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貓的身體特點都有哪些
貓的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大多數部位披毛,少數為無毛貓。
貓的腳趾有一個充滿脂肪的肉墊,所以它靜靜地走路。當小鼠被抓住時,大鼠不會跑,並且腳趾末端有尖銳的指甲。爪子可以縮回和伸展。貓在休息和行走時退縮,只有在抓住滑鼠和攀爬時伸出,防止指甲鈍。
貓的前肢有五個指,後腿有四個指。貓的牙齒分為門牙,犬齒和臼齒。犬齒特別發達,尖銳且呈錐形,適合咬住捕獲的嚙齒動物。臼齒的咀嚼面有尖銳的突起,適合咀嚼肉;門牙不發達。
(1)貓健康的身體是什麼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1、貪睡
關於睡覺狀態,貓咪在一天中有14~15小時在睡眠中度過,還有的貓,要睡20小時以上,所以貓就被稱為「懶貓」。
2、任性
貓顯得有些任性,我行我素。本來貓是喜歡單獨行動的動物,不像狗一樣,聽從主人的命令,集體行動。因而它不將主人視為君主,唯命是從。
3、潔癖
貓經常清理自己的毛。小貓在很多時候,愛舔身子,自我清潔。飯後貓會用前爪擦擦鬍子,被人抱後用舌頭舔舔毛。這是貓的本能,去除自己身上的異味以躲避捕食者的追蹤。
4、情緒
貓在高興時,尾巴會豎起來,或者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貓生氣的時候,會使勁地搖尾巴。如果你惹它生氣了,它有可能會猛地撲向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貓
㈡ 健康貓咪的生理指標是什麼
中國狸花貓(詳情介紹)
家庭飼養貓咪時,不僅對它的飲食、養護、疾病方面關心外,同時還必須了解貓咪的一些生理指標,以便更好的掌握貓咪的健康狀況,以下為大家總結貓咪的一些健康指標,希望對各位家長有幫助。
貓的平均壽命大約在13年左右(10-15年,長壽可高達30年以上),性成熟年齡7—14月(短毛家貓較早,長毛貓教遲)。平均性周期14天(發情期1-6天,最長14天),平均妊娠期63天(60-68天),產仔數4隻(1—6隻,高產的有記錄的13隻),哺乳期2個月,體溫(肛門探測)38-39.5℃,呼吸15-32次/分鍾,心跳120-140次/分鍾(小貓較快168次/分鍾)尿量200毫升以上/天,尿液PH值6.5-7.0,血量約為體重1/20左右,成年貓食物每天約70克(干貓糧)。
㈢ 怎麼判斷寵物的健康狀態(貓)
看看是否活躍,有無食慾,精神好不好,有沒有什麼怪異的動作(這個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你要會判斷是無所謂的怪異還是病態的),吃喝拉撒是否正常,符合常理,體態是否優美,一般流浪貓都不胖
是瘦的或者肌肉型的,不會有胖的,叫聲是否有力,等等
以上觀察的好的話,如果長的半大了就洗個澡給它,天冷,一定要保溫或者盡快烘乾,如果太小先別洗澡,給擦擦得了。
翻開毛看毛的根部,有沒有黑色的排泄物(灰土渣滓和排泄物應該不太好區分,盡量吧),看可疑的,弄點柚子皮和大蒜熬煮的汁液噴上可驅蟲
養貓一定要從心裡喜歡它,
看眼屎和耳朵,如果眼屎多耳朵臟,可能有蟎蟲在耳道里,用3%的蘇打水噴在耳朵里過會用棉簽擦乾凈耳道,連續幾天就可以殺凈蟎蟲,耳朵干凈了眼屎也沒了
。愛貓者貓愛,祝你和貓都快樂
㈣ 怎麼辨別貓是否健康
幼貓
剛到手的小貓如何判斷它是否健康呢?是不是會存在隱藏疾病呢?讓小編來告訴你,觀察以下六個方面可以知道貓咪是否健康。
一、眼睛
眼睛明亮,不流淚,沒有任何分泌物,左右眼大小一致。
二、耳朵
