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通過尿液來判斷疾病
人體內的多餘水分和水溶性廢物,大都是通過尿排出體外的。因而,通過對尿的觀察和分析,能夠辨別疾病和掌握病情變化。
(1)從尿量看病情
1.多尿:正常成年人24小時的尿量約為1500毫升。如在24小時以內尿量多了,達2500毫升以上,這就是多尿。表示腎臟本身有了病變,應去醫院檢查。
2.夜尿:夜間排尿顯著增多,甚至超過白天尿量,稱之為夜尿。除表示腎臟本身有病變外,可能患有糖尿病。
3.少尿:如24小時尿量少到500毫升時,稱之為少尿。表示病情嚴重,是腎功能顯著減退的重要信號,不可輕視。這種情況多見於急性腎炎、大失血、脫水、心力衰竭和休克病人。
4.無尿:如24小時不排尿這表示病危症狀,應積極設法搶救。
(2)從尿色看病情
1.淡黃色尿:正常人的尿因含有尿黃素,尿液呈淡黃色,表示正常無病的健康人。
2.黃綠與黃褐色尿:這是因為吃了某些含有黃色的食物或葯品所致。如胡蘿卜、維生素B2.、利福平、金黴素、痢特靈等,尿液就會變成黃綠或黃褐色,這是正常現象,表示無病。
3.淡紅色和紅色尿:這是患有急性腎炎、腎結核、腎和膀胱腫瘤或腎結石的徵兆,由於尿中帶有多量的紅細胞,尿是淡紅或紅色,也稱尿血,這是一種泌尿系統嚴重疾病信號,不可忽視,應及時診斷治療。
4.渾濁膿性尿:這是沁尿系統發生了較嚴重的炎症,使排出的尿呈乳白色,急需診斷治療。糖尿病和外傷骨折的患者尿色也可變成乳白。
(3)從尿痛、尿頻、尿急上看病情
1.尿痛:排尿時自覺尿路疼痛,呈燒灼感。
2.尿頻:是排尿次數顯著增多。
3.尿急:有尿急於速排(俗稱憋不住尿)
以上三種症狀同時出現,多為尿道及膀胱發生炎症、腫瘤或結石所致。最常見的是膀胱炎、尿道炎、膀胱及尿路結石等症。
(4)從多胺尿液中看病情
正常人的尿液中多胺含量比較穩定,但患癌症的病人尿液中多胺量就明顯增加。
18.可能引起尿
『貳』 尿液出現突然變化,是腎臟在「求救」,如何通過尿液觀察出腎臟的健康狀態
腎臟是否健康可以從尿液的變化做出初步判斷,如尿量過多或者過少、尿液發白或泡沫多、尿頻、小便不利或者是小便後腰出現酸痛,這些一般都是腎臟出現問題後才會出現的情況,當然,自己的腎臟具體怎麼樣還需要到醫院去做檢查。
第四就是小便不利,也就是自己小便時不通暢,尿不盡且伴有小腹不適的情況,多數情況均是自己的腎臟出現了問題;第五就是小便後自己的腰間會出現酸痛感。出項上述情況的,都可能是自己腎臟出現了問題,所以在自己的尿液出現這些情況後,應立即趕往醫院就診,確認自己的腎臟是否真的有問題。希望上述對你們有用。
『叄』 怎樣才知自己的腎好壞
由於近些年來腎病患者的增加,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嚴重影響,甚至有些患者最後導致腎衰竭,威脅到生命。其實判斷腎好壞也是有簡單方法的,那麼腎好壞怎麼才能看出來呢?專家表示,從小便能看腎好壞,大家跟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近年來,我國慢性腎臟疾病增長迅猛,而人們體檢時卻很少去查小便,以至於面部浮腫或尿里有泡沫(蛋白尿)才去看醫生。腎內科專家表示,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一下自己的小便,便可以判斷自己的腎是否健康,這種方法最快捷也最簡單。某中醫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說,尿的生成和排泄離不開腎的作用,腎主持著水的代謝,水轉化為尿液的過程,依賴於腎的氣化作用;尿液的排出是否通暢,也與腎氣有關。因此,建議大家平時關注一下自己的小便情況,以此判斷腎是否健康。
