔬菜的包裝上都印有「綠色蔬菜」的標識,那麼什麼是綠色食品,綠色蔬菜是安全、健康的綠色食品嗎? 解讀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需要符合的5個標准:
標准一: 產品或產品原料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准。
標准二: 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
標准三: 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和衛生標准。
標准四: 產品外包裝必須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准。
標准五: 符合綠色食品特定的包裝、裝潢和標簽規定。
綠色食品分類: A級綠色食品 除符合以上標准外,需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並積極採用生物方法,保證產品質量符合要求。 AA級綠色食品 除符合以上標准外,生產中通過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輪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術,培肥土壤、控制病蟲草害。
特別提示:大家在選擇綠色蔬菜時,要注意認清外包裝的標簽,做到明白享用。 易受農葯污染的蔬菜 蔬菜瓜果是農葯污染較嚴重的品種,如白菜、小白菜、青菜、雞毛菜、韭菜、黃瓜、芥菜、茼蒿、茭白等。 農葯污染相對較小的蔬菜 茄果類蔬菜如青椒、番茄等。 大的瓜果類蔬菜如冬瓜、南瓜等。 嫩莢類蔬菜如豆角等。 鱗莖類蔬菜如蔥、蒜、洋蔥等。 塊莖類蔬菜如土豆、山葯等。 野菜並非都是綠色蔬菜 野菜為綠色植物,如果野菜生長在污染地帶,受污染就是很自然的事。如果食用了被污染的野菜,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嚴重者還會引起食物中毒。 特別提示:生長在純天然環境中的野菜,如果附近沒有污染源,周圍沒有農作物施用農葯,土壤未受污染,這樣的野菜比較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綠色蔬菜健康吃,能生吃的蔬菜盡量生吃 蘿卜、胡蘿卜、黃瓜、山芋、柿子椒及荷蘭芹等均可生食,既可嘗到自然美味,維生素C也未破壞,但生食蔬菜應注意衛生。
吃飯時應先吃蔬菜 當人飢餓時,食慾特別旺盛,面對滿桌美味佳餚,應首先進食蔬菜。因為蔬菜是保持身體營養均衡的重要菜餚之一, 尤其是不太愛吃水果的人更要注意這種進餐方法。 蔬菜盡量不加佐料食用 綠色蔬菜的最佳吃法,是在開水中快速燙一下,盡量不加佐料,力求清淡,品嘗自然味。 不要把蔬菜榨成汁飲 蔬菜榨汁飲用,會影響唾液中的消化酶分泌。因為咀嚼作用不是單純地嚼爛蔬菜,更重要的是通過嚼的手段,使含在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地混合於汁液里,幫助消化和吸收。
參考資料:村村通( http://www.gdcct.com/list/001/index.htm)
『貳』 國家膳食指南健康標准
法律分析:1、食物多樣,谷類為主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3、多吃蔬果、奶類、大豆4、適量吃魚、禽、蛋、瘦肉5、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法律依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關鍵推薦: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
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關鍵推薦:
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食不過量,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
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鍾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三、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關鍵推薦: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奶類富含鈣,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