耳朵清潔,豎起(蘇格蘭塌耳貓除外),耳垢少或沒有,無其他異物。健康貓在安靜狀態下對主人的呼喚或其他聲響後應靈敏,聞聲後兩耳前後來回擺動。病貓或耳聾的貓對聲音反應微弱或無任何反應。
三、鼻子
鼻前端應該是濕而涼,沒有過多的分泌物。鼻子乾燥時,說明貓可能患有熱性疾病(如傳染病)。不過貓睡覺時鼻子是乾燥的。
四、口腔
口的周圍應清潔乾燥,不附有唾液和食物,無口臭,齒齦、舌和上齶呈粉紅色,牙齒白色或微黃,不缺齒。
五、皮膚與被毛
皮膚柔軟而彈性,皮溫不涼不熱、溫和適手。被毛濃密、柔軟,富有光澤,無禿斑,皮膚不發紅、無腫塊。無虱、蚤等寄生蟲。
六、肛門
肛門和外生殖器,均應清潔,無分泌物,附近的被毛上不應沾有糞便污物。如果污穢不堪,表明可能患有下痢或生殖系統疾病。
此外還應做內臟器官的功能檢查來確定貓咪是否有器官疾病。
㈤ 健康貓咪有哪些表現
1、干貓糧
日常的飲食習慣對牙齒也有影響,總的來講干貓糧要比濕貓糧(罐頭)好,濕貓糧容易令牙齒上積成牙垢,而干糧比較硬、鬆脆,貓貓在咬干糧時可順便將牙齒表面刮干凈一些,有些主人習慣把貓糧全天都放在那裡,貓貓什麼時候想吃都可以,其實這么做並不好,因為每次吃東西時口腔內的細菌會比較活躍,如果一天定時喂它兩次,那麼相對來講細菌就只會活躍兩次。
貓貓的牙齒需要經常磨練,不少貓爸貓媽看到貓貓用力的嚼干貓糧,就心疼地只給它吃軟的肉食或泡過的貓糧,其實這樣反而害了它。經常給貓貓一些干硬的零食,不僅可以鍛煉牙齒而且可以給貓貓找點閑事兒乾乾,省得它精力過勝的亂咬東西,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2、蔬菜水果
記住經常喂富含維生素和高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在咀嚼時可磨擦牙齒表面,有助口腔清潔。寵物食品專家建議吃專門的貓糧,不吃人的食物。專門貓糧除了酥脆適度、清潔牙齒外,更有專家提供的健康配方,能夠有效保證貓各方面的營養需要。
總之,主人應該多給寵物貓貓餵食富含維生素和高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還可以,在貓糧之外加一些粗糙爽脆的貓餅糧等專用貓糧和咬膠,在咀嚼時可磨擦牙齒表面,這樣的食物不僅僅對貓貓的身體有益,而且還非常有助口腔清潔哦。
貓貓是肉食動物,肉類和魚類都屬高磷性食物,含豐富動物性蛋白質,但若單吃這些食物會造成缺乏鈣質。另外為防止貓咪便秘,您可給貓咪吃些蔬菜水果,如波菜。理想的英國短毛貓食物應包含維他命、磷、鉀、鈣、氨基酸和蛋白質等營養,烹調以清淡為主。貓的飲食跟人類不同,我們不可以自己的喜好以作為貓咪的食物。所有的貓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腸胃的消化功能比較弱,這主要體現在突然更換口糧的時候,主人如果換糧太突然,就會導致它腹瀉,但也不需要過多的擔心,只要你合理地慢慢地讓它適應新的貓糧,不要一次全部換掉,就不容易腹瀉了。
貓貓運動量的改變使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肝、腎的過濾和解毒等功能都會發生變化,應該多加註意貓咪適合的食物硬度,適量補充鈣、鐵、維生素及其它微量元素,更換不同口味的食物,所以還要注意禁食不易消化的食品,保證清水供給貓貓。
㈥ 如何判定貓咪是否健康
判定貓咪是否健康的方法:
1、看它精神狀態,這個比較直觀,對聲音和晃動的反應是否及時准確。看它食慾是否旺盛,看它的便便是否成團,入廁有沒困難(比如邊噓噓邊喵喵叫可能就是泌尿結石之類的病症了。)看它行動有沒有遲緩,步調是否協調。