1、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就是自己感覺小便不暢通、不利索、尿不盡,伴有小腹不適,有憋尿經歷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腎虛是小便不利的主要原因,如果再兼有疲乏無力、四肢冰涼、怕冷畏寒、腰膝酸軟等症狀,則是腎陽虧虛氣化不利的表現。
2、小便不禁:小便難以控制,說尿就尿,完全沒有準備的時間,如果遇到心情緊張,稍一驚嚇,小便就出來了,小便的排出是由膀胱控制的,膀胱的功能,則依賴於腎氣,腎氣虛,膀胱就容易失去約束,從而導致小便不禁夜尿頻多。
3、小便發白:正常的小便應該呈淡黃色,有些人的小便則發白,像淘米水牛奶,白且渾濁。有這種情況的,要檢查一下小便常規和乳糜尿試驗,看是否有蛋白脂肪、白細胞等,以便有助於病情的判斷。小便白而沒有明顯疼痛的,中醫一般都認為是腎虛所致,有時還兼有濕濁下注,而腎虛是小便發白的根本原因。
4、小便清而長:有的人小便很清,沒有顏色,像白開水,並且小便量多,一泡尿會尿很長時間。喝了大量的水有憋尿的人,小便清長屬於正常。經常小便清長,伴有小腹拘急四肢冰涼、腰酸背痛,則是腎陽虧虛的徵象。
5、小便泡沫多:常常有患者問,早上起床小便後,在馬桶內看見好多泡沫,要不要緊?也有人說,排尿到末段的時候,肉眼就可以看到有混濁,是不是腎出了問題?大多數情況下,小便有泡沫是正常現象;只有極少數人,小便的泡沫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現。其實,鑒別的方法很簡單,到醫院做一個尿常規,看看蛋白是否為陽性就可以了。小便泡沫多,伴有腰酸疲乏等明顯症狀的,要考慮腎虛問題。
6、小便分叉:需要說明的是,小便分叉不一定就是有病。一般說來,出現小便分叉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偶發的,或一時性的,這大多與疾病無關,比如清晨起床後第一次排尿,由於一整夜尿積存於膀胱內,膀胱內壓力大,尿排出時力量大,使尿道口形態暫時改變,因而尿有分叉;另一種是長期排尿分叉,這需要考慮與疾病相關,應及時檢查。
7、小便後腰酸:這是腎虛的表現。中醫認為,腎藏於兩腰,腰為腎之府,腎虛的人就會腰酸,小便由腎氣主持需腎氣推動,因而小便之後腎氣更虛,腰酸更甚。這樣的患者,一般還有記憶力減退、小便無力、淋漓不盡、陰囊潮濕、陽痿遺精等症狀。
看完這些內容,大家肯定明白了判斷腎是否健康的方法,其實從小便就能知道腎好壞,而且文中總結的這七種情況值得朋友們好好收藏。因為腎臟在身體中的地位至關重要,腎臟不好就容易疲倦無力。希望朋友們經常對照這幾點觀察自己的小便情況,如果發現異常現象一定要及時就醫,如果得了腎病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嚴重腎病給身體帶來更多傷害。
『肆』 怎樣通過尿常規,知道腎有沒有問題
尿液常規檢查是發現腎臟病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
看尿常規報告單,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因患者或醫護人員不懂得正確分析尿常規報告而導致誤診、誤治的現象其實非常普遍。
『伍』 如何從尿中識別身體健康的狀況
正常排出的新鮮尿液呈淺黃色,這是因為小便里含有一種黃的尿色素的緣故。但小便的顏色也可隨著喝水多少而使尿液有深有淡。喝水多,尿多,尿里的尿色素所佔的比例小,顏色就淡;喝水少,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顏色就顯得黃。如果尿液放置一些時候,尿的顏色也會變得深一些,這是因為尿液中還有一部分尿色素兀被氧化成尿色素的緣故。人體每天產生的廢物和排出來的尿色素,一般都是比較恆定的,因此,小便的顏色不會變化很大。尿中96%-99%是水分,其它大部分是廢物,如尿酸、肌酐等。正常人—天尿量為1000-2000毫升,其中,男子每天1500-2000毫升.女子1000—1500毫升。尿顏色為淡黃色,呈透明狀,無沉澱混濁現象。剛解出的小便有特殊的青草芳香味,久置後因分解,而出現氨