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佔1/2。
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g。
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叄』 什麼是無公害蔬菜無公害蔬菜的三個標准指哪些內容
無公害蔬菜是指農葯殘留不超過國家標准、硝酸鹽含量不超標、「三廢」等有害物質不超標、病原微生物等有害微生物不超標、避免環境污染的商品蔬菜。採用綜合防治技術控制病蟲害是無公害蔬菜生產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原則是:防止新的病蟲侵入,對已有的病蟲採取壓低越冬技術、切斷傳播途徑等手段,防上病害侵染,將蟲害消滅於嚴重為害之前;通過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態系統,創造一個有利於蔬菜生長發育而不利於病蟲發生發育的環境條件。 〔操作規程〕 A農業防治 通過選用抗病品種,採取健身栽培、合理輪作等一套農業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減輕病蟲為害。包括:①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②種子處理和苗床高溫消毒。③適時播種,根據當地氣象預報和蔬菜品種特性,選擇適宜的播期。④採用中棚或溫室育苗、營養缽育苗,採用高溫促根及早煉苗,防止苗徒長,可減輕苗期病害,使幼苗健壯,增強抗病力。⑤深翻整地,施足腐熟基肥,合理輪作、間作。深翻可促進病殘株、落葉在土下腐爛,並將地下病菌、害蟲翻到地表,不利其越冬,減少病源、蟲源。⑥改進栽培方式,加強田間管理。控制溫室、大棚的生態條件,防止病害發生。⑦嫁接防治土傳病害。 B物理防治 ①使用黑光燈可以誘殺多種害蟲;利用陽光曬種殺蟲滅菌;使用遮陽網抑病。②使用黃板、藍板或白板誘殺害蟲;使用銀灰膜或銀灰拉網、掛條驅避害蟲。③曬種、溫湯浸種等高溫處理種子;高溫滅殺土壤中的病蟲;高溫悶棚抑制病情。 C生物防治 首先是瓢蟲、草蛉、食蚜蠅、獵蝽等捕食性天敵的利用,和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敵的利用,以及捕食性蜘蛛的蟎類的利用;其次,利用蘇雲金桿菌(Bt)、白僵菌、綠僵菌、核型多角體病毒(NPV)、阿維菌素類抗生素、微孢子蟲等原生動物殺蟲;第三,利用藜蘆鹼醇溶液、苦參、苦楝、煙鹼、雙素鹼等植物源農葯防治多種害蟲。第四,在病害防治方面,可以利用黃瓜花葉病毒衛星疫苗S52和煙草花葉病毒疫苗N14防治病毒病,還可以使用井崗黴素、多抗黴素、慶豐黴素、農抗120、B0-10(武夷菌素)、農用鏈黴素及新植黴素等農用抗菌素防治病害。 答案補充
D合理使用化學農葯 無公害蔬菜並非不使用化學農葯,化學農葯是防治蔬菜病蟲害的有效手段,特別是病害流行、蟲害爆發時更是有效的防治措施,關鍵是如何科學合理地加以使用,既要防治病蟲為害,又要減少污染,使上市蔬菜中的農葯殘留量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要做到合理使用化學農葯,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熟悉病蟲害種類,了解農葯性質,做到對症下葯;二是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葯;三是選用高效低(中)毒、低殘留農葯。
希望採納一下
『肆』 如何挑健康蔬菜
挑選蔬菜可不是一件小事,它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安全,如果你去超市買蔬菜有這些情況那麼就千萬不要買回家了,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吧。
1、聞起來有異味
超市裡那些聞起來就有十分刺鼻異味的蔬菜,這通常是農葯殘留多或使用了劣質農葯。建議買之前要先細心聞一聞。
2、太淺的綠葉菜
買綠葉菜切記要挑深色的。因為葉子顏色淺的一般是大棚內種植的蔬菜,雖然遠比直接光照下生長的亮麗又誘人,但營養成分肯定是沒法跟自然生長的應季蔬菜比的。
3、太硬的西紅柿
超市裡有很多的西紅柿都是很硬的,這種西紅柿我建議不要購買,這很有可能是植物激素使用較多導致的,另外要注意的是,外紅瓤綠的西紅柿可能是用了催熟劑。硬的西紅柿買回來怎麼處理,不要急著吃,放上兩三天延續一下成熟期,等它自然變軟。此時不利於健康的催紅素早已得到釋放。
4、清洗過的蔬菜
一般逛超市都很難看到帶泥的蘿卜和蓮藕,個個都長得顏值高,因其早已被清洗過了。然而這些洗過的菜不怕有農葯而是怕有細菌,而細菌是不管鹽泡還是水焯,都很難去除的。
5、有裂心的蘿卜
超市裡也可能有一些有裂心的蘿卜或瓜類,看到這種最好別買,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遭受過嚴重的蟲害,或者是因為人為的非正常種植過程造成的。