2、觀察它的毛皮是否有光澤,毛皮下面是否有皮削有結團。只要不是大片的脫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貓貓的皮膚病基本不是蟎蟲就是真菌引起的,寵物店就很容易買到針對的葯物。
3、健康貓貓的眼睛是明亮的,沒有眼屎。有眼屎說明貓貓在上火,不是大問題。鼻子,口腔的顏色是淺粉色的。嘴巴周圍應該是乾爽潔凈的,不應該有唾液。
4、摸摸它的腹部有沒有硬塊,有的話可能是沒有及時排除的毛團,可以用化毛膏或者貓草解決。
5、貓貓的耳朵應該是干凈的,但是它們耳朵會分泌一種油狀的東東,所以要按時清理。用干凈的棉簽輕輕擦拭就可以了。如果有耳蟎可以用寵物專用滴耳油。
6、貓貓如果在生病,請帶它看醫生哦,因為貓貓是很隱忍的動物,當我們能觀察到它不對勁的時候它可能已經忍受了很大的痛苦了。
㈦ 怎樣判斷貓咪是否健康
東奇尼貓(詳情介紹)
當你想購買一隻貓咪的時候,肯定首先考慮的是貓咪是否健康,所以在選購時,大家應該認真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觀察貓身體整體上是否勻稱,精神和反應是否靈敏,外觀有無傷口,皮毛是否完整,接著就應該認真觀察貓的幾個重要部位。
1、耳朵:貓耳應干凈且無分泌物。如果貓時常不斷抓搔耳朵,或甩頭的話,可能是已經感染了耳疥蟲了。
2、鼻子:貓的鼻子尖上用手背感覺應該較涼而且濕潤,鼻孔周圍沒有鼻水或分泌物。
3、眼睛:眼睛應清澈、明亮,眼角沒有分泌物(波絲和喜馬拉雅貓(詳情介紹)除外),眼角不應露出第三眼瞼(很多貓發病時都是首先出現第三眼瞼)。
4、肛門:應干凈且無下痢的症狀,周圍的毛應清潔和無污染色。
5、腹部:貓的腹部應稍圓,手感摸不到肋骨,如果貓腹膨大的話,有可能是蛔蟲感染或腹膜炎的症狀。
6、毛發:幼貓的健康指標最明顯就體現在毛發上。健康的幼貓毛發應有光澤、蓬鬆、毛發直立。如果幼貓的毛發雜亂無光澤,說明其已感染了疾病,或已生過病剛治癒不久,這樣的貓最好不要選擇。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健康的貓咪永遠是主人的第一選擇。帶回一隻有耳疥蟲或是發霉的的貓咪是頗常見的,抱怨貓咪帶回家後變成病厭厭要花費不少金錢醫治,且賣方不聞不問在網路上也不知道看到了多少回,結論是小心與用心,要比運氣還要重要多了。
㈧ 怎麼判斷貓健康不健康
可以從精神狀態,飲食方面判斷。健康的貓精神狀態很好,食慾飲欲正常。
耳朵:應無深色耳垢或堆積物,無異味。不應該經常晃頭或用爪子撓耳朵。耳朵粉嫩干凈。每周檢查貓咪的耳朵一次,若發現貓咪耳朵出油、有黑色異物等情況,則需要給貓咪清洗耳朵。
眼睛:應明亮而且沒有分泌物或堆積物。貓咪的眼睛水亮亮的就是健康。若眼皮周圍出現紅腫、流眼淚、眼屎過多的話,則可能是感冒引起的眼睛發炎,或者是眼部細菌感染的結果。平時不要動不動用手幫貓扣眼屎。
貓貓喂養注意事項
貓喜食溫熱的食物。涼食、冷食不但影響貓的食慾,還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貓雖然飲水不多,但一定要備有充足的清潔飲水。堅持每天都要換水,水碗和飯碗最好可以分開,因為貓喝水的時候是不愛聞到食物味道的。
隨時注意觀察貓的食慾。影響貓食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飼料、環境和疾病三大原因。如果貓的食物單一、不新鮮,或者食物的氣味、濃度、味道不對胃口等,貓會拒食。此外,強光、喧鬧、有陌生人在場或有其他動物干擾等均可影響貓的食慾。若這兩個因素都改善了,貓的食慾仍不好轉,那可能是貓生病了,這時要及時請獸醫診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