氣味。
大部分人體異常現象都可引起尿液的變化。
(1)尿的顏色異常
●無色尿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間質性腎炎、尿崩症的信號,如果不是飲水太多的緣故,應注意鑒別。
●白色尿白色尿常見於膿性尿、乳糜尿和鹽類尿。
膿性尿是由嚴重泌尿道化膿感染引起的,尿液呈乳白色。膿性尿常見於腎盂腎炎、膀胱炎、腎膿腫、尿道炎,或嚴重的腎結核。
乳糜尿是絲蟲病的主要症狀之一,尿色白如牛奶。由於腸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後的液體),不能從正常的淋巴管引流到血循環中去,只能逆流至泌尿系統的淋巴管中,造成泌尿系統中淋巴管內壓增高,曲張而破裂使乳糜液溢入尿液中,而出現乳糜尿。乳糜尿一般是陣發性的。乳糜尿中有紅細胞時,叫做乳糜血尿。在患乳糜血尿病人的血和尿內,有時可找到微絲幼(即幼絲蟲)。
●鹽類尿多發生子兒童冬季常見,小便呈米湯樣,多為原中含有大量的磷酸鹽或尿鹽酸,放置後易沉澱,如把小便放在瓶內加熱後會馬上變清。鹽類尿屬正常生理現象。可不用葯而愈,關鍵是要多飲白開水。。
●黃色尿指尿呈黃色或深黃色。其原因有:
食胡蘿卜,服核黃素、痢特靈、滅水滴靈、大黃等中西葯過程中,可出現尿液變黃的情況,一旦停止服用,隨即消失,無需多慮。
常見的發熱或有吐瀉症狀的病人因水分隨汗液或糞便排出,尿就會濃縮減少,而尿色素沒有改變,這樣小便的顏色就顯得很黃。
另一種小便黃的像濃茶,則不是由於上述原因,而是肝臟或胭囊有了病變。原來,膽汁向外排的道路通常有兩條:一條從尿里出來,一條從腸道里出來。當肝臟或膽囊有病,膽汁到腸道的路被切斷,就只能從尿里排出來,尿液里也因膽汁的含量增加而呈深黃色了。肝炎的早期,還沒有出現黃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顏色像濃茶似的,這往往是肝炎的一個信號。
此外,黃色混濁的膿尿則是泌尿器官化膿的表現。
●藍色尿可見於霍亂、斑疹傷寒,以及原發性高血鈣症、維生素D中毒者。但這種顏色的尿多與服葯有關,非疾病所致。如服用利尿劑氨苯喋啶,注射亞甲藍針劑或服用美藍、靛卡紅、木餾油、水楊酸之後均可出現。停葯即可消失。這種因服葯而引起的藍色尿屬於正常觀象,無需多慮。
●綠色尿見於尿內有綠膿桿菌滋生時,或膽紅素尿放置過久,氧化成膽綠素時。
淡綠色尿:見於大量服用消炎葯後。
暗綠色尿:原因同藍色尿。
黑色尿:黑色尿比較少見,常常發生於急性血管內溶血的病人,如惡性瘧疾病人,醫學上稱黑尿熱,是惡性瘧疾最嚴重的並發症之一。這種病人的血漿中有大量的游離氧、血紅蛋白與定氧血紅蛋白,隨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紅或黑色。另有少數病人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後,也會引起排黑尿,停葯後即會消失。
國外有資料報告,患陣發性肌紅蛋白尿的病人,在運動後也會排出棕黑色尿,同時伴有肌肉無力,可逐漸發展為癱疾。此外,黑尿還可見於酚中毒、黑色毒瘤、尿黑酸病。
棕褐色尿(如同醬油顏色)可見於急性腎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腎臟擠壓傷、大面積燒傷、溶血性貧血、錯型輸血,甚至劇烈的運動後,尿液也可似醬油色。