6、會長大的黃瓜
黃瓜會長大?也是令人咋舌。像這種買回來放一晚上第二天卻「長大了的,應該是使用過激素膨大劑,買回來別吃。
常見蔬菜的挑選竅門
1.土豆
選購土豆的時候,盡量選圓的,這樣皮更好削。皮一定要乾的,不要有水泡的,不然保存時間短,口感也不好。
凡長出嫩芽的土豆已含毒素,不宜食用。如果發現土豆外皮變綠,哪怕是很淺的綠色都不要食用。因為土豆變綠是有毒生物鹼存在的標志,如果食用會中毒。
2.黃瓜
不管什麼品種,黃瓜都要選嫩的,最好是帶花的(花冠殘存於臍部)。同時,要挑硬梆梆的。因為黃瓜含水量高96.2%,新鮮的.瓜條總是硬的,失水後才會變軟。
但硬梆梆的的不一定都是新鮮。因為,把變軟的黃瓜浸在水裡就會復水變硬。只是瓜的臍部還有些軟,且瓜面無光澤,殘留的花冠多已不復存在,購買時很易識別。
3.茄子
茄子的老嫩對於品質好差影響極大。判斷茄子老嫩有一個可靠的方法就是看茄子的眼睛「大小。
茄子的「眼睛長在哪裡?在茄子的萼片與果實連接的地方,有一白色略帶淡綠色的帶狀環,菜農管它叫茄子的「眼睛。眼睛越大,表示茄子越嫩,眼睛越小,表示茄子越老。嫩茄子手握有粘滯感,發硬的茄子是老茄子。
4.山葯
無論購買什麼品種,塊莖的表皮是挑選的重點。表皮光潔無異常斑點,才可放心購買。只要表皮有任何異常斑點,就表示它已經感染病害,食用價值降低了。
5.辣椒
尖辣椒辣的多,且果肉越薄,辣味越重。柿子形的圓椒多為甜椒,果肉越厚越甜脆,半辣味椒則介於兩者之間。
如果你比較重視營養,可買紅椒吃,因為紅椒的維生素C比青椒多0.8倍,胡蘿卜素要多3倍,而且紅椒分量輕(比重小),在經濟上也合算,只是口感不如青椒脆嫩。
6.冬瓜
用手指壓冬瓜果肉,挑肉質緻密的買,因為這種冬瓜口感好;肉質松軟的煮熟後會嚴重縮水。
7.番茄
買番茄,首先要明確生吃還是熟吃。如果要生吃,當然買粉紅的,因為這種番茄酸味淡,生吃較好;要熟吃,就應盡可能的買大紅番茄,這種番茄味濃郁,燒湯和炒食風味都好。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要買青番茄以及有「青肩的番茄,因為這種番茄營養差,而且含的番茄苷有毒性。
8.芹菜
葉色濃綠的不宜買。因為葉子「墨黑,說明生長期間乾旱缺水,生長遲緩,粗纖維多,吃起來比較老
芹菜新鮮不新鮮,主要看葉身是否平直,新鮮的芹菜是平直的。存放時間較長的芹菜,葉子尖端就會翹起,葉子軟,甚至發黃起銹斑。
9.蘿卜
不管哪種蘿卜,以根形圓整、表皮光滑為優。一般說來,皮光的往往肉細,所以皮光是第一條。
第二條是分量較重,掂在手裡沉甸甸的。這一條掌握好了,就可避免買到空心蘿卜(糠心的蘿卜、 肉質成菊花心狀)。
第三條,皮色正常。皮色起「油(半透明的斑塊)的不僅表明不新鮮,甚至有時可能是受了凍的,這種蘿卜基本上失去了食用價值。
第四條,買蘿卜不能貪大,以中型偏小為宜。這種白蘿卜肉質比較緊密。
10.冬筍
當你在選購冬筍的時候,發現其筍殼張開翹起,還有一股硫磺氣味,那麼表明它可能硫磺熏過的。如果是新鮮的冬筍,它的殼包的很緊。
11.生薑
購買生薑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是否經過硫磺「美容過。生薑一旦被硫磺熏烤過,其外表微黃,顯得非常白嫩,看上去很好看,而且皮已經脫落掉。
左邊賣相較好的為硫磺熏蒸姜。
工業用的硫磺含有鉛、硫、砷等有害物質,在熏制過程中附著在生薑中,食用後會對人體呼吸道產生危害,嚴重的甚至會直接侵害肝臟、腎臟。
12.青菜
青菜好不好主要看兩條:一要看菜株高矮,即葉子的長短,短的品質好,好吃;長的品質差,纖維多。
另外,青菜還有青梗、白梗之分。葉柄顏色淡綠的叫做青梗,葉柄顏色近似白色的叫做白梗。兩者的差別在於:白梗味清淡,青梗味濃郁。
13.捲心菜
選購捲心菜的共同標準是:葉球要堅硬緊實,鬆散的表示包心不緊,不要買(尖頂捲心菜吃的是時鮮,松點也無妨)。葉球堅實,但頂部隆起,表示球內開始挑薹,中心柱過高,食用風味變差,也不要買。
14.花菜
選購花菜時,主要看兩條:一是花球的成熟度,以花球周邊未散開的最好;二是花球的潔白度,以花球潔白微黃、無異色、無毛花的為佳品。
15.豆芽
如何識別「化學豆芽?選豆芽時,要先抓一把聞聞有沒有氨味,再看看有沒有須根,如果發現有氨味和無須根的,就不要購買和食用。
16.韭菜
按韭菜葉片寬窄來分,有寬葉韭和窄葉韭。寬葉韭賣相好,香味清淡;窄葉韭賣相不如寬葉韭,但香味濃郁。喜歡吃韭菜的人,以窄葉韭為首選。
要注意,葉片寬大異常的韭菜要慎買,因為栽培時有可能使用了生長刺激劑(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
結語: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超市裡的那些食物不能買得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後已經了解了如何挑選生活中的這些蔬菜了吧,我介紹的這些挑選蔬菜方法都比較實用,大家可以對照的試試看。