有時睡眠起床後尿呈棕褐色,那是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病的特徵。如果這種小便出現在吃青蠶豆以後,就要警惕蠶豆病。這種病人的紅血球內缺乏一種叫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的物質,有一定的遺傳性。所以當食蠶豆後即發生棕褐色尿,並有疲乏、頭暈、惡心、皮膚、眼睛發黃,應及時送醫院搶救,以防不測。
●紅色尿尿色變紅,多半是尿中有紅細胞,醫學上稱血尿。
血尿的原因非常復雜,有上百種疾病可以引起血尿,要正確診斷並不那麼容易。
如果血尿伴有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出血,這可能是全身性出血疾病在作崇,如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血友病,甚至白血病等,尿血不過是全身出血的一種表現。
如果血尿伴有發燒、關節腫痛、皮膚損害、多臟器的損傷時,可能為結締組織性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動脈炎等)。
如果血尿伴有高血壓、浮腫、蛋白尿時多為腎小球腎炎。
如果血尿伴有腰腹部隱痛不適,尿急、尿頻、尿痛者多為泌尿系統感染或結核。
如果血尿伴有腰部脹痛或一側腹部絞痛,以腎、輸尿管結石的可能性最大,特別是痛得在床上輾轉不安,多為輸尿管結石。
如果血尿伴有排尿不暢、費力、小便滴瀝排出,在老年男性,多為前列腺肥大,在中年男性,則要考慮尿道狹窄、尿道結石或膀胱腫瘤。
50歲以上的人發生肉眼能見或顯著的顯微鏡血尿,無論是男是女,都暗示泌尿系統存在著病變。尤其是突然發生的無痛性血尿,多數是腫瘤漫蝕尿液排出管道引起潰破出血的表現,稍有怠誤,就會永遠失去有效治療時機。
老年人泌尿系腫瘤,75%以上為惡性病變,尤以腎實質細胞癌、膀胱乳頭狀癌和腎盂移行上皮癌居多,它們的共同特點,均為排尿全過程血尿。
來自腎腫瘤的出血,不經任何治療常可自然停止,使患者誤以為病已痊癒而停止繼續就醫,間隔數月或數年後,再次發生肉眼能見血尿時,癌症已到晚期,並多已發生病變器官周圍或更遠處痛細胞轉移。
由於腎出血首先經輸尿管下排,所以常在通過輸尿管時形成長條狀凝血塊;膀胱部位病變出血,則血塊較大而不規則。
膀胱腫瘤出血,兩次間隔時間較腎腫瘤短,排尿次數也較正常稍有增多。國內外學者們研究公認,大量吸煙者膀胱癌發病率十分高,對這類老人的無痛性血尿,尤應提高警惕。
男性年過50歲後,前列腺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改變,影響尿流通暢排出,繼發膀胱粘膜和前列腺感染、充血,也可因此引起靜脈破潰產生無痛性血尿,應與膀胱腫瘤相區別。
老年婦女無痛性血尿的另一常見病是尿道內阜炎。其特點為:尿中含血量較少,且常伴有手紙新鮮血跡;長期慢性尿道炎史;排尿欠暢,尿流分叉尿道灼熱不適;醫生肉眼直視即可見位於尿道外口內的紫紅色肉芽樣增生組織,多為球形或半球形。本病為良性病變,經電刀切除、尿道擴張術和消炎即可治癒。
此外,像過敏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熱和泌尿系統鄰近器官,如闌尾、直腸、結腸、子宮、卵巢病變時也可引起血尿。
●尿後滴白有的男性青壯年患者解了小便後,自己會發現尿道流出乳白色的分泌物。由於這種症狀多同時伴有尿頻、尿道刺激症狀以及腰酸痛、頭昏、失眠、性功能減退、陽痿等症狀,故大多數患者常將這種尿後滴白的現象誤認為是遺漏了精液,把它稱為「體虧」的病根,以致背上思想包袱。
事實上,尿後滴白並不是什麼精液遺漏,而是患了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流出來的白色分泌物為前列腺液,並非精液。過度飲酒、受涼、會陰部受傷,不正常地性生活,頻繁的性沖動以及長途騎自行車、騎馬,均可導致前列腺充血、瘀血,它是促使前列腺產生炎症的重要因素。遵醫囑或服用抗菌素、配合內服中葯可治癒此病。
(2)尿的氣味異常
●氨味說明尿在體內已被分解,是膀胱炎或尿瀦留的表現。
●蘋果香味多見於糖尿病酸中毒或飢餓時,這種尿液常可引誘螞蟻匯聚。
●腐敗腥臭味常見於膀胱炎及化膿性腎盂炎。
●糞臭味患有膀胱結腸痿的病人,尿中常帶有糞臭味。
當進食大蒜、蔥頭或帶特殊氣味的葯物時,尿中可帶有這些物質的特殊氣味。這里要注意的是辨別尿的氣味應用新鮮尿液。尿液放置過久後,由於細菌繁殖,尿素被分解後便產生氨味,會影響觀察效果。
(3)尿量異常
正常成人每晝夜的尿量約在1000-2000毫升之間。尿量的多少和喝水、食物以及氣候因素等有關。夏季出汗多,尿少,冬季出汗少,尿多。有病時,尿量也可以有多有少。一晝夜小便超過2400毫升就為多尿,少於500毫升就稱為少尿,一日尿量在200毫升以下稱為無尿。
●多尿多尿為生理性多尿和病理性多尿兩種類型。
生理性多尿常見於大量飲水、寒冷刺激、飲酒、飲茶、輸液、服用利尿劑或進食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後。病理性多尿常見於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病。患者由於胰腺製造的胰島素不足,血糖升高、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而出現多尿。本病多見於40歲以上喜食甜食而肥胖的人,其特點是多飲、多尿、多食,一晝夜尿量可達3000—6000毫升,由於多尿失水,因此飲水也多。
尿崩症是由下丘腦垂體後葉功能減退、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引起的一種疾病,本病多見於青少年。其特點是多尿,尿比重降低,煩渴多飲。一晝夜尿量可達4000-6000毫升,甚至10000毫升,限制飲水,尿量並不減少,並能出現口渴思飲、全身乏力、頭痛等失水症狀,如給予足量飲水,症狀可暫時緩解。尿比重大多在1.006-1.000,腎功能檢查正常。
此外,多尿還可見於腎炎時尿濃縮功能障礙及粘液性水腫、肢體肥大症、腦或脊髓腫瘤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種多尿,並不是因為糠尿病或腦瘤等疾病引起,而往往是因精神創傷所致,這在醫學上稱之為「精神性煩渴多尿症狀群」的一種功能性疾病。這種病人與尿崩症的主要不同處在於他們的尿比重和滲透壓在限制飲水量之後可見明顯增高,同時尿量也明顯減少,而注射垂體後葉素卻無明顯效果。這種疾病以心理治療為主,常可不用葯而愈。
●夜尿正常成年人日尿多於夜尿,一般入夜間排尿1-2次,尿量約為300—400毫升,或不排尿。如果夜間排尿次數增加,達4-5次或更多,尿量超過白天,比重又偏低(低於o.01),醫學上稱為夜尿。夜尿也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
生理性的夜尿常由於睡前大量飲水、喝茶、喝咖啡、吃西瓜等或由於服用利尿葯物後引起。病理性的夜尿常見於腎臟病變、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例如:
第一,腎臟病變引起的夜尿:如慢性腎炎造成的腎濃縮功能不全及水腫的病人夜間平卧時,因水腫液體迴流量增加,可形成夜尿多。
第二,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夜尿:白天患者活動量大,心功能不全較為明顯,血流量降低,尿量較少。夜間睡眠時,心臟功能相提高,尿量增加。因此,夜尿多往往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信號。
第三,糖尿病和尿崩症引起的夜尿:這兩種病不但夜尿多,白天尿也多。其原因在多尿這一節里已經敘述。