『伍』 蔬菜的優質和安全衛生是指什麼
按照綠色食品的概念,綠色蔬菜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產地生態環境良好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的質量標准體系生產,並經專門機構認定,允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蔬菜的總稱。「安全」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嚴密的監測和控制,防止有毒有害物質在各個環節的污染,確保蔬菜內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在安全標准以下,不構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優質」是指蔬菜的商品質量要符合標准要求。「營養」是指蔬菜的內在品質,即品質優良,營養價值和衛生安全指標高。
『陸』 怎樣吃蔬菜最健康
蔬菜是我們的生活飲食重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平時吃蔬菜時可能並不注意究竟怎樣吃才算科學健康的吃法,其實也是有講究的,那麼,怎樣吃蔬菜最健康呢?
一、要吃新鮮蔬菜
新鮮的青菜,買來存放家裡不吃,便會慢慢損失一些維生素。如菠菜在20℃時放置一天,維生素C損失達84%。若要保存蔬菜,應在避光、通風、乾燥的地方貯存。
二、注意含維生素最豐富的部分
例如豆芽,有人在吃時只吃上面的芽而將豆瓣丟掉。事實上,豆瓣中含維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再就是做蔬菜餃子餡時把菜汁擠掉,維生素會損失70%以上。正確的方法是,切好菜後用油拌好,再加鹽和調料,這樣油包菜,餡就不會出湯。
三、要用小火炒菜
維生素C、B1都怕熱、怕煮。據測定,大火快炒的菜,維生素C損失僅17%,若炒後再燜,菜里的維生素C將損失59%。所以炒菜要用旺火,這樣炒出來的菜,不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營養損失也少。燒菜時加少許醋,也有利於維生素的保存。還有些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等,最好涼拌吃。
四、燒好的菜要盡快吃
有人為節省時間,喜歡提前把菜燒好,然後在鍋里溫著等人來齊再吃或下頓熱著吃。其實蔬菜中的維生素B1,在燒好後溫熱的過程中,可損失25%。燒好的白菜若溫熱15分鍾,可損失維生素C20%,保溫30分鍾會再損失10%,若長到1小時,就會再損失20%,假若青菜中的維生素C在烹調過程中損失20%,溶解在菜湯中損失25%,如果再在火上溫熱15分鍾會再損失20%,共計65%。那麼我們從青菜中得到的維生素C就所剩不多了。
五、吃菜要喝湯
許多人愛吃青菜卻不愛喝菜湯,事實上,燒菜時,大部分維生素溶解在菜湯里。以維生素C為例,小白菜炒好後,維生素C會有70%溶解在菜湯里,新鮮豌豆放在水裡煮沸3分鍾,維生素C有50%溶在湯里。
六、不要先切菜再沖洗
在洗切青菜時,若將菜切了再沖洗,大量維生素就會流失到水中。
七、蔬菜最好單獨炒
有些人為了減肥不食脂肪而偏愛和肉一起炒的蔬菜。最近據研究人員發現,凡是含水分豐富的蔬菜,其細胞之間充滿空氣,而肉類的細胞之間卻充滿了水,所以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一碟炒菜所含的油脂往往比一碟炸魚或炸排骨所含的油脂還多。
八、吃素也要吃葷
時下素食的人越來越多,這對防止動脈硬化無疑是有益的。但是不注意搭配、一味吃素也並非是福。現代科學發現吃素至少有四大害處:一是缺少必要的膽固醇,而適量的膽固醇具有抗癌作用;二是蛋白質攝入不足,這是引起消化道腫瘤的危險因素;三是核黃素攝入量不足,會導致維生素缺乏;四是嚴重缺鋅,而鋅是保證機體免疫功能健全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一般蔬菜中都缺乏鋅。
九、吃生菜要洗凈
蔬菜的污染多為農葯或黴菌。進食蔬菜發生農葯中毒的事時有發生。蔬菜亦是黴菌的寄生體,黴菌大都不溶於水,有的甚至在沸水中安然無恙。它能進入蔬菜的表面幾毫米深。因此食蔬菜必須用清水多洗多泡,去皮,多丟掉一些老黃腐葉,切勿吝惜,特別是生吃更應該如此,不然,會給你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十、不要把蔬菜榨成汁飲
蔬菜榨汁飲用,會影響唾液中的消化酶分泌。因為咀嚼作用不是單純地嚼爛蔬菜,更重要的是通過嚼的手段,使含在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地混合於汁液里,幫助消化和吸收。
我們了解了怎樣吃蔬菜最健康後,最後一定要多記住,一定要多多吃蔬菜!