夜尿多還可能是心理性因素造成的。如失眠患者,常處於精神緊張狀態,可導致心跳加快、血液循環量增大,夜尿量增多。此外,夜尿多還和年齡有關。很多老年人有夜間尿增多的現象,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老化,腎臟的重量、血流量舊趨減少。從三十歲開始至六十歲里進行性下降,八十歲時僅為四十歲的一半。老人的腎小管因變性、萎縮或擴張,導致濃縮尿液的功能減退,大量的水分排出體外,便出現了多尿、夜尿。
『陸』 腎氣足不足看看小便就知道,該怎麼補腎
大家都知道小便的生成和排泄,都離不開腎的作用。腎主持著水的代謝,水液轉化為尿液的過程,依賴於腎的氣化作用;所以尿液的排出是否通暢,是與腎氣是否虧虛有著很大關系的。但是在快生活的節奏下,很少有人去醫院做一個關於尿液的正規檢查。腎內科專家表示,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一下自己的小便情況,便可以判斷自己的腎是否健康,這種方法最快捷也最簡單。
那怎麼判斷呢?可以從以下6方面出發:
1、小便時是否有不暢感
所謂不暢感是指,排小便的時候不通暢、有尿不盡的感覺,如果兼有疲乏無力、腰膝酸軟等症狀,就說明腎陽虧虛了。
2、小便時是否控制不住
完全沒有準備,說尿就尿,由於小便的排出是由膀胱控制,而膀胱的功能,主要依賴於腎氣,腎氣虛,膀胱就容易失去約束,從而導致小便不受控制。
3、小便顏色是否發白
正常的小便顏色呈淡黃色,如果發白渾濁就要小心,因為腎虛是小便發白的根本原因所在。
4、小便是否有很多泡沫
小便有泡沫是正常現象,但也有可能是尿蛋白的表現,如伴有腰酸疲乏等症狀,也要考慮腎虛的問題。
5、小便是否長期分叉
偶發性的小便分叉素正常現象,但如果小便長期分叉,就要考慮與某些泌尿疾病有關了,不僅僅是腎虛的問題。
6、小便後是否腰酸
中醫認為,腎藏於兩腰,腰為腎之府,腎虛的人就會腰酸,小便由腎氣主持需腎氣推動,因而小便之後腎氣更虛,腰酸更甚。
如果你小便的時候,常常出現以上症狀,就要注意了,因為小便與腎病關系密切,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觀察尿液的情況,爭取早發現早治療。同時生活中也要多吃補腎氣養腎氣食物,通過食療來改善我們身體腎氣不足的情況。推薦一個養腎中醫葯方:
主要原料:人參5g,,瑪卡15g,枸杞15g,芡實10g,葛根5g,加入適當的蜂蜜跟白砂糖調味;
制備方法:清水洗凈,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煎熬2小時,濾出葯渣取葯汁;
服用劑量:飯後分3次服用;
主治功效原理:人參中的人參皂苷通過作用於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提高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皮質激素水平,從而起到增強體力,促進生命活力,抗疲勞,抗衰老的作用。而瑪卡中含有唯一可作用下丘腦調節人體內分泌的特有生物鹼,平衡人體內分泌,55種營養全面補充,促進肝腎脾功能的全面提升,強腎更強身!加上其他幾種中葯,對補腎健脾、提高精力更有針對性。
如果覺得煎制麻煩,網上賣的的人參瑪卡復合菌酵液也是一樣的,相對煎煮中造成的葯效流失,發酵過程能夠保持葯效的植物活性,堅持一個月,就可以改善腎氣不足的現象,長期服用對身體也好。
同時要注意運動,因為運動可以改善全身的、特別是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如跑步可以給人體以適當刺激,使體內新陳代謝活躍,改善血液循環;另外,也要注重休息,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壓力。
『柒』 男人如何通過早起上廁所來判斷自己的腎是否健康呢
男人如何通過早起上廁所來判斷自己的腎是否健康呢?