『柒』 每天吃多少蔬菜水果才是健康標准
先前國家衛計委呼籲公眾增加每天的果蔬攝入,做到每天食用「半斤水果一斤菜」。不少人一下子就被震驚到了,表示臣妾做不到......
比如有些男性坦言自己幾乎不吃水果,稍微好一點的,可能早上出門時帶個蘋果或香蕉,晚上回家有機會再吃點水果。
其實,如果你有條件買到新鮮蔬菜水果,稍微懂點營養搭配知識,想做到每天半斤水果1斤也不是件困難的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國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克~500克,最好深色蔬菜約佔一半,水果200克~400克。為方便記憶,這個分量通常被描述為「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菜」。從種類上來說,最好每天蔬菜≥3種,水果≥2種。
常見的果蔬加工食品有果蔬干、果汁、水果罐頭、果脯等,它們很容易在加工過程中損失一些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同時也可能帶入更多的糖分,不能經常拿來代替新鮮果蔬。當然,在新鮮果蔬攜帶、攝入不方便等情況下,可以用果蔬製品來進行補充。
『捌』 蔬菜健康質量
人們購買蔬菜時,往往只注意蔬菜的外形、鮮嫩度、口感、色澤、香味等外在的品質,卻忽視了蔬菜內的營養品質和衛生品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蔬菜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蔬菜的營養品質和衛生品質與健康的關系逐漸引起人們的高廈重視。現在就和老年朋友們談談這個問題。
蔬菜的營養品質主要包括: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芳香物質、低熱量物以及粗纖維等。這些物質的含量越高,蔬菜的營養價值也越高。此外,蔬菜水分和纖維素含量也是重要的營養品質指標。通常,水分含量高、纖維素少的蔬菜鮮嫩度較好,其食用價值較高。但從保健的角度來看,食用纖維也是一種必需的營養素。老年朋友平時多食白菜、芹菜等一類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對防止便秘大有好處。
各種蔬菜都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綜合比較蔬菜的各種營養素,大致可將蔬菜分為3類:
(1)營養成分較高的蔬菜主要有:菜用大豆、青豌豆、青蠶豆、青菜、雪裡紅、菠菜、芥藍和大蒜等;
(2)營養成分中等的蔬菜主要有:菜豆、豇豆、韭菜、甘藍、萵苣、大蔥、花椰菜、胡蘿卜、蘿卜、馬鈴薯、蔥頭、絲瓜、辣椒和甜椒等。
(3)營養成分較低的蔬菜主要有:大白菜、南瓜、西葫蘆、冬瓜、茄子和番茄等。
蔬菜的衛生品質也稱安全品質,主要指化學污染和生物污染的程度。在蔬菜生長期間,大量施用人糞尿時,影響蔬菜的衛生品質的因素主要是生物污染,如病菌、寄生蟲卵等。在使用化肥、農葯和污水灌溉時,影響蔬菜的衛生品質的因素主要是硝酸鹽累積、重金屬富集和農葯殘留等,對此各國均有相應的標准或指標。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日允許硝酸鹽攝人量,推算出我國蔬菜的硝酸鹽允許量為432毫克/公斤鮮重。如果考慮到鹽漬和烹煮時的損失(以45%和70%計),此限量可擴大為785毫克/公斤和1440毫克/公斤。由此提出我國蔬菜硝酸鹽污染程度和衛生評價標准:硝酸鹽含量(毫克/公斤鮮重)大於或等於432時為輕度污染,允許生食;大於或等於785時為中度污染,不宜生食,但允許鹽漬、熟食;大於或等於1440時為高度污染,不宜生食、鹽漬,但允許蒸食;大於或等於3100時為嚴重污染,不允許食用。
人體攝人的硝酸鹽約80%來自蔬菜,蔬菜中硝酸鹽含量的高低與人體健康關系十分密切。因此,硝酸鹽含量是蔬菜品質的重要標志,並已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一般蔬菜食用部分都含有一定數量的硝酸鹽。硝酸鹽在還原條件下形成亞硝酸,亞硝酸與胺結合形成亞硝胺,是致癌性較強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其誘癌時間隨日攝人量的增加而縮短,所以食用硝酸鹽含量高的蔬菜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
根據測定,蔬菜食用部分的硝酸鹽含量因種類而異,且同一種類的不同品種,同一株蔬菜的不同部分或不同採收時間都有較大的差異。其中,雪裡紅的硝酸鹽含量最高,圓茄子和胡蘿卜最低,二者相差90多倍。不同種類蔬菜硝酸鹽含量的分布規律是葉菜類大於根菜類,根菜類大於蔥蒜類:蔥蒜類大於瓜果類,瓜果類大於豆類,豆類大於茄果類。
根據蔬菜收獲部分的硝酸鹽潛在積累能力,可將蔬菜分為3組:
(1)硝酸鹽累積量大的蔬菜有:萵苣、菠菜、圓白菜、蘿卜和紅甜菜等;
(2)硝酸鹽累積量中等的蔬菜有:芹菜、胡蘿卜、花椰菜、馬鈴薯和韭菜等;
(3)硝酸鹽累積量低的蔬菜有:番茄、黃瓜、甜椒、豌豆和菜豆等。
上述資料不僅可以增加人們對蔬菜衛生品質的了解,而且對老年朋友選購和食用蔬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目前,蔬菜中硝酸鹽含量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1)氮肥施用過量。
(2)長期偏施氮肥,氮、磷、鉀養分不平衡。
(3)採收期不合理。由於蔬菜吸收的氮素需要一個轉化過程。如果追肥、澆水後急於採收上市,則硝酸鹽在蔬菜中累積過多,必須影響衛生品質。據研究,追施氮肥後8天為蔬菜上市的安全期。
最後有幾點建議供老年朋友參考。
(1)改進飲食習慣。
多吃果菜(如瓜類、豆類、茄果類),少吃根菜、葉菜;
多吃新鮮蔬菜,少吃腌漬蔬菜;
多吃熟菜,少吃生菜,對此,減少硝酸鹽的潛在危害有一定好處。
(2)在選購蔬菜時,除個別葉菜由於品種特性葉色較深外,最好不要買葉色過深的蔬菜,因為這種蔬菜有可能氮肥施用過多,體內硝酸鹽超標。
(3)購買番茄時,要注意挑選外形圓滑、果肉豐滿的,而不要選有「綠背」現象、果形有稜角或畸形的番茄。這是因為外形尖尖似桃的番茄是使用激素過量產生的畸形果。果實有「綠背」現象和果形有稜角(中空、不飽滿)都是缺鉀的典型症狀,營養價值較差。
少吃韭菜。因為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常用大量農葯殺滅地蛆,所以韭菜中農葯殘留量較高。此外,韭菜還有富集重金屬汞的特性。當然,偶爾吃一頓韭菜餡餃子也不必過分擔心。
單身女電話號碼 附近100米找單身女人
單身女電話號碼,下載app幫你認識附近的人
廣告查看詳情
開通VIP,免費獲得本文
本文立即免費保存 贈網路閱讀VIP精品版 100W文檔免費下載 5100W文檔VIP專享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並上傳,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分享收藏下載轉存
打開文庫App,查看更多同類文檔
立
『玖』 什麼是無公害蔬菜無公害蔬菜的三個標准指哪些內容
無公害蔬菜標准有三個,所謂無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質(如農葯殘留、重金屬、亞硝酸鹽等)的含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允許范圍內,人們食用後對人體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個人認為,一是產地環境合符無公害生產,
二是按無公害質量體質生產,
三是產品檢測合格並取得無公害有效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