大家好,男人如果在早晨起床的時候,身體健康很多的表現可用於自測自己的腎臟是否健康,我們來可以看看以下情況,你是否遇到過。
第五,就是尿程變短,如果你感覺自己的尿程變短。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如果沒有以上五種情況,那說明你的腎臟還是比較健康的,出現以上情況也不要著急,盡快到正規醫院去治療,會很快的康復。
『捌』 要怎樣由尿判斷人體的健康
人體內的多餘水分和水溶性廢物,大都是通過尿排出體外的。因而,通過對尿的觀察和分析,能夠辨別疾病和掌握病情變化。
多尿:正常成年人24小時的尿量約為1500毫升。如在24小時以內尿量多了,達2500毫升以上,這就是多尿。表示腎臟本身有了病變,應去醫院檢查。
夜尿:夜間排尿顯著增多,甚至超過白天尿量,稱之為夜尿。除表示腎臟本身有病變外,可能患有糖尿病。
少尿:如24小時尿量少到400毫升時,稱之為少尿。表示病情嚴重,是腎功能顯著減退的重要信號,不可輕視。這種情況多見於急性腎炎、大失血、脫水、心力衰竭和休克病人。
無尿:如24小時尿量少於100毫升時,稱之為無尿。這表示病危症狀,應積極設法搶救。
淡黃色尿:正常人的尿因含有尿黃素,尿液呈淡黃色。
黃綠與黃褐色尿:這是因為吃了某些含有黃色的食物或葯品所致。如食胡蘿卜、維生素B、利福平、金黴素、痢特靈等,尿液就會變成黃綠或黃褐色,這是正常現象,表示無病。
淡紅色和紅色尿:這是患有急性腎炎、腎結核、腎和膀胱腫瘤或腎結石的徵兆。由於尿中帶有多量的紅細胞,尿是淡紅或紅色,也稱尿血。這是一種泌尿系統嚴重疾病的信號,不可忽視,應及時診斷治療。
渾濁膿性尿:這是泌尿系統發生了較嚴重的炎症,使排出的尿呈乳白色,急需診斷治療。糖尿病和外傷骨折的患者尿色也可變成乳白色。
尿痛、尿頻、尿急:排尿時自覺尿路疼痛,呈燒灼感;排尿次數顯著增多;有尿急於速排(俗稱憋不住尿)。
以上三種症狀同時出現,多為尿道及膀胱發生炎症、腫瘤或結石所致。最常見的是膀胱炎、尿道炎、膀胱及尿路結石等症。
多胺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中多胺含量比較穩定,但患癌症的病人尿液中多胺量就明顯增加。
『玖』 腎好不好,尿知道!排尿有哪些異常說明腎不好
其實如果不是出現大的問題,我們是很難通過尿液來判斷出自己的腎臟健康與否的,很多現象是無法進行判斷的,比如很多人說尿里有泡沫就會不好,但是事實是但從這一點是無法判斷的。
千萬不要過分相信所謂的經驗,相比之下還是科學更加可靠,不要自己嚇唬自己,看自己的尿多尿少,顏色深或顏色淺,就覺得患了不治之症,還是要去找醫生讓專業的數據告訴你自己到底有沒有病。
『拾』 尿如何看出腎不好
1偶爾發生,泡沫散得快——不用擔心
這些原因都會引起尿液泡沫過多:
排尿過急,位置過高;
經常性性興奮、遺精;
最近喝水太少、腹瀉等,導致體內水分不足,從而引起尿液濃縮;
吃了太多高糖高蛋白的食物;
混入了精液或其他生殖道粘液,嗯,你懂的。
下次試著調整下尿尿的姿勢、改善飲食習慣,相信泡沫尿會離你遠去。
2經常出現,泡沫久久不散——快看醫生
如果尿液表面總是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久久都不能消失,還出現了腰酸、眼瞼浮腫、尿急、尿頻甚至尿痛的情況,最好上醫院做個尿常規檢查。
可能是泌尿系統感染或糖尿病,也可能是腎真的出事了。
尿的顏色深,腎受傷了?
最近流感來勢洶洶,提醒大家如果出現發熱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狀,一定要及時看醫生,切不可自行吃葯了事。
5
重視尿檢
尤其是有高血壓、痛風和糖尿病的人群。
最後一點,很關鍵!!
千萬別割腎買蘋果